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1月)历史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1月)历史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1月)历史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1月)历史含答案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欧姆最初用实验直接得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表达式 B.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C.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库仑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D. 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引入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焦耳最初用实验直接得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表达式,选项A错误; B.库伦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选项B错误;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故C错误;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引入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选项D正确。 故选D。 2.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都对放入其中的静电荷有力的作用 B. 电场强度E与磁感应强度B均采用比值定义法,二者均矢量 C. 电场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磁场的方向与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D. 电场线与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与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并且都是闭合曲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者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磁场对运动电荷可产生力的作用,对静电荷没有力的作用,选项A 错误; B.电场强度E与磁感应强度B均采用比值定义法,二者均为矢量,选项B正确; C.磁场的方向与安培力方向垂直,与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相同,选项C 错误; D.电场线不闭合,选项D 错误 故选 B。 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杆上,套有一个通电线圈(从右侧向左看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 须注重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 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 祭祀对象发生变化 B. 民本思想逐渐显现 C. 平民地位有所提升 D. 族权色彩日渐浓厚 2.汉武帝时期,“元狩四年,山东水灾,凡有流民七十八万口;元鼎六年,山东河灾, 令饥民流亡江淮间就食”;(汉昭帝)始元四年秋七月,诏日:“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这些流民流亡他乡,成为地主田庄的徒附,“耕豪民之田”,或庸耕于庄园中。这反映出当时() A. 田庄稳定了社会秩序 B. 田庄经济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形态 C. 土地兼并现象较严重 D. 田庄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3.宋太祖对丞相赵普说:“我在民间时,花几十文铜钱就可以买一只熏笼。今天做了 天子,反而要了几天还弄不到,是什么道理?”赵普答道:“这是历来的条贯,不是单为陛下制定的,而是替陛下的子孙安排的,假若后代子孙要非理制造奢侈物品,必须各个机构逐级审批,还要经过台谏官的理会。”这反映出() A. 君权与相权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B. 皇帝不愿生活受到大臣的制约 C. 宋代的皇权扩张得到有效的约束 D. 官僚政治形成对皇权的制约机制 4.有学者指出,汉、唐、宋时,“天下等于中国加上四夷”;清朝前期,统治者则认 为“天下等于中国”“我皇上为统驭天下中国之主”。据此可知,清代这-认识 () A. 为构建其华夏正统地位而服务 B. 丰富了传统“天下”观的内涵 C. 体现了“夷夏”之辩的日益弱化 D. 明确了“中国”与“天下”概念 5.如图为晚清同治年间洋(货)关税收人变化趋势情况统计图(单位:两)。这一变 化趋势() A. 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B. 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 C. 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D. 说明中国确立了洋税主体地位 6.孙中山在吸取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进化论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说,地 球形成后经过漫长的“物种进化“”物竞天择”,出现不同等级的生物,经过“千百万年”之进化,“人类乃成”。但人类进化原则与其他物种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该观点() A. 忽略了人类与自然进化的不同 B. 支持把物种竞争原则搬到人类社会 C. 论证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 D. 未能全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算法、大数据、5G等为公众所熟知,( )。 在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阶段,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逐渐从“追赶”到“跟跑”,在部分还实现了“领跑”。可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这些都需要深入思考,以便,抢占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先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亦鸣认为,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人类智力、意识、思维的重要性,但很少认识到这些都是围绕语言为基础的。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参与了整个高级功能,以这种观点为基础重新考虑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有可能走出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如火如荼区域未雨绸缪认知 B.如火如荼领域居安思危感知 C.方兴未艾区域居安思危感知 D.方兴未艾领域未雨绸缪认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被称为科技创新的“超级风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 B.“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成为科技创新的“超级风口” C.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的“人工智能”,被称为科技创新的“超级风口” D.科技创新“超级风口”的“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新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 学(理)试题 一、单选题 1.()2 23i -=( ) A .1312i + B .1312i - C .512i -+ D .512i -- 【答案】D 【解析】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可得结果. 【详解】 () 2 2234129512i i i i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的乘法运算,属于基础题. 2.已知命题p 为x R ?∈,25220x x -+≥,则命题p 的否定为( ) A .x R ?∈,25220x x -+< B .x R ?∈,25220x x -+≤ C .x R ?∈,25220x x -+< D .x R ?∈,25220x x -+≤ 【答案】C 【解析】根据含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的定义可直接得到结果. 【详解】 由含全称量词的否定的定义可得命题p 的否定为:x R ?∈,25220x x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属于基础题. 3.曲线2 y x =与x 轴及直线2x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 .83 B . 43 C . 34 D . 12 【答案】A 【解析】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将所围图形面积转化为定积分求解. 【详解】

依题意所围图形面积为2 2 3 2 18 33 x dx x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定积分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属于基础题. 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最长棱长为() A.5B.10C.13D.32【答案】C 【解析】根据三视图知几何体为三棱锥,勾股定理求出最长棱长. 【详解】 根据三视图知几何体为三棱锥, 其中1,3,3 AC BC DC ===,且,, AC BC BC CD DC CA ⊥⊥⊥, 该几何体的最长棱长为22 2313 B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属于基础题. 5.函数()22 2cos sin f x x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 π B.πC. 3 2 π D.2π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

2011高考文科综合安徽卷政治试题解析 1.(2011年安徽卷)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为基本取向,实 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 ①增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 ③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④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物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为基本取向,具体而言,对财政政策,强调积极而审慎;对货币政策,强调稳健而灵活。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较大的弹性,针对2011年通胀压力较大的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的取向是适度从紧。选项①④是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不符合题意。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可以缓解通胀压力;通过严格控制信贷投向,可以深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从而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故②③两项符合题意。答案为C。 2.(2011年安徽卷)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 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通过曲线,可以看出价格在下降;再通过“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这一信息,可以看出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同时还可看出该商品有较大价格弹性。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需求量同向变动,故选项①正确;富于价格弹性的商品,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需求量反向变动,故选项③正确。答案为A。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10月第一次联考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蓉城名校联盟2018级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 CBCAD 6~10 DBDAC 11~12 DA 解析 1.答案C,由5301582 >+-x x x x 或,则[]3,5R B =,则[]()3,4R A B = 2.答案B,解析:由()()()()2 2121211111i i z i i i i i ++= ===+--+-,则2z = 3.答案C,:p ? 0000, sin tan 2x x x π?? ?∈ ?? ? , 4.答案A,由8640x y ==, ,则80020=?+-=a a x y ,则当11=x 时,580=∧ y 5.答案D,由873=+a a ,则()()362 92973919=+=+= a a a a S 6.答案D,由212tan -=?? ? ?? +πα,则2tan =α,由5tan 11tan 2sin cos cos sin 2-=-+=-+αααααα 7.答案B,由图像可知4 π ==正方形圆S S P 8.答案D,由()x f 是R 上的减函数,则()31011083314m m m m m m -,,由()()1log log 210log log (21)0log log 210a b a a a a x x x x x x +->?+->?-->,则()log log 21a a x x >-, 由()1,0∈a ,则()+∞∈??? ? ??>->-<,101201 2x x x x x 10.答案C,由B A 2sin 2sin =且AC BC ≠,则2 222π π π= ?= +?=+C B A B A ,则BC AC ⊥,由 ()2822222 2=?=++==R PA BC AC R l ,则ππ3 28343= =R V 球 11.答案D,由()1sin 0f x x '=-,则()x f y =在R x ∈上单调递增,由10.320.32log 0.2-->>,则a b c << 12.答案A,由()()11f x f x +=-,则()y f x =关于直线1x =对称,由题 ()y f x =与()y g x =的图像只有两个交点,设()ln ,0,1y x x =∈图像上 的切点()00,ln x x ,1 y x '= ,则01k x =切,()0001:ln l y x x x x -=-切,把 ()0,2-代入可得01 x e = ,则0 1k e x ==切,如图所示: 结合图像可知,要有两个交点,则0m 或m e =.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数学10月联考试题文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数学10月联考试题文 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范围: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约占30%,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约占60%,平面向量约占1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x≤0},则B={x|x已知集合A={x|logx<1},1.2B?5B A.C.A∩B=B D.A∪B=2- -1∈A B. =33?2??2?322??3 A. B. C. 0 2.tan705 D.????)(?0)f(x)?cos(x的最小正周期为已知函数3.π,则该函数图像6??,0)对称A.关于点( B.关于直线x=对称66??C.关于点(,0)对称 D.关于直线x=对称333|x| )e的图像大致是f(x)=2(x-x4.函数 的北偏东,灯塔A在观察站3km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分别为,5km5.两座灯塔o B的o20C 距离为A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40方向上,则灯塔与方向上,灯塔B3425km km C.7km D.A.6km B.3ba31)(mb3)a6.已知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则与的夹角为- 1 - 120或150 D.60A.30 B.60 C.30222为锐角三,则△ABC,AB,C的对边,命000000或 题p:若a+b>c7.已知a,b,c分别为△ABC内角。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角形,命题q:若a>b,则cosA

2019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2016级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细胞液 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C.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D.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氧气、血红蛋白、葡萄糖、胰岛素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 D.过敏反应具有反应强烈,不易消退,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的特点 3.血浆中的葡萄糖被肝细胞利用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C.消化液细胞内液 D.组织液淋巴血浆 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血浆 C.②表示的过程与抗利尿激素有关 D.该图说明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B.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兴奋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刺激 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H区域受损的病人,不能听懂话 B.用针刺手,人体产生疼痛觉,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 C.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D.过目不忘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 7.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说法不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后的形成的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 B.递质被突触后膜上受体识别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C.递质的释放不一定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D.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的 8.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呆小症 B.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由小肠黏膜分泌的激素 D.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9.炎热的夏季,当某人从闷热的室外走进冷气十足的空调房间,耗氧量、体内酶活性、尿量、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A.增加、不变、减少、增加 B.增加、不变、增加、增加 C.不变、减少、增加、增加 D.减少、降低、增加、增加 10.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也能产生热觉和冷觉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D.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一定需要下丘脑的参与 1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第一、二、三道防线中均起作用

安徽省合肥市2021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肥市2021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 1.西周时期设立专门的采诗官,并建立了“采诗观风”制度,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由此可见西周() A.礼乐制度的渐趋完善 B.统治者重视社会舆论 C.民间诗歌的蓬勃发展 D.周天子强化基层管理 2.春秋末年,晋国赵氏宣布不管是生产奴隶还是家庭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同时实行“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政策。这些做法()A.有利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B.直接造成三家分晋的局面 C.说明当时社会的纷争不断 D.体现宗法制度的全面崩溃 3.下图为秦始皇巡行路线及石刻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秦始皇的巡行()

A.意在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B.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 C.增进了华夏文化的认同 D.形显了秦始皇的仁德之心 4.为纪念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我国首台量子计算原型机以“九章”命名。《九章算术》中有关于“田亩”“交易”“赋税”的计算方法,对分数、开立方、二次方程等也有论述,还有负数的记载。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B.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C.体现了统治者重视数学研究 D.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下图体了不同的时期犁的形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冶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优一的雅动 C.土地类型的不同 D.精耕细作的需要 6.宋朝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科考中不仅南北地区使用的试卷不同,而且还按照地区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这()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有利于人才选拔程序的完善 C.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D.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7.下表所示五代十国时期黄河多次决口,据此可推知黄河决门是五代十国时期 C.农耕经济繁荣的必然产物 D.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动力 8.王夫之认为,历史首先必须是信史,不能挟私,反对史书以附会人事,对众人所公认的“大美大恶”,不再作喋喋论述,这样才能实现“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之师也”。王夫之的主张() A.维护了宋明理学的权威 B.论证了史学革命的必要性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D.加速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9.学者陈加麓认为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一鸦片战争才认识的,由此社会产生某些变化给封建的封闭体打开了缺口,向近代化迈出一小步。这里的“某些变化”() A.导致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刺激了新思潮的萌发 )

安徽江淮名校高三联考试卷及答案

安徽江淮名校201 3届高三联考试卷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选择题的答案请填涂到答题卡上。) 我国某城市(210°34′N)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观测,操作方法: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部分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上。读图1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 A.4月4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7月5日前后D。9月9日前后2.图示时期( ) ①该地太阳升起的方位东偏南的角度最小②意大利处于干燥季节 ③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④当地的经度为122.50 E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2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2完成3~4题。 3.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4.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l O°C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2012年7月27日第三十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上一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据此回答5—6 题。 5.对伦敦气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 ) A.盛行西风带地形B.盛行西风带洋流 C.海陆分布洋流D.下垫面盛行西风带 6.比较伦敦和北京两地气候,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年温差比伦敦大B.北京降水季节变化大 C.伦敦夏季气温比北京高D.伦敦气候海洋性强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3(左)和城市水循环示意图3

安徽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安徽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共15题;共44分) 1. (3分) (2015高一上·海南期中)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序言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这也就是说() A . 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 B . 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C . 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 D . 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2. (3分)(2017·肇庆模拟) 《后汉书·宦官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这种现象实质是() A . 宦官专权乱政 B . 皇权与相权斗争 C . 皇权遭到削弱 D . 皇权至上的产物 3. (3分) (2018高三上·呼兰期中) 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反映了() A . 明代法律存在等级观念 B . 小农经济滋生性别歧视 C . 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 D . 理学思想影响婚姻观念 4. (3分) 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 . 南昌起义的爆发 5. (3分) (2017高一上·高明月考) 古希腊著名学者伊索克拉底曾这样形象的评价雅典民主:“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这体现雅典() A . 民主决策的非理性 B . 民主程序的不完善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数学(文)含答案

蓉城名校联盟2018级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为实数集R,集合A={x|0≤x≤4},B={x|x2-8x+15>0},则A∩(U B)= A.[4,5] B.[0,3] C.[3,4] D.(3,4) 2.已知复数z= 2 1i-,则|z|= A.1 B.2 C.3 D.2 3.命题p:“?x∈(0,2 π ),sinxtanx C.?x0∈(0,2 π ),sinx0≥tanx0 D.?x0?(0,2 π ),sinx0≥tanx0" 4.由于美国对华为实施禁令,华为手机的销售受到影响,现统计出今年x月份(x∈{6,7,8,9,10})的销售量y(单位:万台)的一组相关数据如下表 若变量x,y具有线性相关性,x,y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20x+a,则预计今年11月份的销量为( )万台。 A.580 B.570 C.560 D.550

《名校入学考》安徽省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八月份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 1.A(B项,“高超、精湛的技艺”“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不正确。原文为“基本的技艺”。C项,“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不正确。原文为“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D项理解不正确,原文为“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越来越感受到……”,说的只是劳动者的主观意识与感受。) 2.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不正确。文章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第一段总说“劳动……造就美德”,二三段论述在提升劳动技艺过程中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四至六段论述劳动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培养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3.D(“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不正确。原文为“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的美德品质”,说的只是一种可能。) 4.D(“生产出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以完成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理解不正确。原文为“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5.C(“《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分析不正确,原文是“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选项把目的误作结果。) 6.①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建规立法,让技术创新运行在法律和规范的轨道上; ②构建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战略,把安全放在首位; ③加快人工智能的道德伦理研究,使其研发设计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每点2分) 7.D(“既指在大山里与敌周旋的野狼游击队”不正确。应是指猎人猎杀花狼。) 8.①警惕性高:听到枪声后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确定安全后才离开;救人时提高警惕,保持戒备状态。 ②勇敢机智:先开枪引开鬼子,带鬼子在山林里捉迷藏以甩开鬼子,然后再来救陈虎;多次试探并正确识别最后成功除掉鬼子假冒的游击队员。 ③爱憎分明:热爱妻子、孩子和游击队员,冒死营救游击队员;对鬼子充满仇恨,毫不留情。 ④富有生活智慧:会用草药止血消炎疗伤,能取出身体内的子弹。(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9.①照应前文相关内容,使小说情节前后呼应,结构严密; ②借助语言描写,突出猎人的机智、精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③运用对比,揭示共产党的队伍与鬼子的区别,表达了对共产党队伍的赞颂之情,拓展和深化了小说主题。(每点2分) 10.B(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理清人物及其言行,结合关键词及句式结构等判断。标点如下: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缵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 11.C(“尧、舜、禹三代”不正确,应为夏、商、周三代。) 12.C(“他疏言不分贵贱平均分配田地”不正确。原文为“宜更均量,审其径术;令分艺有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即重新丈量田地,确定周密的分配标准,让百姓也能获得赖以生存的

2014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4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变法措施结果 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就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系,为其提供经济上的扶持和法律上的保障,其规模、组织更加完备,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C的表述符合题意及史实,故选C。 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蓉城名校联盟 2019~2020 学年度上期高中 2019 级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度上期高中2019级期中联考 语文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的,如建筑、器物、物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

安徽省各大名校高三数学联考试卷及答案

2012届安徽名校高三第五次联考卷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明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以a=( ) A. 1-i B. 1 +i C. 2-2i D. 2 + 2i 2. 双曲线的实轴长是() A. 2 B. C. 4 D. 3. 己知集合I、A、B的关系如图,则I、A、B的关系为() A. B. C. D. 4. 已知函数,则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B. C. D. 5. 若正项数列满足,如,则=( ) A. B. 1 C. D. 2 6. 曲线与直线的交点个数逛() A. 0 B. 1 C. 2 D. 3 7. 右图是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A. B. C. D.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区域D由不等式给定。则区域D的面积等于() A. 2 B. 4 C. D. 8 9. 的展开式中合并同类项后共有() A. 28项 B. 35项 C. 42项 D. 56项 10. 已知集合J= {直线},集合万={平面},集合,若,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1. 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________ 12. 极坐标系下,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 是________. 13.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 14设F1、F2分别为双曲线C:(a,b>0)的左右焦点,A为双 曲线的左顶点,以F1F2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某条渐近线于M、N两点, 且满足,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15. 实数x,y满足,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中2017级期中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A.“中国长远利益”缩小原文含意;依据第2段“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B.“开放贸易壁垒”无中生有;依据第8段;D.“主要是针对”曲解文意,文章第8、9段列举“经济”和“人权”两方面,没有划分主次。) 解析: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 2.C(C.“并因此”。强加因果,据对原文的理解没有因果关系。) 3.A(A“人类利益格局相互依赖感不是很强”错,于文无据。第4段“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已经暗含“人类利益格局相互依赖感强”之意。) 4.C“(由此)可见宝玉心中仕途的重要”错误,“宝玉”改为“宝钗”。 解析:此题考查文本内容(如人物情感、人物性格)的把握、艺术特色的鉴赏(如烘托)。题干要求“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所设计的选项,有的涉及艺术特色(比如D项),有的涉及文本内容(比如A项)。 易错点: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判断该选项属于“相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然后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表述相关的答题区间,以之判断选项分析是否正确。 是“艺术特色”的选项,要关注其中艺术特色的表述,如“烘云托月”。钗黛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其他女子,如迎春、探春、惜春等,构成了钗黛的人际环境,把他们和钗黛的关系比作“云与月”是恰当的。 另外,选项的研读还要注意其间的逻辑表述,比如,B项的“因此”,C项的“可见”, 5.①元妃首先感叹自家富贵有余而天伦之乐不足,不及农家物质之享不足而天伦之乐有余;此实为女儿向父亲诉苦。(2分) ②贾政话语,先表感恩,再表忠诚,再颂祝君王,终劝勿念父母,恭侍君王不负君恩;大多属于大臣对皇妃所言的感恩表忠。(4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对话)的鉴赏能力,领悟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题干要求分析画浪线部分的对话内容,答案需要以对话为据;题干要求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分析,已经明确了分析的角度,应该有分析而不是单一的内容概括。元妃省亲,她更多觉得是女儿与父亲对话;贾政为官,他觉得必须要突出女儿皇妃的身份,所以他表现出是大臣与皇妃的对话。 易错点:既然是限定划线部分,那下面的不是得分内容:元妃嘱咐父亲勤于国事也要保养身体,不必牵挂女儿;贾政明言宝玉题匾,暗说姐弟深情,再请赐名。元妃为宝玉进步高兴。 6.①出身望族,知书识礼;②身居幽宫,孤独寂寞;③牵挂父母,姐弟情深;④不喜奢华,反对奢靡。(答对任意一点2分,满分6分)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这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记叙描写,尤其是语言描写,进行分析得出。比如,“太奢华过费了。”“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不可如此奢华糜费了。”——显示其不喜奢华。“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姐弟情深 易错点:解答此类题目,应该注意的是,在找到相关语句后,应归纳概括出特点。组织答案时 1

2014年高考安徽文综(历史)卷及答案[word]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图4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①②③④ 图5 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