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并探讨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在深入地分析该病症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多有孤独、自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障碍,对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标签:脑梗塞;心理特点;护理;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脑梗塞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症发病迅速,且患者的预后质量较差,病程较长,临床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1],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均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这一病症的临床治疗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20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其心理特点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以为提高该病症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为66~78岁,平均年龄为73.2岁,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为4.1年,其中,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3例、41例、36例;观察组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为66~79岁,平均年龄为73.3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4.3年,其中,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2例、40例、38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平均病程、合并症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脑梗塞病症的病程较长,患者的经过临床反复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焦虑、暴躁以及抑郁心理,部分患者由于过度担心自身的病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和孤独心理[2]。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护理工作。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疏导如上文所述,脑梗塞患者的反复长期性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暴躁、抑郁以及自卑、孤独等心理障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地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并要及时地予以疏导;要经常性地深入病房,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