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

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

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

第一部分蒙古与蒙古人

一、蒙古概述

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原为蒙古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据载,蒙古族属于东胡系,是由室韦部落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到12世纪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亦剌、克烈、乃蛮等许多部落,直到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后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在汉文史籍中就统称他们为“蒙古”。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在我国人口约300万人。在国外,主要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蒙古语可划分为3个方言:内蒙古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额济纳阿拉善、科尔沁特等土语;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卫拉特方言,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我国的蒙古族现使用着两种文字,一种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等地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胡德木文”,另一种是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所使用的“托忒文”,“托忒”是“清楚、明了”之意。

“真正的蒙古人,从狭义上讲,该词的历史含义是指成吉思汗是其中之一员的蒙古人,他们在今外蒙古东北,在鄂嫩河[斡难河]和克鲁伦[怯绿连]河之间作季节性的迁徙。在随着成吉思汗的出现而将“蒙古”一名称给予了整个种族的这些部落出现以前,历史上早就记载了那些几乎可以肯定是说蒙古语的各民族的存在,在说蒙古语的民族中,我们应该追溯到3世纪的鲜卑人,5世纪的柔然和厌哒人,以及欧洲的阿瓦尔人(6至9世纪)。还应该承认,8至12世纪时期在历史上起着很大作用的契丹人也是说一种蒙古方言,尽管在这些前蒙古民族中有许多民族建立过广泛的统治,但是,没有一支取得像真正的蒙古人(或者说成吉思汗的后裔)那样的世界性的名声。

据拉施特哀丁收集的蒙古传说,蒙古人在很早时期被突厥人打败,只得逃到额儿古涅昆山区避难。波斯史家们估计在大约9世纪时,蒙古人的祖先们已经从额儿古涅昆山下来,进入色楞格河和斡难河[鄂嫩河]平原。同样的传说还记载了关于神话中的女祖先阿兰豁阿的故事。据说,阿兰豁阿在其丈夫朵奔蔑儿干死后,感天光而怀上了尼鲁温蒙古人的祖先。有关系者由光之子尼鲁温,或者说由纯种蒙古人组成;无关系者纳入都儿鲁斤族,他们享有低一等的血统。最后,传说中认为尼鲁温蒙古人的李端察尔是成吉思汗的八世祖。

尼鲁温族中有泰赤乌惕部(Taijgot,Tayichi'ut,或Taiji'ut,他们似乎稍微远离蒙古主体,居住在更北面,在贝加尔湖以东)、乌鲁尔德部(urn'ud)和忙古惕(Manqud)部、札只刺惕(Jairat或Juirat)部。巴鲁刺(Barula或Barla)部、八邻(Ba'arin)部、朵儿边(Dorben,今杜尔伯特Dorbot)部、散只兀惕(Saljigut或Salji'ut)部、哈答斤(Qada-gin,Qatagin 或Qatakin)部;在都儿鲁斤族中有阿鲁刺惕(Arulat或Arlad)部、伯牙吾惕(Baya'ut)部、火鲁刺思(Qorola或Qorla)部。速儿都思(Suldu)部、亦乞刺思(Ikira)部、弘吉刻惕(Qongirat 或Qngirat,Qongarat,Qongrand)部。弘吉刺惕部似乎更朝东南方,在兴安岭北面、塔塔儿境附近漫游。札刺儿部(Jelair)通常被列入蒙古人之中,人们认为该部或者是分布在希洛克河和色楞格河合流处的南面,或者是在鄂嫩河(斡难河)附近,札刺儿部可能是降为蒙古人藩属的一支突厥部落,并且被当时传说中的蒙古英雄海都的蒙古人同化。亦剌惕部(即斡亦剌部)人居住在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之源,即今乌鲁克姆河上游地区。在草原以北地

区,尚未臣服大蒙古国的部落,除斡亦剌惕部外,还有八剌忽诸部。八剌忽诸部包括八剌忽(又称巴儿忽惕、八里灰)、脱额劣思、豁里(又作火里)、秃麻(又译秃马惕),属蒙古语族,位于篾儿乞部以北,生活在贝加尔湖地区。此外还有吉利吉思部,该部又译作乞儿吉思,属突厥语族,位于斡亦剌惕部以北,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

从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上看,在12世纪末期,他们从理论上可能已经区分为草原畜牧部落和森林渔猎部落。在蒙古-西伯利亚的边境上,蒙古人的家确实是在南部的草原地带(不远处是沙漠)和北部的森林地带之间的马背上。格纳德认为,最初的蒙古人不是草原民族,而是来自森林山区的民族,“他们的森林起源可以从他们大量使用的木制车上看出来。甚至今天的蒙古人也与草原上的哈萨克人不同,他们用木制的小桶而不用皮袋子。”草原部落,特别是游牧的部落,为追逐草场而作定期迁徙,在停留之地支起毡制帐篷,森林部落住在用烨树皮搭的小棚里。”《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

12世纪,蒙古人分成许多兀鲁思,据符拉基米尔佐夫的解释,兀鲁思一词表示部落和小民族两个意思。这些独立部落之间互相争斗,并与他们的邻居,特别是塔塔儿人交战。成吉思汗出身的家庭是属于孛儿只斤氏族(斡孛黑)和乞颜分族(牙孙)。后来,成吉思汗成功以后,蒙古部落根据是否与乞颜族有关系而分为两支,这一做法已成习惯。孛儿只斤亦作“孛儿吉德”、“孛儿吉根”,“博儿济吉特”、“孛儿吉济锦”、“博罗特”、“布儿赤金”、“孛尔吉”、“台吉”等,是尼鲁温诸部之一。孛儿只斤一姓的远流为乞颜氏。自孛端察儿蒙合黑(成吉思汗十世祖)单建氏族后,始称孛儿只斤氏,这个姓氏是由“孛端察儿”这个尊号演化而来,《蒙古秘史》有段记载,即:孛端察儿为孛儿只斤氏矣。合布勒(成吉思汗四世祖)汗时期,“乞颜”又放在“孛儿只斤”之前,表述为“乞颜·孛儿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时代,单用孛儿只斤为姓。在铁木真颠沛流离时期,许多孛儿只斤纷纷投奔到其他分支(即孛儿只斤氏的其他分支)群体,只剩铁木真一门仍为孛儿只斤氏。铁木真成为蒙古汗国的大汗后,只由铁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后裔使用孛儿只斤一姓,并被誉为“黄金家族”。自铁木真称蒙古汗国大汗到额尔克洪果尔(林丹汗之子)降后金的430年间,出任蒙古国大汗、中国元朝皇帝及北元大汗的蒙古人中,绰罗期氏的也先出任大汗一年,其余均出自孛儿只斤氏。

二、蒙古地理的划分

人们提起蒙古,总是首先想起一望无际的炎炎戈壁与一堆堆沙丘,但这是一个习惯性的错误,蒙古族所在地域森林面积居中国首位,尤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最为著称。共有十六万平方公里,这些森林还不包括在大兴安岭以东的东三省中的部分,也不包括后世中与外蒙古和俄罗斯相连的部分。实际上,整个蒙古的东部,西北与北部都是河流密布,林木荫匆之地,只有中部、南部及西部才是满目疮痍。

蒙古高原上的大漠,史称瀚海,大漠以南为内蒙古。其地域东至吉林、黑龙江界,西临贺兰山阿拉善厄鲁特蒙古,南接陕西、山西和长城,北靠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蒙古(即明代外哈喇哈部)地处瀚海之北,称外蒙古,又称漠北蒙古。明末分三部,清为四部。东临黑龙江将军辖境,西至阿尔泰接新疆,南至瀚海与内蒙古相连,北与俄罗斯接壤。

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在中国汉文史籍中,元代称为斡亦剌惕,明代称作瓦剌,清代称为额鲁特或厄鲁特,一般则称之为卫拉特蒙古或西蒙古,通常可以包括新疆、青海以及中亚地区的蒙古部族。

第二部分蒙古部族的历史

当今的蒙古,并不是蒙元时期的蒙古,明初时他们被分为二部分,鞑靼与瓦剌二部,到明未时基本上又被分裂成了内外札萨克蒙古二部分,各部又被分解成多个部落,内札萨克蒙

古在漠南蒙古有二十四个部落,而外札萨克则几乎有近百个部落,蒙古人又一次回到过去那种重部落,轻民族的状态,渐渐的失去了民族性,部落与部落之间常常征战连连。这些部落里,外札萨克则为真正意义上的游牧部落,他们大多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土地,只有内札萨克较为固定,他们大多居住在科尔沁和察哈尔一带。

一、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开始的蒙古帝国

12世纪,众多的蒙古部落逐鹿蒙古高原。乃蛮、克烈、蔑儿乞、塔塔儿、蒙古——并称五大兀鲁思,即五个部落联盟或初步形成的五个国家。还有汪古、弘吉刺诸部落。孛儿只斤铁木真经历了塔塔儿部害死其父、篾尔气惕部掠走其妻、遭遇泰亦赤兀惕部囚禁等劫难后,经过十三翼之战、斡里札河之战、阔亦田之战、达兰涅木格思之战、合兰真沙陀之战、纳忽崖之战等重大战役,先后击败篾儿乞惕部、札木合部、塔塔儿部、克列部、乃蛮部等部落,统一了蒙古高原,于1206年在翰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宗亲大会,建九游白旄,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而后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蒙古人多次西征,又统一中国各地,横扫欧亚两洲。

重要的远征包括:

(1)者别和速不台1219 年至1222年的长途进兵。这时候西方人正忙于第五次的十字军在埃及的远征,这个进兵使西方人首次在耳朵里留有“鞑靼人”这个名字。将花剌子模沙的军队根本铲除并将他们抛到幼发拉底河方面,之后,导致了基督教徒终于丧失了耶路撒冷(1244年),以及圣路易的首次十字军远征。这个进兵的积极结果是蒙古人在里海沿岸和南高加索成立了稳固的据点:为罗斯汗国和波斯汗国的建立做了准备。

(2)拔都和速不台统率蒙古军直达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大举进兵(1237年至1241年)。此后蒙古军没有再到这样远。抵抗的力量虽然被击破,但曾经是顽强猛烈的。这个军事行动的积极结果是罗斯(金帐)汗国的建立。

(3)忽必烈大汗的弟弟旭烈兀进兵伊朗、叙利亚:1256年11月,阿萨辛酋长投降;1257年,旭烈兀大军进兵巴格达,1258年2月,巴格达的最后一个哈里发被俘,1259年旭烈兀攻入叙利亚,攻陷大马士革。1260年9月,旭烈兀的大将怯的不花到达加里利,在这个地方,他终于被拜把儿土(按:拜把儿土是埃及东端)的马木鲁克人所截住。在这以后蒙古人没有再到过这样的远。旭烈兀的军事行动的积极结果是波斯伊尔汗国的建成。

成吉思汗生前将领地分给了兄弟和儿子,

左手诸王(成吉思汗的兄弟):

合撒儿(长弟)——额尔古纳河与呼伦湖间的领地;

合赤温(次弟)——近金源边堡;

帖木哥(三弟)——大兴安岭以东到最远地区;

别里古台(幼弟)——克鲁河下游流域。

右手诸王(成吉思汗的子孙):

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窝阔台、拖雷、察合台、拙赤(照长幼的次序说,应为拙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他们的封地分别是:

(1)成吉思汗分封诸子,第三子窝阔台得到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附近)与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尔齐斯河上游与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窝阔台在位时,叶密立地区为长子贵由的封地,次子阔端则封于河西一带。窝阔台系曾提供了两个最初的大汗,这就是窝阔台本人(在位至1241 年)和他的儿子贵由(在位至1248年)。

贵由汗死后蒙哥即位,大汗位便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后王手中。窝阔台系后王中,除阔端与蒙哥友好,仍以河西之地为其封地外,其他宗王多被迁谪,窝阔台的封国被分划成几处小的封地。此后,这一系是以海都为其代表,海都死后,窝阔台后裔为争夺汗位发生矛盾和分裂,汗国力量削弱。1304年,察合台汗国都哇与海都之子察八儿争战,大掠其国西部

诸城。元朝海山的军队也同时逾阿尔泰山,大破察八儿军,察八儿投奔都哇。窝阔台汗国所属诸部,一部分归附元朝,大部分降于都哇。1309年(至大二年),察八儿因参与察合台汗国的一次内争失败,逃归元朝,元封他为汝宁王。他的领地大半为新即位的察合台汗国也先布花汗所有,窝阔台汗国亡。

(2)拖雷系占有鄂嫩——克鲁伦河地区的大翰耳朵(原成吉思汗旧地)——蒙古本部,代替窝阔台系自1250 年始占有大汗的宝座,属于这一系的有大汗蒙哥(在位至1259 年)和大汗忽必烈(在位至1294年)。察合台和窝阔台两家族反对蒙哥、忽必烈继承大汗位,西北各汗国进一步独立化,原属大汗政府直接管辖的西域各地也分别被他们控制,大汗只能统治蒙古本土和原金、西夏、宋境内的地区。最终忽必烈平定中亚,尽管忽必烈的大汗地位得到了各枝宗王的承认,但是大蒙古国事实上已经分裂了。忽必烈和他的子孙统治中国一直到1368 年,名义上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但每一次的皇位交替都伴随着一场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政局的持续动荡、削弱了元朝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

(3)察合台封地从畏兀儿地起,西至河中地区的撒麻尔干,不花剌,1226年,蒙古灭掉西辽和花剌子模,中亚分给次子察合台,建立了蒙古帝国的察合台汗国,是君临帕米尔和天山两边的这些君主的始祖,他们统治这个地方一直至被帖木儿跛者(帖木儿兰)和其子孙所侵夺。但是处于帖木儿系的权力之下,这一支人还是存在。察合台汗国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卜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包括阿尔泰至河中地区(河中地区特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大片地区)。斡尔朵(宫帐)设在阿力麻里境内的忽牙思。巴鲁剌思、札剌亦儿和克烈亦惕三部,是该汗国中蒙古族的主体,其统治者是察合台后裔。都哇继承汗位后,把矛头指向忽必烈和伊尔汗国,他曾占领伊尔汗国的哥疾宁(今阿富汗),并以此为基础,几次远征印度的旁遮普和信德。

(4)拙赤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但是他的出生存在疑问,他比他父亲先死(1227年)。拙赤封地东至海押立(巴尔喀什湖东南),南邻花剌子模地区东北延至撒哈辛,西至不里阿耳(伏尔加河上)的边境,顺此方向以西;蒙古人马蹄所及地区,他的儿子拔都创建了罗斯汗国(钦察——金帐汗),并将这个汗国传给自己的子孙。某些成吉思汗系的汗王们曾统治克里米亚地方直至叶卡捷琳娜二世时候。

忽必烈大汗的弟弟旭烈兀进兵伊朗、叙利亚,建立波斯伊尔汗国。伊尔汗国(1253年—1353年)又称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

蒙古帝国历代汗王年表:

蒙古帝国的历史长达428年(1206-1634),起初叫做蒙古汗国,而后以元朝立名,最后仍归于蒙古汗国的称呼。

1、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1206-1227

2、睿宗拖雷监国(太祖四子)1227-1229

3、太宗窝阔台(木亦坚汗,太祖三子)1229-1241

4、乃马真皇后监国(太宗后)1241-1246

5、定宗贵由(库裕克汗,太宗长子)1246-1248

6、海迷失皇后监国(定宗后)1248-1251

7、宪宗蒙哥(睿宗长子)1251-1259

8、世祖忽必烈(薛禅汗,睿宗次子)1259-1294

9、成宗铁木耳(完者笃汗,世祖次子裕宗真金的第三子)1294- 1307

10、武宗海山(曲律汗,1307-1311 世祖次子裕宗的次子顺宗答啦麻八剌的次子)

11、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普颜笃汗,顺宗三子,武宗弟)1311- 1320

12、英宗硕德八剌(格坚汗,仁宗次子)1320-1323

13、泰定帝也孙铁木耳(裕宗长子显宗甘麻剌的长子)1323- 1328

14、天顺帝阿速吉八(剌察八黑汗,泰定帝长子)1328

15、明宗和世剌(呼图克图汗,武宗长子)1328-1329

16、文宗图帖睦尔(扎牙笃汗,武宗次子)1329-1332

17、宁宗懿麟质班(超克图汗,明宗次子)1332

18、顺宗妥欢帖睦尔(乌哈葛图汗,明宗长子)1332-1370

19、昭宗爱犹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顺宗长子)1370-1378

20、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顺宗次子)1378-1388

21、恩科卓里克图汗(脱古思帖木儿长子)1389-1392

22、额勒伯克汗(脱古思帖木儿次子)1393-1399

23、坤帖木儿汗(额勒伯克汗长子)1400-1402

24、额勒锥特穆尔汗(本雅失里,额勒伯克汗次子)1408- 1410

25、德勒伯克汗(答里巴,额勒锥特穆尔汗之子)1411-1415

26、岱总汗(脱脱不花王,1433-1451 脱古思帖木儿的第三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的儿子阿

寨台吉的长子)

27、乌珂克图汗(麻尔可儿小王子,岱总汗第三子)1454-1465

28、摩伦汗(脱古思太子,岱总汗长子)1465-1466

29、满都古勒汗(满都鲁,阿寨台吉的第三子,岱总汗弟)1475- 1479

30、元烈祖达延汗(巴图孟克,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尔济济农的儿子1480- 1517 哈尔古楚

克台吉子博勒呼济农[巴颜孟克]之子)

31、塞音阿拉克汗(巴尔斯博罗特,达延汗三子)1517-1519

32、阿剌克汗(博迪,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的长子)1519- 1547

33、库登汗(达赉逊,阿剌克汗长子)1548-1557

34、札萨克图汗(图们,库登汗长子)1558-1592

35、薛禅汗(布延,札萨克图汗长子)1592-1603

36、库图克图汗(林丹,薛禅汗长子莽和克太吉的长子)1603- 1634

37、额哲(库图克图汗长子)1634

二、元朝之后的蒙古(拖雷系、中国及蒙古本部)

(一)残元政权的灭亡

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这得归功于从成吉思汗开始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元朝的中原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大都陷落仓惶北归的打击,对于他来说是太大了,虽然他依然还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国怀乡”的忧愁,尤其是明朝军队对于他的继续打击又接连不断,更使他惶惶不可终日。终于,1370年5月23日,他怀着悲愤和郁闷,在沙(西)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

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中国皇位。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一路上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到了绝望地边缘。所幸,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怀着满腔遗憾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加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否认了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1399年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至此,苟延残喘了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二)群雄纷起争汗位

残元的灭亡,使明朝失去了政治上的敌人,蒙古已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王朝残余势力。因此,永乐皇帝对于贵力赤表示了极大的友好,承认了他对于蒙古各部的宗主权。但是,贵力赤也并没有保持汗位有多久,便在1400年被阿苏特部(又称阿兰人)首领阿鲁台和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的联军打败。阿苏特部是蒙古化了的伊朗人,起源于高加索,因蒙古西征而进入中国,元朝军队中有一支由他们组成的军团。而卫拉特部是森林蒙古人中的一个强大的部落,在成吉思汗时代被称为“林中百姓”,定居在贝加尔湖西岸。阿鲁台和马哈木都不想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他们最为希望的还是自己的部族独立于蒙古人之外而获得承认,因此,在打败贵力赤后,便向明朝效忠,表示自己不同于其他争夺蒙古帝国汗位的部族。这样的臣服是明朝求之不得的,明朝给了他们极大的支持。依靠这种支持,卫拉特部将其霸权扩张到从贝加尔湖西岸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整个西蒙古地区。

然而,阿苏特部和卫拉特部对于蒙古中部和东部控制都没能长久,贵力赤之子额色库重新崛起,要与阿鲁台和马哈木争夺大汗宝座,双方进行了十几年的战争,直到额色库于1425年病死。在额色库不停的与阿鲁台和马哈木争夺最高宗主权的同时,在1403年,残元末代皇帝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复辟了自己的汗位,宣布自己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作为黄金家族的后代,本雅失里无疑要比阿苏特部和卫拉特部具有号召力,不久,包括阿鲁台在内的各蒙古部落聚集在这位正统代表者一边。而好不容易盼到忽必烈家族衰亡的明朝,对这位新一任蒙古大汗的敌视是不言而喻的,永乐皇帝下旨要本雅失里作出臣属的明确表态。但希图想重现祖上功业的本雅失里怎么会向推翻自己家族在中国皇位的朱氏家族表示臣服呢?于是,永乐皇帝亲自率军进入蒙古,直抵成吉思汗故地——鄂嫩河上游平原,于1410-1411年击溃了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军队。这次失败对本雅失里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这使他丧失了作为大汗的权威。1412年,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乘机将他击败,夺取了汗位。在此之前,马哈木一直与明朝永乐皇帝保持着友好关系,马哈木这时;他已经真正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了。于是马哈木毫不犹豫地与明朝皇帝断交。这引得永乐皇帝再次亲征蒙古,虽然马哈木的抵抗使明朝军队遭到严重损失,但为了保存实力,他率军撤退到土拉河以西休养生息。

马哈木的威信由于这次入侵暂时受损,因为他也未能阻止明朝军队进入蒙古草原。马哈木逃走后,大汗宝座又悬空了下来,这时,居住在兴安岭以东、满洲边境的嫩江附近的科尔

沁部首领阿台在1425年率部众占领了蒙古中东部地区。那个见风使舵的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这回又支持阿台杀死了本雅失里,拥立阿台为蒙古帝国大汗。科尔沁人是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儿的后裔,也属于黄金家族。虽然永乐皇帝对于卫拉特的背叛不能容忍,但为了消灭在蒙古人中具有崇高威望的黄金家族,又开始支持卫拉特部。自然,对于这种支持,卫拉特部也是欣然接受的。

(三)定鼎卫拉特

永乐皇帝所贯彻的为了打倒黄金家族而扶持卫拉特势力的政策,在他死后才发生了效力。在1434至1438年间,卫拉特首领、马哈木之子脱欢率军攻进蒙古东部,杀死了帝国大汗阿台和他的重要辅臣阿鲁台,夺得了大汗宝座。

虽然,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一个王子、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的兄弟阿占在此时被拥护正统的首领们宣布为大汗,但在事实上,蒙古的帝国已经从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转到了卫拉特——绰罗斯家族入手中。对于明朝皇帝来说,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已经完结了,草原的这些新君主是一支没有显赫历史的民族,他们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既不显赫也不重要,他们不可能如黄金家族那样具有无上的威望和号召力。那么,蒙古人对于中原的威胁就应该自此结束了。但是,卫拉特人并没有忘记他们继承的是蒙古帝国的汗位,虽然在表面上,他们把自己和其他蒙古人尤其是黄金家族的距离拉得很远,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恢复蒙古帝国原来的疆域。当然,在明帝国还很强大的时候,卫拉特人是不会随便捋虎须的,他们还记得祖上马哈木的教训。因此,恢复帝国的第一刀他们向东南地区的察合台汗国砍去。

脱欢的儿子额森(也先)击败了察合台汗国的卫思汗,强娶了他的妹妹哈尼木公主,因为卫思汗是黄金家族,所以这一联姻,使得卫拉特人有了足以号召所有蒙古人的血统。额森继承其父脱欢的汗位时,蒙古帝国的疆域从巴尔喀什湖延伸到贝加尔湖,又从贝加尔湖延伸到长城附近地区,象征正统的都城哈拉和林也是帝国的领土之一。

1449年,他向中国公主求婚遭到悔婚,于是,额森蹂躏了山西北部、大同附近的中国边境。明朝英宗皇帝及太监王振前往迎战。在土木堡展开战斗。额森给明军灾难性的打击,歼灭明军10余万,俘英宗皇帝。然而,因不善围攻战,额森无法攻陷该地的设防城市大同和宣化,于是带着俘虏英宗皇帝帝返回蒙古。三个月以后,他卷土重来,进军至北京西北郊,但是,他遇到明朝名将于谦的抵抗,发动的各次进攻都被打退,不久明朝的各路援军赶来。由于受到优势兵力的威胁,他沿居庸关撤退。

1450年,额森决定释放英宗帝,并于1453年与中国议和,并宣布自己是中国的属臣,这一行动表明他抛弃了蒙古帝国的宗主权,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可汗。这样做其实并不明智,原本已经臣服于他的各黄金家族的部落和汗国又重新自立。1455年,额森被暗杀。额森之子阿马桑赤台吉继其父汗位,在1456入侵察合台汗国,在伊犁河附近打败了在位的羽奴思汗。而在这时,皇后哈尼木(察合台汗国卫思汗妹妹)在后方制造混乱,她的儿子亦不刺忻和也里牙思两兄弟对阿马桑赤发动叛乱,却没有成功。但经过这次内乱,卫拉特的实力严重的被削弱了。

(四)黄金家族的复辟

在卫拉特人实力削弱的时候,成吉思汗后裔们并未立即组织反攻,因为他们正在家族战争中互相残杀。1467年,成吉思汗的第27代继承人满都古勒大汗在讨伐他的侄孙和继承人博勒呼济农的一次战争中去世。而博勒呼济农在他能够称汗之前的1470年也被暗杀。一度人丁兴旺的黄金家族中,现在仅剩下一个5岁的男孩、博勒呼济农之子达延。

达延的命运极其不幸,家族的长辈都在内讧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连他的母亲都抛下他改嫁了,这简直比成吉思汗年幼时的遭遇还要悲凉。所幸,满都古勒汗的年轻遗孀满都海赛音可敦把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满都海赛音可敦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但抚养了达延,还在1470年宣布他为大汗。最为难得的是,满都海赛音可敦作为女人率领军队打败了卫拉特人,将他们彻底赶出了蒙古中东部地区,为达延汗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达延汗是蒙古帝国统治时间最长的大汗,从1470年到1543年整整73年。在1481年亲政之后,达延汗镇压了右翼土默特人、兀良哈人的叛乱。并从1497年到1505年间,他对从辽东到甘肃的明朝边境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攻击,使得明朝无法与卫拉特人联系。1543年达延汗去世之后,他的孙子博迪继承了汗位。虽然广大的领土被达延汗的众多子孙瓜分,但从1544年到1634年蒙古帝国的汗位一直稳固的在达延汗的长支后裔察哈尔部中传承,历经博迪汗(1544-1548年)、库登汗(1548-1557年)、图们札萨克图汗(1557-1593年)、彻辰汗(1593-1604年)和林丹汗(1604-1634年)。

(五)蒙古帝国的灭亡

1、内蒙古地区

虽然达延汗的长期统治稳定了蒙古帝国汗位传承,但并没有克服蒙古民族的最大弱点——实行瓜分家族遗产的习惯法。当帝国的创建者死后,帝国便成了一种类似联邦式的家族国家,国内的各级首领,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们虽然承认察哈尔部的最高权利,但处于相当的独立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察哈尔部的汗位继承者们逐渐失去了足以统治整个蒙古的力量,西方的卫拉特人和东方兴起的通古斯人(满人)都是他们可怕的敌人。但这个时候,卫拉特人正在对付哈萨克汗国、沙皇俄国以及内部的绰罗斯家族与和硕特家族的权力争夺,因此,结束蒙古帝国历史的,只能是通古斯人建立的后金帝国了。

1604年,林丹继承汗位,接受黄教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灌顶戒教,称林丹库图克图汗。林丹汗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可汗,他早已看出后金帝国对于蒙古的野心,因此上从继位始,便开始重新统一各部,自称“统领四十万众蒙古国巴图鲁青吉斯汗”。1627年派兵收服右翼鄂尔多斯、喀喇沁、土默特等部,与喀尔喀部却图汗结为联盟,声威大振,所辖地域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但是,次年,朵颜兀良哈的苏布台、喀喇沁的达来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图汗、鄂尔多斯的额仁沁济农以及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喀尔喀等部联合组成大军十万,在土默特的召城一战中,消耗了林丹汗精锐兵力四万余人,这使得林丹汗的实力大为削弱,而他的敌人是综合了蒙古人的彪悍和汉人的谋略的后金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就注定只有勇猛而少计谋的他只能失败。

努尔哈赤时,科尔沁部、扎鲁特部便在联姻之下归附了后金。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为了避免林丹汗的报复,也投奔了后金。1625年,林丹汗出兵嫩江,攻打科尔沁部。后金出兵援助科尔沁,林丹汗退走。皇太极即位后,把林丹汗做为主要的敌人。1628年,派遣贝勒阿济格与老哈河上游受林丹汗统治的喀喇沁部会盟,共击林丹汗。9月,皇太极亲率大兵至绰洛郭尔,宴会察哈尔部控制下的敖汉、奈曼、喀尔喀、札鲁特和喀喇沁等部领兵前来的诸首领。林丹汗空有大汗之名,已经陷入了孤立,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固守。1632年4月,皇太极再率大军西进,多尔衮从征。至西拉木伦河畔,会集蒙古诸部兵,共击林丹汗。面对势力远胜自己的敌军,林丹汗无奈自归化城率领人畜十万渡黄河西逃。但面对已经大势已去的大汗,部众十之七八在途中散去。林丹汗逃奔青海,两年后在青海打草滩病死。明帝国和蒙古帝国争斗了两百多年,谁也没能消灭对方,最后,在相差不到10年时间内,先后被满清所灭。1635年,多尔衮与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交出可汗印信,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

1635年,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l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召开大会,内蒙古十六部四十九名王公贵族与后金满蒙汉文武百官参加,以得佛像和传国玺为契机,实现其登极称帝的愿望。参加大会的内蒙古十六部有:察哈尔、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敖汉、奈曼、巴林、土默特、扎鲁特、四子部落、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喀喇齐哩克、喀喇沁和乌喇特部等。察哈尔部的额尔克孔果尔额哲、科尔沁部的土谢图济农巴达礼和翁牛特部逊杜棱等参加大会。蒙古各部代表与满蒙汉各大臣,以满蒙汉三体表文上书,共推皇太极“博格达彻辰汗”即宽温仁圣皇帝,建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会上对蒙古部王公台吉分别封以亲王、郡王等爵位和赐以达尔汉诺青等号,从此皇太极不仅是大清帝国的皇帝,而且也成为内蒙古各部封建贵族的汗王。

2、喀尔喀漠北蒙古地区:

明末,喀尔喀部归察哈尔林丹汗管辖,察哈尔归附后金,喀尔喀部也与后金有往来。向后金国贡驼马,崇德间始贡“九白”,顺治朝设八扎萨克,分左右二翼,康熙间正式归附清朝。初分三部为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和扎萨克图汗部,雍正间增赛因诺额部,遂称喀尔喀四部。喀尔喀蒙古归附于清朝,经历了一个由通贡贸易到正式臣服的过程,经历了几十年时间,有的部落与清朝来住多些早些,大致经过了内部矛盾,外部入侵、两次会盟等过程。

(1)、喀尔喀蒙古王公贵族为争夺牧场、牲畜和属众发生内讧。

康熙年间,扎萨克图汗成衮和土谢图汗察浑多尔济因争夺逃亡属众发生战争,而后沙喇继任扎萨克图汗,土谢图汗执杀扎萨克图汗而夺其妾。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准噶尔蒙古噶尔丹,乘喀尔喀内讧之机,率三万骑兵入侵喀尔喀;喀尔喀牧民在战乱中多逃住内蒙古,清朝政府将他们安置在乌珠穆沁、浩齐特、扎赉特、阿巴噶、乌喇特、茂明安、四子部落等各部游牧地的界内或界外。土谢图汗部骑兵与噶尔丹在鄂罗会诺尔鏖战三日,察珲多尔济兵败后,联合其弟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吁请内附”。

(2)、库抡伯勒齐尔之盟。

康熙间扎萨克图汗部与土谢图汗部因争属众发生战争。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政府派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会同达赖喇嘛代表噶勒旦西勒图前往调停。清廷目的是保卫边境安全。集中力量在东北对付沙俄入侵。土谢图汗部代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扎萨克图汗部代表沙喇与清政府代表阿喇尼和达赖喇嘛使者,四方代表会集库抡伯勒齐尔,在会谈中下令土谢图汗部"尽遣所收逃众",扎萨克图汗部也应如数归还,四方商谈未达成协议,土谢图汗部仅以一半逃众归还扎萨克图汗。这次会盟为后来的多伦诺尔会盟打下基础。

(3)、多伦诺尔会盟。

喀尔喀王公贵族内讧,噶尔丹乘机进攻喀尔喀,迫使喀尔喀民众南迁;清廷为了巩固北部安全,选择了内外蒙古适中地点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具)。康熙三十年(1691)4月,康熙帝亲率文武百官及上三旗官兵,由张家口出边"抚绥"蒙古,派遣兵部尚书马齐前往多伦诺尔安排会盟礼仪。外蒙古三汗随内扎萨克四十九旗王公贝勒贝子公等先期到达,先驻离多伦诺尔御营百里之外,后移至五十里之外驻帐。届时外蒙古汗济农台吉等三十万人列于右,以土谢图汗察浑多尔济为坐次之首,与众百官朝见康熙帝。通过这次会盟在喀尔喀蒙古实行内扎萨克蒙古的设旗编佐制,在保留喀尔喀三部汗号的基础上,去其原有的济农、诺额之名,与内蒙古四十九旗一例编设,并对三部各济农诺颜等封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从此喀尔喀蒙古正式列入清朝版图,喀尔喀蒙古遂成为清朝的北部屏藩,防备朔方,比长城更为坚固。这对于加强清朝北部边防,巩固统治,有力抵御沙俄入侵,以及恢复喀尔喀民众因战乱受到破坏的生产、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

3、西蒙古地区,即卫拉特蒙古: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土尔扈特部各部游牧于巴尔喀什湖的以东以南和湖的周围区域,十五世纪中叶形成了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其首领

也先汗(一四0七年至一四五四年)曾短期统一东西蒙古各部,建立卫拉特人统治的国家组织,势力范围东起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至巴尔喀什湖、葱岭,北起安卡拉河、贝加尔湖,南抵大漠,成为元朝灭亡(公元一三六八年)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后一股强大势力,它对东方历史产生过不可忽略的影响。明末1543年瓦剌分裂,“号四卫拉特,统称额鲁特”(《西域图志》卷首一);土尔扈特西迁后,原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加入四部行列,又组成新卫拉特四部。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期,担任盟主的是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卫拉特人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和硕特汗国、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汗国。

明崇祯元年(1628),土尔扈特和鄂尔勒克率其部,联合和硕特、杜尔伯特的一部分,约五万帐之众,徙牧额济勒河(今苏联伏尔加河)下游。十年前后,和硕特顾实汗等也率所部迁移到青海一带,并以维护黄教为名,派兵占据青藏高原。而当时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部,以及一部分和硕特、土尔扈特属众仍留居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以准噶尔部为核心、联合厄鲁特各部及其他一些蒙古、突厥部落的强大政权。故清代史籍往往把厄鲁特也统称为准噶尔。准噶尔部地方政权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联系甚为密切。

17世纪70年代,噶尔丹称汗后,伊犁成为准噶尔政治中心和各部会宗地。除统治天山南北外,其势力曾远及塔什干、费尔干纳、撒马尔罕等地。18世纪前半叶,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其境内共有二十四鄂拓克,九集赛、二十一昂吉,设置各级官吏进行管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有所发展。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零病故,准噶尔统治集团汗位之争激烈,内战频仍,杜尔伯特“三车凌”(部长车凌、台吉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等纷纷率众内附。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清廷出兵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割据势力,统一西北。1736年,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从伏尔加河万里返归祖国。清廷在厄鲁特蒙古族聚居区先后实行盟旗制度,编置佐领,以札萨克领之。

自康熙朝开始,采用武力征服和政治招降等手段,历经雍正一代,直至乾隆年间战败阿睦尔撒纳,以准噶尔为代表的卫拉特诸部终于归附于清朝。

三、伊尔汗国

几次西征后,驻扎在库拉河下游和阿拉斯河下游的阿兰草原和木干草原上的西蒙古军队仍由握有大权的将军们统率:先是灭花刺子模国的绰儿马罕(1231-1241年),后是征服小亚细亚塞尔柱克人的拜住(1242-1256年)。西方的属臣们即谷儿只诸王、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克苏丹们、西里西亚的亚美尼亚诸王和摩苏尔的封建主们,都直接隶属于蒙古帝国边境上的这一军事政府。

1253年,拖雷之子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远征,蒙古军队进军西亚。10月,旭烈兀率兵侵入伊朗西部,进抵两河流域,攻占巴格达,灭亡了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完成了对波斯、叙利亚的占领,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由于受到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阻挠,势力局限在西亚。

旭烈兀死后,他的后代逐渐由信仰基督教转变为伊斯兰教。1335年不赛因汗死,蒙古贵族们不是从旭烈兀家族中选出新汗,而是选另一支成吉思汗后裔:蒙哥、旭烈兀和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后裔阿儿巴合温为汗,由此引发许多叛乱和冲突,旭烈兀家族的兀鲁思瓦解了。1355年,钦察汗国札尼别汗攻入桃里寺(今阿塞拜疆大不里士),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利汗努失儿完不知所终。在纷乱中,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据有巴格达的蒙古贵族哈散(札剌亦儿氏)于1340年自立为汗。1358年,其子兀洼思汗兼并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于桃里寺,史称札剌亦儿朝,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四、窝阔台与察合台系的蒙古汗国

1)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分封诸子,第三子窝阔台得到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附近)与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区。窝阔台在位时,叶密立地区为长子贵由的封地,次子阔端则封于河西一带。贵由汗死后蒙哥即位,大汗位便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后王手中。窝阔台系后王中,除阔端与蒙哥友好,仍以河西之地为其封地外,其他宗王多被迁徙,窝阔台的封国被分划成几处小的封地,贵由子海都建立自己的汗国。

蒙哥驾崩后,阿里布哥与忽必烈争夺大汗位,海都依附于阿里布哥,与忽必烈为敌。阿里布哥失败后,海都拒绝归附忽必烈,纠集窝阔台、察合台、术赤三系诸王,1269年在答剌速河(今塔拉斯河)畔召开忽里台,正式分裂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也成为海都所操持的附庸,它的统治者都哇追随海都,多次进扰元朝的西北边境。海都统治下的窝阔台汗国所控制的地域,西至可失哈耳与答剌速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诸城,东抵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北有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之地,成为中亚的一大势力。

1301年(大德五年),海都犯元境,在与元军战斗中受伤,回师途中死去,子察八儿继立。窝阔台后裔为争夺汗位发生矛盾和分裂,汗国力量削弱。1304年,都哇起而与察八儿争战,大掠其国西部诸城。元朝海山的军队也同时逾阿尔泰山,大破察八儿军,察八儿投奔都哇。窝阔台汗国所属诸部,一部分归附元朝,大部分降于察合台汗国。1309年(至大二年),察八儿因参与察合台汗国的一次内争失败,逃归元朝,元封他为汝宁王。他的领地大半为新即位的察合台汗国也先布花汗所有,窝阔台汗国亡。

2)察合台汗国(察哈台汗国)

名义上为元朝西北宗藩国,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依其领地扩建而成。窝阔台大汗统治时期,察合台(窝阔台兄)在蒙古帝国的政治生活中居有崇高地位,在重大问题上起着一定的决策作用。他不仅统治了成吉思汗给予的兀鲁思和军队,而且在别失八里(今新疆维吉尔萨尔护堡子)自己的王国中也享有至高的权力。据拉施特《史集》记载,合罕(大汗)经常派去使者就一切重大事件和察合台商议,没有他的意见和同意就不处理这些大事。

察合台汗离世后,其孙子哈剌斡忽勒继承汗位。由于察合台和窝阔台两家族反对蒙哥继承大汗位,所以蒙哥大汗把河中地区交拔都统辖,哈剌斡忽勒的统辖区只限于东部地区,而且本人尚未抵达府邸,就在途中夭折了。按照蒙哥大汗的旨令,乃哈敦(皇后)统治了察合台汗国,长达10年之久。蒙哥大汗死后,成吉思汗家族内部爆发了长期的争夺汗位的斗争。忽必烈、阿里布哥、海都等都企图占据察合台汗国,该地区成为角逐之地。拜答儿(察合台的第六子)的儿子阿鲁忽为察合台汗国的君主,从拔都手中夺回了河中地区,使察合台汗国真正成为独立汗国。

1274年,海都将察合台汗国的汗位交给都哇。都哇在位期间,他曾占领了伊尔汗国的哥疾宁(今阿富汗加兹尼),并以此为基础,几次远征印度,进入旁遮普和信德,但在哥疾宁和印度均未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经过几次内战,都哇的长子怯伯汗和自己的兄弟也先布花汗于1310年吞并窝阔台汗国。

1321年后,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为蒙兀儿斯坦,西部称为马维兰纳儿。随着察合台汗国的分裂和马维兰纳儿的突厥化以及内部纷争,察合台汗国失去了政治中心。察合台后裔企图把蒙兀儿斯坦作为政治中心,以保障察合台系的正统统治。但此时的蒙兀儿斯坦已不存在一个为公众所承认的察合台系君主,诸异密商决定迎回也先布花,拥立他为可汗。也先布花自1310年至1320年统治蒙兀儿斯坦,曾远征河中地区,但未能实现重新统一察合台汗国之目的就去世了,其子图古鲁克帖木儿继承汗位。图古鲁克帖木儿是统治蒙兀儿斯坦的察合台后裔中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在他统治时期,不仅伊斯兰教得到广

泛传播,而且还统一了整个察合台汗国。

1348年东西察合台再次分裂,1369年,有部分突厥血统的帖木尔号称成吉思汗后裔,以重建蒙古帝国统一蒙古为己任,建立蒙古帖木尔帝国取代西察合台汗国,并脱离东察合台汗国,先后占领蒙古伊尔汗国、印度河和蒙古钦察汗国,成了巨大无比的蒙古第二帝国。1388年,帖木儿征服了蒙兀儿斯坦,但只据有天山南路的阿克苏和喀什噶尔地区。天山北路为瓦剌部蒙古所据。

1406年蒙古帖木尔帝国分裂,所占领土纷纷独立,或恢复原来的统治。

1514年东察合台满速尔汗的三弟赛伊德推翻蒙古族杜格拉特部在天山南路的统治,建立叶尔羌汗国。蒙古族杜格拉特部和蒙古察合台皇室后裔赛伊德都已经突厥化,失去本民族特征,融入维吾尔族。1540年蒙古北元帝国的瓦剌部侵入北疆,1543年东察合台可汗沙袭击瓦剌战死,叶尔羌汗国趁机灭掉东察合台汗国。随后1678年黑山派首领带领北疆准噶尔蒙古汗国军队消灭了叶尔羌汗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第一个“霍加(和卓)政权”,控制了天山以南的地区。1720年清军击败准噶尔,占领西藏,1724年清军占领青海。1757年清军攻占北疆,对准噶尔实行种族灭绝政策,1759年清军扑灭叶尔羌汗国残余势力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平定南疆,设伊犁将军,管辖天山南北。此后一个世纪,中亚变成了清朝和俄罗斯的天下。

五、术赤系蒙古汗国

1223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从中亚进入南俄顿河草原地区,把新征服的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封给长子术赤。1236-1241年,术赤长子拔都与老英雄速不台奉窝阔台大汗之命发动第二次西征,1240年占领基辅,1243年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即钦察汗国。其版图西到多瑙河下游,东到今额尔齐斯河,南达高加索,北到今俄罗斯保加尔地区。建都萨莱(今伏尔加河下游),成为当时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拔都将西北亚之地分封其长兄斡儿答,成立白帐汗国,其弟昔班,是西征一路主将,征服了匈牙利,拔都将南乌拉尔封给他,建立蓝帐汗国。

1255年,拔都去世。1257年,其弟别儿哥成为金帐汗。别尔哥曾帮助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交战。忽必烈取胜后,别儿哥又长期与忽必烈的兄弟之国伊儿汗国作战。1266年,别儿哥去世,拔都的曾孙忙哥铁木尔即位。他统治至1280年,出于维护蒙古传统的原因,他和别儿哥一样,继续反对忽必烈,帮助窝阔台汗海都作战。

从十四世纪起,金帐汗国势力衰落。1312年,脱脱去世,其侄乌兹别克汗即金帐汗位。乌兹别克汗喜用莫斯科大公作为他的鹰犬,去收拾汗国内敢不听话的俄罗斯小国。莫斯科公国遂取得较其他俄罗斯小国为高的地位。1360年后,术赤的后人们为争夺金帐汗位汗使国家陷于混乱。诸俄罗斯小国开始叛乱。该世纪末,先后败于莫斯科大公和帖木尔大汗。帖木尔帝国分裂后,钦察汗国脱离帖木尔独立,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等俄罗斯诸小国独立,打败了钦察汗国,蒙古统治遂告结束,分裂为西伯利亚、喀山、克里米亚等汗国,1550年后被俄罗斯分别吞并,汗国的蒙古人也受伊斯兰教影响逐渐突厥化,并最终同化融合于俄罗斯人。

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分别于1552年和1556年被伊万雷帝征服。克里米亚汗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于1777年被沙俄征服。1480年,另一昔班后裔建立西伯利亚汗国,1600年,最后一个西伯利亚汗阔端汗战死,西伯利亚汗国被俄国征服。1428年,蓝帐汗昔班的一个后裔阿不海汗即位,率其乌兹别克人南下中亚,建立乌兹别克汗国。其后又分出哈萨克人。1500年,阿不海的孙子昔班尼灭了帖木儿帝国,从此乌兹别克人成为中亚霸主。三个乌兹克汗国和三个哈萨克汗国都是术赤的后人。十九世纪末,俄国人进入中亚。二十世纪末,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复国。术赤的后人继续生活在中亚大地的广大地区。

附:帖木儿帝国

14世纪40年代,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20年后,乌兹别克历史上著名的英雄阿木尔.帖木儿掌握了察合台汗国的大权,统一了汗国,建立了帖木儿帝国,立萨马尔罕为首都。在帖木儿统治时期,他率领大军南征北战,将国家的疆土向南扩展至伊朗、阿富汗、印度德里;向北推进到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河下游流域;向西延伸到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他将从各地掠夺来的大量物资运到了都城撒马尔罕,满足统治阶层的需要。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撒马尔罕成为了那个时代文学、艺术、音乐和建筑艺术的中心。当时建造的许多宏伟建筑有相当一部分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一分为二,一个由其儿子沙哈鲁统治;另一个由其孙子(沙哈鲁之子)兀鲁伯统治。后者统治的版图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大致相符。

1406年蒙古帖木尔帝国分裂,由此造成:(1)伊朗脱离帖木尔独立;(2)蒙古钦察汗国脱离帖木尔独立,1480年败于俄罗斯后钦察又分裂为西伯利亚、喀山、克里米亚等汗国,1550年先后被俄罗斯灭亡,汗国的蒙古人也受伊斯兰教影响逐渐突厥化,并最终同化融合于俄罗斯人;(3)奥斯曼土耳其脱离帖木尔独立并于1453年灭掉东罗马,成为跨欧亚非的大帝国;(4)1456年哈萨克汗国成立,但1589年分裂为三个玉兹,境内的蒙古人也同化融合于哈萨克族;(5)最终帖木尔帝国在1500年被乌兹别克汗国灭掉,其后代侵入印度建立蒙古莫卧尔帝国,乌兹别克和印度境内的蒙古人也逐渐融入当地民族。

巴布尔是成吉思汗(母系)和帖木儿(父系)的后裔,是蒙古化的突厥人。“莫卧儿”即是“蒙古”的意思。巴布尔生于中亚的大宛,11岁继承父亲的王位,在中亚锡尔河上游称王,成功挫败了来自四方的吞并阴谋,但最终被乌兹别克人打败,并逐出中亚,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巴布尔被迫放弃重建帖木尔帝国的理想,1504年,趁阿富汗内乱之际,他率领300名部下攻入阿富汗,建立喀布尔为首都的国家。1525年,巴布尔率军进攻印度。1526年,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败由易卜拉欣·洛提国王统帅的德里素丹国军队,易卜拉欣·洛提阵亡。在征服过程中,巴布尔创造了奇迹,他以12000人的部队打败了印度的10万大军。巴布尔攻取德里,并于4月27日在大清真寺的礼拜仪式上,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以德里作为他的新首都,结束了德里素丹国在印度320年的统治,建立莫卧儿帝国。1527年,莫卧儿军队与以梅瓦尔的拉那·桑伽为首的拉其普特同盟在亚格拉以西的坎奴村进行决战,拉其普特同盟战败。1530年,巴布尔在亚格拉驾崩,其子胡马雍继位为莫卧儿皇帝。

附:布哈拉汗国(1512~1920)

布哈拉汗国为中亚地区1500年—1920年间的一个伊斯兰教的国家。又称布哈拉埃米尔国。乌兹别克人首领昔班尼推翻帖木儿王朝的统治,建立昔班尼王朝为其开始。首都原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16 世纪中叶迁至布哈拉,故名布哈拉汗国。1599 年,赞尼王朝(阿斯特拉罕王朝)开始统治布哈拉汗国。后为曼格特王朝。19世纪初,其疆域除泽拉夫尚和卡什卡河流域的基本领土外,还包括今土库曼、塔吉克和阿富汗部分地区,以及锡尔河北岸土耳其斯坦城及其附近一带。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次为塔吉克人。1868年汗国沦为俄国附庸。1920年9月,当地人民和苏俄红军推翻曼格特王朝,建立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布哈拉汗国灭亡。1924年并入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现为乌兹别克斯坦的一部分。

参见与蒙古习俗相关的其他民族——乌兹别克人。

附:希瓦汗国(1512~1920)

中亚的封建国家。又称花拉子模汗国。位于阿姆河下游的花拉子模绿洲,统治范围西及里海,南达呼罗珊北部。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次为土库曼人、卡拉卡尔巴克人和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

16世纪初,花拉子模被昔班尼汗征服。他死后,归伊朗统治。约1512年,当地居民在伊斯兰首领鼓动下赶走伊朗总督,拥立乌兹别克王族伊尔巴尔斯(1512~1525在位)为汗,建立独立的国家。首都最初在乌尔根奇,16世纪末迁至希瓦(今咸海南之基发)。建国初期,政局动荡。1593年被布哈拉汗征服。1598年,恢复独立。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汗即位后,国势转强,他和他的儿子阿努沙(1663~1687在位)曾多次侵入布哈拉汗国境。1740年,希瓦被伊朗纳迪尔沙征服。纳迪尔沙死后,希瓦摆脱伊朗的控制,但内乱日甚。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时期(1806~1825)汗国实现政治统一,国势日益强盛。19世纪上半期,由于灌溉系统的扩大和改善,农业特别是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发展;金属制造、陶器手工业发达,商业和对外贸易活跃;文化和建筑也呈现繁荣兴旺景象。希瓦与布哈拉为争夺谋夫城进行长期战争。与此同时,它面临来自俄国日益严重的威胁。

1873年,希瓦汗国被沙俄征服,成为其附庸国。1920年苏俄红军侵入希瓦汗国,推翻阿布德·阿拉汗的统治,希瓦汗国灭亡。苏俄随后在其领土上建立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24年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解散,其领土并入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

附:浩罕汗国(1710~1876)(浩瀚、霍罕)

中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核心地区在包括浩罕、安集延、马尔吉兰、纳曼干等城的费尔干纳盆地。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其次为塔吉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16~17世纪时,费尔干纳属布哈拉汗国,后逐渐脱离其控制。1710年,乌兹别克明格氏族首领沙鲁赫建立以浩罕城为首都的独立国家。1760年(中国清朝乾隆二十五年),浩罕统治者额尔德尼曾归附中国。他的继承人纳尔布塔(1770~1800年在位)加强浩罕对费尔干纳的统治,并继续对中国称臣,阿利姆(1800~1809年在位)开始采用汗的称号,他在同布哈拉争夺霍占特和乌拉·丘别的斗争中获胜,并征服塔什干和奇姆肯特。在奥马尔汗(1809~1822年在位)和马达里汗(全名穆罕默德·阿里,1822~1842年在位)的统治下,汗国进入鼎盛时期。它的疆域西北临咸海,包括锡尔河下游附近的哈萨克草原;东北扩展到巴尔喀什湖以南中国地区;南达喀拉提锦等山区领地。马达里汗多次侵犯中国喀什噶尔地区,竭力支持该地和卓后裔进行叛乱活动。在胡德亚尔汗时期(1845~1858),汗国的统治者趁新疆动乱之际,企图入侵中国领土。1865年,汗国阿克曼吉特要塞司令阿古柏侵入中国南疆地区并自称为汗。1876年(光绪二年)清朝政府派左宗棠进军新疆,粉碎企图分裂中国的阿古柏政权。另一方面,浩罕汗国与布哈拉汗国的对抗加剧,穆扎法尔曾两次(1863、1865)占领浩罕,从而削弱了浩罕汗国抵抗俄国侵略的力量。1876年初俄国吞并浩罕。

第三部分蒙古帝国分裂后的蒙古部族

为了便于进行统治,清朝政府根据其对蒙古地区统治政策的需要,将蒙古地区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内属蒙古包括早年归顺满清的蒙古八旗和内蒙古各盟旗,外藩蒙古包括漠南蒙古和漠北喀尔喀蒙古、新疆厄鲁特蒙古、阿拉善和额济纳厄鲁特蒙古,青海各部蒙古等。

一、内蒙古地区部族

清制,一般称瀚海以南或称大漠以南,为内蒙古,即内扎萨克蒙古。内蒙古地区,东有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和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巴林、扎鲁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有鄂尔多斯和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部居中。包括察哈尔八旗和内扎萨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尔沁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敖汉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鲁特部、阿鲁科尔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腾部、喀尔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乌珠穆沁部、浩齐特部、苏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纳尔部、四子部落、茂明安部、乌喇特部、喀尔喀右翼部、鄂尔多斯部。

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领是非黄金家族,四旗贵族皆称塔布囊(黄金家族的驸马、女婿),不称台吉,其余四十五旗的封建贵族都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贵族皆称台吉,其中科尔沁部首领尤为受到清廷的重视和宠爱。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四个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东部和大小兴安岭附近地区,即元代东道诸王,其后裔部众被统称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属”,又称阿巴噶或阿鲁蒙古。他们由浩儿陈万户、也可万户、察罕万户、山阳(兀者或乌济叶特)万户组成,各万户的统治者一直到15世纪末还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号:齐王(西王)、广宁王(黄苓王)、济南王(进王、郑王)、辽王(刘王)。其中大小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海拉尔河一带广袤肥沃的呼伦贝尔草原和四千户居民被赐给哈萨尔统辖,这四千户逐渐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成阿鲁科尔沁、乌拉特、四子部、巴尔虎、茂明安等8

个部落,统称阿鲁蒙古。

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朝的军队击败西走,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廷。1389年(明朝洪武二十二年),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朵颜卫在屈裂儿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齐叶特。这是因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为主组成。

1510年,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左翼三万户有察哈尔万户、喀尔喀万户、兀良哈万户(这个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卫的兀良哈,而是世代为黄金家族守护不儿罕山陵寝的部族);右翼三万户是鄂尔多斯万户、土蛮万户(蒙郭勒津)、永谢布万户。左翼三万户由达延汗直接统治,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右翼三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管辖权,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这六万户除兀良哈万户以外,达延汗把其余五个万户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领有。在六万户以东的呼伦贝尔东部和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后裔的科尔沁兀鲁思(万户)和明廷所设的以蒙古部落为主的兀良哈(朵颜)、泰宁、福余三卫。

哈萨尔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在汗廷中占有显赫地位,参与汗廷的重大决策。哈萨尔的后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统大汗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因此成吉思汗后裔一直对他们很尊重。达延汗重新划分领地时,保留了科尔沁兀鲁斯(万户),使之同六万户并立于蒙古。当时科尔沁兀鲁思(万户)内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乌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尔罗斯七个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叶特(克列亦惕)、噶滚贺什格、主亦惕、吐亦别滚、伊克明安和萨阿赤惕六个部(鄂托克)。

对于大兴安岭以东的兀良哈(朵颜)、泰宁、福余三卫,蒙古达延汗也没有将他们纳入六个万户之中,达延汗对他们采取了谨慎的态度,通过联姻、结盟和互访等方式逐步将他们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后来科尔沁部避战乱东迁占居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地区,并对之实行统治。现今内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后基本固定成型,并稳定于所属的生活区域。

1、察哈尔部:

关于“察哈尔”的词义,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据蒙文文献,“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全称为“浩陈察罕儿”,起源于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鲁禾帖尼的属民。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体始于成吉思汗创立怯薛军,建立常备的护卫军,于北元达延汗中兴,建立大汗护卫军;衰于林丹汗抗金失败,部众离散衰微。

成吉思汗的怯薛军,是蒙古民族的精华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从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自由人的儿子中挑选的品行端正、武艺高强、相貌端庄的人组成的大汗护卫亲军。在战争中,怯薛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是成吉思汗大军的中流砥柱,披坚执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怯薛军的英雄主义精神,成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怯薛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达延汗建立的大汗护卫军身上得到继承和弘扬。北元大汗脱脱不花、满都鲁、达延汗等直接统治着察罕儿万户。

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山,公元1480年(成化十六年)至公元1510年,巴图孟克达延汗重新统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诸子统治左右翼六个万户。达延汗自驻察哈尔,为左翼三万户之首,统领全蒙古,大汗直接统领的就是察哈尔万户,因此,察哈尔部成为居正统地位的宗主部,成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尔领主世袭蒙古汗位,此后共经历六代大汗。“察哈尔万户驻牧于可可易里速一带,也就是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驻帐于此,以可可易里速为中心,东至应昌府,西接土默特万户的东界,应当是察哈尔万户八部的领属范围,老哈河以东,辽河以西,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袤草原地带,皆属察哈尔万户的驻牧地”(《蒙古族通史》)。

明末察哈尔曾一度称雄漠南。十七世纪初,后金崛起之后,努尔哈赤采取武力打击与政治拉拢的手段,对蒙古诸部进行分化瓦解。察哈尔万户的敖汉、奈曼等部先后归附了后金,努尔哈赤南下时,察哈尔的林丹汗与之进行了殊死战斗,1634年,林丹汗兵败,走殁于甘肃大草滩。次年,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在后金的围困下率部投降。从此,蒙古的正统汗权被女真贵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没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额哲降清后,仍保留部众,被封为察哈尔札萨克旗的固伦额驸和硕亲王(札萨克,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额驸,“驸马”之意),驻地在辽东义州。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经过派人多次稽查、改变,将原察哈尔八部分设为8个札萨克旗。将部改改编为旗时,原察哈尔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别并入他旗,或将蒙古其他部众安插于察哈尔各旗内。随着旗制的建立,原来部界的管辖范围也被全部打乱,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划定了管辖范围。

额哲去世后,其弟阿布鼐袭爵。第三任札萨克和硕亲王布尔尼是阿布鼐的儿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3月,察哈尔林丹汗之孙布尔尼、罗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乱”,联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义反清失败,被科尔沁额驸沙津用箭射死,察哈尔汗裔嗣遂绝,札萨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尔的地位骤然降低,把原驻牧地义州收回,“犁其牧地为牧场,归内务府太仆寺管辖,移其余众到宣化,大同边外驻牧”,其牧地东南距京师430里。其地东界克什克腾;西界归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隶独石口、张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苏尼特及四子部落。清朝对察哈尔部甚为担心,便将归降的喀尔喀、厄鲁特编成佐领归其管辖,废除察哈尔部的王公札萨克旗制,改为总管制,将察哈尔编为左、右翼各4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都统驻张家口管辖察哈尔八旗,依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黄白蓝红,又各分为正旗镶旗,称正黄旗察哈尔、镶黄旗察哈尔等旗,各旗设总管,乾隆时设都统,驻张家口统领。

其后,清朝又将其它各部归附的蒙古人,安插于察哈尔各旗内。把新疆伊犁“额拉得”姓氏,安排在镶蓝旗八苏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旗的“巴尔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尔8个旗,每个旗两个苏木。从青海来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镶蓝旗的八苏木;从昭乌

达盟喀喇沁旗来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黄旗三、四苏木和十四苏木。此外,还迁来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萨绕拉)、贺(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图如特)、武(武那个青)、武(武文得)、梅(梅尔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后,察哈尔愈成了多姓部族。

察哈尔八旗为清朝统治下的一个特殊的区域。他们的地位虽略高于其它蒙古八旗及汉八旗。但却低于科尔沁六旗,只相当于哲里木盟十旗中的后四旗。清朝皇帝又将察哈尔部蒙古以分散驻防等形式,迁居于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兴安岭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尔部蒙古。

2、察哈尔八部(鄂托克)

明朝时期,察哈尔本部有8个鄂托克(部)组成,统称察哈尔八部,明人称之为八大营。按《蒙古源流》出现的顺序排列则为:1、察哈尔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尔克什克腾鄂托克;3、察哈尔浩齐鄂托克;4、察哈尔敖罕鄂托克;5、察哈尔察罕塔塔尔部鄂托克;6、察哈尔奈曼鄂托克;7、察哈尔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尔克木齐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乌珠穆沁、苏尼特也成了察哈尔部的成员,说明经分化、改组察哈尔八部的成员又有新的演变。察哈尔八部与清代所设的察哈尔八札萨克旗制和总管八旗制不同。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齐特由大汗自己统领,其余的或属大汗的弟侄,或属达延罕之子阿赤赖台吉、格哷博罗特等人的后裔。

察哈尔八部左翼又被称为山阳察罕儿,由阿剌处(阿喇克卓特)、敖汉、乃蛮(奈曼)、兀鲁(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组成。右翼又被称为阿鲁(山阴)察罕儿,由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克什旦(克什克腾)四大鄂托克组成。当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为首的军事力量向西方发展的时候,蒙古左翼察哈尔万户和喀尔喀万户的军事力量,在达赉逊库登大汗统率下,向东方迁移兀良哈三卫驻牧地区。鄂托克名称流传下来的有浩齐特、苏尼特、乌珠穆沁、敖汉、奈曼、克什旦(克什克腾),其它鄂拓克以及属于察罕儿的众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儿、兀鲁、阿速、克木齐古特、阿喇克绰忒、打刺明安、实纳明安等。明末清初察哈尔万户各鄂托克的驻牧地分别是:

(1)克什克腾部

由达延汗第六子斡齐尔博罗特所领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师八百有十里。东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里。东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齐特及察哈尔正蓝旗牧厂,南翁牛特,北乌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孙鄂齐尔博罗特,再传至沙喇勒达,称墨尔根诺颜,号所部曰克什克腾,服属於察哈尔。据明代史料记载,克什克腾部驻牧地距蓟州边墙大约1250千米。由此可知,当时这个部大概是察哈尔万户驻牧地之最北边。鄂齐尔博罗特之子为达赉台吉。他们的驻牧地距离明朝边境甚为遥远,似乎他们不曾同明朝发生过任何关系。

“克什克”也做“怯薛”,意既“值班”,克什克腾意既“值班人”。蒙古汗国时,克什克腾是护卫值勤部队,分班轮流值勤。护卫军成员来自万户长、千户长的子弟,任务繁重,待遇很高。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元末。达延汗时,克什克腾隶属察哈尔万户,是亲军中的护卫军。克什克腾对北元汗忠贞不二,1634年额哲孔果尔降清后,才由成吉思汗后裔沙拉勒答率领降清,成为漠南最后一个降清的部落。清顺治九年(1652年)始建克什克腾旗。(2)浩齐特部

浩齐特一词含意是天长日久,旧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继之,其生三子,长子库登号所部为浩齐特,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后,浩齐特部划其七子阿鲁博鲁特,阿鲁博罗特之长子纳楚台吉和次子头喇台吉二人治理浩齐特部族。但是,在记述蒙古各部变迁较为详细的《蒙古王公表传》一书中,又作为达延汗长子

图鲁博罗特后裔达赉逊库登汗领有的部落,谓库登汗“号其所部曰浩齐特”。《清太宗实录》卷17曰:“遣尼堪往迎喀尔喀所属蒿齐忒部落归降额林臣台吉、巴特玛塔布囊。”该部归入喀尔喀万户。后人认为浩齐特又称“好陈察哈尔”,即旧察哈尔。在蒙古历史上,由于封建世袭关系的中断,导致某一部的领属关系的变迁,是屡见不鲜的事。因而,有浩齐特部从最初达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罗特隶属的部,后又隶属于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达赉逊库登汗的变化。

达赉逊库登汗以后,领有浩齐特部的图们汗同他的9个儿子,皆驻牧于明朝广宁卫(今辽宁省北镇县)的正北边一带。当时,图们汗的汗帐设于“山后地名阿力素”(《武备志》所引《兵略》)之地。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山后”所指,即今辽宁省的松岭山脉之北。在松岭山脉之南,为图们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长子)和其诸子的驻牧地。他们的驻牧地东南端,距广宁卫约有七百余里。埃塔必有10个儿子,其中以长子挪门达(脑毛)大黄台吉(清译《蒙古源流》作阿穆岱洪台吉)和幼子宫图台吉最著名。他们兄弟十人,拥有部众万骑。宫图台吉的驻牧地位于最南端,其牧地的东南边距锦州西边的边墙约有250

千米。宫图台吉经常率领部众前往锦州西边墙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进行互市贸易。

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浩齐特部族归附满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博罗特额尔德尼王被封为札萨克多罗贝勒,保留额尔德尼号。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晋升为札萨克多罗郡王,世袭统治浩齐特左翼旗。至此浩齐特部旗之名成为旗名。辖域相当于今锡林浩特东北和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区。旗札萨克府原设在图力格胡都嘎的王爷庙。民国三年至民国十七年(1914年—1928年)属东北三厅察哈尔特区,民国十八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29年—1933年)归绥远省管辖,1934—1944年归属伪蒙疆自治政府。1949年2月中共锡林郭勒盟工委决定将乌珠穆沁左翼旗、乌珠穆沁右翼旗、浩齐特左旗合并为东部联合旗,旗政府驻地为乌珠穆沁右翼旗乌兰哈拉嘎庙(现在的西乌旗乌兰哈拉嘎苏木)。1956年7月,撤销东部联合旗建制,分设为东、西乌珠穆沁旗至今。

(3)敖汉部

敖汉为蒙古语“力”、“权力”、“年长者”之意;拖雷长子蒙哥,人称“兀干王”,他的一支亲军很有名,称兀干王亲军。这支亲军的番号逐渐成为这部分人的名号。原为达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罗特领有,后来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贝玛土谢图的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敖汉部的驻牧地,位于距义州(今辽宁省义县)西边墙约200千米的地方。敖汉部经常在义州西边墙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进行互市贸易。岱青杜楞统率下的敖汉部,拥有部众5000余骑,实力比较强大,十六世纪隶属察哈尔,先在义州西大康堡,后移老哈河,经常活动于大凌河流域。天聪元年,贝勒塞臣卓礼克图举部降清,后封郡王,世袭。东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4)奈曼(乃蛮)部

奈曼也作“乃蛮”,“粘八葛”、“乃亦木德”、“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儿吉斯地区,辽时移牧于阿尔泰山和杭爱山之间。经济和文化发展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玺,政治制度也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为国家类型的集团。据称,“奈曼”一词是数量“八”的意思,因其内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蛮”二字出现,清初始用“奈曼”的写法。当时的辽、金等国,对奈曼的地位非常关注,其首领台布花受金封为“大王”,蒙古语讹为“太阳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辽,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别、速布台所灭。《清史》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达延汗),游牧瀚海北杭爱山,称其部曰喀尔喀。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子二,长子岱

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次子额森伟徵诺颜,以奈曼为部号。额森伟徵统率下的奈曼部,拥有部众5000余骑。

察额森伟徵其子衮楚克(又称衮出斯),称巴图鲁台吉,服属于当时势力最强的察哈尔部(该部当时在辽西)。察哈尔部酋长林丹汗侵略科尔沁部,所行无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满。皇太极天聪元年(1627年),衮楚克率全部人民归附后金,受到皇太极的嘉奖。赐之牧地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东界科尔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汉,北界翁牛特。广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十五分。京师偏东五度。”天聪八年,又明确划定奈曼部界。崇德元年(1636年),依据衮楚克多年的功勋,皇帝赐授之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的爵位,世袭罔替。在奈曼旗札萨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袭多罗达尔汉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萨克职务。哈尔地区的奈曼氏表述为“耐曼”,宁城一带表述为“乃亦木德”。

5)苏尼特部

苏尼特部落是包尔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于贝加尔湖南部,与浩力布力亚特接邻,是具有历史悠久游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称。“苏尼特”一词的来历有三种解释:一说:苏尼特部落是从蒙古国腹地迁来,日行夜宿而得名,“苏尼”指夜,“特”指数量词,表示多;二说:“苏尼特”来源于“苏尼古奇”(古时音:苏尼古德)一词,意为好奇。据说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强,善于猎奇;三说:据《蒙古秘史》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将整个蒙古汗国分为东,西两翼,把人口按兵力划分为十,百,千,万为数,以十进位方法,共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将领,统一蒙古立过汗马功劳而划地赐名,其中把苏尼特首领格鲁根巴特尔排在第五位,为此可以看到苏尼特部落在历史上蒙古汗国时期的重要地位。据历史文献记载第三种解释接近事实,但仍需考证。元太祖十六世孙图噜博罗特,再传至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号其部曰苏尼特。

蒙古汗国时期,苏尼特部落从蒙古中部迁址南部,即现张家口以北地带,属察哈尔八部敖特克。巴图孟克达延汗时期,苏尼特部落居于南从现阿巴嘎旗库尔查干淖尔北岸到杭盖戈壁,东从浩齐特到西边四子王旗的广阔地域。宝迪阿拉克汗时期,他的长子达力顺首领乌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台首领苏尼特部。林丹汗时期,因满清侵占北元而无法统领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尔万户,当时西部三万户叛乱,东部科尔沁,哈拉沁归满清,政权不稳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万户时,察哈尔部的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嘎敖特克迁址到杭盖依靠哈拉哈而去。苏尼特部于1627年迁往杭盖时已分为左,右翼两个旗,由宝尔海楚胡儿之子达布海胡舒其首领苏尼特左旗,由宝音之子朝尔洪台吉首领苏尼特右旗。

1634年,林丹汗去世后,他的夫人和儿子额日和洪格尔投靠满清,献传国玉玺,从而整个察哈尔敖特克归满清管辖。1637年苏尼特左旗首领达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与满清汗取得联系,并于1639年9月26日满清政府同意建立苏尼特左旗,实行王朝旗制。《清史稿》载:“天聪九年,其济农叟塞、贝勒滕吉思来朝,后封叟塞郡王,主右翼,滕吉思弟滕吉泰郡王,主左翼,袭封。”从1639年至1946年共约十七代郡王统治了苏尼特左右旗。

苏尼特左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部,旗地东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尔正白旗和镶白旗,西与苏尼特右旗(今苏尼特右旗及二连浩特市)接壤,北同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毗连。相当于今天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部。东接苏尼特左旗,南接镶黄旗察哈尔,西与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交界。相当于今天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现今的苏尼特蒙古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现有人口为43000多人。

(6)乌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孙图罗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戈壁南,达赉逊库登汗三弟翁衮都喇尔(史料或作堵剌儿)所率之部。乌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卫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语为“葡萄山人”,因为他们原在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驻牧,故有此名。明代时,漠北的蒙古部族间发生纷争,乌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迁漠南。他们看中了大兴安岭以西、宝格达山以南的草场,即在此驻牧下来。世宗嘉靖年间,头领翁衮都喇尔诺颜将所辖部落,沿用此名称,始定名为:乌珠穆沁部,这就是现代乌珠穆沁草原名称的由来。翁衮都喇尔在政治舞台上曾经十分活跃,几乎参加了图们汗组织的所有军事活动。到目前为止,对于乌珠穆沁部当时的驻牧地,还不能确定。17世纪,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年间,乌珠穆沁部落首领道尔吉与林丹汗不合,率所部迁到克鲁伦河一带驻牧。崇德元年(1636)归附满清。

清朝崇德年间(1636—1643年)设乌珠穆沁左、右两翼旗,直沿至民国年间。左翼扎萨克(执政王)驻在鄂尔虎河(乌拉盖河)畔之奎苏陀罗海(乌拉盖苏木东北)。1945年东乌珠穆沁旗6个苏木在西乌道尔吉王和其弟东乌扎萨克带领下与乌兰夫部冲突兵败,北迁蒙古国,两年后驻牧于蒙古国道尔诺特省克鲁伦河附近,至今游牧于布日干等三个苏木中。原东乌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乌拉盖、额仁高比等两个半苏木人口。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东部联合旗(东乌、西乌),1956年分设为东乌、西乌两个旗(约一半西乌人口、地域并入东乌珠穆沁旗)。

(7)察哈尔万户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现不知是由哪位台吉领有,其驻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图鲁博罗特后裔中,其次子贝玛土谢图长子埃塔必一支和图们汗之弟威正达尔罕一支,在察哈尔万户中实力雄厚,举足轻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们领有的鄂托克名称。

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尔部队出征之际,阿鲁部一名济农派遣三百人组成的哨探,对其后方的阿喇克绰特部进行袭击,把阿喇克绰特部奥鲁中的老弱妇幼斩尽杀绝后,携带林丹汗管领阿喇克绰特部事的太后扬长而去。从此林丹汗六万户之一的阿喇克绰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济农北遁,林丹汗妹婿杀害桑哈儿寨济农以后逃入明边。脑毛大之孙桑哈儿寨洪台吉在林丹汗西迁以前掌管阿喇克绰特部,因为他被牵连到敖汉、奈曼二部与爱新国联盟之事,同克什可腾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讨伐,从此阿喇克绰特部失去相对独立的地位,在西迁过程中逐渐被合并到察哈尔本部。

(8)多罗特部

多罗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联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尔部中离明边最近,与明朝的关系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并阿喇克绰特等察哈尔所属部落时没有碰多罗特部。多罗特部控弦5000人马。天聪二年皇太极袭击多罗特部的敖木林战役中所获之人多说为妇幼,很明显,他所袭击的时多罗特部之后营地——“奥鲁”。此时的多罗特部兵丁跟随林丹汗与右翼作战。归附爱新国时多罗特部以察哈尔本部名义投奔爱新国,没有建立单独的扎萨克旗,从此多罗特之名消失。显然它融合到察哈尔本部中了。

3、内扎萨克八部:

内扎萨克八部,始祖哈撒尔,为也速该次子,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弟,他从少年时代起辅佐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哈撒尔以“神箭”著称,“勇力善射”、“矢无虚发、应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说。成吉思汗曾说:“有哈撒尔之射,有别里古台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后来,蒙古文献均称哈布图·哈撒尔,即射箭好手哈撒尔。哈撒尔是蒙古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一员猛将,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谋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