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

附件1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1.人员实名制管理“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

2.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

.

3.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4. 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5.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

.

6. 工程监理报告“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7. 工程质量验收管理“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8. 建材质量监管“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9. 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10. BIM施工“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

.

11. 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

.

附件2

2018年600个“智慧工地”建设目标任务分解清单

. .

. .

.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宽带网络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 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 要求第15部分:低速无线个 域网(WPAN)媒体访问控制和 物理层规范 GB/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 息交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媒体 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GB/T26229-2010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 息交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媒体 访问控制和物理层接口规范 GB/T26230-2010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 络总体技术要求 GB/T28508-2012 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同步数字体 系(SDH)传输接口技术规范 GB/T17881-1999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城市用地分类代码CJJ46-9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 范 CJJ100-2004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 元数据标准 CJJ/T144-2010地名信息交换格式GB/T 28226-2011 建筑物基础数据库建设电子档案元数据标准CJJ/T187-2012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15-2007城市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规范CJJ/T151-2010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 系审核指南 GB/T28450-201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 理评估要求 GB/T28453-2012信息安全技术引入可信第三方 的实体鉴别及接入架构规范 GB/T28455-2012 城乡规划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 标准 GB50137-20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年版) GB50180-9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 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

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三)行业主导,企业参与。要以企业需求和监管问题为导向,在便捷性、高效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与企业管理水平。要通过市区联动、政企合作,实现全行业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四)重点突破,示带动。要以国家级开发新区、优势施工企业和示工程先行先试为突破口,以提高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率为出发点,逐步拓展,以试点、示带动全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四、工作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即日起至2017年12月) 1﹒技术标准研究: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为《市“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智慧工地”大数据挖掘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课题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2﹒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工程项目数据库、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统、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doc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规 划的通用性,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 联互通、共享协同,推广最佳的技术和应用实践。 据悉,到2016 年,国内将逐步建立健全中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共性、关 键性标准涵盖的主要标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主数据、数据挖掘分析、跨 系统信息交互、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促进系统、数据与服务融合等。 国内目前负责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制定的标准组织包括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林透露,目前已立项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 6 项。 《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 了智慧城市的SOA 应用参考模型及智慧城市建设中SOA 标准的综合应用建议,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评估、运行和维护。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 市的技术参考模型、基本技术原则 6 和要求,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 目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是指导和综合应用智慧城市的具体技术、服务实现标准的依 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1 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评价对象、范围和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其中评价指标中包括技术原则和要求以及设计与使用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 及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评价,是指导智慧城市具体技术、服务实现的标准依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2 部分: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评价模型、评价指标。适用于智慧 城市整体规划及信息化应用与服务项目建设与评价。本标准是评估后续智慧城市具体应用与 服务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 3 部分:建设管理》: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 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标准中建设管理内容主要指城市建设中的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管网的建设标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 理运营理念,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协同化、智慧化,提供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负责。目前相关资料较少,应该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数据资源集中和共享,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标准制定。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与目标架构

智慧XX建设总体要求与目标架构 1、总体要求 智慧XX建设的关键是要抢抓全球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实现重大图谱和互 联网、物联网、无线网多样化发展的机遇,突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以资源增和利用为核心,以满足政务、产业、民生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智慧XX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旨在打破个 部门、地区、行业的孤岛式运营,高度整合,高效共享城市资源,实现对城市的综合管理。智慧XX建设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形成统一的涵盖经济发 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数据库系统与信息网络平台,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水平和政策科学制定水平,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 2、总体框架 智慧XX的总体架构包括“五个层面、两大体系”,“五个层面”分别是智慧 信息基础设施层、智慧信息资源汇集层、智慧领域应用层、智慧融合应用层和交互与展示层,“两大体系”分别是运行保障及标准规范体系和行宫计划系 统,具体如下图所示。 智慧XX的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1234”具体为“一大库、二大中心,三大领 域、四大平台”,既以XX公共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政务云计算数据中心、 智慧XX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两大中心建设为载体,以满足政务管理、产业 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应用建设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智慧XX大数据平台、智慧XX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智慧XX只能门户服务平台 为核心,推进智慧XX建设。 智慧信息基础设施层:包括政府以及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其 中感知层包括:RFID、视频、传感器和手机等终端和设备组成的感知网络;基础 同喜网络层包括无线宽带网、光纤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内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层包括电信运营商IDC中心、市级政务数据中心、国家商务 部数据灾备中心等内容建设。信息基数设施以云台为架构,通过集约化建设管理,加强共建共享、节省投资、提高效率。 智慧信息资源汇集层:重点通过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建设整合现存的多个委办局信息系统中的关键信息,形成XX公共基础数据库,打破部门、行业分割,实现城市级重要数据资源高效共享利用。建设XX大数据平台,提供对整合数据的分析、处理功能,充分利用知识管理、大数据等手段挖掘数据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建设应用能力支撑平台实现统一对外提供数据和工具服务。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1)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目录 1 概述 (1) 2 系统简介 (1) 2.1总体架构 (1) 2.2部署架构 (2) 2.3配套设施 (3) 3 系统功能 (3) 3.1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 (3) 3.2智慧工地APP (4) 3.3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 (5)

1 概述 根据施工现场业务管理需求,搭建项目施工现场物联网的整体应用,实现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等业务系统,并接入一个监控中心——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节省人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施工管理,有效缓解项目施工现场劳务、设备、材料、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难题。 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功能全面 多大业务系统涉及劳务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监管、进场材料控制、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涵盖项目施工现场的各个管理环节。 技术先进 采用无线传感、模式识别、智能感知、异构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的管理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用性强 适应工地实际应用环境,针对工地防护要求等级高、网络环境差、布线难度大、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大、作业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在方案中大量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工业级宽温型设备,采用电池或者太阳能供电,保证了在工地作业的条件下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集成度高 各类现场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现,实现了施工现场综合信息的集中掌控。 2 系统简介 2.1 总体架构

施工现场物联网应用方案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各环节的综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如图 2.1所示。 风速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温度数据倾角传感器扬尘检测仪塔吊监控地面接收机 塔吊黑匣子(驾驶室)手持机 温度传感器数据接收机轴力计位移传感图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部署架构 建筑工地采用了作业区终端+本地管理平台+云端管理平台的三级应用 模式。系统依托于工地有线/无线局域网,无线/有线传感网、数据接收设备以及相关传感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各部门人员通过统一的系统门户登录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部署示意图如下所示: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管理和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受为目的,是信息时代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于城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城市包括四个层面,一是通过深层感知全方位地获取城市系统数据,二是通过广泛互联将孤立的数据关联起来、把数据变成信息,三是通过高度共享、智能分析将信息变成知识,四是把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应用到各行各业形成智慧。 通过前端遍布城市的传感器搜集数据,在将这些庞大的数据

汇总形成信息,通过智能分析、云计算等技术,从庞大的数据中寻找出其间的关联性,从而形成知识或有价值信息,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化手段让城市运营更加高效便捷,最终形成智慧城市。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架构设计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从以上图表中看出,每个地方(国家、城市)的智慧城市都有一个具体目标和重点。针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同样需要明确一个目标和重点,来规划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规划的8条原则: ●根据城市宗旨定义城市模型; ●分析城市结构,制定行动计划; ●重新思考城市的各个系统; ●提升城市服务的经济性; ●让城市更具可持续发展空间,吸引长期投资;

●构建宜居城市,为民众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打破组织竖井,重构组织架构; ●与其他城市一起协作。 全国信标委于2012年2月至5月对我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城市和企业进行了实地和问卷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热点领域、推动要素、问题和挑战、建设重点、支撑技术、智慧城市中SOA的应用状况及标准化需求等内容。本次调研了28家用户单位以及24家企业。 (1)智慧城市关注领域 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领域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和用户目前最为关注的三个智慧城市应用领域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 (2)智慧城市实施领域 智慧城市项目实施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其中智慧政务应用实施最广泛。

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 XXXXX工程项目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重庆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XXXX年XXXX月XXXX 安装单位:重庆思尔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范文. . 1 智慧工地简介 1.1 简介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

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中人与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1.2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及目标 1.2.1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 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1.2.2 智慧工地建设目标(2.0) 1、门禁刷卡“智慧应用”。具备门禁刷卡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人员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2、扬尘监控“智慧应用”。具备扬尘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3、远程视频监控“智慧应用”。具备远程视频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 范文. . 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4、施工升降机智能识别“智慧应用”。具备施工升降机驾驶员身份识别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设备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5、危大工程管理“智慧应用”。应用危大工程管理子系统,并有效开展项目危大工程动态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1.4 智慧工地建设相关政策 1、“智慧工地”1.0、2.0建设标准纳入建设项目办理质量、安全报建及施工许可现场勘验内容,并作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日常监督内容。 2、智慧工地2.0建设标准为建设项目评先的内容条件。凡是申报市区两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扬尘示范工地的项目,必须首先符合“智慧工地”2.0建设标准,方可具备评选资格。 3、为积极培育辖区工程项目先行先试,打造两江新区“智慧工地”示范工程,对于达到“智慧工地”2.0或“智慧工地”3.0建设标准的工程项目,将给予企业项目资本金、预售金首付款降低监管比例及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减免的鼓励优惠政策。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 白皮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筹) 2013年7月

引言 引言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目前,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城市相继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举措,我国已有两百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英国标准研究院(BSI)、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ANSI)等组织已从不同层次启动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 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规划、关键标准制定以及标准应用实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院依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于2012年2月-6月对我国28个地方和24个企业进行了智慧城市标准化需求调研,并于2012年8月组织了近30家“产学研用”单位启动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的编写。白皮书系统的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发展现状、技术体系、国内外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进展,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和急需的重点标准,并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思考和建议。2013年5月,我国基于白皮书成果,积极向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提交了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的提案,并获得了国际组织大力支持,为我国同步开展国际、国内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与业界分享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希望业内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我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重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规划、实施与评估,切实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说明: 感谢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市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浙江标准化研究院、东方通、大唐软件、锐

城市建设智慧工地建设思路

城市建设智慧工地建设思路 第一节建设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建设工地面积大、人员多、设备物资分散、管理作业流程琐碎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型项目管控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解决建设工程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手段落后”等难题,成为项目建设管理方的必然选择。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将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通过RFID 数据采集技术、ZigBee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对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物资的实时定位,有效获取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轨迹信息等,及时发现遗漏异常行为,实现自动化监管设施联合动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事件的处置速度,形成人管、技管、物管、联管、安管五管合一的立体化管控格局,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通过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的整合,实现项目资源信息与基础空间数据的结合,构造一个信息共享、集成的、综合的工地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智慧工地”系统平台,工程建设管理层可以随时随地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监控现场的施工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时整改隐患,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现象,促进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第二节2、建设需求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工地现场管理的突出问题,围绕现场人员、材料、设备等重要资源的管理,构建一个实时高效的远程智能监管平台,有效的将人员监控、位置定位、工作考勤、应急预案、物资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现场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为管理层进行人员调度、设备和物资监管以及项目整体进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2.1现场监测监控管理 ?将监测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实现以下管理功能: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及意义有哪些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及意义有哪些? 传统施工现场存在劳务用工管理混乱;大型设备监管困难,安全事故频发;材料控制缺乏有效手段监控;结构安全监测困难,安全事故频发;工地污染严重,监测手段落后等难题。加大智慧工地在施工项目上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工地存在的这些难题。通过“一个平台多个业务系统”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的研究,驱动建筑行业信息化规划,在“劳务实名制管理、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大型设备监管、现场安防监控”等领域更深入的应用。 而近年来建筑行业信息化规划,主要是应用在“劳务实名制管理、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大型设备监管、现场安防监控”等领域,因此加大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助推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一、智慧工地建设意义 智慧工地是“互联网+”理念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石。它是安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监

控探头和传感器,通过IT线缆将捕捉到的有用信息传输到中心机房的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上,构建成智能监控防范体系,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员、机械、材料、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真正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精益的工地施工管理。 二、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的研究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是采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由信息采集层、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輸层、信息存储与处理层组成,主要包括云管理平台、综合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以及环境管理系统等5大模块。施工管理员可通过PC端、手机APP灵活的方式,实时查看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 对于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建设,绝不应该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在满足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寻求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与外部其他智能化系统之间的完美结合。系统主要是依托于云管理平台,来实现对众多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通过云管理平台建设后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要求,围绕“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以“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发展战略为统揽,以“以人为本、智慧服务”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凸显经济特区品牌、地理区位优势、发展空间潜力、生态环境资源等城市特色和优势,聚焦智慧的交通运输、智慧的产业支撑、智慧的城市管理、智慧的政务服务、智慧的社会服务、智慧的文化传承六大智慧主题,夯实智慧基础,提升智慧能力,实现深化珠海与港澳及全球科技、经济发展的融合,引领珠江口西岸地区科技、经济创新,推进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打造优质、便捷、幸福、舒适的生活环境,将珠海建设成为区域融合的智慧枢纽、产业创新的智慧基地、绿色发展的智慧引擎、和谐幸福的智慧典范。 (二)基本原则 智慧珠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确保智慧珠建设符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发展目标设置和演进路径科学合理,智慧珠海建设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原则 围绕珠海“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和“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发展战略,科学、系统、高标准规划智慧珠海顶层架构,以珠海信息化现实基础为起点,把握现实与目标的差距,有计划、分层次地协调推进智慧应用项目新建、扩建和整合深化。 2.坚持整合共享,分步集中原则 针对跨区域、跨领域、跨系统服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抽取、汇聚、重组现有系统数据资源的方式,首先分领域整合形成领域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库,实现领域内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进而向统一的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库推进。 3.坚持服务引领,以人为本原则 围绕智慧化城市服务,突出以人为本,探索研究符合实际需求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用建设,构建广大群众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智慧服务体系,让智慧城市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民生改善中切实发挥作用。 4.坚持示范带动,循序渐进原则 结合珠海协调发展策略,坚持统一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根据地方资源能力与发展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1)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目录 1概述 2系统简介 2.1总体架构 2.2部署架构 2.3配套设施 3系统功能 3.1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 3.2智慧工地APP 3.3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

1 概述 根据施工现场业务管理需求,搭建项目施工现场物联网的整体应用,实现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等业务系统,并接入一个监控中心——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节省人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施工管理,有效缓解项目施工现场劳务、设备、材料、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难题。 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功能全面 多大业务系统涉及劳务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监管、进场材料控制、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涵盖项目施工现场的各个管理环节。 技术先进 采用无线传感、模式识别、智能感知、异构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的管理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用性强 适应工地实际应用环境,针对工地防护要求等级高、网络环境差、布线难度大、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大、作业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在方案中大量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工业级宽温型设备,采用电池或者太阳能供电,保证了在工地作业的条件下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集成度高 各类现场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现,实现了施工现场综合信息的集中掌控。 2 系统简介 2.1 总体架构 施工现场物联网应用方案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各环节的综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如图 2.1所示。 图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部署架构 建筑工地采用了作业区终端+本地管理平台+云端管理平台的三级应用模式。系统依托于工地有线/无线局域网,无线/有线传感网、数据接收设备以及相关传感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各部门人员通过统一的系统门户登录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部署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

国家标准委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展改革委、网信主管部门,各有关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各有关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健康发 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信息资源汇聚、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基础支撑,是推进我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为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精神,落实《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办高技〔2014〕1770号),加快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重点标准的研制和应用,开展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和评价对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引导支撑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为核心,坚持以实效为导向、标准为基础、创新为动力、评价为抓手,着力完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强化标准应用实施,形成并不断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智慧城市评价工作的引导与规范作用,指导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质量,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有序。突出国家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整体规划的科学性,协调各方资源,统筹管理,充分发挥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集中研究机构、企业和专家的力量,推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实施。 合理安排,分步实施。建立健全开放发展、动态更新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支持核心关键急需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领域国际标准的研制。鼓励成熟的部门及地方率先开展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验证及试评价工作,总结经验,为在全国范围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应用推广的全面推开形成样板。 示范推动,标杆引领。鼓励地方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国家标准的应用实施工作,支持标准应用实施的试点、示范。充分结合地方特色,集中优势资源,科学准确评价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形成标杆,以点带面,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应用水平。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模板)

XXXXX工程项目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重庆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XXXX年XXXX月XXXX日 安装单位:重庆思尔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 智慧工地简介 1.1 简介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中人与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1.2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及目标 1.2.1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 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1.2.2 智慧工地建设目标(2.0) 1、门禁刷卡“智慧应用”。具备门禁刷卡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人员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2、扬尘监控“智慧应用”。具备扬尘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3、远程视频监控“智慧应用”。具备远程视频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教学内容

“智慧工地”建设工 作方案

附件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 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 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

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三)行业主导,企业参与。要以企业需求和监管问题为导向,在便捷性、高效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与企业管理水平。要通过市区联动、政企合作,实现全行业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四)重点突破,示范带动。要以国家级开发新区、优势施工企业和示范工程先行先试为突破口,以提高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率为出发点,逐步拓展,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四、工作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即日起至2017年12月) 1﹒技术标准研究: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为《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智慧工地”大数据挖掘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课题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2﹒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工程项目数据库、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 3项黑龙江地方标准 1、智慧城市建设指南 2、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 3、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

智慧城市建设指南

DB23/ T 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智慧城市 (1) 3.2 智慧城市建设 (1) 3.3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1) 4 缩略语 (1) 5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 (2) 5.1 建设原则 (2) 5.2 建设目标 (2) 5.3 建设内容 (2) 6 智慧城市建设流程 (3) 6.1 规划设计阶段 (3) 6.2 建设阶段 (4) 6.3 运维阶段 (7) 6.4 评估改进阶段 (7)

智慧城市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慧城市的术语、建设要求、建设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具体项目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333-2018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GB/T 37043-2018 智慧城市术语 DB23/T XXXXX-2019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3 术语和定义 GB/T 36333-2018和GB/T 37043-2018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城市 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型城市。 3.2 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设计、实施相关活动。 [GB/T 37043-2018,定义2.1.5] 3.3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从城市发展需求出发,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统筹协调城市各要素,开展智慧城市需求分析,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GB/T 36333-2018,定义3.1] 4 缩略语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CDN:内容分发网络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 NGB: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建设 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项目意义 (5) 1.3建设目标 (7) 1.3.1 提高安全质量的监管力度和效率 (7) 1.3.2 提升监管工作的科技含量 (7) 1.3.3 实时掌握项目进度 (7) 1.3.4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8) 2总体设计 (8) 2.1设计原则 (8) 2.2总体架构 (8) 2.2.1 支撑层 (9) 2.2.2 数据层 (9) 2.2.3 应用层 (10) 2.3工作原理 (10) 3数据建设 (11) 3.1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11) 3.2数据内容 (12) 3.2.1 基础地形数据 (12) 3.2.2 专题数据 (12) 4系统建设方案概述 (13) 4.1项目一张图系统 (13) 4.1.1 一张图展示 (13) 4.1.2 图形浏览 (13) 4.1.3 查询统计 (14) 4.1.4 图集资源管理 (14) 4.1.5 量算、标注 (15) 4.1.6 项目信息管理 (15) 4.2环境监测系统 (16) 4.2.1 监控管理平台 (16) 4.2.2 统计分析 (17) 4.2.3 查询比较 (17) 4.2.4 数据导出 (17) 4.2.5 超限报警 (17) 4.3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 (17)

4.3.2 视频浏览 (18) 4.3.3 监控位置及范围 (18) 4.3.4 云镜控制 (19) 4.3.5 报警管理 (19) 4.3.6 录像管理 (19) 4.3.7 图片抓拍 (19) 4.3.8 设备管理 (20) 4.4工地人员管理系统 (20) 4.4.1 实时定位 (20) 4.4.2 智能考勤 (20) 4.4.3 安全巡检 (21) 4.4.4 电子围栏 (21) 4.4.5 视频联动 (21) 4.4.6 信息共享 (21) 4.5机械设备管理系统 (21) 4.5.1 机械设备信息管理 (21) 4.5.2 车辆实时数据管理 (22) 4.5.3 报警联动 (22) 4.5.4 查询统计 (22) 4.5.5 特种设备管理 (22) 4.6物资管理系统 (23) 4.6.1 物资定位 (23) 4.6.2 电子围栏 (23) 4.6.3 一键查询 (24) 4.6.4 视频联动 (24) 4.7施工管控系统 (24) 4.7.1 工程监督 (24) 4.7.2 进度管理 (24) 4.7.3 信息融合 (25) 4.7.4 数据共享 (25) 4.8移动巡查系统 (25) 4.8.1 基础信息 (25) 4.8.2 指标监管 (25) 4.8.3 取证上传 (26) 4.9安全隐患管理系统 (26) 4.9.1 隐患信息管理 (26) 4.9.2 隐患信息查询 (26) 4.9.3 隐患信息整改 (26) 4.9.4 隐患信息复查 (26) 4.9.5 统计报表 (26) 4.10公众服务系统 (27) 4.10.1 项目信息展示 (27) 4.10.2 环境实时监测信息 (27)

智慧城市建设指南

ICS35.240.01 L 70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2541—2019 智慧城市建设指南 2019-12-25发布2020-01-24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 2541—2019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1) 5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 (2) 6 智慧城市建设流程 (3) I

DB23/T 2541—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黑龙江华电网络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赛迪智慧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联通(黑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龙网信息工程管理测评有限公司、哈尔滨珏辰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彦、于新海、刘勇、吴新宇、周全、王霓虹、孟炬、肖洪涛、辛继巍、孟昭辉、王发国、顾兴军、王启迪、周斌、岳海滨、杨景灿、赵玉明、张劲男、李墨野、刘志勇、于喜涛、林富明、徐维科、张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