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

总体规划(2019-2025年)编制招标方案

一、项目背景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作为现代战略新兴技术集中应用的载体,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城市运行的新模式、城市管理的新方式和城市建设的新机制,已成为国内外各城市抢占未来发展新高地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在《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2014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份系统性文件,文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总体规划,根据城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健康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组织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务实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6]2476号)。围

绕新形势研究制定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是滁州市积极贯彻国家战略部署,落实全国全省网信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新滁州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支撑。

二、项目需求

(一)服务内容要求

结合国家和安徽省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滁州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提质增效的现实需求,编制《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作为全市智慧城市统筹推进建设的蓝图。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应体现城市特色,务求建设实效,主动融入南京智慧江北新区规划,推动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着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滁州市城市发展和产业的融合创新。在深入调研滁州市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城市特色、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分析滁州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优势、机遇、不足、问题等,研究并提出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思路架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相关保障机制,编制形成《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清晰描绘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愿景和规划蓝图。

其中针对未来4年的重点建设内容,以附表形式列出2019-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确定建设突破口,给出建设内容、年度建设目标、推进路径以及相应的建设运

营模式等,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的分工,做好各领域、各工程项目之间的良好衔接,形成实施路线图,保障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服务范围

规划范围:总体规划范围为滁州市主城区(含琅琊区、南谯区),立足滁州市市级信息化和政务服务建设实际,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进行规划。

规划年限:规划期为2019—2025年,其中需要明确2019—2022年4年重点行动计划。

(三)规划成果物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调研报告》《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编制说明》电子版文本和纸质版文本8份。

(四)编制进度要求

编制进度要求:本项目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50个日历天内完成。其中30个日历天内完成《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调研报告》;60个日历天内完成《滁州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初稿;150个日历天内完成整个总体规划并通过最终评审。

滚动修编要求:规划完成后至2021年12月31日前,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滁州建设实际情况,开展一次修编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