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课件: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矛盾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改革地方政治制度)

(一)西汉中期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汉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郡县、封国(也叫诸侯国或王国)并存(郡国并行制)。

2、原因: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作对,威胁中央集权(出现王国问题)。

3、措施:

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前言)——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a.内容: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b.作用(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众建诸侯而弱其力)。

③汉武帝推行“附益之法”。

a.内容: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行动;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b.作用:解除了诸侯王的军政大权,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④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内容:分全国13个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即郡守)。

⑤汉武帝采取酹金夺爵——内容: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爵位,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4、作用: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元期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朝不但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西汉初年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建立封国。(二)唐朝中期中央集权削弱

1、背景: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

2、原因:节度使名为朝廷的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3、影响: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削弱了中央集权。(三)北宋初年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局面继续发展

2、措施:

①军事上:集中军权(收其精兵)

a.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

b.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集中行政权(稍夺其权)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

b.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③财政上:集中财权(制其钱谷)——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中央掌握大部分财政收入)。

3、作用: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冗官”(官僚机构膨胀,造成官员人数膨胀)、“冗兵”(军队不断扩充,造成军队人数膨胀)、“冗费”(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送给辽和西夏岁币,造成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现象,造成了后来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归纳概括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2)(2)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3)(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4)(四)元朝时期中央集权加强

1、目的:为了对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即适应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2、措施:建立行省制度——内容:

①中央设中书省直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腹里)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a.产生方式: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b.行政体制: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建立五级地方行政体制);

c.职权: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a.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b.设彭湖巡检司,加强对彭湖列岛与琉球的管辖。

3、作用: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意义:行省的创立,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特点: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按照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建置(山川形便),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犬牙相入),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地方,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汉初(郡/国县)东汉后期(州郡县)秦朝(郡县)北宋(路州县)唐朝(道州县)隋朝(州县)元朝(省路府州县)明朝省(布政使司)道府县)清朝(总督辖区省府县

认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从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分割、牵制和

限制地方权力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大,地方日益

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改革中央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秦朝创立,以后历代沿用

★宰相制度:春秋战国建立,秦朝成为正式官制,明朝初期废除。

(一)汉武帝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严重威胁皇权。

2、措施:建立中外朝制度——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 (内朝)决策机构。

3、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二)魏晋时期转移相权,加强皇权

1、过程: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然后是门下省。

2、结果: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三)隋唐时期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1、措施:建立(隋朝)和完善(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职权:

a.中书省是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决策权)

b.门下省是负责审核政令(审议权)

c.尚书省是负责执行政令(执行权)

②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职权:

a.吏部负责官吏考核和任免(掌管四品以下官员)

b.户部负责户口和赋税(掌管财政和国库);

c.礼部负责国家礼仪制度(掌管科举、祭祀、典礼、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事务);

d.兵部负责军政(掌管军事事务);

e.刑部负责刑法(掌管司法审计事务);

f.工部负责国家的工程(掌管工程建设)。

③设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

2、特点:

a.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一分为三),分工明确。

b.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c. 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

3、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4、影响: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二者反映的本

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目的在于强化皇权;西方的三权分立是近现

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目的是为了防止专制。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流程

中书拟旨,

门下封驳,

尚书取而行之。

(四)宋朝初年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1、措施:建立二府三司制

①设中书门下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职权: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掌管行政权。

②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职权: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③增设枢密使管理军事——职权:分割宰相的军权(军事权)。

④增设三司使管理财政——职权:分割宰相的财权(财政权)。

2、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五)元朝时期相权反弹,限制皇权。

1、措施:建立一府两院制

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官(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政)

官:三司使(财政)

官:枢密使(军政)

(三司)

宋朝的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三省六部有名无实。

官:副相(行政)

(二府)

①设立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职权:

a.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统率六部),是最高行政机关。

b.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行使宰相职权。

②设枢密院——职权: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③设宣政院——职权: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结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威胁皇权)。

3、3、认识:元朝相权很大,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皇位争夺战中的重要依靠力量,这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成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诱因。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朝(中外朝制度)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元朝(一省二院)明朝(内阁六部制)

认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推动了从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整中央机构,分割、牵制和

转移相权的方式以加强皇权。皇帝对中央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大,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

逐渐得到加强。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改革官吏制度)

(一)西汉:实行察举制——标准:品行

1、目的: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汉武帝令郡国每年(由下而上)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3、性质:一种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4、意义: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

1、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2、内容:由世家大族担任的品评官(中正)分九个等级评定人才优劣,然后国家根据等级授以相应的官职。

3、作用(消极):

①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

②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结果: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三)隋朝:创立科举制——标准:才学

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标志了科举制形成。

(四)唐宋元:完善科举制——标准:才学

1、完善:(历史纵横)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仕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2、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影响: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选官权力:由地方高官和世家大族上升到中央政府。

(6)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分封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和行省制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

①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②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作用: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④影响:对后世各朝都产生深远影响

西汉、唐朝和北宋宰相权力的变化及其特点

分散相权,相权一分为三:设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参加政事堂议事的其他官员身份亦等同于宰相。

削夺相权,相权一分为二:设“中朝”为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频繁任免丞相。

分割相权,相权再次一分为三: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基本特点

相权不断分散和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①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④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

八股取士

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三大选官制度比较

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

隋唐时期

朝时期

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拔途径

选拔标准

地方高官郡守和诸侯王自下而上推荐

中央政府采用考试方式自上而下选拔

世家大族自下而上推荐

西汉至东汉前期根据品行和才能,主要是品行。东汉后期主要是门第。

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才学)

依据门第族望(门第)

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读史感悟: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①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

伍,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

②开放考试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扩大和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③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④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⑤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⑥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⑦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勤奋读书的氛围;

消极作用

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史料应用

材料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1、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2、思想: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

3、整体: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复习训练

1、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

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一省制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意思是政治机构实行互相牵制。①形成中朝和外朝互相牵制,②形成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③分割宰相财权、军事权,故①②③正确。故本题选择C项。

2、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这是因为()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后国力转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巅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代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

D.宋代以后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解析:材料反映了唐宋地方州县所修城郭、街道和官署的差异,这事实上是唐宋地方权力尤其是财权差异带来的,宋代以来地方设置转运使,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导致地方无钱可用,自然“城郭、街道和官署”就相对简陋了。故本题选择D项。

3、(2013·福建高考)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

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D.云南行省

解析:契丹族活跃于中国东北地区。辽阳行省辖地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据此可以判断契丹省应为辽阳行省,故选B项。岭北行省为蒙古和回纥族聚居地,甘肃原是西夏族聚居地。排除A、C;云南行省原是南诏的居住地。故本题选择B项。

5、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科举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度下,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均得以跻身进士,可见科举制度兼顾了社会多个阶层;由士族子弟占据了71%,而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仅占29%可知,唐朝的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A、B、C显然不符合统计图,均可以排除。故本题选择D项。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一)背景

1、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废行省,设三司。

①职权:

a.承宣布政使司(藩司):分管地方行政(民政和财政);

b.都指挥使司(都司):分管地方军政;

c.提刑按察使司(臬司):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②作用:

a.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

力就集中到中央

b.统帅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3、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原因: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骄恣擅权。

(二)原因

1、历史原因: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朱元璋对丞相的使用一开始就存有戒心。

2、主观原因: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直接原因: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4、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加强君权。

(三)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

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四)影响:

1、积极: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帝直领六部,防止了权臣乱政,巩固了封建统治。

2、消极:

①缺少了制约皇权的宰相机制,造成了过分集权于皇帝,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

②当皇帝年幼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导致君权旁落,容易造成太监乱政——明中后期太监乱政更加严重。

③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影响政务处理的效率。

明朝的内阁六部制

二、内阁的出现

(一)出现的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曾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二)演变的过程

1、明太祖时期

①措施:设置殿阁大学士

②职权:作为皇帝侍从顾问,帮助处理繁多政务。

③特点: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明成祖时期

①措施: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

②职权: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地位逐渐上升。

③意义:标志着内阁由此出现(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④特点: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3、明宣宗和明神宗时期(后来)

①措施:正式设立内阁

②职权:(明宣宗)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明神宗)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③特点:(明神宗)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张居正任首辅时)。(三)评价

1、明朝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的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票拟:就是阁臣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皇帝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3、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真正起到制约作用——内阁首辅≠宰相。

内阁的演变过程

时期措施职权特点

设置殿阁大学士

作为皇帝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明太祖时期

品级较低,不参决政事

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内阁出现

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成祖时期

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地位日益提高,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首辅权压众臣。

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明宣宗到明神宗正式设立内阁

宰相制和内阁制比较

总之:宰相和内阁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但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宰相内阁

地位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地

位巩固

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

权力

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决策大权权力源于皇帝个人信任。

职权总领行政权,一级决策者,

有属官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无属官

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性质国家法定中央机构始终不是中央正式行政机构

影响可以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

制约皇权

【中西比较】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有什么重要不同?

★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专制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的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民主的象征),它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西方近代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有决策权。

总之,明朝内阁性质是封建专制制度,西方内阁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明朝内阁≠西

方内阁

三、军机处的设立

(一)顺治时(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1、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

2、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3、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影响: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康熙时设置南书房

1、目的:为了扩大皇权;

2、成员: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

3、职权:

①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名义上是陪同皇帝读书写字、赋诗作画。

②实际上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4、作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皇权得到了扩大。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南书房

(三)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1、军机处的前身:军机房(最初叫军需房);

2、军机处设置时间:雍正初年——1726年成立军机房,1739年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成为一个正式的常设机构军机处。

3、军机处的由来: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用兵西北)而在宫内设置的,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颁布诏书;

4、军机处的位置:紫禁城隆宗门内,乾清门西侧。

5、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亲臣、重臣(即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

6、军机大臣的职权: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但只是承旨遵办。

7、军机处设置的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

到很大的限制。

8、军机处的目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筹划西北的军务而设,后来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9、军机处的特点:

①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②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

③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

④办事效率高——皇帝有谕,军机处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⑤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军机处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所以保密性强,政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10、军机处的运行:

①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

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②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11、军机处的作用(或意义):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②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标志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12、军机处的职能特征:

①主要: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②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

③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

④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⑤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

名师点睛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设臵,既绕过了内阁,也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总揽了中央机构的大权,但实际上,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诏令”,并无实权,权力都被皇帝集中到自己手中。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区别

1、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和地位都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军机处只是地位而非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2、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1、积极作用:

2、①政治:有利于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有利于国家组织编纂大型典籍和总结性著作。

④民族关系: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的大融合。

⑤对外关系: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领土的完整;

2、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①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民主制度难以形成——皇帝决策的个人独断和随意性,使政策不断出现失误;官吏只能惟上是从,造成了官场的因循守旧、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②经济: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

的进步,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国内市场:农民受到残酷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b.资本:地主和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往往用来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贸易和生产:清统治者在国内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d.海外市场:国家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发展。

③思想文化: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发展——明朝的八股取士、清初的大兴文字狱和明清之际遏制反封建民主思想发展。

④对外关系: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朝的“海禁”政策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名家评史

【观点】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解读】

1、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三个统一的帝国时期,各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结构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实现了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

2、明清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表现在政治上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对外上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社会面临深重危机

复习训练

1、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明朝内阁是内侍机构,属于皇帝增设的体制外机构,用以加强皇权,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能够操纵体制内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皇帝的辅政大臣操纵朝政,是皇权加强的体现,A项错误;材料表明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而非取代六部,C项错误;虽然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但是其权力源于皇帝,不能理解为首辅权力失控,D项错误。故本题选择B项。

2、以下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中显示的时间信息是嘉庆皇帝时期,不是清朝初年。中书省和丞相在明朝已经被废除,排除A;清朝初年设立了内阁,但在嘉庆时期其已不具有起草政令的职责,B不符合题意;雍正帝时期,清政府设立军机处,负责起草政令、上传下达等事务,到嘉庆皇帝时期仍是如此,故C 正确;礼部负责管理祭祀、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项,排除D项,故本题选择C 项。

3、“(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也。”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取代了内阁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代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这种保密制度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本题选择B项。

4、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正是由于君权至上,才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干预朝政,形成专权局面,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因此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排除A、D两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因此B项也不符合题意。故

本题选择C项。

5、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

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地图的能力。图中①为西安,②为开封,③为北京,④为杭州。开封(东京)曾为北宋的都城,杭州(临安)曾为南宋的都城,故C项正确。汉武帝应在长安(今西安)颁布“推恩令”,A项错误;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移到洛阳,B项错误;朱元璋在南京废除了丞相制度,D项错误。故本题选择C项。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演变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师用案: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前提示: 1 一、从汉到元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演变过程 (1)汉朝: ①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位高权重。 ②汉武帝时期: A、频繁更换宰相; B、确立内外朝制度:内朝又称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 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沦为执行机构。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源流:三省六部制由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②主要内容: A、三省: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六部: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③影响: 在当代:A、三省分权,又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后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补充: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 (3)宋朝: ①初期: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 ②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相权。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4)元朝: 设中书省,代替三省,是做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演变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提高行政效率; (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演变过程----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1)汉朝:①初期:郡、县②中后期:州、郡、县 (2)唐朝:道、州、县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师用案: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前提示: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1、演变过程 (1)汉朝: ①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位高权重。 ②汉武帝时期: A、频繁更换宰相; B、确立内外朝制度:内朝又称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 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沦为执行机构。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源流:三省六部制由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②主要内容: A、三省: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六部: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③影响: 在当代:A、三省分权,又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后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补充: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 (3)宋朝: ①初期: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 ②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相权。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4)元朝: 设中书省,代替三省,是做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演变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提高行政效率; (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演变过程----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政治史会考知识点10页word文档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点梳理 必修一政治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1、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夏——商——西周——东周(春秋和战国) *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及影响 (1)分封制内容①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在地方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在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2)分封制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期导致分裂割据。 (3)宗法制内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族等级。 (4)宗法制影响: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统一的经过和“始皇帝”的来历 (1)秦统一的经过: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将西南地区纳入版图。 (2)“秦始皇”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自称“始皇帝”。 2、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内容 (1)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 (2)三公九卿制①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②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③三公之下设置“九卿”,作为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概括郡县制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1)内容①“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2)影响①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②奠定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分析对比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不同点:①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分封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绝对服从中央。 ②传承制度上:分封制爵位和领地世袭;郡县制由皇帝直接任免。 ③建立基础上:分封以血缘为基础;郡县按地域划分。 ④历史作用上:分封制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中央集权制建立的意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邵阳市新邵县第一中学尹建平 一、教材简析 本课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核心。上承秦朝, 下启明清,, 点多面广, 于是我在明确课标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 既体现了古人的政治智慧, 又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而且, 直到现在, 这些制度对中国的政治运行规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等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难点: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这个比较抽象和复杂, 需要分析、概括才能化抽象为具体。我在教学中注重史实的归纳概括, 帮助学生理解渗透,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展示影视片段, 文字、图片等情景材料。 2

☆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古人的政治智慧。 ☆认识古代政治制度建设和创新对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性。 ☆思考现代社会应怎样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 情境教学法, 材料分析法, 讨论探究法。( 力求教与学和谐发展。) 四、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 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环节: 力求课堂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有特色。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小结提升; 练习反馈。 教学特色: 创设情境独具匠心; 选择材料新颖恰当; 探究活动精心设计; 联系现实贴近生活。 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情景导入。制度文明之探索 五千年中华文化, 两千年制度文明…… 学习新课: 三大版块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练习题及答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巩固练习1.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 A.交唐太宗裁定 B. 交门下省审议 C. 交枢密院出兵 D. 交尚书省执行 2、元朝时期,由中央直辖的省份是 ①河北②河南③山西④山东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4、元朝的行省制度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 )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5、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障皇权

B .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 .相权确立了对皇权的强势地位 6、唐朝和宋初加强君权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A 设立六部 B 分散地方官员的权力 C 分化相权 D .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采用的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 .察举制 C.科举制 D .皇帝直接任命 8.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9.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 B C D 10、阅读材料: 皇 年代 皇 年代 皇 年代 皇 年代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主备人:熊宇翔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要点表述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平铺直述,线索难以清晰,特点不易突出。教材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个子目。并通过三个子目来讲述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讲述变迁中统治者不断地政策创新与调整。从秦朝初创郡县制、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宋朝权分三司再到元朝的行省制,总结出地方日益听命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从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再一省制,总结出古代君权与相权在相互制约中不断调整、修复、更新中推动中华文明的不断演进。从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总结出历代选官用人制度在不断变化调整中日渐成熟,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提高了政治管理水平。但是即便这样,教材的叙述仍然是粗线条的,简单化的,这并不利于学生全面而深刻理解古代政治的演变。要把学生引向历史深处,我们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学养帮助学生拓宽理解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维空间。 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初中和高一有所接触,对部分知识有初步印象,所以设计主旨是通过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调整、创新与完善,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为此我将整节课设计成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意识的使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各种提问形式的设计,师生共同探究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在体验中升华情感,在知识迁移中提升能力。教学目标: ⑴帮助学生将秦王朝到元朝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选官用官制度)变化和创新的史实,放置于历史时空中去做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既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又能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⑵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尝试像历史学家一样深刻地批判性地思考历史和历史想象,并尝试作出更合理的解释,从而深刻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法、图片辅助法、探究讨论法、故事讲解法等。 学法:读图识图法、自主探究法、小组互助学习法、实践演示法等。 课时计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央集权的发展 导入新课: 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朝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者有没有把这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高中政治经济文化混搭)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外国 先秦(远古—公元前 221 年) 尧舜禹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 时期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 (夏 BC2070-BC1600 )夏朝 夏朝禹传启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官制) 商 BC1600-BC1046 年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商朝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原始瓷器出现 甲骨文成熟 职业商人出现,使用贝币。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主要是礼器和兵器。 西周(公元前1046 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建都镐京(近陕西西安)。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土地制度 :井田制,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实行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实质国王私有。 工商食官制度(工商业官营)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公元前8—前 6 世纪希腊城邦出现,它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 东周 (BC770-BC256)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摇篮。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井田瓦解,小农经济和封建经济出现。私 商出现,家庭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三者并存。 春秋( BC770— BC476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王室 年)衰微,王命不行,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田私田都按亩纳税,事实上承认公元前 6 世纪初( BC59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了土地私有。年) 春秋时期孔子( BC551-BC479 )创立儒家学派,第一部诗歌总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 BC770-BC476 )集《诗经》,现实主义诗歌源头。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公元前509 年—公元前公民法 战国(BC475—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3 世纪中叶 BC221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公元前 6 世纪末( BC506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 356 年秦国商鞅变法开始,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年) 封建土地私有制。废分封行郡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公元前 5 世纪——公元古腊、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 政治。军功授爵是官僚政治的体现,打破了世官制。前2世纪 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首倡“重农抑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改革 商”政策。(BC443-BC429 ) 战国时期屈原(楚辞《离骚》)公元前5—前 4 世纪欧洲人文主义滥觞 司南(指南针)出现(BC450-BC400)智者运动(代表普罗塔格拉)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BC256 年),使四(BC469-BC399 )苏格拉底 川岷江流域成为天府之国。(BC472-BC347 )柏拉图 郑国在秦国关中地区修建郑国渠,使关中沃野千里。(BC384-BC322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449 年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 文法 公元前300 年左右斯多亚学派 秦汉(公元前221—220 年)秦朝(BC221-BC206)西汉( BC202-BC9 )王莽改新( 9-25)东汉( 25-220) 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BC3 世纪中叶——罗马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内一切自由民。(秦朝 BC221-BC206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帝国时期 秦朝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制度) 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 修驰道。 焚书坑儒,儒家低潮。法家正统,以法为教,以吏为 师。 西汉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郡县封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汉初实行黄老思想,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最全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感悟与思考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 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这个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在疆域上空前辽阔的统一政权,不仅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入各地,也吸取了外来的先进的管理方式: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对秦以来的郡县制作了一个大大地发展,对中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巨大革命,影响一直持续到今。 思考与判断: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一、中央政治制度 1.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皇帝制度,行政三公(中朝、外朝、尚书台)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先是尚书省,继而中书省、门下省 3.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4.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重大创造历朝沿袭 5.宋朝:二府、参知政事、三司 6.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综合汉蒙政治制度 二、地方政治制度: 1`。汉朝: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州牧为州最高长官 2.隋朝: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令 3.唐朝: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设观察使;唐中后期设节度使 4.北宋:文臣作地方官;州县两级制;“道”改为“路” 5.元朝:行中书省;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中国省制开端,影响深远 【知识运用】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内存在着哪些主要矛盾? 从汉至元,历朝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外乎两点:中央尽量分散相权,限制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地方尽量削弱其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这两方面的措施恰好说明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矛盾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的存在,使得作为地主阶级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相权过大或地方权力过大都会影响到其统治的安定,而相权过小或地方权力过小别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效率,这样也难以对国家实施有效的治理。 [例1]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解析]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丞相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要想办法削弱相权,而分权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法。题目中的C项是其直接目的,A项才是其根本目的。

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材分析:本节的核心内容实际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对这一概念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识到这一制度内存在的两对矛盾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仍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特征。 教材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材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分析: 知识状态:对从汉到元的各类政治制度了解不是很多 对各朝名相有所了解,但对相权和皇权的关系了解不多 认知能力:联系、比较能力较差,对从汉至元制度变革原因及作用不易理解。 理解思维能力水平较低,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易理解。 学习情绪:对具体的感性的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 对制度、政策、措施的原因分析、结论评价不感兴趣。 教师应对: *针对本课概念多,跨度大这一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角色扮演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较难理解及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知识点较多。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又较差的特点,教师采用直观图示法和联系法,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调动,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 *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生:A、采用皇帝称号,创立皇帝制度 B、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师:中央三公中丞相的职能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丞相权高位重的地位)2、创设情景:选取宋以前的丞相与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与宋以后的丞相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各一。 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两个场景的不同之处。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答案:丞相由坐着议事到站着议事,跪受君恩。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结论。 学习新课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西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 *皇帝制度承秦制,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方法建议:学生加深理解这一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秦朝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

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 分封制 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 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

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三公的职责: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元朝的行省制度 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

高中历史政治史部分知识点精编(人民版)

高中历史政治史部分知识点精编(人民版)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以及礼制的初步形成。 3、城的出现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4、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反映了社会权力的集中,体现出早期政权和神权的结合 5、在仰韶文化时期不同的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了差别,表明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迹象。 6、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篇《五帝本纪》,其中记录了有关黄帝、尧、舜等最早的帝王们的事迹。 7、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王位世袭制产生)。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8、商王朝的统治历时六百年作用,历史遗存相当丰富,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 9、商代政治的突出特点: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B、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 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10、在牧野之战中,周击败商王朝的军队主力,占领朝歌,商王朝灭亡。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如: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于最东;亲周的商代旧贵族微子封于宋) 12、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1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14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15、西周的宗法制的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特点:嫡长子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16、西周“礼乐秩序”:A、“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B、“乐”辅从于礼 C、“礼”“乐”的作用:“礼”“乐”的使用有一定的社会范围,实质上是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是西周文化的精髓,保证了社会安定和谐。 17、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 18、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采取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秩序来维护统治 19、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教学设计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帮助思考。 3.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后面的回答问题: 材料1:汉初,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据而财匮,自天子出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臧盖……米石值万钱,马一匹值百金。-----《史记*平淮书》 材料2: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1)结合材料思考探索: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有哪些?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凋敝;吸取没有分封是秦朝灭亡原因的教训; (2)实施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到汉武帝时是怎样解决的? 答:目的: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危机中央集权。 解决: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3: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赵普对曰:“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3).结合材料思考: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北宋采取了怎样的“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具体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地方收权后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赵普认为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君弱臣强”。

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史称西周。 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诸侯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诸侯权利: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④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⑤分封地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②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维护分封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王位及各种爵位都由嫡长子继承。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③周天子地位: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与政治相结合 影响:有利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不利影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平等权利受到约束,重男轻女思想一直存在。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三、秦的统一: 秦统一的条件:外部条件:1.西周末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2.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内部条件: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2、秦王嬴政重视人才,善于用人。3.两大水利工程:郑国渠和都江堰。 秦统一的影响: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由来:三皇五帝简称皇帝 内容: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 全国军务。三公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提高行政效率,相互牵制,可以加强君主专制。丞相之下还有九卿,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3、郡县制(地方官制):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出现,秦统一后,版图空前扩大。 特点:郡守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意义:秦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有效控制。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中央集权的变化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制,出现王国分权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朝末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收兵权,编禁军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

巩固练习 1.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 A. 交唐太宗裁定 B. 交门下省审议 C. 交枢密院出兵 D. 交尚书省执行 2、元朝时期,由中央直辖的省份是 ①河北 ②河南 ③山西 ④山东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4、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 ) A .三省六部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5、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 .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障皇权 B .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 .相权确立了对皇权的强势地位 6、唐朝和宋初加强君权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A 设立六部 B 分散地方官员的权力 C 分化相权 D .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采用的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 .察举制 C.科举制 D .皇帝直接任命 8.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9.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 B C D 10、阅读材料: 皇 权 年代 皇 权 年代 皇 权 年代 皇 权 年代

2019版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钳制边疆地区,提升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B 2.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

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的转变 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答案:C 3.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个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太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水平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高中历史 政治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政治板块主干历史概念汇集(李自斌) 1、分封制:为巩固西周统治,周王朝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周公、召公受封在鲁、燕,功臣姜子牙受封在齐,商朝旧贵族微子受封在宋。该臸度有利稳定当时的政治臺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此臸度与宗法臸紧密结合,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有些文献用“封建臸”指代这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臸度。 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臸度。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也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这样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按照血缘的亲疏关系决定等级宗法关系。该臸度强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有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政治权力、土地的再分配,维护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此臸度在很长时间很大范围影响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观念。 3、汉承秦制:指的是秦朝灭亡后建立的汉王朝继承了前朝的一系列臸度。因为秦朝完成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开创性确立一系列臸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的多民族专臸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在秦朝继承上沿袭了专臸主义中央集权臸度(皇帝臸、丞相为中心的官臸等)、郡县臸、选官监察臸及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政策,并在此调整。体现了秦朝的开创性和汉朝的延续性,符合文明传承的特点。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臸度的核心内容。法家思想是思想基础,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确立,两汉时期继续发展,隋唐时期逐渐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空前强化。始终贯彻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或君主)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或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削弱。这种臸度对维护国家民族统一、调节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生产始终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越是到封建社会后期消极面越来越大,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5、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臸的瓦解,一些诸侯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划分形式。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臸作为中央控臸地方的臸度。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长官叫郡守,县隶属郡,长官县令(长),同级少数民族设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地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这样形成垂直管理,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建立了官僚政治,改变了分土建邦的分封臸的贵族政治,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的主要一环。此臸度是地方行政臸度划时代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维护国家统一,历朝沿袭,到元朝时被行省臸度进一步完善。 6、丞相制:“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帝王的政治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宰相是泛称,丞相是官职。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开始设立的臸度,丞相是三公之一,百官之首,有利于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保证国家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行,但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相权一旦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的弊端。所以该臸度历朝官职名称、人数多有变化,权力多有调整,西汉武帝的设立中朝、隋唐的三省、宋朝的一正三副分权,发展到明朝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至此1600年的丞相臸度结束。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其兴废反映君主专臸的不断加强。 7、唐朝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尚书省设吏(升迁考察)、户(户籍赋税)、礼(内外礼仪科举考试)、兵(兵器军队)、刑(刑罚处臵)、工(工程水利)六部,三省的执行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又相互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相互监督、牵臸,有利君主专臸的加强,这是中国政治臸度的重大创造。 8、中国古代选官制演变:中国古代选官臸度演进大体经历了先秦的世官臸(贵族世代继承)、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察举臸(官吏察访推荐中央任命)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臸(分科考试选官),反映选官由血缘到推荐德性才能再到公平考试选拔的标准变化,体现官吏的任免越来越集中到中央皇帝手中,是专臸主义中央集权的体现,也体现统治集团治国理政水平素质的提高。 9、科举制:开创于隋朝、形成于唐朝的选官臸度,以后历朝沿用。是以考试为手段,以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打击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有利社会重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加强了专臸主义中央集权,后历朝调整,日趋完善,明朝八股取士走向僵化,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专臸的工具,晚清政府1905年废除。 10、元朝行省制:元代确立的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臸度。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使中书省权力,受中央节臸,重大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行省是地方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没有中央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臸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而且还有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此外中央通过御史台进行监督,通过省官互迁加以控臸。元后,我国依然沿用行省设臵,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秦代以来郡县臸的发展和完善。 11、明朝内阁制:明朝废丞相后虽然达到高度集权的目的,但是政务繁多的弊端显出,为此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臸,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明宣宗时内阁已有票拟权,到了明神宗时六部全归内阁,由内阁首辅负责,反映内阁官员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如张居正)。此臸度是君主专臸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中央正式机构,始终没有法定地位,皇帝也通过司礼太监加以牵臸,避免威胁皇权,所以也是明朝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12、清朝军机处:为了适应西北军务需要,清朝雍正开始设立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由单纯军务处理逐渐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该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主要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参与机要,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录、秉承旨意,是君主专臸臸度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标志着皇权空前加强。 13、西南土司制: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元代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地方长官,称谓土司,允许世袭,但要忠于朝廷,缴纳贡赋。由于土司世袭,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从明代开始改土归流,雍正时大规模推行,到乾隆基本完成,改为流官统治,至此西南土司臸度结束。反映了中央政权对西南地区集权的加强和有效管辖。 14、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竞争阶段对亚非拉地区主要采取倾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的方式,称谓商品输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主要采取开设工厂、银行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更高级的方式对亚非拉地区掠夺,称谓资本输出。在近代中国甲午战争以前,西方列强主要采取商品输出,也有资本输出,甲午战争后主要采取资本输出,也没放弃商品输出。反映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的不同的经济掠夺方式。 15、门户开放:19世纪末,以德国率先,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来晚了,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同时考虑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开放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缓解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的新阶段,不再追随欧洲列强,更加积极谋求侵略中国的霸主地位。以后又多次提出,随着日本侵略东北建立满洲傀儡政权,该政策不复存在。 16、《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随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臸定并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执行的革命纲领,主要涉及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企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臸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违背社会发展的潮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该纲领可以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但是却不能调动生产的积极性,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国共二次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统一战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该战线的正式建立,它保证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8、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臶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组织军队主要在正面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进攻,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消耗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粉粹了日本速战灭亡中国的计划,但未能阻止有优势敌人的进攻,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则主要挺进敌后,开辟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方,牵臸和打击日军,形成敌后战场,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特别是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发展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二者遥相呼应,相互配合,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好转。19、新政和预备立宪:20世纪初,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迫于内外压力,晚清政府1901年宣布新政,采取奖励实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编练新军等措施;1906-1911年有逐步推进“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最后产生的内阁以满族为主,完全是皇族内阁,一场企图维护专臸的骗局,举国失望,故没能挽救统治,辛亥革命的爆发宣告事实结束。但是客观上有利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中国近代化。 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为了限臸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臸度,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臸定的此法案。约法规定强调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臸;规定自由平等原则,否定封建等级;体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臸。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臸臸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碑,也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成果。 21、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期间,以国共一次合作为基础,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反帝反封的寻求国家统一的的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该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2、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臸度。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有力的巩固了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农民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就保证了民主革命的胜利”的具体实施,与解放战争的“土地改革”相区别。 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运动。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进一步推广到更多解放区,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臸,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臸,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至此在全国范围基本上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臸。 23、《共同纲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纲领文献,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臸定了一系列内外方针政策,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臸定宣告结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24、七届二中全会: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解放战争唯一的一次全会。毛泽东做了政治报告,指出党的工作现在起必须从乡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立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