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中的著名人生格言

《论语》中的著名人生格言

《论语》中的著名人生格言
《论语》中的著名人生格言

《论语》中的著名人生格言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论文 经典中的人生智慧感受

我读《论语》——经典中的人生智慧 论语乃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作,其中简洁且精炼的句子,蕴含着治国治民、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方面的人生大智慧。我就论语中第一章学而里的第八小节谈谈我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此的解读如是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先说说第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重”字由“壬”和“里”构成。“壬”意为掌握并肩任,“里”意为居里、故里,可以理解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存在的本质。可见“重”所表现的就是肩负着的人类重大的道德使命,如果看成动词的话,也是君子对自身所具备的道德品质的重视。即使是一个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如果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珍贵价值不加重视,那么他在社会生活中就不可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获得应有的影响力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本句话,我非常同意钱穆先生的解读,能肩负起人类道德品质的人必然是厚重的、稳重的。人不厚重,则失威严,就不为人所敬重,就很难树立威信。君子的威严出自哪里,就是平时的庄重稳重。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英雄无言,平色生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英雄不用说过多的言语,他的威严是靠平日里的庄重的脸色,稳重的行为展现。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威严的气质,能让人不自觉地尊重敬重他。 从古到今,对“学则不固”的理解有很多种。有一种说法说“固”是指“坚固”,另一种认为是“蔽”的意思。在《论语注疏》中,孔安国注:“固,蔽也。一曰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人们应当学习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明须敦重也。”而有的人认为,此句里面应有一个逗点,即“学,则不固。”那么意思就是:从事于学,则不会有“固”的弊病。因为“固”在《论语》里面几乎全是负面的意思。例如孔子四绝中的“毋固”;“固”有鄙陋、无知、顽固、蔽固的意思。还有人却认为这里漏掉了一个“不”字。没有这个“不”字,语言及逻辑结构就不具对称性,加上这个“不”字,其良好的对称性就立即出现了,这是古今中外所有作者写作时努力追求的美。(《发现论语》)在我看来,可以先从字形入手来解读。首先,这个“固”字,是由一个“口”与一个“古”组成,许慎注曰:“四塞者,无罅漏之谓。”固,凡坚牢曰固,又事之已然者曰固,即故之假借字也。从字形入手,当为固字的本义。由此引申,则有“坚固”、“执一不通”、“鄙陋”“本然”“已然”“常然”“固然”“固守”等义。(《康熙字典》)所以,对“固”的解释,“坚固、固守”和“蔽、鄙陋”本是一致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就其积极的意义而言,坚固,不易受侵害。而后者则是就其消极的方面而言,在思想上的固则为固守己见、执一不通。我认为,从知识论角度看,知识的增加无论对个人还是人类总体而言都是无止境的,因此须夯实基础,然后不断地添砖加瓦,所以要讲要“坚固”。而如果把“学”仅仅限定在现有的知识的范围内,则无法体会对生活、生命的更高层次的感悟。而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认识到现有知识的不足、弊病与局限性,懂得变化,懂得发现,懂得延伸,君子必须“无固行”才能“时中”,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与领悟。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处的“无友不如己者”一句成

论语中的经典格言警句有哪些

论语中的经典格言警句有哪些 相信同学们都有学习过论语,那么论语中的经典格言警句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论语中的经典格言警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阅 读! 论语中的经典格言警句 1.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 巧言令色,鲜亦仁! 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7.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8. 朝闻道,夕死可矣。 19.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0.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4.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5.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6. 德不孤,必有邻。 27.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0. 君子周急不继富。 相关文章: 1.论语的格言警句 2.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3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5.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8.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 子不语:怪,力,乱,神。 4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2.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3.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5.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6.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0句十分精辟的人生格言

100句十分精辟的人生格言 1、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2、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3、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4、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5、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6、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7、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你是坐骑还是骑手。 8、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不要拿小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折磨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10、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会让自己大吃一惊。 11、出路出路,走出去了,总是会有路的。困难苦难,困在家里就是难。 12、学的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练。 13、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4、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15、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 16、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17、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 18、人一生下就会哭,笑是后来才学会的。所以忧伤是一种低级的本能,而快乐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 19、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20、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著! 21、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2、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2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25、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6、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27、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8、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29、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30、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 31、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32、天道酬勤。也许你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报,但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 33、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34、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35、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36、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37、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38、背负着过去的痛苦,夹杂着现实的烦恼,这对于人的心灵而言是无任何益处。 40、只有你学会把自己已有的成绩都归零,才能腾出空间去接纳更多的新东西,如此才能使自己不断的超越自己。 41、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42、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若都像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去对待,人生定会更精彩。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

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任 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尔雅满分答案

—————————————————————————————经典与人生(上):古今教育生态概论已完成 1 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官学独大 B、私学式微 C、家学没落 D、网教盛行 正确答案:D 2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 A、官学 B、私学 C、家学 D、国学 正确答案:D 3 关于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选本教育取代经典教育 B、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 C、应试教育取代人格教育 D、体验教育取代灌输教育 正确答案:D 4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有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文化层面和经典文化。() 正确答案:√ 经典与人生(下):不读经十蔽已完成 1 文化的本质是()。 A、人化 B、教化 C、入圣 D、得道 正确答案:A 2

四书是中国人的圣经,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大学》《论语》《老子》《孟子》 C、《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D、《春秋》《战国策》《论语》《史记》 正确答案:A 3 关于不读经典的弊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B、只知有己,不知有群 C、只知有人,不知有天 D、只知有心,不只有物 正确答案: 4 教育的功能是灌输知识。() 正确答案:× 5 国学的核心是人学。()

6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 正确答案:√ 为学之道(上):学是为己,还是为人?已完成 1 ()提出了知行合一之教。 A、王阳明 B、王重阳 C、王夫之 D、王德威 正确答案:A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之学,非仅仅求知,更在修身 B、孔子之学是为己之学 C、学而时习之,其实就是要知行合一 D、勤学以致用,古之学者为人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论语·雍也》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尔雅《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考试答案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70,共70.0分) 1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 1.0分)1.0分 A、 官学 B、 私学 C、 豕学 D、 国学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段话出自()。( 1.0分)1.0分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孟子》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3子曰:(),犹恐失之。(1.0分)1.0分 A、 学而不厌 B、 学而时习 C、 学如不及 D、 学不至谷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1.0分)1.0分 A、 士可杀不可辱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有杀身以成仁 D、 舍小我以成仁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5 ()提出了知行合一之教。(1.0分)1.0分 A、 王阳明 B、 王重阳 C、 王夫之 D、 王德威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6 “要盟也,神不听”的意思是()。( 1.0分)1.0分 A、 在被要挟的状况下定的盟约,连神也不听,更何况是人了 B、 私下达成的契约,神没有听见,因此也不会保佑 C、 达成盟约是最重要的,神不听信与人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7 “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指的是()。( 1.0分)1.0分A、 徒弟 B、 学生 C、 家里最小的孩子 D、 儿子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8子曰:“君子道者三”,孔子指的是()。( 1.0分)1.0分A、 仁者不忧 B、 知者不惑 C、 勇者不惧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精辟的人生格言

精辟的人生格言 感悟 03-19 19:38 1. 每天留一点时间和自己相处。 2. 因为慈悲,所以容易知足;因为知足,所以容易快乐。 3. 一善升起,万恶俱下。善如萤火,聚集多了,一样可以照明驱暗。 4. 无论你有多少朋友,不能少了书这个诤友。 5. 宇宙是个超级能量场,同类相吸——君子吸引君子,小人吸引小人;才华吸引才华,肤浅吸引肤浅;慈悲吸引慈悲,罪恶吸引罪恶……每个人终生都在寻找他的“类”,伴侣是“寻类”的终极体现。 6. 人不报应,天报应,因果是存在的。千万不要干坏事。 7. 凡事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8. 人在世上,恩一定要报,仇可以不报,因为因果自有循环,但帮你的人一定要让他有回报。 9. 没有输过的人,赢不久。 10. 现实再冷酷,心不能冷酷。 11. 人生大投资绝不要犹豫:健康和教育! 12. 路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因为明天难以预测,过去已成定局,除了把握好当下,其实别无它。 13. 这个年代说NO比说YES更重要。

14. 世上最有力的报仇不是痛击对手,而是你因此活得更好,这就够了。 15. 学历无法取替经历,经历也许可以取替学历。 16. 最大的风水是人心,人心好,风水自然好,人心坏,好风水也变坏。 17. 宇宙之大,大不过一颗心;世间之富,富不过一颗心。 18. 信对了人,是快乐,是欣慰,是骄傲,是无言的幸福;信错了人,是悲伤,是愤怒,是委屈,甚至致命。 19. 人生如同没有回头路的拾荒,想走得远,享受到更多精彩,你不能背得太重,必须经常清理背篓,该扔该留不要犹豫。 20. 能走多远,能扛多重,在与你与谁同行。 21. 婚姻——人生最大的风投。 22. 人生下来就得交“学费”,只是不要交重复的。 23. 学的时候就要想着现在和将来怎么去用,否则是浪费时间。 24. 你我都是宇宙间一粒微尘,细小却圣洁,俯仰无愧于天地,取舍叩问过良心,可以安心地睡,快乐地醒,无憾地死,这何尝不是最美的人生! 25. 对于爱人,如果彼此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共同成长,那么迟早会在现实的世界里形同陌路。 26. 可以改变的是命运,不可以改变的是规律。 27. 岁前的周折经历,将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1-30为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内容,31-55为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内容)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去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注释】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有:同“又”。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期末考试(20)姓名:陈静班级:默认班级成绩:分 一、单选题(题数:70,共分) 1颜回去世之后孔子用了六个字褒奖颜回,是(分)分 A、 勤学好思孝敬 B、 箪食瓢饮无改 C、 不迁怒,不貳过 D、 慎思之,笃行之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子曰:(),学则不固。(分)分 A、 君子见善则迁 B、 君子不重则不威 C、 君子克己复礼 D、 君子无友不如己者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3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事亲之道0(分)分 A、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B、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C、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4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勤政思想。()(分)分 A、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B、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C、 子路问政。曰:无倦。 D、 以上都对

5佛教戒三毒,三毒指的是()。(分)分 A、 食、色、性 B、 贪、痴、狂 C、 贪、嗔、痴 D、 贪、欲、妄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6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段话出自()。(分)分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孟子》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7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句话怎么理解()(分)分 A、 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想得到官位俸禄,这太简单了 B、 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得到官位俸禄,这惜况不太会发生 C、 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想到官位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8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分 A、 官学独大 B、 私学式微 C、 家学没落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第一章为学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入太庙,每事问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君子不器 第二章修身篇 温良恭俭让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三戒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恭,宽,信,敏,惠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克己复礼为仁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君子不忧不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人而不仁,如礼何 德不孤,必有邻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以约失之者鲜矣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完整答案

经典与人生(上):古今教育生态概论已完成 1 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官学独大 ?B、私学式微 ?C、家学没落 ?D、网教盛行 我的答案:D 2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 ?A、官学 ?B、私学 ?C、家学 ?D、国学 我的答案:D 3 关于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选本教育取代经典教育 ?B、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 ?C、应试教育取代人格教育 ?D、体验教育取代灌输教育 我的答案:D 4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有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文化层面和经典文化。()我的答案:√ 经典与人生(下):不读经十蔽已完成 1 文化的本质是()。 ?A、人化 ?B、教化

子曰:君子不器。这句话的内涵 ?D、得道 我的答案:A 2 四书是中国人的圣经,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大学》《论语》《老子》《孟子》 ?C、《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D、《春秋》《战国策》《论语》《史记》 我的答案:A 3 关于不读经典的弊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B、只知有己,不知有群 ?C、只知有人,不知有天 ?D、只知有心,不只有物 我的答案: 4 教育的功能是灌输知识。() 我的答案:× 5 国学的核心是人学。() 我的答案:√ 6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我的答案:√ 为学之道(上):学是为己,还是为人?已完成 1 ()提出了知行合一之教。 ?A、王阳明 ?B、王重阳 ?C、王夫之

我的答案:A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之学,非仅仅求知,更在修身 ?B、孔子之学是为己之学 ?C、学而时习之,其实就是要知行合一 ?D、勤学以致用,古之学者为人 我的答案: B 3 孔子与弟子编纂了《论语》,构成了中华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我的答案:× 4 “学而时习之”,孔子之学有“觉”的意思,先觉觉后觉。() 我的答案:√ 为学之道(下):为学之态度及方法已完成 1 子曰:(),犹恐失之。 ?A、学而不厌 ?B、学而时习 ?C、学如不及 ?D、学不至谷 我的答案:C 2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句话怎么理解?() ?A、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想得到官位俸禄,这太简单了 ?B、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得到官位俸禄,这情况不太会发生 ?C、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想到官位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C 3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中经典名句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励志精辟人生格言

励志精辟人生格言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6、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9、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10、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11、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12、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13、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14、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5、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17、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18、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9、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2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上帝助自助者。 1、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 咳嗽、贫穷和爱;你想隐瞒,却欲盖祢彰。 2、人生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 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 3、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 生命、时间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 4、人生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 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 5、人生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的太多, 而是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 6、人生最愚蠢的:并不是没有发现眼前的陷阱, 而是第二次又摔了进去。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01.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02.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0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0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0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0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0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0.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不迁怒,不贰过。

1《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答案

经典与人生(上):古今教育生态概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多选题】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包括()。 ?A、私学 ?B、国学 ?C、家学 ?D、官学 我的答案:ACD得分:33.4分 2 【多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今天教育生态现状的正确说法?() ?A、官学独大 ?B、私学式微 ?C、家学没落 ?D、网教盛行 我的答案:ABC得分:33.4分 3 【判断题】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文化层面和经典文化层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经典与人生(下) :不读经十蔽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属于文化的本质?() ?A、教化 ?B、得道 ?C、入圣 ?D、人化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多选题】不读经典的弊端包括()。 ?A、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B、只知有心,不只有物 ?C、只知有人,不知有天 ?D、只知有己,不知有群 我的答案:AC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人学是国学的核心。()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灌输知识是教育的功能。()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为学之道(上):学是为己,还是为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多选题】下面哪项是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正确理解?() ?A、勤学以致用,古之学者为人 ?B、孔子之学是为己之学 ?C、学而时习之,其实就是要知行合一 ?D、孔子之学,非仅仅求知,更在修身 我的答案:BCD得分:33.3分 2 【判断题】孔子之学“觉”的意思,先觉觉后觉可以从“学而时习之”中表现出来。()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华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是孔子与弟子编纂的《论语》。()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为学之道(下):为学之态度及方法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孔子曾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A、吟而诵之 ?B、觉而悟之 ?C、明而识之 ?D、默而识之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对“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得到官位俸禄,这情况不太会发生 ?B、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想到官位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C、一个人学习多年后也没有做官,余生也基本上也没有机会了 ?D、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想得到官位俸禄,这太简单了 我的答案:ACD得分:25.0分 3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50句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50句 导读:1、“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5、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 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论语》 7、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孔子《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8、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论语》 9、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论语》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12、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13、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论语》14、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论语》15、“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孔子《论语》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17、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论语》1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19、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

语》20、仁者,爱人《论语》21、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论语》22、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论语》23、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论语》2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论语》2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论语》26、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2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曰:‘思无邪'.”《论语》28、天下之众本在一人《论语》29、政者,正也。《论语》3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论语》31、"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夫之勇也陆行不避凶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论语》" 3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3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3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论语》35、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论语》36、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