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1(人教版必修2)

第8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1(人教版必修2)

第8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1(人教版必修2)
第8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1(人教版必修2)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以欧盟目前的体制形态来看,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职能配置上,欧盟都显示出一种超越国家的能力倾向。但是,如果我们追溯欧洲一体化的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材料揭示了()

A.欧盟建立的根本原因B.欧盟的发展途径

C.欧盟的组织形式D.欧盟的性质

2.阿登纳认为,即使在处在民族国家的年代里,这个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的生活基础也是共同一致的。他还厌恶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精神,反对极权,认为是极权把国家和人民引向灾难。认为解决德法争端的途径是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不属于上述材料的观点是()

A.德法和解拥有共同的文化和生活基础

B.和解应建立在民主政治之上

C.和解的主要途径应以经济合作为主

D.经济合作可消除战争

3.1990年初,欧共体主席德洛尔提出了建设以欧共体为核心的“三环欧洲”设想:以欧共体为同心圆的中心,第二环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七国,第三环为东欧国家。其设想旨在()

A.削弱苏联的势力范围

B.建立统一的欧洲联邦

C.推动欧洲成为最有力的集团国家

D.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4.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A.时装B.欧共体

C.欧元D.欧盟宪法

5.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C.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6.(2014年烟台高二期末)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国之间在政

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

7.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 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

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

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8.对下列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B.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C.世贸组织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

9.(2014年广水高二期末)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被外企吞并

10.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

11.(2014年德阳高二三期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D.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12.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计划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交正式诉讼,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试图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中国正在准备积极回应。针对这一贸易纠纷,根据世贸组织的宗旨与原则()

A.中国应取消针对稀土出口的种种限制

B.中国应运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C.世贸组织应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

D.美、欧、日应在国际市场上另寻稀土资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6分)人类文明的进程总体呈现出由地域性向全球性方向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汉代以来,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经济圈。……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老的东亚经济圈走向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约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做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三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亚经济圈形成和解体的原因。(8分)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进步影响。(10分)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二欧洲一体化不应该是死板的,它必须尽可能伸展自如和富有弹性。它不应该是束缚欧洲各国人民的紧身衣,而应该是他们和他们赖以发展的共同依靠,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

——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准备采取的政策及其政治目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欧洲一体化的背景和目的。(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分析说明世界格局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8分)

答案

1.A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故选A项。

2.D解析:A项可从“这个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的生活基础也是共同一致的”得出;B项可从“极权把国家和人民引向灾难”得知;C项从“解决德法争端的途径是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中得到反映。D项与材料不符。

3.C解析:题干中“三环欧洲”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因此应选C项。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C解析:题干材料关键字眼“口袋里的欧洲”指的是欧元,故答案为C项。

5.C解析:通过提取材料信息“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可以判断区域集团可以推动全球化。

6.C解析:从材料中的“成立于20世纪90年”“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大国的主导”即可判断选择C项。

7.D解析:由题干可知,中国经济的崛起冲击着美、日的经济主导地位。说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故选D项。

8.A解析:从统计表可知,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绝对优势,故A项正确,B、D 两项可排除。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可排除C项。

9.B解析:材料反映了世界各国汽车品牌与中国汽车企业各种形式的合资,实质上是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也属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10.B解析:材料反映了人们可以在各地消费,说明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反映全球化趋势。

11.C解析:从材料可以判断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故选C项。

12.C解析:世贸组织旨在推动贸易自由化,B项错误;A、D两项与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原则”相违背。

13.(1)形成原因:古代中国经济文化领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东亚国家区域内部贸易活跃。(4分)

解体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欧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等。(4分)

(2)内在动力: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4分)

影响:打破世界各大洲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或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4分)

(3)基本因素: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发展的推动;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6分)

进步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

14.(1)政策:马歇尔计划(或欧洲经济援助计划)。(2分)政策目的:实施“冷战”、遏制苏联;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拉拢东欧国家。(6分)

(2)背景:欧洲经济逐步复兴;法德实现民族和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6分)

目的:加强欧洲各国的经济联系与发展;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4分)

(3)关系:世界格局的紧张,会严重阻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可以缓解世界格局紧张的压力,推动世界和平。(4分)

举例分析:如美苏两极格局下的长期“冷战”对抗,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冷战”初期,美国一度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但欧洲国家通过一体化成为可以和美国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从而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4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质教案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标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等,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

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通过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发展的趋势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建议: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而20世纪则是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尤其是20世纪末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考点一:宪法度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特点: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考点三: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考点四: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原因) 1、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考点五: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考点七: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义务是权利的基础)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点一: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访方式 1、民主选举的方式 ①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点:一是它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 ②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 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③等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相等 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④差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高一必修二英语第一单元单词讲解

高一必修二英语第一单元单词讲解 1. add up 合计;把……加起来 add sth.to sth.把……加到/进……里 add up to 加起来共计/达(不用于被动语态) add to 增加;增添(多用于抽象意义) add that ... 补充说…… Her colleagues' laughter only added to her embarrassment. 同事们的嘲笑使她更加窘迫。 She's added a Picasso to her collection. 她的收藏品中增加了一幅毕加索的画。 All the numbers add up to exactly 900. 所有的数字加起来是900。 2)addition n. 加;(数)加法;增加 in addition 另外;此外(还有) in addition to 除……之外 In addition,the information about each word in a pocket dictionary is generally limited. 另外,袖珍词典关于每个词的信息通常是受限的 2.upset adj.心烦意乱的 adj.心烦意乱的;不安的;不适的 vt.使不安;使心烦;打翻 be upset about/over/at sth. 为某事心烦 upset oneself about sth. 某人为某事而烦恼 It upsets sb that…/to do sth…让某人心烦的是……/做某事让某人心烦…… upset a plan/an arrangement 打乱计划/安排 be upset by… 被…… 打乱 Our arrangements for the weekend were upset by her visit. 她一来把我们周末的安排给打乱了。 They felt too upset to talk about that thing. 他们太烦恼了,不愿意谈那件事。 He was upset at/about not being invited to the party. 没邀请他去聚会,他很不高兴。 I didn’t mean to upset you. 我没打算惹你心烦。 3.ignore vt.不理睬;忽视 n. ignorance 无知, 愚昧, 不学无术 adj. ignorant 无知识的, 不知道的, 愚昧的, 幼稚的 be ignorant of 对……无知, 不知道 Alice saw Jack coming,but ignored him. 艾丽丝看见杰克走来,但故意不理他 4.calm vt.& vi.镇定 t.& vi.(使)平静;(使)镇定 adj.平静的;镇静的;沉着的 calm(…)down(使)平静下来, 镇定下来 After the storm, the air calmed. 暴风雨之后,空气变得安静了。 The teacher tried to calm the girl down, but she just kept crying. 老师想使女孩平静下来,但女孩依旧哭个不停。 The crying child soon calmed down. 哭闹的小孩不一会就安静了下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专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高考·考纲】 【专题·导航】 本单元的主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 【单元·结构】方法一、按时间轴整理 方法二:按知识网络整理 【单元·归纳】 (一)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联系与区别 【专题·训练】 1.(2011年1月清远市一模2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建立北约组织②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2011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10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共体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2011年3月汕头市一模21题)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 4.(湛江市2012年普通高考测试)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 5.(2014·广东佛山一模·22)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最后,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它”是指()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就是 6.(2014·广东茂名二模·23)“美国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该材料认为关贸总协定存在的弊端是() A.未起到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B.规则不严密 C.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D.被美国操纵 7.(2010·广州高中毕业班测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列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8.(2011·江苏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屠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9.(2012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3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材料可用来探究() 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 (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 (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 (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1、公民的权利是党和政府赋予的。 (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的)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制定和法律实施上的平等。 (公民不能制定法律)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享有同样的权利。 (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 4、只有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精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中,资本和生产要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疑会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如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不可忽缺的力量,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利益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市场,趋利避害,不断调整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一定竞争力的商品、贸易、服务、金融和科技等体系,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作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外国投资者所认识,外来投资逐年增加。到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907.4亿美元,是2001 年的2倍。2007年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35亿美元,是83年的90.8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9%.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涌入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二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1740.7亿美元,12181.2亿美元和9559.5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3倍,124.9倍和87.8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随着外资涌入和对外贸易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经济全球化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四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007年我国签订对外技术引进合同上上万份,合同金额254.2亿美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渐带入国内,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同时,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先进的理念也为我所用。随着信息化步伐,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同步测试1(学生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选择题 1.商品市场上存在“优质优价”的现象,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①优质商品质量好,价格低 ②优质商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所以价格高 ③优质商品质量好,需求量大,需求影响价格,所以价格高 ④优质商品成本高,价值量大,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格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某市召开居民用天然气阶梯价格听证会。所谓阶梯气价,是指居民每月超过天然气基本消费量后执行高气价,对用户消费的气量分段定价。阶梯气价的制定() ①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②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③有利于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④有利于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在市场上经常发生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情况,但价格上涨与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不可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下跌,其原因是 ①人们购买力有限,价格涨得太高会失去市场②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 ③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④少数强大企业操纵的结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一些特殊商品如名人字画、珍贵邮票、古董文物等,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只要人们有购买力就不能控制它们的价格上涨幅度,其价格总是高于价值。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其价格并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这种现象说明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③它们的价格上涨不会促使生产扩大和商品供应量增加 ④不能以商品交换中的特殊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一个杯子到底能卖多少钱?”第1种:卖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只能卖3元/个。第2种:卖产品的组合价值,卖15元/个没问题。第3种:卖产品的包装价值,卖288元/个卖得可能更火。第4种:卖产品的纪念价值,不卖2 000元/个除非脑子进水。这充分证明() ①价值并非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②策划对产品价值创新意义重大 ③企业研究消费者心理十分必要④价格变动对供需均会产生影响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大力引进外资之外,我国政府还可以向下列哪一机构或组织贷款() 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世贸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2015 年年4 月25 日,“高山王国”尼泊尔发生8.1 级强震,人员、财产和文化遭受了罕见的重创。尼泊尔除努力自救外,如需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A B.B C.C D.D 3.一天,李文同学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中国因不满美国对中国某一输美商品大幅度提高关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对于世界贸易组织做出的一些分析或结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之一是调节国际贸易纠纷 B.世界贸易组织是要用法律规则维护国际贸易 C.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D.世界贸易组织也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4.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5. 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联邦德国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 市 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上述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 . 国际联盟 B . 联合国 C . 欧洲煤钢共同体 D . 欧洲联盟 6.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 要 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 ) A . 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 个包括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 . 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 . 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 .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7.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 实 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认为( ) A . 经济全 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 . 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讲义及习题

历史必修二——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必修Ⅱ教材基本线索和整体结构 (1)纵向线索: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即现代化的进程。 (2)横向线索:本册教材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 从世界各地域、民族、国家间的互动联系角度揭示人类文明的演进,即全球史观。 总之,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学习方法点拨: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练习题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3、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农业生产工具①耒耜仍是重要的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使用③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普遍推广④铁农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④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①③④ 7、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 )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8、.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耒耜②青铜农具③铁锄、铁犁④耧车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使用 B.铁农具的出现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青铜器的制造 10、《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反映() A .春秋时期牛耕出现 B.战国时期牛耕推广 C.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1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西汉 1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这种方法是() A.垄作法 B.代田法 C.区田法 D.精耕细作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导学案 洛阳市第十五中学李芳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使学生认识到,要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让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树立开放观念。 2.知识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载体和主要表现;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3)明确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方式 3.能力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发现经济现象。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生活的能力,提高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的能力。 (2)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表现的分析感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时,设计一个小小辩论赛,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既看到经济全球化利的一面,又看到其弊的一面,既看到机遇又要看到挑战,以此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方式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经济全球化载体——跨国公司 (1)含义: (2)目的: (3)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分组展示。 1:生活中的外国品牌的商品有哪些? 2:国际上畅销的中国商品有哪些?

3:我国知名的跨国公司有哪些? 4:国外知名的跨国公司有哪些? (一)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活动1:2分钟速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跨国公司的含义、目的、作用 活动2:自我检测 (1)经济全球化是指() A.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B.各国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完全融合 C.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动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A.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C.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要求 (3)国际上有一种说法,“美国的消费,中国的投资”。中国 的投资拉动对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一旦中国投资减缓, 世界经济很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4)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生产的相机,并不是全部生产过程都在日本完成。 其零部件产地如下: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部分零件来自韩国,组装在马来西亚,最后贴上日本制造的标签,销往世界各地市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 C.经济全球化有利无害 (5)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6)下列对对跨国公司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是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 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②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 公司实现的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④跨 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后拓展作业附答案解析第1单元第2课

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 课后拓展作业 一、语言基础 (2019·华师附中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浩荡的长江奔流而下,由巴蜀至荆楚,再从吴越奔流入海,一条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的黄金水道,从古奔腾至今。时至今日,国人已然认识到,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重大的保护价值。湖北作为“长江之腰”,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________。 淡水资源被污染,江岸生态被破坏,这是长江的伤口,也是中华民族的重症。唯有________,才能彻底治疗。《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应运而生,为湖北治理长江污染、发展长江经济提供了尚方宝剑。近两年来,此《决定》深入贯彻执行,湖北段长江生态也得到了极力改进,广袤的荆楚大地旧貌换新颜。看,汉口江滩的沙场、仓库等杂乱无章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芦花栈道的________;有着“光灰城市”之称的黄石也果断关闭“五小”企业、拆除非法码头,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摘掉了“光灰城市”的帽子。()。 猛药去疴,________。整个黄金水道绿意盎然。生态环境是面向未来的最大竞争力,必须穿“新鞋”,走“绿道”,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才能永葆生机,长江经济带的深入发展也或可期待。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决定》深入贯彻执行,极力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 B.此《决定》得到深入贯彻执行,湖北段长江生态因而得到极大改善 C.深入贯彻执行此《决定》,极力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 D.湖北段长江生态得到极大改善,此《决定》从而也得到深入贯彻执行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B.湖北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C.湖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D.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绿色空间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责无旁贷釜底抽薪人声鼎沸不分畛域 B.义不容辞对症下药人声鼎沸不废江河 C.责无旁贷对症下药人潮涌动不分畛域 D.义不容辞釜底抽薪人潮涌动不废江河 二、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萧红墓畔口占【注】 戴望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Ⅱ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南县一中李湄 课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 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识记从关贸总协定发展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史实,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2.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世界贸易组 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探讨中国该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挑战。 学法指导 1.理解经济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 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2.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自己的生活, 感受经济全球化,进而追溯经济全球化历程、原因和表现。 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2.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1、图示法 2、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展示图片: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于世界70多个国家。 设问: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经济全球化 引入: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怎样走向高潮的? 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走向高潮的原因又是什么?今天 我们一起来探讨经济全球化。 【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 A: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原因。 【1组学生板演预测】 (1)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2)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的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手段);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障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疏通

必修2_第1单元_第1讲_课后

必修2第一单元第1讲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 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C.“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 D.测交实验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为1∶1 【答案】D 【解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通过人工授粉和套袋处理,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测交实验证明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两种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比例是1∶1,一般来说,雌配子数量少,雄配子数量多。 2.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答案】D 【解析】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既会出现纯合子,也会出现杂合子;一般情况下,对于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来说,其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有纯合和杂合之分。 3.(2017年辽宁铁岭联考)下列有关孟德尔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方法。孟德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显性与隐性的比例约为3∶1,A正确;在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正确;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C正确;假说不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D错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 1、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最初有 A.20 B.21 C.22 D.23 2、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涉及的新议题是 ①服务贸易②知识产权③和贸易有关的投资④相互削减关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是 A.1993年1月1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4、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③其成员包括中国在内④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5、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 A. 2001年11月10日 B. 2000年11月10日 C. 2001年11月11日 D. 2000年11月11日 6、1944年夏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是为了 A. 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B.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 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D. 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7、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B.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 C. 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和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全球资本的跨国流通准备了条件 D.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大影响 8、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A.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B.国际经济旧秩序 C.国内政局动荡 D.资源缺乏 9、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召开,会上发表了《世界经济发展宣言》 A.中国珠海 B.中国上海 C.中国香港 D.中国北京 10、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1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掠夺 D.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12、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上关键是 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 B. 和平与发展问题 C. 第三世界贫困问题 D. 新的国际格局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作者:郑艳王倩倩 (作者介绍:郑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倩倩,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内容摘要: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与《沁园春?长沙》《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共同组成了本套必修教材的开篇单元,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个现代新诗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新诗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鉴赏现代新诗的技巧,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再别康桥》出现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与《沁园春?长沙》《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共同组成了本套必修教材的开篇单元,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个现代新诗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新诗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鉴赏现代新诗的技巧,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再别康桥》是高一语文开篇第一单元中的篇目,对于刚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现代诗歌的特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仅停留在表面。教师要通过本课和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并系统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师还要让本课充分发挥激趣作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独特之美: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奇妙的想象。让他们体会到诗歌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情感是那么契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现代诗歌的巨大魅力,并从此

爱上语文。 【设计特色】 1.以徐志摩的“康桥情结”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徐志摩与康桥的三次不解之缘,让学生了解康桥在徐志摩生命中的重要位置,从而使学生更好体会诗歌的感情。 2.教师“以诗解诗”的课堂语言。教师课堂语言经过精心设计,为学生营造出诗一般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沐浴在诗歌的柔情中,体会语文之美,诗歌之魅。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分析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对康桥的赞美与眷恋之情。 3.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了解新月派“三美”的诗歌主张。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分析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体会作者对康桥的赞美与眷恋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同学们都不止一次地听过或吟诵过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每当听到它的时候,我们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诗人挥手与云彩惜别的场景-----洒脱、飘逸之中又带着伤感与惆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别康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