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黄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黄山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的新型产业。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子、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主体性的做法。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比如,一盒88888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是铺张和欺骗。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废。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但文化创意的灵魂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智慧,把文化创意事业搞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文化创意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文明进步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愿意接受的范围内,唤起责任心,强化文明感。因此,只有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选自2012年9月8日《甘肃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创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创意虽然不同于创造和创新,但又与创造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B.创意为创造提供了原创性基础和出发点,是创造活动应遵循的整个行动计划。

C.与创造相比,创意具有“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等特征。

D.创意虽然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着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的水平。

2.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属于文化创意,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功能不同,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B.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C.文化创意产业注重追求经济的增长,文化创意事业注重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二者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D.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的属性不同,前者具有经济属性,后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只有两者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3.根据文意,概括建设文化强国的正确做法。(3分)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

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馀,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盛,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

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B.朱筠为人内友爱兄弟,外喜好交游。待友诚恳,提携后进,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

C.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识了朱竹君,并在一起慷慨谈论。他认为朱竹君志向伟大,才能卓越,不到五十岁就早逝令人感到痛惜。

D.文中陈伯思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与朱筠一样“皆高才耽酒”。文中写伯思即是在衬托朱筠。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4分)

(2)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3分)

(3)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注: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

8、这首诗的第二联在写景上有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简要赏析。(4分)

9、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尾联中“鸟”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

甲题计分)(共6分)

甲:风急天高猿啸哀,。,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乙:⑴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⑶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⑷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水龙吟》)

⑸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钢铁假山

夏丏尊

①案头有一座钢铁的假山,得之不费一钱,可是在我室内的器物里面,要算是最有重要意味的东西。

②它的成为假山,原由于我的利用,本身只是一块粗糙的钢铁片,非但不是什么“吉金乐石”,说出来一定会叫人发指,是一二八之役①日人所掷的炸弹的裂块。

③这已是三年前的事了。日军才退出,我到江湾立达学园去视察被害的实况,在满目凄怆的环境中徘徊了几小时,归途拾得这片钢铁块回来。这种钢铁片,据说就是炸弹的裂块,有大有小,那时在立达学园附近触目皆是。我所拾的只是小小的一块。阔约六寸,高约三寸,厚约二寸,重约一斤。一面还大体保存着圆筒式的弧形,从弧线的圆度推测起来,原来的直径应有一尺光景,不知是多少磅重的炸弹了。另一面是破裂面,巉削凹凸,有些部分像峭壁,有些部分像危岩,锋棱锐利得同刀口一样。

④江湾一带曾因战事炸毁过许多房子,炸杀过许多人。仅就立达学园一处说,校舍被毁的过半数。那次我去时瓦砾场上还见到未被收殓的死尸。这小小的一块炸弹裂片,当然参与过残暴的工作,和刽子手所用的刀一样,有着血腥气的。论到证据的性质,这确是“铁证”了。

⑤我把这铁证放在案头上作种种的联想,因为锋棱锐利摆不平稳,每一转动,桌上就起磨损的痕迹。最初就想配了架子当作假山来摆。继而觉得把惨痛的历史的证物,变装为古董性的东西,是不应该的。一向传来的古董品中,有许多原是历史的遗迹,可是一经穿上了古董的衣服,就减少了历史的刺激性,只当作古董品被人玩耍了。

⑥这块粗糙的钢铁,不久就被我从案头收起,藏在别处,忆起时才取出来看。新近搬家整理物件时被家人弃臵在杂屑篓里,我寻了许久才发见。为永久保藏起见,颇费过些思量。摆在案头吧,不平稳,而且要擦伤桌面。藏在衣箱里吧,防铁锈沾惹坏衣服,并且拿取也不便。想来想去,还是去配了架子当作假山来摆在案头好。于是就托人到城隍庙一带红木铺去配架子。

⑦现在,这块钢铁片已安放在小小的红木架上,当作假山摆在我的案头了。时间经过三年之久,全体盖满了黄褐色的铁锈,凹入处锈得更浓。碎裂的整块的,像沈石田②的峭壁,

细杂的一部分,像黄子久的皴法③,峰冈起伏的轮廓,有些像倪云林。客人初见到这座假山的,都称赞它有画意,问我从什么地方获得。家里的人对它也重视起来,不会再投入杂屑篓里去了。

⑧这块钢铁片现在总算已得到了一个处臵和保存的方法了,可是同时却不幸地着上了一件古董的衣裳。为减少古董性显出历史性起见,我想写些文字上去,使它在人的眼中不仅是富有画意的假山。

⑨写些什么文字呢?诗歌或铭吗?我不愿在这严重的史迹上弄轻薄的文字游戏,宁愿老老实实地写几句记实的话。用什么来写呢?墨色在铁上是显不出的,照理该用血来写,必不得已,就用血色的朱漆吧。今天已是二十四年的一月十日了,再过十八日,就是今年的“一二八”。我打算在“一二八”那天来写。

1935年1月10日【注】①指一九三二年一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侵略上海,上海军民奋起反抗的战役。②沈石田:与下文的黄子久、倪云林均为元明山水画名家。③皴法:国画画山石时的一种画技。此指黄子久用皴法画出的山石。

11、有人说第一节中“最有重要意味”这一短语是本文的“文眼”,具有特定内涵和重要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重要意味”的含意和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6分)

12、文章详细叙述了作者在存放炸弹裂片的过程中内心经历的矛盾,请具体梳理这部分内容,在下面横线上逐层写出。(6分)

④最后,决定用血色的朱漆在它上面老老实实地写几句记实的话。

1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5分)

14、作者认为:“一向传来的古董品中,有许多原是历史的遗迹,可是一经穿上了古董的衣服,就减少了历史的刺激性,只当作古董品被人玩耍了。”所以作者在收藏炸弹裂片的过程中,才会表现得那么纠结、那么慎重。文章在具体叙写收藏的过程中显示出一种重大而又深远的思想意蕴,请结合对文章的阅读与对现实的思考,谈谈你的体会与理解。(7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有人在网上贴出美国兰德公司“中国分析报告”,说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

对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所遭受的苦难视而不见。

B、此次牵头干预的西方大国还将在国内面临诸多经济问题,而坐壁上观的亚洲及其他地区

国家则会一路快速发展。

C、有媒体甚至表示,征收排污费其作用不啻于在“北上广深”再来一次“汽车限购”,可见其

对车市的影响将不可小觑。

D、为切实加强干部职工外出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及时掌握干部职工在岗情况,高青分局

切实采取措施,规范机关干部职工请假消假制度,确保了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

16、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职场中有人能力突出或情商很高,工作信手拈来,又常受到客户或老板的赞美,这就可

能导致同事的羡慕嫉妒。

B、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天在财经年会上表示,希望各国摒弃以邻

为壑的做法,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扩大开放,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世界经济强劲持续发展。

C、新中国20周年庆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核战争的阴云再

次被他那翻云覆雨的巨手拨散了。

D、巴金一生与这种旧的传统观念、专制制度好像有了不解之缘,不断受到来自旧的营垒的

压制和迫害,他有过挑战和反抗,但也有过困惑和迷失。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决策者会议策划集团主办,中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承办,享誉盛名的中国食品饮料

峰会于2012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北京凯宾斯基大酒店举办。

B、10月30日下午,达州开江县公安局副局长张某、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陈某和崔某,进

入回龙镇一个早已被政府封堵的非法开采的煤矿,不料3人全部涉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C、推进教育公平必然触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调整这些利益,争取不同群体之间的最大

接受度、融合度,是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D、有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甚至会有意识地“你唱白脸我唱黑脸”,一个迁就、保护孩子,

另一个则扮演严厉教育的角色,这对孩子是很不好的,可能造成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18.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

....概括博客精神。(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

19.如今,中国传统节日正处于逐渐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的尴尬境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仪式感日益淡化。学校为了让更多同学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准备开展系列介绍交流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5分)

⑴下列内容与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有关?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

①年年乞于人间巧:

②艾符蒲酒话升平:

⑵请你为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3分)

2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6分)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是生命的落脚处。

五、(60分)

2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教堂如此华丽,公路却如此破旧,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意,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黄山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参考答案

答案

1.B (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而非“整个行动计划”)

2.D (D项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

3.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必须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创意事业。

4.C (第:只,仅)

5.B (A项中,前一个“以”为介词,凭借;后一个“以”为连词,相当于“而”。 B项两个“之”均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C项前一个“者”为助词,放在后置定语后面;后一个“者”为句末语气词。D项前一个“于”为介词,在;后一个“于”为介词,跟。)

6.C “不到五十岁”错。原文“先生殁年才逾五十”。

7.(1) 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感到十分遗憾。(“谒”“以”“迕”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 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

(“善”“即”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

(定语后置“诸生贤者”、省略句“与(之)言论”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以会写文章而出名。先生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后升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因过降级,又重为编修。

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搜寻校阅,并且陈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增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正去世,文襄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默然不能发话,先生因此而安然无事。其后督理福建学政,过了一年,皇上派他弟弟珪接替他,回来几个月,就去世了。

先生为人,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奇豪放,对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尤其喜爱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说:我开始认识竹君先生,是靠了昌平陈伯思的关系。当时都二十几岁,聚在一起慷慨激扬纵论时事,相互磨练探讨学问,志向实在伟大啊,哪里只是要作一个文人学士而已呢!先生与伯思,都是卓越人才而沉溺饮酒。伯思中年因酒致病,不能完全发挥他的才华。先生以文章名扬海内,豪放俊逸超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微中和一些。先生晚年,来访宾客更为繁盛,入了他门的,都跟他密切交往,这样也就很劳累了。我回到南方这几年,听说伯思也衰老病重了,而先生去世时年纪才过五十,令人痛惜啊!他在安徽、福建任上时,常常带领宾客饮酒赋诗,游玩山水,幽深险要处都到过。我间或来到山中崖谷,便遇见先生题名,是可推想而知的啊。

8、(4分)答: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极目望去,这雨幕无边无际与大海相连。这一联写景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渲染了孤寂凄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离思。(答“渲染”“白描”亦可酌情给分)

9、(4分)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之悲和对广陵亲故的思念(离别亲故的伤感)。尾联写独鸟飞向东南离广陵愈近,反衬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故愈远,突出了诗人的满腹离思。

10、(6分)甲: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乙:⑴金就砺则利⑵绕树三匝⑶画船听雨眠

⑷水随天去秋无际⑸静影沉璧⑹不畏浮云遮望眼

11、答:特定内涵:①它是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略军所掷炸弹的裂片,是日军罪行的“铁证”。(2分)②它寄寓着作者铭记历史,毋忘国耻的收藏意图。(2分)

结构作用:引出下文,统领全篇。(2分)

12答:①最初想配架摆放,怕它被当作古董玩耍。(2分)

②藏在别处,怕它伤物且遭遇被弃的危险。(2分)

③配架摆放,它不幸着上了一件古董的衣裳。(2分)

13、答:从句式看:第一句为散句,第二句为整句,整散结合,句式灵活,富有变化;(2分)从修辞看,整句中比喻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年时间,黄褐色的铁锈赋予炸弹裂片这一惨痛的历史的证物以浓郁的画意,(2分)蕴含作者内心深深的忧虑。(1分)

14、

①历史的证物绝对不能变成收藏的玩物,我们应该永远牢记法西斯的侵略罪行。这是文章

重大而又深远的思想意蕴。(3分)

②时间的长河往往会洗涤血腥的罪恶,淡化人们的记忆。时至今天,不少具有历史铁证意

义的更大的东西,乃至真山真水,却被人当作玩耍的“古董”,或者游憩的“名胜”。

历史性正逐渐淡化。(2分)

③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这篇文章,对于今天仍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我们要特别警惕对“二战”

历史的淡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2分)

15、C (福址---福祉;坐壁上观---作壁上观;消假---销假)

16、B(A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C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含贬义。D不解之缘: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17、C(A“享誉盛名”重复,改为“享有盛誉”;B“涉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搭配不当;D “造成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前文“影响不好”逻辑不合,改为“妨碍”)

18、(4分)答案:①尊重自由(自由表达)②开放宽容③坚持操守(坚持理想)④坚持原则(原创思考)

19、(5分)答案:⑴(2分)①乞巧(或: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少女们穿着新衣,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此日为“乞巧节”或“七夕节”)

②端午节(语出唐人殷尧藩的《端午》:“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艾符: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蒲酒:菖蒲酒,端午日有饮菖蒲酒的传统习俗)⑵(3分)【参考示例】尊重传统节日风俗,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 走近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明

评分建议:突出宣传对象“传统节日”,1分;突出“尊重风俗”、“弘扬精神”、“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肩负责任”等活动目的或意义,1分;修辞,1分。

20、(6分)答案示例一:①夏日绿荷边的垂钓。②晚秋枫叶里的纵情。③是灵魂的交响。

答案示例二:①仲夏亭榭里的弄弦。②深秋山林里的独步。③是灵魂的依傍。

21作文(60分)

[写作提示]

本题所供材料完全采用客观叙述的方式,没有对材料的意蕴和倾向作出任何提示,所以审题难度较大。学生只要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着眼于信仰与财富的关系,可以强调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守精神家园的的主张;也可以主张摒弃虚无的追求,自主创造现实的幸福。再比如,着眼于信仰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可以侧重论述内涵的重要,而否定华丽的形式。

[阅卷提示]

本题所供材料完全采用客观叙述的方式,没有对材料的意蕴和倾向作出任何提示,所以审题难度较大。学生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含意,就必须认真分析旅行者和印度居民的对话,辩

证地看待信仰和财富的关系。如能辩证统一地提出既要坚守信仰又要积极创造财富的观点,可以视为最佳立意,评为一类作文;如能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提出见解并且言之成理,可视为符合题意,评为二类,比如,可以主张摒弃虚无的追求,自主创造现实的幸福;也可以强调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守精神家园的重要。再比如,着眼于信仰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可以侧重论述内涵的重要,而否定华丽的形式。如果只是简单地肯定信仰而否定财富,或者简单地肯定财富而否定信仰,这样的立意则只能评为三类。

(参考2012安徽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精选】2018届上海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文字版(附答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考语文试卷(2017.11) 一积累应用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想佳人,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 (3)荀子常用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劝学》中“”两句,以马喻人,说明了即便 资质平平,只要坚持不懈终将成功的道理。 2.按要求选择。(5分)(1)学校设置诚信考场,下列各句不适合张贴于考场之内的一句是()(2 分) A.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B.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 C.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D.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 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 A.唐人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押韵比较自由灵活,篇幅可长可短 B.唐人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 C.它的特点是押韵比较自由灵活,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 D.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 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 题。(16 分) “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 (1)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篇,拥有神迹般的强大技术的外星生物悍然采用了一种极端而蛮横的方式:把所有诗歌都写出来,也即把所有汉字一网打尽,按照古诗的格式进行排列组合,这样就穷尽了过去、未来的一切诗歌——那些超越李白的诗自然也包括在内。然而,这场“终极吟诗”完成后,当事人却发出了沮丧的喟叹:诗人的心灵感受是如此独特,即便掌握了穷其所有的“大数据”,也无法将那些超越李白的诗篇从中挑选出来。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 (2)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引发众人关注。可想而知,“清华附小”“小学生”“大数据”等要素的组合,足以引发人们的好奇和艳羡,获得广泛关注也就不足为奇。师生家长的全情投入,十分令人感佩,毕竟,认认真真地共同做好一件事情,已很不容易。然而,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这一方法导向是否合理?

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校级联考】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 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集合{}2450A x N x x =∈--<,集合[]{}4,2,4B y y x x ==-∈,则A B 等于( ) A .{}1,2 B .{}34, C .φ D .{}0,1,2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p q ∨为真命题,则p q ∧为真命题 B .若0,x >则sin x x >恒成立 C .命题“()0000,,ln 1x x x ?∈+∞=-”的否定是“()0,,ln 1x x x ??+∞≠-” D .命题“若22,x =则x x == 的逆否命题是“若x x ≠≠,则22x ≠” 3.设0.20.20.1 1.1log 0.2,log 0.2, 1.2, 1.1a b c d ====,则( ) A .a b d c >>> B .c a d b >>> C .d c a b >>> D .c d a b >>> 4.已知函数()sin y x b ω?=A ++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两条对称轴间最短距离为2 π,直线6x π=是其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4sin 26y x π? ? =+ ??? B .2sin 216y x π??=-++ ?? ? C .2sin 3y x π??=-+ ??? D .2sin 213y x π??=++ ?? ? 5.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x g x f x e =?的图象大致为 ( )

四川省武胜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武胜中学2013届补习班第二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F:19 S:32 K:39 Cu:64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厨房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B .减少燃煤的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2.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数为N A 的CO 、C 2H 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 ,质量为28 g B .已知2CO(g)+O 2(g) 2CO 2(g);△H=-akJ ﹒mol -1 将2N A 个CO 与N A 个O 2混合充分反应放出akJ 的热量。 C .用石灰乳完全吸收l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N A D .常温下,0.1mol/LNa 2CO 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的总数大于0.1N A 3.下列叙述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 2+H 2O+ClO -=SO 42-+Cl -+2H + B. 向含有F e 2O 3悬浊液中通入HI 气体: F e 2O 3 + 6H + = 2Fe 3+ + 3H 2O C .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 2溶液:2Cl - + 2H 2O Cl 2↑+ H 2↑+ 2OH - D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 4)2Fe(SO 4)2在溶液中反应: Ba 2++2OH -+2NH 4++SO 42-= BaSO 4↓+2NH 3·H 2O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HClO 的电子式: B.具有16个质子、 16个中子和18个电子的微粒是3216 S C.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D.乙烯的比例模型: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把a L 0.1 mol/L 的CH 3COOH 溶液与b L 0.1 mol/L 的 KOH 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 存在:c (K +)+ c (H +) = c (CH 3COO -) + c (OH - ) B .氯水中:c(Cl -)>c(H +)>c(OH -)>c(ClO -) C .把0.1 mol/L 的NaHCO 3溶液与0.3 mol/L 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 (OH -) >c (Ba 2+)>c (Na +)> c (H +) D .常温下,在pH=3的CH 3COOH 溶液和pH=11的Na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6.向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 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 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Fe 3+、SO 42-、HCO 3- B .b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S 2-、SO 42-、Cl -

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文 命题学校:普宁二中命题人:陈俊池审题人:李悦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说“孝”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端”,是起点的意思。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有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重申,旧经典才能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急需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

浙江省慈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英语试题

浙江省慈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 英语试卷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标号涂黑。 1.Tuesday being _________ windy, cold day in Beijing, the President tours _______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wearing ________ blue shirt with no tie and a casual leather jacket. A. a; the; the B. a; /; a C. /; /; a D. a; the; a 2. Nick is looking for another job because he feels that nothing he does ______ his boss. A. serves B. satisfies C. promises D. supports 3. He is afraid to face the difficulty he thinks he?ll have _________ the driving test tomorrow; he finds it difficult _________ rid of the worries. A. passed; got B. passing; to get C. to pass; getting D. in passing; in getting 4. For some time,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PC, ________ the content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ing socialism in China. A. had been improving B. have been improving C. were improving D. improved 5. All the people present agreed that the matter required ___________. A. to look into B. being looked into C. to be looked D. looking into 6. Victor apologized for _________ to inform me of the change in the plane. A. his being not able B. him not to be able C. his not being able D. him to be not able 7. Five years later, he returned home, his character greatly _________. A. changed B. changing C. having changed D. was changed 8. He is often listened __________ English songs, but this time we had him _________ a Russian song. A. to to sing; sing B. to sing; to sing C. sing; to sing D. sing; sing 9. It?s said that in the sea the fisherman caught a big fish ________. A. alive B. lively C. live D. living 10. This restaurant wasn?t _________ that other restaurant we went to. A. half as good as B. as half good as C. as good as half D. good as half as 11. When you are done with the book, just give it to Lucy or Helen or ________. A. wherever B. whoever C. whatever D. however 12. All the settlers nearby demanded that the nightclub _______ away as soon as possible because of the loud noise at night.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附 加 题 总分 得 分 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上海市2015届高三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南模、复兴、延安、上师大附中、向明、建平、七宝)一、阅读(80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①“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曲雄浑交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言,也必定是一道亟待回应和破解的时代难题。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非遗”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非遗所以承续发展的“文脉”不被切断,如何保障非遗所以形成和传续的各种必需的生态要素不被破坏。传承和保护非遗,说到底,无非是使不同的非遗类型上合天时,下接地气,左右逢源,持续发展。 ③学术层面,最早使用“城镇化”概念这一概念的,是西班牙工程师A.Serda。他在1867年出版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用这一概念来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到了20世纪,这一名词被世界范围的多数学者所使用;7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学术界并被接受。 ④现阶段我国政策层面的“城镇化”概念,是2014年3月17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并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即“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此强调: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这就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非遗”保护,确立了准则,指明了方向。 ⑤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或者说文化基础,乃是各地的方言。不同曲种“说唱”表演的特殊美感包括语言叙述和唱腔曲调,都是从形成地及流布地的方言土语中提炼升华、创造生成的。换言之,没有方言,就没有曲艺的独特性、曲种的丰富性。 ⑥当今时代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趋势,包括中国正在进行的

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英语

2018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一) 英语能力测试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 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Silvia going to get for Christmas? A. A bike B. A camera C. A pad. 2. When will the film probably start? A. At 4:00 B. At 5:00 C. At 6:00 3.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mountains yesterday? A. Sunny B. Windy C. Snowy 4. How might the woman feel at the man's words? A. Surprised. B. Disappointed C Confused 5.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 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can’t the woman accompany the man this afternoon? A. She has an appointment. B. She’s going to a party C. she's going to do shopping 7. Who will the man finally invite to go with him? A. Lisa, B. Bill C Mar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wearing a seat-belt at the beginning? A. Inconvenient. B Unnecessary C Important 9. What has the woman managed to do? A, Persuade the man B. Help her brother C Keep herself saf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Joking about the man's fun experiences, B. Talking the man into trying something fun C. Giving the man advice on avoiding danger. 11. What does the woman prefer to do this weekend? A, Co to the library B Go mountain hiking. C Stay at home

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 、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安徽省六安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

六安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舜文化 ①《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舜帝是?德?的化身,简言之,舜文化就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它是一种原生性的道德本体文化。因此,舜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 ②舜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的融合已经完成,亦即炎、黄民族的融合已经完成,在部落联盟的体制沿袭了数千年后,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作为个体的人,也已经进入了由部落联盟——诸侯国组合起来的?古国?大社会。因此,在社会生产之中,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关系和双方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准则,才能维护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作为诸侯国联盟首领的舜,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身体力行地创造、想方设法地推行了这些准则,并使整个社会都遵守这个?道德?规范,成为人类由文明产生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我们说孔子是儒文化的创始人,然而,孔子的功绩在于集文化之大成;儒家文化实际上只是孔子对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纵使是儒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仁?,也只是孔子在总结商周文化基础之上的画龙点睛。儒学三重道德——人伦道德、社会道德、宇宙道德的源头来自于舜帝的道德文化。楚简中的《唐虞之道》写道:?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由此可以证实,儒家三重道德的基本构架就是发轫于舜帝所创建的道德文化。 ④各民族的文化都以本民族的特有形式发展起来,形成本民族的传统。舜文化产生在炎、黄民族融合之后,所以,它代表的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这也是舜文化得以继承和不断弘扬的原因。舜帝虽然居?三皇五帝?之末,但是,舜帝开创了?德治?文明的崭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⑤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三块里程碑。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又特别以舜文化为博大精深,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其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艺、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舜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梳理儒家的传授关系时说,是?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孔孟传之于后人。 ⑥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是舜文化。舜文化是儒家道德价值之根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

2018届高三上学期七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分析版)

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 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 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美国著名的 Zipcar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臵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 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再比如, 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 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 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 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 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 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 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臵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 台整合,把大量的“闲臵”重新配臵,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 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 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臵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

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数学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f310146508.html,]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A x y x a B x y y ====,若A B =φ,则a 的取值 范围为 ( ) A .3a < B .23a << C .23a ≤≤ D .23a ≤< 2.复数2011 5 (1)i Z i =-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如果 n 的展开式中存在常数项,那么n 可能为 ( ) A .6 B .7 C .8 D .9 4.设a 与α分别为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那么下列三个判断中 ( ) (1)过a 必有唯一平面β与平面α垂直 (2)平面α内必存在直线b 与直线a 垂直 (3)若直线a 上有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1,则a//α,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5.在右边程序框图中,如果输出的结果 (400,4000) P∈,那么输 入的正整数N应为()A.6 B.8 C.5 D.7 6.设数列{} n a 满足: 12011 1 ,2 1 n n n a a a a + + == - ,那么1 a 等于() A. 1 2 - B.2 C.1 3D.-3 7.设||||||0, a b a b a b b ==+=- 那么与的夹角为() A.30°B.60°C.120°D.150° 8.设A为圆 228 x y +=上动点,B(2,0),O为原点,那么OAB ∠的最大值为() A.90°B.60°C.45°D.30° 9.设甲:函数 2 ()|| f x x mx n =++有四个单调区间,乙:函数2 ()lg() g x x mx n =++的值 域为R,那么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以上均不对 10.设 () f x为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2)() f x f x +=-,那么下列五个判断() (1) () f x的一个周期为T=4 (2)() f 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3) (2010)0 f=(4)(2011)0 f= (5) (2012)0 f=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 二、填空题:(25分)

天津市蓟县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WORD解析版)

天津市蓟县一中2013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1.(4分)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将复数+(1+2i)2转化为a+bi(a,b∈R),即可. 解答: 解:∵==, (1+2i)2=1﹣4+4i=﹣3+4i, ∴+(1+2i)2=(﹣3)+(+4)i=﹣+i, ∴复数+(1+2i)2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属于基础题. 2.(4分)(2012?青岛二模)已知函数,则 的值是() A.5B.3C.﹣1 D. 考点:函数的值.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本题是分段函数求值,首先弄清f(x)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法则,找准对应区间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f(1)=log21=0,∴f(f(1))=f(0)=3﹣0+1=2, 又∵,∴=+1=+1=2+1=3, ∴=2+3=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值问题,关键由自变量找对应区间,由内到外逐一确定适用区间,即可利用相应对应法则求值.

3.(4分)(2012?九江一模)已知函数,则该函数是() A.非奇非偶函数,且单调递增B.偶函数,且单调递减 C.奇函数,且单调递增D.奇函数,且单调递减 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题意,根据题设条件及选项可判断出,可先由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由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判断出函数是一个增函数,由此可以判断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此函数的定义域是R 当x≥0时,有f(x)+f(﹣x)=1﹣2﹣x+2﹣x﹣1=0 当x<0时,有f(x)+f(﹣x)=1﹣2x+2x﹣1=0 由上证知,此函数是一个奇函数, 又x≥0时,函数1﹣2﹣x是一个增函数,最小值是0;x≤0时,函数2x﹣1是一个增函数,最大值为0, 所以函数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综上,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且是奇函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判断,熟练掌握函数奇偶性判断方法与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4分)(2012?湘潭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命题“若am2<bm2,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x∈R,x2﹣x>0”的否定是“?x∈R,x2﹣x≤0” C.命题“p∨q”为真命题,则命题“p”和命题“q”均为真命题 D.已知x∈R,则“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A先写出逆命题再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B中“?x∈R,x2﹣x>0”为特称命题,否定时为全称命题; C命题“p∨q”为真命题指命题“p”或命题“q”为真命题,只要有一个为真即可; D应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答:A“若am2<bm2,则a<b”的逆命题是“若a<b,则am2<bm2”,m=0时不正确; B中“?x∈R,x2﹣x>0”为特称命题,否定时为全称命题,结论正确; C命题“p∨q”为真命题指命题“p”或命题“q”为真命题,只要有一个为真即可,错误; D应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问题涉及不等式性质、复合命题真假判断、全称命题及特称命题、

湖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四地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四地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比如李白《送友人》,诗中的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原来都是生活中的实名,各有地理要素,但其中具体的地名信息都

被诗人有意略去,只保留具有形象性的部分。这么做,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和友人的情谊,并且,意象化的地名在诗中还和下面的浮云、游子互为映衬,形象性和感人度更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历史地名进行改造,舍弃一般,突出个别,即可使其文学化。 B.戴叔伦“旅馆谁相问”中的“旅馆”一词,地理因素被淡化,更能表达羁旅之愁。 C.史地文献中只能用历史地名,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诗歌创作中只能用文学地名,以便于情感的抒发。 D.文中所提到的石头驿、唐城馆、青山、北郭、白水、东城都是历史地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论述历史地名文学化的主要路径。 B.文章选用三首唐诗进行分析,或略或详或印证,互为参证,说服力强。 C.为了使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文章采用了类比法和例证法。 D.文章通过对“驿馆”地名在唐诗中的改造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历史地名文学化的过程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指出诗歌贵曲不贵直,贵简不贵繁,贵虚不贵实。 B.如果历史地名在诗中用得过多,将不利于读者产生共鸣,产生美感。 C.文学地名可以使读者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契合点。

D.文中的戴诗和孟诗都表达了羁旅之愁,历史地名的文学化功不可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沈从文 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日,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皆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枝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附近渔船上妇女小孩们,精神皆十分兴奋,各站在尾梢上锐声呼喊。其中有几个小孩子,我只担心他们太快乐了些,会把住家的小船跳沉。 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机会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应当经过箱子岩。我想温习温习那地方给我的印象,就要管船的不问迟早,把小船在箱子岩下停泊。这一天是十二月七日,快要过年的光景。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岩壁十分瘦削。我便上岸,看看乡下人过年以前是什么光景。 四点钟左右,黄昏已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我独自坐在一家小饭铺柴火边烤火。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来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乡下人,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与编制竹缆工人。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皆得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 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