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晶体基本概念

第一章晶体基本概念

下列材料在微观结构上有何区别

1.单晶与多晶?

2. 晶体与非晶体?

3. 晶体与准晶体?

第一章晶体的基本概念

?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描述晶体的本质特征

-周期性?

晶体与材料

晶体可以有单晶体和多晶体,其构成的材料分别为单晶材料和多晶材料。单晶材料有人造半导体材料单晶硅和锗,金刚石、红宝石等,多晶材料包括金属及陶瓷等。晶体固有的性质对材料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注:后面可加一些单晶或多晶材料的显微结构照片

辰砂

黄铁矿辉锑矿

铝土矿

软锰矿萤石

柴状玛瑙石

主要内容?1.1 空间点阵

?1.2空间点阵几何元素表示法—点、线、面指数和原子坐标?1.3晶带(晶面与晶向的关系)

1.1 空间点阵

1.1.1 晶体与非晶体宏观性质上的区别1.1.2 晶体的定义

1.1.3 等同点----等同点系

1.1.4 空间点阵

1.1.5 结构基元

1.1.6 晶体结构=点阵+基元

1.1.7 晶体点阵的实验证明

1.1.8 空间点阵中的几何要素

1. 晶体

晶体及其基本性质

古代,无论中外都把具有规则多面体形态

的水晶称为晶体。后来扩展为用晶体称呼那

些天然就具有规则多面体形态的固体,如食

盐、水晶,方解石、黄铁矿、绿柱石等。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

重复排列的固体。或者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

§1.1 空间点阵

.1.1晶体与非晶体宏观性质上的区别

?自限性: 自发形成封闭几何多面体外形.?均一性:

?异向性:

?对称性:

?最小内能和最大稳定性: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

微观结构不同

自限性是指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的性质。由图中可以看出晶体为平的晶面所包围,晶面相交成直的晶棱,晶棱会聚成尖的角顶。

1-1-1 晶面、晶棱、角顶与图1-1-2 蓝晶石晶体的硬面网、行列、阵点的关系

均一性

因为晶体是具有点阵构造的固体,在同一晶体的各同部分,质点的分布是一样的,所以晶体的各个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也是相同的,这就是晶体一性。

异向性

晶体结构中不同方向上的质点种类和排列方式,导致晶体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随方向不同而异就是晶体的异向性。

如:蓝晶石的硬度,石墨的导电性等随方向的差异。

对称性

晶体具异向性,但这并不排斥在某些特定的方向有“相同的性质”。在晶体的外形上,也常有相等的、晶棱和角顶重复出现。

最小内能

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

晶体与同种物质的非晶质体相比较,

其内能最小。

稳定性

晶体具有最小内能,因而结晶态是

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稳定性可由质点的运动状态来说明:

非晶体

与晶体相对应的是非晶体。其特点是内部结构具有周期性(格子构造)。如玻璃、琥珀、松香、、沥青、大部分塑料等。内部质点不作规则排列具格子构造的物质,称为非晶质或非晶体。

Non dense, random packing Dense, regular packing Dense, regular-packed structures tend to have

Energy

r

typical neighbor

bond length

typical neighbor

bond energy

Energy

r

typical neighbor

bond length typical neighbor

bond energy ENERGY AND PACKING

1.1.2 晶体的定义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1.1.3 等同点----等同点系

晶体结构中几何环境和物质环境皆相同的点称为等同点, 由等同点组成的点系称为等同点系.在同一晶体中可以找出无穷多套等同点系,它们具有相同的周期重复规律.

结点

Na+ C l-

金刚石中同是碳原子由于其几何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两类等同点.

同一晶体中各套等同点系的重复规律是相同的,抽出任一套等同点系,都可代表该晶体中各套质点的重复规律.

第一章晶体结构和倒格子

第一章 晶体结构和倒格子 1. 画出下列晶体的惯用元胞和布拉菲格子,写出它们的初基元胞基矢表达式,指明各晶体的结构及两种元胞中的原子个数和配位数。 (1) 氯化钾 (2)氯化钛 (3)硅 (4)砷化镓 (5)碳化硅 (6)钽酸锂 (7)铍 (8)钼 (9)铂 2. 对于六角密积结构,初基元胞基矢为 → 1a =→→+j i a 3(2 →→→+-=j i a a 3(22 求其倒格子基矢,并判断倒格子也是六角的。 3.用倒格矢的性质证明,立方晶格的[hkl]晶向与晶面(hkl )垂直。 4. 若轴矢→→→c b a 、、构成简单正交系,证明。晶面族(h 、k 、l )的面间距为 2222) ()()(1c l b k a h hkl d ++= 5.用X 光衍射对Al 作结构分析时,测得从(111)面反射的波长为1.54?反射角为θ=19.20 求面间距d 111。 6.试说明:1〕劳厄方程与布拉格公式是一致的; 2〕劳厄方程亦是布里渊区界面方程; 7.在图1-49(b )中,写出反射球面P 、Q 两点的倒格矢表达式以及所对应的晶面指数和衍射面指数。 8.求金刚石的几何结构因子,并讨论衍射面指数与衍射强度的关系。 9.说明几何结构因子S h 和坐标原点选取有关,但衍射谱线强度和坐标选择无关。 10. 能量为150eV 的电子束射到镍粉末上,镍是面心立方晶格,晶格常数为3.25×10-10m,求最小的布拉格衍射角。 附:1eV=1.602×10-19J, h=6.262×10-34J ·s, c=2.9979×108m/s 第二章 晶体结合 1.已知某晶体两相邻原子间的互作用能可表示成 n m r b r a r U +-=)( (1) 求出晶体平衡时两原子间的距离; (2) 平衡时的二原子间的互作用能; (3) 若取m=2,n=10,两原子间的平衡距离为3?,仅考虑二原子间互作用则离解能为4ev ,计算a 及b 的值; (4) 若把互作用势中排斥项b/r n 改用玻恩-梅叶表达式λexp(-r/p),并认为在平衡时对互作 用势能具有相同的贡献,求n 和p 间的关系。 2. N 对离子组成的Nacl 晶体相互作用势能为 ??????-=R e R B N R U n 024)(πεα

第一章-晶体结构

第一章 P4 问题 对14种布拉菲点阵中的体心立方,说明其中每一个阵点周围环境完全相同 答:①单看一个结晶学单胞可知,各个顶点上的阵点等价,周围环境相同。 ②将单个结晶学单胞做周期性平移后可知,该结晶学单胞中的体心阵点亦可作为其他结晶学原胞的顶点阵点,即体心阵点与顶点阵点也等价,周围环境也相同。 综上所述,体心立方中每一个阵点周围环境完全相同。 问题 在二维布拉菲点阵中,具体说明正方点阵的对称性高于长方点阵。 答:对称轴作为一种对称要素,是评判对称性高低的一种依据。正方点阵有4条对称轴而长方点阵只有两条对称轴,故正方点阵的对称性高于长方点阵。 P9 问题 晶向族与晶面族概念中,都有一个“族”字。请举一个与族有关的其他例子,看看其与晶向族、晶面族有无相似性? 答:“上班族”、“追星族”… 它们与晶向族、晶面族的相似性在于同一族的事物都有某一相同的性质。 问题 几年前一个同学问了这样的问题:() 2πe 晶面该怎么画?你如何看待他的问题?应该指出,这位同学一定是动了脑筋的!结论是注重概念 答:晶面无意义、不存在。晶向是晶面的法向量,相同指数的晶面与晶向是一一对应的。在晶体中原子排布规则中,各阵点是以点阵常数为单位长度构成的离散空间,阵点坐标值均为整数,晶向指数也应为整数,因此晶面指数应为整数时晶面才有意义。(晶体学的面与数学意义下的面有区别,只有指数为整数的低指数面才有意义。) 问题 说明面心立方中(111)面间距最大,而体心立方中(110)面间距最大。隐含了方法 答:①面心立方中有晶面族{100}、{110}、{111},它们的面间距分别为 因此面心立方中{111}面间距最大。 ②体心立方中有晶面族{100}、{110}、{111},其面间距分别为 因此体心立方中{110}面间距最大。 (密排面的晶面间距最大)

法律 ---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或法律的定义: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 (一)法律的价值 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 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 (一)法律的形式 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法律的主要形式。 规范性文件: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

晶体学基础

竞赛要求: 初赛要求:晶体结构。晶胞。原子坐标。晶格能。晶胞中原子数或分子数的计算及与化学式的关系。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配位数。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如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尿素、金红石、钙钛矿、钾、镁、铜等。 决赛要求:晶体结构。点阵的基本概念。晶系。宏观对称元素。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 第七章晶体学基础 Chapter 7.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rystallography §7.1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点阵 (Periodicity and lattices of crystal structures) 一、.晶体 远古时期,人类从宝石开始认识晶体。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晶体以其晶莹剔透的外观,棱角分明的形状和艳丽的色彩,震憾人们的感官。名贵的宝石镶嵌在帝王的王冠上,成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而现代人类合成出来晶体,如超导晶体YBaCuO、光学晶体BaB2O4、LiNbO3、磁学晶体NdFeB等高科技产品,则推动着人类的现代化进程。 世界上的固态物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晶态,一类是非晶态。自然界存在大量的晶体物质,如高山岩石、地下矿藏、海边砂粒、两极冰川都是晶体组成。人类制造的金属、合金器材,水泥制品及食品中的盐、糖等都属于晶体,不论它们大至成千万吨,小至毫米、微米,晶体中的原子、分子都按某种规律周期性地排列。另一类固态物质,如玻璃、明胶、碳粉、塑料制品等,它们内部的原子、分子排列杂乱无章,没有周期性规律,通常称为玻璃体、无定形物或非晶态物质。 晶体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周期性。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重复排列构成的固态物质,具有三维空间周期性。由于这样的内部结构,晶体具有以下性质: 1、均匀性:一块晶体内部各部分的宏观性质相同,如有相同的密度,相同的化学组成。晶体的均匀性来源于晶体由无数个极小的晶体单位(晶胞)组成,每个单位里有相同的原子、

第1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一篇电阻电路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电路(electric circuit)是由电气器件互连而成 的电的通路。 ?模型(model)是任何客观事物的理想化表示,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要性能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 ?电路理论(circuit theory)为了定量研究电路的电气性能,将组成实际电路的电气器件在一定条件下按其主要电磁性质加以理想化,从而得到一系列理想化元件,如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等。

?由于没有任何一种实际器件只呈现一种电磁性质,而能把其它电磁性质排除在外,所以器件建模是有条件的,一种近似表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适用,条件变了,电路模型的形式也要作相应的改变。 ?电路分析(circuit analysis ),就是对由理想元件组成的电路模型的分析。虽然分析结果仅是实际电路的近似值,但它是判断实际电路电气性能和指导电路设计的重要依据。 如: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电阻模型 R R C L

?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其使用时的最高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时,可以无须考虑电磁量的空间分布,相应的电路元件称为集中参数元件。由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集中参数电路模型或简称为集中参数电路。描述电路的方程一般是代数方程或常微分方程。 ?如果电路中的电磁量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使得描述电路的方程是以时间和空间为自变量的代数方程或偏微分方程,则这样的电路模型称为分布参数电路。 电路集中化条件:实际电路的各向尺寸d远小于电路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波长λ,即d

例1.1.1我国电力用电的频率是50Hz ,则该频率对应的波长8 /(310/50)km 6000km c f λ==?=可见,对以此为工作频率的实验室设备来说,其尺寸远小于这一波长,因此它能满足集中化条件。而对于数量级为103km 的远距离输电线来说,则不满足集中化条件,不能按集中参数电路处理。 例1.1.3对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来说,如果所接收到信号频率为400MHz ,则对应的波长为 8 6 /[310/(40010]m 0.75m )c f λ==??=因此,即使天线的长度只有0.1m ,也不能把天线视为集中参数元件。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分析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分析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邮编 075131 栾春武:中学高级教师,张家口市中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河北省化学学会会员。市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县十佳班主任。 联系电话: E-mail : 一、氯化钠、氯化铯晶体——离子晶体 由于离子键无饱和性与方向性,所以离子晶体中无单个分子存在。阴阳离子在晶体中按一定的规则排列,使整个晶体不显电性且能量最低。离子的配位数分析如下: 离子数目的计算:在每一个结构单元(晶胞)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微粒在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也有所不同,一般的规律是:顶点上的微粒属于该 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为18,棱上的微粒属于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为1 4,面上 的微粒属于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为1 2,中心位置上(嚷里边)的微粒才完 全属于该单元,即所占的份额为1。 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 +周围有6个Cl -,每个Cl -周围有6个Na +,与一个Na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 -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每个Na +周围与其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 +有12个。见图1。 图1 图2 NaCl

晶胞中平均Cl-个数:8×1 8 + 6× 1 2 = 4;晶胞中平均Na+个数:1 + 12×1 4 = 4 因此NaCl的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NaCl(4个Na+和4个Cl-)。 2.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有8个Cl-,每个Cl-周围有8个Cs+,与一个Cs+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s+有6个。 晶胞中平均Cs+个数:1;晶胞中平均Cl-个数:8×1 8 = 1。 因此CsCl的一个晶胞中含有1个CsCl(1个Cs+和1个Cl-)。 二、金刚石、二氧化硅——原子晶体 1.金刚石是一种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每个C 原子以共价键与4个C原子紧邻,因而整个晶体中无单 个分子存在。由共价键构成的最小环结构中有6个碳原 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每个C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C—C键共6 个环,因此六元环中的平均C原子数为6× 1 12 = 1 2 ,平均C—C键数为 6×1 6 = 1。 C原子数: C—C键键数= 1:2; C原子数: 六元环数= 1:2。 2.二氧化硅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C被Si代替,C与C之间插 氧,即为SiO 2晶体,则SiO 2 晶体中最小环为12环(6个Si,6个O), 图3 CsCl 晶 图4 金刚石晶

晶体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 2006-09-16 11:50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 重点与难点: 在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面心立方结构(fcc)、体心立方结构(bcc)、密排六方结构(hcp)、金刚石型结构及氯化钠型结构。内容提要: 在所有固溶体中,原子是由键结合在一起。这些键提供了固体的强度和有关电和热的性质。例如,强键导致高熔点、高弹性系数、较短的原子间距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由于原子间的结合键不同,我们经常将材料分为金属、聚合物和陶瓷3类。 在结晶固体中,材料的许多性能都与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关。因此,必须了解晶体的特征及其描述方法。根据参考轴间夹角和阵点的周期性,可将晶体分为7种晶系,14种晶胞。本章重点介绍了在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面心立方结构(fcc)、体心立方结构(bcc)、密排六方结构(hcp)、金刚石型结构及氯化钠型结构。务必熟悉晶向、晶面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指数),因为这些指数被用来建立晶体结构和材料性质及行为间的关系。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合金。合金是由金属和其它一种或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合而成的材料。它与纯金属不同,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具有一定成分的合金其内部不同区域称为相。合金的组织就是由不同的相组成。在其它工程材料

中也有类似情形。尽管各种材料的组织有多种多样,但构成这些组织的相却仅有数种。本章的重点就是介绍这些相的结构类型、形成规律及性能特点,以便认识组织,进而控制和改进材料的性能。学习时应抓住典型例子,以便掌握重要相的结构中原子排列特点、异类原子间结合的基本规律。 按照结构特点,可以把固体中的相大致分为五类。 固溶体及金属化合物这两类相是金属材料中的主要组成相。它们是由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固溶体的特点是保持了溶剂组元的点阵类型不变。根据溶质原子的分布,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及间隙固溶体。一般来说,固溶体都有一定的成分范围。化合物则既不是溶剂的点阵,也不是溶质的点阵,而是构成了一个新的点阵。虽然化合物通常可以用一个化学式(如AxBy)表示,但有许多化合物,特别是金属与金属间形成的化合物往往或多或少由一定的成分范围。 材料的成分不同其性能也不同。对同一成分的材料也可通过改变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的方法,改变其性能,这促进了人们对材料内部结构的研究。组成材料的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原子的结合方式,按结合方式可将固体材料分为金属、陶瓷和聚合物。根据其原子排列情况,又可将材料分为晶体与非品体两大类。本章首先介绍材料的晶体结构。基本要求: 1.认识材料的3大类别:金属、聚合物和陶瓷及其分类的基础。 2.建立原子结构的特征,了解影响原子大小的各种因素。

第1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设随机过程 +∞<<-∞=t t X t X ,cos )(0ω,其中0ω是正常数,而X 是标准正态变量。试求X (t )的一维概率分布 解:∵ 当0cos 0=t ω 即 πω)21(0+ =k t 即 πω)2 1 (10+=k t 时 {}10)(==t x p 若 0c o s 0≠t ω 即 πω)2 1 (1 0+≠ k t 时 当 0c o s 0>t ω时 ξπ ωωξd e t x X P t x F t x ? - = ??? ? ??≤=02cos 0 2 021cos ),( 此时 ()t e x t x F t x f t x 0c o s 2c o s 1 21,),(022ωπ ω? =??=- 若 0c o s 0

?? ?= ,2 ,cos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t t t X π 假定“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概率各为21。试确定)(t X 的一维分布函数)2 1 ,(x F 和)1,(x F ,以及二维分布函数)1,2 1;,(21x x F 解:(1)先求)21,(x F 显然?? ?=?????=???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10,2 1*2,2cos 21π X 随机变量?? ? ??21X 的可能取值只有0,1两种可能,于是 21 021= ??????=?? ? ??X P 2 1121=??????=??? ??X P 所以 再求F (x ,1) 显然?? ?-=??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2 1 2 cos (1)πX {}{}2 1 2)1(-1(1)====X p X p 所以 ???? ???≥<≤<=2 121- 2 1-1 0,1)(x x x x F (2) 计算)1,2 1 ;,(21x x F ?? ?-=??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2 1)1(, 1 0)2 1( X X ?????≥<≤<=??? ?? 11 102 1 00 21,x x x x F

晶体相关基础知识

石英晶体基本常识 一、基础概念 1、石英晶体谐振器:利用石英晶体的逆电压效应制造具有选择频率和稳定频率的无线电元件。 电介质由于外界的机械作用,(如压缩?伸拉)而在其內部产生变化,产生表面电荷的现象,叫压电效应,如果将具有压电效应的介质至于外电场中,由于电场的作用,会引起介质內部正负电荷中心位移,而这一位移产生效应为逆压电效应 2、晶片的主要成分SiO2(二氧化硅)密度:2.65g/cm3分子量:60.06 3、振动模式晶体分为以下两类: AT 基频:BT 在振动模式最低阶次的振动频率 CT DT 3次 泛音:5次晶体振动的机械谐波,泛音频率与基频频率之比, 7次接近整倍数,又不是整倍数。 9次 AT与BT如何区分 1)通过测量晶片厚度 AT厚度t=1670/F0 F0-晶体标称频率 BT厚度t=2560/F0 2)通过温选根据晶片的拟合曲线来确定 3)通过测量晶体的C0、C1、TS、L、T来确定 4、按规格分为:HC-49S,HC-49U,HC-49S/SMD,表晶(3*8、2*6),UM系列等 HC-49S HC-49U HC-49S/SMD 表晶 陶瓷SMD 钟振UM系列 5、标称频率:晶体技术条件中所给定的频率,如4.000MHz,12.000MHz,25.000MHz等 6、调整频差:在规定条件下,基准温度时,工作频率相对于标称频率所允许的偏离值(如: ±30ppm、±25ppm)

7、串联谐振频率(FR):晶体本身固有的频率 8、负载谐振频率(FL):在规定条件下,晶体与一负载电容相并联或相串联,其组合阻抗呈现 出来的谐振频率。 9、负载电容:在振荡电路中晶体两脚之间所有的等效电容量之和.在通常情况下IC厂家在规格书中都会给出推荐的晶体匹配电容. 说明:负载电容CL是组成振荡电路时的必备条件。在通常的振荡电路中,石英晶体谐振器作为感抗,而振荡电路作为一个容抗被使用。也就是说,当晶体两端均接入谐振回路中,振荡电路的负阻抗-R和电容CL即被测出,这时,这一电容称为负载电容。负载电容和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负载电容小时,频率偏差量大,当负载电容提高时,频率偏差量减小。当振荡电路中的负载电容减少时,谐振频率发生较大的偏差,甚至当电路中发生一个小变化时,频率的稳定性就受到巨大影响。负载电容可以是任意值,但10-30PF会更佳。 10、温度频差(F/T):在规定条件下,工作温度范围内,相对于基准温度时工作频率允许的偏离 值 11、基准温度:25±2℃,湿度:50%±10% 12、谐振电阻(RR):在规定条件下,晶振在谐振频率时的等效电阻 13石英晶体谐振器等效电路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振动实质上是一种机械振动。实际上,石英晶体谐振器可以被一个具有电子转换性能的两端网络测出。这个回路包括L1、C1,同时C0作为一个石英晶体的绝缘体的电容被并入回路,与弹性振动有关的阻抗R1是在谐振频率时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谐振阻抗。(见图1)

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章一些基本概念 讲课之前问问大家EXCELL用得怎么样?会使用公式编辑吗? 调出上标、下标:工具→自定义→命令→格式→右边找到X2、X2拖出来 调出公式编辑器: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右边找到公式编辑器,拖出来 SPSS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的简称,是一种集成化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软件。SPSS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数据分析软件之一(SAS、SPSS和SYSTAT)。 §1.1 统计是什么? ?统计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归纳过程 ?站在一个路口,看到每过去20辆小轿车时,也有100辆自行车通过,而且平均每10个轿车载有12个人,于是,你认为小汽车和自行车在这个路口的运载能力为24:100 ?这是一个典型的统计思维过程 ?一般来说,统计先从现实世界收集数据(信息),如观测路口的交通,然后,根据数据作出判断,称为模型。模型是从数据产生的,模型也需要根据新的信息来改进。 ?不存在完美的模型,模型的最终结局都是被更能够说明现实世界的新模型所取代。统计学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领域: 精算,农业,动物学,人类学,考古学,审计学,晶体学,人口统计学,牙医学,生态学,经济计量学,教育学,选举预测和策划,工程,流行病学,金融,水产渔业研究,遗传学,地理学,地质学,历史研究,人类遗传学,水文学,工业,法律,语言学,文学,劳动力计划,管理科学,市场营销学,医学诊断,气象学,军事科学,核材料安全管理,眼科学,制药学,物理学,政治学,心理学,心理物理学,质量控制,宗教研究,社会学,调查抽样,分类学,气象改善,博彩等。 ?一句话, ?统计学(statistics)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以归纳为主要思维方式的统计,不是以演绎为主的数学。 ?统计可应用于各个不同学科,在有些学科已经有其特有的方法和特点;如生物统计(biostatistics)、经济计量学(econometrics)以及目前很热门的生物信息(bioinformation)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的方法主体都是统计。 §1.2 现实中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概率和机会 ?从中学起,我们就知道物理学的许多定律,例如v=v0+at; F=ma等等 ?但是在许多领域,很难用如此确定的公式或论述来描述一些现象。 ?一些现象既有规律性又有随机性(randomness) ?肺癌患者中(主动或被动)吸烟的比例较大,这体现了规律性 ?而绝非每个吸烟的人都会患肺癌,这体现了随机性 ?再如,一般来说,白种人身材比黄种人要高些,这就是规律性 ?但对于具体的一个白人和一个黄种人,就很难说谁高谁矮了,这体现随机性 ?什么是概率(probability)?新闻中最常见的是“降水概率” ?从某种意义说来,概率描述了某件事情发生的机会。显然,这种概率不可能超过百分之百,也不可能少于百分之零。 ?概率是在0和1之间(也可能是0或1)的一个数,描述某事件发生的机会。 ?有些概率是无法精确推断的。比如你明天感冒的概率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完美版

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教学内容: 1.掌握杂化轨道理论、 2.掌握两种类型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 3.了解现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初步知识,讨论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时数:6学时 分子结构包括: 1.分子的化学组成。 2.分子的构型:即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布,键长,键角和几何形状等。 3.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 化学上把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称为化学键。化学键可 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第一节共价键理论 1916年,路易斯提出共价键理论。 靠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得到稳定电子层结构。 定义:原子间借用共用电子对结合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对共价键的形成的认识,发展提出了现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1.1共价键的形成 1.1.1 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应用量子力学) 当两个氢原子(各有一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会发生相互作用。每个H原子核不仅吸引自己本身的1s电子还吸引另一个H原子的1s电子,平衡之前,引力>排斥力,到平衡距离d,能量最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H原子的玻尔半径:53pm,说明H2分子中两个H原子的1S轨道必然发生重叠,核间形成一个 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较大的区域。这样,增强了核间电子云对两核的吸引,削弱了两核间斥力,体系能量降低,更稳定。(核间电子在核间同时受两个核的吸引比单独时受核的吸引要小,即位能低,∴能量低)。

1.1.2 价键理论要点 ①要有自旋相反的未配对的电子 H↑+ H↓ -→ H↑↓H 表示:H:H或H-H ②电子配对后不能再配对即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和同数目的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成键。如:N:2s22p3,N≡N或NH3 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③原子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 (重叠得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1.1.3 共价键的类型 ①σ键和π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而分类) s-s :σ键,如:H-H s-p :σ键,如:H-Cl p-p :σ键,如:Cl-Cl π键, 单键:σ键 双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 叁键:一个σ键,两个π键 例:N≡N σ键的重叠程度比π键大,∴π键不如σ键牢固。 σ键π键 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头碰头肩并肩 能单独存在不能单独存在 沿轴转180O符号不变符号变 牢固程度牢固差 含共价双键和叁键的化合物的重键容易打开,参与反应。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 差不多概念和原理 复习方法指导 化学差不多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思维的细胞,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反映。就初中化学而言,概念繁多(有近百个),要较好地把握概念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弄清概念的来胧去脉,把握其要点,专门注意概念的关键词语。 2、要分清大致念和小概念,把握概念之间的区不和联系,把概念分成块,串成串,纵横成片,形成网状整体,融汇贯穿。 3、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化学概念的意义。 化学差不多原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化学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要较好把握这些理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理论的要点和涵义。 2、抓住理论要点和实际咨询题的关系,注意理论指导实际,实际咨询题联挂理论。 3、加强练习,深化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明白得。 知识结构梳理 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 一、中考复习要求 溶液 混合物 浓溶液 稀溶液 溶解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 质量守恒定律 可溶性碱 不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无氧酸 含氧酸 氧化物 酸 碱 盐 吸热现象 放热现象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原子结构简图 离子结构简图 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 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化合价 物质 分类 变化 元素 原子 分子 离子 物质 游离态 化合态 化合物 纯洁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物理变化 化 学 变 化 组成结构 质子 电子 中子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溶剂 溶质

1、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不与联系,并能将它们进行区分。 2、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讲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准确描述原子的构成,明白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从微观角度简单认识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 二、基础知识回忆 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差不多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区不概念 保持物质性质的 微粒 是化学变化中的微粒带电的或 化学变 化中是 否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 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可能 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分,变 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发生 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单原子离子一样 不可分,但原子团构成的离子 可能分割成其它离子、原子或 分子。 是否独 立存在 能独立存在,构成物质并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 变。 有些能独立存在,并直截了 当构成物质,且能保持物质 的化学性质不变。 阴阳离子共同构成物质。 构成 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通 过共用电子对形成。且纯 洁物中仅含有一种分子。 一样有、和核外 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得 电子带电荷成为 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 电荷,成为离子。 所显电 性情形 电性电性 阴离子:带电荷 阳离子:带电荷 表示 方法 用〔分子式〕表示 用或原子结构示意 图表示。 分不以阴、阳离子符号或离子 结构示意图表示。 联系 在化学 反应中 的表现 在化学反应中原分子破裂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 分子原子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 表达 方法 均为微观粒子,既可讲个数,又可论种类。 基本 属性 体积,质量,差不多上在不断的,微粒之间有。同种微粒 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2、原子的结构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原子的质量。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①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原中子②电荷。 ③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第1章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1章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及其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机理的一门专门学科。本章叙述在以后章节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其它基础内容在本科的流体力学或水力学中已作介绍,这里不再叙述。 1.1 连续介质与流体物理量 1.1.1 连续介质 流体和任何物质一样,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与分子之间是不连续而有空隙的。例如,常温下每立方厘米水中约含有3×1022个水分子,相邻分子间距离约为3×10-8厘米。因而,从微观结构上说,流体是有空隙的、不连续的介质。 但是,详细研究分子的微观运动不是流体力学的任务,我们所关心的不是个别分子的微观运动,而是大量分子“集体”所显示的特性,也就是所谓的宏观特性或宏观量,这是因为分子间的孔隙与实际所研究的流体尺度相比是极其微小的。因此,可以设想把所讨论的流体分割成为无数无限小的基元个体,相当于微小的分子集团,称之为流体的“质点”。从而认为,流体就是由这样的一个紧挨着一个的连续的质点所组成的,没有任何空隙的连续体,即所谓的“连续介质”。同时认为,流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例如密度、速度、压强和能量等,具有随同位置而连续变化的特性,即视为空间坐标和时间的连续函数。因此,不再从那些永远运动的分子出发,而是在宏观上从质点出发来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可以利用连续函数的分析方法。长期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利用连续介质假定所得出的有关流体运动规律的基本理论与客观实际是符合的。 所谓流体质点,是指微小体积内所有流体分子的总体,而该微小体积是几何尺寸很小(但远大于分子平均自由行程)但包含足够多分子的特征体积,其宏观特性就是大量分子的统计

平均特性,且具有确定性。 1.1.2 流体物理量 根据流体连续介质模型,任一时刻流体所在空间的每一点都为相应的流体质点所占据。流体的物理量是指反映流体宏观特性的物理量,如密度、速度、压强、温度和能量等。对于流体物理量,如流体质点的密度,可以地定义为微小特征体积内大量数目分子的统计质量除以该特征体积所得的平均值,即 V M V V ??=?→?'lim ρ (1-1) 式中,M ?表示体积V ?中所含流体的质量。 按数学的定义,空间一点的流体密度为 V M V ??=→?0 lim ρ (1-2) 由于特征体积' V ?很小,按式(1-1)定义的流体质点密度,可以视为流体质点质心(几何点)的流体密度,这样就应予式(1-2)定义的空间点的流体密度相一致。为把物理概念与数学概念统一起来,方便利用有关连续函数的数学工具,今后均采用如式(1-2)所表达的流体物理量定义。所谓某一瞬时空间任意一点的物理量,是指该瞬时位于该空间点的流体质点的物理量。在任一时刻,空间任一点的流体质点的物理量都有确定的值,它们是坐标点 ),,(z y x 和时间t 的函数。例如,某一瞬时空间任意一点的密度是坐标点),,(z y x 和时间 t 的函数,即 ),,,(t z y x ρρ= (1-3) 1.2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有拉格朗日(Lagrange )法和欧拉(Euler )法。

晶体晶胞结构讲解-共17页

物质结构要点 1、核外电子排布式 外围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定义:1、对于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 2、第四周期,包括3d与4S 电子 电子排布图 熟练记忆 Sc Fe Cr Cu 2、S能级只有一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只有1种球形 P能级有三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有3种纺锤形 d能级有五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有5种 一个电子在空间就有一种运动状态 例1:N 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有4种 N原子有5个原子轨道 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有7种 未成对电子有3个 ------------------------结合核外电子排布式分析 例2 3、区的划分 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 如Cu最后填入3d与4s 故为ds区 Ti 最后填入能级为3d 故为d区 4、第一电离能:同周期从左到右电离能逐渐增大趋势(反常情况:S2与P3 半满或全 满较稳定,比后面一个元素电离能较大) 例3、比较C、N、O、F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 F >N>O>C 例4、某元素的全部电离能(电子伏特)如下:

回答下列各问: (1)I6到I7间,为什么有一个很大的差值?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4和I5间,电离能为什么有一个较大的差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有 __________________层。最外层电子构型为 ______________ 5、电负性: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无反常)------------F> O >N >C 6、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如:锂 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 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 7、共价键:按原子轨道重叠形式分为:σ键和π键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单键 -------- 1个σ键 双键------1个σ键和1个π键 三键---------1个σ键和2个π键 8、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 例5、N2 CO CN-- C22-互为等电子体 CO2 CS2 N2O SCN-- CNO-- N3- 互为等电子体 从元素上下左右去找等电子体,左右找时及时加减电荷,保证价电子相等。 9、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集 合 1.指出下列各命题的真假. (1)}1{1∈; (2)}1{1?; (3)}1{1=; (4)}1{}1{∈; (5)}1{}1{?; (6)}}1{,1{}1{∈; (7)}1{∈?; (8)}1{??; (9)}1{??; (10)?∈?; (11)???; (12)???. 解 命题)1(,(5),(6),(8),(9)和(11)为真命题,其余都是假命题. 2.设},,,,,,,{h g f e d c b a U =,},,,{h e c a M =,},,,,{g f e d a N =,求N M , N M ,N M \,M N \,''N M ,''N M . 解 },,,,,,{h g f e d c a N M = ;},{e a N M = ;},{\h c N M =; },,{\g f d M N =; },,,,,{''h g f d c b N M = ;}{''b N M = . 3.设B A ,是两个集合,若B A B A =,证明:B A =. 证明 假设B A B A =.则A B A B A B B A B A A ?=??=? .因此B A =. 4.设C B A ,,是三个集合,若C A B A =,C A B A =,证明:C B =. 证明 考察任意的B x ∈:若A x ∈,则由C A B A =可知C x ∈;若A x ?,则由C A B A =可知C x ∈.由此可见,C B ?.同理可证,B C ?.所以C B =. 5.证明下列三命题等价: (1)B A ?;(2)A B A = ;(3)B B A = . 证明 我们有 B A A B A A A A B A =??=?? B B A B B B A B A =??=? )( B A ??. 所以命题(1),(2)和(3)两两等价. 6.设C B A ,,是三个集合,证明: (1))(\\B A A B A =; (2)B A B A A =)\(\; (3))\()\()(\C A B A C B A =; (4))\()\()(\C A B A C B A =; (5))(\)()\(C A B A C B A =; (6))(\)()\()\(B A B A A B B A =. 证明 (1)对于任意的元素x ,我们有 )(\\B A A x B A x A x B x A x B A x ∈??∈??∈?∈且且. 所以)(\\B A A B A = (2)对于任意的元素x ,我们有 B A x B x A x B A x A x B A A x ∈?∈∈??∈?∈且且\)\(\.

固体物理学基础概念

第一章晶体结构 晶体-----内部组成粒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在微观上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 晶体的通性------所有晶体具有的共通性质,如自限性、最小内能性、锐熔性、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对称性、解理性等。 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的内部粒子的周期性排列贯彻始终;多晶体由许多小单晶无规堆砌而成。 基元、格点和空间点阵------基元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格点是基元的代表点,空间点阵是晶体结构中等同点(格点)的集合,其类型代表等同点的排列方式。原胞、WS原胞-----在晶体结构中只考虑周期性时所选取的最小重复单元称为原胞;WS原胞即Wigner-Seitz原胞,是一种对称性原胞。 晶胞-----在晶体结构中不仅考虑周期性,同时能反映晶体对称性时所选取的最小重复单元称为晶胞。 原胞基矢和轴矢----原胞基矢是原胞中相交于一点的三个独立方向的最小重复矢量;晶胞基矢是晶胞中相交于一点的三个独立方向的最小重复矢量,通常以晶胞基矢构成晶体坐标系。 布喇菲格子(单式格子)和复式格子------晶体结构中全同原子构成的晶格称为布喇菲格子或单式格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构成的晶格称为复式格子。简单格子和复杂格子(有心化格子)------一个晶胞只含一个格点则称为简单格子,此时格点位于晶胞的八个顶角处;晶胞中含不只一个格点时称为复杂格子,其格点除了位于晶胞的八个顶角处外,还可以位于晶胞的体心(体心格子)、一对面的中心(底心格子)和所有面的中心(面心格子)。 密堆积和配位数-----晶体组成原子视为等径原子时所采取的最紧密堆积方式称为密堆积,晶体中只有六角密积与立方密积两种密堆积方式。晶体中每个原子周围的最近邻原子数称为配位数。由于晶格周期性限制,晶体中的配位数只能取:12,8,6、4、3(二维)和2(一维)。 晶列、晶向(指数)和等效晶列-----晶列是晶体结构中包括无数格点的直线,

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图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1.1图的概念;§1.2子图;§1.3顶点的度;§1.4道路与连通性;§1.5图的运算 学时分配:共2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会正确表述关于图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图、连通图、道路、圈),会进行图的运算,会用图论的方法描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它:由于离散数学中已介绍过相关内容,本章以复习为主

课 堂 教 学 方 案 课程名称:§1.1图的概念;§1.2子图;§1.3顶点的度;§1.4道路与连通性;§1.5图的运算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会正确表述关于图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图、连通图、道路、圈), 会进行图的运算,会用图论的方法描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图、简单图、子图以及图的同构等概念,并能够用图表示简单 的现实问题; (2) 掌握途径、链和道路的概念及其区别; (3) 理解图的连通性概念; (4) 掌握图的四种运算。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图 §1.1图的概念 引例 例1.下面是五城市之间的航线图,若两城市间有航线,则连线,否则不连如图1.1(a ):由图中可知,北京与广州间没有航线,而大连到上海间有航线 北京 大连 上海 广州 昆明 9 6 4 8 10 (a ) (b ) 图1.1

例2.数4,6,8,10,9五个数,若有公因子则连线,,否则不连,如上图1.1(b) 通常人们认为,过去我们所学的微积分是属于连续数学,而本章所要讨论的图论是离散数学的重要分支. 首先要注意,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图论中的“图”,并不是以前学过的通常意义下的几何图形或物体的形状图,也不是工程设计图中的“图”,而是以一种抽象的形式来表达一些确定的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一个数学系统.也就是说,几何图形是表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图论中的“图”则描述一些特定的事物和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图论中,顶点之间的距离、弯曲、以及顶点间的位置关系都是无关紧要的,即图的概念是抽象化的,它是数学中经常采用的抽象直观思维方法的典型代表. 下面给出图作为代数结构的一个定义。 图的定义:一个图是一个三元组〈)(G V ,)(G E ,G ?〉,其中)(G V 是一个非空的点集合,)(G E 是有限的边集合,G ?是从边集合E 到点集合V 中的有序偶或无序偶的映射。 例3 图G =〈)(G V ,)(G E ,G ?〉,其中)(G V =},,,{d c b a ,)(G E =},,,,,{654321e e e e e e , ),()(1b a e G =?,),()(2c a e G =?,),()(3d b e G =?,),()(4c b e G =?,),()(5c d e G =?,),()(6d a e G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