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和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都把保障城乡人民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2006年,达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划定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达市环发…2006?66号)文件中将万源市47个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定。

四川和宁夏、湖北被共同列为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3个试点省份,根据环保部《关于印发<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办〔2009〕27号)和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乡镇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工作的通知》(达市环发〔2009〕57号)及《达州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我市将认真开展辖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努力为维护群众饮用水安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调查与综合评估我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以切实解决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为目标,推进水源地环境管理,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面准确的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

二、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1、全面调查我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水源地属性、水质水量状况以及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

2、建立全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3、综合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

4、提出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政策支撑。

(二)调查时限

调查基准年为2008年,补充2007年以来资料,缺乏水质监测数据的水源地于2009年5-6月开展水质监测。

(三)调查范围

根据工作基础条件、供水规模等分不同级别对我市51个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调查,不包括市政府所在镇城市供水的乡镇水源地。

(四)调查方式

以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水源地为重点,供水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水源地作为一般调查。

重点调查:对供水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作为重点调查。

一般调查:供水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作为一般调查。

对没有划定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地须划定保护区,按分级调查的原则纳入相应级别开展调查。

三、主要内容

1.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信息调查

以辖区内环境保护部门水环境监测断面(包括国控、省控、市控、县控或其他断面)为对象,全面调查2008年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状况和水质信息,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背景分析提供支撑.

2.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

以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对象,调查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地类型、位置、服务人口、实际取水量、保护区划分、标志设置情况、区域地表水质类别、管理部门、水质变化趋势、污染事故和应急预警等信息。地下型水源地补充调查地下水类型、含水介质、埋深和傍河取水等情况。

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以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对象,调查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和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程度。调查内容包括水质监测值、水质类别、主要超标因子、超标倍数、超标原因等。水质监测指标分三个层次:

(1)必测指标:地表水源地必测指标为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六价铬、砷、汞、硒、镉、铅、氰化物、粪大肠菌群12项指标。湖库型水源地必测指标补充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4项指标。地下水型水源地必测指标为pH值、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和总大肠菌群16项指标。此外,各地应根据区域污染特征补充必测指标。

(2)选测指标:地表饮用水水源地选测指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2中29项指标,扣除必测指标;地下饮用水水源地选测项目参照《关于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月报的通知》要求的23项指标,扣除必测指标。

(3)全指标和环境激素:有条件的地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表2和表3共计109项指标开展监测;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39项指标开展监测。有条件地区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激素指标监测。

纳入重点调查的水源地至少完成必测指标调查,无监测数据的必须开展补充监测;纳入一般调查范围内的乡镇水源地充分收集和整理近年来现有数据,原则上不开展补充监测;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区域污染特征和管理需要,可增加监测指标。

4.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

以一级和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主,工业点源以及对水源地影响较大的污染源应扩大到准保护区或保护区上游。主要调查污染源基本信息和工业污染源详细信息。未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划分保护区。

主要调查内容如下:

保护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区内居住人口、保护区总面积、保护区耕地面积。

污染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业企业数量、垃圾堆放量、加油站数量、违章建筑物数量、分散式畜禽养殖、网箱养殖和危险品运输等信息。

工业污染源(含规模化禽养殖业)调查主要包括工业企业位置、污染治理情况、废水、COD、氨氮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量等信息依据达州市对万源污染源普查系数的核定成果,结合本次污染源调查基本信息,汇总统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5.饮用水源的环境评估

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成果基础上,从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四个领域,对每个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存在主要问题和原因。

6.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

在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按照“一源一

策”的思路,研究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控预警方案、宣传教育方案,提升水源地环境管理水平,提高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能力。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城镇超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整治;

(2)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技术方案;

(3)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预警建议;

(4)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宣传教育建议;

(5)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建议;

(6)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政策建议。

四、基本原则

1、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以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定量调查为主,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成果,注重调查评估工作质量,确保定量调查数据科学真实。以高校等科研机构组织开展部分乡镇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问卷调查为辅,丰富调查及评估成果。

2、深入调查,突出重点

以收集现有资料为基础、补充监测为手段,以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为重点,开展全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突出区域水环境背景较差、供水规模较大的水源地调查,建立并完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库;以地表水型水源地为重点,综合评估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环境质量、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

3、统筹协调,综合分析

综合考虑乡镇饮用水的源水、供水、用水特征,全面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环境政策及环境监控等问题,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与水源地保护有机结合,以切实解决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为目标,提出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五、技术路线

综合协调区域环境质量、污染源普查和总量减排等工作,按照“基础环境调查—问题解析——综合评估——提出对策措施”的逻辑思路,在调查的基础,剖析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建立信息系统,绘制水源地保护区划图。

(一)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全面调查流域、区域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水源地所处区域水环境状况与供水规模不同,分级别对我市所有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调查,未划定用保护区的水源地开展保护区划定工作,建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信息数据库,绘制水源地保护区划图。

(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从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等方面对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进行全面评估,剖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存在主要问题和原因。

(三)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对策研究。在我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基础上,从污染防治、监控预警、宣传教育、环境管理、政策措施等方面,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与

水源地保护有机结合,提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六、主要任务

(一)编制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及评估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万源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实施方案》,明确调查原则与范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方式、数据收集来源、监测办法、监测项目,以及问卷方式等内容,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二)开展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定量调查,完成区域背景水质状况、水源地基本信息、水质状况和污染源分布情况调查,开展水源地水质补充监测等。

(三)建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对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建立万源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四)综合评估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成果基础上,围绕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环境风险等方面,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定性或定量的对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五)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在调查评估基础上,开展乡镇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解析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按照“一源一策”思路,制定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完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技术保障和环境政

策对策,研究制定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监控方案、信息平台方案和宣传教育方案。

(六)图集制作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按照图集制作规范,采用ARCGIS软件环境下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图集等相关图件制作。

(七)城镇超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整治

为落实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环办〔2009〕30号)要求,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基础上,针对超标饮用水水源地,制定超标水源地污染防治方案,保障人民饮水安全。

七、进度安排

1、2009年6月编制《万源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实施方案》,确定调查饮用水水源地清单。

2、2009年6月底前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取水口及水质监测点经纬度测量及拍照(至少提供取水口、取水口上游1公里左右位置或水源地补给区照片)工作,并将监测结果上报达州市技术组,同时提交辖区内区域水环境监测数据、辖区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方案及批复文件。

3、2009年7月完成辖区内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调查及数据库录入并于月底前上报达州市技术组,同时提交水源地简介及水源地照片。

4、2009年9月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编制、图集绘制及上报工作。同步提交辖区内已实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和城镇超标水源地污染整治方案。

八、组织保障

1、组织机构

市环保局成立四川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组;

领导小组:

组长:邓益权

副组长:郑兴平

张国家

成员:朱刚

张华

王天强

何俊树

办公室:

主任:郑兴平

副主任:张国家

成员:王浩

技术组:

组长:朱刚

副组长:邹敏贺昌静

成员:刘渊、崔桦、蒲立川、王浩

2、组织方式

有关工作由环保局农村生态股牵头并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落实项目经费,解决乡镇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开展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进行督办。

办公室:负责有关工作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和实施,向局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召开有关会议,下达工作任务,指导、督促、协调调度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调查与评估工作。

技术组:组织制定《调查与评估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编写“万源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报告”,建立“万源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完成我市调查资料、数据、图集的汇总和上报。参与组织开展我市调查及评估成果的技术验收。

按照达州市局的统一要求,负责组织本辖区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负责组织本辖区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报告编制工作、辖区内水源地现状监测和调查,调查数据的收集、录入工作,绘制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图集(基于Arcgis的电子图集),组织提供达州市级技术组所需资料。

八、任务成果

1、“万源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

2、万源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3 、“万源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图集;

4、成果上报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

(1)电子版

万源市调查与评估报告、万源市调查与评估图集、数据库。

(2)纸质版

万源市调查与评估报告、万源市调查与评估图集各10套装订成册。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刚王浩

电话:8623153

手机:135******** 158********

传真: 8623153

电子邮箱:841025391@https://www.doczj.com/doc/fe8258128.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