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详解

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详解

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详解
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详解

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详解

————————————————————————————————作者:————————————————————————————————日期:

(1)结合你所选的主题,谈谈你本次学习体会和认识;

在本次中国福利协会举办的养老院长培训班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在养老机构工作的所见所感,我认识到:失智症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失智症是由于大脑产生的病变而导致的一组综合症,表现为认知能力发生全面而持久的衰退,性格行为和心理发生改变,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退化,逐渐丧失自理能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老,身体各项功能下降,会出现食欲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明、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然而有的老年人伴随着衰老,会患有不同程度的失智症。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2012年全球痴呆症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失智症患者将达到6570万人,而到2050年将达到1亿人。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失智的最主要病因,占失智症总量的60%以上。是一种致命的脑部神经退性疾病。它破坏脑细胞,导致记忆、认知、思考和行为能力发生异常,最终导致机体丧失功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抑郁情绪、不动脑,脑外伤、人际淡漠、酗酒和性别因素都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失智症的病程可分为三阶段:早期、中期、晚期,晚期疾病的症状最严重,患者会丧失沟通能力、丧失自我照顾的能力、丧失行走、微笑的能力、不能辨认人、地方和物体、肌肉萎缩、吞咽困难、痉挛、大小便失禁、呻吟或哼叫、嗜睡,最后通常由于发生肺炎或其它感染而导致死亡。

(2)阐述由这个主题而引发的你对你所在养老服务机构现状的思考和分析;

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在标准化、智能化的建设中,已经成为沈阳乃至东北养老行业的标杆。在最重要的照护方面,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员工培训,在失智症的照护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机构养老的失智症照护方面应做到:照护人员对待失智症老人,应秉持尊重生命、以人为本、伙伴关系的基本理念。秉承“弄清原因、及时治疗、愈早愈好”的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一、开设失智症老年人照护专区,进行专门化、独立化、个别化照料。机构中较多的高龄老年人患有失智症,而对待失智症我们的护理是与其他老年人一并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在养老机构中,一个重要的特殊群体没有得到最好的照料。而且大多数从事养老护理的人员对失智症认识不全面,只依据自身经验判断老年人脑子不

清楚,而不了解失智症病程的三个阶段。在养老护理的一线无法对失智症老人进行康复护理和病情预判,而延误了护理、康复的最佳时机。失智症是记忆障碍,识别障碍是认知障碍的核心症状。很多失智老人,就有会把自己的女儿当做别的亲属,比如自己的姐姐,不能辨认亲近关系亲属的身份。由核心症状易引发精神障碍和行动障碍,也就是生活障碍,这种障碍和脑神经细胞的减少同时缓慢进行。照护人员的照护会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及时、准确和地把握老年人的日常及心理状况,关注每位老年人的感情、情绪和运动。

二、与失智老人建立有效的沟通

失智老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语言交流的能力逐渐丧失,将自己真实的需要进行表达的能力会越来越差。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受阻会诱发行为问题,所以照护人员不应否定老人,而应去主动迎合老人的思维。比如,老人幻想的事情实际上没有发生,但是老人感觉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如果否定老人说“那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样的事是没有的”,老人反倒会更加亢奋,会助长老人的幻想,会认为护理人员不相信自己,所以情绪会低落。

照护时的交流语言要简单、形象、缓慢、清晰,态度要亲切、温和、平静。照护人员需要花时间,好好倾听老人的回忆和忧愁,充分理解话语中隐含的不安或恐惧,使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要经常表扬和鼓励老人,唤起他们的积极情绪,增强信心。即使老人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活动,也需要在旁边保护他,和老人谈论开心的话题,改变他的心情。失智症的症状是现实的,会造成烦恼、痛苦,或者憎恨别人,怀疑对方的情绪,这些症状出现时,应该充分观察其语言、行动、表情等,收集信息,提早接受医生的治疗。

三、制定专门的照护标准,实行标准化的日常照护制度

病前控制:以老年人能力评估为切入点,对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进行评估。制定专门的照护标准,进行标准化护理。在预防失智症的发生方面做到:强化记忆锻炼。人的大脑越用越灵活,老年人对自己的记忆力应该有充分的信心,主动加强记忆锻炼,护理员可以通过增加信息刺激,比如培养看书读报的习惯,不断学习;定时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丰富信息量和大脑的运动量;保持良好的人际、社会互动,不断地从社会中获得大量

信息。用复述的方法强化记忆。可以给老人听熟悉的歌曲,聊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建议老人写日记、周记、将做过的事情记下来。保持愉快的心境。

病中控制:按照护理服务实施流程,让老人尽可能独立完成洗脸、刷牙、整理床铺等日常活动;为其制定适宜的锻炼计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身体制,如上下楼梯、慢走等;可进行下棋、读报、聊天、练书法和绘画等活动,帮助患者扩大思维,提高智能;根据病情适当休息或进行户外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丰富老人的人际交往;饮食上给养员保证足够的营养、热量、维生素和水分摄入,适当喂老人进食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各种并发症:如褥疮、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病后控制:评估老年人,完善评估护理机制。

(3)结合这个主题,谈谈你对你所在养老服务机构未来的标准化管理、人才培养的计划等。

标准化管理的计划:

人才培养的计划:以辽宁华龄养老服务培训中心为人才输送基地,中心成立于2014年初,是全国首批养老服务机构人才培训实训基地。成立以来,先后引进了日本、韩国等先进的介护技术和管理方法,开设了养老护理员、养老介护师、养老健康管理师、养老营养师、养老康复师、中医理疗师、健康保健师等专业课程。另外,为了满足养老管理人才的需要,中心经多方探索与实践,增设了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训班,并承接了国家民政部福利中心举办的养老院长培训班等管理课程,省卫计委社区养老管理人才培训班。先后培养了专业技能型人才500余人,管理型人才100余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智能化养老产业涉及的通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现代医疗保健智能控制技术以及医疗卫生、护理康复、物业管理、社工方法等内容开设专业课程。以培训中心为依托,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强护理团队的建设、开发和培训,学习失智症的病理和护理需求:了解失智症对老年人所产生的影响,了解和理解失智老人的总体情况,知道如何与失智老人建立有效的交流,熟练掌握日常照护技能,子女各位和精神症状管理,对失智老人细微的变化

保持警觉,积极主动、团队分享,对失智老人支持与关怀。

一、根据老年人服务的核心目标:生活的独立性、精神的愉快性、社会的交往性、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性

护理服务内容的标准化设计:一般的护理服务:个人生活照料、安全防护、心理支持、护理评估、康复护理服务、健康指导服务、安宁护理、社会功能训练。

特殊护理服务:给药护理、压疮处置、伤口换药、呼吸道管理、管道维护、结肠造口、治疗性护理服务。

护理服务管理模式:护理服务实施规范化及质量监控。

养员入住机构、出机构、转诊机制

护理服务实施流程:全程护理服务流程、每周护理服务流程、每日护理服务流程、每项护理服务流程。

质量监控:明确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内容,建立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具体措施,建立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

3.1.1机体逐渐衰性变异。衰老是人类生命的必然过程,老年人随着精血的显衰,心力渐退,除体力衰退,抵抗力低下,行动迟缓等机体退化外,还出现反应、思维迟缓,记忆力衰退,理解能力及适应能力减低等情志失调的表现,如烦躁,易怒、忧郁悲观失望等。

3.1.2感情脆弱。易于受损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衰老以及一生中所经历的境遇不同出现不同层度的心理损害,如长期生病易使行动受限,常感情脆弱,一句话或一句微不足道的事都引起伤情。

3.1.3孤独寂寞。不被他人理解老年人年岁已高,体力精力明显衰退,

做事常心有余力不足,甚至做错事,但却不服老,久之不被社会及家庭理解,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心中空虚,需要精神寄托。

3.1.4猜疑心理。老年人的心理防卫及应对能力随年龄增高而减退,对外界的耐受性及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情绪的变化[2],特别是长期患病的老人,生活处理能力下降,对周围的一切反应非常敏感,如儿女、社会、医务人员的言行,或表现出某些不尽人意之处,易使老人引起猜疑;听不清别人交谈时,便认为自己的病情加重,把一些没有关联的事情扯到自己身上,引起无故的联想。

3.1.5恐惧心理。进入老年期,每个人都要面临生理的、社会的、家庭的种种变化,由于机体老化,易患各种疾病,不免对生活留恋,对死亡产生恐惧感,得病后,求医心切,希望立即得到诊断及满意的治疗,对疾病的治愈期望很高,但客观事实告诉他们某些特殊疾病不能瞬间出现奇迹,特别慢性病的反复,病人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紧张,烦躁不安及消极心理,进而导致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两者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

3.1.6依赖心理。有些老年人患病后常多有依赖感,表现为药物依赖,家属、医务人员依赖,周围环境依赖,认为只有贵药、新药才能治好,如只有住进心目中好的医院才能康复,这些老年人对外界的适应性愈来愈差,耐受力下降,经不起病情反复的打击。

(1)语言交流:注意语言艺术,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心。①对老年人在介绍病情时,要语言亲切,态度谨慎诚恳,不能搪塞,以免发生猜疑。②尊重老人的的人格,病人在治疗期间如有隐私,应做好保密工作,对其合理要求及时解决,不合理的要认真解释。③注意声音和语调的运用。要掌握声音的大小。语调柔和、吐字清晰、通俗易懂,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可模棱两可,应用医学俗语。④重视对方的称呼:称呼满足老干部对尊重的需求,许多老干部离休后,由于疾病的困扰和离休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了失落感、孤独感、恐惧感,因此与老干部接触时,称呼要得当,使对方得到心理上满足。⑤对于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患者,应以亲切的语言、耐心地引导、鼓励患者说话,可以从患者的日常爱好或兴趣入手,然后切入正题。

(2)非语言交流:老年人由于生理及病理生理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沟通障碍。①温和的面部表情可给患者安全感,面部表情在人际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7]

。护士的面部表情因情况而灵活运用,一般情况下常用微笑,它具

有很大的勉励力、感染力,患者视之友善、轻松信任感,能有效地缩短双方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对不同场合的

不同情况,能用微笑接纳对方可反映出本人良好的修养,待人的至诚。在焦虑患者面前,表情轻松自如、大方;在痛苦不堪的患者面前,表现出温和、

慈祥、同情;在抢救重患者时,面部表情要专注,不应微笑。患者会时常观察护士的面部表情,因此护士因尽力控制一些会给患者造成伤害的表情,如厌恶、敌意等。②要有

热情、

亲切的目光,给患者以鼓励与爱护,热情亲切的注视是对患者的爱护和鼓励,不注视是冷淡的表现。作为护士无论自然情况如何,专注和充满热情的目光,都能使产生一种友善的感觉与亲切的印象,护士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柔和的声调,同情和关心的态度,这些可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使患者主动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③通过亲切的触摸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触摸是人类情感表露方式之一,也是护患交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8],适时的触摸可使患者获得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护士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翻身、扣背、按摩,患者可产生温暖和亲切感,使患者增加安全感。④规范的仪表给患者以信任感,仪表是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方式,护士的仪表往往使患者产生很强烈的视觉反应,雅致的端庄

仪表、适度的整洁之淡妆体现护士的严谨与认真,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及受尊敬的感受,如果浓妆艳抹、佩戴大耳环、白色工作服脏污或缺个扣子,这是一种无形的刺激,会引起患者的反感,影响护患关系,从而影响治疗护理的效果。

总之,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不仅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还要加强对护理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要了解有关心理、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情感交流的技能,接待每一位老年病人都应热忱,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待病人关心、尊重、同情、信任,能舍身处地的为老年人考虑,理解老人的感受,语言亲切和蔼,让病人有在家的感觉,禁忌生、冷、硬,态度,全心全意护理每一位老人,及时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安全、自尊、爱与归属感的需要。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模式 摘要】目的: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 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构建与探索适应新时期医院特点的临床护理教 学管理模式。方法:采取加强培训提高临床教师质量意识;针对全员、全过程、全范围质量管理等要素,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结果: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结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模式制定合理、有效,保证了实习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86-01 护生在学校学到了一定的护理理论知识,但要真正成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还 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训练,临床教学则是实现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必须做出周密的带教计划和安排,配备高素质的带教老师和根据护生各个时期的 心态进行因人、因时的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才能为护 理队伍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近年来,我院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 尝试,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临床教学内容及方法,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采取多种有效途径,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逐渐完善了临床教学管理,并达 到了预期效果。 1制定周密科学的带教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是临床带教的重要内容。一是计划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依据护生所学的理论课程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合理安排相应的 教学内容。二是计划必须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整体护理的观念,增加教学 内容,使护生了解到做每一项护理工作必须按护理程序进行。三是计划必须遵循 因人因时因院施教的原则,根据护生在各个实习阶段的心态、表现,医院的科室 多少,结合学校的实习安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落实在临床教学各个 环节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总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①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专科理论基 础知识,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②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 ③本科学生除要达到大专实习要求外,还需注重提高学生教学、管理能力和科研意识,完成本科实习量化指标;④每一实习科室在学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大专、本科学生书写的整体护理病历由护理教学组组 织各实习科室带教老师集中进行交叉评审量分。 2配备高素质的带教老师,实习带教老师的选拔及培训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现培养目标、落实教学计划的关键。因此,我们 严格审核实习带教老师资格,规定了老师任职的条件:①大专毕业3年或任护师 5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带教能力的护理人员;②热爱护 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③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习大纲、实习目标、实习计划、学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适合各层次学生实习的带教方法;④通过学习现代护理学、教育学相关的理论,更新教育理念,能用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带教老师应选择思想和业务 素质都比较好的护理人员担任。技术素质方面,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 经验,有较高的护理理论水平,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和临床应变能力及一定的语言 表达能力。思想素质方面,带教教师的思想品质对护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时间:2011-04-04 09:50 点击:5249次 2010年9月,我科第二批进入了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病房进行了护理管理模式创新,试行了“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深入探讨各项优质护理细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开展“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开展,除了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还加强了医护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是我们科室在这次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的一个闪光点。 首先是交班制度的改变,现在我科实行的是“医护一体化”交班,即胸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同时参与科室的晨交班。护士首先通过管理查房将护士交班形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每一个医疗组和护理组都能通过交班明确自己的重点病人。每日夜班护士交班后,再由值班医生及住院总医师进行补充,这一双层面的交班,使医生与护士交班时间整合,达到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还使全体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整体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患者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科新增一个惯例,即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将进行“医护一体化”的专科知识讲座及死亡案例讨论。届时医护人员都会晨间七点到达病房,进行专科的知识讲座,讲座后还有各位医疗组长整理出的死亡病例资料供大家分析讨论。而胸外科很多当日休息的护士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拓宽了专科知识面,还加深了解了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配合,从以往案例中总结经验,使胸外科不管在医疗还是在护理方面都能更加进步更加优秀。 最后,自今年开年以来,我科全面启动了“医护一体化”伤口换药模式。针对外科手术伤口及各类压疮,我们以各护理小组为单位,以“湿性愈合理念”为指导,每日对出院患者伤口换药工作,周一、周四对术后伤口换药,随时对特殊伤口经行换药,而对待一些疑难伤口案例则由医生护士共同商讨并合作完成。2010年换药达2000多人次,换药治疗费用达近10万元。也为科室伤口护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医护合作措施的实施以来,胸外科不仅建立了更规范交班形式,更专业的伤口换药模式。为了更好的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将“医护一体化”更好的与优质护理工程相结合,我们还建立了多个沟通平台:如85422494医护短信平台、胸外19QQ群、HXXW19护士公开邮箱以及护士园地等,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在24小时进入沟通平台更好的交流工作信息,得到患者的好评,住院病人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其中有连续3个月满意度达到了100% 。

2017年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2)

2017年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并影响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护理服务,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陕西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质量管理的目的 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活动、思想、等方面符合客观的要求,促进内涵建设,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 二、质量管理宗旨 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增加病人安全可信度及满意度。 三、质量管理方针 1、病人是护理的中心,我们要象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每位病人,让病人满意;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技能、全面的专科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在护理实践中,持续地改进护理服务过程和效果。 四、质量管理目标 1、护理工作满意度≥95%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3、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4、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0% 5、急救物品合格率100%(100分合格)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7、护理人员培训达100% 8、腕带佩戴率100% 9、年压疮(可避免的)发生率0 10 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的执行率100%(100分合格) 1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5分合格) 1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90分合格) 13、护理人员参加考试考核人数达100% 五、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二级质控管理模式,即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和科室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一)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 组长:刘宝侠 成员:郭君陈栓棋侯丽莉刘艳红王云王亚妮周海霞 (二)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成员分工: 一组:特护、一级护理、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检查质控组 组长:刘宝侠 成员:王亚妮王云刘艳红 二组:手术室工作质量、供应室工作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组长:侯丽莉 成员:刘艳红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外科病房中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外科病房中效果评价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外科病房中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 1—12月普外科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普外科患者125例作为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完善普外科各项护理制度、进行普外科护理风险培训、提升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养、强化普外科细节护理工作、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制度。结果观察组安全知识考试成绩(95.40±1.88)分、护理质量评分(96.31±1.76)分、出院时满意度99.20%高于对照组(91.22±5.50)分、(91.02±2.65)分、91.67%(P <0.05);护理不安全事件1.60%低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在普外科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各类护理风险出现的概率,患者接受良好的护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标签:风险管理;护理;普外科;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in surgical ward.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120 patients with general surgery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125 patients with general surgery were includ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general nursing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forme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Improving the general surgical care system,carrying out general surgical nursing risk training,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nurses to identify risks,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nursing staff,strengthening the general surgery detail care work,and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Results The scores of safety knowledge tes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40±1.88)points,nursing quality score (96.31±1.76)points,and hospital discharge satisfaction 99.20%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91.22±5.50)points,(91.02±2.65)points,and 91.67%(P<0.05). The unsafe incident 1.60%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33%(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general surgery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various types of nursing risks,help the patients receive good care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Nursing;General surgery;Effectiveness 護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患者身体康复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普外科病中医疗风险尤为突出。普外科是专业性、复杂性较强的科室,手术涉及的种类较多,护理工作量繁重,护理风险广泛存在于普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之中[1],因此普外科是护理风险高发科室,临床上需要精确识别护理工作中的高危因素,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力度[2]。该文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患者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分析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于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该院实施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该次研究的需求,选取90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后护理前后抑郁评分情况以及焦虑评分情况,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所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8%,二者所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该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对于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集中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以及推广。 标签:心理;集中护理管理模式;焦虑;抑郁;骨折;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oncentr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for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racture surgery patients.Methods Collected on June 6,2012-December 2013 to our hospital fractur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study selected 90 cases as the study object,and random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5)and group (n=45),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ak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focus group patient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f nursing management,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depression score after observ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anxiety score,mor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Results Nursing sco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before grading contras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the team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scores and anxiety score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ve saved,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eam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was 93.3%,control group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77.8%,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for fracture surgery patients taking focuse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further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promote the patient’s rehabilitation,is worth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Focus o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Anxiety;Depression;Fracture;Surgery 经调查研究发现,伴随着意外事故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在临床中外科手术所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骨科手术[1]。在临床骨科手术实践中,大部分患者对于手术都会产生恐惧感,由于害怕手术而产生一系列负性情绪,比如焦虑或者不安等,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手术效果,鉴于此,为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01-18T14:54:31.293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贺蓉王玫赵红梅朱冬梅[导读] 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呼吸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8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728~9.743, P<0.05);护理事件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0.75%(x2=4.052,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独立程度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674~10.214, 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呼吸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护理质量;生存质量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HE Rong;WANG Mei;ZHAO Hong-mei;ZHU Dong-mei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 Suining 629000 Sichu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Methods: choose 186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into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9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iratory medicine routine nursing group implement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 two groups of nursing quality, satisfaction, adverse events,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rd management, basic nursing quality,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isolation,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 = 6.728 ~ 6.728, P < 0.05); Nursing eents 3.23%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0.75% (x2 = 4.052,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degree of independent survival quality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 = 5.674 ~ 5.674, 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breathing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rvival. [Keywords]Respiratory Medicin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l; Nursing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呼吸内科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及痰阻引起的窒息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或呼吸功能衰竭,护理风险极高,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1]。常规护理难以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医务人员、患者、护理技术、药物、护理制度、护理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2]。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很多,但用于呼吸内科护理干预的还比较少见。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男60例,女33例;年龄41-78岁,平均(56.84±9.69)岁。对照组:男58例,女35例;年龄42-76岁,平均(57.06±8.6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呼吸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并经胸部X线检查予以确诊,包括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排除存在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合并外伤影响躯体功能、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及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选者均告知研究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包括相关疾病、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的宣教,基础护理以及治疗性质的护理干预,给予并发症等不良情况患者的重点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护理风险识别:通过上网查阅文献、回顾性分析既往我院呼吸内科患者病历资料等形式,总结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归纳出呼吸内科的护理风险主要来自病房管理不完善、基础护理不到位及消毒隔离质量不达标。组织科内全体护士参与讨论学习,以识别呼吸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 (2)护理风险分析:根据文献资料报道,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呼吸内科患者多,护理工作任务重,护理人员人手不足,出现护理服务不到位缺陷;新招聘的低龄资护士不安心护理工作,护理服务意识差,巡视病房不到位,影响护理安全;未进行新知识培训和护理风险教育,使护士责任意识淡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由医务科和护理部共同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成立以呼吸内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根据识别、分析后的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首先在编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护理人手,减轻呼吸内科护士工作压力。请上级医院呼吸内科护理专家讲座,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呼吸科护理新知识,掌握呼吸内科常见急救方法,重点培训低年资护士,提高低年资护士呼吸科护理知识、技能和水平。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相关条款警示护士,提高呼吸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预防患者坠床、跌倒等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重视无菌操作,规范护理人员手卫生,提高消毒隔离质量,控制护理人员、患者间发生医院交叉感染。 1.4 观察指标 1.4.1 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1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在社区医院中实施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针对社区医院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社区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1.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该提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社区医院中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交接班制度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更好的完善社区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评定,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保证社区医院护理质量。根据社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制度。建立的制度需要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量等,完善制度的草案,使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2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服务意识提高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和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再学习和进修。定期对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使得其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社区医院护理质量。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再培训,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有较强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使患者以及社区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社区医疗服务。 1.3加强沟通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与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提高管理效率。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护理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难点,制定相关合理的管理制度。除帮助护理工作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外,还可使相关的规范制度具有良好的实行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加强护理管理者与护理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够使得护理工作人员感到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人文关怀,这对于减少护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帮助。 2结果 社区医院在开展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将社区患者及居民对于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后,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治疗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护理纠纷和医院感染病例,在新型护理管理实施后明显减少,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基层护理的范畴主要包括:完善生活护理服务,提高就医环境,良好的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治疗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对护理要求的增加,使得社区医院的社会地位和职责也越来越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员的卫生健康需要为主要导向,建立综合、经济和可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其主要是面向群众除了是病人外,还包括健康人。其中,重点人群包括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以及老人等。综上所述,新型护理模式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医院的护理质量,提高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社区医院的使用价值,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观察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观察 发表时间:2016-12-21T13:57:42.6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3期作者:李洁[导读] 观察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 目的:观察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集中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复苏开始60min,观察组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复苏总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6、IL-8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良好率、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实施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可促进复苏效果提高,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Focus o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mind source sex cardiac arrest observation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Li jie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Henan shangqiu, 476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ncentr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mind source sex cardiac arrest, the application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Method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cardiac sudden cardiac arrest in 50 patients with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5 cases each. The control to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observation group to focus o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Compare two sets of applic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recovery began 60 min, the observation of p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improved, the total recovery 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aO2)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terleukin (IL) - 6, IL - 8 decreased obviously,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good rate, mortality rate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central source sex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with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implement centralize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effect, improve the patients' stress reaction,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ognosis. [key words] o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Cardiac;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心源性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临床事件,以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等波动强烈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将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及生存率造成影响[1]。目前,心肺复苏是治疗心脏骤停最为有效的方法,时效性及综合性是处理院外和院内发生心脏骤停的主要内容。随着护理理念的改变,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相关研究表明[3],对脑外科患者实施集中护理管理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为分析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我院25例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实施集中护理管理。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50例,均行常规复苏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5.4± 2.2)岁;心力衰竭9例,心肌梗死14例,器质性心脏病2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5.3±2.7)岁;心力衰竭8例,心肌梗死13例,器质性心脏病4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保证急诊药品、物品充足,及时记录急诊过程,对复苏是否有效进行评估,并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集中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急诊人员主要为护士助理、责任护士、责任医师、主管医师,由上述4级人员搭配进行统筹编组,每组对应分配一定数量的患者。实施弹性调配,主要分夜班、晚班及白班3个护理时段进行急诊管理,减少交班次数,防止因交班频繁造成时间浪费及安全隐患。对同一类疾病类型患者实施集中管理,并集中对家属进行宣教。复苏后,分析同一类患者心理状况,并安排急诊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恐惧等情绪。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注意力进行分散,也可采用调节呼吸频率的方式对患者情绪进行缓解,并对患者肌肉放松训练和胸腹放松训练进行集中指导。 1.3 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复苏成功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复苏开始60min时SBP、SaO2、IL-6、IL-8水平。统计患者预后情况:轻度神经功能缺陷表示良好;中度神经功能残疾表示好转;重度神经功能残疾为一般。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以百分比表示复苏效果及预后情况,行χ2 检验;用“ ±s”表示相关指标,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苏效果对照组复苏成功消耗时间(69.5±5.9)min,观察组为(35.0±4.1)min,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24.009,P<0.05);复苏开始60min,观察组成功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04-07T16:35:06.7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期作者:曹荣李天朗姚芹郭凤露卢懿徐瑶[导读]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紧密型护理管理体系、构建护理管理框架、完善分院护理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业务及技术指导;实地调研基础上编写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组织培训并将各种检查标准落实到位;健全急救应急设施及提高急救能力。结果实施紧密型护理管理后6个月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手卫生质量管理、优质服务综合质量、病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等项目均显著优于未实施护理管理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P<0.05)。结论实施紧密型护理管理可有效落实护理管理职能,促进分院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部分护理质量做到同质化管理、同步发展。 【关键词】医共体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同质化管理对口帮扶急救能力Exploring the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commun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community. Methods Establish a compact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 a nursing management framework, improve the nurs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branch, conduct business and technical guidance; prepare nurs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organize training and implement various inspection standards; First aid emergency facilities and improve first aid capabilities. Results Six month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the hospital, the clinical ability of the nurses, and the first-aid ability of the medical staff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after 6 months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nursing management function,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and nurses' working ability in branch hospitals, and homogeneous management and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ome nursing quality. [Keywords] medical community,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homogeneous management, counterpart assistance, first aid 医共体是国家当前卫生改革高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以县级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乡镇、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力争达到“三个不变,六个一体化”的原则,从根本上实现“强基层”,从而推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1]。我院2018年有幸成为全国首批县域医共体示范医院(下属医共体分院13家)。护理管理是医共体中“医疗卫生管理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是对我院医共体区域内护理管理人员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在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据大量相关资料表示,紧密型医共体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整体质量及效率,发挥医疗工作协同作用,完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逐步实现护理管理同步发展及同质化管理[2-3]。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共体护理人员共113名,均为女性,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4.95±10.02)岁;其中24名为本科学历、65名为大专学历、24名为中专学历;3名副主任护师、27名主管护师、18名护师、65名护士; 8名护士长,年龄22-50岁,平均(38.03±6.57)岁,2名本科学历、5名大专学历、1名中专学历;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 1.2管理方法 在实施帮扶前各医共体护理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理念滞后;管理培训机制不健全;医疗设施设备不健全或落后;急诊急救能力较低;多项消毒隔离措施不符合要求等。自2018年3月起护理部在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帮扶13所分院,具体为:(1)建立紧密型护理管理组织构架;以护理部主任-护理专家-驻点护士长一对一帮护成员单位护士长,组成紧密型三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其中包含护理部邀请的1名全国著名护理专家、2名护理部正副主任、11名总院护理专家(1名主任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13名总院资深护士长。(2)落实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由护理部负责进行三级管理:总院护理专家每季度定期巡查指导,13名护士长“一对一”驻点帮扶,每月质量督导;分院护士长每周自查。护理部定期召开护理质量讲评会,对存在问题进行PDCA循环管理,直至问题得到改进。(3)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团队前期调研10项内容:护理管理能力、护理质量与安全、护士职业规划、药品管理、危化品管理、消毒隔离技术、继续教育、优质服务、优生优育、职业暴露、艾滋病防控等。 (4)历经3个月的调研,通过护理专家汇总、分析、讨论后,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特点以及需求,决定做以下工作: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质量检查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统一基本急救设备,药品、物品、培训急救技能;指导“五室一库”,医院环境管理;指导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开展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 1.3观察指标 护理管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医院管理质量评价量表对13所分院进行评价,该量表涉及护士长管理、急救箱、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手卫生质量管理、优质服务综合质量、病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10项内容,分别于管理前、管理后6个月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项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用均值加减标准差(x±s),采用t检验,用频数(n,%)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管理后6个月医共体成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 医共体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对比(x±s,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