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集体安全: 20 世纪30 年代苏联为制止法西斯国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而提出的重要

外交政策。20 年代初,在欧洲和远东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见远东战争策源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德、日法西斯的扩军备战和侵略扩张不但威胁着苏联和广大中小国家的安全,而且危及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根本利益。这就为建立除法西斯国家之外的区域性和世界性的反侵略阵线提供了客观前提。1933 年,苏联根据和平不可分割和进行集体抗击侵略的原则提出集体安全政策,建议缔结多边或双边的互助条约,共同遏制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苏联政府为推行这一政策采取许多积极步骤。慕尼黑事件后,战争迫在眉睫。1939 年苏联倡议进行英、法、苏三国关于缔结军事互助协定的莫斯科谈判。但英、法执行绥靖政策,拒绝与苏联合作共同遏制法西斯的侵略和扩张,致使德、意、日提前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国轴心: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林-罗马轴

心。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此前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于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五月危机:1938年5月,德国希特勒以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给予苏台德区的日尔曼人“自治”权利

为借口,命令德国军队开到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线附近,以此向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战争恫吓和武力威胁。对此,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采取坚决拒绝态度,国际社会舆论也表示强烈反对。此时希特勒感到自己的军事实力不足,被迫决定停止活动。1938年10月1日,德国占领苏台德区。10月6日,在德国操纵下,斯洛伐克“自治政府”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

《中立法案》:1935 年8 月31 日和1936 年 2 月29 日,美国曾先后颁布《中立法案》。

由于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在上述法案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并于1937 年5月 1 日颁布了罗斯福总统签署的新《中立法案》。

该法案规定:只要总统宣布在美洲以外存在战争状态,就禁止向交战国出口武器弹药;经总统指定可以出售的某些物资,在从美国出口前必须把款付清,并必须用外国船只运载;交战国向美国购买所有其他商品都必须现金交易,但可以用美船只运载。此外,该法案还禁止美国公民乘交战国船只旅行,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9 年11 月 4 日修订了中立法,允许交战国购买美国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支持了英、法两国。

慕尼黑阴谋:日本侵华时期英美等国在东方策划对日绥靖,牺牲中国,造成反苏**局面的国际阴

谋。因袭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方式,史称远东慕尼黑。其主要内容是:帝国主义各国在反苏、**、反华的基础上达成妥协;诱迫中国国民党对日投降,变中国为东方的捷克斯洛代克,乘机镇压中国***领导的革命力量;挑起反苏冲突,维护英、美的远东利益。其主要原因是:英、美和日本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导致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苏联坚决支持中国抗战,又避免卷入远东冲突;中国***坚持抗战,坚持正确政策和策略,对国内投降活动和国际上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了及时的揭露和有效的斗争,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 :1939 年8 月23 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 3

月10 日И.В.斯大林在联共(布)第18 次代表大会上宣布战争危机紧迫时苏联的外交政策是维护和平,同所有国家友好相处。警告德国不要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批判西方国家执行不干涉政策,同时

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

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希特勒之所以签订条约完全是为避免两面作战的权宜之计。

东方战线: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

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1939 年9 月17 日,苏军出兵波兰,占领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等地约20 万平方公里的地区。1940 年 6 月15 日,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进驻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占据面积约17.4 万余平方公里。苏联政府认为这对保证苏联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学术界大多认为,以本国安全为名出兵占领别国领土和以武力解决历史遗留领土争端,其理由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上,德国在发动对苏战争后 3 个星期内分别在三个方向推进300~600 公里,6 月28 日即占领明斯克。从防务的观点来看,“东方战线”并未起到苏联预期的作用。

大西洋宪章1941 :亦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政府首

脑会晤后宣布对德作战目的的纲领性文献。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剥夺权利的国家;努力促使一切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以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其疆土之内安居乐业,使全体人类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不虞匮乏;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放弃使用武力,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等。宪章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宪章也反映了美英的现实考虑和长远利益,暴露了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 年11 月19 日,苏军 3 个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开始反攻,23日

在卡拉奇合围德军第六集团军等部22 个师33 万人。在粉碎德军顿河集团军群的解围行动后,1943 年1月10 日,苏军发动围歼战。1月31 日,歼灭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德军,俘获德第六集团军司令 F.保卢斯。2 月2 日,被围德军全部投降或被歼灭。在持续200 天的战役期间,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共损失150 万人、坦克和强击火炮3500 辆、飞机3000 架。德军遭到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开罗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 年11 月22~26 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

行的国际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

贪欲所掠夺的所有土地;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声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

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中国人民一贯拥护和坚决贯彻开罗会议的决定,为战胜法西斯主义日本,争取国际和平进行了英勇斗争。

布雷顿森林会议: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的别称。1944 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

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1944 年7 月1~20 日,布雷顿森林会议举行,会上通过了美国的提案,达成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由此建立起美元与其他成员国货币间的固定比价,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体系。布雷顿森林会议在国际经济合作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它第一次以世界性的协定形式明确规定了国际货币制度的规则以及执行和维护其原则的手段。布雷顿森林会议所取得的协调一致,反映了各国的需要,同时,各国公开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本国的经济主权,以适应全球经济复苏的需要,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也确实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收入的增长。但是,布雷顿森林

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

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1945 年6 月26 日,来自50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联合国的诞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二战后规划和平体制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反映了各国民众的和平愿望。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4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

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由于三国在是否邀请中国参加会议上存在分歧,因此会议分为两个阶段。。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罗斯福将会议提案称为“国际政治合作的奠基石”,斯大林认为这次会议是“联合国家战线的鲜明标志”。但是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在两个重要问题上未达成协议。

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 :亦称柏林会议。1945 年7月17 日至8月2 日美、

英、苏二国政府首脑在柏林郊外波茨坦举行的国际会议。为了研究处置德国,商讨对日本作战和解决欧洲其他问题,美、英、苏三国举行了波茨坦会议。波茨坦会议是战时美、英、苏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暂时维护了战时盟国的团结,并成为确定战后盟国的团结和欧洲秩序的基础。但会上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在国际事务中的分歧和矛盾已有明显表现,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这次会议后,美英与苏日趋对立,成为二战盟国的一个终点站。

遏制战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

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遏制战略的目标:阻止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揭穿苏联意图的虚伪;敦促克里姆林宫收缩其控制和影响;在苏联内部培育破坏性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其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英国照会美国,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英国无力继续援助希腊和

土耳其,希望由美国承担这项任务。为防止地中海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并乘机排挤英法在该地区的力量,美国决定接手希腊和土耳其。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受到共产党领导的“几千名武装人员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希腊的邻国土耳其也需要美国支持,否则希腊一旦失陷,不仅直接严重地影响土耳其,“混乱和无秩序状态就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对全世界都有灾难性。因此,他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并选派美国文职和军事人员参与“重建”。杜鲁门在解释这篇咨文时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从此,美苏以欧洲为重点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全面展开。

马歇尔计划:二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方针。演说首先强调了欧洲的经济困难,“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否则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然后提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计划使美国获得经济、政治和战略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在经济上促进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其次,从政治上看,抑制了西欧各国人民的革命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称“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简称“北

约”。是战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在欧洲的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其建立标志着战后长期对峙的两大集团之一------西方集团的核心的形成,加深了东西方的对立,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冷战。北约成立以来的主要活动是通过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就高级国际重大政治问题密切磋商、协调立场;在军事方面研究和制定统一战略和行动计

划;每年举行各种军事演习。

华沙条约组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并加紧重新武装德国。苏联对美国重新武装西

德的计划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并于1954年11月联合东欧七国一起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宣布如果西方国家坚持批准联邦德国恢复主权、重建军队、加入北约的“巴黎协定”,与会国将“在组织武装力量和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华沙组织的成立是苏东国家对西德加入北约作出的公开反映,巩固了苏东国家间的军事同盟关系,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同时,华约的签订也为苏联在东欧国家长期驻军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华沙条约组织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与手段。1991 年 6 月华约 6 国领导人在布拉格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从而结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 年在柏林发生的一次美苏斗争,历时 11 个月,最后以双方互相妥协

而告终。史称这次斗争为“柏林危机”。这次危机是美国蓄意***德国、恶化美苏关系而制造的一次事件。战后,德国战败,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1945 年6 月5 日,占领区当局在柏林开会,联合发表《关于德国占领区的声明》,规定东区由苏联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区由 FaGuo 占领;柏林由四国共管。随后成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对德国实行管辖。苏联发表了政府声明,指出大柏林属苏占区内,是苏占区的一部分;宣布为了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苏联将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控制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道。柏林危机由此开始。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 年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後期及战争结束後解决双方某些

争议问题的一个文件。根据美﹑英﹑苏三国於 1945 年 2 月达成的《雅尔塔协定》﹐同年 6~8 月﹐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苏联政府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举行谈判﹐於 8 月 14 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两国在对日战争中﹐“彼此互给一切必要之军事及其他援助与支持”﹐“不与日本单独谈判”或“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战後“共同密切友好合作”﹐“彼此给予一切可能之经济援助”﹐“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同时﹐苏联政府声明﹐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并重申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完全主权及领土的完整。

舒曼计划:二战之后,西欧在国际关系中的传统中心地位彻底丧失。之后,西欧各国调整了各自

的对外政策,积极支持欧洲联合,以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计划,即舒曼计划。他主张以法国和西德的煤钢工业作为基础,以西欧其他国家的煤钢企业联合起来,在一个超国家的机构下进行统一管理。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与1950年4月18日签署《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运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

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是苏联在赫鲁晓夫任内主张的外交政策。

其实际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避免战争;而在和平的竞争中超越美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取得政权,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对亚非拉尚未或未完全实现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则积极渗透共产主义思想,以便使这些国家也和平过渡到自己的战略轨道内,扩大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大规模报复战略: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制订的一种军事战略。该解放战略把重点放在发展

但“大规模报复战略”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当美国失去了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以后,美国用核武器威胁别的国家时,同时也把本国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不过作为核时代的一种军事思想,该战略仍被后来的美国军事战略批判地吸收。)

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1957 年 3 月 25 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 FaGuo、联

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1958年 1月 1 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总部都设在布鲁塞尔。1967 年 7 月 1 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 1952 年成立的煤钢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共同体的决策机构是部长理事会,它负责协调成员国的一般经济政策,代表各国政府讨论并决定与共同体有关的所有问题,拥有共同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使各成员国经济政策逐步接近,来推动整个共同体经济活动的协调进行,促进共同体不断地、平衡地和稳定地发展,提高其生活水平并在各成员国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联盟。

《新日美安全条约》:又称《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日本和美国继《日美安全条约》后

的又一干事同盟条约。 1960 年 1 月 19 日日美双方于华盛顿签订了《新日美安全条约》,6 月 23 日生效。条约共 10 条,主要内容为: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使用军事基地;日美两国将通过“有效的自助和互助”,“维持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在日本领土上日美任何一方遭受武装进攻时,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条约的有效期为 10 年。在条约期满时,1970 年 6 月 23 日,佐藤荣作内阁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

苏伊士运河危机:苏伊士运河危机(Suez Crisis)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

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 1956 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FaGuo 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便让以色列船只得以通航。到战争结束后,只有以色列获得了巨大的获利。英法两国在全球的庞大帝国加速瓦解。此外,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FaGuo 政府意识到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拢欧洲其他国家才可能与美国和苏联抗衡,制造第三股平衡力量。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

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开始奋力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政策。50 年代,在中东和

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 1957 年1月 5 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其中心思想是“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近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3 月 7 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3 月9 日由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 2 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1958 年 7 月,根据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出兵黎巴嫩,干预该国国内事务。

东方政策:施特雷泽曼的东方政策, 即指1923 年至1929 年施特雷泽曼执掌德国外交时期对苏

联的政策。在1926 年《德苏中立条约》签订前, 施氏对苏外交表现得“缺乏热情”、“小心谨慎”,其东方政策明显地反映了辅佐德国对西方外交的一面。东方政策突出表明了施特雷泽曼外交的现实性

反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整个欧洲减轻战争威胁和维持和平乃至20 年代欧洲经济贸易的恢复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新东方政策:1969 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包括:①

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70 年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条约,双方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承认民主德国与波兰以奥得—尼斯河为边界线;②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1972 年两个德国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 1973 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③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

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赫尔辛基宣言》:1972 年 11 月在赫尔辛基举行 35 个国家大使级“欧安会”筹备会。经过

两个阶段数千次会议,才拟定出“欧安会”的“最后文件”。体现了东西方的斗争和妥协,既包含了苏联一贯坚持的战后欧洲各国边界不可侵犯的要求,又包含了西方长期坚持的尊重人权,促进人员和文化交流的前提,宣言还肯定要扩大加深和使得缓和继续永久化。其内容虽然并不如一些人说的那么重要,但是这一文件对促进东西方的和解任然具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爆发于 1973年 10 月6 日。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

每年在该教历大阳年 9 月斋戒一月。是年 10 月正逢上“斋戒月”,故称“斋月战争”。与前三次迥然不同。这次战争是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游击队奋起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正义战争。这次战争,得到全世界各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以色列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受到沉重打击。这次战争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是阿拉伯人民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

两伊战争: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

境战争。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1]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范例。

简述题

1.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出现狂跌,这是经济危机正是爆发的标志。

特点:在资本主义经济历史上时间最长。

涉及面广。

经济危机破坏性大

彻底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

影响:1、经济危机的打击的沉重性,使各国的工业生产迟迟不能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最高水平。危机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了特种萧条之中。1937年,又是美国首先进入经济危机,英国和法国也接着发生经济危机。只有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由于已经把经济转入战争轨道,才延缓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2、金本位制的崩溃,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货币金融领域里引起的深刻后果。金本位制的崩溃,使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通货膨胀从此成了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医治的又一经济痼疾。

3、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的争夺。为了在经济上划分势力范围,各种对立的货币集团相继出现,英镑区、法郎区和美元区,把统一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割裂了。外汇倾销盛行,贸易保护主义空前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遇到了许多人为的障碍,陷

斯专政,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国际局势开始日益动荡、紧张,战争危险不断加深。

2.简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 年—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德国在一战中经济遭受了重创,处于恢复经济阶段,同时又担负向一战战胜国赔款。经济危机的到来,给德国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广大的人民处境十分悲惨,垄断资本家和容克地主组成了统治集团面对严重的形势变得无力,国内要求强权人物出现的呼声极高。在这种形势下,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积极活跃起来,宣扬生存空间论和建立强权国家。1933 年1 月希特勒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独*统治,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迫不及待地带领德国走上了重整军备的道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扩充军队,将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退出国联。希特勒的种种行为将法西斯德国迅速变为了欧洲战争的策源地。

(2)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 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岛国—日本,给日本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工业产值迅速下降,人民处境悲惨,农民纷纷要求减租减息,在外的殖民地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起义,面对这样的形势,日本的地主和垄断资本家也试图通过对内加强统治,对外实行战争来摆脱困境,这种要求迎合了日本军部的右翼法西斯分子,他们通过发动政变、刺杀等事件,加紧夺权,加快侵略步伐。民进党执政后,法西斯势力得到加强,他们对外积极实行扩张,中国东北成为其首要目标。日本帝国主义针对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上海、察哈尔、关内等地。积极建设海军,反对《华盛顿协定》,退出国联。日本的种种行为表明亚洲战争的策源地形成了。

3、简述轴心国集团的形成过程。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

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此前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于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4.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异同。

1939 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原因上与 1914 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都是由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掀起了对世界权力争夺的斗争,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品角色都是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性质说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不同的。

(1)英法等西方国家与法西斯国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具有明显不同的责任。法西斯国家是为了达到重新分割势力范围和扩张领土的目的,一再威胁使用武力和使用武力,而英法则是为了避免使用武力,尽管他们实行的绥靖政策鼓舞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德意日国家的法西斯主义代表了一种极端反动的思潮和政策,这种思潮和政策以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和反对一切进步力量为目的。因此,法西斯国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敌人,开展反法西斯的斗争是一切反法西斯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

(3)英法等西方国家反对德国的斗争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在主观上都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由此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其性质来说是反法西斯的正义的战争。

5、简述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

①瓜分波兰: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国家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遂出兵波兰东部寇松线以东地

②打败芬兰:芬兰在苏俄内战和苏波战争中趁火打劫的夺取了寇松线西北部地区,之后也一直拒绝承认寇松线而且还大胆的对卡累利阿地区宣布主权并不断的挑起边界冲突。

③吞并波罗的海三国:1940年6月,苏联政府分别照会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苏联政府在照会中提出改组政府实行大选和让苏联红军自由通行等求。

④占领罗马尼亚:1940年6月,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以罗马尼亚军事独裁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西南边界的安全等理由,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地区归还苏联(这个地区在以前苏俄与协约国的和约中被划出),把北布科维纳(在这一地区摩尔多瓦人占主体)“移交”给苏联的摩尔多瓦加盟国。

影响:

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在苏德战争中起到有限的作用。

东方战线的建立也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各种粗暴的方式使苏联与西方特别是英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东方战线”的建立, 一方面出于私利, 苏极大地伤害了周边国家的民族感情, 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英法与苏的芥蒂。以致后来丘吉尔上台, 改变了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实行全力抗德政策, 而苏未及时调整与英法关系, 从而推迟了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时间。当然, 苏联的行动也是由其对其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作出的一种判断, 在今天看来, 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6、简述《租借法案》诞生的过程及影响

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的重要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日益受到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

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

1941年3月11日,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影响:

《租借法案》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停止执行。特别是美国于1941年12月参战前,英国、苏联等盟国在战略物资生产皆处于下风。而在美国正式参战后,租借法仍然继续为盟国提供物资,一直至1944年。

对苏德战争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7、简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所产生的影响。太平

洋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陷入泥潭、国内经济危机加剧以及日美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一、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不断加剧。作为一个岛国,日本资源匮乏,各种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为了进行侵略战争,日本国内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致使轻工业大幅度缩减。日本国内经济出现了恶性循环。

二、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推行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试图阻止日本在亚洲的扩张,特别是对中国的独占。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活动的不断扩大,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也越来越严厉,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实行包括石油在内的贸易禁运,这直接触及到日本的经济命脉。美日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战争已不可避免。

影响:日本南进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日美进行谈判而陷入僵局,日本决定通过战争的手段打破僵局,1941 年 12 月,日本发动偷袭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对二战的影响是促进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加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20 多个国家迅速对日宣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第二次世界迅速扩展开来。

8、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过程及作用。

过程:1、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修改“中立法”,并通过租借法案,加强对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2、1940年,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抵抗德国;

3、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4、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首先由于法西斯势力扩大,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家援助。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大西洋宪章》,它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也开始对苏联提供援助。1942年初,世界大战已达最大规模,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意义:1、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3、加速了二战胜利进程。

9、简述联合国建立的过程及作用。

(一)联合国建立的过程

1.1941年美英签署的《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的设想。

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了“联合国家”一词,这是联合国名称的由来。

3.1943年,苏、美、英、中四国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4.1944年苏、美、英、中召开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正式将未来的国际机构命名为联合国,对联合国的原则、成员国的资格、组织机构等问题作出规定。

5.1945年雅尔塔会议进一步确立了“五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常任国拥有“否决权”。

6.1945年,51个国家在美国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7.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10月24日是联合国日。:

作用:1、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协助解除了1948年至1949年的柏林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和1973年中东危机。1988年,联合国主持的和平解决办法结束了两伊战争。1989年联合国主持的谈判导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90年代,联合国协助恢复了科威特主权,并在结束柬埔寨、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莫桑比克的内战、恢复海地和塞拉利昂的民选政府以及解决其他一些国家的冲突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2、人道主义援助

60年来,世界各地举凡有灾害、瘟疫、战乱等造成饥荒和贫困的地方,都有联合国救援机构的身影。1998年,难民专员办事处负责照顾的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约有2200万人,其中主要包括阿富汗在塔利班时期流离失所的难民,前南斯拉夫地区种族、宗教和民族冲突所造成的苦难灾民以及动荡的非洲大湖区逃避残酷部族仇杀的难民。

3、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

联合国一直负责拟订一些新的重大发展目标,例如可持续发展、提高妇女地位、人权、环境保护等。为执行拟议中的发展援助,联合国专门设立了一系列的机构,将理想与计划付诸实施。这些机构包罗几乎所有关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气象组织等。

10简述杜鲁门主义出笼的背景及影响。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同时,苏俄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对美国称霸世界有阻碍。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

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影响:

第一,使美国在谋求建立世界霸权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此以后,美国承担起了“国际宪兵”的角色,到处伸拳插足,干涉别国内政。

第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的对苏政策发生了重要转变。美国政府放弃了罗斯福时

期的对苏联政策,转而强硬起来,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成为美国的首要目标。

第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美苏在战时建立的同盟关系破裂,从而转为全面的冷战,对抗成为主流。

第四,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深刻地影响了战后的整个国际关系,在美苏对立的基础上,形成了两大对抗的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构成了战后格局的基本特征。

11简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形成。

随着冷战的开始,美、苏两国在欧洲激烈争夺,从一系列冷战危机中逐渐产生两大军事集团。北约组织最先形成。

1946年至1949年希腊内战中,美国向希腊政府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镇压了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军,激化了战后欧洲的矛盾。遏制前苏联成为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共同政策,这样就为建立北约集团在政治上铺平了道路。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政治危机,亲西方势力失败并退出政府,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掌握政权,美国和西欧国家极为不满和大为惊恐,乘机加速西欧国家联合军事力量的努力。五天后,美、英、加三国举行会议,开始讨论建立更大的北大西洋“安全体系”,不久,美国国会通过“范登堡决议”,希望美国同西欧国家结成同盟。

此后不久,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进一步推动北约组织的形成。西方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苏占区紧急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完全分裂。在此分裂过程中,双方对抗激烈。

1948年6月,前苏联封锁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水陆通道形成了紧张的军事对抗局面,即“柏林危机”。西方国家迅速行动,筹备成立军事集团。

12国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受到军事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将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必要措施”。北约组织正式成立。

12简述冷战爆发的原因。

一、国际因素

1、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二战的结束动摇了美苏同盟的政治基础。

2、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由于战争的进程,美苏两大力量在欧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形成对峙。这种力量对比两极化状况,为美苏之间的对抗创造了条件。

3、“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

“权力真空”地带指曾处于法西斯铁蹄下的北欧、中东欧。广大”权力真空”地带为两大国的斗争提供了场所。

二、国家因素:

战后初,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1、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2、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的国家利益:1、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2、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3、遏制苏联。

三、个人因素

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13简述美苏第一次缓和的历史背景和表现。

背景:①,由于侵略朝鲜失败,美国国内开始抨击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政策,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在外交上提出了“解放政策”代替“遏制政策”,用除经济、文化等综合手段遏制苏联。

②,赫鲁晓夫上台后在外交上提出了“三合路线”为中心的外交政策,强调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

表现:首先,奥地利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解冻的突破口;其次,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标志着国际局势正在由紧张走向缓和;然后,苏联与西德建交,与日本建交。最后,美苏戴维营会谈,达到了美苏第一次缓和的顶点,同时开创了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首脑会晤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14简述第二次中东战争。(原因、过程和影响)

战争原因:苏伊士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二战结束后,老牌殖民国家如英、法等受到很大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过程:战争过程1埃及与以色列交战1)米特拉山口战斗以军一进入海坦谷地,即遭到埃军5个连伏兵的袭击。埃军占据了东南两地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以军进退两难,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双方激战至黄昏,以军才占领谷地东部。

2)阿布奥格拉战斗阿布奥格拉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东距埃以边境30公里,向西可通运河重镇伊斯梅利亚,从阿里什到库赛马的公路也通过这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军在阿布奥格马的前方鲁阿法水坝等地有坚固据点,形成了完整的防卫体系。

3)2英法空袭埃及和埃军撤出西奈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10月30日下午6时,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

影响:阿拉伯人民虽然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战争并没有解决中东的基本矛盾,它使中东局势继续动荡不安,并酝酿着新的武装冲突

苏伊士战争爆发,英美特殊关系遭到破坏。美国政府不仅反对英法的军事行动,而且拒绝实施任何应急方案,英美关系受到严重考验

西奈危机结束之后,美以双方均需在安全观上作出调整。美国必须正视阿拉伯世界分裂及阿拉伯激进民族主义迅猛发展的事实;而以色列对苏联势力在该地区阿拉伯人中的渗透和影响亦无法释怀。这样双方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一种趋同倾向。只有在此前提下,两国全面战略合作方能最终实现

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关键时刻背弃了它的西方眼友,致使英法苏伊士远征遭到惨败。美国在中东的影响

15简述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原因:

美苏冷战,美国处于守势,而苏联处于强势。而古巴恰好又在1959年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不稳又毗邻美国,自然会没有安全感。意识形态相同且军事实力强大的苏联就成为了古巴的最佳选择,而苏联此时也迫切想要压制美国、威胁美国,所以决定将导弹部署到古巴,所以才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与古巴关系恶化猪湾事件)

过程:

1. 向苏联寻求援助

苏联当时对古巴的处境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正是在美国同古巴绝交后,苏联就抓住机会,增加了对古巴的经济、军事援助。苏古关系的发展,也就隐伏着美苏关系的紧张和日后的导弹危机。

2、赫鲁晓夫的逻辑:思前想后,值得一试,他坚决主张把导弹运进古巴。

3、运送导弹:赫鲁晓夫的打算是,在古巴秘密部署核导弹,并且力争在美国发现之前做完这项工作。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政府批准了赫鲁晓夫的计划,赫鲁晓夫在7月3日和8日参加了与劳尔·卡斯特罗的会谈,达成秘密协议。

4、而被发现之后,苏联一直是否认的态度,认为它和古巴都是支持和平的国家,但是美国,态度也很强硬,封锁了海上,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

影响;

1.美苏关系的转折

美苏更深刻的认识到双方在避免核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

2. 苏联与美国之间差距缩小

古巴导弹危机促使克里姆林宫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改变劣势,洗刷当年“懦夫的耻辱”。果真到60年代末苏联就赶上了美国,使苏联在全球争夺中逐步转为攻势。

美苏之间差距的缩小也使得苏联在国际社会的野心扩大,使得美国苏联之间的碰撞更为激烈。

3.竞争在一些正式的协议里被法制化

在导弹危机的余烟中,军备竞赛得到了加强,但它在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被处理,竞争在一些正式的协议里被法制化,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试验条约》、1968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1972年的《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

4.苏古矛盾

而对于第三者古巴而言,在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对美国的立场要比苏联人强硬得多,古巴人坚决不同意撤出导弹,但在古巴人的强烈反对下赫鲁晓夫这样做了,古巴人感觉他们被忽视、被背叛了。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小国只不过是大国间角逐中的棋子。

16、简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两级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格局开始出现。

随着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国都可能成为一极。

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已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0 世纪60 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和日本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了对美的独立性的倾向。。

两大阵营在20 世纪60 年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大变化。西欧经济恢复发展,日本经济崛起,与美国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

2美苏争霸中,两国实力相对衰弱

17、简述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

背景:

50年代联邦德国执行以外交部国务秘书之名命名的哈尔斯坦主义,即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的依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

主要内容:

在加强联邦德国与美国及西欧盟国的团结的基础上,改善和苏联以及东欧国家的关系,包括承认欧洲边界;

承认民主德国是第二个德意志国家,建立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特殊关系;

加强东西德之间的交往,在欧洲和平环境中以通过接近促进演变的方法实现德国的统一。

影响:

新东方政策是西德对外关系的一次大调整,他改善了东西放的关系,推动了欧洲的缓和,提高了洗的的国际政治地位,对德国的重新统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形成间接和直接的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德利用经济科技地缘上的优势使得苏联对其的经济依赖越来越强。

对东欧剧变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使得东德在剧变中风云突起,局势动荡不安,大批公民走出西德,导致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水到渠成。

总之,新东方政策是欧洲局势和国际形势变化的结果,也是德国外交政策上的一次大的变化,它的提出对欧洲局势乃至整个国际形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8、简述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外政策的新发展。

19、东欧剧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原因:

(l)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长期导致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民族关系紧张。宗教原因,东欧部分国家的天主教势力的长期历史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与东欧国家的僵化的宗教政策发生尖锐矛盾。(2)内部原因。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政治上腐败严重。

(3)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他的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导致各国党内部思想混乱,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4)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这种军事对立的现实,使西方国家认识到这是一场谁也打不赢的战争。

过程:

东欧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民主化浪潮随着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而传入,党内出现了民主派,它与党外的民主派相呼应。是当地的共产党一贯的专制政策失去了民众的信任。[1]

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以及东欧共产党统治的瓦解,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民主派得以扩大势力。

三是民主派向执政党夺权,施加压力,但引发了执政党与民主派人士的冲突,使执政党陷入困境,最终民主派取得政权,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

影响:

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结束。

华约北约的解体;1991年。

20、简述德国统一的过程。

两德统一(德文: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指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通过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的方式完成的德国统一。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之后,东西德立即展开统一谈判,最后两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德国的四国(美、英、法、苏)达成《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允许统一之后的德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四个占领国的特权全部取消。统一后,德国继续留在欧洲共同体(即后来的欧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论述题

1、论述英实法实行绥靖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

英法: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之所以会顺利推行,在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英法之所以实行绥靖政策,也是有着复杂的原因的:

第一,英法在一战中是尽管是战胜国,但是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也受到了严重的消弱。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法西斯国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第二,一战后举行的凡尔赛和会将发动一战的一切责任全部归罪于德国,这给英FaGuo内民众造成一种负罪感。

第三,一战的残酷性使英FaGuo内出现了和平主义的思潮,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英法政局的动荡,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加剧,无暇对外事务。

第四,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仇恨,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是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主要原因。

美国: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日益加剧时,美国奉行了一种表面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奉行这种政策有着复杂的原因:

第一,美国统治集团有相当一部分人指望利用法西斯国家来抗衡社会主义苏联。

第二,美国国内存在着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战争的和平主义情绪。

第三,美国传统上对欧洲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使更多的美国人要求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内事务上。

第四,美国的福特、洛克菲勒等大财团与德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第五,中立主义的旗号可以为美国和法西斯国家之间的肮脏交易披上合法的外衣。

2、论述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内容及其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先后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其中主要有: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11月26日)、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8日~8月2日)。会议达成一系列的协议。以上的首脑会议形成一系列影响战后世界秩序的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特别是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内容:

1、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及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边界。

3、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以美、苏、中、英、法五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意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作为这场战争产物的雅尔塔体系

它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对战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加强社会主义苏联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都起了好的作用;

它倡导建立的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方面起着不可

消极作用:第一,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的对峙是战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第二,雅尔塔体系一方面是作为对法西斯国家发动二次大战的战争强权政治的惩罚和遏制而确立的,但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十足地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因而这一体系就为战后继续实行强权政治开创了恶劣的先例,特别是为苏联推行强权政治开创了先例。

第三,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埋下了战后发生国际纠纷的“定时炸弹

第四,构建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阻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五,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分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以致成为战后世界紧张局势和危险的直接的现实根源。

3、论述西方同盟体系和社会主义同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西方同盟体系

第一,形成阶段。在杜鲁门主义的指导下,美国为了实现对苏联的遏制,竭力从经济、政治到军事方面将西欧置于自己的全面控制之下。鉴于战后西欧经济状况的困难,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实行援助,帮助西欧恢复和发展经济,使西欧国家形成了对美国的严重依赖。

政治上美国要求西欧与它采取同样的对外政策,即遏制苏联和对苏联实行封锁。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通过支持西欧的联合运动积极策划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组织。为了促进组织的形成,杜鲁门政府确定了一项被称为大西洋联盟的政策。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西方同盟体系的形成。

第二,发展阶段。北约建立以后,美国积极在太平洋地区活动。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发展,美国利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早提出的订立包括太平洋地区所有愿意参加的国家的太平洋公约的要求,加紧筹建“太平洋集体防务”。朝鲜战争结束后,1953 年8 月美国与韩国又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 年9 月英、法、澳、泰、巴基斯坦等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1954 年12 月,美国同台湾地区的蒋介石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通过这些条约和协定,美国进一步发展了西方同盟体系,加强了与苏联的抗衡力量。

(2)社会主义同盟体系。

第一,形成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国家普遍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1947 年美苏全面冷战开始,1948 年北约成立,使苏联感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威胁。为了把东欧各国团结在苏联周围,苏联加强了与东欧国家的联系。1949 年8 月,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DAN,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苏联通过在这些组织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与捷克、南斯拉夫和波兰签订的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与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签订双边条约缔结的军事合作关系,初步建立了

社会主义同盟体系。

第二,发展阶段。1949 年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了。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国,并且积极派专家和

提供贷款帮助中国发展。1950 年 2 月14 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中苏结为同

盟关系,增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1955 年《华沙条约》签署,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华

沙条约组织,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同盟体系扩大了,巩固和加强了苏联同东欧国家的军事

同盟关系,也标志着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正式形成。

4、论述20世纪60年代东西方两大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行全球战略而以北约为中心建立了资本主义阵营,并且建立了世界同盟军事网络。苏联为对抗美国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以华沙条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以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政策,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加入到了社会主义阵营里,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两大阵营的成立,加剧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抗。然而,20 世纪60 年代,两大阵营内部都出现了矛盾,内部关系发生变化。

力量也逐渐强大起来,英国、FaGuo 先后拥有了核武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与军事相关的工业、科学技术也获得发展,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对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政治上,则表现出了复杂的矛盾。20 世纪60 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和日本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了对美的独立性的倾向,西欧国家尤其是FaGuo 对美的DIZHI 尤为明显。1966年FaGuo 退出北约。欧共体、日本的发展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形成了挑战,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2)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变化。20 世纪50 年代末中苏在斯大林问题和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这种分歧导致60 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苏联撤走了在中国所有的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塔城和伊犁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颠覆活动。在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过程中,阿尔巴尼亚站在了中国一边,苏联领导人对此极为不满,撤走了在阿尔巴尼亚的苏联专家,驱逐阿尔巴尼亚留学生,与阿尔及利亚断绝了外交关系。罗马尼亚在中苏的论战中采取的独立自主的立场,并在实行工业一体化中坚决DIZHI 赫鲁晓夫的政策,也使苏联与罗马比亚的关系出现变化。总之,两大阵营在20 世纪60 年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大变化。

5、论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1985 年3月11 日,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尤其是经济困难尤为突出。几个五年计划实施下来,苏联的经济处于停滞和无效的阶段,严重影响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经济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工业消费品质量很差数量很少,粮食和副食品严重匮乏。对外与美国继续冷战和军备竞赛,在许多地区同美国继续对抗,严重拖累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被称为“新思维”的观念,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对苏联的外交政策作出了调整。具体内容有:

(1)缓和苏美关系,推进两国的军备控制谈判,是苏联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1985 年3 月苏美开始进行军备控制谈判,并在1987 年的12 月两国签署了中导条约,规定了双方的中程导弹的数量。(2)在欧洲问题上缓和东西方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欧洲大厦”,推动欧洲外交。在苏美进行谈判期间,东西方领导人频繁接触,在欧洲的相关问题上达成协议。1986 年欧安会第三次续会在维也纳进行,苏联参加了此次会议,在安全和裁军问题上与相关国家进行了磋商并签署了《维也纳最后文件》。(3)减轻同美国在第三世界中的对抗。长期以来,苏美在热点地区一直进行对抗,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主张在这些地区上改善与美国的关系,1988 年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作出了与美改善关系的行动。在安哥拉问题上与美达成协议,两伊战争中苏联支持美国,并在中东问题上苏美达成了谅解。(4)戈尔巴乔夫在东欧国家实施“自由选择”的原则,对东欧各国的政治动荡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5) 实现苏中关系正常化。20 世纪60 年代末苏中关系恶化,中美建交,美国利用中国制衡苏联,戈尔巴乔夫执政改变这一对苏联不利的局面,开始缓和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两国在1989 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作出的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缓和了苏美、苏中关系,但是其“新思维”主导下的对东欧国家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试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经济因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严重落后,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而苏联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结构和战略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首先,从经济体制上看,苏联的经济体制是基于产品经济观、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指令计划经济。其基本特点是:

(1)企业与国家关系行政化。企业是国家行政隶属下的一个生产单位,经济上没有任何独立性,经营成果最终由国家包干负责;

(2)经济管理集中化和指令化。计划是管理国民经济的唯一手段,而指令又是推行计划的唯一手段;(3)经济关系和经济联系的实物性。

第二,货币发行失去控制。

第三,债台高筑。

第四,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总之,僵化的苏联经济体制导致了苏联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进而导致信仰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并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民主、决策等方面的因素,成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

(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二)(二)苏共党内形成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为个人专断、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提供了可能。苏联官僚主义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集权,一切权力集中于各级党的机关,

(三)人民在这种制度下,离权力越来越远。

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是苏联解体的又一重要原因。这些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列宁之后,历届苏联领导人都缺乏科学的民族理论来指导民族问题的解决。

(2)(2)错误的民族政策埋下了民族矛盾激化的祸根。从斯大林时代开始,民族平等和友好原则就遭到了践踏,大俄罗斯主义盛行, 强力推行一体化,强迫少数民族迁徙,不关心和尊重各个民族的价值,而注重怎样消灭差异。

(3)苏联领导人由于理论上的贫乏和不成熟,导致他们长期没有认识到国家建制上存在的巨大缺陷。实际上,苏联是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

思想政策上的失败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历史的悲剧,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苏共的失败,而失败的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苏共后期部分领导人纵容或直接鼓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结果导致党内思想混乱,为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想的渗透打开了大门。

首先,苏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失去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造成党内外思想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

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也难应对。

另一方面,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国家”、“全民党”,不符合苏联社会仍然存在阶级的现实;讲“三无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完全是一厢情愿,反而麻痹了党和人民。有的俄共人士认为,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是一脉相承的。其次,苏共放弃了对思想领域的控制,出让了文化舆论阵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通过因特网、CNN和好莱坞等思想宣传工具不断的向苏联选出自由、民主的观念,最终导致苏联民众观念的变化,为后来苏联的解体而转向资本主义打好了思想的基础。同时,在对内宣传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失误。

其更为重要的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前一段时期里,雅科夫列夫控制新闻机构和传媒,公开迎合西方敌对势力的需要,大肆散布各种诽谤苏共和苏联的舆论,宣扬西方的价值观,鼓吹“全盘西化”,造谣诬蔑、丑化领导人的言论随处可见,却不允许正面意见在报刊上发表,加剧了群众的思想混乱,毁掉了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苏联解体是国内和国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苏联的国内的诸多不稳定的因素是最终导致苏联迅速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政治体制的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滞后性,再加上民族问题处理的不当、思想意识政策上的失败以及党内高级领导干部个人因素等国内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其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2、现实威慑战略 1969—1980年,美国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其基本主张是,美国“不放弃领导世界的责任”,但要“以最低的生命和物质代价”来实现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保持和威慑的同时,仍以常规力量为“剑”,与苏联进行争夺;适当收缩亚洲兵力,着重加强欧洲战略重点;一旦进行战争,由同盟国打头阵,本国置于二线,必要时以海军、空军力量进行支援。 3、星球大战计划 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球大战计划,简称SDI。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的一次著名演说。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的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4、中美苏战略三角 三角关系是在冷战时期三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状态,是形成于两级对抗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在这一结构中,美苏两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中国作为平衡美苏实力对比的重要一环。 5、《反导条约》 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础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这两项条约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球性的反导系统,来确保对方的核威慑,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 6、《美苏贸易协定》 美苏于1972年签订的协定,美国为了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以退为进的缓和政策。《协定》把双方间的粮食贸易问题同中东、柏林等政治问题上相联系,这一贸易协定有利于美苏两国政治关系的缓和,也兼顾了双方的社会经济利益。 二、简答题 1、试述美国70年代初期战略收缩的表现 在尼克松的指导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做出修改,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并调整了外交战略,积极推行多级军事外交,同时结束了越南战争。有四项原则:①遇到战略和战争依靠美国的核力量;②遇到战区核战争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③战区常规战的任务由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担;④对次战区或地区性战争,由当事国和盟国承担主要责任,美国提供一定援助。 2、试述70年代初期东西方缓和的背景和表现 背景:美国内外处于困境,需对其战略进行调整 表现:①尼克松对苏联的缓和政策;②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战略提出“和平纲领”; ③美苏首脑进行的四次会谈;④《美苏贸易协定》的签署;⑤美苏进行关于限制战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 2、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 4、门罗主义 5、雅尔塔会议 6、开罗宣言 二、分析题 1、结合19世纪法俄德三国关系的有关史实,分析欧洲大陆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就据此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2、试析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3、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文世复兴这个伟大时代的世人之一。不仅是政治家,而且还是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诗人和剧作家。 2、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战备时间,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支配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17世纪初欧洲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导火线发生在东欧的波西米亚。分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车阶段。 4、门罗宣言: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订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主要有三个原则:反对欧洲国家瑞在美洲压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繁育原则。 5、雅尔塔会议:1945年,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欧洲,苏联军已经收入德界,盟军也在西线对德军发起了进攻,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指日可待。在亚洲、日军在中美英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胜利的发展,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为了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美、苏、英三大国决定举行首脑会议。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盟国首脑会议在苏联克里来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 6、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对日作战,并就战后适宜进行磋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举行了开罗会议。并发布了开罗宣言,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 二、分析题: 1、答:19世纪上半期:法俄矛盾。拿破仑帝国崛起,不断对外用兵,多次打败俄国等组成的“反法同盟”,普照鲁士一度被迫与法结盟;1812年俄崮打退拿破仑的进攻,随后反法同盟攻入法国,拿破仑帝国灭亡。19世纪中期,俄国又同英法为争夺巴尔T进行J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这一阶段法俄矛盾是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19世纪中期:法德矛盾。法兰西第二帝国为争夺欧洲霸权,阴挠德意志统一,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力图复仇,而德国极力削弱法国。同时俄国企图将巴尔干攫为己有,法俄同德国矿后尖锐起来。为了对付德国,法俄结成“三国协约”;德国则结合奥意组成“三国同盟”。矛盾冲突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阶段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勃列日涅夫主义 2.尼克松主义 3.第四次中东战争 4.三十年战争 5.“门户开放”政策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试比较杜鲁门主义和罗斯福世界蓝图的不同,并评价杜鲁门主义。2.简述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3.简述《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4.简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亚非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成就和重要意义。 2.试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勃列日涅夫主义 答:“勃列日涅夫主义”是指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发表的一系列宣扬苏联扩张主义的宣言和声明。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有限主权论”,即“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个别利益”,保卫社会主义共同利益是“最高主权”,苏联进而有权决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苏联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对第三世界的侵略中;②“国际专政论”,要求东欧各国不折不扣地接受苏联的指挥;③“国际分工论”,即旨在通过经济职能划分,把东欧各国死死地拴在苏联身上;④“大国特殊责任论”,苏联领导人通过“大国特殊责任论”宣扬苏联的世界大国地位,并由此认为苏联“对外活动负有特殊责任”,对任何地区都不能漠不关心。在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指导下,苏联常常干涉别国内政。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典型事件。此外,苏联在东欧增加驻军,并控制了东欧国家军队的指挥权。 2.尼克松主义 答:“尼克松主义”即“共同承担责任”,是指在美国国际地位衰落的情况下为挽救美国霸权地位所作的一种必要的战略调整,是一种面对现实而将意识形态排挤到次要地位的作法。尼克松入主白宫之时,美国正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以及由此引发和加重的一系列问题使美国的综合实力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之下,尼克松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尼克松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出台。尼克松主义是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读书报告 时殷弘教授的这本《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教材在国内同类教材当中是很有特点的,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还是一本学术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解国际关系史的知识,还能够学到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还授之以渔,这是我阅读本书后感到最大的收益之处。 作为一部面向专业研究者的教材,作者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针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内存在的只重理论堆彻和轻视历史阐释的问题,作者指出国际关系研究是以对历史的理解为依托的,国际关系思想源自对历史的考察和理解。但是必须把对史实考察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本书就是认真贯彻了这一方法的史学实践,作者运用了路德维希.德约的国际关系学说对始自16世纪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进行了深入分析。 德约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地展现了欧洲列强与侧翼大国和外部优势 (特别是海外优势) 的并存与互动:每当体系中的某个大国妄图称霸 , 欧洲均势面临破坏时,其他国家就会自动形成反霸联盟对其进行共同遏制。当反霸联盟陷入困境时,周边的侧翼大国或海外优势就会主动介入。从16世纪哈布斯堡帝国两代君主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称霸图谋的功亏一篑,到法国路易十四谋求霸主地位的夭折和拿破仑政府欧洲梦想的粉碎,再到20世纪德国两次谋求世界大国地位野心的破灭,历史展现出欧洲均势历经打击而仍然存在的内在机理:“援引欧洲外缘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是现代史上欧洲均势得以维存的外部源泉或外部动因”。这就是德约强调的“大均势机理”。正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演进过程中,侧翼大国逐渐积累起越来越大的权势,传统的欧洲中心逐渐丧失其优势地位。 此外,作者从基本模式和构成要素两方面厘清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脉络和变化原因。首先,作者提出分析国际规范体系演变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国际规范体系包括国际共同价值观念、国家规范和国际社会成员资格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促成了国际规范体系的嬗变。时至今日,国际规范体系经历了三次变迁:一是16-17世纪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这一时期的国际共同价值观念主要有两大思想模式: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的现实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真题1999-2010

外交学院 历年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试题 (1999年~2010年) 说明: 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 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 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4.08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2010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15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中导条约、伊朗门事件、勃兰特委员会、日美安全条约、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二、简答(40分):1、评析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成果、2、评析普京的“务实外交 三、论述(80分): 1、论述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论述冷战时期美国各位总统的均势战略以影响) 2、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结果。 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民族主义 2.非政府组织 3.政治决策 4.政治信念 5.政治沟通 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2.简述政治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30分)从政治发展的内容上,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成果和不足。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 托马斯.阿奎那 2. 国际社会说3. 霍布斯文化4. 无政府性 二、简答题(15分): 简述多边主义的定义与含义。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摩根索与沃尔兹的权力政治观的异同。 ---------------------------------------------------------------------------- 2009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 (一)、名词解释(8分/个)--40分 1、诺维科夫报告 2、哈尔斯坦主义 3、《洛美协定》 4、中东“六五”战争 5、东盟 (二)、简答(20分/个)--40分 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 2、战后国际核裁军的重大成果 (三)、论述(40分+30分/个)--70分 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2、戴高乐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 2009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政治关系 2.政治沟通 3.政治参与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 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 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但和约使苏维埃国家正式退出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从而我有利于苏俄组织力量,组织新的进攻。这为在外交谈判中在必要时做革命的妥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 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战后世界应该是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给欧洲及近东各名族以名族自决,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建立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政治 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课程总学时:54 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学校中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学院历年真题(完整版)

国际关系学院 2006年考研题目 一名词解释: 1,普法战争 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3,德黑兰会议 4,肯尼迪和平战略 5,北约伙伴关系计划 6,日本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纲领 二:简答题 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 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背景行动及成果? 三论述 1,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立法,以及租界法案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的成因的内容以及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 简答 1简述东亚峰会的意义 2简述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 短论 论911事件的影响 简述一下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 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1,普法战争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德黑兰会议4,肯尼迪和平战略\ 5,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6,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 二:简答题 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建立并评价其作用\r 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目标及成果。三论述\ 1,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中立法》与《租界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政治)专业综合 一、简答(每题25分) 1试析首届东亚峰会的意义 2简析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 二、短论(100分) 评估911恐怖事件的影响

国际政治专业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文明冲突论” 2、欧洲一体化 3、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 4、国际政治行为体 5、民族主义 6、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 二、论述题 1、什么是世界格局?试论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2、试析当前中日关系及中国关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张。 3、试论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流派及意义。 国际关系专业(文传)方向专业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博客 2、把关人 3、公众 4、意见领袖 5、财经传播 6、遣唐使 7、文艺复兴 8、和平崛起 二、简答题(前4题选答3道,第5题必答) 1、试结合信息社会中因特网这一传播新媒体,简析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 2、当今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中有所谓“管理学派”、“语艺学派”和“整合营销传播学派”,请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简述其对公共关系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主要的学术代表人物。 3、“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其主要含义是什么? 4、简述五四精神与外来文化思潮影响的关系。 5、简述大众传播的信息的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三、论述 端午节最早发源于哪个国家? 2005年11月,以“江陵端午祭”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传代表作”获得成功的又是哪一个国家? 此前,我国民间舆论曾就与该国的所谓“端午申遗之争”进行过一年多的争论;那么,从历史文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抱着什么样的理性态度和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 说明: 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 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 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1999年 《国际关系史(1919-1995)》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拉巴洛条约 2、史汀生主义 3、的里雅斯特 4、纳尔逊?曼德拉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7分 1. “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赫尔辛基进程 2.克里米亚战争 3.英德海军协定 4.旧金山和约 二、简答题 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 2.法德和解的意义。 三、论述题 1.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请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评析。 2.论述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什么能够继续存在? 201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20 2.克什米尔问题 3.哈布斯堡帝国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以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为标志,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严重政治危机,日、德为摆脱危机对外扩张,形成欧、亚两洲战争策源地。 2.胡佛延债宣言 经济危机之下,为解决战债问题、稳定欧洲经济、使美国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美国采取措施帮助德国度过危机。 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宣言》,声称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政府间b 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息,德国赔款与协约国所欠美国战债之间没有关系,反对取消对美国的债务。 3.伦敦海军会议 为缓解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造舰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在英国倡议下,1930年1月21日伦敦海军会议开幕。 会议于1930年4月最终签署《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的主力舰比例仍是5:5:3,航空母舰比例美英13.5日8.1万吨,维持华盛顿会议规定,但确定了三国非主力舰的比例,驱逐舰10:10:7,潜水艇10:10:10.美国在非主力舰方面取得与英相等合法权力,英国海军地位进一步削弱,日本突破从前获得有利地位,但制定“补充舰队”计划,法意最终未达成协议。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4.日内瓦裁军会议 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裁军会议。各国目的希望削弱别国的军力,以建立对自己有利的新的实力对比关系,会议上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重重,特别法德矛盾异常尖锐突出。由于与会国对裁军基本任务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7月23日暂时休会,英美策划折衷决议,对全世界陆海空军进行有实质性的裁减作为将来正是裁军协议的基础。 12月11日英美法德意达成协议,承认德国“在各国同样的安全体系范围内享有平等权力”,表面上承认了法国关于“安全”的原则和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实际德国获益。1933年英国“麦克唐纳计划”规定德国在5年之内获得与法国意大利柏林相同的兵额,遭法国以8年期限和重新武装在8年后4年进行的反对,使德寻找到契机退出裁军会议,裁军会议实际破裂,1934年6月11日结束。 5.“不承认主义”/ 史汀生主义 19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直指关内,威胁美在中的利益。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相同照会,声明美国不承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不承认中日政府所缔的、有损美国条约权利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违反巴黎公约内容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被称为“不承认主义”。 6.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932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李顿调查团”,负责调查中日关系问题,经实地考察,调查团于1932年9月发表的《李顿报告书》。报告对中日冲突起因的描述多有不实;但承认东三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谴责日本侵略;否认伪满洲国;主张在东北建立“特别制度”,实行“高度自治”。 7.斯特莱沙阵线 针对德国重整军备的问题,英、法、意三国于1935年4月召开斯特莱沙会议,发表联合公报。声明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维护集体和平;采取行动反对单方废约、危害和平的行为。公报被媒体夸大为:英、法、意三国建立的一条保障欧洲和平的“斯特莱沙阵线” 实际上,这一阵线不可能抑制德国的重新武装,三国未实现真正联合。

国际关系史 简答题及论述题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 二、简述题及论述题部分 1.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主要内容是:(1)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2)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3)实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4)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5)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6)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彼得一世的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1)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改革加速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落后状态,使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3)彼得一世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为北方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 (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保证了法国瑞典等获胜国家获得大片领土。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国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 (3)确立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地位。 主要影响: (1)和会与和约本身建立了以国际会议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 (2)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3)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规定; (4)和约对战俘、人类信仰等人权问题的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其签汀的和约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对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把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和约对战俘、人类信仰等人权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第五,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即是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期末考试2017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有关中国研制核武器进程的文献,我们能利用的不包括以下哪项?()(1.0分) 1.0分 A、《彭德怀年谱》 B、《聂荣臻年谱》 C、《刘少奇年谱》 D、《周恩来年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从中国全局的角度上看,提出应该要求中国承认日本在南满州和东内蒙古特殊地位的人是()。(1.0分) 1.0分 A、掘川五夫 B、加藤高明 C、山县有朋 D、田中义一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原敬内阁时期的对外政策被称为()。(1.0分) 1.0分 A、对朝协调

B、对俄协调 C、对中协调 D、对美协调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日本出兵东西伯利亚,最便捷的进军路线是利用()进入。(1.0分) 0.0分 A、南满铁路 B、西伯利亚铁路 C、贝阿铁路 D、中东铁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5 美国想通过向西伯利亚铁路提供()的方式来影响中东铁路。(1.0分) 1.0分 A、资金援助 B、贸易往来 C、技术援助 D、政治支持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在《江华条约》之后,日本最早是在()建立了特别居留地。(1.0分) 1.0分 A、平壤 B、釜山 C、汉城 D、仁川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美国放弃使用特种部队和常规武器对中国进行军事破坏行动的构想,是因为()。(1.0分) 1.0分 A、人力资源消耗大 B、美国国会的反对 C、中国在这些方面的防御十分有效 D、这些措施只能起到暂时性的破坏作用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苏联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在外交谈判中是()打响了第一枪。(1.0分) 1.0分 A、英国人 B、朝鲜人 C、日本人 D、德国人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配套题库-专项题库论述题【圣才出品】

专项练习四论述题 1.试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 答:(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政策 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刚刚结束不久,为了迎接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做出了原则规定。其对外政策主要包括: ①三大外交方针 a.“另起炉灶” “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军事力量被赶走了,但帝国主义在我国百余年来的经济势力还很大,因此,我们要在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把‘屋子’打扫一下”,即“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加以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c.“一边倒” 宣布新中国将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这是因为,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它很有可能像当年对付苏维埃俄国那样,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为了防止帝国主义重演故技,新中国必须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并同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在一起。 ②新中国的外交基本原则和政策

a.“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b.“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c.“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尽力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保护守法的外国侨民”。 e.“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外国人民因拥护人民利益参加和平民主斗争受其本国政府压迫而避难于中国境内者,应予以居留权”。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在与他国建立外交关系时,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做法: ①决定不经谈判就同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建交。自1949年10月2日起,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越南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国互派大使,与苏联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妥善解决了中苏关于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问题,获得了苏联方面的贷款。 ②对于非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基本上采取了先谈判、后建交的方法,,积极建立同民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