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

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

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
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

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1)

[转贴自:驻印度经商参处点击数:1400 更新时间:2005-10-20 文章签发:

zhoulixia ]

减小字体

一、印度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近年来,保护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受到印度政府、产业和理论研究界的重视。在知识产权保护度拥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知识产权保护涵盖专利、商标、设计、地理标识、个领域,本文将以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为重点,在介绍印度知识产权立法体系及管理部门的析印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和措施。

概括说来,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通过“立法作保障,司法、行政、民间三方积极互动、紧来完成的。完善而不断更新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印度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保障,而司法部管理部门以及民间团体积极互动、密切配合是印度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手段。

二、印度知识产权立法体系及其历史沿革

印度知识产权立法体系包括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设计法等。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印产权立法深受英国影响,甚至有些殖民时期英国统治者制定的法律仍沿用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一)印度版权法及其历史沿革

1. 《1914年版权法》

1847年印度制定了第一部《版权法》。1911年,印度对《版权法》进行了修订。1914年,印订内容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1914年版权法》。1947年印度独立后,按照《印度宪法》第372的规定,印度仍沿用《1914年版权法》。该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1)作者的权利自作品创作之时立即拥有;

(2)版权保护的是作品内容的载体而非思想内容;

(3)版权保护期限为作者死后25年;

2.《1957年版权法》及其修订

1957年,印度颁布了新的《1957年版权法》。该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1)设立版权委员会;

(2)扩大版权的定义范围;

(3)作者可以在作品转让七年后及十年转让期到前重新收回权利;

(4)对公共表演颁发普通或特别许可证;

(5)对图书馆翻印书籍的做法颁发许可证;

(6)通过收费或收取版权税的方式管理艺术表演活动;

1983年,印度对《1957年版权法》进行了修订,主要修订包括:

(1)因教育目的而翻译和复制外国作品必须获得许可;

(2)对作者的权利提供充分保护;

(3)去除管理方面的一些弊病。

1984年,针对日益增多的盗版现象印度再次对版权法进行了修订。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4年的修订仍然显得十分不足。为此,印度于1987年组建了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向政府提交修法的建议报告。根据工作组的报告,印度制定了《1994年版权(修订)法》,主要修订包括:(1)表演权的保护范围涵盖所有视觉或艺术表演;

(2)组建版权协会以对作者、作曲者及其他创作艺术家的权利进行集体管理;

(3)在版权的转让中既保护转让人的利益也保护受让人的利益。

(4)版权保护期限扩展至作者死后60年。

1999年12月30日,印度进一步对版权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00年1月15日正式实施。通订,印度版权法实现了与TRIPs的完全接轨。

此外,印度在1999年还颁布了《国际版权规则》,将版权的保护扩展至WTO所有成员。

(二)印度专利法及其历史沿革

1. 《1911年专利及设计法》

印度最早的专利法出现于1859年。当时,英国统治者制定专利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专的利益不受侵犯,从而控制整个印度市场。随后,英国殖民者又相继颁布了《1882年专利及设计《1888年发明及设计法》以及《1911年专利及设计法》。其中,《1911年专利及设计法》是印关于专利保护的综合性立法,该法一直实施至1970年才被《1970年专利法》取代。

2.《1970年专利法》

1947年印度独立后,随着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印度开始着手制定自己的专利法。19 965年印度政府两次向议会提交《专利法草案》,但均遭议会人民院否决。1970年,印度议会通后第一部专利法,即《1970年专利法》,该法主要基于Chand法官于1950年以及 Ayyangar法官年提交的立法建议报告制定而成,其特点包括:

(1)授予专利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明,促经发明的商业化利用;

(2)授予专利不是为了垄断专利产品的进口;

(3)认可专利的两种形式:产品专利以及过程专利;

(4)药品、食品及农业化学品等产品本身不能授予专利,只对上述产品的生产过程授予专

3. 依照TRIPs规定对专利法进行的三次修订

为使专利法与TRIPs相关规定保持一致,印度于1999年首次修订了《1970年专利法》。按规定,印度最迟应于2005年1月1日起受理药品、农业化学品和食品的专利申请。1999年的修在1995年1月1日至自2005年1月1日间十年过渡期内的义务进行了规定。药品、农业化学品专利申请的处理规定。根据修订,过渡期内印度建立邮箱系统开始收取对药品、农业化学品和食申请(自2005年1月1日才处理)。修订法还对上述产品在印度市场销售、分发的的专利销售渡性安排。

2002年,印度再次修订了《1970年专利法》,将专利的保护期定为20年,并规定因公共利安全、印度传统、公共健康等原因国家可以对专利实施强制许可。

2004年12月26日,印度颁布了《2004年专利(修订)条例》,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受农业化学品和食品的专利申请。从此,印度专利法完全实现了与TRIPs的接轨。

(三)印度商标法的历史沿革

1.《1958年贸易和商品标志法》

该法是印度第一部商标法,规定了商标的注册和保护。

2.《1999年商标法》

该法加强了对产品商标及服务商标的法律保护,并对防范欺骗性商标的使用作了详细规定。

(四)印度设计法及其历史沿革

1.《1911年设计法》

该法规定了产品外形、轮廓及结构等设计的注册和保护。

2.《2000年设计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1911年设计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2000年,印度的设计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扩大了设计的定义范围;

(2)引入了国际通用的分类体系;

(3)规定了失效设计的恢复;

(4)将申诉的受理机关改为高等法院;

(5)规定了注册设计的两年保密期;

(6)规定注册设计的保护期为5-10年,期满后可再延展5年。

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2)

[转贴自:驻印度经商参处点击数:1523 更新时间:2005-10-20 文章签发:

zhoulixia ]

减小字体

三、印度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的职能部门

(一)印度专利、设计及商标管理总局

印度商工部工业政策及促进司下属的专利、设计及商标管理总局(以下简GPDTM”)是印度专利、设计、商标及地理标识等事务的主管机关,详细情况

1.职能

(1)负责专利、设计、商标及地理标识的申请、审查、核准等管理事务(2)向政府提交知识产权相关事务的政策建议;

(3)承担印度作为《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及《专利合作条约》成员协调工作。

2.机构设置

CGPDTM总部设在孟买,下设五个机构(如下)。总局长是CGPDTM最高负总局长之下设注册官、联合注册官、副注册官、助理注册官、审查官及其他工员等多个行政职级。

(1)专利局(含设计局);

(2)专利信息系统;

(3)商标注册局;

(4)地理标识注册局;

(5)知识产权学院。

3.收支情况

CGPDTM能通过管理知识产权事务盈利,以下为2003-04财年(即2003年日至2004年3月31日)CGPDTM的收支情况:

(1)收入

专利局收入2.035亿卢比;设计局收入500万卢比;商标注册局收入2.卢比。

(2)支出

专利局(含设计局)支出4730万卢比;商标注册局支出4770万卢比。

(3)净收入

巴德分局Nagar Haveli

新德里分局Jammu Kashmir, Punjab,Uttar Pradesh, Himachal Pradesh and the National Capital Region (NCR) of Delhi and Union Territory of Chandigarh

加尔各答分局

Arunachal Pradesh, Assam, Bihar, Orissa, West Bengal, Manipur, Mizoram, Meghalaya, Sikkim, and Nagaland, Union Territories of Andaman

& Nicobar Islands

钦奈分局Andhra Pradesh, Kerala, Tamilnadu, Karnataka and the Union Territories of

Pondichery and Lakshadweep Island

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3)

[转贴自:驻印度经商参处点击数:1668 更新时间:2005-10-20 文章签发:

zhoulixia ]

减小字体3)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一:印度商标注册局处理案件情况一览表

项目2001-02财年2002-03财年

受理商标注册申请案件90236件94120件

被公告的商标注册申请书8950件52110件

处理商标注册续展请求案件16204件34798件

续展商标数目17149个31978个

核准商标注册证书2514件4777件

衣服(包括鞋)5065

饰带, 花边, 缎带398

地毯,毯子,垫子286

游戏用品742

肉,禽,鱼2562

咖啡,茶,可可7905

农产品,园产品,林产品及粮食1822

啤酒,矿泉水及其它不含酒精饮料2403

烈性酒和葡萄酒845

烟草,香烟,火柴,打火机1796

总计94120

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4)

[转贴自:驻印度经商参处点击数:1612 更新时间:2005-10-20 文章签发:

zhoulixia ]

减小字体

8.地理标识注册局

地理标识注册局(以下简称GIR)位于钦奈,负责管理产品的地理标识注册此外,GIR还与印度各邦商会、政府及大学合作,积极举办研讨会,提高人们标识的认识,鼓励人们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地理标识。

(二)印度版权局及版权委员会

1.印度版权局

1958年1月,印度依据《1957年版权法》第9章的规定在首都新德里组

局。印度版权局是印度受理版权登记注册、发放版权证书等相关事务的主管机版权局成员包括注册官、副注册官及一般工作人员。

据统计,2002年印度版权局共登记注册了2786件作品,其中文学和戏剧69件,音乐作品14件,计算机软件120件,艺术作品1824件,录音作品25

2.印度版权委员会

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教育司下属的印度版权委员会是印度受理版权案件行诉、发放版权强制许可证的主管部门。版权委员会由主席及2-14人的委员会组成。委员会成员任期不超过五年。

(三)印度知识产权申诉委员会

知识产权申诉委员会2003年9月15日成立,负责受理专利、商标、设计标等案件的申诉。委员会成员包括主席、副主席及中央政府指定的其他成员。会成员任期为五年。委员会在钦奈、阿哈迈德巴德、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地设有申诉庭,每个申诉庭由一位法官和一位技术官员组成。

从成立至2004年3月,委员会在钦奈审理了22起申诉案件,在孟买和新审理了53起申诉案件。

(四)印度警察局

警察局是印度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的重要力量。根据印度法律,在侵权案件中副调查官以上的警官可以无需搜查证直接对侵权人住所实施突击搜查,并且侵权产品及用于侵权的工具。

四、印度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和措施

(一)司法保护

司法保护包括民事救济和刑事救济两种。

1.民事救济

民事救济是印度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成效手段。印度知识产权法为打击侵供了以下几种民事救济方式:

(1)申请搜查令

原告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搜查令,到被告的住所突击搜查被告的所有的文件据,避免对方在得知诉讼后毁掉证据。

(2)申请临时性禁令(即中间禁令)

法院在判决前,原告人为了防止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可以向法院申请临时令,临时采取包括扣押、封存、冻结等措施,以保证最终判决之前维持现状,告逃避法律责任。申请禁令的具体程序在《1908年民事诉讼法典》及《1963救济法》中作了规定。1999年,印度电影协会曾申请法院对3家印度有线电施了禁令,禁令覆盖了印度48个城市、800万有线电视用户。据印度电影协会禁令的实施使有线电视网络中的盗版减少了一半。

(3)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指对业已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一般情况下,赔偿能够对原告的进行弥补。

(4)返还利润

在一定情况下,即使侵权人不知道,或无充分理由应知道自己从事的活动侵权,被侵权人仍可以向法院申请,责令侵权人返还所得利润或令其支付法定额。

2.刑事救济

除了民事救济,被侵权人也可以同时向侵权人提起刑事诉讼。提起刑事诉具体程序在《刑事诉讼法典》作了规定。印度法律规定,法庭可以命令侵权人权产品的复印件及用于侵权的工具交给被侵权人。对侵权人的刑事处罚包括没权产品、罚金和监禁三种。

(1)没收侵权产品:认定侵权后,法庭可授权副调查官以上的警官无需就可逮捕侵权人,并没收侵权产品或用于侵权的工具。

(2)罚金:5万至20万卢比不等。

(3)监禁:6个月以上三年以下。

(二)行政保护

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1.定期检查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工作。

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具体执法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定期进行检查。

2. 编写和分发《知识产权法手册》。

印度政府通过编写《知识产权法手册》,加强普法宣传。同时,印度还将识产权法手册》免费分发至中央政府、各邦政府和各级警察局的官员手中,并种知识产权研讨会和论坛上发放。

3.向政府执法官员提供知识产权法培训。

位于印度安得拉邦海德拉巴的国家警察学院定期对警察和海关官员提供知权法方面的课程培训。2003-04财年,印度知识产权学院完成了22个培训项

4.组建版权实施顾问委员会。

1991年11月6日,印度组建了版权实施顾问委员会(以下简称“CEAC”EAC隶属于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教育司,负责定期评估印度在版权保护方面的问题,并向政府提出改进版权保护的具体建议。CEAC主席由印度人力资源发助理秘书长(相当于中国的部长助理)担任。CEAC的成员包括版权领域的产以及各邦的警察局长。CEAC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讨论版权执法及打击盗体事宜。

5.定期组织研讨会、论坛。

印度通过定期组织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研讨会、论坛,提高政府知识产权人员、科研和学术机构以及社会各相关利益方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例如,印利局定期举办讲座,由技术官员讲授专利申请程序、专利授予、续展、专利保相关知识。

6.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理论研究,并在各级教育系统对知识产权的学习进行

7.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机关的现代化建设,更新执法设施和装备, 加大对知权保护资金的投入。

印度目前正在实施“知识产权办公现代化工程”。该工程计划在孟买、德加尔各答及钦奈四个城市按照国际化标准分别建造配备现代化设施和设备的知权办公大楼,将专利、设计、商标及地理标识等四个领域的管理机构整合在一楼办公。2004年,印度国家建筑建设公司承担了这项交钥匙工程的建设任务。印度中央政府还拨款6.5亿卢比计划将商标注册局的总部由目前的孟买迁至新并按国际标准重新装备办公设施。

8.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执法程序统一性。

为保证全国各地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在执法程序上的一致性,印度制定了《操作及程序手册》、《商标工作手册》等具体的执法操作规程,供各地执法官照执行。

9.不断充实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队伍。

2004年,印度专利局从社会择优录取了63名专利审查官,并送往国家知学院进行上岗前培训。该局还计划再招收181名专利审查官。孟买的商标注册招收了30名商标审查官。

10.使用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标识。

为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意识,树立良好的执法机关形象,印度全国各产权管理机构使用统一的标识,其标识如下:

11.密切协调政府和知识产权组织及产权人的关系。

为加强知识产权组织及产权人与执法机关的联系,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印1个邦及3个中央直辖区的政府内专门指定一名官员负责协调政府和知识产权产权人的关系。

12.在地方警察局内设立独立的版权实施处。

印度在全国23个邦及中央直辖区的警察总局内设立了独立的版权实施处

负责处理打击盗版案件及其它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13.使用来源识别码(SID CODE)打击盗版。

目前,印度计划通过实施来源识别码制度以打击音乐领域的盗版现象。来别码制度指音乐制作单位在CD上留下识别码,执法机关可以通过识别码追查来源;为保证该制度有效实施,政府将对不使用识别码的制作商及销售不带识音乐产品的销售商征收20%的税。

(三)民间保护

为配合政府的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的集体管理和保护,印度知识产权组织成立了民间的行业管理社团,例如:

1.印度电影电视制作人版权管理协会(SCRIPT),负责协调和集体管理印影产业的版权;

2.印度表演权协会(IPRS),负责协调和集体管理印度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学生:人文学院网络传播07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放弃了传统说教新闻的生硬、呆板,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当今受众的眼球。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但是,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为了迎合受众,过多报道生活中既无积极意义又无新闻价值的一些琐事,甚至还有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到此类新闻中。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民生新闻传播误区发展趋势 目录 绪论 (1)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1)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形成背景 (2) 三、民生新闻的优势 (4) 四、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5) 五、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 (6) 小结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新闻从广义上来说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却是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感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民生大参考》到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民生类新闻节目可谓是“遍地开花”,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被学者称为“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何谓“民生新闻”,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业界和学界对民生新闻的几种观点,可以将“民生新闻”理解为: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印度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大学 xx学院 国贸07Q1 一、xx经济现状概述 (一)xx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创造“印度崛起”的神话。印度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长存等现实情况分析,这一目标的实现颇为不易。 1.xx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总述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 3.5%,80年代提升为 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 10.4%。2004-2005财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 6.6%,其中建筑业增长率为 5.2%,工业增长率为 9.3%,第三产业增长率为 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长 53.5%,较第一季度的

24.6%增长了一倍多,外国直接投资则增长 26.8%,印度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 (1)第一产业现状: “绿色革命”使农业增产增收但科技兴农仍然任重道远。 今日的印度已彻底改变了“带着讨饭篮子”的形象,粮食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至2003年的 2.2亿吨,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粮食产量目标为 2.251亿吨但由于降雨量下降,产量预计会减少到 2.06亿吨。现在印度的许多农产品如大米、小麦、豆类、棉花、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归功于1964年-1970年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90年代后印度又开展的“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促进了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现在印度正朝着2010年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前进,预期届时粮食市场将超过25,000亿卢布。但是客观来讲,印度农业生产率仍然很低,每公顷 1.7吨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 2.6吨的世界水平和5吨多的发达国家水平还相差甚远。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预算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改善农业领域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允许国内农产品出口商免税进口种子和农用物资等。 印度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开垦荒地、选育良种、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网增加灌溉面积、保证电力供给、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第二产业现状: 新兴工业实力渐强,但协调发展不容忽视。 印度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制药、汽车等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发展也较迅速,煤炭是

印度软件产业发达之谜

深度解析:印度软件产业为何如此发达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软件产业聚集地,如美国的硅谷、日本九州的硅岛、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园等等。这些产业聚集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印度的软件业聚集情况颇具借鉴意义。 印度是IT人才的硅谷。在美国,超过18%的微软员工,16%的IBM员工,17%的网络人才和超过10%的医生,21%的护士曾经在印度接受过教育。美国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通用电器、捷运公司甚至五角大楼都采用印度的软件。在硅谷的各大电脑公司里,有众多的印度人肩挑研究开发的大梁,连德国也已经宣布要从印度引进软件人才。 由于决策和定位得当,印度迅速崛起为一个软件生产大国,1990年其软件产值为5000万美元,到2004年印度的软件出口值已达120亿美元。印度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2008年要实现软件出口500亿美元,力争成为世界软件出口的龙头。印度软件业发展有如下特点: 首先是政府大力支持。据资料显示,印度软件业自1993年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0%左右,1998~1999年度印度软件业产值为39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6亿多美元,是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和出口国。印度软件业占据世界软件市场16.7%以上的份额,印度软件产品大多输出到美国,其次是欧洲。印度的软件公司承揽了美国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运行软件,以及伦敦地铁的运行软件,其设计技术堪称一流。 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称,80%的美国公司把印度作为国外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难怪,微软的比尔。盖茨访印时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可能是印度。” 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不强。但印度政府的发展策略是从几个主要产业入手,使用有限的资源和集中的政策扶持发展相关产业。其成效就是使印度成为了世界软件第二大国。 上世纪80年代初,拉吉夫。甘地政府明确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其政府推动和政策切入点就是软件业。1984年印度政府颁布了计算机政策,明确了软件业为产业,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和优惠(中国在2000年国务院的18号文才明确了软件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1986年印度政府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发展和培训政策》,为软件生产提供了一切必需的投入,如提供进出口用汇便利、金融支持、人员培训、高速数额传输、简化投资和进出口手续等;并给予税收优惠,如免交国内货物税、进出口生产的软件全部用于出口的,可免交关税等等。 其中,制订软件技术园区计划的政策成为印度软件腾飞的助燃剂。 1990年印度电子工业部宣布了首批3个软件科技园区(STP):班加罗尔(BangaloRe)、布巴内斯凡尔(Bnubaneshuar)和浦那(Pona),1998年又宣布了25个软件科技园区。在1984、1986年相继颁布的政策导引下,以软件科技园区为主的软件企业得到很大发展,软件制造商收益不浅。 1992年设备和产业进口的许可证取消,加上在80年代拉吉夫。甘地政府改变了过去的进口替代政策,强调:“凡是有利于技术更新、有利于出口的,无论是原料、中间产业还是资本成品都可以进口。”这些相应政策,大大刺激了印度出口导向型的软件业发展。 瓦杰帕伊政府成立后,确立要把印度变为“全球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和“信息革命时代先驱”的目标,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莫拉索利。马朗说:“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但我们不想错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论文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现状趋势 论文摘要: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平民化、故事化和娱乐化,平民化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争相采用的一种方法。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民生新闻是在多重标准下划分的新闻类型。它注重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又带有娱乐性,是随着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广泛普及,电视媒体的话语语境中慢慢展现出一种大众情怀的产物。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他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 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通过信件、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生命;在新闻选材上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在叙述手法上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通过向观众提供实用的关心自身利益的新闻资讯从而不断提升观众的媒体素养,担负起了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责任。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简介: 民生新闻的雏形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已经逐渐开始风靡,但是在新兴媒体——电视上,新闻却一直以政治新闻为主,关注的都是大事件。 1、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建设历程: 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改名为《第七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时至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栏目。由此引发了本地区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大战”。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的《直播生活》,就带有明显的民生新闻特质。2004年10月,辽宁电视台开办的《新北方》,第一次在辽沈地区公开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2004年以来,河北卫视频道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打造了卫视龙头栏目—以新闻的速度、民生的视角,讲述、报道新近发生的硬性新闻以外的生活新闻、生活故事的《直播生活》。2004

2020年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印度自1991年政府实施大刀阔斧的的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在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高速稳定地增长,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举世瞩目的亮点,也因此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并列成为“金砖四国”,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本文全面地研究了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并客观地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一、前言 同中国相似,面对不温不火的经济状况,印度在90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年间,印度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7%以上,2011年印度GDP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同比增长8.5%,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甚至有机构预测印度在20年后其经济总量会超过中国。然而,印度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软肋。研究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印度经济全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升为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10.4%。印度经济的迅猛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增长迅速。 印度凭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先行带来了印度软件、商务处理外包等IT服务业的兴旺,促进了印度资本金融市场的发达和旅游业的繁荣。印度58%的国内生产总值由IT,金融,房产等服务业贡献,一般来说要达到挪威,芬兰这样的发达程度才会有这种比例。服务业出口业绩喜人,在2004- 2005年度服务出口额为460亿美元,出口增长高达71%,2005年4月至12月期间,服务出口增长创75%的高记录,创汇328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出口在2004- 2005年度增长34.4%,创汇172亿美元,在2005-2006年度上半个年度软件服务出口额103亿美元,增速为32% ,全球近一半的外包业务被发往印度,印度因其发达的外包服务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2、IT产业世界领先。 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 3、发达的资本市场 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其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全国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家;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2010年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34家,位列全球证交所首位,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 4、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印度的旅游业每年都要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2006年去印度旅行的游客多达440万旅游收益达67亿美元,旅游业的腾飞将也带动印度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世界经济论坛针对旅游业制定的排行榜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旅游业最具竞争力。 5、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 2002年印度制造业出口约370亿美元,2004年很快上升到540亿美元。印度政府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改革重点,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04年9月成

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

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印度经济现状概述 (一)印度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创造“印度崛起”的神话。印度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长存等现实情况分析,这一目标的实现颇为不易。 1.印度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总述 ?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80年代提升为%,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2004-2005财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其中建筑业增长率为%,工业增长率为%,第三产业增长率为%。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长%,较第一季度的%增长了一倍多,外国直接投资则增长%,印度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 ? (1)第一产业现状:“绿色革命”使农业增产增收但科技兴农仍然任重道远。 今日的印度已彻底改变了“带着讨饭篮子”的形象,粮食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至2003年的亿吨,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粮食产量目标为亿吨但由于降雨量下降,产量预计会减少到亿吨。现在印度的许多农产品如大米、小麦、豆类、棉花、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归功于1964年-1970年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

基于印度国情下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演讲者A 成员介绍:第10小组 贺佳盈:吴家莉:李彩彩:卢少仪:李雪欣 演讲主题:基于印度国情下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主要围绕其产生的背景、现状、企业文化和发展趋势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演讲者B 背景 印度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印度对科技人力资源的重视也反映在一些报告中,如《印度科学报告》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友好之间的重要桥梁,是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当前,印度科技人力资源情况虽然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但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达国家”。 演讲者C 现状 1.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平均水平在周边国家中要强于巴基斯坦,但不及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印度科技部统计显示,2002~2003年度全国的研发投入为1,800亿卢比,在科研经费的各种来源中,中央政府投入最大,地方政府占8.5%;国营企业占5.0%;高等教育部门占4.2%。 中央政府的研发投入去向比较集中。中央政府的研发开支中有84.1%用于生物技术部、科学技术部、医学研究委员会、信息通信技术部等12个主要的科学研究机构,其中国防研究发展组织的研发开支占中央政府研发投入的30.2%。 3.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技人力资源增加了,就可能有更多的人从事科技研发工作,也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对科技、对科技人力资源提出更大的需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事实表明,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其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 印度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不断增加,且其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4.比如从地域分布看,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数量都最多的北方邦,其科技人力资源确位列全印各邦第三。而且,科技人力资源在各邦的分布很不平衡,数量占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比例超过10%的只有西孟加拉邦、马哈拉斯特拉邦和北方邦。前五名邦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之和占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 5. 符合教育资格的科技人力资源中只有约35.2%的人选择了与科技研究相关的工作,而从事与科技研究相关的工作人员中也只有约52%的人符合教育资格。因此科技人力资源所受教育水平并非很高,而且这种现象并未得到很好解决。 演讲者D 印度的企业文化 1、在印度,无论哪种经济,哪怕是信息技术推动的新经济,都是私营企业占多数。印度企业与中国企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2011年8月,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正式揭牌,雨花台区作为南京市发展世界性软件名城战略的主要力量,软件业发展进入跨越式、高速发展时期。而雨花经济开发区作为软件谷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功能转换,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作为南京市软件产业赶超对象,在经过20年的发展,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誉为印度的“硅谷”,它成功经验值得开发区的借鉴。 一、班加罗尔市及科技园的背景与现状 (一)背景 班加罗尔市位于印度南部,是卡纳塔克邦首府,面积174.7平方公里,人口600万。自1984年印度颁布《计算机软件出口、发展和培训政策》《IT行动计划》开始,软件业发展正式摒弃了自力更生和进口替代。目前班加罗尔是印度工业中心及商业中心,除了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皮革、食品等现代工业外,以软件产业著称于世。 (二)现状 2010年印度软件产业产值731亿美元,班加罗尔约占一半,班加罗尔市与软件相关的企业都集中于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科技园。该产业园1990年由印度电子部批准成立,是印度最大、最著名的

软件科技园,也是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班加罗尔科技园企业由外国、本地及合作公司组成,已有高科技企业5000多家(1000多家由外资参与经营),软件企业1400多家。外国公司为其母公司提供离岸外包服务,本地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本地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印度软件百强企业,前二十位贡献了大部分的销售收入。目前园区内印度本地的著名软件企业INFOSYS、WIPRO和TATA(塔塔)咨询公司等,国际知名品牌公司有通用、微软、IBM、甲骨文、德州仪器等。全球500强中就有160多家企业由印度供应其全球营运点所使用的软件。全球软件开发评级CMM的最高等级是五级,印度拥有58家,其中的33家就坐落在班加罗尔。1[1] 二、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的成功经验 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方面: (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廉价的人力资源 班加罗尔向来是印度的“科学研究之都”和“科学之城”,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集中地,聚集了10所大学, 70所技术院校以及28个国家级和联邦级的研究机构。目前,印度有35万名合格的计算机软件人才,有320万专业人才服务于计算机软件公司。此外大多数企业提供在职培训。 (二)政府的正确定位及高效运作的管理体制

印度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十六章印度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报业 一、历史沿革 在17世纪后半期的18世纪初,印度出现了类似中国邸报的手抄新闻,主要记述皇室活动,供各层官吏阅读。 (一)早期英文报纸 印度的近代报业产生于殖民地时期。 《孟加拉公报》1780年由詹姆斯·奥古斯塔斯创办于加尔各答,是一份英文周报。 《加尔各答日报》英政府在印度的官方机关报。 其他英文报纸:《孟加拉新闻》、《加尔各答纪事》、《孟买先锋报》、《孟买日报》、《孟买信使报》 (二)早期印地语报 19世纪初,印度有了本地文字的报纸。 《印度之境》第一份印地语报纸,1818年英国传教士在加尔各答创办。 《孟买新闻》第二家印地语报纸,至今尚存,是印度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达尔巴新闻》第一份孟加拉语的报纸。 报纸作为斗争工具: 1、与殖民者作斗争,主张出版自由,批评殖民政策的报纸。 最著名的是《加尔各答报》,英国人詹姆斯·白金汉创办,主张给印度人民新闻自由。 2、印度本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兰姆·莫罕·罗易:印度宗教改革家,报业先驱。创办了孟加拉语的《明镜报》、《孟加拉使者》,波斯语的《波斯文周刊》、《镜报》。 (三)废除检查制度后的报刊 1835年印度代理总督宣布废除新闻检查制度,实行出版自由。 《印度时报》1861年由自由派报纸《孟买时报》和其他两家合并成商业性报纸 其他报纸:《甘露市场报》、《政治家报》、《凤凰》,均在加尔各答创刊。 19世纪后半期政治性报纸发展迅速: 《印度教徒报》1878年六名爱国知识分子在马德拉斯创办,为英文报 《醒狮周刊》1880年国大党创始人巴尔·提拉克在浦那创办的马拉特文报 二、20世纪的报刊 (一)概述 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甘地在这一时期创办了一系列报纸,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报刊出现。30年代经济危机打击下的印度掀起又一次民族解放高潮,甘地又创办一系列报纸。1947年印度独立,宪法规定了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款,印度报业迅速发展。 (二)印度报业结构的特点 1、种数多,销量不大; 2、语种繁多; 3、出版地集中 (三)主要报刊与报系 《印度快报》1940年创刊于孟买。印度快报系有15种出版物,是印度最大的报团。 《印度时报》1838年创办于孟买,原名《孟买时报》。该报系有14种出版物。 《印度教徒报》该报常被比作英国《卫报》,该报系有4种出版物。 印度的报刊大多是私营的。

印度对美国贸易情况分析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学号: 201 024053 姓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于贸易 指导教师: 指导成绩: 2017年10月04日

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20150240539 王朝阳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印度国情简绍 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1] ,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2017年6月9日,印度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二、印度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已发展国家澳洲相差无几。印度年成长率为5.8%,并于2011年至2012年间达6.1%。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经济政策采行贸易保护主义,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

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和展望

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和展望 13级建筑1班余勇 2013301130119 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许许多多的科学领域当中,中国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着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但是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多方面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步入了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在满足于过去的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着眼于中国的科技发展新问题和它的未来趋势。 中国的每一次科技突破都是为国人所瞩目的,其中最受关注的,比如,航天技术、生物医学研究、物理研究、交通技术、信息建设等,都不断有新的突破。 比如在航天技术方面。从03年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不断有新的突破,05年的神舟六号、08年的神舟七号,都证明了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在一步一步的前进。还有目前运行中的天空一号,在任务中为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 又比如在信息建设方面。下一代互联网研究重大突破,并在产业化方面有所进展。这种更快、更安全也更方便的互联网,将进一步的加快所有的信息交流,使得更多的产业发展更加迅速;此外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也是另一重要成果,作为中国首台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具有高性能、高效率、高密度、高性价比、低功耗以及广泛适用等特点。 还有像交通技术方面。起始于2004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并于09年8月正式开通,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止2014年10月26日,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自主研制AJR21支线飞机首飞成功。作为中国的第一种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飞机,AJR21系列将会为国际国内的单程短距离航行提供更多的便利。目前AJR21正在完成国内外适航取证,并且即将投入民航运营。 我国的各级成果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可喜的,而与此同时我们仍需要冷静的对待这些过往的成就,反思发展历程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9.7%的速度递增,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位,但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科技实力上的差距仍然很大,并且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经济运行的质量却还不高,这会导致科技发展水平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科研项目,需要大量的经济实力才能够更快的发展。 还有中国许多行业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而是科学技术能够有所突破的必要能力。 对于中国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想要成为一个科技强国,我认为可以再这样的几点上做更多的投入。 一是在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将创新的意识植入新一代人的思想里面。在中小学中的绝大部分课程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更有许多高中选择了牺牲所有副课的时间来补充主课的时间,以备高考。这样的教育并不是说没有好处,但是在另一方面约束了学生的思想,对一个唯一的“答案”变得依赖。当然,就人才的筛选方式上,高考统一化的标准是最容易的,而我认为即使不纳入高考考核科目内,我们可以让学生必修来参加创新教育性质的课程,

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因素分析(20210311090015)

印度软件产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1994/1995 年财政年度,印软件产业的产值是8.4亿美元,出口4.75 亿美元;到1999/2000年度,产值已达57.21 亿美元,出口40.23亿美元;五年间,产值增长近7 倍,出口增长逾8 倍,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54%。目前,软件出口已占到了印全部出口的10%强。业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是机遇、条件和努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将印软件产业的成功因素归纳如下,供读者参考。 国际机遇 20世纪70 年代,计算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开始在印度工业界中出现,当时人们不能预知它的威力,更想象不到它将给印度带来多少财富。80 年代中期,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家和印政府的决策者开始意识到印在发展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认为它将可能成为印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将在赚取外汇的同时创造大量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正确、客观的认识,不失时机的行动加上政府于1986 年及时出台了第一个“软件发展政策”,使印软件产业很快起步。至70 年代中期,印一批软件企业已积累了相当的开发与服务能力和开展国际业务的经验。在Tata 咨询服务公司、Infosys 和Wipro 等一批成功的软件公司的带动下,恰逢“千年虫”危机和欧洲统一货币,以及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国际软件业务急增,使印软件企业掘得了第一体金,又有一大批软件公司得以成功起飞。 统计显示,仅消除“千年虫”一项,印就进帐25 亿美元。就此,印一批软件公司完成了原始积累,奠定了印度在国际软件市场的地位,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形象,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成功的有利条件 1.语言和数学逻辑思维优势。目前,主宰计算机世界的语言是英语,而大量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是能讲英语的人。印度有约5000万人(占印度人口的5%)熟练运用英语,堪称世界讲英语大国。这些讲英语的印度人基本上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使得印度人从迅速掌握软件生产技术,到了解世界市场行情,到产品的研发和推销,都占到了先机。其次,编写计算机软件程序需要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印度人又恰好以这方面见长,因此,计算机软件便成了印度人员乐于、最擅长从事的行业。 2.人才优势。印度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传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印已成了世界第二大科技人才资源库(仅次于美国)。目前,印有各类科技人员约800 万人,其中有约41 万从事信息技术(IT)产业。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已连续几年评价印在合格工程师和IT 人才的获得方面为世界第一。目前,印有开设IT 专业的工程类院校1032 所,能招收IT 专业学生66214人;加上6 所印度理工学院、2所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和1所印度科学研究院招收的约1200 名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转到IT 专业,印今后每年至少可以培养IT 专业的毕业生6.8 万人。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最近,为克服日益显现的IT 人才供不应求,总理瓦杰帕伊下令成立的“ IT ”人才资源特别工作组制定并开始实施了一个扩招计划,即2001年扩招3.5 万人,再通过建立更多的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和鼓励发展私营IT 教育机构等措施,使印在2008 年的IT 从业人员总数达到220 万。可以预见,在未来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发表时间:2009-04-02T11:56:45.670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芸[导读] 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民生新闻的出现为中国电视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有人提出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词:民生新闻现状发展 一、民生新闻概述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有则改之、无则效仿”,推出全新的直播类新闻栏目,几乎形成了一股热潮。作为开山鼻祖的《南京零距离》更是率先提出了“民生新闻”的理念,并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栏目的价值取向,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在报道内容方面,“民生新闻”注重报道贴近受众的动态新闻,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体现了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从传播模式来看,民生新闻颠覆了传统的“传者——受者”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给了公众发表真实言论的勇气与机会,彰显民生新闻的亲民倾向;从传播方式来看,民生新闻借助现代电子科技的手段,不断增强丰富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从报道语言上看,新闻节目主持人尽显个性风采,在节目中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欣喜、伤痛、愤慨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但是,在民生新闻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民生新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狭窄,信息负面。许多新闻只是停留于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对题材进行筛选,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也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更缺乏对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的剖析,让人觉得所谓民生新闻不仅琐碎而且肤浅,不能带给人们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许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故意增加负面新闻的数量,但却无意中忽视了媒体对受众舆论引导的职责。我国60%的受众文化层次较低,他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受表面现象的误导。如果新闻媒体不在舆论上进行客观引导,较多的负面信息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一些学者曾经对此境况十分担忧,即如果把观众的简单注意力和由此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作为民生新闻惟一的价值追求,那么民生新闻则会走上和“民生”的精神品质相悖的道路。(二)形式雷同,竞争同质。有人将民生新闻比做一块又香又大的蛋糕,大家都来抢,结果蛋糕迅速被摊薄,陷入了无序竞争的状态中。从报道效果看,同样一个现场,同样一条新闻,由于记者角度不同,有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声音,结果报道的效果有可能会是南辕北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有一家省级单位将员工缴纳的一万元善款,捐给一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当时有两家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结果是一方说单位员工很有善心;一方却说单位搞硬性摊派。经过这样一番效果截然相反的报道,媒体的公信度可想而知。 (三)方言包装,自我认同。为了在国内外强势媒体的夹击下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迎合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在摸索新闻本土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电视台已经大胆地直接使用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然而,新闻“本土化”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本地话”,我们也不能将方言新闻单纯视作是对本地信息的深度挖掘。有专家认为,方言新闻的走红,其实反映的不是观众对新闻本身的认同,而是当地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三、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 (一)拓宽民生新闻的内容。事实上,民生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民生”一词涉及到的方面同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阶段有着本质的契合。它说明,百姓对信息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内容也应该是有层次的,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只停留于浅层次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拓宽思路,挖掘同民生关系紧密的各种政策法规、时政新闻等等,从而扩大民生新闻的容量,增加民生一词的厚度。 (二)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但它又不同于日常衣食住行的简单报道。这就要看选题是否具有深层意义的信息,是否有话语空间。车祸、火灾、家庭矛盾、水管爆裂、公物受损和打黑揭丑等这类选题每天充斥民生新闻并形成一种模式,尽管吸引眼球,但对提高市民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素质并无多大帮助。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并不是一概排斥社会新闻,而是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这就要求在追求新闻可看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同时,更注重新闻的价值。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优化民生新闻报道结构,应力求在前瞻性、贴近性、服务性上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和更多、更广、更深的资讯视野,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满足市民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三)建立民生新闻的品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想发展壮大,应该加快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惟有如此,电视民生新闻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步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要使民生新闻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经常给观众以新鲜感,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定位,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不断在节目内涵和表现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栏目品牌。参考文献: [1]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周纪宣.追寻新闻美学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2.

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因素分析.

印度软件产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1994/1995年财政年度,印软件产业的产值是8.4亿美元,出口4.75亿美元;到1999/2000年度,产值已达57.21亿美元,出口40.23亿美元;五年间,产值增长近7倍,出口增长逾8倍,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54%。目前,软件出口已占到了印全部出口的10%强。业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是机遇、条件和努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将印软件产业的成功因素归纳如下,供读者参考。 国际机遇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开始在印度工业界中出现,当时人们不能预知它的威力,更想象不到它将给印度带来多少财富。80年代中期,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家和印政府的决策者开始意识到印在发展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认为它将可能成为印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将在赚取外汇的同时创造大量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正确、客观的认识,不失时机的行动加上政府于1986年及时出台了第一个“软件发展政策”,使印软件产业很快起步。至70年代中期,印一批软件企业已积累了相当的开发与服务能力和开展国际业务的经验。在Tata咨询服务公司、Infosys和Wipro等一批成功的软件公司的带动下,恰逢“千年虫”危机和欧洲统一货币,以及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国际软件业务急增,使印软件企业掘得了第一体金,又有一大批软件公司得以成功起飞。 统计显示,仅消除“千年虫”一项,印就进帐25亿美元。就此,印一批软件公司完成了原始积累,奠定了印度在国际软件市场的地位,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形象,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成功的有利条件 1.语言和数学逻辑思维优势。目前,主宰计算机世界的语言是英语,而大量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是能讲英语的人。印度有约5000万人(占印度人口的5%)熟练运用英语,堪称世界讲英语大国。这些讲英语的印度人基本上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使得印度人从迅速掌握软件生产技术,到了解世界市场行情,到产品的研发和推销,都占到了先机。其次,编写计算机软件程序需要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印度人又恰好以这方面见长,因此,计算机软件便成了印度人员乐于、最擅长从事的行业。 2.人才优势。印度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传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印已成了世界第二大科技人才资源库(仅次于美国)。目前,印有各类科技人员约800万人,其中有约41万从事信息技术(IT)产业。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已连续几年评价印在合格工程师和IT人才的获得方面为世界第一。目前,印有开设IT专业的工程类院校1032所,能招收IT专业学生66214人;加上6所印度理工学院、2所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和1所印度科学研究院招收的约1200名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转到IT专业,印今后每年至少可以培养IT专业的毕业生6.8万人。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最近,为克服日益显现的IT人才供不应求,总理瓦杰帕伊下令成立的“IT”人才资源特别工

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章节题库-印度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印度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印度第一家真正的报纸是( )。 A.《印度快报》 B.《印度教徒报》 C.《孟加拉公报》 D.《印度时报》 【答案】C 【解析】1780年印度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诞生于加尔各答,由詹姆斯.奥古斯塔斯·希基创办,名为《孟加拉公报》,是一份英文周报,每期两页,主要报道政治和商业新闻。 2.印度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是()。 A.《印度快报》 B.《印度教徒报》 C.《孟加拉公报》 D.《孟买新闻》 【答案】D 【解析】1822年第二家印地语报纸《孟买新闻》(Bombay Samachar)创刊,创办者为法多杰·马兹班,至今尚存,是印度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3.第一家孟加拉语的报纸是()。

A.《孟加拉公报》 B.《达尔巴新闻》 C.《孟买新闻》 D.《印度之镜》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印度有了本地文字的报纸,1818年英国传教士华德等三人在加尔各答创办了印地语报纸《印度之镜》。同时,第一家孟加拉语的报纸《达尔巴新闻》在加尔各答诞生。 4.()对印度1918--1922年的民族解放运动起了一定推进作用。 A.《孟买新闻》 B.《新生活》月刊 C.《印度之镜》 D.《青年印度》周刊 【答案】BD 【解析】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的莫汉达斯·甘地(1869—1948年)1904年在南非创办了《印度舆论》,用英、印地、泰米尔和古吉拉特四种文字出版,积极宣传民族解放。回国后,他担任《青年印度》周刊和《新生活》月刊的主编,这两种刊物对印度1918—1922年的民族解放运动起了一定推进作用。 5.印度最大的报团是()。 A.孟买新闻报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