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必过】审计学考试重点

【考必过】审计学考试重点

【考必过】审计学考试重点
【考必过】审计学考试重点

审计学考试重点

审计的主体是从事具体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审计的客体是采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手段包括传统的手工方式,也包括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手段;审计的对象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包括电子商务活动以及以经济活动为载体的会计信息;审计内容不局限于财务审计还包括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和经营审计等以发表审计意见为目的的诸多发面。

审计:是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的手机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分别从1、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认定。

2、客观的收集和评估证据。

3、既定标准。

4、传达结果。5利害关系人。6、系统过程。

审计的目的:确定财务报表是按照标准对签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即判断责任方是否按照会计标准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而形成财务报表。

鉴证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包括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鉴证业务以提高鉴证对象的可信性为主要目的。鉴证业务人还会涉及委托人,但委托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一方,委托人通常是预期使用者之一,委托人也可能由责任方担任。

按审计活动的主体可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

注册会计师的可能包括各种盈利性企业、非盈利组织、政府机构和个人。政府审计包括国务院设置的审计署以及其派出机构

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审

计厅两个层次。

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审计的区

别:1、在审计对象上2、审计监

督的性质上3、审计方式上4、

审计手段

内部审计:由从事某公司内部审

计工作的职员在该组织内部独

立进行审计活动,审计结果向该

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报告。目的在

于帮助组织健全内部控制,改善

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审计的区

别:1、审计独立性上2、审计方

式上、3、审计程序上4、审计职

责上5、审计作用上

会计师事务所

独资会计师事务所缺点是无力

承担大型企业,缺乏发展后劲。

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优点

是在风险牵制和共同利益的驱

动下,促使事务所强化专业发

展,扩大规模,提高风险的规避

能力。缺点是建立一个跨地区跨

国界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经历

漫长过程。有限责任公司制会计

师事务所缺点是降低风险责任

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弱化了

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有限责

任合伙制的特征是合伙人对其

本人的执业行为和负责人的业

务事项引起的合伙债务,在合伙

财产不足清偿时承担无限连带

责任。同时还必须符合下列条

件,可以是负有限责任的法人:

1、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

2、

有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业人员其

中至少5名注册会计师3、国务

院财政部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

其他条件。负有限责任的会计师

事务所所以其全部资金对其债

务承担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

美国三类业务即鉴证业务、其他

保证业务和非保证业务

鉴证业务是事务所的传统、核心

业务。包括审计、。复核、其他

鉴证服务。

其他保证服务:价值在于服务的

提供者相对于所需验证的信息

来说被认为是独立的、公正的。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

务为: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业务

两大类。其中相关服务业务包

括:执行商定程序、税务服务、

管理咨询服务以及会计咨询、会

计服务。而其中税务服务又包括

税务代理和税务策划。

审计目标与审计报告

审计目标演变的历史背景:

查错防弊阶段

财务报表验证阶段:根据报表内

容不同又可分为资产负债表验

证阶段与会计报表验证阶段。促

成审计目标转化的因素是审计

技术的发展

查错防弊与财务报表验证并重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一、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分为通用

目的编制基础和特殊目的编制

基础。特殊目的编制基础分为公

允列报编制基础和遵循性编制

基础。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

标及作用

总体目标为一、对财务报表整体

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

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是

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

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

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发表

审计意见;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

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

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

理层沟通。

作用:1、利益冲突2、财务信息

的重要性3、复杂性4、间接性

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是否符合实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并适合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财务报表是否做出充分披露,是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用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财务报表审计的作用与审计: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由于审计存在着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的,因此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

管理层和治理层认可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构成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

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基本原则1、诚信2、独立性3、客观公正

4、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5、保密

6、良好的职业操守

职业怀疑: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错报的现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职业判断; 影响审计固有限制的其他事项

舞弊2、关联方关系和交易的存

在和完整性3、违法法律法规的

行为发生4、可能导致被审计单

位无法持续经营的未来事项或

情况。

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举例说明管理层的认定并指出

研究管理层认定的意义

与审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相关

的认定

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

止5、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存在2、权利与义务3、完整性

4.计价和分摊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发生以及权利与义务2、完整性

3、分类和可理解性

4、准确性和

计价

具体的审计目标

与所审计期间个类交易和事项

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

止5、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

存在2、权利与义务3、完整性、

4、计价和分摊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以及权利与义务2、完整性

3、分类和可理解性

4、准确性和

计价

认定是确定具体审计目标的基

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具

有鉴证、保护和证明三方面的作

审计报告的作用是对财务报表

的合法性与公允性加以鉴证,作

为委托方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使

用财务报表并据以进行合理经

济决策的直接根据

审计报告的种类:按性质标准

审计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按目的

公布目的审计和非公布目的审

计报告;按详略程度简式审计

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格式

出具无保留意见的条件

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

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

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

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

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

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

受限制。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条件(!)

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做

出和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

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的制定。(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

制,不能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熟记条件

无法表达意见的审计报告:熟记

条件

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熟记

条件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证据及其分类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

据的数量足以使得注册会计师

形成审计意见。(一)受错报风

险的影响,错报风险越大,需要

审计的就越多(2)审计证据质量

的影响,质量越高,审计证据越

少。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分类

一按外形特征分:实物证据、文

件证据(称为基本证据,是审计

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口头证据、环境证据(有关内部控制情况、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各种管理条件与水平)二、按来源不同划分内部证据与外部证据

审计证据的手机和评价

审计程序的分类

风险评估程序2、控制测试3、实质性程序

具体审计程序

检查记录或文件2、检查有形资产3、观察4、询问5、函证、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8、分析程序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评价

审计证据的整理:1、分类2、计算3、比较4、小结、5、综合

审计证据取舍问题:1、金额的大小2、问题性质的严重程度

审计证据的评价的基本原则1、首要原则实事求是2、合理怀疑原则3、恰当分析原则

审计证据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

审计证据的特性,包括恰当性和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

审计证据评价中的职业判断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审计过程记录,审计结论,审计标识极其说明,索引号即顺序编号,编制者姓名极其日期,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及执行日期,其他说明事项

审计档案分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

会计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重要性与风险导向审计

重要性的概念:如果一项错报单

独或连同其它错报可能影响财

务报表使用者一句财务报表做

出的经济决策,则改项错报是重

大的。

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考虑因素

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

重要性包括对数量以及性质两

方面

确定重要性水平必须从财务报

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

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某单位面

临的特定环境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

判断

重要性的初步判断

分两个层次评价重要性

财务报表层

认定层

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导致错报的原因有:·1、一般公

认会计原则错误2、偏离了事实

3、漏报必要信息等等

审计人员选择以资产负债表账

户作为分配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各类交易、账

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水平时,应当考虑一下

1、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

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

估计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

评价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的影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狭义的审计风险:财务报表中有

重大错误而审计人员签发了无

保留意见的可能性;相对狭义,

即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的审计

意见的可能性;广义的审计风

险,审计人员在执行整个审计业

务中遭受损失和不利的各种情

况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

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

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

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越高

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水平

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

计范围,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

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将检查风

险经量降低,一遍整个审计风险

降低至期望水平,反之亦然。

制度基础审计是将审计工作建

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基

础上。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

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

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

能性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

险、检查风险组成。检查风险是

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

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

错报或漏报,而未被检测。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在审

计工作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

间呈现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重

要性水平越高,风险越低,反之

亦然。重要性决定审计风险水平

高低的关键因素,审计人员对重

要性水平的【判断直接影响审计

风险水平的确定。

内部控制

控制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

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

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

基础.。内部控制的五要素:1、

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

分配,2、企业文化、3、人力资

源政策、4、内部审计机构、5

反舞弊机制

风险评估的原因及其内容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的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只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承担、风险降低风险分担。

信息与沟通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意实现的方法与手段。主要内容: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系统控制。

对控制的监督: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处理过程,是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

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实际合理性和是否被执行。程序:1、询问被审计人员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3、检查文件盒报告4、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

局限性;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或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2、可能由于两个或多人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内部重大控制缺陷: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存在的严重不足,让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员工无法在正常行使职能中即使发现和纠正错误。

分别从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误而被审计单位内部没有发现重大错报,2、控制环境薄弱3、

存在高层管理员舞弊迹象。

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

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

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

会,为注册会计师对整个总体得

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论述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

区别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

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对总体

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

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

可能性。

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

型:

1.信赖过度风险(控制测

试)和误受风险(细节测试)—

—影响审计效果信赖过度风险

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

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

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

际上存在的风险。

2.信赖不足风险(控制测

试)和误拒风险(细节测试)—

—影响审计效率信赖不足风险

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

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

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

上不存在的风险。

注意:只要抽样,抽样风险

就存在。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

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

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

样风险越小。既然抽样风险只与

被检查项目的数量有关,那么控

制抽样风险的惟一途径就是控

制样本规模。无论是控制测试还

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

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

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

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

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

险产生。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

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

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

能性。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

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

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

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

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

偏差或错报。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

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

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

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

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

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

致没有发现误差。注册会计师对

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

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

误差,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

结论。

5.其他原因。注意:非抽样风险

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能量

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

程序来降低、消除或防范。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

征的抽样方法:(1)随机选取样

本;(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

果。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

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审计抽样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样本设计阶段,旨在根据测试的

目标和抽样总体,制定选取样本

的计划。第二阶段是选取样本阶

段,旨在按照适当的方法从相应

的抽样总体中选取所需的样本,并对其实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差。第三个阶段是评价样本结果阶段,旨在根据对误差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将样本结果推断至总体,形成对总体的结论。概率比例规模抽样又称PPS抽样。PPS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PPS抽样是以货币单位作为抽样单元进行选样的一种方法,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加权抽样j货币单位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注册会计师进行pps抽样必须满足1、总体的错报率很低(低于10%)且总体规模在2000以上。

2、总体中任一项目的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金额。

注册会计师确定样本规模必须事先确定下列因素:总体账面价值、误受风险的风险系数、可容忍错报、预计总体错报、以及扩张系数。

项目审计流程

项目审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审计计划阶段、审计测试阶段和期末审计阶段。审计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签订审计业务计划书,确定审计范围,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审计测试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期末审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执行期末余额测试,评价所有审计证据,对整个审计工作进行最后的复核,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业务约定书

签约主体2、约定内容3、文件性质4、签署时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各类交

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决定采用的

总体方案。

分析程序的步骤1、选择适当的

数据关系2、对数据关系进行分

析3、识别异常的数据关系或波

动,4、调查异常数据关系或波

动5、得出结论

注册会计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

包括: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

计单位以其环境2、当使用分析

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的将

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

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

实质性程序。3、在审计结束或

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

体复核。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紫玉

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中的具体

项目相关。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

计程序

引起特别风险的主要原因

非常规交易2、判断事项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

险确定的总体应对措施

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

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

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

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

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

导4、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

性5、控制环境存在缺陷时的审

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需要考

虑的因素

风险的重要性2、重大错报发生

的可能性3、涉及的各类交易、

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4、被

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

质。5、注册会计师是否拟取审

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

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

有效性。

怎样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应考虑

的重要因素

控制环境2、何时能得到相关信

息3、错报风险的性质4、审计

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第六节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

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

质性分析程序。

如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

节测试程序?

设计实质性分析程序时应考虑

的因素

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范围的含义

1、对什么层次上的数据进行分

析2、需要对什么幅度或性质的

偏差展开进一步调查。

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主要

为了确定将要发表的审计意见

的类型以及在整个审计工作是

否遵循了审计准则。

业务循环审计

业务循环审计是指运用业务循

环了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其执行情况,

从而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

性进行审计的一种方法。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是按

照不同的业务循环分别设置的,

内部控制测试通常按照业务循

环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进行。循

环法更符合被审计单位的业务

流程和内部控制设计的实际情

况。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销售与收款不相容岗位至少应

当包括

客户信用调查评估2、销售合同

的审批、签订与办理发货3、销

售货款的确认、回收与相关会计

记录4、销售退回货品的验收、处置与相关会计记录5、销售

经办与发票开具、管理6、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审批、坏账的核销与审批。

常见的内部控制具体包括:1、授权审批制度2、职责分离控制3、会计记录控制4、定期核对制度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目标:1、确定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各业务的存在或发生2、确认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各业务的完整性3、确认应收账款的所有权4、确认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各业务的正确性。5、确认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各业务截止日期的正确性。6、确认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各业务的表达与披露。

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的主要内容

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2、实施分析程序3、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方法4、审查售价是否合理5、审查主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合理6、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7、查找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8、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业务的测试9、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10、确定主营业务收入在利润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应收账款函证是指直接发函给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是否真实、正确。

应收账款函证的分类

对函证过程中实施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函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记录核对。2、将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核对3、有注册会计师亲自寄发询证函,4、对于无法投递而被退

回的询证函注册会计师必须分

析、研究、查明原因。5、对于

没有收到复函的肯定式函证应

发送第二次乃至第三次,如果仍

得不到答复就采用必要的替代

审计程序。6将收到的回函形成

工作底稿,并汇总函证结果。

应收票据的实质性程序的主要

内容

核对应收票据总账与明细账是

否相符2、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

明细表3、监盘库存票据4、函

证应收票据5、检查应收票据的

利息收入6、审查已贴现的应收

票据7、审查外币结算的应收票

据8、确定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

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包

括的内容

职责分离控制2、请购控制(原

材料或零配件购进、临时性物品

的购进)3、订货控制4、验收控

制5、应付账款的控制6、付款

控制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目标

真实性2、完整性3、所有权4、

估计5、截止6、披露

评价采购与付款循环中的重大

错报风险

固定资产的显著增加2、可能出

现的固定资产减值

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如何对固定资产实施分析程序

生产与存货的内部控制包括两

大控制系统:一是生产过程中实

物流转程序控制二是、对产品成

本进行记录与控制的成本费用

管理控制和成本费用会计控制。

评估生产与存货循环中的重大

错报表现在1、生产能力的大量

闲置2、存货的异常增长

如何对存货实施分析程序?

观察程序2、抽查程序3、需要

特别关注的情况4、存货监盘结

束时的工作。

简述存货截止测试

特殊项目审计

货币资金审计的重要性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

强的一种资产。任何企业进行生

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持有资金,持

有货币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的基本条件,货币资金在企业

的会计核算战友重要的位置货

币资金分为现金、银行存款以及

其他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审计的重要性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

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

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

针对会计估计的重大错报风险

实施的审计程序

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了解其会

计估计的程序、方法和相关内部

控制

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索取有关

会计估计的说明,并复核和测试

被审计单位作出会计估计的过

利用独立估计与被审计单位作

出的会计估计进行比较

复核能够证实会计估计的资产

负债表日后事项。

关联方的审计

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审计关联

方及其交易是为了确定关联方

及其交易的记录是否适当、关联

方交易的会计处理是否适当以

及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是否

恰当。

审计程序包括1、获取复核被审

计单位提供的关联方清单2、识

别关联方交易3、检查识别的关

联方交易4、获取管理层声明

持续经营假设的审计

目标: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

营假设是否合理2、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假设的情况,确定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及计价基础是否需要调整。

期后事项的审计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注册会计师应当尽量在接近审计报告日时实行旨在识别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事项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包括职业技术规范、质量控制规范、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继续教育规范。

审计准则又称审计标准是指各国的职业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指南,同时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尺度或标准。

一般公认审计准则

一般准则2、外勤工作准则3、报告准则4、报告应就整个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或者声明不能发表意见。

国际审计准则适用于会计报表审计。经过必要必要修改也适用于其他信息的审计和相关服务。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职业准则按其功能分为具有框架功能的准则,重点是阐明执业的目标、一般原则、理念和方法。而是具有实务操作功能的准则。质量会计准则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和单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两部分。

如何理解质量控制准则与审计准则之间的关系独立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

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都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

体系的组成部分2、两者的目的

相同因此这两准则只是作用方

式不同,目的是为了保证审计工

作的质量提高会计报表的可信。

区别:两者的性质不同、两者内

容不同

职业道德规范

基本原则包括:诚信、独立性、

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

有的关注、保密、良好执业行为。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包括两个

方面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

独立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内涵

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

利影响2、评价不利于影响的严

重程度3、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

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

接受的水平。适用于会员处理对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的不利

影响的各种情形,其目的是在于

防范会员认为只要守则未明确

禁止的情形是允许的。

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存在直接竞

争的关系,或与客户的主要竞争

者存在合资或类似关系,可能对

客观和公正原则产生不利影响。

注册会计师为两个以上客户提

供服务,而这些客户之间存在利

益冲突或者对某一项或交易存

在争议,可能对客观和公正原则

或保密原则产生不利影响。

当遇到利益冲突的具体情形采

取下列措施

告知客户,并在其同意下执行业

务2、如果为存在利益冲突的两

个以上的客户提供服务,应当告

知客户,并在征的同意下执行业

务3、如果为特定行业或领域中

的两个客户提供服务,注册会计

师应当告知客户,并在征得他们

同意下执行业务。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审计法律责任则是指注册会计

师或会计事务所在履行其审计

职责过程中,因违约、过失或欺

诈导致客户利益相关人经济损

失,由此承担的法律后果。主体

是注册会计师或会计事物所。客

体是客户和利益相关人。

治理层和管理层、注册会计师之

间的关系对研究注册会计师法

律责任有何意义?

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

过失责任按程度分为普通过失

和重大过失。

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

任的归责原则含过错责任原则

和公平责任原则。

注册会计师承当过错责任的构

成要件有:1、违法行为2、损害

行为3、因果关系4、主观过错

注册会计师承担公平责任的构

成要件:1、加害行为2、损害行

为3、因果关系4、双方均无过

错5、对无过错出具不恰当意见

报告,法律未规定无过错责任。

6、若注册会计师不承担民事责

任则显失公平。

避免法律诉讼会计事务所应当

采取的措施

聘用和委派具有胜任能力的注

册会计师2、建立良好的质量控

制机制3、慎重的接受委托4、

提取风险基金和购买责任保险

5、聘用有经验的律师。

避免法律诉讼注册会计师应采

取的措施

保持独立性2、签订审计业务约

定书3、严格遵守审计准则、职

业道德准则

4、进行高质量的审计

5、取得管

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

审计学重点整理汇编

弟一早 CPA教材定义一一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 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特指注册会计 师财务报表审计) 三、三方尖系 ——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 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注意: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某些情况下,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就是同一方 第二章

第二童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一一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 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目标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程序一一具体检查错报的程序 三、认定 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尖的认定 (1)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尖的认定 (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 3?与列报和披露相尖的认定 (1 )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2 )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 五、财务扌艮表审计的责任戈U分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审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审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审计证据 2、复算法 3、逆查法 4、详查法 5、审计工作底稿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PA对下列( D ) 的应收账款最应当使用积极式函证 A、账龄短且金额大 B、账龄短且金额小 C、账龄长且金额小 D、账龄长且金额大 2、在下列审计证据中,作为审计证据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基本证据的是( A ) A、书面证据 B、口头证据 C、实物证据 D、环境证据 3、注册会计师实施存货监盘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D ) A、查明客户是否漏盘某些重要的存货 B、鉴定存货的质量 C、了解盘点指示是否得到贯彻执行 D、获得存货是否实际存在的证据 4、下列关于口头证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口头证据本身一般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相 B、口头证据往往小就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 C、注册会计师应把重要的口头证据尽快记录,必要时还应获得被询问者 的签名确认 D、口头证据比书面证据更易获取,更为及时,而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 故而口头证据一般比书面证据更可靠 5、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A ) A、被审计单位律师关于被审计单位资产所有权的证明函件 B、银行对帐单 C、被审计单位开具的付款支票

D、被审计单位填制的收料单 6、为了确保企业有价证券的账实相符,应该建立定期的( C )制度。 A、内部审 B、对账核对 C、实地盘点 D、分析检查 7、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是( D ) A、检查 B、观察 C、计算 D、分析性复核 8、以下不属于分析性复核的是( C ) A、将本年的折旧费用金额与上年相比较 B、确定两年间销售收入的差额 C、将本年期初余额与上年期末余额相比较 D、将销售毛利率与行业水平相比较 9、应收帐款的函证时间最好安排在被审计年度的( C ) A、年中 B、年初 C、与资产负债表日临近的时间 D、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 10、注册会计师王惠决定对Z公司的应付账款实施函证程序,以下所列的各个函证对象中,( D )可能最恰当的。 A、重要的供货方 B、金额不大,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C、金额较大的债权人 D、金额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 ABC )。 A计划阶段 B实施审计阶段 C审计完成阶段 D期后事项审计阶段 2、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 BCD )。 A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的错误 B闲置的固定资产 C增加的固定资产尚未作会计处理 D减少的固定资产尚未作会计处理 3、对内部控制制度最终的评价结果,根据可信赖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情况

名词解释 1.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2.审阅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4.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5.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对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部控制和基础。 6.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资料,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 7.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8.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需遵循的行为规和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 9.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鉴证报告,在鉴证报告中应当清楚地表达其

鉴证结论,对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10.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容的综合计划。 11.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 12.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13.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14.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15.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6.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7.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

审计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0930100756)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或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管活动 (1)审计主体:审计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2)审计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领导和相关领导的授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3)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4)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5)审计目的:社会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6)审计本质: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管、评价、鉴证活动 2审计的特征: (1)独立性: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2)权威性:权威性是审计机构正常发挥作用的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其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西周时期就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 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82 年12月4日五届人大通过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1983 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1988 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审计学 期末考试重点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由审计执业准则体系(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两类构成。 2-我国审计执业准则(practicing standards)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 3-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 4-鉴证业务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5-鉴证业务要素包括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五要素。 6-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是指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 7-事务所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建立质量控制:(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4)人力资源;(5)业务执行;(6)监控 8-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包括:诚信、独立、客观、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职业行为 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规定,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能够诚实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态度;2.形式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出现重大的事实和情况,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但方在权衡这些事实和情况后,很可能推定会计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的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已经受到损害。10-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是指解决职业道德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用以指导注册会计师:(1)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2)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3)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11-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密切关系和外在压力。 12-在具体工作中采取的防范措施:三个层次的防范: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客户内部系统和程序中的防范 13-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以下方面可能会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1)专业服务委托(2)利益冲突(3)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4)收费(5)礼品和招待 14-收费报价过低产生不利影响:在承接业务时,如果收费报价过低,可能导致难以按照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执行业务,从而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防范措施(1)在提供专业服务时,遵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使工作质量不受损害(2)客户了解专业服务的范围和收费基础 15-或有收费产生的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响考虑的因素:(1)业务的性质(法律法规允许的业务除外)(2)可能的收费金额区间(3)确定收费的基础(4)是否由独立第三方复核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结果防范措施(1)预先就收费的基础与客户达成书面协议(2)向预期的报告使用者披露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工作及收费的基础(3)实施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4)由独立第三方复核注册会计师已执行的工作 16-应客户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评价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如果第二次意见不是以前任注册会计师所获得的相同事实为基础,或依据的证据不充分,可能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不利影响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业务的具体情况,以及为提供第二次意见所能获得的所有相关事实及证据。防范措施:(1)征得客户同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2)在与客户沟通中说明注册会计师发表专业意见的局限性(3)向前任注册会计师提供第二次意见的副本 17-无法消除或降低不利影响时的决策:如果利益冲突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并且采取防范措施无法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拒绝承接

《审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分析

1案例1 爱乐者协会每周一至五晚上在文化宫举办音乐会。音乐会开始前,协会的一名员工在入场处把门。协会的会员,出示会员卡后可以免费入场,非会员观众,只有当场支付30元,换取到一张式样统一的入场券后,才能入场。 每晚演出结束,这位把门的员工将收到的现金,交给协会的出纳。纳当面清点,将现金存放入保险柜。每周六上午,出纳和把门的员工一起将保险柜中存放的所有现金,送存银行,收到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作为每周登记账目的依据。 爱乐者协会的管理层认识到门票收入的内部控制需要改进,聘请您帮助出谋划策。 要求:指出门票收入现有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弱点,针对每项弱点,各提供一项改进建议。参考答案: 1.无法确定购票入场的非会员观众人数。2.无法确定把门的员工在收钱的同时,有没有出票。3.无法确定把门的员工是否将当晚的门票收入全部交给出纳。4.无法确定出纳在周六送存银行前不动用存放在保险箱的票款。5.将银行提供的存款证明作为每周登记账目的依据,缺乏核对手段。1.门票应当连续编号,并按照售票顺序依次出票。2.增加另外一名员工,专门负责收票(撕下票根)3.演出结束后,把门员填写收入报告单一式两份,收票员工将之与自已收到的门票数核对相符后签字,把门员工将门票款和其中地份收入报告单交给协会的会计人员。4.出纳被要求在演出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就将票款送存银行。5.在票根,收入报告单以及银行的存款证明三者核对无误后,据此登记账目。 2.案例2 独城公司是一家从事食品批发、兼营食品零售的商业企业,上年出现了如下错误和舞弊行为: (1)货物发出后,为向顾客收款而开具的销售发票的销售价格不对,因为在进行计算机输入时,输人了错误的销售价格。 (2)有一笔购货发生了重复付款。在第一次付款3周后,独城公司收到供货商发货单的复印件,因而又付了一次款。 (3)仓库的员工将部分牛肉带回家。收到购入的牛肉后,仓库的员工将一小部分牛肉放入自己的手提袋,其余部分则放人公司的冷冻冰柜。然后,按照总共收到的数量而不是人库的实际数量填写人库单,送交财会部。 (4)在对零售商店的存货进行盘点时,某些柜组将一些商品的数量误记在另一些商品的名下,在盘点数量时也出现了错误。 (5)12月31日,公司有一批牛肉已经装车,但尚未发运,存货盘点时将它纳人了盘点范围。但是,发货单是12月31日填制的,因此,这批存货对应的销售也在上年确认了。 要求: (1)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缺乏的一种或多种内部控制类型。 (2)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没有达到的交易的相关审计目标。 (3)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能克服它的一个控制措施。 解答: (1)缺乏独立稽核;影响的审计目标是“交易按正确的金额反映(计价)”;克服的控制措施如由两个人独立地对同一批商品进行盘点 (2)缺乏凭证与记录控制(第一次付款没有登记在相应的会计帐户中,没有在已经付过款的购货凭证上作记号),经济业务没有经过适当授权(付款应该取得有关负责人的批准,而有关负责人在批准是否付款时将审核发货单)。没有达到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交易按正确的金额反映(计价)”克服的控制措施如及时登记会计帐户,付款时在购货凭证上作标记,

自考审计学各章复习要点

2013年自考审计学各章复习要点 注意黄色字体的部分是根据考试大纲缩减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目的 (六)审计的本质

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为国家财政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二)权威性 的权威性。审计机构或人员以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

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索有关.如经济萧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审计P8 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2.审计证据P58 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3.审计准则(审计标准、执业准则)P24 是对审计业务中一般公认的惯例加以归纳并依据审计法律法规制定的、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评价审计质量的依据,系审计法律法规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属审计实践中贯彻审计法律法规的操作性规范 4.内部控制P105 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5.审计风险P92 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却未能发现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6.审计报告P335 是审计人员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在对约定事项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7.审计工作底稿P69 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8.期后事项P308 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生的事实 9.审计抽样P171 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10.管理建议书P360 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或完成审计工作后,就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结果提供建议的一种正式文件 11.重要性P86 指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因错报或漏报造成的严重影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错报漏报足以改变任何一位理性投资者利用错报漏报财务报表作出的决策 12.信赖不足风险 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风险 13.信赖过度风险 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以信赖的风险 14.误受风险P178 也称β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或使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15.误拒风险 也称α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或使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审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

《审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 班级: 学号:姓名:评阅人:成绩: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述关于错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错报包括误报和漏报 B.误报主要与管理当局的“存在或发生”认定有关 C.漏报主要与管理当局的“完整性”认定有关 D.错报主要与管理当局的“估价与分摊”认定有关 2.舞弊不包括( A ) A.编制会计报表时收集和处理数据出现错误 B.操纵、伪造或篡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相关凭证 C.在财务报表中不真实地表达或故意遗漏重要信息 D.故意误用会计政策 3.关于审计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消除的,所以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它 B.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未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而导致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C.审计风险只与会计报表的整体反映有关,与个别账户无直接关系

D.对审计风险的考虑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 4.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设定审计程序来控制的风险是( C ) A.审计风险和控制风险 B.固有风险和审计风险 C.检查风险和审计风险 D.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 5.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缺陷的原因不包括(D ) A.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 B.内部控制的设计一般只是针对常规活动 C.存在执行人员的疏忽或有意串通舞弊导致内控失效 D.内部控制环境簿弱导致内部控制措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6.当代审计的主线是(D ) A.内部控制测试 B.实质性测试 C.内部控制评价 D.重大错报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 7.下述不属于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是( B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B.控制测试 C.实质性测试 D.重大错漏报风险评估 8.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在哪个阶段进行( D )

本科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审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审计概论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 审计的特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一、审计的分类 (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 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 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 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 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 (3)经济鉴证职能 二、审计的作用 (1)制约作用 (2)促进作用 (3)证明作用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单选]依据我国1982年宪法,1983年在国务院设立的审计署。 [单选]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的创办人是谢霖。 [单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单选]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审计主体。 [单选]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企业内部审计最有效的领导是董事会。 [单选]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基础审计。 [多选]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权威性。 [多选]审计按照主本分类,可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 [多选]在选用审计方法时,应注意应与审计的特定目的上适应,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应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等。 [多选]审计的职能主要有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经济鉴证职能。 [名词]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名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名词]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名词]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顺查法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的单位,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名词]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查询法有面询和函询两种。 [名词]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多数人认为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的职能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知识点仔细阅读教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法约尔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亚当·斯密管理思想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功利主义道德观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社会契约道德观 基本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自律 超越法律 视人为目的 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个人特性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 ?自信心 ?自控力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具体表现 ?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 ?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 ?跨国并购进程加快 全球化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化组织模式考虑的因素 “全球一体化压力”和“本地化反应压力”

审计的考试重点(doc 9页)

审计的考试重点(doc 9页)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关系? 答:区别:(1)测试的具体对象和目的不同。符合性测试的具体对象是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其目的是揭示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实质性测试的对象是依靠这些制度生出的数据,其目的是评价这些数据的公允性。(2)测试的依据和时间不同。符合性测试主要以建立内部控制的原则为依据,可以在期中进行;实质性测试的依据是公认会计原则,主要在期末进行。(3)测试方法不同。两者都用抽样方法,但符合性测试用属性抽样方法,而实质性测试用变量抽样。 联系:符合性测试是实质性测试的基础,前者得出的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和符合程度如何,

决定着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符合性测试表明的内部控制的控制能力越强,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就越小。 固定资产的审计 1.A 【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对于建造在建工程,其土地使用权不进行结转还按照正常的期间进行摊销。 ?1.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审计工作底稿及其他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有以下审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对某项在建厂房工程,建议将相关土地使用权一并转入该项在建工程核算 ?B.对某项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但已启用的在建工程,建议暂估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 ?C.对用流动资金借款建造的某项固定资产,不对计入到资本化的部分进行调整 ?D.对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跌的某项固定资产,建议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2.C 【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如果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则应当按照公允

价值入账。 ?2.在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进行审计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L公司存在以下处理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甲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B.具有商业实质时,当企业用生产的产品换入固定资产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 ?C.投资者投入的丙固定资产,按投资方原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D.接受捐赠的丁固定资产,以有关凭据上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一)在对M公司2006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L注册会计师负责有关期初余额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3.BCD 【解析】不能根据期末的存货余额倒推确认期初的存货余额,因为期末余额的确认是在期初余额的基础上确认的。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题(终极版)

审计:是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管理层的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反映了管理层在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时,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范围、程度及结果。 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包括标准措辞的引言段、范围段和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任何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 公布目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非特定利益关系者公布的附送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的报告:一般是用于经营管理、合并或业务转让、融通资金等特定目的而实施审计的审计报告。 简式审计报告:又称为短式审计报告。它是注册会计师对应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 像是审计报告:又称长式审计报告。它是指对审计对象所有重要经济业务和情况都要做详细说明和分析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是指注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适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在各年之间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审计档案。 重要性: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联通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模式 法等要素的组合 风险基础审计试的程度和范围。 审计风险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抽样单元: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是由随机生成的从09随机的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间隔从审计 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计算选样间距 ,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 随意选样:也称任 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 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PPS 抽样:也称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是一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生率得出 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也被称为额加权抽样j 货币单位抽样,累计货币金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各类交易、账户 余额、列报(包括披露,同)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内部控制 :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的决理结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在合理保证实现 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动 控制测试: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管理 建议书:注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已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 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 书面建议 审计业务约定书: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 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 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分 析程序:注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 务信息作出评价 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函证 :直接发函给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方法 会计估计: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应当对其作出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估计负责 关联方及其交易:为了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是否真是存在、关联方交易的记录是否适当、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是否适当以及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是否恰当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 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 期后事项:是只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 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一种责任,是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或仅因法律规定,而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验资工作底稿:验资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财务报表审阅:指注师接受委托,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鉴证业务 简答题 鉴证业务设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跨及时、责任方、预期使用者 审计主体的分类: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独资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美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鉴证服务、其他保证服务和非保证服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审计、审阅、审核、执行商定程序、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会计服务 财务报表验证阶段:财务报表的验证阶段依据所侧重的财务报表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资产负债标验证阶段和会计报表验证阶段。 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注师应做到:1、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2、注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注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与交易事项相关的管理层 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2、完整性。是指在会计报表应该列示所有交易和各项是否都列入了。3、权利和义务。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4、估价或分摊。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按照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5、表达与披露。是指被审计单位已经正确列示、说明和披露会计报表的各个组成项目、附注及说明。 审计报告的作用:1、鉴证作用。注师签发审计报告,不同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2保护作用,注师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厉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是对注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师审计责任。 审计报告种类:1、按照审计报告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2、按照审计报告的目的分类,可分为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的审计报告。3、按照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可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类型: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的特征: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分类:1、按外形特征划分。分为实物证据、文件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2、按来源不同划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3、按获取的证据对审计结论的支持程度划分为正面证据和反面证据。 收集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1、风险评估程序。通过风险评估程序,注师可以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明确审计工作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为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提供公钥基础,从而可以帮助注师合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2、控制测试,其目的在于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从而支持或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据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3、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审计证据的评价 审计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这是审计证据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2、合理怀疑原则,即要求以合理怀疑的态度,在事实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运用因果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对造成证据缺陷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假设,以便找出证据缺陷途径2、恰当分析原则。及要求分析问题时,应恰如其分地给予评价,做到具体问题分析、综合分析,并认真分析和妥善解决审计证据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 审计证据评价需考虑的因素:审计证据的评价主要针对证据是否符合充分性和适当性,能否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满足审计目的和要求。(1)审计证据的特性。适当性:相关性和充分性。(2)审计证据的经济性(3)审计证据评价中是职业判断。1、审计准则2、职业竞争3、法律诉讼4、审计客户的具体情况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是链接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2、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3、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考核注师专业胜任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4、审计工作底稿便于进行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5、审计工作底稿 1、重要性原概念中的 2、重要性包括对 3、确定重要 4、重要 5、对 3)(38(2判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3)评价样本结果:前者运用概率论和职业判断评价样本结果,后者3)对集团财务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b 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2)总体审计策略(a 制动总体审计策略的目的b (3)具体审计计划的主要内容(4)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a 对总体审计策略的记录b 对具体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单位的内部3)组织结构 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行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4)会计政策的变更(5)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性(3)设计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4)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5)注师是否拟获得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 2)企业文化(3)人力资源政策(4)内部审计机制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制的运用(3)检查文件和报告(4)追踪交易在 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 制的频率(2)在所审计期间,注会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3)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要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4)通过测试与认定的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范围(5)在风险评估时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度(6)控的规定,充分体现了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理论的精髓。由于被审计单位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均有可能引发审计风险乃至审计失败,因此,在审计实务中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成为审计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为重其环境(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3)在审计结束识别风险(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提高审计程序的不选择高度汇总的财务数据层次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调整分析程序(2)需要对什么幅度或性质的偏差张开进一步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审计财务报表填列(2)有些财务报表项目往往会为调整这些审计差异所作的会计分录中多次出现,因此,要进行重分类汇总(3)在编制完试算平衡表后,应注意核3) 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实施进一步审a 通过交易和财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所确认的为更正错报,即“已知错报”b 通过运用审计抽样技术所估计的未更正预计错报c 通过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和运用其他审计程序所量化的其他估计错报(2)确定可能的错保金额的影响程度a 这里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b 这里的可能错报总额一般是指各财务报表项目可能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但也可能包括上一期间任何未更正可量,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更a 首次接受委托的沟通b 签订业务约定书时的沟通c 编制审计计划时的沟通(2)审计实施阶段的沟通事项a 审计计划中确定的需要其协助的工作b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对有关事项的解释、声明及提供的其他证据c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财务报表认定d 已发现的重大错误、舞弊或可能违反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