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的汽车控制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的汽车控制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的汽车控制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的汽车控制器测试系统设计

汽车车速检测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1 论文综述 (2) 1.1 车速检测系统的背景和意义 (2) 1.2 车速检测系统的发展前景 (3) 2 车速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 (3) 3 系统单元模块选型 (3) 3.1传感器选择 (3) 3.2 单片机选型 (4) 3.3 显示模块的选型 (4) 3.4 报警电路选择 (5) 3.5 程序语言的选择 (5) 4 系统硬件设计 (6) 4.1 AT89C51主控电路 (6) 4.1.1 AT89C51的管脚说明 (6) 4.1.2 复位电路 (7) 4.1.3 晶振电路 (8) 4.1.4 存储器AT24CO2 (9) 4.2 传感器电路模块介绍 (9) 4.2.1 霍尔式车速传感器 (10) 4.2.2 霍尔传感器的特性 (11) 4.2.3 霍尔传感器引脚说明 (12) 4.2.4 霍尔传感器车速测量原理 (12) 4.2.5 霍尔传感器的转速测量方法 (12) 4.2.6 霍尔传感器设计电路 (12) 4.3 显示模块的介绍 (13) 4.3.1 LED数码管介绍 (13) 4.3.2 LED数码管特性 (13)

4.3.3 74HC573作用………………………………………………………………………… 13 4 4.3.4 显示电路 (13) 4.4 DM74LS14工作原理 (17) 4.4.1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17) 4.5 硬件总体设计 (17) 5 软件设计 (19) 6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A (21) 附录B (22) 致谢 (29)

汽车仪表板电子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汽车仪表板电子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9-04-04T10:34:50.91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作者:郑伟 [导读] 汽车仪表是最为直观的向人类显示汽车运行情况的仪器。汽车运行过程中,各系统的工作状态都可以通过多种汽车仪表显示,驾驶员可以及时了解汽车运行的里程、耗油量、车速、有无故障等信息。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0) 摘要:汽车仪表是最为直观的向人类显示汽车运行情况的仪器。汽车运行过程中,各系统的工作状态都可以通过多种汽车仪表显示,驾驶员可以及时了解汽车运行的里程、耗油量、车速、有无故障等信息。现代的汽车仪表,基本都制作精良,外形优美,是众多品牌汽车的标配部件之一。因此,汽车仪表工作时的可靠性,以及参数传递的准确性,对驾驶员的安全操控至关重要。 关键词:汽车;仪表板;设计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现代汽车的各种机构日趋复杂,其附属装置也越来越多。为了使驾驶员能够更多更迅速的掌握汽车行驶信息,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操作,保证汽车安全正常的工作,汽车仪表板己经成为现代汽车的信息中心。在汽车仪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成品的测试标定问题。由于电子器件生产工艺的特殊性,造成即使同一类型的电子器件其电气特性也无法完全相同。因此从同一条生产线上用同样的工艺生产出来的同一型号的仪表,也需要对每一块表进行单独检验标定。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仪表生产厂家对成型仪表的测试标定都是依照经验采用手工方法标定,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如何开发出一种能自动测试标定汽车仪表的测试仪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且极富应用意义的课题。 一、概述 作为一种重要的组成部件,汽车组合仪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驾驶的安全性。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显示仪表就已经问世,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软件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以及多通道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汽车仪表也逐渐向微型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汽车仪表已经在前期引进和改造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热式和电磁式汽车仪表已经相当普及,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新一代全电子式汽车组合仪表。尽管如此,国内的众多汽车仪表厂商还不完全具备自主开发的能力,部分仪表制造技术还需依靠国外支持。此外,仪表制造的整体工艺水平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足,很多企业根本不具备与生产同步的高性能仪表检测设备,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仪表行业的发展。在进行仪表指针压装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方式,能够使用自动指针压装系统的厂家寥寥无几,而自动标定系统则更是少见,而且标定的精度有待提高。 二、仪表指针压装系统的组成 汽车组合仪表的主要用途是显示汽车行进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从而判断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现在生产汽车主要配置的组合仪表包括:转速表、里程表、燃油表、压力表、电池电量表等。由于长期的驾驶习惯,目前的汽车仪表还是采用指针式和数显式相结合的方式,指针式仪表的核心部件包括指针和步进电机。在进行仪表装配生产时,传统的方法就是采用特制的压装设备,通过手动方式控制气缸驱动多个压装头完成一次多个指针压装。而现代的压装方式则是采用基于智能微处理器的自动压装系统,这种系统具有较多的优点,例如:可直接接入计算机进行操作,接口丰富,可随时调整流程和参数,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适应性广等。这种自动压装系统的结构也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微处理器、电机驱动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操作面板、报警电路以及仪表盘支撑和固定机构等。 三、指针压装系统的测试分析 在对指针压装系统进行测试时,本文重点测试两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为压装压力测试和压装间隙测试。影响压装压力的主要因素是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因此在测试压装压力时,主要是测试传感器的输出精度、反映速度等指标,同时进行压力校准。根据之前的分析,在进行仪表指针压装时,压装压力要控制在70-120N 之间,在不同量程下进行了反复多次测试,传感器的输出值经过单片机程序处理。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压装系统能够有效控制下压速度,压装压力大多在90-110N 范围内,检测精度能够达到 0.1N。在进行压力校准时,利用标准值作为参考,具体结果如表所示。 1、压装间隙的测试分析。影响压装间隙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压装下压速度、压力检测速度和气缸弹起反应时间等。理论上来看,在压力检测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要想保证压装间隙准确,压装下压速度和气缸弹起反应时间都应该越小越好。在设计压装系统时,我们选取的压装间隙测距光栅尺的分辨率为0.5μm,精度达到±3μm,因此,如果压装下压速度为V =5mm/s,程序扫描时间为T=1ms,那么由单片机程序处理延迟而导致的误差为: 根据式的计算结果,由单片机扫描程序时间所引起的误差很小,基本处在±3μm的光栅尺准确度范围内,因此,影响压装间隙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气缸弹起反应时间。在保持压装下压速度为V=5mm/s,气缸压力为30N的条件下,通过反复多次测试,发现气缸弹起反应时间约为0.2s,相应造成的误差约为0.2mm,明显超出了±0.1mm 的精度要求。在硬件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为了消除这个误差,在保持气缸压力基本问题的前提下,我们采用在程序中调节处理的办法。根据压装间隙的检测过程,把压装间隙提高0.3mm,这样在实际压装时可以预先在程序中消除这个延迟误差,从而使压装间隙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2、指针标定系统的测试分析。根据标准的规定,在标定汽车仪表等指针式仪表时,主要对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进行检测。

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要求规范

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规范 一、制图标准的制定: 1.1电器符号的定义: 电气图形符号、诊断系统图形符号世界各大公司所用不尽相同,我们根据ISO7639、DIN40900以及美、日主要汽车公司常用符号制定奇瑞公司的电气图形符号库,若有新的器

件没有相应的符号可以根据需要经电器部相关设计人员讨论通过后添加到该库里,以不断丰富更新符号库。

电路图的读图方式一般有正向读图和反向读图两种方法。正向读图一般是设计开发时计算电流分配,负荷计算时使用的一种思路、设计方法;反向读图一般是电路故障检修或优化局部电路时常用的方法,和正向读图方法基本相反。 正向读图法:由电源——电流分配盒——保险丝——控制开关——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模块输出——线路分流——用电设备(执行机构)——地。 二、整车电器开发设计输入 根据公司开发车型的市场定位、级别以及市场相关车型比较,电器项目负责人编制出VTS(Vehicle Technical Specify)报公司审批,批准后的VTS表作为整车电器开发的设计输入,各专业组根据VTS要求编写详细的产品功能定义,技术要求。 三、单元电路设计格式规范 3.1功能定义:①根据VTS的要求讨论并制定主要单元电路、电器件零部件组成, 比如空调需要确定蒸发器结构类型、风门控制机构数量、传感器数 量、电子调速器、压缩机类型、冷凝器类型等,并应开始编制初级 BOM表; ②电器件的额定电压、工作电压范围、额定功率的确定; ③额定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电机阻转状态)、静态耗电电流的 确定(≤3mA)。 3.2电路原理图:根据各单元的功能确定需要整车输入的哪些信号,输出哪些信号, 信号的类型(触发信号,脉冲频率信号,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 信号参数。控制方面应该考虑继电器控制还是集成电路控制,对于 CAN-BUS需确定该单元的控制信息,系统状态实时检测信息,以 及故障检测信息需不需要在CAN上公布等。单元电路的设计输出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班级 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教学系汽车工程系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4)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5) 2.1点火系统的分类 (5) 2.2点火系统的结构........... . (6)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7) 3.1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7) 3.2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7)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维护 (9) 4.1 主要容 (9) 4.2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0) 4.3点火器的检修 (12) 4.4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2) 摘要 “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以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XX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XX:学号: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开发 指导教师: 司传胜 2012 年02 月16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汽车在为人类社会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汽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和使用时间的增加,其技术状况逐渐变差,出现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差,排放染污物增加,使用可靠性降低等现象。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对汽车进行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汽车的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检测和故障诊断的一门技术。 汽车检测技术大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早期检测主要是靠耳听、眼看、手摸等人体感观的方法对汽车技术状况做出判断。从6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 工业发达国家汽车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开始 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一方面依法实行交通管制,规X交通参与者的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尤其是对车辆技术状况实行监控。在此期间,各国相继开始研制和生产先进的检测设备,希望用更科学的手段快速准确地判断汽车技术状况是否处于规定水平。新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 汽车检测,是一种主动地检查行为,包含着检测与测量两层含义。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证交通安全 2.减少环境污染 3.改善汽车性能 安全、环保和节能构成了当今世界X围内汽车发展需解决的三大问题。制动性能是汽车在行驶中人为地强制降低行驶速度并根据需要停车的能力。 据统计,根据日本损害保险协会2001年5月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1999年该国在交通事故中伤亡约125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赔偿额高达3.48万亿日元。2000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己达到76400多人,1800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6.7亿元。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2.1%,而交通事故死亡率却占世界交通事故死亡率的14%,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 在汽车交通事故中,约有半数以上是由于汽车制动性能不佳引起的。不仅如此,汽车制动性

汽车车轮平衡检测经典课件

汽车车轮平衡检测经典课件 一、概述 不平衡的车轮不仅加剧其本身的磨损,而且也必然殃及转向系、行驶系和传动系,同时也是整车振动的激振源。车轮的平衡与否与汽车的平顺性、操稳性、安全性息息相关,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讨论它的成因及危害,并在维修和检测作业过程中正确测定其不平衡的量值和相位,以便实施有效的平衡方法。引起车轮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如下: (1)前轮定位不当,尤其是前束和主销倾角,不仅影响汽车的操纵性和行驶稳定性,而且会造成轮胎偏磨,这种胎冠的不均匀磨损与轮胎不平衡形成恶性循环,因而使用中出现车轮不平衡,也可能是车轮定位角失准的信号。 (2)轮胎和轮辋以及档圈等因几何形状失准或密度不均匀而先天形成的重心偏离。 (3)因轮毂和轮辋定位误差使安装中心与旋转中心难以重合。 (4)维修过程的拆装破坏了原有的整体综合重心。 (5)轮辋直径过小,运行中轮胎相对于轮辋在圆周方面滑移,从而发生波状不均匀磨损。

(6)车轮碰撞造成的变形引起的质心位移。 (7)轮胎翻新中因定位精度不高而造成新胎冠厚度不均匀而使重心改变。 (8)高速行驶中制动抱死而引起的纵向和横向滑移,会造成局部的不均匀磨损。TOP 二、车轮平衡机的结构与使用 1、就车式车轮平衡机的结构与使用 (1)就车式车轮平衡机的结构和就车式车轮平衡机 除力传感器外,其他如电测系统和光电相位装置以及显示仪表板和磨擦轮驱动电机等均装在一个驱动小车内。车桥支架是一个复杂的力传感器,它有两种形式,一种供轻型小客车使用(如图 1中6所示),另一种为中型车设计(如图 2所示)支架高度可由顶杆2和销钉3来调整以适应不同车型的要求,支架在车桥下就位,车桥压下后,小轮弹簧4即被压下缩入,底板7直接接触地面,以增加支架的承载能力,车体重量和不平衡振动力的主要部分由应变梁9通过支柱8和底板7传向地面,小部分力由传感器6感知,达到不平衡力采样的目的,应变梁9不仅可以减小传感器受力以避免压损,更重要的是应变梁必须正比地将不平衡力传递给传感器6。因此,应变梁是由应变线性良好的材料制成,使用中严格避免锤击和加热,因为任何改变应变梁弹性模数的操作都将危及应变梁的线性,从而完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Garage JGJ100-98 主编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9月1日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库址和总平面 3.1库址 3.2总平面 4坡道式汽车库 4.1一般规定 4.2坡道式汽车库设计 5机械式汽车库 5.1一般规定 5.2机械式汽车库设计 6建筑设备 6.1一般规定 6.2给水排水 6.3采暖通风 6.4电气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1总则 1.0.1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使汽车库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汽车库建筑设计。 1.0.3汽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符合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和符合

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 1.0.4汽车库建筑规模宜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汽车库建筑分类表1.0.4 规模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停车数(辆) >500 301~500 51~300 <50 注:此分类适用于中、小型车辆的坡道式汽车库及升降机式汽车库,并不适用其他机械式汽车库。 1.0.5汽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汽车库(Garage) 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2.0.2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inimum turn radius of car) 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2.0.3地下汽车库(Underground garage) 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0.4坡道式汽车库(Ramp garage) 汽车库停车楼层之间,汽车沿坡道上、下行驶者为坡道式汽车库。坡道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或两者的组合。 2.0.5敞开式汽车库(Open garage)

车轮平衡检测试

实验车轮平衡检测 一.实验目的 通过车轮动平衡实验,了解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和车轮动平衡仪的工作原理;掌握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和车轮动不平衡的校正方法,了解影响车轮平衡的因素; 二.仪器设备 三.实验原理

车轮不平衡的危害:将引起车轮上下跳动和横向振摆。这不仅影响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使车辆难以控制,而且也影响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此外,还因加剧了轮胎及有关机件的磨损和冲击,缩短了汽车使用寿命,增加了汽车运输成本。1.车轮不平衡检测原理 1)静不平衡 离车式安装在特制平衡心轴或平衡机转轴上的车轮,如果不平衡,在自由转动状态下,其不平衡点只有处于最下面的位置才能保持静止状态,而配重平衡后则可停于任一位置。利用这一基本原理,即可测得车轮的静不平衡质量和相位。 2)动不平衡 离车式以硬支承平衡机为例,由于其转轴支承装置刚度大,固有振动频率高,振幅小,因而车轮的惯性力可忽略不计。车轮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是以力的形式作用在支承装置上的,只要测出支承装置上所受的力或因此而产生的振动,就可得到车轮的不平衡量。四、离车式车轮动平衡机结构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硬式二面测定车轮动平衡机。 组成:驱动装置、转轴与支承装置、显示与控制装置、制动装置、机箱和车轮防护罩。 驱动装置一般由电动机、传动机构等组成,可驱动转轴旋转。转轴由两个滚动轴承支承,每个轴承均有一能将动反力变为电信号的传感器。转轴的外端通过锥体和大螺距螺母等固装被测车轮。驱动装置、

转轴与支承装置等均装在机箱内。车轮防护罩可防止车轮旋转时其上的平衡块或花纹内夹杂物飞出伤人。制动装置可使车轮停转。 近年来生产的车轮动平衡机,其显示与控制装置多为微机式,具有自动诊断和自动调校系统,能将传感器送来的电信号通过微机运算、分析、判断后显示出不平衡量及相位。为了使显示的不平衡量恰是轮辋边缘所加平衡块的质量,还必须将测得的轮辋直径d、轮辋宽度b和轮辋边缘至平衡机机箱的距离口(轮辋外悬尺寸),通过键盘或选择器旋钮输入微机才行。 五、离车式车轮动平衡机使用方法 离车式车轮动平衡机的使用方法如下: ⑴清除被测车轮上的泥土、石子和旧平衡块。 ⑵检查轮胎气压,视必要充至规定值。 ⑶根据轮辋中心孔的大小选择锥体,仔细地装上车轮,用大螺距螺母上紧。 ⑷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指示与控制装置的面板是否指示正确。 ⑸用卡尺测量轮辋宽度b、轮辋直径d(也可由胎侧读出),用平衡机上的标尺测量轮辋边缘至机箱距离a,再用键入或选择器旋钮对准测量值的方法,将a、b、d 值输入指示与控制装置中去。为了适应不同计量制式,平衡机上的所有标尺一般都同时标有英制和公制刻度。 ⑹放下车轮防护罩,按下起动键,车轮旋转,平衡测试开始,微机自动采集数据。

(完整版)汽车故障诊断方案分析系统的开发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交通编号: 合同号:2001 398 365 76 单位编号: 密级:内部 分类号:U47 U48 汽车故障诊断分析系统的开发 研究报告简本 承担单位: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项目负责人:康文仲 起止年限:2001年10月至2003年8月

二○○三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课题的研制进程 (3) §2-1硬件课题的研制进程 (3) §2-2软件课题的研制进程 (10) 第三章结论与建议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绪论 一、课题背景及必要性 汽车安全、节能及污染控制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国家积极推荐汽车生产企业使用汽车电子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一批新技术已在汽车上广泛采用:如,电控燃油喷射装置(EFI)、自动变速器(AT)、防抱死装置(ABS)、安全气囊系统(SRS)、车轮差速控制系统(ATA)、空调系统(AC)、电子巡航导向控制系统(CCS)等;传统的检测、诊断技术和设备就已不能满足现代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检测、维护及诊断修理的需要。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的检测、诊断和维修技术的发展,解决在用汽车安全、节能和污染控制等问题,就需要开发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适用于汽车检查维护(IM)制度的检测、诊断设备。与此同时,相应的软件建设,诸如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与时俱进的行业政策和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体系等也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立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汽车检测、诊断维修设备的研究,可以提高我国西部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水平、推进汽车维修质量、防治汽

车排放污染;通过建立西部地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指标系统可构筑全国统一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技术规范;通过改进维修管理工作模式,正确引导我国汽车维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建立汽车维修业职业培训体系可以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行业的整体进步。 第二章课题的研制进程 §2-1 硬件课题的研制进程 一、汽车电控系统故障综合分析诊断仪和故障诊断模块的浓缩化的开发研究 汽车电控系统诊断仪在国际市场已被广泛的使用,国外性能先进的几类产品有美国OTC公司的IMPORT2000,TECH-II;美国Snap-on的ScannerMi-2500;德国的Audivw1553;瑞典Sweden Autodiagons ltd 的Multi-Tester Pro等,在国内也有几家公司生产的几十种品牌。但国外产品有未汉化的障碍,即便是汉化了的其性价比也比较差,而国内的产品在性能上有待提高,并存在着储存资料少(特别是进口车型)的问题。因此研制一种既能满足我国进口轿车多、品牌多、车型复杂的现状,又能有着良好性价比的电控系统诊断仪就显得十分必要。 广西梧州三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电控系统诊断仪结合我国汽车发展的现状,实现了对欧洲、美国、亚洲(日、韩)、和国产的四大车系的ENG引擎系统,自动变速箱(AT)系统,防抱刹车(ABS)系统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618346352.html,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作者:王余雷朱晓宇孙朝辉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 [摘要]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主要指标之一,作为汽车性能检测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交通运输效率,和汽车速度性能的发挥,并且关系到乘员、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因此车辆制动性能的好坏是影响安全行车的一个重要因素。测试汽车制动性能的方法分 两大类:(1)台测法;(2)路测法。其中台测法因其受外界环境影响小而广泛使用。台测法按原理不同,又可分为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本文就惯性式进行研究和设计,为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台式法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惯性式检测制动性能 中图分类号:U4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5-02 1、惯性式制动性能检测原理 惯性式的滚筒与飞轮相当于移动的路面,检测时,转动的滚筒与飞轮系统便具有转动动能,相当于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平动动能。汽车制动时,切断系统的电源,使滚筒与飞轮失去驱动力。此时,轮胎对滚筒产生了阻力,但滚筒与飞轮仍将继续转动。在阻力和制动器的作用下,其转动动能被车轮制动器吸收直至停止不转。,测出整个过程当中滚筒与飞轮转动的时间、滚筒转动的角度、以及初始参数。在滚筒与飞轮系统转动惯量一定时,完全受车轮制动力的制约,可以由以上的数据计算出汽车的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和制动时间。 2、检测平台的设计及检测过程 2.1 试验台的设计 利用Auto CAD绘图软件绘制试验台(如图1) 2.2 检测过程 检测时,将被检车辆驶上试验台。滚筒组之间的距离可用液压缸调节,调节后用液压缸锁紧。将汽车调速器至空挡,此时通过延时电路启动电机。 通过主轴与传动器相连,并经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带动滚筒及汽车轮胎一起旋转。此时按被检车辆行驶时的惯性等效质量配置的飞轮也一起旋转。当达到试验转速时,断开连接各滚筒的离合器,同时作紧急制动。车轮制动后,滚筒飞轮依靠惯性继续转动,滚筒能转动的圈数相当于车轮的制动距离。在规定试验车速下,滚筒继续转动圈数取决于车轮制动器和整个

汽车网络测试系统

汽车网络测试系统 如果说车载以太网代表了汽车电子科技的 “新兴力量 “,那么 CAN/LIN 网络无疑是属于 “传 统”的那一方。 虽然近两年车载以太网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 可久经考验的传统网络 技术也在展现着它独有的魅力。 为了充分发挥它们的光和热, 针对网络协议的测试技术也依 旧任重而道远。 Rain Sensor LIN 15765-x 、ISO 14229 等。 Diag Tool L N BCM C A N Comfort Infotainment 传统网络技术的国际标准协议, 也伴随着实际应用需求不断的迭代更新, 目前协议体系较为 成熟的有 ISO 11898-x x :子协议编号) 、SAEJ1939-x 、ISO LIN 2.x 、 SAE J2602-x 、ISO Diagnostic s CAN

网络自动化测试系统核心功能为 CAN/LIN 网络基本通信测试、 OSEK/AUTOSAR 网络管理 测试、 UDS on X ( X :网络类型)诊断协议测试、网关路由功能测试、 BootLoader on X 在线刷写测试。 系统采用了 Vector 工具链,自动化测试软件为 Vector CANoe ,可根据测试需求选择不同 的网络协议选项包,例如 option LIN 、option J1939 等; CANoe 的 Test Module 提供了 测试用例 Script 的开发环境,应用 CAPL 语言编辑 Script 相关内容,系统内所有的测试设

备均可通过 CANoe 进行远程访问及控制。 测试不同协议时都需要添加不同CMX(通信矩阵 Communication Matrix )的数据库文 件。 自动化执行硬件采用了 Vector VT System ,从而实现系统中各测试设备的协同工作,以及 真实 CAN 信号线的短路故障注入。

车轮动平衡检测实验【方案】.doc

车轮动平衡检测实验 一、实验内容 测量实验车车轮最大不平衡量。如不平衡量超出该型车轮技术条件要求,则进行平衡调整。 二、实验目的 1、熟悉车轮动平衡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车轮4个。 2、车轮动平衡仪1台。 3、常用工具1套,调整专用工具1套。 四、实验准备工作 1、检查并按标准充足轮胎气压。 2、清除轮胎上的泥土及杂物等。 3、取掉车轮轮辋上的旧平衡块。 4、清洁动平衡仪的主轴和车轮总成锁紧锥套。 五、实验步骤 1)根据轮辋中心孔的大小选择锥体,仔细地装上车轮,用大螺距螺母上紧。 2)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指示与控制装置的面板是否指示正确。 3)用卡尺测量轮辋宽度b、轮辋直径 d(也可由胎侧读出),用平衡机上的标尺测量轮辋边缘至机箱的距离a,再用键入可选择器旋

钮对准测量值的方法,将a、b、c值输入到指示与控制装置中。 4)按下启动键,车轮旋转,平衡测试开始,微机自动采集数据。 5)车轮自动停转,从指示装置读取车轮内、外两侧不平衡量和不平衡位置。 6)用手慢慢转动车轮,当指示装置发出指示时停止转动。在轮辋的内侧或外侧的上部(时钟12点的位置)加装指示装置显示该侧平衡块质量。内、外侧要分别进行,平衡块装卡要牢固。 7)安装平衡块后有可能产生新的不平衡,应重新进行平衡试验,直至不平衡量<5g,指示装置显示“00”或“ok”时才行。 8)测试结束,关闭电源开关。 六、注意事项 1、主轴是动平衡仪的主要部件,因此检测时,无论是主轴还是动平衡仪本身都应避免强烈的振动或移动。 2、不能用铁锤敲击动平衡仪的任何部件。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 1、将实验数据记入实验报告(请自行设计记录表格)。 2、试分析车轮动平衡产生的主要原因。

车辆控制单元诊断系统开发 --- UDS 诊断数据流解析

车辆控制单元诊断系统开发 --- UDS 诊断数据流解析 屌丝小蚂蚁 4 个月前 之前在专栏里面写过一篇关于UDS诊断协议的介绍,对比于专栏文章的热度与一位朋友的咨询,决定在上篇文章的基础上,对UDS诊断协议开发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UDS 的诊断数据的发送与接收都是基于CAN,所以每个数据流都包含基本的CAN Message 的架构 CAN Message = CAN ID + CAN DATA CAN ID 分为标准与扩展,两种类型,具体大家可以百度,百度上老多了。 在UDS的协议里面 ID 的类型并没有对其进行具体的定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己定义,在Autosar里面是个两个配置变量,一个配置ID值,一个配置ID类型,大家自己配置一下就可以 ,对于UDS数据流来说,需要重点分析一下CAN DATA. CAN DATA的最终形成是在 网络层实现的,遵循ISO15765-2的规则,在这个层里面吸收应用层的UDS诊断数据,同时增加了这个CAN 信息的控制信息,最终形成一个帧的CAN消息,放入物理层的数据收发器里面。 根据上篇UDS文章的叙述,每一个PDU 包含控制信息PCI,数据信息Data. 具体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N_PDU =N_PCI+N_DATA, N_PCI的值主要集中的前三个字节,N_DATA值主要集中在后面7位字节。其中,SF_DL 代表单帧中数据的个数,FF_DL代表 连续帧中的数据总数,SN代表此帧为连续帧

中的第几帧, FS参数控制发送端是否能继续传输数据,BS规定发送端允许持续传输连续帧数目的最大值,STmin限定连续帧相互之间所允许 的最小值。 先面用连个例子进行说明,请参考! 例子 1--- 单帧的数据传输与接收 数据发送:27 09 数据反馈:7F 27 7E --- 负反馈 数据发送: 10 40 数据反馈: 50 40 00 32 01 F4 下图为在Canlyzer里面的数据截图,请参考 由于这个数据发送与接收都是单帧传输,所以第一个数据的高四位均为0,四个数据流中的第一个数据位,02,03,02,06代表的为此帧数据含有几个数据位,多余的数据位都用 00或者AA行填充。 例子2 --- 多帧的数据接收与传输 数据发送:19 04 00 01 00 00 数据反馈:59 04 00 01 00 27 00 0B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FF 下图为在Canlyzer里面的数据截图,请参考

汽车测速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

汽车车速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对生活质量舒适度的要求。汽车在中国普遍作为代步工具。而在国外,汽车却是一项十分受欢迎的交通方式。因此爱好汽车人十分学要一款能测速的装置,以知道自己的运行情况。并根据外界条件,如温度,风速等进行适当的调节,已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装置与方法进行对训练中各种参数的测定记录。 本文讲详细的具体的讨论这些方法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要实现测速必须满足以下这些要求: ⒈对汽车进行实时速度的测量。显示出速度值。 ⒉能针对不同的车型进行选择。从而采用不同的模块进行测量。 ⒊能测量出当前的环境,以供使用者决定是否适宜出行。 ⒋显示当前日期时间,可以任意设定当前工作时间。 ⒌显示行车里程,运动时间。 ⒍可以自行设定采样频率 ⒎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定时采样速度,存入制定单元。通过与PC机进行通讯,将数据传送到PC机中用如见进行处理,分析。得出运动或训练的情况。 8. 可以进入系统休眠方式以节省电能,并随时激活唤醒系统重新进行工作。可以调节液晶对比度,可以打开背景灯显示。

系统框图 通过传感器对外部物理量进行测量,再将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单 片机,单片机对所输入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最后输出显示,并可以通过与上位机通讯将数据采集到电脑中。 其中传感器元件用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外形图和与磁场的作用关系如右图所示。磁场由磁钢提供,所以霍尔传感器和磁钢需要配对使用。 霍尔传感器检测转速示意图如下。在非磁材料的圆盘边上粘贴一块磁钢,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圆盘外缘附近。圆盘每转动一圈,霍尔传感器便输出一个脉冲。通过单片机测量产生脉冲的频率就可以得出圆盘的转速。 提醒:当没有信号产生时,可以改变一下磁钢的方向,霍尔对磁钢方向有要求。没有磁钢时输出高电平,有磁钢时输出低电平。 被测量对象 传感器 单片机系统 数据处理并显示 PC 机通信处理

汽车车速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与关键词............................................................. I I 引言. (1) 1 工作原理 (1) 1.1 汽车车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1.2 车速传感器 (1) 1.2.1 霍尔式车速传感器 (1) 1.2.2 磁电式车速传感器 (3) 1.2.3 加速度传感器 (3) 1.3 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4) 1.3.1 ABS控制原理 (4) 1.3.2 ECU控制原理 (5) 2 车辆限速装置的设计 (5) 2.1 控制装置系统的设计 (5) 2.2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6) 2.3 系统总体设计 (7) 3 车辆限速装置的性能测试 (8) 3.1 性能指标 (8) 3.2 测试方法与结果 (9) 3.3 干扰问题 (9) 4 车辆限速装置的应用 (9) 5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汽车车速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 摘要 汽车车速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是一种传感器检测装置。利用车速传感器把检测到的转速信号转变成的电压信号输送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变频器来控制电机速度,利用传感器检测的速度值与规定值进行比较,达到对传感器的检测目的。本文介绍了车速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述了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检测方法。系统采用硬件兼软件对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此种传感器检测装置有结构简单、新颖、易于实现的特点。实践证明在检测,维修范围内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及动态响应性能,检测实用性强、准确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数据采集;控制装置;传感器;速度检测 Auto speed sensor detection system design Abstract Auto speed sensor detection system design is a kind of sensor detection device. Use the detection speed sensor to the speed signal into a voltage signal transmission to the computer, the computer through the inverter to control motor speed, using sensor test speed value and comparison, achieve e. of sensor detection purpo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speed sensor det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the principle and test methods.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adopts the measuring process and measurement results for process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st technology, this kind of sensor detection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ty, easy to realize. Practice has proved in the test, repair within achieved good effect, the system has good dynamic response performance steady precision and practicability, detection, high accuracy, has th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汽车车速检测系统

汽车车速检测系统 一、摘要 测速是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会使用单片机技术设计测速仪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汽车车速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是一种传感器检测装置。利用车速传感器把检测到的转速信号转变成的电压信号输送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变频器来控制电机速度,利用传感器检测的速度值与规定值进行比较,达到对传感器的检测目的。本文介绍了车速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述了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检测方法。系统采用硬件兼软件对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此种传感器检测装置有结构简单、新颖、易于实现的特点。实践证明在检测,维修范围内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及动态响应性能,检测实用性强、准确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通常的机械系统已经难以解决某些与汽车功能要求有关的问题,而被电子控制系统代替。传感器的作用就是根据规定的被测量的大小,定量提供有用的电输出信号的部件,亦即传感器把光、时间、电、温度、压力及气体等的物理、化学量转换成信号的变换器。传感器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直接影响汽车的技术性能的发挥。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的传感器技术,已成为21世纪人们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争夺的一个制高点。在现代汽车电子控制中,传感器广泛用于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中,传感器的使用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了现代车辆控制系统的性能,为汽车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传感器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促进汽车高档化、电子化、自动化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普通汽车上大约装有10-20只传感器,高级豪华轿车则更多。传感器能及时识别外界和系统本身的变化,对温度、压力、位置、转速、体积流量等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并将信息传递给电脑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汽车各系统的电子控制。现代社会对车辆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汽车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今后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微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型传感器。 三、主要内容 设计主要内容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1、信号的采集。这部分主要是用光电传感器采集奔跑物体的信号,并将采集的信号传给单片机。 2、单片机数据处理。这部分主要是使用51系列单片机采用适当的算法来编程快速准确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关运算并得出结果。此部分是本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3、LED数字显示。这部分主要是对测得的结果通过4位LED数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 范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Garage JGJ100-98主编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9月1日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库址和总平面 3.1库址 3.2总平面 4坡道式汽车库 4.1一般规定 4.2坡道式汽车库设计 5机械式汽车库 5.1一般规定 5.2机械式汽车库设计 6建筑设备 6.1一般规定 6.2给水排水

6.3采暖通风 6.4电气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1总则 1.0.1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使汽车库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汽车库建筑设计。 1.0.3汽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符合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和符合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 1.0.4汽车库建筑规模宜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汽车库建筑分类表1.0.4 规模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停车数(辆) >500 301~500 51~300

注:此分类适用于中、小型车辆的坡道式汽车库及升降机式汽车库,并不适用其它机械式汽车库。 1.0.5汽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汽车库(Garage) 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2.0.2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inimum turn radius of car) 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2.0.3地下汽车库(Underground garage) 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0.4坡道式汽车库(Ramp garage) 汽车库停车楼层之间,汽车沿坡道上、下行驶者为坡道式汽车库。坡道能够是直线型、曲线型或两者的组合。 2.0.5敞开式汽车库(Open garage) 汽车库内停车楼层每层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25%的汽车库。 2.0.6缓坡段(Transition slope) 当坡道坡度大时,为了避免汽车在坡道两端擦地面设的缓和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