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

雨 降

雪 寒

潮 大 风 沙尘暴 低

温 高

温 干

旱 雷 电 冰 雹 霜

冻 冰

冻 雾

一级

√ √ √ 二级 √ √ √ √ √ √ √ 三级 √ √ √ √ √ √ √ √ √ √ 四级

各地要根据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结合以上标准在充分评估基础上,制定本级气象灾害预警标准,适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灾害预警。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达到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各自预警级别分别预警。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一定影响时,视情进行预警。

分 级

- 1 - / 14 附件

太原市气象灾害应急流程

无灾害,由当地 无影响

加强监控

四级及以上应急预警

预计或已出现

影响研判 结束 四级应急预警,由灾害发生地进行应急处置。处理情况上报市指挥部办公室。

三级以上应急预

警,市指挥部启动

应急命令(响应)。 指挥长视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应急处置。

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开展应急工作。

应急结束

市指挥部办公室汇总应急资料及相关材料。

上报省指挥部办公室及相关单位。 组织灾后救助、灾害调查、应急总结等后期工作。

市指挥部

气象灾害天气出现或将出现 由监测站或气象台及灾害发生地上报 市气象局应急办公室 应急结束

附件

太原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框图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县(市、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市应急指挥部

办公室

县(市、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负责指挥一、二、三级应急命令,执行国家级、省级应急响应指令。

总指挥:分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分管副秘书长、市气象局局长

负责指挥四级应急响应,执行一、二、三级应急响应指令。

附件

太原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联系方式单位职务姓名办公电话手机

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孟德东联系人张林虹

市气象局负责人张忠效联系人郭豫晋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崔效荣联系人张明春

市城乡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刘作铭联系人陈居红

市教育局负责人曲向平联系人张紫微

市公安局负责人赵山成联系人彭永顺

市民政局负责人王龙联系人贾广森

市财政局负责人张艳红联系人霍萍

市国土资源负责人张占军联系人乔清海

市环保局负责人许德茂联系人赵厚林

市市容环卫局负责人时中瑛联系人马卯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委员会负责人董克平联系人王峰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张则福

- 3 - / 14

联系人崔跃龙

市农业委员会负责人韩润福联系人陶英俊

市水务局负责人张怀玉联系人荆松林

市林业局负责人张爱文联系人肖卫国

市商务局负责人杨金陵联系人杨建

市卫生局负责人张泽联系人孙庆洲

市安监局负责人刘豹联系人华晋兵

市旅游局负责人黄道义联系人王少华

市文化广电新闻

出版局负责人曹永明联系人胡彦清

市供电公司负责人张军六联系人高翰佶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负责人王建业联系人范永刚

中国移动山西有限公司

太原分公司负责人高谦联系人段臣杰

太原铁路局负责人杨国秀联系人闫锐

太原警备区负责人房小洪联系人张炜

武警太原支队负责人杨晋红

联系人曹萌

附件

太原市主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与社会响应措施

(一)暴雨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预警

等级部门

四级、

三级应急预警

二级应急预警一级应急预警

公安部门

加强对重点地

区、重点场所、重点

人群、重要物资设备

的保护

组织警力,随时准

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

速,及时处置因暴雨引

起的交通事故

负责灾害事件发生

地的治安救助工作;必

要时封闭高速公路、实

行道路警戒和交通管制

教育部门

提示学校做好防雨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

督察学校做好防雨

防洪准备、停止室外教

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

学校的学生安全

建设部门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暴雨等级,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做好防暴雨工作

城管部门

组织检查公共场所积水情况和因暴雨造成的水毁设施,并配合及时修复

农业部门

指导种植业主抢收成熟瓜果和防护低洼地带的作物,做好养殖圈舍加固及排涝等工作

水利部门

通知各水库、河

道等水利工程管理

单位做好防洪准备

组织对各水库、河道、泵站、排水设施等的安

全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民政部门

协调有关部门转移安置灾民,紧急调拨救

灾物资。

协调有关部门转移

安置灾民,紧急调拨救

灾物资。组织开展社会

捐赠。

公路部门

在危险路段设

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负责组织、指挥、

协调抢修因灾害损坏的

公路交通设施

组织、指挥、协调

修复因受灾中断的公

路、桥梁及隧道

卫生部门

组织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受灾伤病员,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灾区疫情、疾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交通部门

会同交警部门

规划应急交通管制

线路,确保气象灾害

事件发生时陆上、空

中交通安全通畅

协助征用应急运输

车辆运送救援人员、受

灾人员、救援设备、救

灾物资等

组织、指挥、协调

修复受灾中断的国道、

省道及内河航道及其它

受损坏的重要交通设施

- 5 - / 14

旅游部门

督促、协助旅游景

点疏散游客

协助做好受灾旅游

景点的救灾工作

国土房产部门

通知地质灾害

隐患点责任单位和

责任人员

组织指导相关单位

和群测群防人员加强对

隐患点的巡查、监测。

必要时报请当地政府启

动防灾避险方案,组织

群众转移

组织相关单位和群

测群防人员严密监测隐

患发展变化,紧急情况

下报请当地政府启动防

灾避险方案或在发生地

质灾害时启动应急预案

安监部门

督促直管行业、

参与协调安委会成

员单位做好防暴雨

安全工作

督促直管行业、协

调安委会成员单位落实

防暴雨工作

参与、组织、协调

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

救灾工作

各级政

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辖区内灾害防御、救援工作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通知居住在低

洼地带、各类危旧住

房、厂房、工棚、临

时建筑的人员注意

可能出现的水浸、房

屋漏雨等情况,并组

织检查安全隐患

撤离辖区范围山

边、河边窝棚内的临时

居住人员;会同有关部

门,加强对危坡、危墙、

危房的监测

对居住在确有安全隐

患的各类危旧住房、厂房、

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

尤其是临近山坡的临时建

筑中的人员组织撤离并安

置。

军队、

预备役、武警部队

进入紧急抢险救灾状态,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

宣传媒体

通过宣传媒体各种手段,及时传播气象局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暴雨灾害防护。

市民

注意收听、收看

媒体传播的暴雨信

息,及时了解暴雨动

态;不要到暴雨发生

的地区游玩或到海

滩游泳

调整出行计划,尽

量减少外出,尽快回家;

关闭门窗,以免雨水进

入室内

户外人员尽量寻找安

全地带躲雨,并要注意防

止雷电袭击;危险建筑物

内的人员需要撤离

学校做好防雨准备、暂停户外活动

收到停课通知后保护好在校学生的安全

社区

及时收听有关暴

雨信息,并通知该区

住户

关注暴雨最新动

态,检查该区各项防雨

情况

组织力量对区内出现

的灾情进行救援

建筑工地

及时收听有关暴

雨信息,做好防雨工

停止户外作业

供电、

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单位

及时收听、收看

暴雨信息

关注暴雨最新动

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

设施损坏

迅速调集力量,组织

抢修水毁设施

(二)降雪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预警

等级部门

四级

三级应急预警

二级应急预警一级应急预警

公安部门

加强对重点地

区、重点场所、重点

人群、重要物资设备

的保护;限制高速公

路车流车速,及时处

置因降雪引起的交

通事故

组织警力,随时准

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

速,及时处置因降雪引

起的交通事故

负责灾害事件发生

地的治安救助工作;必

要时封闭高速公路、实

行道路警戒和交通管制

教育部门

提示学校做好防雪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

督察学校做好防雪

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

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

的学生安全

城管

部门

组织检查公共场所积雪情况,并配合及时开展清雪

农业部门

指导种植业主做好防雪、防冻及采取其他有效防御措施,做好养殖圈舍加固及种畜禽保暖等工作

民政部门

协调有关部门转移安置灾民,紧急调拨救

灾物资。

协调有关部门转移

安置灾民,紧急调拨救

灾物资。组织开展社会

捐赠。

公路部门

在危险路段设

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负责组织、指挥、

协调抢修因灾害损坏的

公路交通设施

组织、指挥、协调

修复因受灾中断的公

路、桥梁及隧道

交通部门

会同交警部门

规划应急交通管制

线路,确保气象灾害

事件发生时陆上、空

中交通安全通畅

组织运送救援人

员、受灾人员、救援设

备、救灾物资等

组织、指挥、协调

修复受灾中断的国道、

省道及内河航道及其它

受损坏的重要交通设施

旅游部门

督促、协助旅游景

点疏散游客

协助做好受灾旅游

景点的救灾工作

安监部门

督促直管行业、

参与协调安委会成

员单位做好防雪的

安全工作

督促直管行业、协

调安委会成员单位落实

防雪工作

参与、组织、协调

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

救灾工作

- 7 - / 14

各级

政府

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辖区内雪灾防御、积雪清理及灾害救援工作各乡

镇、街

道办事

通知、组织辖区内单位、居民等清理积雪,并组织检查

军队、

预备役、武警部队

进入紧急抢险救灾状态,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

宣传媒

通过宣传媒体各种手段,及时传播气象局发布的降雪天气预报信息。

市民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传播的降雪信息,及时了解降雪动态;主动做好门前积雪清理

学校做好防雪准备、暂停户外活动

做好防雪工作,停止户外活动,保护好在校学生的安全

社区

及时收听有关降

雪信息,通知该区住

户清理积雪,并组织

检查

关注降雪最新动

态,检查该区积雪清理

情况

关注降雪最新动态,

检查该区积雪清理情况,

组织力量对区内出现的灾

情进行救援

供电、

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单位

及时收听、收看

降雪信息

关注降雪最新动

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

设施损坏

迅速调集力量,组织

抢修损毁设施

(三)寒潮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预警

等级

部门

四级应急预警三级应急预警二级应急预警

民政部

协调有关部门转移安置灾民,紧急调拨救灾物资。

城管部门

对树木、花

卉等采取防寒措

加强对各公园对防

御树木、花卉等防寒工

对市政园林树木、花

卉采取紧急防寒防冻措

农林渔业部门

指导果农、

菜农和水产养殖

业主做好防寒措

指导果农、菜农和

水产养殖户,采取一定

的防寒和防风措施

做好牲畜、家禽的防

寒保暖工作,农业、水产

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

防霜冻、冰冻、加暖、加

盖和防大风措施。部分作

物可以提前收获上市

卫生部门

采取措施,

宣传寒潮可能对

市民健康的不利

影响及对策

做好寒潮所引发的疾病救治工作

各级政

启动响应预案,组织实施区内各项防御、救援工作各乡镇、

街道办

事处

组织实施本辖区各项防御、救援工作

宣传媒体

通过宣传媒体各种手段,及时传播气象局发布的寒潮预警信号,提示社会公众做好寒潮灾害防护。

市民

注意收听、

收看媒体传播的

各类寒潮信息,

及时了解天气变

化,注意添衣保

暖;

年老体弱者、儿童、患有呼吸道疾病、关节炎、

胃溃疡、心脑血管疾病者注意预防

社区

及时收听有关寒潮信息,并通知该区住户做好防寒工作,并提示居民注意取暖设施的用电、用气安全

- 9 - / 14

(四)大风(沙尘暴)应急灾害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预警

等级

部门

四级(蓝色)预警三级(黄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

城管部门

提醒有关单

位对设置的露天

广告牌采取加固

措施

对露天广告牌及

公共服务设施、树木等

的安全性进行巡查,并

采取加固措施

安排专人对露天广告

牌及公共服务设施、树木

的安全性进行排查,并采

取加固措施,必要时拆除

有安全隐患的设施

电力、通信部门

监控架空的电力和通信线路,确保安

全;及时抢修损毁线路

对于架空的电力和通

信线路进行严密监控,并

事先进行加固;及时抢修

损毁线路

农林渔业部门

提醒果农、

菜农和水产养殖

业主、林场等做

好防风、防火、

防沙准备

指导果农、菜农和

水产养殖户、林场等,

采取一定的防风、防

火、防沙措施

农业、水产业、畜牧

业、林业等要积极采取防

风、防火措施

卫生部门

采取措施,

宣传大风、沙尘

可能对市民健康

的不利影响及对

做好大风所引发的疾病救治工作

各级政府启动响应预案,组织实施区内各项防御、救援工作各乡镇、街

道办事处

组织实施区本辖区各项防御、救援工作

宣传媒体

通过宣传媒体各种手段,及时传播气象局发布的大风、沙尘暴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做好灾害防护

市民

注意收听、

收看媒体传播的

各类预警信息,

及时了解天气变

尽量不要出门,不要在广告牌、架空电线电缆、

树木下躲避

社区

及时收听有关预警信息,并通知该区住户做好防风、防沙工作,并提示居民注意安全

(五)高温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预警

等级

部门

四级(蓝色)预警三级(黄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

公安部门

加强道路交通

安全监管,防止车辆

因高温造成自燃、爆

胎等引发的交通事

公安消防部门特别

注意因电器超负荷引起

火灾的危险,告诫市民

注意防火

负责气象灾害事

件发生地的治安救助

工作

教育部门

各学校做好学

生防暑降温工作

停止举行户外活动

全市中小学、幼儿

园停课,已到校学生和

入园儿童应派专人负

责看护并做好防暑降

温工作

建设部门

建筑、施工等露

天作业场所要采取

有效防暑措施,防止

发生人员中暑

督促各建筑施工单

位合理安排户外作业

建议建设单位停

止户外、高空作业

城管部门

加强各市政公

园植物防暑防晒保

护措施

户外作业人员应采

取必要防护措施

建议停止户外露

天作业,合理调配工作

时间

农林渔业部门

对畜、禽以及种

植、养殖物采取防高

温保护措施

指导紧急预防高温

对农、林、畜牧和养殖

业的影响

加强对农林、水

产、畜牧业防暑防晒应

对措施指导

水利部门

采取措施保障

生产和生活用水

采取紧急措施保障

生产和生活用水

确保居民生活用

卫生部门

宣传中暑救治

常识,督促并指导有

关单位落实防暑降

温卫生保障措施

做好人员(尤其是老

弱病人和儿童)因中暑引

发其他疾病的防护措施

各大医院、社康中

心采取紧急措施,应对

可能大量增加的中暑

或类似病患者

交通部门

对各交通物流

企业、单位加强指导

和组织,采取防暑降

温措施

提示公路作业单

位,合理安排户外作业;

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

辆应采取防护措施

停止户外、公路路

面作业。

- 11 - / 14

旅游部门

旅游部门对旅

行社和级旅游景区

(点)、星级饭店加

强监督,提示指导采

取防暑降温措施

采取措施,建议某

些户外旅游项目暂时停

止开放

关闭户外旅游场

电力部门

应注意防范因

用电量过高,电线、

变压器等电力设备

负载大而引发故障

采取错峰用电措施,保障用电供给和安全

劳动保障部门

加强劳动安全

监察,查处高温下不

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强行工作的企业

在高温时段根据情

况发出停工建议

部分行业停工停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加强对市场生产、流通防暑降温药品、防暑防晒化妆品、保健品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

安监部门

督促直管行业、参与协调安委会成员单位,加强高温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

各级政府

及时了解高温信息,作好区内防暑降温、防病、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启动相应预案,组织实施辖区内各项防御、救援工作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配合民政部门,积极救助困难户、老弱人员;在辖区内广泛宣传防高温中暑常识

宣传媒体

通过宣传媒体各种手段,及时传播气象局发布的高温预警信号,提示社会公众做好高温灾害防护

市民

注意收听、收看

媒体传播的高温天

气预警信息;

中午前后避免

户外活动

调整作息,注意饮

食调节,尽量避免户外

活动

停止户外活动

社区及时收听有关高温信息,并通知本区住户做好防暑工作

(六)雾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预警

等级

部门

四级(蓝色)预警三级(黄色)预警

教育部门

取消所有室外活动,及时了

解天气信息并转告学校幼儿园的

学生和儿童,并告知大雾天应注

意的安全事项

取消所有室外活动,及时了解天气信息并

转告学校幼儿园的学生和儿童,并告知大雾天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妥善安排校内园内的学生

和儿童

公安、交通部门

通过城区主要路口的电子屏

幕及交通信息服务短信平台,向

驾驶员发布有关道路动态信息,

提醒途经盘山临水及崎岖道路时

自觉放慢行驶速度,开启亮雾灯、

近光灯及尾灯等,预防交通事故

的发生

通过城区主要路口的电子屏幕及交通

信息服务短信平台,向驾驶员发布有关道路

动态信息,提醒他们途经盘山临水及崎岖道

路时自觉放慢行驶速度,开启亮雾灯、近光

灯及尾灯等,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限制或

者封闭高速公路,对机场、客运站、市内

交通采取分流和管制措施

卫生部门

根据雾天常发病例,做好相

关专科医护人员、药品、医疗器

具的准备工作

启动相应工作方案,做好应对可能出

现的大量呼吸道疾病患者各项救治准备

宣传媒体

及时跟踪报道预警、预测和

交通路况等信息

及时跟踪报道预警、预测和交通路况

等信息,听从应急指挥部门的安排及时刊

播防灾救灾信息

市民尽量减少外出和户外活动,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交通安全

- 13 - / 14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办[2012]2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实现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效衔接,健全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至30分钟发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一)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海洋、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监测系统以及雷达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重点经济区、渔业作业区和海上养殖区等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林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着重推进北戴河、曹妃甸、渤海新区等区域海洋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对环渤海和海上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制订实施全省防治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加

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

1、Ⅰ级预警:特别重大(红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2、Ⅱ级预警:重大(橘黄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3、Ⅲ级预警:较大(黄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4、Ⅳ级预警:一般(蓝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

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扩展资料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随着时代发展,气象预警的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10种,为人们所熟悉的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将退出历史舞台。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而原有的台风、暴雨、寒冷3种预警信号的黑色预警信号将成为历史,统一以红色为最高等级,由原来的“白、绿、黄、红、黑”改为现在

国办发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意见(国办发[2011]3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x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x年,建成功能齐

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气象灾害(材料)

气象灾害及梅雨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手段 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 灾害监测 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灾害防御 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灾害救援与救助 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 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 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 展开心理援助。 灾后恢复 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 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 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自救与互救 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自救与互救。自救与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平时多掌握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可能。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 个人应对自然灾害,要记住“十字要诀”: 一是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二是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以及主管自然灾害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 三是备。根据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术准备。 四是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五是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而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六是抗。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七是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八是断。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九是救。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在灾害期间,及 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十是保。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台风灾害 台风(typhoon)是一种强热带气旋,其破坏力巨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的空气涡旋叫气旋(cyclone ),也称低气压或低压。 气旋是全球最常见的天气系统之一。气旋气流 沿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由于底层气 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迫使中心空气作上升运 动,所含水汽容易凝云致雨。当气旋过境时, 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根据气旋生成的 地理位置,气旋可分为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 补充材料

网格化的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例研究

网格化的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例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供电质量可靠性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供电 可靠性,保证主网安全运行是电网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灾 害对电力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由于架空输电线路范围广,变电站设备多次暴露 在自然环境中。一旦暴雨、雷电、冰雪等气象灾害来临,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 面临巨大考验。线路跳闸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安全生产。 关键词:网格化;电网气象;监测预警;实例 引言 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的实质是分析气象信息与电网故障的相关性研究是分析不 同数据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或非 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强度。如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 最后可以建立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转换模型。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在对网格气象数据和网格设备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网格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以电网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各种气象要素 对电网设备的影响,如受大风影响的架空线路、受强降雨影响的车站和房间分析,结合以往电网事故造成的气象条件数据,包括什么样的气象条件造成事故的因素、发生的事故种类、事故的影响等信息,决定未来气象条件下是否存在电网故障的 风险,从而达到电网气象监测和预警的目的。 1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方案 (1)系统建设目标 1.获取各种形式的气象源数据,如自动气象站、雷达估测降水量、基于网格 的精确预报等,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精确监测和预报。 2.建立基于gis系统的网格气象平台,显示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网格设备数据,直观显示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准确定位灾害性天气影响的网格设备。 3.加强气象资料在每年汛期电网日常工作中的应用,通过系统分析汛期可能 受暴雨天气影响的重点防洪设备,使运行维护人员在重点检查、勘察、抢修中更 有针对性,故障排除和补救。 (2)系统建设原则 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用性建设,坚 持实践第一,具有可扩展性和前瞻性;二是采用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的标准和规范,紧密衔接基础业务;三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统一;四是加强服务建设,保证 应用效果,加强电网指挥决策服务支持能力。 基于地理关系模型:系统基于完整、系统、准确的地理关系模型,以地理信 息数据为底层基础数据,将各类气象探测数据、预报数据、行政区域、电网基础 设施基础数据附加到地理属性上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地理 信息载体复杂的空间气象信息、属性数据和业务信息通过地图系统以地理的形式 直接显示出来。面向对象和所见即所得的设计和操作方法:系统以面向对象的方 式提供各种操作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操作方法”和“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接口”。 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和可视化技术的特点,以图形和动画的方式面对用户,信 息的表达更加直观高效,摆脱了用户不得不面对的大量枯燥的表格和文本信息, 从中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实现可视化、直观的显示。 围绕决策服务,不断完善各种气象探测基础设施,不断强化探测时空密度,

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

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 1、Ⅰ级预警:特别重大(红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2、Ⅱ级预警:重大(橘黄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3、Ⅲ级预警:较大(黄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4、Ⅳ级预警:一般(蓝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

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扩展资料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随着时代发展,气象预警的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10种,为人们所熟悉的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将退出历史舞台。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台风预警信号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标准: 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预警预报-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答案

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 一、填空 1.降水量指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雨)或固态(降雪)(经溶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2.降雨分为(微量降雨(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共7个等级。 3.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 4.按照24小时降雪量等级划分,小雪(0.1-2.4)毫米;大雪(5.0-9.9)毫米。(1-5题出自《降水量等级 GB/T28592-2012》) 5.冷空气是指使所经地点(气温下降)的空气。 6.24小时内降温幅度是某日(06时以后24小时内的最低气温)与(某日日最低气温)之差。 7.冷空气划分的原则采用受冷空气影响地区在一定时段内(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和(日最低气温值)两个指标来具体划分冷空气等级。 8.冷空气分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内降温幅度)48h(弱冷空气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9. 小于(6℃)的冷空气。 10.寒潮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 于(8℃),或48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h 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6-10题出自《冷空气等级 GB/T20484-2006》) 11.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12.热带风暴的简写为(TS);STY为(强台风)的简写;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13级(32.7-41.4)m/s。13.热带气旋等级的划分以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11-13题出自《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14.沙尘天气的等级主要依据沙尘天气当时的地面能见到划分,依次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类。 15.浮尘天气过程是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相邻(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的沙尘天气。(14-15题出自《沙尘暴天气等级》GBT )20480-2006.

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想方案_盛伟

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想方案 盛伟 1 臧欣 1 杨晓峰 1 王铁 1 1.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邮编:210061 摘 要 本文中所阐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将应用物联网技术将区域站点组成相对独立的网络,迅速上传收集的区域数据;同时将区域数据快速上传到省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在上传到省气象灾害预警中心时,可根据无线GPRS、3G、卫星等系统状况,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自动搜索最佳传输方式。建立移动气象感知台,自动组网,自动收集当地资料,智能接入气象灾害监测网。 根据收集处理的气象监测信息,及时分析加工,应用数值预报等天气预报新技术,及时制作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预警产品。同时,根据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种类,及时制作各级政府需要的气象灾害决策服务信息、对策建议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灾害预警信息、灾害防御措施等服务产品。 关键词:物联网气象自动站;SINK节点;异构传感器网络;移动气象感知车 1. 前言 江苏处于中纬度过渡带、海陆相过渡带和季风气候过渡带相重叠的地区,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气象灾害种类较多,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因此,有效组织应对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及减轻灾害影响已成为省政府工作重点,并上升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的具体体现。作为气象部门的职责,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建设精细化预报体系已成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江苏气象现代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全省已建成6部国际先进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3部L波段高空测风雷达,1050个自动气象站等先进探测手段,初步建立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建成了预报智能化业务平台,对提高我省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财力、物力、人力等限制,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密度不够,很多重大气象灾害如短时强降水、瞬时大风、冰雹、龙卷甚小尺度天气现象等,是由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引起,时空尺度非常小,目前10公里分辨率的监测站点无法准确及时的捕捉到。特别是重点区域,局限性更大,危害也更大。此外,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实时传输能力、预

2020气象灾难预报监测方案

2020气象灾难预报监测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组织机构 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潘家利(市气象局局长) 成员:4个区政府,市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民政、农业、林业、水务、海洋和渔业、统计、三防办等部门。 三、实施步骤 (一)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20xx年完成)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气象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气象局局长为副组长,公安、民政、环保、国土资源、交通运输、 1 / 6

教育、水务、农业、卫生、安监、林业、海洋渔业、民防、三防、海事、通信、供电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气象局配合。 时间节点:20xx年12月前完成。 (二)加强气象监测网络建设(20xx年完成) 1.加快推进交通、旅游景点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在本市23个镇自动气象站的基础上,在假日海滩、观澜湖高尔夫球场、海文高速路、万绿园、南港码头、龙桥高速、永庄、火山口公园等地新建8个能见度、降水、气温、风向、风速、湿度等六要素监测站。 2.加强农村、旅游景区、重点项目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在东山、长流、三江、大坡四镇,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假日海滩、火山口公园、五公祠、万绿园等旅游景区,美兰机场、大学、桂林洋高校区等重点项目及雷电多发区域布设雷电监测仪,开展雷电监测业务,为临近预警预报业务提供资料保证。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承办,市发改委、财政局配合。 时间节点:由市政府协调安装场地,相关单位和部门给予配合,20xx年3-4月完成选点;5-6月,由市财政局组织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市气象局协助;7-9月完成安装场地建设(包括场地清理、铺设地下管网、防雷网、预埋件等);10-11月,市气象局安装调试仪器,信息资料实现各部门共享;12月,组织验收。 资金预算:195万元 六要素监测站:5套×18万元/套+3套×9万元/套=117万元 雷电监测预警仪:6.5万元/套×12套=78万元 2 / 6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一、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 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12]4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1.18 【实施日期】2012.0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晋政办发〔2012〕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提升全社会防灾避险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

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健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发布通畅,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目标任务。全省建成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达到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发布时效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农村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能力 (三)推进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自动气象站、气象卫星接收、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等系统建设,完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加强交通干线、输电线路沿线、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站布设;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区旱情监测;加强人口密集区及其上游高山峡谷地带的气象、水文、地质联合监测;加强农村、林区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和手段,加强森林草原致灾因子监测;加强对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连续监测;建立气象灾害监测综合分析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 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一、台风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含义: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大雾 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 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 米、大于等于5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低于50 米的强浓雾且可能持续。 三、冰雹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四、雷雨大风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2020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 (2020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2020新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加强和规范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贵州省省气象部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等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制度。 1.3工作原则 1.3.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原则。

1.3.2各有关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1.3.3坚持预防为主、防灾与救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 1.3.4坚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浪费,形成应急合力。 1.4适用范围 1.4.1本预案中的重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下击暴流、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龙卷风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气象灾害。 1.4.2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有毒大气成分扩散、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安全事件。 1.4.3本制度适用于矿内重大气象灾害(含与气象条件相关的公共安全事件,下同)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等应急工作。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组织机构

四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学校须停课

四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学校须停课 气象专家做客天天热线解答新版气象预警信号有关问题 本报记者金柱报道根据最新颁布实施的《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当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时,幼 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应当停课。昨天上午,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处的资深气象专家做客本报“天天热线”,解答了市民最为关注的新版气象预警信号的有关问题。 深圳是一个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城市,台风、暴雨、强对流、高温、寒冷等灾害一年四季交替影响。1994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防洪防风规定》,首次以政府规章的形式确定了以城市防灾为主要目的的暴雨、台风预警信号。随后预警系统在12年中进行了3次修改,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后的预警系统将更加适应深圳防灾预警的需要。 气象专家解释说:最初的预警信号只有台风和暴雨两类,共9个信号;2001年修订的信号增加到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强雷电、大风六类共14个信号。目前新版预警信号增加至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大风、冰雹、雷电、干旱、火险等十一类26个信号。相对全国的气象预警信号来说增加了大雾预警信号、灰霾预警信号、冰雹预警信号、干旱预警信号、火险预警信号。使预警信号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发生在深圳的气象灾害种类。 此外,新信号与旧信号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黑色”从此退出了信号的颜色体系。信号基本等级由原来的黄、红、黑3级改为蓝、黄、橙、红4级。取消原警告信号,统一为预警信号。据气象专家分析:目前我市实施的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信号与全国、广东省基本相同。全国与广东省的雷雨大风信号我市分解为大风和雷电两种预警信号。同时,深圳是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常出现秋冬连春旱、夏秋连旱等较为严重的旱情;近年灰霾天数明显增多,影响日益明显。因此我市还增加了干旱、灰霾预警,这些信号是深圳独有的。 气象专家提醒:在深圳范围内执行的是我市的预警信号系统,不要与广东的信号系统混淆。譬如在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在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防御指南中建议中小学停课;《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中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防御措施中明确规定,在发布上述4种信号时中小学停课。 此外,针对一些市民来电反映的新版预警信号在电视屏幕上不够清晰、分辨率不够高的实际问题,气象专家回应道:从市民那里收集的意见表明新版信号的设计的确存在一些缺陷,但由于这是全国统一的模式,要作出调整尚需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目前市气象局已经向我市有关部门和省气象部门呈递了汇报,希望对市民所提出的意见尽快进行调整,让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能真正切实发挥作用

最新优秀范文:气象灾难预报监测方案 方案 总结 计划 措施 报告

气象灾难预报监测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组织机构 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潘家利(市气象局局长) 成员:4个区政府,市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民政、农业、林业、水务、海洋和渔业、统计、三防办等部门。 三、实施步骤 (一)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2012年完成)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气象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

长、市气象局局长为副组长,公安、民政、环保、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教育、水务、农业、卫生、安监、林业、海洋渔业、民防、三防、海事、通信、供电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气象局配合。 时间节点:2012年12月前完成。 (二)加强气象监测网络建设(2013年完成) 1.加快推进交通、旅游景点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在本市23个镇自动气象站的基础上,在假日海滩、观澜湖高尔夫球场、海文高速路、万绿园、南港码头、龙桥高速、永庄、火山口公园等地新建8个能见度、降水、气温、风向、风速、湿度等六要素监测站。 2.加强农村、旅游景区、重点项目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在东山、长流、三江、大坡四镇,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假日海滩、火山口公园、五公祠、万绿园等旅游景区,美兰机场、大学、桂林洋高校区等重点项目及雷电多发区域布设雷电监测仪,开展雷电监测业务,为临近预警预报业务提供资料保证。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承办,市发改委、财政局配合。 时间节点:由市政府协调安装场地,相关单位和部门给予配合,2013年3-4月完成选点;5-6月,由市财政局组织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市气象局协助;7-9月完成安装场地建设(包括场地清理、铺设地下管网、防雷网、预埋件等);10-11月,市气象

第十四课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第十四课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一、素质教育目标 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有些气象灾害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并不断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预报。 2.难点:台风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引入:台风和寒潮灾害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长时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就是我们常见的水旱灾害。 资料:1.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使我们记忆犹新,其中,嫩江特大洪水是超百年一遇的,给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区)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空前的。仅齐齐哈尔市农田受灾面积达79万多公顷,冲毁房屋60多万间,转移灾民72万多人。许多工厂被迫停产,全市经济损失达61亿多。而整个嫩江流域及由嫩江洪水形成的松花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更是以数百亿计。 2.干旱是非洲近代最大的灾难,近二十年来,非洲有2/3的国家遭受大旱,国民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全非洲严重缺粮的灾民达1.5亿人以上。 讨论:为什么我国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分配极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所以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有时南涝北旱,有时则北涝南旱。 我国洪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然方面: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资料:齐齐哈尔在1998年七、八两个月,就降了500多毫米,创历史最高记录!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嫩江共发生四次大洪水,前次未退尽,后次又叠加。8月14日嫩江第四次洪水,使齐齐哈尔水位高达149.30米,超警戒水位2.30米,流量达14800米/秒,成为超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2.人为方面:植被破坏严重 资料:(1)森林过度砍伐。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宝库。原有木材蓄积量为6亿多立方米,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不善,重采不育,使今日的木材蓄积量已不足1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日益加速退化衰竭。 (2)森林火灾严重。仅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大火,横扫百里林场,吞噬县城一座,毁掉39万公顷原始森林。 (3)毁林垦荒严重。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使6万多公顷林地化为乌有。 (4)林区生活烧柴量大。一个林场一年要烧掉一万立方米的好木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