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微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微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微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微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1-09T11:29:36.31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作者:张磊

[导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张磊(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103-01

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 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是收集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有利于开发他们的阅读潜能。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比较难教的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获悉英语语言的能力。在各种英语考试中,也都把阅读理解当作主要测试项目(2016年四川达州中考英语阅读理解30分,任务型阅读5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

目前,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以及阅读方法的欠缺,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这是目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学进入八年级就出现了较长篇幅的文章、大量生成的词汇。科技型、说明、议论型、人物传记型阅读文本也日益增多,而初中学生所学知识肤浅,词汇量少,分析问题也不够深入。教师在较长文章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整体性的把握,让文本阅读与语言应用紧密结合。目前,英语学习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我们农村的英语教学又是在艰难中前行,学生底子薄、习惯差,这对农村英语教师在教法和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是自己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感悟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是维持阅读的动力之源,是学生进取向上的潜在力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兴趣贯穿学生阅读的始终。

对学生来说,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材料的种类及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材料是首当其冲。要求长短适中,课堂教学必须要考虑时间,文章太长,当堂课不能完成,课堂任务单调,学生容易倦怠;难易适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高估学生的水平,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锐气和积极性;要有可阅读性,文章要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爱好。要有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其次,教师应尽量地为学生创造英语阅读的机会和环境,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任务,例如:与学生一起创办英语手抄报,还可通过举办阅读比赛等课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英语文章,编辑成手抄报,让班内传阅,让学生阅读他们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文章,这些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文体明星故事、幽默故事,科谱文章等。

此外,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诱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可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千方百计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阅读分为精读、泛读、朗读、默读等几种。掌握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尤为重要。结合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以下一些方法: 1、寻找中心句,理解重点,把握全文和汉语文章一样,每篇英语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中心句,又称为主题句。大多数主题句出现在段首,有些主题句出现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题句出现在该段中间。但一般文章的写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这种原则。

2、多种方法猜测词义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新词就不知所措,总是去查字典以求得到正确解释,结果影响了阅读速度,从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阅读中的生词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基本上不影响对文章理解的生词;另一类是对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生词。对于第一类生词,既使我们不知它的正确含义,仍可较为准确地理解原文,因此完全可以跳过去不予理会。阅读时,应切记的一点是:没有必要弄清文章中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否则既影响速度,又影响理解。

遇到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去猜测,首先判断其词性,再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即转换、派生、合成,运用对比法猜测词义等方法。

3、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相结合

快速阅读即略读,它是从阅读材料中有目的,有选择地迅速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特定信息的技能,其要求是快速,准确。即没有必要通读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想索取的有关内容就算完成了阅读任务。

在考试中,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时,这一方法就可以应用,即学生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读一遍,看清每个题干是什么意思,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浏览一些与主题句相关的信息词,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并预测文章内容。这样,就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必要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要弄清楚,只需要能准确完成后面的习题。总之,这一方法要求学生在不连贯的、跳跃式的阅读中能够迅速掌握所需信息。

细读,是在阅读材料选定后,进行详细地分段阅读,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总体把握过程脉络,注意细节,处理语言点,抓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并要求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或段落大意。再由段到篇,让学生概括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在教学课本上的阅读文章时,可这样要求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