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教案: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教案: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教案: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教案: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教案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37759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 10=(1325) 8 =(2D5) 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 2=(1325.24) 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板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年月日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1.1 计算机概述 1.2 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掌握键盘的使用,学会标准指法操作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建议学时理论:2 上机:2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指导上机实验 演示设计1.1 计算机概述 板书设计1.2 计算机系统 教学过程 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分类; 课程导入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系统: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 、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 、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 前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 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 语言(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数据在 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课时分配:讲授 4 学时、实验 2 学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 学时) 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 2、计算机发展过程 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 第一代46-57 电子管机器语言、 科学计算 汇编语言 第二代58-64 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 理、工业控制第三代65-70 小规模集成 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 电路理、工业控制、文字 处理、图形处理第四代70 至今大规模集成 数据库网各个领域 电路络等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4、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 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 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进行的项目—反思的过程,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项目、反思来获得学习的。 3.注重操作技能培养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利用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对其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的目标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项目学习中只是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小组学习并适时给予恰当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完成的。因此,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通过适当的问题或情景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互助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更注重团队的合作能力,所以项目学习教学设计要强调团队合作,要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既能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0ffice2010)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 2010版)教师:陈治伯 专业:本科、专科(公共基础课) 编写: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充实: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首页 1、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2、授课对象:本专科 3、学时学分:学时52(理论:34,上机:18),学分3 4、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教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7 + Office2010版),张金秋,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7 (2)、参考书 《新编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第1版),李占平、江华伟、张金秋,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与测试》(第3版),王爱民、杨庆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计算机文化基础》乔桂芳赵丽峰蔡泽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江华伟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 5、考核方式:考查、开卷 6、课的类型:讲授课、上机课 课堂授课为主,结合答疑、作业批改,进行必要的上机实验。课堂授课采用现场实例操作、多媒体课件。 课程类型→讲授课、上机课 多媒体教学→现场实例操作、投影展示 案例式教学→精选典型实例讲授 辅助教学方式→启发引导、提问、师生互动 7、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教师先操作演示知识点,然后提出类似的设计题目,请学生分析制作方法、步骤、使用的技术等,如果时间允许请学生试做,教师及时点评,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否还有更加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2)、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写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总结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面向应用需要多种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学习 重视实践实习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团队精神 引入良性竞争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审美修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文件 | 专业:会计 班级:2017会计班 教师:卡依沙尔·阿不都热合曼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单 元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列举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 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与生活 中的各类应用; $ 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数据在计算 机中的处理过程 可以通过安排参观活动、收 集播放音视频资料等手段,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计算机 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 以及主要硬/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会利用数据存储单位区分存储空间大 小;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 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理解二进制基本概念及常用数制之间 的转换方法; ~ 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了解编码 规则; 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 理中的作用 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 察与操作,让学生重点学习 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系 统主机接口的连接。使学生 在操作使用中认识并熟悉常 用设备,重点掌握键盘键位 分布及功能,逐渐达到熟练 使用键盘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专业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初中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时磊忖呎… [教学标题]第三篇文字处理软件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Microsoft Office 2000组件;掌握Word的窗 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 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中表格数 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 [教学重点]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 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教学难点]在Word中进行文本编辑操作方法;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 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以及图文混排;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 法 [教学过程] 第七章WORD基本操作 第一节Office 2000组件 一、Microsoft Word2000 字处理软件 1、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本文件,比如书信、备 忘录、商务计划、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2、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集、图形等等。

时需Sr彳 二、Microsoft Excel2000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制作数字报表,广泛应用于财务、统计等工作领域。 三、Microsoft Powerpoi nt2000 幻灯演示软件 创建多媒体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广告宣传等领域。 四、Microsoft Outlook 桌面信息管理系统 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约会、计划、任务等商务信息, 并可通过网络和小组其他人共享信息等 五、Microsoft Accessd2000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输入、组织 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查询、排序、搜索 生成报表 第二节Word窗口 一、窗口组成 二、命令的组成1、工具栏 (1)常用工具(P120) (2)工具栏的消隐和定制操作:视图/工具栏 2、主菜单 主要功能的介绍(P120) 3、快捷菜单操作:右击对象 4、联机帮助三、退出Word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案备课[全套]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全 套 教 案 年月日

目录 计算机基础知识 (3) 计算机发展历程 (3) 计算机系统组成 (5) 计算机数制表示 (7) 计算机外部设备 (10) 计算机安全 (13) 中英文输入 (15) 软件系统 (17) WINDOWS操作系统 (19) 认识Windows系统 (19) 文件与文件夹 (23) WINDOWS系统常用设置 (26) 常用软件安装配置 (29) Internet(因特网) (31) 认识Internet(因特网) (31) 网上信息搜索 (35) 电子E-mail (37) 网络通信、发布、存储 (39) 文字处理软件 (42) Word基本操作 (42) Word字符格式 (46) Word表格基本操作 (49) Word版面操作 (51) Word图文混排 (54) Word图文混排实例 (56) Word样式模板 (58) 电子表格软件 (61) Excel基本操作 (61) Excel单元格基本操作 (63) Excel格式化基本操作 (66) Excel计算、排序、筛选、汇总 (69) Excel图表使用 (72) Excel页面及打印设置 (74) 多媒体软件应用 (76) 多媒体知识 (76) 图像处理 (79) 音频与视频 (81)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 (83) 幻灯片基础知识 (83) 幻灯片样式母版 (85) 对象操作 (87) 动画、放映、打包 (89)

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及章节、页码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目的1、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 2、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3、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 4、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盘驱动器等。 教学重点1、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 2、认识常用外存储器的种类及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解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装置,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这些程序使用的数据以及相应的文档集合。 “什么是个人计算机系统?”的问题。教师再给学生概括小结“尽管个人计算机的外观各有不同,但其系统组成通常都包括以下的部件:计算机系统单元(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CD-ROM或DVD-ROM驱动器或光盘刻录机、音箱、打印机等”引导学生过渡并完成下一个活动。 任务二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展示计算机系统单元的部结构,剖析微型计算机主板的组成结构,向学生展示CPU、存储器、芯片组(南桥、北桥芯片)、总线、BIOS芯片是什么样子的,初步认识它们的外观,并学习系统单元电路的主要部件特点、功能与作用等知识。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 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教案 2017 ~ 2018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教师:计算机教学团队 课程所属系(部):信息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班级:2017级室内设计2班 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 )课程属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使用教材:董正雄编,《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考核方式:考试(以证代考) 参考书目:1.黄佐权、王宇川,《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011年7月; 2.宋晏,刘勇,杨国兴,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工业 出版社,2013年08月;

3. 刘瑞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05月;

标题:第一章信息社会与计算机 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 计算机与计算机系统 PC微机系统的组装与选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主要特性,信息学科、计算科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 2.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3.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任何一种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那么计算机是如何传达信息,辅助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授: 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 信息及其主要特性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计算机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授课计划教师: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 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 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速度 3.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位(Bit)字节(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 4.可靠性 5.可维护性 6.性能价格比 (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 1)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ROM:只计存储器 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4)输出设备 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液晶显示器(LCD) 打印机 (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xx 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10=(1325)8=(2D5)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2=(1325.24)8 1.2.3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①算术运算 ②逻辑运算 “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异或”运算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3.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①定点数:定点整数、定点小数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计划 ----姓名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通过实际应用等方式切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知,结合计算机上机操作以及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运用兴趣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法、情景创设、协作交流、自主学习、讨论法、类比法等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1了解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 产、生活、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 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 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 类与各类的特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 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 作、社会各个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 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 展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 要特点,列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 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概述 1、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和特点?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用于计算炮弹弹道轨迹。它的全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它的运行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 2、计算机从第一台产生到今天的发展历程如下:(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使用的电子元件是电子管(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使用的电子元件是晶体管(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使用的电子元件是集成电路时代。 (4) ___计算机(1970年至今)使用的电子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新一代计算机(也称未来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将向智能计算机、神经计算机、生物计算机以及光子计算机等方向发展;但距真正研制成功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可是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1.1.2 计算机的分类名称应用领域生产国家或厂商运行速度价格巨型机天气预报、空间技术美、日、英、法、德、俄、中国万亿次每秒最贵微型机个人美国Intel公司、联想、SONY、华

硕较快低大型机银行、政府部门、大公司美国IBM、日本富士通快贵小型机工业控制、数据采集 DEC公司快较低工作站专为工程师设计 SUN、HP、SGI公司较快低小巨型机各个大公司、大学、科研院所各单位自由组合快贵 1.1.3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设计与教学、人工智能 1.3.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主机内(CPU、内存、主板、显卡、电源、光驱、网卡等),外部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硬盘、U盘、手机存储卡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设备(键盘等)输入数据,在CPU的控制下将数据交给内存条,内存再将数据交给CPU运算,CPU运算完成后将数据返回给内存条,最后由内存条将运算结果数据交给显卡输出到显示器。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辅助计算机完成工作任务的软件称为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辅助用户完成工作任务的软件称为应用软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Word 文字处理 第一节创建文档 、新建、打开文档 启动Word2003 :○1单击常用工具栏〔新建〕按钮 ○2单击〔文件〕菜单中〔新建〕――右侧“新建文档”――选“空白文档” ○3快捷键〔Ctrl +N〕 二、页面设置 ○1直接用标尺进行页面设置 ○2在〔文件〕下的〔页面设置〕进行设置纸张大小、左右边距、上下边距以及纸张的打印方向 ○3在输入文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设计表格,而且页面是横排,在页面设计时要注意选择〔页面设置〕――〔页边距〕--预览〔应用于整篇文 档〕――选下拉式箭头{插入点之后} 三、文本输入 ○1 输入文字――输入法,在不会五笔操作的情况下,最好使用Pyjj ○2插入时间、日期。如:a.输入当年的年份,月日就会自动显示,按 {Enter}就自动生成当天的时间2007-8-2 。b. {插入}――{日期和时间}-点击自己需要的格式 即可。 c.如果时间需要随系统的更新,只需将第二种方式的 {自动更新}勾选上即可。 ○3插入数字:{插入}――{数字},输入自己需要的数字、再选自己需要的格式即可 ○4插入符号、特殊字符:{插入}――{符号},根据需要自选。 四、文本编辑 选择文本○1选定整个文件――〔Ctrl +A〕 ○2选定一部分――将鼠标放于始端,拖至末端即可 ○3不连续选择――选择一部分以后,按〔Ctrl 〕键,再接着选下一块文本编辑修改○1快捷键操作:〔Ctrl +C〕――复制 〔Ctrl+X〕――剪切

〔Ctrl +V 〕――粘贴 〔 Ctrl + Z 〕――撤销 〔Ctrl +Y 〕――重复上一次操作 〔 Delete 〕――删除 ○2 鼠标和键盘的结合操作:移动――选中――鼠标拖至目的地 复制――选中――〔 Ctrl 〕+鼠标拖动 ○3 右键快捷操作:点击右键选择复制、粘贴、剪切等 五、保存文档 ○1 {文件}――{保存}――选择保存路径――命名文件名称 ○2 〔Ctrl +S 〕也是保存文件 注意:经常保存的文件在同一路径下,但每次都需要一步一步操作时,可将你要保存 的文件夹设为默认路径。 {工具}――{选项}――{文件位置}――{确定} 第二节 格式化设置 一、 字符格式设置 字体、字号 :字体下拉――选择;字号下拉――选择(字号最大为 72 号字,需要更大时 直接在字号上输入自己需要的字号 字形 :在格式栏上有六个字母全是表示字形的。 加粗 、斜体、下划线、外加边框、底纹、 调节字符宽度 (按需要设置比例) 颜色:设置颜色―― 字体 颜色(格式栏 A )和底纹颜色(格式栏 ab ) 综合设置 :将自己需要修饰的文本选中,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字体对话框,根据需要字 形设置 二、 段落格式设置 对齐方式 :总共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分散对齐 行距 :默认行距为 1.0,需改变时单击格式栏的行距按钮自行调剂 缩进量 :利用标尺进行设置或使用段落进行设置 综合设置 :利用段落――选中文本内容点击右键出现段落对话框,按照需要自行设置 三、 分栏 利用常用“工具栏”的分栏按钮进行设置,每栏的宽度根据需要用标尺即可进行调整 也可以使用格式下的分栏进行综合设置 四、 中文版式 j i āp īn y īn 需加拼音的中文版式――格式栏“带拼音的文”字; 带圈 或三角 等的设 置――格式栏“圈字” ○你 □你 △你 ◇你 ◇欢 ◇迎 ◇光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

总课时号1-2班级12计算机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地点电教中心 课题名称计算机基础知识课时数2课时 在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用计算机收集信息。计算机应用能力正成为我们背景分析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主要应用。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了解输入、输出设备与主 机的连接。 学习目标2.能力目标:能根据用途开列计算机硬件清单、会安装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 设定会更新操作系统。 3.情感目标:在动手中认知、在实践中思考、在练习中提高技能,激发进一步学 习的兴趣。 学习任务描述利用实物及图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安装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 教学情景创设观看视频,初步了解组装计算机的流程。利用实物及图片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时间资源:课前、课内、课后的设计与安排; 材料资源:供拆装的台式机、xp安装盘、计算机图片等。 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网络 准备 人员资源:师生资源 设备资源:学生用电脑 环境资源:机房 教学反思

内容方法 [新课引入]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用计算机收集信 息。计算机应用能力正成为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下面,让我们从解剖一台计算机开始踏上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旅。 [新课] 一、过程分析 过程展示: 介绍计算机发展过程、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拆卸计算机、。 二、场景创设 1、材料准备 计算机相关图片、视频、幻灯片课件 2、设备准备 供拆装的台式机 三、实施 1、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代别年代逻辑部件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 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 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1965~1970集成电路 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1971~现在大规模及超大规 规模IC时代) 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

1.1 了解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 生活、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 点。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 与各类的特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 社会各个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 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 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 特点,列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1.2 认识微型计算机 教学目标: 3.基本知识 (4)通过展示典型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 名称和作用: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打印机。 (5)通过图1-3所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 两大部份组成,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 的种类。 (6)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 能:CPU、内存储器、主板(南桥、北桥)芯片组、总线、BIOS和CMOS、插槽。 (7)通过实例熟悉微型计算机主板接口的名称:键盘、鼠标、USB、声音输入/输出、 网卡、1394火线输入、光纤输出、显示器、硬盘等。 (8)通过实例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 盘驱动器等。 4.操作技能目标 (3)能够描述微型计算机主板上的主要器件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4)能够区别具有多种功能主板接口类型及作用。 (5)能够描述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并正确选用。 教学分析与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