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经典习题

植物学经典习题

植物学经典习题
植物学经典习题

植物学习题

(一)

名词解释

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和拟“器官”,称为细胞器。

纹孔: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形成次生壁时,在初生纹孔场处不断增厚,次生壁上不增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细胞壁和胞间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胞质运动:生活细胞的胞基质在细胞内经常流动,称为胞质运动。

细胞生长:细胞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包括纵向延长和横向扩张。

细胞分化:指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是从年幼的,形态结构简单的植物细胞发育为成熟的形态结构复杂的植物细胞的过程。

简答题

1.影响细胞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细胞核的限制和细胞的相对表面积。

2.植物细胞由几部分组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植物细胞由两部分组成,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细胞壁主要功能是对细胞原生质体起保护作用;原生质体主要作用是完成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

3.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如何?

答: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在核仁中形成细胞质的核糖体亚单位;指导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器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包括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功能:和其他结构一起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4.怎样区别植物细胞的初生壁和次生壁?

答:初生壁是原生质体在胞间层内侧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一般较薄,质地柔软而有弹性,能随着细胞生长而延展;而次生壁随着植物细胞的分化成熟,原生质体在初生壁内侧分泌形成加厚的细胞壁,称次生壁,一般较厚而硬,它使细胞有很大的机械强度。

5.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答:有丝分裂的意义:保障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减数分裂的意义: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和丰富变异性。

6.导致细胞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在特定的条件下,选择地表达遗传信息的结果;适当的外界环境的刺激,促使细胞某些遗传物质至使细胞分化。

(二)

名词解释

组织:植物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胞分工的结果,在高等植物体内形成不同形态

和结构的细胞群。

组织系统:一个植物体上,或一个器官上的一种组织或几种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组成一个单

位,称为组织系统。

周皮:包在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老根老茎的外表,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由表皮层,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组成。

树皮:是多层周皮积累的结果,形成层以外所有的组织(包括活的和死的组织)。

简答题

1.植物分生组织有几种类型?

答:按起源分类: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按位置分类: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如何区别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答:厚角组织的细胞壁不均匀加厚,有一些植物的细胞是在切向壁上加厚。细胞壁的增厚是初生壁性质的,增厚处的主要成分是果胶质和纤维素,普遍存在于正在生长和经常摇摆的器官的外围。而厚壁组织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壁通常木质化,成熟后为死细胞,包括石细胞和纤维细胞。

3.表皮和周皮有什么区别?

答:表皮由原表皮分化而来,通常是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除表皮细胞外,在幼茎和叶上还有气孔器、表皮毛或腺毛等结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的外壁增厚,形成角质膜。而周皮是次生分生组织形成的,它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木栓层细胞之间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较厚且高度栓化,对植物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答:在被子植物中,筛管是被子植物中运送有机养分的输导组织,为初生壁性质的,具有筛孔、筛域系,而在裸子植物中,筛胞是运送有机养分的输导组织,是独立的输导单位,没有伴胞辅助。筛胞分子细长而两端尖锐,在相邻的筛胞分子之间的细胞壁上有不很发达的筛域,并没有形成筛板,以筛域与相邻的筛胞分子连接。同化产物通过筛域输送。所以,筛胞输导效率远较筛管低,是比较原始的输导组织。

5.植物体的三种组织系统在植物体内如何分布,各起什么作用?

答:

1.皮组织系统:表皮,周皮;起保护作用。

2.维管组织系统:木质部,韧皮部;支持运输作用。

3.基本组织系统: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主要起保护作用。

(三)

名词解释

有胚乳的种子: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一些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全部的裸子植物属于此类。

无胚乳的种子:由种皮,胚两部分组成。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出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加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所以幼苗的子叶是出土的。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的特点是下胚不伸长,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和胚乳并不随胚芽伸出土面,而是留在土中直到养料耗尽死去。

种子的后熟作用:种子成熟之后,它的胚已经成熟,但生理上却没有成熟,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特定条件之后,生理上成熟之后,才能够发育。

简答题

1.种子包括哪几部分?为什么说胚是新生一代的原始体?

答:一般种子都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因为胚是包在种子内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新生一代的发育就是从胚首先开始的。

2.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

答:种皮,胚未发育成熟或种子的后熟作用,抑制物质的存在。

3.种子萌发主要的外界条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答:充足的水分(软化种皮,活化酶,增大胚和胚乳的体积);适宜的温度(温度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足够的氧气(呼吸作用的基础)。

4.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如何?

答:种子吸收水分,种皮变软。

酶物质吸收水分后,在一定温度下活化,分解储藏的营养物质运往胚。

胚的体积增大(胚细胞的体积和数量),胚各部分迅速生长。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主根,胚轴生长把胚芽和子叶推出土面,形成茎和叶。至此一株幼小的植物体完全长成。

(四)

名词解释

定根:有一定的发生部位,来源于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

不定根:位置不固定,是从茎,叶,胚轴或老根上生长出来的根。

根系:植物地下部分根的总和称为根系。

器官变态:植物由于功能的改变所引起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叫做器官变态。

解答题

1.根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吸收功能;固着和支持;输导;合成;储藏和繁殖。

2.植物根系的类型与在土壤中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答:根据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的深度,分为两种类型:深根系,浅根系。深根系的根多分布在水分较少的土壤中;浅根系的根多分布在水分较多的土壤中。

3.根尖分几个区,各区的特点和功能如何?

答: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特点:由薄壁细胞组成,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功能:保护;使根顺利穿入土壤;使根具有向地性生长的特点。

分生区——特点:细胞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功能:进行细胞分裂。

伸长区——特点:细胞显著伸长;是由初生分生组织到成熟组织发育的过渡区;成熟结构中的原生韧皮部和原生木质部组成。功能:使根伸长生长。

成熟区——特点:形成根毛。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系固着在土壤里。

4.分别说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起源和活动情况?

答:维管形成层是有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组织形成的,还有中柱鞘也参与这个的形成。木栓形成层有中柱鞘形成的,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并有一定支持功能的植物组织。在有次生生长的植物(大多数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维管组织包括来源于原形成层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合称初生维管组织)及来源于维管形成层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在只有初生生长的植物(大多数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维管组织只包括来源于原形成层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5.侧根起源于什么部位,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答:侧根起源于根尖较内部的中柱鞘,叫做内起源。其发生于初生木质部辐射角的两侧,或对着初生韧皮部发生。

6.简要说明根的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

答:它是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共同活动的结果,前者不断向侧方产生次生维管组织,使根增粗;后者形成新的保护组织——周皮。

7.比较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答: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 而次生结构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管无筛管、

伴胞;

8.绘图说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根毛表皮

外皮层

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

中柱鞘

原生木质部

后生木质部

原生韧皮部

后生韧皮部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图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图

根毛 皮层 表皮

维管柱 原生木质部 后生木质内皮层 初生韧皮部 中柱鞘

(五)

名词解释

芽:是根,叶或花的原始体,是一个包被着许多大小不同的幼叶,节间非常短,没有发育的枝叶。

长枝和短枝:本木植物中,节间显著伸长的枝条叫长枝;节间缩短,各个节间紧密相接,难以分辨的枝条叫短枝。

叶痕和叶迹:叶片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叫叶痕;高等植物茎的节上长有叶片时,从茎分出进入叶片的维管束称为叶迹。

芽鳞痕:枝条顶芽开放后,芽鳞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叫芽鳞痕。

顶端优势:芽的顶端优先生长称为顶端优势。

年轮:又称生长轮,是由形成层的季节活动或其他特殊环境影响所造成的。

心材和边材:心材是靠近中间部分的木材,是较早形成饿次生木质部颜色浅,其中导管由于被其周围薄壁

细胞侵入,在导管腔中形成侵填体,使其失去输导能力,木薄壁细胞和木射线细胞也成为死细胞。边材是

靠近树皮层部分的木材是几年内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浅,导管有输导功能,木薄壁细胞是活动的。

早材和晚材:早材是在温带春季,气候逐渐变暖时,形成层活动也随之增强,使形成层的次生木质部的细

胞较多,其中导管和管胞的直径大而壁薄,木材颜色浅,木材质地较疏松。晚材是在夏末秋初,气候逐渐

不适宜树木生长时,形成层活动随之减弱,形成的细胞树木减少,其中导管和管胞径小而壁厚,木材颜色深,木材质地较密。

简答题

1.茎有哪些主要功能?其分枝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输导功能;支持功能;贮藏功能;繁殖功能。

单轴分枝—特点:从幼苗开始,主干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但分枝的伸长和加粗生长都不及主干。

合轴分枝—特点:合轴分枝的树冠有很大的开展性,既提高了支持和承受能力,又扩大了光合作用的面积。假二叉分枝—特点: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后,由顶芽下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二叉状的

分枝。

2.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由几部分组成?根和茎的初生结构有何异同?

答: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不同点:根的表皮没有气孔而茎中有;根的皮层在横切面上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茎中占的比例很小;在茎的

横切面上,维管柱占有较大的面积,而根中很小。

相同点:

3.说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情况。为什么木质茎中主要是次生木质部?

答:

4.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在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上有何异同?

答:

5.单子叶植物的茎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它是怎样增粗的?

答: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茎只有初生结构,少数种类虽然有次生结构,但也和双子叶植物的茎不同。

由于位于茎尖叶原基和幼叶下面的初生加厚分生组织进行平周分裂,增生细胞,使幼茎增粗。

6.如何从解剖构造上区别木材三切面?

答:在木材的三切面上,最为突出的是射线的形状,因此可以作为判断切面类型的指标:

在横切面上,射线作辐射状条形,是射线的纵切面,显示它们的长度和高度;

在切向切面上,射线是它的横切面,轮廓呈纺锤状,显示射线的高度,宽度,细胞的列数和两端细胞的形状。

在径向切面上,射线的细胞与纵轴垂直,细胞平行排列,显示射线的长度和高度。

7.一棵“ 空心” 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

答:从树干的解剖构造来讲,主要由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组成。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韧皮部用

来输送有机物质,木质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形成层夹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能够不断产生新的组织加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随着形成层每年的活动,茎在不断增粗,老的次生韧皮部被挤压破损死去,成为树皮的一部分,因此韧皮部占的比例很少。而木质部由于处于内部,形成层每年产生的大量细胞加在老的木质部的外方,形成次生木质部,使得木质部的比例越来越大,占据的树干的绝大部分。但随着年令的增长,树干内部的老的木质部逐渐衰老死亡,失去输导作用,被生物腐蚀,使树干中空。但这并不影响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和运输,因为处于外方的次生木质部仍然是活的组织,它们能够继续进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包在木质部外方的韧皮部负责有机物质的输送,这样一来,虽然树干中心是空的,但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仍然能够不断的在体内运送,保证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六)

名词解释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都具有的叶叫完全叶;只具有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叫不完全叶。

平行脉和网状脉:网状脉——叶脉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具有网状脉。

平行脉——叶脉互不交错,大体上平行分布。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具有平行脉。

异形叶性:在同一植株上生出不同形状的叶的现象叫异形叶性。

C3 、 C4 植物: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有多量的叶绿体,且叶绿体的体积比叶肉细胞内的大,并且具有“花环”型结构称为C4 植物;植物的叶肉没有花环型结构,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较小,数量也很少称为C3植物。

等面叶和异面叶:等面叶:有些植物的叶着生方向与地面近似垂直和枝的长轴平行.

叶片两面的受光情况差异不大,内部结构相似,上下两面均有气孔,栅栏组织等,称等面叶. 大多数植物的叶片在枝上取横向的位置着生,叶片有上、下面之分。上面(近轴面、腹面)为受光的一面,呈深绿色。下面(远轴面、背面)为背光的一面,为淡绿色。因叶两面受光情况不同,两面内部的叶肉组织常有组织的分化,这种叶称为异面叶。

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而改变营养器官原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现象称为营养器官的变态。

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在变态的器官中,功能一致的器官称为同功器官;来源于同一个器官变态的器官叫同源器官。

简答题

1.怎样区别单叶和复叶?

答:区别单叶和复叶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A 叶轴的顶端没有顶芽,而小枝常具顶芽;

B 小叶的叶腋一般没有腋芽,芽只出现在叶轴的腋内,而小枝的腋内都有腋芽;

C 复叶脱落时,先是小枝脱落,最后叶轴脱落;小枝上只有叶脱落;

D 叶轴上的小叶与叶轴呈一平面,小枝上的叶与小枝成一定角度。

2.叶的起源和侧根的起源有何不同?

答:叶起源于叶原基,其后先是顶端生长,后转为居间生长,使叶原基迅速引长,形成幼叶最终发育为完整的叶。而侧根起源于根尖较内部的中柱鞘,叫做内起源。其发生于初生木质部辐射角的两侧,或对着初生韧皮部发生。

3.比较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叶的解剖构造。

答:

4.说明落叶的原因及其机理。

答:落叶的内因主要是叶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生理活动后,其细胞体内积累了较多的矿物质,导致细胞衰老和死亡。外因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蒸腾作用依然旺盛,而水分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落叶,以减少蒸腾。

(七)

名词解释

有性繁殖:植物在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产生特殊的生殖细胞--配子,配子融合后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为新的个体。

花: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

裸花:没有花冠,花萼,花托的花称为裸花。

杂性异株:花以雌雄异株为主,夹杂完全花

特立中央胎座:胚珠着生在单室子房中央的与子房上部不相连的柱上。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子房1室,心皮基部和花托上部贴生,向子房内伸突,成为特立于子房中央的中轴,但不达子房的顶部,胚珠着生在中轴上;有的因子房内隔或中轴上部消失而形成,交前者如樱草,后者如石竹等的胎座式。

雄性不育:由于遗传和生理原因或外界环境的影响,花中的雄蕊得不到正常发育,使花药发育畸形或完全退化的现象叫雄性不育。

异花传粉:自花药散出的花粉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一般指异珠异花传粉。

八核胚囊:植物包含八个核共七个细胞(一个卵细胞,一个中央细胞,二个助细胞,和三个反足细胞)的囊胚称为八核囊胚。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细胞核和中央细胞核同时融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

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称为真果。

生活史: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的全过程,称为生活史。

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

虫媒传粉:通过昆虫完成传粉过程称为虫媒传粉。

简答题

1.怎样区别三种繁殖类型?

答:孢子繁殖:由植物体散发出孢子进行繁殖。如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种子繁殖:由植物体经开花,结果产生种子进行繁殖。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无性繁殖:由植物体本身的某部分进行繁殖,不会产生孢子和种子。如洋芋等

2.详细说明花药的发育过程,并指出绒毡层细胞在花粉的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过程:雄蕊起始于花芽中的雄蕊原基,雄蕊原基的顶端为花药发育的区域。花药发育初期,结构简单,外层为一层原表皮,内侧为一群基本分生组织。不久,由于花药四个角隅处分裂较快,花药呈四棱形。以后在四棱处的原表皮下面分化出多列体积较大,核亦大,胞质浓,径向壁较长,分裂能力较强的孢原细胞。随后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成内、外两层,外层为初生周缘层;内层为初生造孢细胞,初生周缘层细胞继续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逐渐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花药中部的细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和薄壁细胞,构成药隔。花粉粒成熟后,纤维层细胞失水,所产生的机械力使花药在裂口处断开,花粉粒由裂口处纵轴形成的裂缝散出。花粉囊壁因绒毡层的解体而消失,或仅存痕迹,只剩有表皮及纤维层。作用: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至花粉囊,花药成熟时,绒毡层解体,它的降解产物可以作为花粉合成DNA、RNA、蛋白质和淀粉的原料;提供构成花粉外壁中的特殊物质—孢粉素,以及成熟花粉表面的脂类和胡萝卜素;合成和分泌胼胝质酶,分解包围四分孢子的胼胝质壁孢子分离;提供花粉外壁中一种具有识别作用的识别蛋白,在花粉与雌蕊的相互识别中对决定亲和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3.花粉粒内、外壁中的蛋白质的来源和作用是否相同?

答:来源:内;花粉细胞本身合成。外;前者来自绒毡层细胞的分泌物。

作用:免疫作用,生长发育,新陈代谢。

4.成熟胚珠由几部分组成?胚珠有几种类型?说明胚珠的发育过程。

答:组成:成熟的胚珠,由珠心、珠被、珠柄和合点等几部分组成

类型:直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平角的胚珠。

横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直角的胚珠。

弯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锐角的胚珠。

倒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零度的胚珠。

过程:随着雌蕊的发育,在子房壁腹缝线的胎座外形成一小突起,是一团幼嫩细胞,经分裂逐渐增大,在子房中逐渐形成胚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