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附答案)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分)一、选择题(2×10=20 )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1.下列图形中, .圆.等腰直角三角形 D.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A ).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2 D.无法确定3 C.2倍2 A.3倍B./)4,当它增加8时,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必须( 3.一个比的前项是8倍C.乘以3 D.扩大A.增加8 B.扩大2倍)种分法 4.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D.无数种C.8种2种B.4种A..“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数学教育的重要课5)题之一是( .学会思考 D C.学会使用计算器.学会解题A B.学会计算 )1/7,则徒弟加工零件个数比师傅少( 6.师傅加工零件个数比徒弟多7/8 ..1/8 D.A.1/7 B6/7 C,0*1=11*0=0,和0的新运算符号,且运算规则如下:1*1=0,7.若“*”是一个对于1 ).则下列四个运算结果中是正确的是( 0*0=0*1=0 1*1))*1=0 D.(1*0)*0=1 B.()*1=0 C.(0*1A.(1*1大绳、元钱,让他买三样体育用品:活动中,老师给小明30“阳光体育”8.在国家倡导的在元.毽子每个3元,1小绳、毽子,其中大绳至多买两条.若大绳每条10元,小绳每条)把钱都用尽的条件下,买法共有(种.9种D8B种.7种C.6A..如图,一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形式;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接起来,使一边公共,也9 三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接起来,便有两种形式,只有一种形式; )形类似的,同样大小的四个正方形拼接起来,应有( (注意:两种拼接结果,如果经过平移、旋转、翻折,能够重叠在一起,便认为是同式.一种形式)7 .6 D.A4 B..5 C,沿虚线对折一次如图甲,再将对角两顶点重合折叠得图10.小明拿一张矩形纸(如图))乙,按图丙沿折痕中点与重合顶点的连线剪开,得到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是( 乙甲丙 C.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A.都是等腰三角形B D.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 二、填空题(2×10=20分) 11.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重视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运用。是数学学习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角色做出相应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_______ ________.、_____和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数学课程标准》12.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的评价体系._______,评价方法_______在评价中,应建立评价目标+c = a×b×c,写出三组符合条件的答案:b是不同的整数,符合等式a+.a、b、c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有一“田”字形信号灯,每一小格的状态可为:黑、红、绿、蓝四种颜色,它可以表14 种信号.示________ 个..下 列图形中,不可能围成正方体的有_________15

2015年苏州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考试卷

2015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小学数学试题 友情提醒: 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共4页,共5大题,59小题。 3.答案要求全部做在提供的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第1~20题为单选题,每题1分;第21~25题为多选题,每 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 得分,合计30分) 1.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 A. 组织策略 B. 问题解决的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2.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 A. 努力 B. 能力 C. 难度 D. 运气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体现的是( )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A. 道德感 B. 承诺感 C. 模糊性 D. 匿名 4.数学教师在教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 )。 A. 牢记住题目容 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5.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了“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 A. 类属同化 B. 并列同化 C. 总结同化 D. 上位同化 6.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 A. 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 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 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 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7.“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它出自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书名是( )。 A. 《子算经》 B. 《周髀算经》 C. 《九章算术》 D. 《海岛算经》 8.为了布置教室,王晓用一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彩纸,剪成直角边分别是8厘米和5厘米的直角三角 形彩旗(不可以拼接),最多能剪( )面。 A. 9 B. 18 C. 20 D. 22 (第11题图)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试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 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 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 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 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 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 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苏州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试卷

苏州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2015苏州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小学数学试题 友情提醒: 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共4页,共5大题,59小题。 3.答案要求全部做在提供的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第1~20题为单选题,每题1分;第21~25题为多选题,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 得分,合计30分) 1.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 A. 组织策略 B. 问题解决的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2.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 A. 努力 B. 能力 C. 难度 D. 运气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体现的是( )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A. 道德感 B. 承诺感 C. 模糊性 D. 匿名 4.数学教师在教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 )。 A. 牢记住题目内容 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5.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了“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 A. 类属同化 B. 并列同化 C. 总结同化 D. 上位同化 6.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 A. 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 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l (第11题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数学知识试题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数学学科知识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2.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 3.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是将一般问题具体化的过程。( ) 4.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 5.在数学教学中,借助实物和模型有利于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表象,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6.计算教学中高年级要减少大数目的计算,低年级的口算教学也要淡化。( ) 7.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有趣的”数学,而小学中、高年级则应该逐步引导学生体验“有用的”数学。( ) 8.归纳和类比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它们都是严密的演绎推理。 ( ) 9.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体现。( ) 10.数学教学应当致力于“多样化”“合理化”,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某月有五个星期三,但这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不是星期三,这个月的 1 日是星期( )。 2.月历上小明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四个日期数的 和是60,那么小明的生日是这个月的( )日。 3.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钢筋现要确定其长度,先称出这捆钢筋的总质量为m 千克,再从中截取 5米长的钢筋,称出它的质量为n 千克,那么这捆钢筋的总长度为( )米。 4.南北朝时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 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 )和约率( )。 5.希望小学有一个长方形花圃,在修建时,花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了3米,这样面积

招聘小学数学教师试题

公共知识部分(2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8分) 1.()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力。 3.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三种。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8分)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裴斯塔罗齐 2.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之间的矛盾。 A、品德水平 B、智力水平 C、知识水平 D、能力水平 3.小学生来到学校,总是有尊敬、亲近老师的愿望,也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A、依赖性 B、可塑性 C、向师性 D、可教性 4.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的“温故而知新”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原则。 A、巩固性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启发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4分) 1.启发式与注入式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 2.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 4.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科知识部分(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计算:=。 3.小惠今年6岁,爸爸今年年龄是她的5倍,______年后,爸爸年龄是小惠的3倍。

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75,最小公倍数是450.若它们的差最小,则两个数为______和______。 6.鸡与兔共有6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多30只,则鸡有______只,兔有______只。 7.师徒加工同一种零件,各人把产品放在自己的筐中,师傅产量是徒弟的2倍,师傅的产品放在4只筐中。徒弟产品放在2只筐中,每只筐都标明了产品数量:78,94,86,77,92,80。其中数量为______和______两只筐的产品是徒弟制造的。 8.减去一个分数,加上同一个分数,两次计算结果相等,那么这个相等的结果是。 9.1000千克青菜早晨测得它的含水率为97%,这些菜到了下午测得含水率为95%,那么这些菜的重量减少了千克。 10.一些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乘积是420,这样的分数有个。 11.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70、110、160所得到的3个余数之和是50,那么这个整数是。 12.如图是三个半圆构成的图形,其中小圆半径 为8,中圆半径为12,求=。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2.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 ) A、2 B、4 C、6 D、8 3.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 A、208 B、221 C、416 D、442

(完整版)小学数学基本功试题

教师基本功考核书面测试数学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30’)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是()平方厘米。 2、自行车中轮轮盘有54个齿,后轮飞轮有18个齿,中轮行进中转动了15圈,后轮小飞轮转动了( )圈. 是12米。 3、比30少40%的数是()。()米的3 8 4、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96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12:30,时针和分针成()。 6、把40克农药放入76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为1︰() 7、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1,差是减数的3倍,这个减法算式是()。 8、在含盐率30%的盐水中,加入3克盐和7克水,这时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

9、在l—20的自然数中,( 2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15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10、用图上5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1、一个圆锥形沙堆,测得它的底面直径是4米,高1.5米。这个沙堆的体积是()立方米。 12、3时15分=()时 4.05公顷=()公顷()平方米 13、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有()只。 14、小东家距学校2.5千米,小明家距学校的距离为小东的2倍,小东与小明两家最远相距()千米,最近相距()千米。 15、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两队合做5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 二、判断题。(每个0.5分,共2分) 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用V = Sh来计算。() 2、把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小棒各10根混在一起。如果让你闭上眼睛,每次最少拿出20根才能保证一定有2根同色的小棒。() 3、在含糖50%的糖水中同时加入5克糖10克水,这时糖水的含糖率不变。() 4、比的前项乘2 ,比的后项除以2,比值缩小4倍。() 三、计算。(每题1.5分,共6分) 1、简便方法计算。 12.5×8.8÷11 (3.65+4.1+2.35)×9.8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2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2 一、填空题 1、有1、 2、 3、4数字卡片各一张,每次取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其中能被2整除的有(75)个。 2、非0自然数A和B,如果A=(三分之一)B,则A,B的最大公因数是(A ),最小公倍数是( B )。 3、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积是24,这个真分数是(1/24),还可能是( 5/8 )。 4、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约是7.0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7.04 ),最小两位小数是( 6.95 )。 5、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出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草坪的实际面积是( 40000)平方米。 6、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是:胜1场记3分,平一场记1分,负1场记0分。一支中学生足球队参加了15场比赛,负了4场,共得29分,则这支球队胜了( 9)场。 7、公路上有一排电线杆共25根,每相邻两根间的距离是45米,现在要改成60米,可以有(7)根不需移动。 9、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则5分钟浪费(7.536)升水。 10、(b分之a)=1.4,(a,b不为0),则b比a少(2/7 ),a比b多( 40 )%。 1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经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24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为( 200 )元。 12、某人做长途步行运动,早上9点出发,每小时行6千米,且每走1小时,就休息15分钟,则他在(1 )时( 15 )分可以走21千米。 14、(3+5+7+9+11+…+2003)-(2+4+6+8+10+…+2002)=( 2001 ) 15、规定:A△B=5A- 4B,如果x△(5△2)=14,那么x=( 16.4 ) 二、选择题 1、已知甲圆半径与乙圆直径长度相等,则甲、乙两圆面积的比是( D )。 A、1:2 B、2:1 C、1:4 D.4:1 2、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中,商是x,除数是y(x,y均大于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

小学数学教师理论考试_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理论参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③)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②)。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③自己创造教材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③)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 容中,不再单独出现(① )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 数学活动水平的(① )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 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② )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9、“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④)。 ①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③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④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 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和一般能力的发 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 学习)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 (发展性)(开放性)。 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 导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

小学数学基本功比赛试题

德州市第四届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专业知识测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10=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 A.过程目标B.结果目标C.课程目标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 A.基础性B.发展性C.普及型 4.老年人活动中心麻将馆门口的拐角处放着一个招牌,这个招牌是由三个特大号的骰子摞在一起而成的,如图所示,其中可看见7个面,而11个面是看不到的,则看不见的面其点数总和是() A.21 B.22 C.41 D.44 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6分米,CE是DE的2倍,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2 B.8 C.6 D.4 6.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 下面扇形图显示了这些结果的是()7.有一条围粮的席子,长5米,宽2.5米,把它围成一个筒状的粮食囤.围法有两种: 第一种围法:围成周长2.5米,高5米的粮囤;第二种围法:围成周长5米,高2.5米的粮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种围法的容积大,盛粮多 B.第二种围法的容积大,盛粮多 C.因是同一条席子围成的粮囤,所以两种围法围成的粮囤盛的粮一样多 D.无法判断哪种围法围成的粮囤盛的粮多 8.如图所示,是一间民房,房上是一根烟囱,房子的旁边是一个仓库,房子的后面是一条河.明明同学站在河中行驶的游轮上从旁边经过(图中箭头表示游轮行驶方向),看到如图2所示的5幅图,依据游轮行驶的路线,映入明明眼帘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①②④⑤B.⑤①②④③C.①②④⑤③D.⑤④②①③ 9.小王8∶30从家出门去参观房展,家里的闹钟也指向8∶30,房展结束,他12∶00准时回到家,发现家里的闹钟才11∶46,那么,再过几分钟此闹钟才能指到12点整() A.13分钟B.14分钟 C.15分钟D.16分钟 10.我国古代的“河图”是由3×3的方格构成,每个方格内均有数目不同的点图,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点图的点数之和均相等.图中给出了“河图”的部分点图,请你推算出P处所对应的点图是(). 题号一二21 22 23 24 25 26 总分答案 张强刘莉李浩赵红20票10票4票6票8图 图2 第4题图A B C D F E 第5题图

139-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2013年]

绝密★启用前 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B )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 )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 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B ) 1 / 8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C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8.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B )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0.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 D ) A.躯体健康。 B.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 / 8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题(理论)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3、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B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5、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C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7、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B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C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理论知识(20分) 一、综合知识(每小题1分,共12分) 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作为()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A.法制教育 B.重点教学 C.主要教学 D.法治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是()开始实施。 A.1992年3月14日 B.1992年2月29日 C.1995年3月18日 D.1995年3月14日 3. “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教育意义。”马卡连柯的这些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A.教书育人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4.“活的教育学”指的是()的著作。 A.陶行知 B.苏霍姆林斯基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5.“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所含的内容。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课程目标 6.()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A.练习法 B.参观法 C.并行法 D.实践法 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绝对性评价 B.相对性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①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②体罚学生,经教育后不改正的③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④无故旷工多次者,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的处分包括()。 ①警告、记过②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③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同④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全党牢牢坚持()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群众路线 B.四项基本原则 C.党的基本路线 11.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 A.法治 B.法制 C.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1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A.一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二、课标知识(每小题1分,共8分) 1.《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探究性目标 D.发展性目标 2.()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A.数形结合 B.模型思想 C.几何直观 D.创新意识 3.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2016小学数学组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小学数学组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3)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4)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5)计算:) 444()4319()4710(5678998765-??-??-?-= 1 。 (6)张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13错写成131,结果商比原来多了3,但余数没变,求这道题的除数和余数各是( 6 )和( 5 )。 (7)设P*Q=5P+3Q ,当X*9=37时,154*(X*3 2)的值是( 37 13 )。 (8)小明问李老师今年有多少岁,李老师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已经42岁了。”问李老师今年( 29 )岁。 (9)如图,由边长分别为8厘米,10厘米,12厘米 的三个 不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现请你经过C 点沿一条 直线把它剪开,使整个图形的面积被平均分成2份。在下面 的图形中画出直线,并指出具体位置(点B 向左1cm )。 二、选择题。 (1)左面是一把1 3厘米长的尺,但在尺上只有四个刻度(如图)。这把尺可以直接量出( C )种长度。 A 、3 B 、5 C 、 13 D 、15 (2)一个布袋里装有4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1个白球。从布袋里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并搅匀,再摸出1个球。那么摸出一个红球一个白球的概率是( B )。 A 、21 B 、83 C 、169 D 、3 1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答案.doc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答案 A 课程标准部分( 35 分)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5 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 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 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 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 信心。 7. 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易混淆处;在思维的交锋处、发散处;在规律的探索处;在动手 操作处。 B 教材知识部分( 35 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某一天的外汇牌价所显示的汇率是: 1 美元兑换 8.4 元人民币。这天李先生用 80 美元兑换 了 112 万越南盾, 1 万越南盾约合( 6 )元人民币。 2.在 100 克的水中加入 20 克的盐,盐占盐水的(六分之一). 3.将两个棱长都是2 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体积应是(16 )。表面积应是(40 )。 4.判断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7、在y轴上的截距是l,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8、函数的间断点为 ( ) 9、设函数,则 ( ) 10、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写在题干后的括号。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 等于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 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 A.-2 B.0 C.1 D.2 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y= -2 B.y=2 -5 C.y= -2 D.y=2 -5

2015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

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