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本、解读、诠释与翻译

文本、解读、诠释与翻译

文本、解读、诠释与翻译
文本、解读、诠释与翻译

文本、解读、诠释与翻译

简略回顾翻译外国哲学著作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学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或可加深我们对翻译工作之重要性的认识。

“从变法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这是一个启蒙介绍时期,特点是宣扬维新,改良政治,反对传统风俗习惯。”(贺麟,1984年)19世纪末,以启蒙思想家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翻译家率先把进化论和西方哲学介绍到中国来,对中国知识分子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严复先生亲译的《天演论》、《国富论》等八部名著,给中国思想界吹进一股新风,极大地冲击了清末民初的保守势力。启蒙思想家蔡元培先生也是翻译外国哲学的先行者。他于20世纪初从日文翻译了德国科培尔著的《哲学要领》、日本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著的《妖怪学讲义录总论》、德国泡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成为早期引进外国哲学的代表。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学界翻译、介绍外国思想的大潮初起。杜威、罗素、杜里舒、尼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康德、黑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克思、恩格斯、普里汉诺夫、德波林、克罗齐、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外国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中国人翻译过来。翻译者中既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又有思想倾向各异的文人学者,如李石岑、张铭鼎、张东荪等。这些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别、不同派别的外国思想家的著述,经过中国学者的选择和解读,不仅为中国社会与思想的变革提供了思想资料,而且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和哲学界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空前的规模在中国得到了系统传播,并随着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在解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著述大量翻译出版。“据不完全统计,仅1928年到1930年短短几年,新出版了马恩著作近40种。”(黄见德,第94页)

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哲学家为适应新的思想启蒙的需要,希望引进西方哲学,用来振奋和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精神。1941年,“西洋哲学名著编译会”成立。中国学者将编译和研究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哲学研究。许多中国哲学家在传播西方哲学的同时,融汇中西哲学,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可以设想,若无前期的翻译工作为基础,这些哲学体系的创建是不可能的。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当时中国的学术重镇,北大和清华的学术大师们对

于翻译外国哲学著作有直接贡献。梁启超先生就是一位致力于观念变法的编译家。他写了《霍布斯学案》、《斯宾诺莎学案》等文章,后来汇编成《西哲学说一脔》出版。吴宓先生曾校对郭斌苏、景昌极译的《柏拉图五大对话》,并向其他学者推荐翻译《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一书。贺麟先生于1931年回国,担任北大教授并兼任清华大学教授。他十分重视翻译工作,曾写过《论严复的翻译》在《东方杂志》上刊出,在《黑格尔学述》序言中提出处理译名的四条注意事项,为黑格尔哲学的翻译和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陈康先生于40年代翻译了柏拉图的《巴曼尼德斯篇》。他认为,柏拉图的每本著作都是一个谜,而《巴曼尼德斯篇》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此,他在翻译之外添加了大量注释,使它不仅是原作忠实和准确的翻译,而且还是详尽的诠释。陈康先生的工作激发了不少人研究希腊哲学的兴趣,贺麟先生评价说,它“于介绍西洋哲学名著方面,尤其开了一个新纪元”。(贺麟,1947年,第40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与西方世界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在外国哲学研究领域,唯心主义和被视为美国官方哲学的实用主义受到严厉批判。在这种政治形势下,50年代前期的翻译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的出版物占绝对多数,译自苏联的哲学读物占据主流地位。据《全国总书目》统计,从1949年10月到1955年,俄文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362本,其中哲学126种,而同期其他文字翻译为43种,其中哲学15种。

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界出现了各类丛书争相竞赛的局面。商务印书馆在长期规划、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出版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从80年代初到1997年共出300种,其中哲学类104种。此外,上海译文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西方学术译丛》、三联书店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等,都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哲学著作。

对处于频繁的文化交流之中的民族来说,翻译工作极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也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更新。按人们的最一般理解,所谓传统仍是那些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人类社会在语言出现之前,传统以习惯和习俗的形式来化成和沿袭。语言的产生,进而文字的产生,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的形成,即以思想为形式的传统出现了。语言除了担负起记载传统的重任外,还担负起逾越时空差距延续和保全传统的功能。然而随着历史的经年流逝和人类生存处境的变化,再加上语言自身的流变,某种传统的本义难免会被遮蔽和曲解。因此,要维系和保全传统,求得传统真相,就离不开对传统典籍的诠释,这种诠释既包括古文今译(translation),也包括经典文本的注释(annotation)。

经典的原义是指传统的、权威性的基本著作。人类思想史从外观上看是文献的积累和权威性基本著作的逐步经典化。“经典的特质是把描述性的经验上升为规范性的论说。人们首先要把多种经历的经验总结、提炼为格言,以达到表述上的普遍性。在格言式的表达方式中,具体经验已变成普遍常则。但一般的格言、谚语、诗歌,如果没有经典的地位,则只能靠偶然的机会传播和应用,它的权威性不够,最多被视为一些世俗智能,对人缺少说服力和约束力。经典则不同,经典是一套论述体系,而非一二句格言,经典的文本在获得经典地位之后,其文化力量,其掌握群众的力量,极为巨大。也因此,经典由此成为文化的基本内核,使文化在其传衍发展中获得了自己鲜明的特殊性格。”(陈来,第126页)

在单一文化背景下,经典形成的过程相对简单,而在跨文化背景下,经典的形成过程则要复杂得多。在跨文化背景下翻译经典实质上是一种包括语言翻译在内的文化翻译,既涉及语言的变化与转换,也涉及思维方式的变革。麦金太尔说:当两种传统相遇的时候,“我们便具有两类不同的翻译:对等的直译和带有语言创新的翻译。通过它们,传统可以从其初始语言中(从希伯莱语或希腊语或无论什么语中),转换成后来的语言。注意,翻译的这两种关系可以适用于文本或话语的其他体系之间,不仅在相互不同的语言(如希伯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之间,而且还在视为两个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同种语言之间”。(麦金太尔,第486页)他所说的直译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文字翻译,他所说的带有语言创新的翻译则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文化翻译。文字翻译的需要产生于文化交流,文化交流离不开语言的翻译,包括笔头的和口头的,而文化融合必将导致不同语言的对应表达。在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在特定时空中相遇和碰撞,进而发生融合。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的急迫需要。因此,翻译不仅是指日常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翻译,即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也指文化学意义上的翻译,即不同思维方式的转换。这两种意义上的翻译在实际工作中是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重要的著作经过历史选择成为经典之后,又会产生重新翻译和诠释的需要。产生这种需要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一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自身发生了变化,因而出现古文今释的需要;第二,文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在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外来经典翻译成本民族语言,而且要把本民族经典翻译成其他语言;第三,在其他民族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本民族的传统有断裂的危险,为了在精神上保全本民族的传统并促进本民族文化更新,必须对外来经典和本民族经典进行诠释。

经典诠释活动对传统的积极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有助于突破具体传统的局限

性。任何具体的传统都有其局限性。“每一传统都体现在某套特殊言语和行为之中,因而体现在某些特定语言和文化的所有特殊性之中。概念的发明、阐述和修正(通过这些概念,那些建立和继承传统的人才能理解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是在此种而非彼种语言里构想出来的概念。”(同上,第485页)在诠释和翻译活动中,诠释者和翻译者要保证活动的成功,就要对其诠释的对象和翻译的文本有深入的理解。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两种不同传统的信奉者们把那些传统理解为相互对立和竞争的传统,其先决条件当然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相互理解。这种理解有时候只有通过一套相关的历史转化才能达到;两种传统之一或二者为了能够提供对对方立场某些特点的描述,可能必须要大大丰富自己,而这一丰富将会牵涉到概念和语言的创新,相当可能还有社会的创新。”(麦金太尔,第483页) 通过对其他传统经典的翻译和诠释,诠释者既加深了对其他文化传统

的理解,又加深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在思想上逐渐丰富自己,进而达成不同程度的文化融合。

从文化传播角度所阐明的翻译与诠释的本质,实际上向我们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任何哲学创作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翻译,它奠基于翻译者或诠释者对来自异质文化的文本的个人解读,经由理解基础上的文字转换,达到概念、语言和思想的创新。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翻译与创作同为人文学科基础性研究的两大基本类型,以解读为基础,翻译与创作一体两用,本质上是同一的。在中国学界,为什么有那么多老一辈哲学家既有大量的翻译作品,又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以上解释或许能说明一些道理。

宽泛地说,中国学界对本民族经典的诠释工作已经进行了数千年,对西方经典的翻译与诠释也早在400年前就开始了。翻译者经常受到的指责是:曲解作者原意!诠释者经常受到的诘难是:歪曲传统!究其根源,人们没有区分文字翻译与文化翻译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我们说文字翻译也无法与文化翻译截然两分。但是,翻译(尤其是要出版的翻译作品)尚需承担为不懂外语者提供研究资料的功能,因此我们仍要讨论一下翻译质量的把握。

20世纪西方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理论和翻译理论几乎摧毁了一切客观的翻译标准。比如德里达说:“翻译可以说是一种对接受语言的转化……但翻译不等于去确保某种透明的交流。翻译应当是去写具有另一种命运的其他文体……即使是最忠实于原著的翻译也是无限地远离原著,无限地区别于原著的。而这很妙。因为,翻译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本的崭新历史。”(德里达,第168页)奎因提出过一个“翻译的不确定性原理”。他指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完全对应关系并不确定,因而不存在两种语言之间的

“彻底翻译”,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不可能在它原来使用的意义上毫无歧义地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然而,我们在吸取这些思想中的合理要素的时候,没有必要放弃一切翻译标准,使翻译作品成为译者“任意为之”的产物,使一切译文质量的判断活动都成为不可能。在理解后现代主义者的翻译理论时,我们应当明白他们道出了为传统翻译理论所忽略的一些翻译的性质,但并不意味着理解的绝对不可能性、真理的绝对不可能性、沟通的绝对不可能性。只要我们对翻译与诠释、文字翻译与文化翻译作相对的区分,对翻译所承担的为不懂外语者提供思想资料的功能和为哲学创作实现思维转换的功能作出明晰的区分,仍可对译文质量提出某些相对的标准,并把提高译文质量视为一个开放的过程。

翻译的直接目标是把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本。然而,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完全确定的,这就造成了翻译中的某些困难。比如在翻译中发现某种语言的一些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一种表达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法,于是译者就用音译、注释、造新词、调整语序等等语言手段来克服困难。翻译确实总是某种程度上的转译,添加了译者自己的理解,同时也因译者自身的局限而不能准确地传达作者的原意,甚至扭曲作者的原意。但所有语言都具有可理解性,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把握。语言各不相同,但并不会因此变得完全无法沟通。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孜孜不倦地从事翻译工作。尽管尽善尽美的译文是天方夜谭,但差强人意的翻译总是可能的。无论各种语言有多大差别,它们都是可理解的。

翻译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再现作者的原意呢?康德和施莱尔马赫说过:我们能比柏拉图本人更好地理解柏拉图。施莱尔马赫指出,理解就是从差别走向同一,这是理解的前提条件,因为人与人之间若只有差别没有同一,就不能相互理解;人与人之间若只有同一没有差别,就没有必要去相互理解。只有存在同一和差别的矛盾才会有理解的需要与可能。理解的目标在于避免误解,理解即重建。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翻译须理解,理解即重建”。在哲学文本的原作者那里不存在理解的问题(除非他再次阅读自己创作的文本),只存在被理解的问题;理解是翻译者和诠释者的前提性工作,要翻译和诠释必须理解文本,重建文本,以此为翻译和诠释的基础。因此,若有人夸耀说自己的翻译已经绝对忠实地再现了原著或原作者的思想,那他实际上并不懂得翻译活动的本质;若有人说翻译没有任何标准,判断译文质量是不可能的,那他实际上混淆了源文本与新文本之吻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我在80年代初读过一些论翻译的文章,后来就只有翻译的实践,没有翻译的理论了。现在回想起来,在有关翻译质量的众多论述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严复先生的三个字:“信、达、雅”(严复先生说:“译事三难:信、达、

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还有不知哪位学者总结的四个字:“忠实、通顺”。关于严复先生的三个字,学界有大量讨论,在此不拟展开。至于“忠实”与“通顺”,似可作以下解释:翻译者在翻译中要力求忠实原著,在译文表述方面要力求通顺。“忠实”是针对要翻译的异质文本来讲的,或者说是针对原著而言。“通顺”则主要是面对读者受众而对译者提出来的一个译文质量标准。对这两条翻译标准,我们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们把这四个字理解为译者要力求达到的一个目标。我们明白,这个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很难圆满实现。现今已有的翻译作品,确实没有哪一部堪称绝对无误,我们也不能期盼今后有哪部作品能百分之百地再现原著的意义,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忠实”的标准,任意为之。相对于“忠实”而言,“通顺”的标准更要坚持。试想,一部翻译作品若是连文字都不通顺,那是很难使读者进入愉悦状态、从翻译作品中吸取思想养料的。

【参考文献】

陈来,20XX年:《中国文化早期经典的形成》,载武汉大学哲学系编《哲学评论》第1 期,湖北人民出版社。

德里达,20XX年:《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

贺麟,1947年:《当代中国哲学》,胜利出版社。

1984年:《康德黑格尔哲学东渐记》,载《中国哲学》第2辑,商务印书馆。

黄见德,1998年:《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

麦金太尔,1996年:《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

文学翻译报告模板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翻译报告(文学翻译2012秋季) 姓名:XXX 学号:XXX 方向:笔译(英语) 任课教师:黄际英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居中,加粗 The Application of Free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Dawn 空一行 “意译法”在《拂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黑体三号,居中,加粗, 位于本页上四分之一处 姓名:XXX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translation project. Dawn is an inspirational short novel in America.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 in our lives, and shows his attitude for life.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expresses his opinion about marriage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of a couple. There is also complicate emotion with a quirky twist due to the pass of wife and the birth of dawn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language of the first chapter is simple but powerful, including lots of philosophical views and implied meanings. The translation of Dawn is meaningful both in education and in language study.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sentence patterns, expressions, and in thinking mod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leads to in-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sometimes can causes mechanical translation and mis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essay mainly talks about in which three circumstances a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free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of Dawn, giving a general idea to readers when to adopt free translation. (a) When literal translation is difficult to be understood. (b) When literal translation is unable to express implied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c) When the source language comes down to religion cultures. In this three circumstances, the application of free translation make readers get a comprehension understanding of original novel, which is difficult for readers to reach with literal translation. Key Words : D awn ; Translation project; fre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空一行 空一行 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加粗,居中 每段 开头 空4个 字母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 空一行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加粗 Times New Roman 小 四号,中间用分号隔开

翻译实践与评析范文简要

【育才毕业作品(翻译实践与评析)范文简要】 (中文封面页)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本科毕业作品 《欧洲的前景:临近眼前的深渊》翻译与评析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2008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一二年四月

(英文标题页,单独用一页) Translation and Comment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Starring into the Abyss (论文作者名,斜体) Supervisor (指导教师名,斜体)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 A. in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UCAI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April, 2012

(致谢,单独用一页,向指导教师及相关人员致谢) Acknowledgements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show my deep gratitude and respect to my supervisor …for her / his careful guidance and hard work. Her /His experienced suggestions and continual encouragement have guided me through all my writing process of this paper. Without her /his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Secondly, I want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of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ho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half and three years. Finally, I wish to thank my parents and friends, whose spiritu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ensures my courage in face of difficulties.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英美文化论文:谈翻译中的案例分析及其文本分析理论

谈翻译中的案例分析及其文本分析理论 一、概述 任何材料的翻译,译前通读全文并进行文本分析,是全面理解源语文本的前提。旅游景点材料,是一种内容包含有地方历史与特色的文本,其文本分析与小说、诗歌、政府报告、产品广告等其他类型的文本分析是否有所不同,还是有某种文本分析模式作为依据呢?德国功能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文本范例的源语文本分析模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翻译任务。她认为可以建立一个无须参照源语或目标语特征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1].笔者则认为,一种模式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译者认为分析因素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有所取舍与侧重。这正是本文旨在说明的焦点。 二、文本分析理论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最早源起于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Vermeer)创建的德国翻译功能理论及莱斯的功能文本类型理论。在语言学家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莱斯把语言功能与文本联系起来,根据交际功能范畴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功能(informative),表达功能(expressive),感召功能(operative)三大文本类型[2]. 在篇章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基础上,诺德提出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旨在为译者提供一个分析源语文本的模式,运用于所有的文

本类型和翻译过程。 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强调对源文本的充分理解和准确阐释,解释语言、文本结构及源语言系统规范的关系,为译者选择翻译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3].相对语篇结构语言学派的文本结构分析,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更为详细全面,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内外因素进行分析。诺德将源文本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分为“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文外因素包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地点、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八个方面。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预设、文本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子结构、超音段特征八个方面[4].这些因素的排列顺序可以改变,并互相依存,而且其分析是反复进行的,某一因素的分析可能会指引其他因素的分析。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任何的文本分析。因为其模式不变相当具体,对各类翻译问题的解决均有导向的作用。 三、文本分析案例 案例 The Queen of the Adriatic 和 The Majestic Acropo-lis 选自于荷兰作家 Winfried Maas 所编着的英文原版 100Cities of the World 中的两篇城市介绍文章。按照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进行分析。 (一)文本外因素分析 从整体来看,此文本为呼唤型旅游文本,文本实现了唤起读者的

翻译文本对比分析的描写翻译学方法

翻译文本对比分析的描写翻译学方法 欧阳苹果 (湘南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湖南郴州412008) 摘要:在众说纷纭的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中,描写翻译学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给各种各样的翻译方 法论以正确的定义。本文认为,在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时,描写翻译学以开放性视角看待源语和译语之间信息、功能及文体诸方面的关系,从而促进翻译的优化,推动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关键词:翻译标准;描写翻译学;信息;功能;文体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08)06-0111-03 收稿日期:2008-01-10 作者简介:欧阳苹果(1952-),女,湖南郴州人,湘南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副教授。 约翰·麦克法兰在杜伦大学学报(Durhram Uni versity Journal )上发表论文“翻译的模式”(John Mac Farlane ,1953)。麦克法兰指出,我们决不可以认为有唯一的翻译,由于原文有不同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从中产生出不同的翻译,这些翻译也许都是翻译,但没有一个翻译是理想的或真实的翻译。 一描写翻译学方法 描写翻译学是相对于规定性翻译学而言的,它先对翻译文本语料进行实验的研究,然后才试图确定在某一具体文化中的某一历史时期有哪一些规范和限制在文本的生产中起了作用。换句话说,描写翻译学的目的不是规定翻译应该怎么去做,而是观察翻译是如何实际完成的。描写翻译学侧重实现了的对等(actualized equivalence), 而不是理想过程中的对等(equivalence in the idealized process),其采用的是回顾视角(retrospective stance),而不是前瞻视角(prospective stance)。麦克法兰认为,意义既然如此复杂、如此不可琢磨,我们便不可能从中得出准确翻译的绝对标准。他认为:“我们倒是需要一种与此不同的研究翻译的方法。这种方法接受现有的翻译,而不去理会我们理想中的那种翻译,这种方法从研究翻译的性质中获得灵感,而不是让翻译从事它办不到的事情。”这里所说的方法即描写翻译学方法(许 余龙,1992)。 描写学派的功劳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无谓而又无止无休的争论。描写翻译学十分宽容,只要你说得出理由,也不管这种理由以传统的眼光看过去是多么地“荒唐”,某个文本就可以被认为是翻译。描写翻译学派的兴趣不在语言上,它试图探讨翻译的起因以及翻译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 二描写翻译学文本对比特征 1.文本对比的目的 “自有语言研究以来就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 [2] 翻译本身就是一个语言对比分析过程,翻译离不 开文本对比。翻译理论家Wilss 认为,翻译是在对源语在句法、语义、文体和语篇语用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书面的源语文本到最佳对等的目的语文本的过程。[3]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评定文本对比中翻译转换的对与错。描写翻译学文本对比以开放性视角来看待翻译转换,确认翻译转换不是为了要判断译文与原文是否完全对等或对应,而是作为一种描写机制来确定 语言研究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第7卷第6期 2008年12月 Vol.7No.6Dec.2008 111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及其案例分析_英语论文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及其案例分析_英 语论文 英语与汉语各有其独特的句式结构,翻译时句式转换,才符合行文表达习惯,避免译文出现翻译腔,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探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概述 任何材料的翻译,译前通读全文并进行文本分析,是全面理解源语文本的前提。旅游景点材料,是一种内容包含有地方历史与特色的文本,其文本分析与小说、诗歌、政府报告、产品广告等其他类型的文本分析是否有所不同,还是有某种文本分析模式作为依据呢?德国功能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文本范例的源语文本分析模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翻译任务。她认为可以建立一个无须参照源语或目标语特征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1].笔者则认为,一种模式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译者认为分析因素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有所取舍与侧重。这正是本文旨在说明的焦点。 二、文本分析理论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最早源起于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

(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Vermeer)创建的德国翻译功能理论及莱斯的功能文本类型理论。在语言学家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莱斯把语言功能与文本联系起来,根据交际功能范畴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功能(informative),表达功能(expressive),感召功能(operative)三大文本类型[2]. 在篇章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基础上,诺德提出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旨在为译者提供一个分析源语文本的模式,运用于所有的文本类型和翻译过程。 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强调对源文本的充分理解和准确阐释,解释语言、文本结构及源语言系统规范的关系,为译者选择翻译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3].相对语篇结构语言学派的文本结构分析,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更为详细全面,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内外因素进行分析。诺德将源文本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分为“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文外因素包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地点、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八个方面。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预设、文本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子结构、超音段特征八个方面[4].这些因素的排列顺序可以改变,并互相依存,而且其分析是反复进行的,某一因素的分析可能会指引其他因素的分析。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任何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地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地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地.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地过程,世纪年代,奈达(. )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地研究之中.而世纪年代出现地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地对等翻译理论地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地,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地涵义.正如埃德温·根茨勒()所说,在过去地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地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地语文本为导向”地研究;()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地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地模式.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地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地全新地目地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地性理论()地建立而提出地.目地论地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在年提出,后由她地学生弗米尔(. )于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曼塔里()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地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她是德国功能学派地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年出版地《翻译作为具有目地性地活动》()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地学术理论和术语地学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地文本分析模式地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地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地不足之处. 一、源语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地目地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地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地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地,选择最佳地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地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2)原文中哪些信息与译文功能相关 (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符合翻译目地

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 摘要:文本类型是语言学、语用学里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影响到了翻译的方方面面。文本的分类是翻译的参考性依据,近些年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人致力于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其中,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不仅为翻译研究、方法和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如何精准翻译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凯瑟琳莱斯 一、文本类型理论 长久以来,语言一直被分为功能性语言(functional language)和文学性语言(literary language),如果硬要通俗点说,可能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是较为类似的。由此可见,两种语言的所用的地点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再进一步细化,Karl Buhler将其分为信息性文本(informative),表达性文本(expressive),还有呼唤性文本(vocative),这三种类型也与人认知的三方面相切合:思考(thinking or perceiving),感觉(feeling)和意愿(willing)。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e Reiss)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认为翻译前必须先对翻译材料进行文本类型分类,然后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根据之前的三种分类,莱斯进行了详尽的解释:1)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凡是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的文本,皆属于信息功能文本,文本的重心在其内容和主题;2)表达功能文本(expressive),强调文本的创造性构建和语言的美学层面,突出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3)呼唤功能文本(vocative),旨在通过说服文本读者或者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从行为上对文本作出反应,其语言特点是对话式的,文本的重点在于感召。 这三种文本也与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三方面相对应:发送人(sender, speaker or writer),接受人(receiver, hearer or reader),话题(topic or information)。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将这三种文本与人际沟通的内容也挂上等号。1)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对应的是事实传递的普通交流(plain communication of facts),类似新闻、知识、信息、观点、争论、感觉、论断等都属于这一类。实际上的信息价值是零,信息就是交流本身;交流完毕,信息也传达完毕。2)与表达功能文本

【精品】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电视广告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电视广告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王战锋 (武夷学院外语系,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今天,英文广告通过电视等媒体充满了我们的生活。英文商业广告的一些理论和技法已经在我国电视广告中被大量采用,甚至在大学课堂上,英文经典广告也成了教学案例。而其翻译却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根本原因就是英文广告翻译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标准和操作方法。英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彼特.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中根据语言功能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并根据对原文和译文侧重点的不同提出八种翻译方法。其中,“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最能才能达到翻译的两大目标:准确、经济。”为英文广告的翻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本文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翻译理论,在分析电视广告文本特点的基础上,从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层面上探讨了电视广告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彼特.纽马克;文本类型;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电视广告 导言:今天,英文广告通过电视等媒体充满了我们的生活。英文商业广告的一些理论和技法已经在我国电视广告

中被大量采用,甚至在大学课堂上,英文经典广告也成了教学案例。而其翻译却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根本原因就是英文广告翻译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标准和操作方法。英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彼特.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中,根据比勒(B)的语言理论将语言功能归纳为六种:抒发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应酬功能,元语言功能。在此基础上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抒发型,信息型,呼唤型,同时根据对源文,译文侧重点的不同提出八种翻译方法,从最侧重原语和最侧重于目的语依次是:逐字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地道翻译、意译、改译。其中,“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最能才能达到翻译的两大目标:准确、经济。”语义翻译的定义是:“在目标语言的语义句法结构容许的范围内,尽量译出源文确切的语境意义”(Newmark 1981:39)并且“必须较多考虑源文的审美价值”(Newmark 1988: 46); 交际翻译要:“为译文读者制造的效果尽量近似于对源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Newmark 1981:39)。语义翻译用于抒发型文本,其核心功能是抒发作者心中所想,不理会读者的反应,译此类文本应遵循“作者第一原则”,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语言风格同等重要;交际翻译用于信息文本和呼唤文本。信息型文本遵循“真实性”第一原则,译者不必拘泥于源文语言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奈达(Eugene A. Nida)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Peter Newmark)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的研究之中。而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的涵义。正如埃德温·根茨勒(Edwin Gentzler)所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1)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的语文本为导向”的研究;(2)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的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的模式。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的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全新的目的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的性理论(Skopostheorie)的建立而提出的。目的论的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Katherine Reiss)在1971年提出,后由她的学生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1978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的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Christiane Nord),她是德国功能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1997年出版的《翻译作为具有目的性的活动》(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的学术理论和术语的学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的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源语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的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文体特征与翻译对比研究张宇

Vol.9No.11 2012年11月 第9卷第11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Nov.2012一、引言 文本是交流沟通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不同种类的文本风格、文体特点就具备不同的功能,传达不同的信息。总的说来,文本可分为两大类: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文学文体即以语言艺术反映社会和人生的各种文学作品的统称。……而其他四种文体(应用文体、论述文体、科学文体、新闻文体)则可以统称为非文学文体。”(王宏印,2002)作为翻译的主要对象,文本风格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不同文本应具有不同的翻译策略,调整取舍才能将文本信息及功能有效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在翻译之前应先对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文体特点和翻译要求做一个总体的对比分析,继而有助于译者明确二者在翻译处理上的异同,以便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两种文本文体特征的对比(一)文学文本的文体特点 当我们读某个文本时,我们可以轻易的分辨出它是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它的文学味道,这正是文学文本区别于非文学文本的关键之处。 文学文本类型丰富,主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虽然它们都有各自的行文特点,但总的来说都承载着作者对于他所描述对象和现实的个人观点及情感。作者在其作品中抒写自己的感受体验。换句话说,文学作品中传达的观点和感受往往仅局限于作者所处的社会和文学环境,所以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独特性。此外,文学作品还具有很强的美感功能,能够感染读者情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原创性的作品会震撼读者。文学语言不仅仅是要用以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进行一种美感和意境的创造与传达。再者,文学作品中很多信息都是隐含的而并非明确表达的。其往往通过与表达信息相关且极为丰富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段来激起读者的共鸣。因此,语言形式及行文风格是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特点。作者使用语言的独特风格也就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其本身个性的反射。 (二)非文学文本的文体特点 根据纽马克的观点,文本功能有三种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文学文本属于表达功能文本,而非文学文 本则属于其他两种功能性文本。由此可见,非文学文本的应用范围和种类都是非常广泛的。较文学文体而言,非文学文体的语言较少用内涵意义,主要使用词语的本意,也就是指称意义。非文学文本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旨在传达信息,或者召唤读者引起反应。不同于文学类文本重形式的特点,非文学类文本其形式相对于内容都是次要的。它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文本,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陈述,为社会和人们生活而服务的一种实用性文体。非文学文体重视读者,因此它注重信息的清晰、准确和简洁。这类文本种类丰富,具体可包括政府公文,法律文书,商贸信函、旅游指南、科技文献、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 (三)两种文本差异比较 通过分析这两类文本的文体特点,可以发现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内容。一般说来,两类文本虽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或反映,但是文学类文本的描述对象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可以被一定程度的虚构、夸大或处理,以满足一定的艺术需要的。而非文学类文本的内容则应该是真实客观的,不论是从时间、地点、人物、还是过程、结果都应该符合现实。 其次是语言层面。文学文本是一种艺术作品,而非文学文本更应该说是一种信息传递工具。文学类文本语言特点表现为词汇丰富、涵义深刻且修辞手段多样化。而非文学文本的表达则更倾向于简单、清晰、直白、严谨。 再次,就是作者立场的不同。文学文本的作者侧重形象思维,会采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达方式来尽可能确切地表达内心所感所想。而非文学文本的作者则注重逻辑思维,讲求逻辑严密客观、语言平铺直叙,旨在阐述事实或得出结论。 最后,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文学类文本读者一般不受限制,作者旨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读者的意图则在于欣赏作品陶冶身心;而非文学作品有其特定目标读者群,此类读者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相关的信息。 三、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翻译对比 鉴于以上两种文体类别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功能和语言 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文体特征与翻译对比研究 张 宇 (山东英才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4) 摘 要: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都有各自不同的文体特色,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译者要想译好这两种文本, 让译文与原文具备同等的效果必须先全面分析了解不同文体特征,再决定选择何种翻译策略。本文分析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色,并将探讨它们在翻译上的异同。 关键词:文学文本;非文学文本;文体特征;翻译 106··

文本分析与翻译

3.1Extratextual factors ——王雪巍

3.1.2. Sender's inten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ntion, function, and effect ?What to find out about the sender's intention ?How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nder's intention

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ntion, function, and effect Biihler It equates "author's intention" with "purpose and effect". Nord The three concepts are three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one and the same aspect of communication. Because their separate analysis allows for a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intention is defin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sender, who wants to achieve a certain purpose with the text. But the best of intentions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the result conforms to the intended purpose. It is the receiver who "completes" the communicative action by receiving (i.e. using) the text in a certain function. Whereas the effect the text has on the receiver can only be judged after reception.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优.选)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 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文学作品。赖斯对这种/ 哲学文献0 分类不满, 她认为, 了解哲学家的哲学理念只能算是一般性翻译的策略。也就是说,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 译者都必须吃透作者的思想, 所以不能把它说成是翻译哲学文献的专利。 另外, 还有Peter B rang ( 1963 ) 也主张三分法à, 他借鉴苏联有名的翻译理论家A1 Fedorov 的理论, 把文本分成: ( 1) 新闻、评论、正规体的文本、科技文献; ( 2) 组织和政治文件(包括经典马克思著作、社论和演说) ; ( 3) 文学作品。在第一类里, Brang 认为关键在于掌握专业术语, 而赖斯却认为这是任何文本都需要的, 换句话来说, 要想让译文能被看懂, 就必须解决术语问题。赖斯很不赞成把组织和政治文件单独列成一类, 认为这类文本只能算是第一类和第三类的混合。比如说, 演讲辞, 它既要像第一类文本一样重在信息的传递, 又要像第三类文本那样保留修辞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对于第三类, Brang 认为, 这类文本除了可以用于口头语外, 还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文体和句法形式; 可是赖斯认为, 新闻报道也具备这几个要点, 所以这种分类是片面的。再者, 文学是一个大概念, 它包含散文、戏剧、抒情诗等, 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不该混为一谈。 奥陀# 凯德á 和R1 W1 Jumpelt? 认为翻译除了分实用型文本翻译和文学作品翻译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分类。他们接受了美国语言学家 J1B1Casagrande 的四分法: 实用类、审美- 艺术类、语言类、人种志类。Karl Thieme 根据文本接受群的不同作出四分法: 宗教类、文学类、官方类、商业类。法国语言学家穆南( G eorgesM oun in, 1967 ) 根据文本的功能把它分成七类?lv: 宗教翻译和科技翻译(根据内容)、

翻译文本对比分析的描写翻译学方法

翻译文本对比分析的描写翻译学方法 摘要:在众说纷纭的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中,描写翻译学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给各种各样的翻译方法论以正确的定义。本文认为,在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时,描写翻译学以开放性视角看待源语和译语之间信息、功能及文体诸方面的关系,从而促进翻译的优化,推动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关键词:翻译标准;描写翻译学;信息;功能;文体 约翰·麦克法兰在杜伦大学学报(Durhram University Journal)上发表论文“翻译的模式”(John MacFarlane,1953)。麦克法兰指出,我们决不可以认为有唯一的 翻译,由于原文有不同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从中产生出不同的翻译,这些翻译也许都是翻译,但没有一个翻译是理想的或真实的翻译。一描写翻译学方法 描写翻译学是相对于规定性翻译学而言的,它先对翻译文本语料进行实验的研究,然后才试图确定在某一具体文化中的某一历史时期有哪一些规范和限制在文本 的生产中起了作用。换句话说,描写翻译学的目的不是规定翻译应该怎么去做,而是观察翻译是如何实际完成的。描写翻译学侧重实现了的对等(actualized equivalence),而不是理想过程中的对等(equivalence in the idealized process),其 采用的是回顾视角(retrospective stance),而不是前瞻视角(prospective stance)。麦克法兰认为,意义既然如此复杂、如此不可琢磨,我们便不可能从中得出准确翻译的绝对标准。他认为:“我们倒是需要一种与此不同的研究翻译的方法。这种 方法接受现有的翻译,而不去理会我们理想中的那种翻译,这种方法从研究 翻译的性质中获得灵感,而不是让翻译从事它办不到的事情。”这里所说的方法 即描写翻译学方法(许余龙,1992)。 描写学派的功劳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无谓而又无止无休的争论。描写翻译学十分宽容,只要你说得出理由,也不管这种理由以传统的眼光看过去是多么地“荒唐”,某个文本就可以被认为是翻译。描写翻译学派的兴趣不在语言上,它试图探讨翻译的起因以及翻译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 二描写翻译学文本对比特征 1.文本对比的目的 “自有语言研究以来就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 说是同时开始的”。[2]翻译本身就是一个语言对比分析过程,翻译离不开文本对比。翻译理论家Wilss 认为,翻译是在对源语在句法、语义、文体和语篇语用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书面的源语文本到最佳对等的目的语文本的过程。[3]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评定文本对比中翻译转换的对与 错。描写翻译学文本对比以开放性视角来看待翻译转换,确认翻译转换不是为了要判断译文与原文是否完全对等或对应,而是作为一种描写机制来确定原文和译在各语言单位、文本片段及整个文本层面上的关系,而这一关系是作为信息交流的依据。 2.文本对比单位 描写翻译学始于比较,文本对比分析需要建立能分析译作与原作逻辑对应关系的比较单位。就比较单位这一问题。Toury 提出组对式(coupled pair)比较的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