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名著导读性学习方法策略论文

初中生名著导读性学习方法策略论文

初中生名著导读性学习方法策略论文
初中生名著导读性学习方法策略论文

初中生名著导读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策略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很值得进行研究;

文章以初中生名著导读为例深入探讨如何初施研究性学习方案;主

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实背景;二是课

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及预期目标;三是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策略;

四是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文章认为在名著导读领域开展研究性学

习有很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名著导读;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40-0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

自学能力。核心是注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想以初中生名著导读这一具体学习活动,来谈一谈如何在

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的现实背景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

“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全国50个城市的初中生作的问卷

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

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

中国传统名著导读论文

永远在路上的鲁迅 -----鲁迅作品“在路上”的浅析 电气37 2130401183 葛昭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文学奖,改革家,批判家,鲁迅总是以一个斗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这次,笔者希望解析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鲁迅。 鲁迅的很多小说的结尾都是“在路上”。比如《故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话里好像有一个光明的尾巴——“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其实前面还有一个鲁迅的真实判断:其实地上本没有路。所以,作为传统格局的打破者,作为内心存在主义的呼唤者,他决定自己找出一条路,自己写出一条路。所以,路便成为了鲁迅作品中独特而深刻的意向。 《野草》里还有一篇叫《过客》:一个老头,一个小女孩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迎来了一人,一个衣衫褴褛的过客。老头问他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过客说我不知道,只知道要走在路上,走到前面去,前面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老头说,前面是坟墓;女孩说不对,前面有很多鲜花,过客说前面是有鲜花,可前面还是坟墓。过客问那走完坟墓以后是什么呢,老头说来料不定就没路了,你还是回去吧;过客说我不愿意回去,前面有个声音在召唤我,我一定要去。老头说这声音也曾召唤过我,你不理它就行了;过客说不行我还是要走。这样,他就踉踉跄跄的继续往前走。这是鲁迅作品中最为典型是“路”形象与描写。在这个场景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特色鲜明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老人与小女孩是腐朽与新生力量的代表与对比,衣衫褴褛的过客是他,以及全体中国人彷徨的灵魂的象征,是一种发自心底的迷茫与呼唤。而在老人眼中,前面的路上是坟墓,在小女孩眼中,前面的路上是鲜花,不同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过客这样的存在:前面的路上既有坟墓,又有鲜花,不知道前方会出现什么,但是必须要走,以为前方“有声音在召唤我”。这种凄凉而真实的画面,正是鲁迅所希望塑造的人格衡量与价值观念导向的所在。我们说,文字体现价值与世界,世界理解文字与价值的意义。意向的鲜明,带有一股存在主义的气息,与加缪,萨特截然不同却又几乎如出一辙的存在主义,在路这个意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路”是对未来的渴望与迷茫,是对前方的探索与恐惧,是对一种当时所普遍存在的麻木的现状的不甘与呐喊。 我们把存在主义当作一种审美来看待,同时用这种审美来看待鲁迅,得到一种知识分子自己的心灵的满足感。我们知识分子多孤独,公众不理解我们……。可鲁迅是这种人吗?鲁迅讲国民性,讲沉默着的那些人如何愚昧,敢吃人血馒头;鲁迅讲自己是多么的孤独,鲁迅有一篇被人称之为最像是写他自己的小说《孤独者》,看啊,鲁迅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孤独者,无边的孤独,伴随着鲁迅。鲁迅一直在探索,而探索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或者有路可走却不知道前面是什么这种状态,回到前面——他拒绝成为他人,也拒绝成为他自己。这不是审美趣味所能包容的。接下来的一个状态就是现代中国的一个真实起点——梦醒之后无路可走。 鲁迅有一篇演讲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里的娜拉,为了救她的丈夫而违背了现代规则,最后她出走了,话剧就这样就结束了,娜拉出走后的命运他不关心。鲁迅问了“娜拉出走后会怎样”这个问题,他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发现梦醒之后无路可走,所以当一个人在做梦时,你最好不要惊动他,让他安睡。起先一看,这好像是宿命感很强的,可是我们最好不要把它理解成宿命感。这是一个真实的现代中国必须解决的困境,你必须解决但发现无路可走。只有具有救国救心念头的人才能发现这个问题,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你单单高呼救国救心是不够的,你必须找到一个现代中国的起点——梦醒之后无路可走——这样一个起点。“梦醒”是一个意向,而无路可走是对这个意向最为准确的描述,

管理学名著导读《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管理学名著导读 课程论文 题目: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院系名称: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302班 学生姓名:张力文 学号:201317050205 2015年6月30日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从优秀到卓越,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现今的很多企业都可以称之为优秀,但绝不可谓之优越。不少优秀的企业就是因为优秀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还有不少的企业正在从优秀走向陨灭而并非卓越,特别是中国的企业,优秀的不多,卓越的更少,不论是优秀也好,卓越也好,需要人-思想-行为三要素,而三种要素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的,是一种力量的蓄积,才能实现值得跨越,才能从优秀到卓越。 细究这些企业优秀而并不卓越的原因,可以从《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得到以下解释:首先,优秀者容易满足的心理告诉自己,优秀即可,超越了大多数已经是不小的胜利,和卓越者相比,他们缺少一种上进心和进取心。其次,优秀者的畏惧感。优秀的成绩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作为一个优秀者如此之难,卓越者更是难上加难。而正是这种难上加难给优秀者造成了一种畏惧心理;害怕卓越,害怕挑战。再者,优秀者的自负感,优秀者往往容易自以为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三个方面造成了优秀者“安于现状”的优秀者退出优秀行列,继而消失不见。 从优秀到卓越,是一个过渡,是一种升华。《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通过对选取反系目标企业的大量的调研和访谈,总结归纳这些做到“卓越”的企业的共同点,提供给了众多管理者实现卓越的一些“站在巨人肩膀”的经验。书中主要从第五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刺猬理念、训练有素的文化、技术加速器、飞轮和厄运之轮这七个方面展开论述,且作者多以其本身的实地调研,以其独特的视角,悟出了从优秀到卓越的真谛。 本书的开篇所讲述的第五级经理人极为深刻地阐述了企业领导者所需具备的经营理念,也是管理史上首次提出这样一个领导人的概念。第五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他们个个具有雄心壮志,永远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把对社会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这让我深有感触,因为能形成这种价值观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修养,我国谷底啊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高人生目标中,也强调了修身养性的意义。这是做人,特别是做一个卓越人,卓越的领导的基本原则。

浅谈作文训练的策略

浅谈作文训练的策略 三棵树小学王瑞 人类社会进入新纪元,素质教育已像春天的花朵,遍地开放。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与创新。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良好土壤,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广阔空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关于作文训练的形式,我觉的有以下几点: 一、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厚积而博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

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1、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推介奖"和"优秀推介奖"。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体现出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2、结合课文内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做"百科知识卡"。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对课文学习后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搜集获取相关信息来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比如,学生在学完《太阳》一课后,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在阅览室、图书馆中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把感兴趣的问题,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对人类不利的方面等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

高中生作文指导

高中生作文指导 作文分数占语文试卷总分数的近半壁江山,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同学们如何才能在 考试和平时的写作中脱颖而出呢?同学们写作文时打开全新的作文视野,能够紧紧围绕 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多向思维进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炼就全新的作文技法,定能 写出立意“深、新、活”的体现“关爱个性,关爱生命健康发展”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了一首祝寿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 难以继续,众人皆叹奈何,郑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郑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 更多。”郑板桥停笔,立刻掌声四起。郑板桥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 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发明创造,是郑板桥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 声。 那么什么是逆向思维呢?它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 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 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同学们长期以来形成了 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如果同学们能够运用逆向思 维方法的来作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 在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 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 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 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 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经过构思,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的画得完整,有的画出寺 的一角或寺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 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正当主考官失望之余,却有一幅画深深吸引了他:在崇 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 水倒进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离尽致:和尚挑水,不是浇菜煮饭,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还 得自己挑水,可见寺之破败,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之中,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

教育名著导读论文

教育名著导读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河南工业大学 教育名着导读论文 宋各方 2013/5/19 经典—永不褪色 一、个人信息 学院: 专业: 科目:教育名着导读 姓名: 学号: 二、名着浅识 古典教育名着四篇之《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着《》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考证,

作者为孟子的学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古典教育名着四篇之《大学》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做学问必读的第一部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来士子们做人做学问的标杆。程颐先生还说,大学是做学问第一部,《论语》《孟子》到在其次,学者做学问必须从这本书学起。

管理名著导读论文

管理名著导读 课程论文 题目:当代中国式说客的成长路径和影响力 院系名称: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商1101班 学生姓名:赵军辰学号: 201117910103

1引言 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现在已到了一个空前敏感而关键的阶段。以至于以往习惯于“暗中发力”影响中国决策层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游说集团”,也不得不跳到前台,“搏击”舆论的制导权,以“内外夹击”之技获取对高层决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两天,曾“多次上书国务院”、并建议中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而在中国网络上引发“沸沸扬扬”骂声一片的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鲜明生动”的样本。1.1 朱中一介绍 朱中一,男,1944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67年7月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2004年4月起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991年5月至1999年12月期间担任建设部体改法规司、政策法规司任副司长、巡视员兼副司长。期间,参与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筑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房地产配套规章的制订、审核等工作;带队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全国人民对其的工作评价未定。1997年1月在中央党校学习结业时的论文《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在多家报刊上摘登。有些观点值得讨论。 1999年12月至2006年3月期间担任建设部办公厅任巡视员兼副主任、主任。期间,除负责了部办公厅的日常工作外,还配合住宅与房地产业司等有关司局起草了国务院有关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稳定房地产价格、规范拆迁行为等重要文件和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情况分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报告的草拟与修改工作。 1.2 潜水者 其实,在中国媒体和舆论有关房地产的“口水仗”中,朱中一算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潜水者”。几乎在所有的房地产政策和市场形势分析的“话语战”中,人们都很少听见他的“发声”。尽管他“贵为”中国房地产协会“驻会会长”(常务副会长),但是在一般的房地产舆论“论战”或是房地产方面的公开活动中,不是见不到他的影子,就是低调到几乎不为媒体察觉。但这不仅没有

初一作文训练

初一作文训练(一) 训练对象:写老师 训练写法:选择典型事件和添加精彩的细节描写段写老师。 ◆◆练好五种作文开头: (一)描写式开头(景物或者人物) 1、暖风习习,夕阳挂在地平线上,闪射着温柔的橘红色的光,炊烟袅袅,徐徐轻舞,小 草和女孩坐在山头上,欣赏着这人间美景,女孩的眉间隐藏着渴望与无奈——《难忘的同学》 2、那一瞬,怎样的美好怎样如昙花一现般的隐秘,凄美,和忧伤 3、——题记 4、家乡,是那样的朴素——没有细柳飘丝,没有晓风残月;没有红杏深花,没有菖蒲 浅芽。这里只有那青山黛绿;只有碧水幽蓝,只有那盘根错节的绿榕,及那默默守望的人儿…… ◆写景描写开头,彰显文采,很有吸引力,但一定要扣题。 (二)引用或者化用名言、警句、歌词、诗句开头 1、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做一棵大树,那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做一颗星星。经过了几番起伏,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

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冰心的一首短诗,它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助跑与成功》 3、乌篷里传来一曲离殇,庐州月光洒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复当年的模样,太多的殇难诉 衷肠。——《故乡的模样》(化用张继的《枫桥夜泊》开头) ◆显示深厚的语文积累,而且有文采。 (三)巧用修辞(比喻、排比等)开头 1、轻轻将嘴角上扬,脸上便会微微地泛起淡淡的笑容。这小小的一个动作,就像是春天的樱花,在大地上纷纷绽放;就像那柔柔的清风,在水面上默默流淌;就像是春天的朝阳,能照亮你的整个心房。————《将嘴角轻轻上扬》 2、阳光明媚的时候,总会将伤痛轻掩,让一剪春光,在眉目间穿行,辉映在心里,让温润的心事,开满淡淡花香。而雨雾迷离的清晨,因了谁许下的诺言:许你一生春暖花开,一颗春日里燥动的心,漫步在无声的细雨中,淋湿浅浅思念。(写出两两相对的句子开头,很有意蕴) ◆用修辞开头会给文章增添文采,但容易落笔很大,不切题。必须注意先扣题再求形象。(四)——题记开头 1、生命只因有爱才称得上完美。——《最美丽的风景》 2、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如山父爱》

初中材料作文指导及训练

初中材料作文指导及训练 【写作策略】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教育名著导读论文

教育名著导读论文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河南工业大学 教育名着导读论文 宋各方 2013/5/19 经典—永不褪色 一、个人信息 学院: 专业: 科目:教育名着导读 姓名: 学号: 二、名着浅识 古典教育名着四篇之《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着《》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考证,

作者为孟子的学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古典教育名着四篇之《大学》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做学问必读的第一部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来士子们做人做学问的标杆。程颐先生还说,大学是做学问第一部,《论语》《孟子》到在其次,学者做学问必须从这本书学起。

文学名著导读结课论文

文学名著导读 姓名:刘小瑞 年级:大一 班级:会计4班 学号:013150402 二〇一六年6月14日

一、论文题目 1.《三国演义》中"三绝"形象分析 2. 论《三国演义》中人才在蜀国兴亡中的影响--人才的 断层引发的亡国之悲 3.浅析诸葛亮的用人观。 4. 论《三国演义》的当代传播——以电脑游戏“三国群英传”为例 5.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刘备、 赵云….)形象的塑造 6.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性格魅力及其现代启示 7.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命运悲剧根源初探 8.论曹操的“奸”与“雄” 9.浅析关羽崇拜的形成 10.《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 11浅析唐僧师徒取经的机会成本 12.浅析《西游记》儒释道文化的融合 13.主体意识的弘扬与人格的自我完善——孙悟空形象塑造新论 14.论《西游记》的用人理念及其结果 15.从取经团队成长看管理团队建设 16.简论《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塑造技法 17.论《红楼梦》的女性人才观级现代启示 18.浅析《红楼梦》创作手法

19.论贾宝玉的双性化性格特征及其实质 20.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比较 21.浅析《林黛玉》性格特征 22.试析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写作手法的差异 23.就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浅谈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4.家亡人散各奔腾------就教育方式谈贾府的衰败 25.论《水浒传》梁山结局的必然性 26.《水浒传》中的正统精神与侠义情结 27.试论《水浒传》市民文化色彩 28.李贽与金圣叹的《水浒传》批评之比较 29.水浒传任务特征分析及主要事迹 30.《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思想内容表达手法上的共性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论文题目: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二)摘要: 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摘要应简要说明结课论文的写作目的、思路、内容及主要观点和结论,一般为150-300字。下面空一行 (三)关键词: 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一般3-5个,以空格键隔开

通识核心课素质课课程与模块对应表

课程号课程名开课学院模块 2012501 创新方法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4012502 创新思维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11012503 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1210 大学生创业管理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2307 大学生健康教育体育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2821 代理与辩护的基本技能法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90004 档案学概论档案馆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4012504 管理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7630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规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201 课堂教学与管理教科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012505 领导科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9317 人工智能计算机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7628 人类活动与生态危机环规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0607 商务礼仪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4701 商务谈判历史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94301 素质拓展训练后备军官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5012507 拓展训练后备军官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202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教科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1204 薪酬管理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9314 信息安全计算机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8012506 信息检索与利用图书馆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807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传媒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0002 中国政治思想史政管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2822 《红楼梦》文学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2012116 《科技哲学》导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3 《论语》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4 《三国志》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5 《说文解字》与汉字源 流 2012115 《西方哲学史》导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2 《庄子》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4603 旅游地理学历史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2 旅游文化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7 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14012117 人文地理环境与规划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0 世界古典文明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5 唐宋词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3 唐宋诗歌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1 西方近代文明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4012114 心理学与生活教师教育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初中作文专项训练——开头

作文专项训练2——凤头 【遵循原则】精彩漂亮,引人入胜 【顽疾弊病】冗长拖沓,千篇一律 【集思广益】 【技法归纳】 1、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2、故事导入,吸引读者 两块巨石,一块巨石被雕刻为供人们朝拜的石像,一块巨石被砌成石像前的石阶小路。砌成石阶的石头很不服的对石像说: 同样都是石块,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凭什么石像高高在上,受天下人顶礼膜拜,而我们却要被善男信女们踩在脚下?石像微笑着平静地说,那是因为我经历了千刀万剐,而你们却只经过了三刀两下。《我也想受人瞩目》 3、题记开篇,简洁醒目 抹去心中的界限 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题记 感谢父亲 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暮年时父亲是一部史书。 ——题记 4、环境描写,如临其境 夜,静悄悄的,月儿已挂在中天。满天星斗又一次牵动了我的情思。 凉风徐徐,把浑身充满倦意的我从睡梦中吹醒,望着周围茫茫的夜色,我又不由想起了那个在火车上的不眠之夜。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得更为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的微酸已经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菊花飘香的时节》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心中筑起一堵墙》 5、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

早晨,我正坐在餐桌旁吃饭,一抬头,发现大家都神秘兮兮地望着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妈妈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没头没脑地问:“你们班编座号了吗?” “编了。”我漫不经心地回答。《“6号”的故事》 6、运用对话,先声夺人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张之路《羚羊木雕》 “五十七号床,该输液了。” “什么?又该输液了?”我疑惑地看看床边的护士。 “是的,你看,太阳都快落山了。” 我不由得望向窗外,残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空。我才想起,父亲有一天没来了。 7、巧用修辞,文质兼美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冰心《谈生命》 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反顾。《翻检日子》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朋友》 8、自然入题,朴实真挚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登,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杨绛《老王》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李森祥《台阶》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莫怀戚《散步》父亲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冰心《荷叶·母亲》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余秋雨《信客》【小试牛刀】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 一、片断训练的涵义 所谓“作文片断”,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其训练类型共有三种: 1、描述性训练:就是选择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进行叙述描绘。 2、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 3、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片简单地谈点个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谈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体会即可。 二、片断训练的针对性 片断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从局部着眼,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笔随时写下“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过渡到构思作文,得心应手。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所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是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能留心并发现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用片断形式反映它。 2、作文片断训练,可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促使文章生动的一条有效途径。经常写生活细节,有意无意去观察认识生活,就会熟悉生活,即“世事洞明”。 当需要反映某些生活断面时,脑中自然就会产生类似的景象,而且还能从这些图景里生发出清晰的生活细节,这就是一种想象。写作、想象、生活实感互相作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想象。也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例:在描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者时,首先想到的是古铜色的脸膛上汗水淋淋,进而想到他在不停地挥动锄头等。这是因为你早就有生活实感,在此基础上又加工创造出了新形象。把这些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使想象和写作结合起来,用“写”促使你“想象”,又用想象使写作内容不断丰富、生动。同时片断训练过程中,常写常改,日积月累,写作技巧娴熟了,描述得细腻而适度了,文章自然就生动了。 3、片断训练的可行性。作文片断训练耗时少,短者十来分钟,最长也只用一节课的时间。而师生间的反馈却快而多,可当堂评改,灵活性大,训练机会多。因此,这种训练方法方便易行。 三、片断训练的具体方法 片断训练主要有两种方法:

《管理学》名著导读论文

《管理学》名著导读论文 如何做好班级管理者 “领导能力,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难题,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位领导者和一个人如何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也就是说,一个人如何发展有效的团队绩效。”(弗雷德·E.菲德勒《权变模型:一种领导效能理论》)在大学中,班级就是一个组织,班长、团支书是班级的领导者。但我们通常会发现,大学的班级这个组织有时却不能具有像高中班级那样的凝聚力。在大一,因为新鲜感,班级里的同学都会很积极的举办活动,经常聚在一起,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好奇心的减弱,班级的凝聚力却是越来越小,甚至会出现“有时班级要举办一项活动,能召集到的同学没有几个”的状况。经过近一年的大学生活,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在大一下学期同学的积极性明显不如上学期,班级的凝聚力也在减退。 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现状,将班级建设成一个高效成功的组织呢?作为班级管理者、领导者的班长、团支书,在班级的的管理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班长、团支书该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呢? 首先,需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第一,目标一致是团队建设的基石。在高中时期,每个人都怀着一个共同的

目标:考得好成绩,上理想的大学。但在大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同的目标,这样往往使班级缺少一个明确的共同的目标来凝聚班级的人,让每个人都能为之奋斗,并坚持不懈的朝着目标前进。 第二,在大学,学生除了班级,还可能参与学生工作,属于不同的部门。这样,不像以前每个人只属于一个组织,一个人可以是多个组织中的成员,一个人的精力被分到各个组织之中,这样归属感就没有以前那么强。 第三,一个优秀的组织,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组织中普通的一员,都要学会相互沟通和交流。大学的班级,不像小学到高中的班级那么具体。从小学到高中,班级有着固定教室这个载体,同班意味着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举办活动,同学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起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这样容易沟通,并产生感情。而在大学,这个开放的环境,虽有班级,但是班级却没了固定教室这个载体,加上同学有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的自主权利,同班同学并不一定一起上课,大家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是在一起的,这样有些同学之间很少见面,更缺少交流,不利于班级这个组织的凝聚力的增强。 那该班长、团支书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组织的定义: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的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 在组织的定义里,包含了所有组织的三个共同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通常是以一个目标或者一组目标来表达的,它反映了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其次,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员组成的,独自一个人工作是不能构成组织的,组织借助人员来完成工作,这对于实现组织的目标必不可少;最后,所有的组织都发展出一些精确的结构,以便其中的人员能够从事他们的工作。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目标的一致性是团队建设的基石。一个组织只有在其所有成员对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具有一致肯定和充分认同时,才能为之付出努力,最终共同实现目标。因此,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班长团支书应该能够为班级设定一个前进的目标,为组织成员导航。比如可以把争取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优秀班级”之类的荣誉作为班级同学共同奋斗的目标。作为领导者,他们是领头羊,是组织

状元资料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课导师出题导师讲义pdf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 育明教育宋老师分析: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16:1-18: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0%) 2、外语考试中考生可从英语一、俄、日、法任选一门 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更多信息可以添加育明教育宋老师微信.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 关于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的一点看法: 其实提到北大社会学很多考生了解的不是很多,因为市面上的资料信息都是很少的,但是报名的考生人数还是很多的,所以今天就重点讲一下这个。很多考生担心就业问题,我觉得完全是多余的,如果你对这个还算比较感兴趣,而且确实想考北大的话,就把更多的担心放在能不能考上,而不是其他。 首先说下简单的信息,北大社会学每年招生在6个左右,分数比较高,虽然线划到340,但是一般录取的最低分要达到370+,专业课一社会学理论,这个想得高分比较困难,16年最高分才128,看的书也比较多,王思斌、杨善华、贾增春老师的书重点去看,其他的比如谢老师和科赛的有时间尽量也看看,专业课二包括分支+方法+统计,很多文

科生对统计可能会感到无比的畏惧,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家把要记得公式记一下就好,其他的就是多做做题,我们给大家编了5本资料,如果感兴趣可以加我微信yumingkaoyan8。社会学的很多高分会有调剂到深圳专硕的机会,大家如果分数不是很高的一定要提前联系调剂。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北大社会学_理论 北大社会学_理论必读: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北大社会学_理论选读: 谢立中《社会学名著导读》 科塞《社会思想名家》 柯林斯《发现社会之旅》 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 北大社会学_分支 人口社会学: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 社会心理学:方文《转型心理学》及方文论文 劳动社会学:刘爱玉论文 农村社会学:卢晖临《大工地》及卢晖临主要论文 北大社会学_方法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

企业文化人必读书目

此书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山东师范大学为企业文化专业研究生提供的书目;第二部分是本微信的编者——赵老师为大家推荐阅读的企业文化专业书目。这些书目可供企业文化工作者在学习时参考。 第一部分:山东师范大学为企业文化专业研究生提供的书目 一、基本的管理学著作: 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卢大振,《世界管理学名著导读手册》,中国城市出版社。 丹尼尔·A·雷恩,孙健敏等翻译,《管理思想史(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菲利浦·科特勒,《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或《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享利·明茨伯格(美),《战略历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企业文化与文化产业著作: 刘光明,《企业文化世界名著导读》,广东经济出版社 苏勇,《中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中国发展出版社 刘光明,《企业文化》(第五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璞,《企业文化咨询实务》,中信出版社 理查德?帕斯卡尔、安东尼?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 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中国友谊出版社 约翰·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迈克尔·茨维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华夏出版社 阿伦·肯尼迪,《西方企业文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 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中信出版社

初三作文训练的策略和方法

初三作文训练的策略和方法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花时长、见效慢,但它在考试中所占的分量又比较重,怎样系统而有效的进行作文训练,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到了初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较多、时间很紧迫,作文训练更应注重方法和策略。 在几年任教初三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我慢慢的找到了一些训练学生作文的方法,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端正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和认识。 到了初三,很多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数理化这些科目的学习上,因为他们认为语文学与不学都差不了多少,特别是写作,有时一个学期学生写不了几篇文章。所以教师首先应该端正认识,向学生强调写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到了后段,更应该多写,因为只有不断的练笔,学生才不至于在考试时看到作文就望而生畏,提起笔来又无从下手。 二、重积累,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要做到经常写作而又有话可说,学生就要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并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尽管学生平时学习很忙,但我要求他们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一些文章,并且要动笔做一些摘要,达到“不动笔不读书”。还有每周让学生写一篇周记,把他们一周内最有感触的事情记录下来,不能虚构,要写真情实感。我把写日记变成写周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因为学生写日记往往完成不了任务,就会敷衍了事。每次周记写完后我都认真阅读,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样便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写完后他们都催促老师早一点收本子,期待老师的评语和鼓励。这种方式也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生活素材,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作文指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文体训练。 到了初三,各种文体学生都有所接触,这个时期的作文训练应该是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各种文体都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其中包括一些应用文的训练,还有改写、续写等。其中有大作也有小作,可以先从片段作文训练,再到整个文章的谋篇构局。这些文体训练可以在整体复习时进行,也可以在教授新课时就开始。如在第五册学了议论文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议论文的写作,还有一些小说学完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或续写。在系统训练各种文体时,教师应加强指导,每节课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如何开头与结尾、如何选材、构思的巧妙、立意的新颖独特、语言的准确生动等。

《利用名著导读激发阅读兴趣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作文

《利用名著导读激发阅读兴趣的研究论文》 研究报告,作文 《利用名著导读激发阅读兴趣的研究论》研究报告 伦镇中学王贵芬 内容摘要 中外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阅读 学名著不仅能增加语感积累,提高语言素养;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特别是青 少年,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的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 味和意义。既然这个年龄,不能经历人生的所有,但可以通 过阅读,弥补经历的不足。 在中学阶段,教师利用以感人情节导读、竞争比赛激读、摘抄记录品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 阅读中感受古今中外化的魅力。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 将是语学习的重要课程。 关键词名著导读阅读兴趣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或“”)及界定 1、课题研究背景 阅读是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语课堂教学中,阅 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是最多的。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吸取人类几 千年积累起的化知识,不断的提高科学化水平。凭借书本的

知识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扩展知识的领域,与人交流,与社会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不断陈述、分析,灌输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去模仿,那学生就会变成一个没思想的克隆人。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凭着自己的能力去读懂,去感悟,去体验,去领略中美的旋律。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语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名著阅读也是中考必考内容,而且近年还加大了对名著的考查力度,所以通过对小课题的研究,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学生阅读目标,让阅读成为语学习的一大乐趣。 2、研究内容 (1).整理中学阶段学生应读及需要了解的名著篇目。 (2)把握“名著导读”何时“导”。 (3)教师通过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触发阅读兴趣,强化阅读动力。 (4)通过何种方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3、课题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