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备考方案【高考必备】

高中化学复习备考方案【高考必备】

高中化学复习备考方案【高考必备】
高中化学复习备考方案【高考必备】

高中化学高考复习备考方案

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高中化学高考复习备考方案为比较成熟的“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当年8月~第二年2月底进行一轮基础知识复习,3月初~4月底进行二轮专题突破和综合训练,5月初~6月初进行综合强化训练,并进行查漏补缺和自我调整。

一、各轮次复习的目标、要求、作用和价值

1.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按章节复习

复习目标:以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实双基,消灭知识盲点。

强调“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精心复习全面的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低”是指复习时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那些孤僻怪异的题目,不随意“挖深、挖宽”知识,严格控制例题和练习题难度,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学习状况,不超过教学基本内容。“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把握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

第一轮:抓基础;系统复习所学知识,然后适当提高要求,初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积累阶段2.第二轮复习: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复习目标:完善学生知识框架,熟练运用知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加强能力训练。

第二轮:抓提高;把几个月的复习积累转化为卷面成绩,完善知识网络,滚动提高。

——爆发阶段3.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知识和谐阶段、能力协调阶段

复习目标:弥补知识缺陷,查漏补缺,并强化答题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轮:抓稳定;把一二轮的复习成果稳固下来,并再提升。

——稳固再升阶段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分数增加不明显;二轮复习过程实现明显增分;用三轮复习稳定复习成果,保证成功。

二、各轮次复习策略及注意事项

(一)第一轮复习策略

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本,高考所用的知识全部来自课本,即使是信息题,也需要学生调用头脑里储存的课本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知识的联想、类比、模仿、重组,才能使试题得到正确解答。再者,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知识,永远不会产生很高的能力。

1.过好基本关

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都要熟透于心,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掌握到位,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规律和原理的适用范围有本质、透彻的理解。

2.重视课本中新出现的知识点

例如: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新增①焓变和熵变说明常见化学反应的方向;

②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等。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新增①官能团:醚键;

②李比希的有机元素定量分析、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③烯烃的顺反异构等。

3.抓好实验复习

化学实验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明确目标第二步:表征问题

第三步:唤起记忆第四步:建立联系

第五步:正视干扰因素第六步:尝试解决

第七步:形成答案第八步:检验校准

第九步:修正答案第十步:规范表述

4.把元素及其化合物网络化

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

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钠及其化合物

知识主线:Na→Na2O→NaOH→Na2CO3

知识网络:

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主线:NH3→N2→NO→NO2→HNO3→NaNO3

知识网络:

5.抓基础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

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6.提高解题能力

要建立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式;要养成做题后总结反思;要长期坚持限时训练。

7.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狠抓课本“双基”,把握知识体系

复习基础知识可以跳出课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加强前后联系。

例如,复习浓硫酸的特性——强氧化性时可设计下列问题:

①常温下,铁片放在浓硫酸中会溶解吗?若能,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为什么?

②加热呢?

③过量的铁片放在一定量的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请写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讨论:

a. 可能产生什么气体;

b.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发生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填:大于、小于、等于);

c.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发生反应的硫酸物质的量的关系(填:大于、小于、等于)。

(2)要强化解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应考实战能力

①加强章节训练,过好单元关。

②注重规范、落实细节。

③重视每一次测验考查的试卷评讲。

④注重做题的质量。

⑤适当穿插综合模拟训练。

(3)用好课堂45分钟,提高复习效率

提高复习效率的根本方法,是用问题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假设,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并通过归纳或演绎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4)要研究新课程高考化学试卷,体会新课改理念,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的新动向

研究的内容:

①“考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如何注重基础考查?

②“考题”涉及的主要能力点——如何突出能力考查?

③“考题”的难度——如何体现高考选拔功能?

④学生答题中的突出问题——教学应注意什么?

⑤“考题”的创新性——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

⑥“考题”与《考试大纲》比较——如何体现“考纲”具体要求?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1.教师要从认识上提高

(1)坚持二轮复习不等于做习题。

二轮复习应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去驾驭知识,而不能就题论题,将获得题目的答案当作学习的目的,要使习题练习为知识的巩固、学生能力的形成和价值观的树立而服务。在二轮复习中,要保证师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总结、提炼、反思,所以要精选习题,要求学生做一些典型的、变式的、能多角度思考的题目。

练习是二轮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习题是必要的,它能提高解题速度、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培养解题能力。但不能认为习题多多益善,搞题海战术。

教师必须认真精选习题,坚决删除超纲的、超能力要求的习题。引导学生精做习题,做到答一疑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从而帮助学生走出题海。

(2)要精研《考试说明》。

对《考试说明》应特别关注三个方面:

①要求理解(掌握)和综合应用的部分,是学习的主体和掌握的重点;

②相对上一年《考试说明》是新增内容的,在高考中必会有所体现;

③相对上一年《考试说明》是删减内容的,必须坚决抛弃。

命题者和一线教师相比,前者更重视对课标、高考方案、样题、考纲、考试说明等的研究,后者则更容易受学校教学软硬件设施、教材、学生、复习资料等的限制。可以说命题人对考纲的理解更深刻一些,而且在一套高考试题中体现新课改精神要比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新课改要容易得多。充分发挥

课改和高考对教育教学的双重引领作用,用高考促进课改,指导教学。

(3)要多研究高考和高考试卷。

高考的特点:①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选拔性;②满足考试自身的需要——公平性、权威性;③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发展。

命制高考试题考虑以下因素:

①试题的命制: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背景公平,陌生之中考查熟悉;立意鲜明、贴近生活;设问灵活、层次清晰。

②试卷布局:首先考虑重点内容的排位,设定考查点和层次要求,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③命题将更注意能力和创新点。更多的体现知识是基础,是载体,思想方法是核心,能力是目标的考查原则。试题将更多涉及到现实生活、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开放性思维及实践能力。

④试题评价:以课程标准中评价目标体系为指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

2.制订切实可行的二轮复习计划,抓热点,破难点

以金太阳二轮复习计划:

焦点透视模块第1专题化学用语、无机反应类型与反应热

第2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3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4专题电解质溶液

第5专题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第6专题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7专题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8专题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第9专题化学实验

第10专题化学计算

热点题型模块第11专题反应原理主观题型应对策略

第12专题无机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第13专题有机推断、有机合成题型应对策略

第14专题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设置切忌面面俱到,集中全力寻求突破,始终不忘答题规范的指导和答题能力的培养!

3.优化教学行为,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1)复习课教与学行为刍议:

◇复习中学生最需要的帮助是告诉他哪有问题;

◇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合算的;

◇教师写出来、说出来、打出来仅是学生学习的可能前提条件;

◇学生只看见、听见,仅在短时记忆中起作用;

◇学生仅动脑思考,只是会做,但不一定做对;

◇中、高考分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看出来、想出来的;

◇最低效,往往也是教师最放心的复习是“用话语大水漫灌”;

“我们是学得慢,忘得快”

“这是第几遍总结了?”

“大家花点时间记一记”

(2)研究思考教与学的行为、优化行为

课堂要以问题为核心——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

a.提问是一节课脉络发展的主线

b.问题设置既要有层次,也要有思维跨度

将一个大问题分解问几个小问题之后,“讲问行为”是低效的

c.问题要明确

d.问题的驱动性强

e.用好叫答时间

必须把握叫答和理答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候答时间Ⅰ对于开放性问题或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更为重要,而侯答时间Ⅱ对于犹豫的回答或部分正确的回答更重要。

所以,高三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将讲解问题转化为学生动手、动脑练习;教师要及时将个别同学的问题转化为班内多数同学的问题,将一个问题放大、扩展、联系相关或浓缩提炼。这两点都需要教师对内容的准确把握和高效率的思考,需要教学实践性知识(缄默知识)的应用。在不能完成两个转化,问题又不是多数同学的问题时,宁愿不讲。

(3)课堂上学生的收获获得途径

学习速度:教师传授>同伴互学>过程体验

理解深度:教师传授<同伴互学<过程体验

我们在课堂上请同学发言:

①制造适当的焦虑,激发全体同学思维

②被叫答同学是在向全班发言,而非只是对老师说;

③同学的回答不只是为了检测,更为了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不同的同学回答不同的问题;

④教师应给予积极的期待,并尊重其意见。

学生错了,讲给他还是让他练?

学生的收获之一是“过程体验”;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引申、扩大,使它转化为多数同学的错误,待他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后,再讲解;所以:解决学生中的错误,首选要让他练,通过练让他认识自己的错;教师的讲是必需的,该讲的时候要大胆地讲,斩钉截铁地讲;只有在学生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之后的讲,才是高效的;讲授是人类目前已知的最快的知识传授方法。

(4)高效复习应具有的特征

复习的内容准确,对准高考;

学生自学解决面上的问题,课堂解决本班学生残存的问题;

课堂复习内容的策略视角高于原新课教学;要从中学化学知识体系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要复习的内容;

课堂复习活动以问题为引导分为若干板块,且问题是多数同学的问题。

4.精心选编训练素材,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1)优秀试题标准:“一新二有三不”

【新颖】在试卷中要避免陈题出现,这是首当其冲的要求。

【有味】一道好的试题,往往揭示或考查一系列规律,设计巧妙。有味并不意味着该题转了几个弯,因此有味与难度无关。

【有坡】若是非选择题,所设置的几个问题应该有坡度,做到有易有难,从而提高区分度。

【不偏】一道试题考查的应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也就是高考可能考的内容。

【不怪】怪和新颖有时较难区别,某些试题,形式上与众不同或设问方式非常特殊,但高考不可能以该形式出现,就应定为怪。

【不难】这里的不难是指不过难,也就是不能超过高考同类试题的难度标准,否则尽管味道十足,但训练及考试价值却大打折扣。

(2)编创好题、新题、精题的主要方法

改编:先找到一道较新颖的优秀试题,对其题干及设问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编,弃除及替换原题中陈旧部分,保留原题中认为有价值部分。改编力度尽量大,像一些非选择题可以配合图表的形式改变呈现方式。

嫁接:当所选用的多个同类题中每题均只有少部分可用,此时适合用嫁接的方法,即把这些有价值的部分揉合在一起。如N A题或文字型推断题等。

模仿:根据某些试题的创新模式进行仿造,使人觉得该题外形象原题,但又能发现考查点有明显不同,模仿的最高境界是形似神不似。

原创:原创是创新试题的最高境界,原创关键要找到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素材,然后选取一些关键信息,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5.教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

化学三二一工程

三种化学思维:守恒、差量、极值

两种突破方式:问概念想概念、问什么设什么

一种最高境界:“画学”

(2010年全国Ⅰ理综,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A.3︰1 B.5︰3 C.2︰3 D.1︰2

(2007新课标全国卷理综,31)已知A、B、C、D和E 5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和;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型,该分子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的分子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 H2O,则E的分子式是。

18电子微粒(10+8、9+9)

(2009年全国Ⅰ理综,29)(15分)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6.贯彻两个要求:规范化和要点化

(1)高考化学答题的规范化要求

有机物结构式书写:原子间的连接方式正确,不写错位;官能团不要简化。

注:水的系数错,不得分。

注:写C—H2不得分

细节决定成败,细心是成功的关键!向规范要高分!

(2)高考化学答题的要点化要求

注:黑体字部分为得分点

(2010全国Ⅰ理综,27)(1)②加催化剂(1分);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1分)

③升高温度(1分);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或A的转化率增大(1分)

(2)40%(或0.4)(2分);0.060mol/L(2分)

(3)>(1分);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分)

(4)0.014mol/L·min (0.013~0.015)(2分);0.009 mol/L·min (0.0085~0.0095)(2分)注:单位不写扣1分,不重复扣分

7.注重能力培养:审题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1)高考化学答题的审题能力

(2007年全国Ⅰ理综,27)

建议:

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在审题上花时间是值得的,通过规范化的审题,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明确解题的要求,实现答题过程的快而准。

(2)高考化学答题的自学能力

①图表信息处理

2010年的27题:

2009年第13题:

2008年第10题:

② 文字、化工生产流程图等信息处理

(2010年浙江理综,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的沸点最高的是

A .0.01 mol/L 的蔗糖溶液

B .0.01 mol/L 的CaCl 2溶液

C .0.02 mol/L 的NaCl 溶液

D .0.02 mol/L 的CH 3COOH 溶液

(2010年四川,29)四川攀枝花蕴藏着丰富的钒、钛、铁资源。用钛铁矿渣(主要成分为TiO 2、FeO 、Fe 2O 3,Ti 的最高化合价为+4)做原料,生成白色颜料二氧化钛的主要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与二氧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c /(m o l ·

L -

1 ) t/min

金龙软件开发组,

(2)向滤液I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向沸水中加入滤液Ⅲ,使混合液pH达0.5,钛盐开始水解。水解过程中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维持溶液沸腾一段时间,钛盐充分水解析出水合二氧化钛沉淀。请用所学化学平衡原理分析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过滤分离出水合二氧化钛沉淀后,将滤液返回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滤液中的钛盐、、、(填化学式),减少废物排放。

(4)A可用于生成红色颜料(Fe2O3),其方法是:将556a kg A(摩尔质量为278g·mol-1)溶于水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鼓入足量空气搅拌,产生红褐色胶体;再向红褐色胶体中加入3336b kg A和112c kg铁粉,鼓入足量空气搅拌,反应完成后,有大量Fe2O3附着在胶体粒子上以沉淀形式析出;过滤后,沉淀经高温灼烧得红色颜料。若所得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和硫酸铁,则理论上课生成红色颜料kg。

2010年高考江苏、上海、安徽、四川、广东、浙江、福建、山东等都有这样的化工生产流程图信息处理题,这是学以致用理念的一种体现,是以后命题的一种流行趋势。

建议:

结合教材,增加阅读量和信息量,展示知识更新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高考化学答题的创新能力

(2010年全国Ⅰ理综,30)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5)链烃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为烷,写出B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6)C也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的结构简式为

(2009年全国Ⅰ理综,29)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SiCl4+4NH3===Si(NH2)4+4HCl,3Si(NH2)4高温Si3N4+8NH3↑。

建议:教学不仅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三)第三轮复习策略

第三轮以进行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为主要目标

1.重读《考试说明》知识查漏

最后30天再读《考试说明》,检查《考试说明》中的每个知识是否按要求掌握,对于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或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对《考试说明》新增知识点进行二次强化复习。

认真分析《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便于对高考题型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

特别注意:

2011年《考试说明》与2010年《考试说明》的区别! 2.再读课本分类记忆

多年的高考质量分析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感觉,而恰恰是因为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差所致。所以在高考前30天一定要安排时间认真研读课本。再读课本一定要做到分块研读分类记忆。

研读时应把注意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① 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008年全国Ⅰ理综,7)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SiO 2 CsCl CBr 4 CF 4 B .SiO 2 CsCl CF 4 CBr 4 C .CsCl SiO 2 CBr 4 CF 4 D .CF 4 CBr 4 CsCl SiO 2 (2010全国Ⅰ理综,6)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 ② 各物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的正确书写。 (2009年全国Ⅰ理综,27)浓H 2SO 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H 2SO 4 (浓) + C

CO 2↑+ 2 H 2O + 2SO 2↑

(人教版教材第一册120页及147页总复习题第6题)

③ 课本中的实验。弄清课本上十几个典型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及主要仪器的名称、使用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

④ 研读课本中的边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研读引言。引言是内容的总纲,阅读引言有助于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把握,它经常是情境型考题的背景。

b. 研读正文之后的结束语和讨论。正文之后的结束语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或者是对正文内容作进一步引伸与拓展,这也正是高考考题在课本基础上的拓展。讨论是就相关内容提出若干启发性问题供讨论,往往是对课本知识提出的一些深入研究的素材和问题,可能就成为高考题。

c. 教材插图(包括模型图、示意图和曲线图等)要认真分析。

d. 课外阅读(包括资料、阅读、家庭小实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等)不能放过。资料、阅读是获取正文补充信息的途径之一,家庭小实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也可能成为设计探究实验的素材。

(2010年全国Ⅰ理综,13) 下面关于SiO 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于中心,Si 处于4个顶角 B .最小的环上,有3个Si 原子和3个O 原子 C .最小的环上,Si 和O 原子数之比为1︰2 D .最小的环上,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

3.综合训练注重细节

每周保证:

一次理科综合训练,学生学会分配三科的时间;

一次化学学科训练,学会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化学学科测试,进行速度和熟练度的强化。

在训练中注重以下细节:

准确审题注意关键词。如正确、错误,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结构式、电子式等等。

答题规范抓住重点。化学试题答案中符号多、结构复杂,许多同学由于自己的书写习惯不好,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希望在最后的复习中一定要认真关注。

及时反馈查漏补缺。每次训练结束后自己要认真分析哪些知识自己已掌握,哪些知识还较模糊,哪些知识还不会,哪些能力还不具备,从而对症下药立即消除后期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快速完善提升。

4.重温历年考题进行热身训练

6月3、4、5三天,化学放在4号上午。

5.备考过程中一些注意问题

(1)重视综合、及早入手

(2)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①备课组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知识点,统一课件。

②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合力攻关。

③开展课堂观察活动,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④师徒结对共同进步。

⑤除备课组外,还要协调好教研组、综合组、年级组、全校的关系,齐心协力共同备考。

(3)关爱学生,鼓励学生

关爱学生我们要做到一个都不放弃、一直都不放弃

关爱学生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关爱学生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是老师,又是兄长,更是朋友。

关爱学生,要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摸摸头给他(她)以最大的安慰。

关爱学生,更要鼓励学生,拍拍肩,你是最棒的!!

关爱学生,也要给学生宽容,其实宽容是一种有效的批评。

(4)注重和谐,共创大业

学校要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师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复习。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调动学生,调节气氛。家长要搞好孩子的后勤工作。

领导切忌层层加压,指手画脚;教师切忌讽刺挖苦,缺乏鼓励;

家长切忌唠唠叨叨,指责埋怨;学生切忌怨天尤人,情绪波动。

(5)调试学生心理,增强学生信心

每天都保持微笑、偶尔失误也不要伤心、要和同学和睦相处、自信、要敢于面对困难等。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精炼、迁移、升华,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而高考复习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全校、全社会的力量从各个方面、各个细节全方位来应对高考。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3.4.1 有机合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归纳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学会引入官能团 2、会用正、逆合成法设计简单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并能用流程图表示这一过程 3、能列举有机合成遵循的一般原则,并对已给定的合成路线进行简要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等途径提高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2、初步学习如何从已给条件中提取相关有用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赞赏有机化学家们为人类社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形成绿色合成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有机合成是高考难点题型之一,实质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进行相关的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反应。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为: 1、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学会引入官能团 2、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难点为:逆合成分析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思考与交流]阅读第三自然段,回答:1、什么是有机合成?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那些?3、用示意图表示出有机合成过程。 1、有机合成定义;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过程。 [投影]有机合成过程示意图: [讲]有机合成的过程是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链上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师:首先请学生总结各类主要有机物的特征反应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 难点23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两电极都不参加反应,反应的是通到电极上的燃料和氧气,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有难度。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 ℃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2CO+2CO-2 3 ?→ ?4CO2+4e- 正极反应式:。 总电池反应式:。 ●案例探究 [例题]某原电池中盛有KOH浓溶液,若分别向__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通入可燃性气体,向________极通入O2,则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试完成下列问题: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能力。 知识依托:原电池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错解分析:忽视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误以为负极能放出酸性气体。 解题思路: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到较高价态:氢元素将被氧化到最高价:+1价,在碱性溶液中产物不是H+,而是H2O——H +与OH-结合的产物。 H2S中硫元素,含碳物质中的碳元素将被氧化到+4价,而+4价的硫(或+4价的碳) 又不能单独存在,在其常见形式SO2和SO-2 3 (或CO2和CO-2 3 )中,因周围环境显碱性生成 酸性氧化物是不可能的,产物应为SO-2 3 (或CO-2 3 ),O2-由谁来提供?显然是OH-,提供O2- 后裸离的H+怎么办?与别的OH-结合生成H2O。若燃料中含有+1价的氢元素,则它反应前后的价态不变(都是+1价),氢元素反应前在含碳燃料中,反应后在生成物水中。负极电极反应式可根据电荷守恒而配平。 燃料电池中,正极通入的O2得电子被还原,成为O2-。 O2-4e-====2O2- O2-被H2O分子俘获变为OH-:

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2017年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一、整体概况 第一阶段:(17年8月—18年1月底) 一轮系统复习 第二阶段:(18年2月——4月14日)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阶段:(18年4月15—5月26日) 三轮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18年5月27—6月6日)四轮查缺补漏自主学习 二、第一阶段:(17年8月—18年1月底)一轮系统复习 (一)总体形式: 以必修1、2,选修3、4、5教材为基础,按其顺序进行专题复习,将必修二与选修五有机部分得内容融成一体,选修三仅作专题复习。 优点:化学本身就就是一个体系,还原其本来面目,系统性强,前后关联性好,与命题人心目中得框架一致 缺点:离书本较远,

1、基础知识回顾,着眼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将教材“放大”,将教材中隐含得内容挖掘出来,即将书“由薄变厚”,全面、深入、有系统地完成了课本上所有知识内容得复习; 2、强化知识得重点,提升优等生得能力,巩固弱势生得基础,争取每节课都有提升点; 3、高考近年来得题型要做到背下一些题型,渗透各种题型得解答技巧; 4、每周周测,教师定期布置与批改练习,每月月考,精心总结寻找学生问题结症,及时反馈巩固,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三、第二阶段:(18年2月——4月14日) 二轮专题复习

1、巩固第一阶段得成果,使部分学生有所提高; 2、学生得解题能力就是练出来得,而不就是听出来得所以本阶段得另一个重点就是解题训练, 结合习题,抓住知识脉络,进行课本知识得再现及巩固; 3、本轮复习中,学生得知识能力已初步具备,要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动嘴、动手、动脑,切忌教 师一灌到底,第二轮复习不同于第一轮复习,因此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地转换角色。 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当好一名指挥者与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即要指导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识要精讲,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所谓策划者,即要教师要精选试题,每一次训练、测验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内容上做周密得计划与安排,争取使每次训练,达到好得效果,使学生有效地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效率。吃透教材,落实教纲; 4、认真研究发下来得考纲。 四、第三阶段:(18年4月15—5月26日) 三轮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1、对不同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解题方法技巧; 2、考试成绩得好坏一就是知识,二就是策略,三就是心态。模拟训练阶段就是高考得冲刺阶段。冲刺阶段高三化学复习得特点就是它具有较强得针对性与紧迫得时效性; 3、要求复习在全面中讲重点(知识);在规范中讲策略(包括具体问题得处理策略,以包括整张卷纸得选答题得取舍,理科三科综合食碱基顺序);平时练习中模拟高考答题心态,在高考中具备平时测试得心态。 五、第四阶段:(18年5月27—6月6日)四轮查缺补漏自主学习

高三二轮复习方案(包括教师篇、学生篇和学科篇)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方案 教师篇 随着本学期的结束,高三一轮复习接近尾声,即将迎来二轮复习。二轮复习在整个高考备考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考生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要能反馈出一轮复习的效果,也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归纳,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顺利高效地进入第三轮复习。 一、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 (一)二轮复习指导思想 巩固基础、完善体系、综合应用、提高能力。 (二)二轮复习的目的任务 1.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轮复习要有别于一轮复习,要把地毯式轰炸转变成定点式清除); 2.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3.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二、二轮复习的时间与要求 (一)时间安排 2月初——4月中旬(三模结束) 其中:按照市上统一安排,3月18、19日、4月15、16日为统考日期。 (二)复习要求: 1. 各备课组各自制定统一、有效的复习计划; 2. 艺术生复习计划必须单独制定; 3. 要求学生做的题老师必须先选先做;

4. 对重点学生要做到经常性面批试卷、面谈问题; 5. 老师务必要研究新高考,明确新考法。 三、二轮复习备考要求 (一)科学备考——明确目标加强研究 要做到: 1.根据教学进展、学生发展状态,确定本学科二轮复习指标并采取恰当措施保证完成与逐步提高; 2.研究学科最切合学生实际、最见效的教法学法,研究调剂学 生学习、运动与休息的办法; 3.研究教学、检测考试、质量分析以及调整改进各个环节最省事、直接、有效的办法; (二)合作备考——学科内合作班级内合作综合学科合作 要做到: 1.学科备课组要合理分工、合作研究,做到教学过程、方法、资料资源等共有共享、基本一致; 2.班级内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科任教师之间对共性的问题协商解决,对时间、作业、重点对象协商统筹安排;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做好学科间的沟通、协作。 (三)激情备考——信心恒心勇气锐气 要做到: 1.学生对学习对老师充满信心,老师对班级对学生充满信心; 2.有计划有步骤、有达成度地坚持做完、做透、做好; 3.敢于面对现实和困难,不松懈、不停滞、不放弃,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 4.保持乐观心、平常心、进取心,精神饱满。 (四)人文备考——知行和谐学科和谐人际和谐 要做到: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天津一中 李金华 2007-11-1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李金华 天津一中 30005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 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新课程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首先出现在英文教育文献中,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贯彻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即为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使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要求教师淡化选拔意识,强化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强调“合作性”教育。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化学键》教学设计案例2

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化学键》教学设计案例2

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键”(必修) 教学设计案例 平阳中学林勇林海量 325400 一、教材和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中的“3.2 化学键”。内容标准是,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本部分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前一节原子结构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学习内容较为陌生抽象、理论性强,涉及的化学概念多且容易混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够用具体的实验等宏观辨识入手,引导学生向微观探析过渡,利用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进行微观探析。 二、教学目标

(1)能从实验现象等宏观角度建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等概念,根据物质在熔融状态导电这个事实,学会从微观角度推导该物质内部存在的微粒及其成键类型。 (2)通过实验数据等证据推理,过渡到模型认知,了解可以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表示分子结构,会用电子式、结构式等符号表征正确表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结构,并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同时新键的形成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水平。 (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电子式、结构式。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汇总

策略1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一) 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卷化学试卷,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命题思想,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现对2012年新课程试卷特点分析如下: (1)难度稳中待降,稳中难降,居高不下。2012年试题没有繁难偏怪题,一般难度0.5左右,易中难比例5:3:2。不同的是试卷结构、呈现方式、考查角度。但同往年相比,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加大了计算题的考查力度。计算题量增加,数据运算复杂。 (2)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主干: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

反应热,电化学,物质 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 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 新热点:平衡常数,盖斯定律,Ksp,核磁共振氢谱。 (3)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 第一卷:选择题设问,正误判断多,四个选项属性尽量不同,多覆盖。第二卷:设问点适度增加,版块间整合程度加大。 (4)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实际,贴近STSE( ),符合新课程理念,主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药物,降碳节能减排,碳-14的特殊用途,光气的制备,太阳能材料,合成溴苯,合成有机防腐剂,新型电池,铁的卤化物成分探究,氧族元素的结构,氧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硫化锌材料,精铜炼制等。 (5)更加重视实验和探究,二卷题题有实验。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改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学习。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备考方案(级)学习资料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备考方案(年级) 为了尽快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顺利完成今年的高考任务,实现学校五年周口领先的既定发展目标,也积淀我们的备考经验,在郭校长的悉心指导下,我们提前谋划,多方调研,召开了不同人员参加的会议,商讨本届高三二轮备考策略,为使备考措施方法得到有效落实,特拟定本方案,希望各召集人在此方案指导下,制定适合本学科特点的二轮备考策略,与各位教师一起做好此项工作: 一、强化认识 1、现状分析:我们无现成的经验,无传承的做法,更无科学的“方法” 2、二轮复习的作用:一是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科重、难点进行梳理、提炼和掌握;二是讲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3、二轮复习的原则:选题要“精”、做题要“准”、纠错要“实”。“精”是指选题的针对性,稳长处补短板善于取舍;“稳”学生做题过程要确保会做的题准而无误,不要因表述失误而丢分;“实”就是纠错中要真正找出问题,提高能力是关键,错题重现、再练都要落实好。 二、指导思想 明确责任,勇于担当;突出针对性、高效性; 三、复习目标 专题突破重点复习突出主干形成能力;确保二轮复习后,尖子生有突破,明显提升提升目标一本人数。 四、时间安排 2月底---5月初,近70天 五、具体措施 (一)以命制高质量的专题(卷)为抓手 1、依靠“一个核心” 即以学科召集人为“核心”命制复习专题,不再轮流分专题备课。召集人要明确责任,担当作为,提高自己,成就他人。 2、做好“两个专题”

做好“知识专题”和“题型专题”。要问情于学生,了解学生需求,找准学生的知识盲点、薄弱点、能力欠缺点,根据教学、联考实际,结合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据此确定专题,要能通过“知识专题”串起知识点,补上盲点、薄弱点,建立牢固的知识网络;要依托衡中二轮专题卷、教辅资料、教考资源信息网,命制的“题型专题”,针对高考题型,甚至就是高考真题,包括对最新题型和热点进行研讨,借此使学生掌握规律和方法,提升解题能力,形成应试技巧。完成由基础知识复习向重难点提炼、由知识掌握向解题能力提升的转化。召集人试水后带领老师下题海,学生才驾轻舟,渡江河。 3、把握“三个层次” 命制、组合专题(卷)时特别要把握好三各层次的学生(优秀生、临界生和普通学生)需求,知识专题和题型专题设计都要兼顾三个层次,普通学生做的题优秀生全做,优秀生和临界生做的题普通生可以不用做。 【命制的专题电子版和纸质版要及时上交分包级段领导处,自留底稿。】 (二)、以组织高水平的教研为突破口 教学的整体、快速提升离不开高水平的教研,组织严密,要求规范,积极参与的教研才是教师个人成长的最好平台;二轮复习教研更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集思广益,找到最优的思路、最佳的办法; 1、研前准备: 召集人提前将研讨专题发给各位教师,不发答案,老师要认真做题、深入研题,研究每到题考查的知识点,学生掌握的程度,会有哪些困惑。老师写好教研手稿,带着问题去研讨。 2、研中讨论: 带领老师逐题研讨、分析,对选题的目的、兼顾的层级,题中的疑点包括重难点及如何突破、怎么搭建阶梯,题后怎么升华、迁移,考向的转变,甚至知识网络如何构建,都是重点研讨内容。完成答疑解惑,听取好的建议。二轮后期要结合学情和考试说明调整专题,要研讨最新题型和热点。 3、定稿落实: 通过研讨,确定讲课内容,学科组教师要统一进度,统一授课内容,不能出现大的偏差。 召集人在教研开始前对每位老师做题和教研手稿书写情况做出差异性评价;对教研会上老师发言的态度、发现问题的价值、提出的建议等,做出不同等级的评价,召集人负起责任,敢于担当,分包学科领导要对召集人进行评价,所有评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教学设计[选修](1)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2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教学目标]: 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重点]: 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N 2与H 2 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 2 与H 2 在冷 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 [板书] 二、键参数 1.键能 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②单位:kJ/mol [学生阅读书33页,表2-1] 回答: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断裂) 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 (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 ①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过渡]

2.键长 ①概念: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的核间距 ②单位:1pm(1pm=10-12m) ③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形成的物质越稳定 [设问] 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角:多原子分子中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如:CO 2 结构为O=C=O,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 H 2 O键角105°V形 CH 4 键角109°28′正四面体 [小结] 键能、键长、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键能、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板书] 三、等电子原理 1.等电子体: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 如:CO和N 2,CH 4 和NH 4 + 2.等电子体性质相似 [阅读课本表2-3] [小结] 师与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补充练习] 1.下列分子中,两核间距最大,键能最小的是() A.H 2B.BrC.ClD.I 2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路及典型例析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路及典型例析 摘要:利用图像能够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学生在经过习题训练也能够掌握一 定的做题技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减轻学生做题的压力,避免学生面 对难题时束手无策。本文主要通过一些经典例题介绍解题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路;典型例析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掌握好化学知识能够有效进行化 学研究。图像题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题型,利用图像能够更直观地解决化学问题, 图像题也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好坏的有效方法。在做题过程中合理使用画图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做题思路,同时加快学生做题时间并提高做题准确率,是高中 学生必须掌握的做题方法。 一、高中化学可逆反应解题思路 在做可逆反应习题时,首先要学会看图、分析图中内容,看图是最基础的 一点,分析很关键,最终达到用图的目的。在看图时,要先看横纵坐标的含义, 再看一下图中的拐点、始点、交叉点以及终点,还有线的变化趋势以及走向,等 压线等温线等等,最后观察温度或者浓度的变化。在分析过程中将概念规律以及 化学原理与图形结合起来,最终将原理与图像结合发挥图像的作用。在做题过程中,也要掌握定一议二这个做题方法,也就是说将其中一个量固定,讨论另两个 变量间的关系,得出关系后与可逆反应对照。常见的可逆反应有NH? + H?O ? NH?H?O ? NH??+ OH?;CO?+ H?O ? H?CO??H?+ HCO??等等,教师要要求学生理解并掌 握这些反应方程式,这样才能在做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接下来举一个相关例题例:有一种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我们继续固定压强不变,讨论温度与A的 转化率之间的关系。三条曲线任意挑一个,曲线上点的压强都是相同的,观察曲 线的变化趋势,可得出结论,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得 出结论,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此题的正确选项为D。 二、高中化作化学反应速率解题思路 一个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对其是否具有利用价值起决定性作用,在进行化 学反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浓度、催化剂等条件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2017年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一、整体概况 第一阶段:(17年8月—18年1月底)一轮系统复习 第二阶段:(18年2月——4月14日)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阶段:(18年4月15—5月26日)三轮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18年5月27—6月6日)四轮查缺补漏自主学习 二、第一阶段:(17年8月—18年1月底)一轮系统复习 (一)总体形式: 以必修1、2,选修3、4、5教材为基础,按其顺序进行专题复习,将必修二与选修五有机部分的内容融成一体,选修三仅作专题复习。 优点:化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还原其本来面目,系统性强,前后关联性好,与命题人心目中的框架一致 缺点:离书本较远,

1、基础知识回顾,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教材“放大”,将教材中隐含的内容挖掘出来,即将书“由薄变厚”,全面、深入、有系统地完成了课本上所有知识内容的复习; 2、强化知识的重点,提升优等生的能力,巩固弱势生的基础,争取每节课都有提升点; 3、高考近年来的题型要做到背下一些题型,渗透各种题型的解答技巧; 4、每周周测,教师定期布置和批改练习,每月月考,精心总结寻找学生问题结症,及时反馈巩固,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三、第二阶段:(18年2月——4月14日)二轮专题复习

1、巩固第一阶段的成果,使部分学生有所提高; 2、学生的解题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所以本阶段的另一个重点是解题训练,结合习题,抓住知识脉络,进行课本知识的再现及巩固; 3、本轮复习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已初步具备,要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动嘴、动手、动脑,切忌教师一灌到底,第二轮复习不同于第一轮复习,因此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地转换角色。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当好一名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即要指导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识要精讲,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所谓策划者,即要教师要精选试题,每一次训练、测验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争取使每次训练,达到好的效果,使学生有效地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效率。吃透教材,落实教纲; 4、认真研究发下来的考纲。 四、第三阶段:(18年4月15—5月26日)三轮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1、对不同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解题方法技巧; 2、考试成绩的好坏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模拟训练阶段是高考的冲刺阶段。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理科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大都掌握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及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所以制订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根据本学期的复习任务,将本学期的备考工作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从2018年2月22日~2018年4月30日完成以主干知识为主的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选择填空演练):从2018年3月1日~2018年5月20日完成以选择填空为主的专项训练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从2018年5月~2018年5月26完成以训练能力为主的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自由复习和强化训练):从2018年5月27日~2018年6月6日。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 (一)目标与任务: 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题型,培养能力。 根据高考试卷中解答题的设置规律,本阶段的复习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知识专题: 专题一:集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此专题函数和导数以及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每年高考中导数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是在客观题中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二是在解答题中进行综合考查,主要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此题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并且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 专题二:数列、推理与证明。数列由旧高考中的压轴题变成了新高考中的中档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与不等式的简单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问题。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的难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的题量,难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内容应用性较强,将解三角形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热点。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的双重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交汇点,它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都可以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注重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点线面的关系及空间角的计算,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围、定点定值、对称问题是命题的主旋律。近几年高考中圆锥曲线问题具有两大特色:一是融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为一体;二是向量关系的引入、三角变换的渗透和导数工具的使用。我们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兼顾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强化训练,尤其是推理、运算变形能力的训练。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题解题技巧!

1、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①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油蒸馏实验”。 ②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55~60℃)”、“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③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有机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催化剂的使用 ①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②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生成的溴化铁)。 ③铜或者银做催化剂的实验:醇的去氢催化氧化反应。 ④镍做催化剂的实验:乙醛催化氧化成酸的反应。 ⑤其他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与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时,为避免混淆,大家可直接写催化剂即可。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高考化学复习计划-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复习计划|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的基础知识多且杂,同学们要才能高效的复习呢?高考化学的复习计划,我相信你会有用。下面由WTT为大家提供关于高考化学的基础知识复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化学复习计划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 无机元素化合物 概念和理论(二) 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化学复习计划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

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 键、C-H 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化学复习计划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 性质”、“原理 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2019 精品的高中频道为广大师生编辑了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2019希望在您的授课与学习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欢迎大家点击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谢谢您对查字典化学网的支持! 一、钻研2019年考纲,并与2019年考纲进行对比,找出今年的考纲变化。对于第一年带高三的年轻教师来说,考纲的钻研一定要在研究了近三年天津及全国各地高考题的基础之上。对于考纲中的例题也要仔细研究,找出基本题型,重要的主干知识。 二、回归教材。XX的高考化学历年里都着眼于教材,以教材为出题点,因此要重点阅读教材,并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一起研讨教材,找出可能的出题点,并与化学主干知识进行联系。 三、确立二轮复习专题。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相比,既要引导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又要将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做到概念准,规律清。我将下学期的化学复习氛围5个主要模块:有机化学,元素及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在专题复习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现实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点。 四、转变教师的角色。在一轮复习中,我的角色主要是讲,学生主要是听。在二轮复习中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将自己转变为课堂的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就是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知识点精讲,课堂中少讲,引导学生多动手;所谓策划者就是精选试题,

每一次的训练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和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 五、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课下落实。2月26日至4月中旬为专题复习时间,4月中旬以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将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精讲,进行个性辅导。五月进入三轮复习,进口教材,就教材必修2、选修4和选修1中的化学与技术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将课本中的实验进行重点剖析,将课本中出现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总结。高三化学教学进度安排: 专题一、有机化学 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 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应对策略 有机推断、有机合成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二、元素及化合物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 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极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三、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表达式的书写 无机反应类型 物质的量、化学常用计量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专题四、基本理论 反应热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doc

2017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2017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一、明确高考化学考什么 1.选择题考什么? 高考立足基础,选择题中化学常识、周期律、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电化学、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实验、有机物等将会成为重点考查内容。 2.大题考什么? 可以重点关注这几个板块的复习:实验题、流程题、原理题及有机题。 二、精选精练,规范解题 1.演练高考化学真题 高考题是各种学习材料的精华,认真研究近年高考命题的规律、常考点及设问方式,才能领悟高考考查恒久不变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最后阶段尽量精练广东历年高考题。 2.规范解题 理综化学试卷对考生答题科学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把好三关: (1)审题关 培养正确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分析、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选准切入点,不断通过提高审题能力,来提高审题的速度和审题的准确性。 (2)化学用语关 化学用语的应用必须准确、规范、严谨。

(3)文字表达关 在解答文字表述题时,内容要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练。 三、高效率地提高薄弱环节 1.整理资料、明确不足、高效复习 明确高考化学的常考点之后,把之前做过的一些质量高的卷子整理在一起,如调研测、一模、二模卷等。将自己常错的点找出来,进行整理、回顾和反思,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然后各个击破。 比如,你的流程题得分率往往偏低。你可以先将做错的题回顾一遍,确定自己的错到底是没有思路造成的,还是有思路但是基础知识欠缺造成的。如果是思路问题,请找出相应的笔记,回忆老师当时是如何讲解的,或者直接去问老师。 如果是基础知识的问题,比如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实验基础等知识点不熟练,那你需要回头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应该经常回顾错题集或者在本子上增加书写自己的复习收获或考前提醒,以便在高考时能得心应手,避免错误重现。 2.复习专注,提高效率,思考深入 根据自身化学水平的高低,确定每天应该留给化学的时间是多少,然后要不打折扣地给足时间。复习时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适当和别人交流,问同学或者老师可以让你受益匪浅;但过多讨论会失去自己思考的空间。一定要将所研究的问题吃透,避免下次出类似问题又要重新开始,浪费时间。 四、保持信心,保证得分,注意技巧 理综考试中150分钟的时间完成的题量较大,所以要把握好试卷中的基础题,拿稳基础分。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中注重了基础,我们肯定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底线分数。至于较难的大题,我们也可以对其中的几个较简单的小问保持信心。平时若把近年

高中化学教案醇的教学案例.doc

精品文档 高中化学教案醇的教学案例 篇一:高一化学醇类教学设计篇一:高一化学乙醇教案乙醇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及案例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在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系统的学习其结构和性质。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高一学生来说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力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关于乙醇的结构在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让学生在认识乙醇球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钠与乙醇反应的探究实验,明确羟基的官能团地位,加深对乙醇结构的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没有知识基础;因此,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23 精品文档 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

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课的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和结构简式,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2)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二、教学方法分析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观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课后活动三教学过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23 精品文档 【背景动画】以古代有关酒的诗词导入新课。【展示】取一瓶无水乙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易溶于水,特殊的香味等。【质疑】乙醇与前面学习的有机物(烃)的物理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让学生进行总结,同时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去考虑性质不同的原因。【展示】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动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完整版)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完整版) 策略1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1、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

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A.空气B.石蜡C.氨水D.二氧化氮气体 方法: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 捷径: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选项可得D。 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定的元素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