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五输穴中经穴之临床应用

g五输穴中经穴之临床应用

g五输穴中经穴之临床应用
g五输穴中经穴之临床应用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

经络腧穴学 教学笔记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三.经络的基本作用 (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 (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 (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

紧密联系。 (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 (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 四、经络的重要性 《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辩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 (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 (二)经络生理学。 (三)经络病理学。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十二经筋 经脉 奇经八脉十二皮部 经络 络脉十五络脉 三百六十五络 二、经络的形成 (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 三、十二经脉

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小白说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阜陽市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白蔚階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共同组成。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 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

五输穴与天干地支

五输穴与天干地支 子午流注针法包括有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五输穴等内容,可概括为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与天千地支配合脏腑时辰两大部分。 (一)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 《灵枢,本输》提出了五输穴的部位,并指出"阴井木,阳井金"的阴阳五行配合关系。《难经·六十四难》又作了全面补充。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五输穴的临床运用,如《千金要方》提出10要穴,其中8个是五输穴。《玉龙歌》120穴中,五输入就有33个。宋代马丹阳所撰的《十二穴治杂病歌》五输穴就占了8个。现代临床也证明五输穴是最常用的穴位。这些都足以说明五输穴的临床运用价值和在针灸治疗中的地位 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大渊,经渠尺泽肺相联。 商阳二三毛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联。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大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二)天干地支 1.天干天千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是10个,故又称十天千。它们在子午流注针法中有两个意义。 (1)代表时间,天干与地支相配可代表年月日时,天干在与地支配合上,都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并且是按干支顺序依次排列,如甲子年,乙丑年……甲子月、乙丑月……甲子日、乙丑日……甲子时,乙丑时……,其前面(或上面)甲乙……都是天干。 (2)配合脏腑经脉,十天干配合十二脏腑十二经经脉是甲配胆及胆经;乙配肝及肝经,丙配小肠、三焦及小肠经、三焦经;丁配心、心包及心经、心包经;戊配胃及胃经;己配脾及脾经;庚配大肠及大肠经;辛配肺及肺经;壬配膀恍及膀恍经;癸配肾及肾经。天干配脏腑是"纳干法"的基础之一。由于三焦为阳气之父,心包乃阴血之母,故亦有人将三焦与壬相配,包络与癸相配,如《针灸大成》说"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分, 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恍癸肾藏, 三焦也向丙中寄,包络从阴丁火旁。 2地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12个,故又称十二地支。它们在子午流洼针法中也有两个意义。 (1)代表时间,地支与天千相配可代表年月日时,但干支相配时都是地支在后(或在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前面一个字,即甲乙丙丁是天干,在上,后面一个字,即子丑寅卯是地支,在下。地支还可以单独与十二个月或十二个时辰相配。 十二地支配十二月表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部分)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经络的意思,为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从“经”分出而遍布的小支。“经”和“络”虽有区别,但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彼此衔接,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难以计数的孙络等。 一、经脉 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种。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名十二正经。它是以手足阴阳定名,并根据在体表左右对对称的分布位置和它所络属的脏腑,计有手、足阳经各三对。在上、下肢体内侧的经脉为属脏的阴经,称手三阴和足三阴,联络相为表里的腑;在上、下肢外侧的经脉为属腑的阳经,称手三阳和足三阳,联络相为表里的脏。十二经脉的循行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循行方向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或腹。在它的循行路线上,各分布着许多穴位,称为经穴。为治疗本经脉所主治的和所络属脏腑的有关疾病的治疗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见附表1-1、1-2、图1-1、1-2、1-3.

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根据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构成了太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少阳与太阳的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又根据十二经脉的主治性能,在治疗上可按照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本经取穴,是病在某经,可取该经的有关穴位,异经取穴,可取与该经有关的经脉(如相为表里的经脉)进行治疗。 表1-1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和相互关系 经别阴经(内侧)(里)阳经(外侧)(表) 位置名称络属关系名称络属关系 前中后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心经 属肺,络大肠 属心包,络三焦 属心,络小肠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属大肠,络肺 属三焦,络心包 属小肠,络心 前 中(侧)后足太阳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属脾,络胃 属肝,络胆 属肾,络膀胱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属胃,络胃 属胆,络肝 属膀胱,络肾 表1-2 十二经脉循行与分布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肺,络大肠,与胃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前缘→手姆指 属心包,络上、中、下三焦,通过横膈 从胸→手臂内侧中间→手中指 属心,络小肠,与眼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后缘→手小指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大肠,络肺 从食指→手臂外侧前缘→肩→颈→头面 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 从无名指→手臂外侧中间→肩→颈→头侧面 →与耳、眼眶联系 属小肠,络心,与胃联系 从小指→手臂外侧后缘→肩→头面→眼耳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胃,络脾 从头面→胸腹→腿外侧前缘→足次趾 属胆,络肝 从头侧→胸胁→腿外侧中间→足第四趾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一词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首见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学说对指导临床各科特别是对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办法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甚至认为“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学入门·运气》)。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特别是月的盈缺与时间)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内经》称之为“气穴”。而世又有“脑穴”、“经穴”等名称)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本章主要介绍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并简要介绍经络学说的运用。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要形成经络学说,首先要形成经络概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主要是施行针灸、推拿、气功(特别是前二者)等保健、治疗过程中,病人的主观感觉到的传导现象(简称“感传”或称“经络现象”,但“经络现象”所包括的内容更广)。但是,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与经络有关的两份写本(《五十二病方》,为之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脉名而无经名。很可能早期的医学家们认为经络的感传现象即是人体中的血管活动,故称之为脉。另外,这两份写本虽各自描述了十一脉的起止及所走线路,但却没有个穴位的名称,“脉”同脏腑的关系也未建立,诸“脉”之间亦无联系,这说明,“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的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即是将“脉”按深浅、大小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由此可见,帛书的记载只是经络学说的雏形而已。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已经形成。在《内经》中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的证候审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经、经筋、皮部等内容,对奇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内经》还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此外.《内经》还提出了经络中气血运行同自然界水流和日月运行相联系的观点。 《内经》以后,历代对经络学说又有一定的发展。如《难经》创“奇经八脉”一词;晋·皇甫谧集《内经》、《难经》、《明堂孔穴》等书中有关针灸经络的内容,编成《针灸甲乙经》,书中所载穴位名称有349个。唐·甄权对古代的“明堂图”(经络穴位图)进行修订,孙思邈说;“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千金要方·明堂三人图》)。可见原图是用彩色标线的。宋·王惟一主持铸造经络穴位模型“铜人”,并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较之甄权的明堂图又进了一步。来·王执中编的《针灸资生经》,对穴位又有所增补。元·滑寿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以后论经络者多以此书为主要参考资料。明·李时珍就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著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通达五官九窍,再加上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经筋、经别、皮部和浮络、孙络遍布全身,形如网络,纵横交错,人里出表,上通下达,从而把人体各脏腑器官、肢体官窍、筋骨皮肉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各部组织器官在功能活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统一,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络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营养全身的作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而气血必须依赖经络系统的循环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如营气之“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从而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 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故《灵枢·本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当经络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其病候表现除与经络气血的虚、 实、盛、衰有关外,还取决于其脏腑器官属络关系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组织、官窍联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证: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多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所致,即所谓“血伤为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上肢外侧前缘肿痛等。 虚证:多出现局部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或功能失常症状。多因经气虚陷,气血不足,不能荣于经脉,经筋、皮部失于温养濡润,而见麻木不仁等感觉异常和功能失常,如“痿废”、“大指、次指不用”等症状。 经气变动失常:往往循经厥逆而上可出现各种“厥”证,如《灵枢·经脉》记载的“臂厥”、“踝厥”、骭厥”、“阳厥”、“骨厥”等,主要由于经络气机失常或经气变动失于常度所致。 经气衰竭:当十二经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组织器官也会呈现衰竭,例如《灵枢·经脉》所载“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即说明经络功能失常,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和病候。 (二)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由于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而使人体内外沟通、表里通达,在正虚邪犯的情况下,经络即成为病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传注的途径。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胃肠。”这就明确揭示了外邪侵犯人体时沿经络通路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和病理变化过程。例如,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初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此时邪在皮毛、经脉,继而入舍于肺,则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相继出现。 又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多种联络途径,所以它又成为脏腑器官病变互相影响的传变渠

五输穴的作用

五输穴的作用 《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一、井穴治疗与肝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井主心下满 “井主心下满”,阴井属木,内应于肝,肝主疏泻。 肝气郁结,横犯脾胃,可见心下满闷;阳井属金,内 应于肺,金可制木,肺可调气,故阳井有抑木调气之 功。故肝气郁结于心下满闷、胁肋胀满、急躁易怒、 头胀头痛等可取井穴治之。 文献记载如,涌泉:《素问·缪刺论》治无故 善怒,气上贲门。少冲:《备急千金药方》治太息烦 满,少气悲惊。商阳:《铜人》治胸中气满。 2、治疗风证 井穴在阴属木,内应于肝,肝主风;在阳经属金, 内应于肺,肺主皮毛。故内风、外风之疾如惊风抽搐、 癫痫等均可取井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大敦:《甲已经》治小儿痫瘈。少商: 《针灸滋生经》治咽喉肿塞,谷粒不下;《杂病穴法歌》 治小儿惊风;关冲:《针灸大成》治喉痹舌卷。 3.治疗出血证 肝藏血,若功能失职可见出血证。

文献记载如:厉兑:《甲已经》主鼻衄。大敦:《针灸大成》主妇人血崩不止。 4.治疗急性热病高烧、中暑、肝风内动之惊厥、神志病(昏迷、癫狂),有泻热开窍、镇惊宁神的作用。 但也有用于治疗虚证的情况,如隐白治疗脾虚崩漏(灸法),涌泉治疗肾阴不足的咽干喉燥、声音嘶哑。 癫痫:双商阳、关冲、少泽、少冲井穴点刺放血,能调整阴 阳,激发经气,醒脑开窍,以平息抽搐,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风急性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有良性调整作 用,可明显改善缺血组织的急性缺氧状态,降低脑水肿,保护脑 细胞,阻止脑内不可逆损伤的发展。 脑梗塞后头痛:取健侧肢体井穴少泽,关冲,商阳,至阴, 足窍阴,厉兑,点刺放血。 二.荥穴治疗与心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荥主身热 “荥主身热”,阴荥属火,内应于心,心属火,火为热之甚,故凡心或热病均可取荥穴治之。阳荥属水,水可以制火,故阳荥亦可用于火热之病。“身热”一方面是指心火亢盛,另一方面也包括其他脏腑、经脉的多种热症(包括阴虚火旺之证)在内。 诸如:热伤神明引起的心悸、心烦、狂躁不安;热伤肺卫导致的发热、咽喉肿痛;肝火上炎引起的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热伤津液导致的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尿少、便秘;心火下移小肠导致小便黄赤、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针灸在很久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外。随著现代科学的发展,针灸经络研究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逐步展开。那些最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经络理论的人,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针灸医生。循经感传现象则是国外经络研究工作的起步。对中国的针灸界来说,外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借鉴的意义,更具有启发意义。 1. 对经络的几种看法 国外学者对经络的实质问题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功能的表现。这种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当然,异议者也不少。如有人认为经络是位于皮下的低电阻通道。还有人提出经络是位于人体已知结构之间的流体通道,它存在于筋膜包裹的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干的空隙中。这种空隙是经络赖以传导信息的体液通过的场所。而液体在脉管外的流动则主要依赖于肌肉的运动。Lonesau-Tirgooistec(1990)等认为经络可以被看作是已知结构(如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一个重要“通道”途径,可移动的电荷即可延著这些间隙从身体的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日本的高野千石(1991)也支持这种观点,认为经络是某种粘滞度低,离子强度高,传递重要生命物质的血管外通道。当然也有人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Thomas(1977)提出经穴的物质基础可能是某种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但又和二者密切相关的成网状分布的原始的组织丛。这种原始组织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并具有活跃的代谢和传递作用。近年来,间中喜雄也提出X信号系统的假说,认为人体中残留著种族发生初期形成的原始信号系统。它被以后发展起来的多层次的复杂信号系统(自动调控系统)的网络所掩盖。这个系统能够敏锐地感知和辨别体内外极其微弱的动因,并可向远隔部位传导,在针刺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人从胚胎发育、生物场、电磁的生物效应等角度提出各种不同设想,反映了国外学者探索经络实质的各种思路和倾向。 2.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1) 临床报道这类文章以日本为多见。 早在1948年,日本的柳谷素灵即提到在针刺穴位时,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最详细、最典型的报道发生在一位叫白万郎的日本商人身上。他因为视神经萎缩而接受针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感传现象非常显著。经统计,感传线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一致的有三条经,即大肠经、肾经、任脉;基本上一致的有十六条经,相似的有一条经。但对于这一病例,日本学者认为可能与该病人在幼年时被雷电击伤有关。

如何巧记针灸五输穴

如何巧记针灸五输穴 注:1,【】代表十二经脉。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1)【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 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2)【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 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3)【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 -------------------------------------------------------------------- 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隐山林。 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阴山陵。(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 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5)【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 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6)【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 7)【防】止痛,速捆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反映出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传导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作用所为。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营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篇》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了解了经络的演化顺序之后,如果再比较一下子午流注表,你会发现,经络的循环顺序并非和演化顺序相吻合,这只不过说明了经气的循环顺序与子午流注表所描述的流注顺序其实是不同层次的。子午流注表所描述的是经气在一天之中的“当令”情况,而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经气在人体循环一周绝对不用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由于任督二脉自成独立的循环系统(经气流循任督二脉常被道家称为小周天),所以剔除此二经以及天地环境的影响,关于经气的自身循环顺序,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十二正经的循环情况。 道教的祝华英道长在他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一书中记载说: “一、春秋时代的“十二经脉”运行之谜至今未解 祖国医学中的“十二经脉”理论,出自于《素问》、《灵枢》。由于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各有两道经脉,一道在于左侧,一道在于右侧,而《灵枢经》对“十二经脉”的论述仅只一个侧面而已。贫道认为:若研究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机理,必须将《灵枢经》中有关“十二经脉”的一切论述,综合起来研究,才能悟出“十二经脉”的真谛。如果仅凭《灵抠经》中某一章节对“十二经脉”之片面的论述来分析,即形成种种不可理解的矛盾。例如经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数千年以来中医界人士都遵循这一教条主义传承至今,如果手、足的“十二经脉”一直是按照以上的规律之道循行,即形成自我矛盾: 1、井荣俞经合的出入矛盾 《灵枢·本输篇》曰:“手太阴肺经,出于少商为井木,溜于鱼际为荥,注于太渊为俞,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经日:“手之三阴从脚走手”……如手太阴肺经全是从胸走到手,故从“少商穴”出,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人于“尺泽穴”、即形成“经气倒流”的矛盾现象。何以手太阴肺经在走过了之道中所“入”呢?此为手三阴经之“入合穴”的“自我矛盾”现象。 《本输篇》曰:“手阳明大肠经,出于商阳为井金,溜于二间为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手曲地为合。”经云:“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若手阳明大肠经一直是从手走到头,故人走于“曲池合穴”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出于“商阳穴”就矛盾了,其“商阳穴”位于手指端,为何从手阳明经的“起点”而出?又为何所出之“商阳穴”,反处于所入的“曲池穴”之后呢?此为手三阳经之“出井穴”的“自我矛盾”现象。关于足

五输穴巧记(特选参考)

针灸学考试辅导:如何巧记针灸五输穴 注:1,【】代表十二经脉。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1)【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2)【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3)【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隐山林。 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阴山陵。(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5)【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6)【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7)【防】止痛,速捆胃。 7)【膀】至通,束昆委。(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8)【水】涌泉,然太稀,留阴谷。 8)【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 9)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 10)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 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 11)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 12)拿大敦,行山间,【肝】冲封,曲泉边。(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 《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 《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早晨行于阴分之气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无休无止,与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相一致。 人体由饮食入胃而生成气血,气血即是营气与卫气,营气与卫气在经脉之内、之外同时运行。气血运行的通道——换句话说,人体经脉的长短,包括每一条经脉的长短,是根据一呼吸——“息”的时段来进行测定,而且,由“息”测定的气血在人体二十八脉的周流往复,与天球大圆二十八宿所代表的周天度数是相同的。 4.经络的测定与命名是根据气的阴阳消长 中医学不仅把十二正经与一年十二个月直接对应,而且把十二正经与一日十二个时辰直接对应。这种对应的原理的根据是天地之气的阴消阳长,阳长阴消(见下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支 十二经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经络的解剖学发现与筋膜学的提出

经络的解剖学发现与筋膜学的提出 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为了找出经络的解剖学实质,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多数科学家意识到筋膜结缔组织与经络穴位关系密切,然而经络的解剖学实质仍尚无定论。在我们进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虚拟中国人(VCH)研究过程中,发现筋膜结缔组织集中的部位与经络的走形相似。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显示出与中医经络记载走行接近的条索样和串珠样影像结构,提示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用CT 和MRI图像数据对人体筋膜结缔组织进行重建,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动态超声研究发现,针刺中的“得气”(酸痛和麻木感)只有当针头穿透或刺激筋膜结缔组织层时发生。 我们认为针灸作用的部位是筋膜结缔组织,以及其内的组织和细胞,如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未分化的间质细胞,淋巴细胞等。研究认为,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是人体筋膜支架,经络的组织学结构为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穴位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由于筋膜结缔组织遍布人体全身,因此可以说全身均是穴位,如阿是穴,经外奇穴。临床所讲的“穴位”与“非穴位”、“主穴”与“辅穴”之间只有所产生信息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区别。 通过筋膜支架的生物进化分析,追溯筋膜支架的生物学起源,发现该支架与单胚层生物的细胞外基质、两胚层生物的中胶层、三胚层生物的间充质是为同源结构,其功能都是保持内部环境稳定。生物的中胚层演变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和系统,即运动,免疫,泌尿,生殖和循环系统等,其残留的间充质分化成遍布在整个生物体的结缔组织。筋膜结缔组织支架功能是对所有组织细胞的更新提供细胞来源和支持,并作为组织细胞生长的基质,如基底膜表皮和胃肠道血管内皮细胞。由于结缔组织的这些功能,它对维持生物较长生命周期较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筋膜系统发育不完善的生物寿命较短,如水母和鱿鱼,而系统发育较完善的生物寿命较长,如大象和人类。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剖学分科方法:筋膜解剖学。其理论认为生物体是由非特异性结缔组织支架为支持与储备系统和已分化的功能细胞所构成的 功能系统共同组成。以这两个系统为基础,研究生物体结构的学科称筋膜解剖学。研究这两个系统相互关系的学术领域称筋膜学。其意义是继局部解剖学从结构角度研究生物体和系统解剖学从功能角度研究生物体之后,筋膜解剖学从如何维持生物体较长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生物体。筋膜学理论可以清晰地从解剖学角度揭示经络的解剖学和组织学构成,为中医理论研究奠定现代生物学基础,并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角度。

五输穴与十二经脉脉气流注的关系

五输穴与十二经脉脉气流注的关系 石焱 摘要:针对五输穴循行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矛盾之处进行了探讨,认为两者并非同一系统。提出了五输、络脉为同一循行体系的论点,由此设想建立一个在十二经循行以外的,相对独立的经络循行系统,即“五输穴-络脉循行系统”。其意义在于为五输穴的治疗作用提供更直接、合理的理论基础。 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输穴。按《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人为合”的描述,古人把经气在五输穴中的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即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关节方向流注。不论阴经、阳经,经气在五输穴中的走向都呈现出由浅而深、由微而盛的单向性、向心性特点。 而《灵枢·经脉》论述十二经脉的走向有顺有逆,有离心有向心,即《灵枢·逆顺肥瘦》所言“脉行之逆顺”。具体走向及循环路径为:“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依次首尾相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如此,五输穴中经气起于井止于合的流注方向与十二经脉中手三阴、足三阳的循行方向刚好相反。五输穴经气流注与十二经脉气流注是否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1 关于五输穴与十二经矛盾之处的研究概况 历来关于五输穴与十二经矛盾之处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目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从所运行物质的内涵分析,认为两者运行着不同性质和功能的气。如李瑞等认为十二经的循环主要指的是营气和卫气的运行,而五输穴的流注则是先天元气与水谷之气组成的经气;唐卫华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五输穴理论用以说明随卫气运行的气血(主要是血)的运行方式;此外.赵艳鸿等和李瑞等皆认为五输穴中流注的是原气; (2)从五输穴的继行系统分析,认为在十二经循环系统之外,存在着其他的气血循环子系统。如杨开弘认为五输穴系统就是根结理论的具体体现,周建伟和劳卫国等则持“五输-经别循行系统”论。 2 对于五输穴与十二经矛盾之处的新见解 在查阅大量古今文献及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五输穴中运行的不是卫气、原气抑或是其他的物质,而是同十二经脉一样,运行的是经气;经气在五输穴中的流注方向虽与十二正经中相反,但并不冲突,经络之中并非只有单一固定的循行,经气在经络中的流注有如汽车在马路上行驶,同道双向,并行不悖。五输穴的继行系统为络脉,形成“五输穴-络脉”循行系统。 1)五输穴流注系统的客观存在性 经脉及经气的向心性循行始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在《内经》中此说论述较少,也不够完善,在后世的《甲乙经》中虽有所继承,

五节经络循行理论

第五节经络循行理论 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即古代经络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 经络- 系统组成

其系统组成请见经络系统结构图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分布于躯体。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 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 经络习题集

第五章经络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 A 《十四经发挥》 B 《难经》 C 《扁鹊心书》 D 《吴医汇讲》 E 《内经》2.正经是指() A 督脉 B 冲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二经脉 E 任脉 3.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学说 B 卫气营血理论 C 脏腑学说 D 经络学说 E 五行学说 4.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 A 阴阳五行脏腑 B 内外脏腑五行 C 手足五行阴阳 D 手足阴阳脏腑 E 手足五行脏腑 5.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 A 手太阴肺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手少阴心经 6.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 A 肺经,大肠经,胃经 B 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C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D 心经,膀胱经,肾经 E 三焦经,胆经,肝经 7.经脉的分支是() A 奇经八脉 B 经筋 C 皮部 D 络脉 E 气街 8.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 A 阴经 B 带脉 C 奇经 D 阴维脉 E 阳经 9.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0.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 头面 B 手足 C 胸腹 D 上肢 E 下肢 11.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A 食指端 B 小指端 C 鼻翼旁 D 目内眦 E 目外眦 12.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A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B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 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13.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A 心 B 三焦 C 肾 D 肝 E 小肠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保留有经络知识发生的早期认识,可以窥测其从早期逐渐向理论成熟时期的发生路径。在我们言说经络理论时,应当对《内经》中该理论发生过程有所知晓。 一、《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 1.解剖知识为经络理论建构的出发点 《黄帝内经》中经络的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解剖学知识”的参与是不争的事实。如《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皆有大数。”《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在《灵枢·血络论》及《素问·刺腰痛论》的相关原文均能明确地告诉人们,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应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内经》中常用“脉”“经脉”“血脉”等属于解剖学概念予以表述的缘由。 2.临床经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基础 临床实践经验知识的积累是《内经》构建所有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如《灵枢·经脉》之“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

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血络论》中的“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以及《素问·刺腰痛论》所记载的“刺解脉……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内容,无一不是临床实践知识在经络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实际记录。早期文献记载涉及四种古老的医疗手段:灸法、砭术、导引术、刺法,而人们当时认识的经脉则是这几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和基础,正因为《内经》中的经络理论逐渐趋于成熟,所以这一认识体现得尤为明显。 3.长期生活体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源头 《内经》中的腧穴知识是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现和形成,多来自于民众的切身体验。《内经》传载的“砭刺”技术、“九针”刺治技术、艾灸疗法、放血疗法、按摩治病技术、药物贴敷技术(《灵枢·经筋》)等外治方法,都是通过对人体肌表的刺激,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在进行各种体表“刺激”时,被施治者就会有种种不同的“感应现象”,即所谓“痠、麻、胀、痛”等切身感受的体验,即所谓“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灵枢·经筋》)的反复表达,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五邪》);“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灵枢·癫狂》)等。这些原文所载内容,既是临床实践知识积累的事实,也提示《内经》依据长期施针时患者针刺局部的“痛”“快”等感觉,确定针刺腧穴并构建腧穴知识的事实。正是在反复的切身体验和长期临床经验知识的积累基础上建构的经络理论、腧穴知识,至今仍然能够指导临床治疗取效如神,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