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电脑课脱离老师控制方法

关于电脑课脱离老师控制方法

关于电脑课脱离老师控制方法
关于电脑课脱离老师控制方法

关于电脑课脱离老师控制方法

开始-运行-键入gpedit.msc-确定

出现组策略–用户配置-管理模板—控制面板-禁止访问控制面板(点开)—点已禁用—确定然后关了然后开始-设置-控制面板-防火墙- 开启-不允许例外-确定。然后大功告成下面是图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

步骤五

步骤六-打开控制面板方法见上

步骤七

好了完了记得确定

常用公式轻松记忆

常用公式轻松记忆 1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量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4、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3、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4、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5、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小学奥数公式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的公式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 摘要:综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自动控制理论所经历的 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最后 指出,各种控制理论的复合能够取长补短,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动控制理论自创立至今已 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为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 的经典反馈控制理论;第二代为50、60年代在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代为60年代中期即已萌芽,在发展过 程中综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运筹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本质上是频域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方法)都是建立在控制对象精确模型上 的控制理论,而实际上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和过程大多具有非 线性、时变性、变结构、不确定性、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难以建立 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自动控制专家和学者希望能从要解决问题领域 的知识出发,利用熟练操作者的丰富经验、思维和判断能力,来实现对 上述复杂系统的控制,这就是基于知识的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智 能控制。本文将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 情况及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1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 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 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制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自动控制科学 的核心。自从19世纪Ma xw el l对具有调速器的蒸汽发动机系统进行线 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及稳定性分析以来,经过20世纪初Ny q ui s t,Bo de, H a rr is,E va ns,Wi e nn er,N ic ho l s等人的杰出贡献,终于形成了经典 反馈控制理论基础,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 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域方法,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 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 系统更是无能为力。随着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出现及其应用领 域的不断扩展,促进了自动控制理论朝着更为复杂也更为严密的方向发

十种初中物理公式记忆方法

十种初中物理公式记忆方法 初三物理公式记忆方法: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8、因果(条件记忆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则的条件时,可根据由于在磁场中有电流,而产生力,就用左手定则;若是电力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就用右手定则。 9、图表记忆法:可采用小卡片、转动纸板、列表格等方式,

将知识内容分类归纳小结编成图表记忆。 10、实践记忆法:如制作测力计,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在弹簧的伸长与外力成正比的知识。 11物理记忆的特点 物理记忆以表象为载体: 表象是人们过去已经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在活动时,痕迹的再现或恢复就成为表象。如,我们要理解g=mg 这个公式,就可以借苹果落地的图像痕迹为载体加以理解:苹果有质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苹果才始终落地。 物理记忆以理解为基础: 由于物理知识抽象、简洁,单从字面上记忆是无效的。实践证明: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识,才能有效记忆。不理解的知识是不可能长期储存在记忆库中的。如有的学生把v=s/t误写成v=t/s,只要我们对照速度的定义便知道哪一个公式有误。 物理记忆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 物理记忆应该突出重点,关键点;应该记住具体知识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物理知识系统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识结构。结构化的物理知识具有简化信息,增强知识的操作性和产生新的命题的功能。这种对物理知识的加工和组织,是对记忆的简化和升华。 12.物理记忆应遵循的规律 及时复习,经常运用。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速度曲线”,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实验证明:对刚掌握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后可能遗忘20%,一周后遗忘30%,一月后只能保留50%左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所有公式和记忆技巧总结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所有公式和记忆技巧总结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8、减数=被减数-差 9、被减数=减数+差 10、因数×因数=积 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2、被除数÷除数=商 13、除数=被除数÷商 14、被除数=商×除数 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 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几何公式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公式:V=a×a×a 2.长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5.梯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圆

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r 7.圆柱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 8.圆锥 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 9.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算术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

如何记忆公式

数学公式的记忆步骤和方法 2011年11月03日 09:10 爱学网江苏在线 1.弄清公式结构 例二项展开式为: (a+b)n 2 n-2 2 = Cn0 +C a b C a b + …+C abn-1+C bn。 n 对公式右边作如下分析:(1)共有(n+1)项,全带正号;(2)每项 由三部分的积组成,呈Cab的形式;(3)a的指数从高到低(n到0);(4)b的指数从低到高(0到n);(5)C的下标恒为n,上示从低到高,明白以 上五点后,学生即可逐步写出这个公式。开始可能慢了些,但熟练后,即可 直接写出二项展开式。 2.赋予一个名称,或使用一个记号 有时候,为了加深对某个公式的印象,可以自己赋予某一公式的部件以 一个合适的名称,也可以使用一个恰当的记号。经过这种刺激,反而使学生 记住这一公式。 例如,点(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d由下公式计算: |Ax0??By0??C| d = A2??B2 此外,分子容易记住:把点代入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左边后,再取绝对值。 但分母可能要忘却,我们称 A2??B2为(该直线方程的)法化因子。由于 此名称关系,学生就会记住:还要除以一个叫法化因子的东西——而这正是 我们的目的。 当然,名称也并非胡撰的。事实上,直线方程在化为法线方程时,确实 需要除以 A2??B2,故称其为法化因子。 数学上有些公式,或是不常用到,或是重要性相对来说较为次要。这些 公式,不必一定全部记住,只要记住其大概的推导方向,或推导方法。直到

要用时,临时推导一下即可。 ? 4.利用图表 某些公式,可以制成一个图或一个表,借此,可较为轻松地记住这些公 式。 例如,初学“同角三角函数间关系”对其中关系式可能较难记忆,右图 可以协助记忆: ①对角线上两个三角函数乘积为1。 如sinα?cscα=1。 ②带阴影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 值的平方。 如sin2a+cos2α=1。 ③六角形任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二个顶点函数值的乘积。 如sisα=tgα?cosα。 5.代入特殊值 例如,对某学生来说,正弦函数的三倍角公式是甲?还是乙? 甲:sin3α=3sinα-4sin3α, 乙:sin3α=4sin3α-3sinα. 他记不准了(主要该生把它与cos3α的公式混淆起来了)。这好办,令α= 30°null,null,u65292X从甲得1 = 3× 成立。 12- 4×18= 1,真,而乙为1 = -1,不对,故认定甲 这里特别要注意,特殊值必须选好,要能区分,又要易于计算。如选α =60°null,null,u65292X则无从区分。 6.编制口决 有时候,为了记住某个公式,或为了正确地使用公式,可以根据公式的 特点编制一些口诀,运用口诀就可以较方便地解决这种记忆。 例:三角学中有所谓诱导公式,它由54个公式组成。如果记住这54个公式,脍炙人口的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就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7.记住一般的公式。 有些公式,是更一般公式的特例。因此,单独记住它是不妥的。这似乎 是“就事论事”。更主要的是,没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故还不如记

数学公式记忆的简单方法

数学公式记忆的简单方法 1. 用语言描述公式 比如我们前面描述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横坐标之积与纵坐标之积的和”, 再比如同底数幂相乘的公式,可直接描述为“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公式,可直接描述为“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可能这些还不足以简洁神奇,那么“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聊聊十字,就概 括了六组几十个诱导公式,简直是高中数学中的“神诀”,朗朗上口,轻松记忆,很多高 中生毕业后,可能数学知识忘了,但这句口诀,终身难忘。 2. 抓住公式特征 比如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公式特征相当明显,即两个余弦乘积减去两个正弦乘积,用谐音“科科减赛赛”或者“哭哭减笑笑”就很好记 再比如,一个不常用但一旦用了就很方便的公式 公式特征是“sin上面1-cos,或者sin下面1+cos”,根据这个特征,可谐音记作“山上一剑客,山下一侠客”,生动好记,还有些趣味。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琢 磨这些公式的特征 3. 运用类比和比较记忆 比如上面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记住了,那么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可以类比记忆, “哭哭加笑笑”,同时还可类比记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正切公式,诸如此类 再比如,学过等差数列后,你熟悉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去 理解记忆等比数列的性质,例如,等差数列的下标和如果一样,那么它们的和相等,到了 等比数列这,就是它们的积相等了; 再如,等差数列前n项和有一个公式是n乘以中间项,那么类比到等比数列,可得相 似结论:等比数列前n项积,等于中间项的n次方。诸如此类,类比在数列的学习中,是 一种特别重要的思想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 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

微机与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书

微机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书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微机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书实验名称: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实验二典型系统瞬态响应和稳定性学习中心:无锡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批次:201309 姓名:曹佳军证件号码:320283************学号:913911484 同实验者姓名:黄海光、高雁、曹佳军、吴惠刚、蒋国荣、朱国兴、刘贞元实验时间:总评成绩:评阅教师:成绩评定文字图表数据处理内容完整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并掌握TAP-2教学实验系统模拟电路的使用方法,掌握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2.

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3. 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二、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设备名称 1. 超低频示波器一台 2.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3. 万用表一块规格型号编号备注三、实验原始数据实验前选定典型换接模拟电路的元件参数各两组。1. 比例环节Ui(S)KUo(S)图1-1A 比例环节方块图Uo(s)?K Ui(s)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如图1-1B所示,其传递函数为: 1 R1R0Ui-+R10K-+R10KUoR0=100k R1=100K;和得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即Ui(t)?1(t)时,则K?Ui(s)?1/s,式得到R1R0 1Uo(s)?K? s所以输出响应为Uo(t)?K 其输出波形如图1-1C。输出1kUi(t)Uo(t)t图1-1C 比例环节输出波形图 2. 积分环节1TS图1-2A 积分环节方块图Uo(s)1? Ui(s)T?s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如图1-2B

记忆方法:最全的记忆数学公式

本文集资料共4个分类: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快速阅读、潜能开发。每个分类都有多个资料,可在百度文库、新浪爱问共享、豆丁文库中直接搜索:“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快速阅读:”“潜能开发:”,即可找到更多资料。 1. 记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人脑不应该去和电脑比拼记忆力。我们记忆的目的不是为了挑战自己的记忆力,而是为了在中高考中帮助我们解题,或者用来解决别的实际问题。有意义的东西才去记,没意义的东西就不要记。 不要迷信一些花里胡哨的记忆诀窍。比如,不管是用“谐音法”还是“图形法”还是别的什么方法来强行记忆圆周率后的几十位数字,这些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有这个工夫,不如多解几道数学题,对提高数学成绩更有帮助。 2. 根据知识的用途来决定记忆的重点 并不是所有需要记忆的东西都要记得一清二楚才算“记住了”。只要得到了我们背一个东西所希望得到的收获,就算“记住了”。 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公式的记忆,目的是为了计算解题,所以重点在于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用起来才灵活;语文的诗词和文段,重点在于理解它的构架和文笔,写作的时候才能借鉴,至于个别字词记忆有点小差错,其实没什么关系;历史政治知识的记忆,重点在于记住历史事件的脉络和政治理论的逻辑结构,在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用得上,至于具体的表述,不需要记得一字不差;英语文章的背诵,重点在于加深对单词、语法和句型的理解,背完之后把文章忘了都没关系,记住文中有用的语法和句子结构就行。 3. 只有真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记忆=90% 的理解+10% 的背诵。花在理解上的时间一定要比背诵的时间多,这样学习才有效率。没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死记硬背,只会有两种结果:第一,记得慢,忘得快;第二,记得快,忘得更快。 如果有一些知识记起来很痛苦,或者不断地背又不断地忘。首先要怀疑的不是自己的智商,而是自己对这些知识有没有彻底理解。 4. 彻底理解是指明白过程而不是记住结果 在某一块知识的内部,如果你知道它里边最简单的概念与最复杂的内容之间的联系,那么你对这一块知识,就算彻底理解了。它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复习解析几何的时候,你可以先问自己:“解析几何最简单的概念是什么?”然后问自己:“解析几何里面哪些地方我觉得最难,最搞不清楚?”然后,你试着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搞清楚怎么从这些最简单的概念一步一步推出最难最复杂 的知识点。只要你把这个过程搞清楚了,那么,这些难点对你而言,就可以算是彻底理解了。这个方法,对任何一种有规律的知识,都是有用的。 5. 把握知识的规律可以让记忆事半功倍 在彻底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的规律,可以让我们的记忆事半功倍。寻找规律的方法,将通过一系列的例子详细讲解。 怎样记忆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这个知识虽然是初中学习的,但是高中的几何包括立体几何都是经常要用的,如果不熟悉,很多高中几何题基本没法做。全等三角形虽然简单,但是

十种初中物理公式记忆方法

十种初中物理公式记忆方法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8、因果(条件记忆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则的条件时,可根据由于在磁场中有电流,而产生力,就用左手定则若是电力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就用右手定则。 9、图表记忆法:可采用小卡片、转动纸板、列表格等方式,将知识内容分类归纳小结编成图表记忆。 10、实践记忆法:如制作测力计,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在弹簧的伸长与外力成正比的知识。记忆的方法,千法万法都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要活记活用,不可死记硬背。 把我个人学物理的心得总结一下,如下; 1.要熟记公式概念一些常见的物理模型 2.掌握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这些方法老师在课堂上都会有总结 3.其实,物理的各种题,万变不离其宗,总结起来也没几个题,运动与力(实际物体受力分析与运动,电磁场带电粒子的运动等),功能转化,电路问题 4.建议错题经常看,可以避免重复犯同一个错误 5.要都背知识点,只有当你记住之后才谈得上如何去用 6.最后送你一首诗:题意读三遍,题图画傍边 已知未知都标上,状态过程动画现 受力运动都分清,隐含临界是关键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三版 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填空 1.所谓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对生产过程等进行自 动调节与控制,使之按照预定的方案达到要求的指标。(1.1) 2.18世纪瓦特(Watt)利用小球离心调速器使蒸气机转速保持恒定。(1.1) 3.若系统的输出量不被引回来对系统的控制部分产生影响,这样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 统。(1.2) 4.若系统的输出量通过反馈环节返回来作用于控制部分,这样的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1.2) 5.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同则称为正反馈。(1.3) 6.恒值控制系统的特点是输入量是恒量,并且要求系统的输出量相应地保持恒定。(1.4) 7.随动系统的特点是输入量是变化着的,并且要求系统的输出量能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作 出相应的变化。(1.4) 8.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通常是指系统的稳定性、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1.5) 9.控制系统的动态指标通常用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和振荡次数来衡量。(1.5) 10.经典控制理论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概念基础之上的。(1.6) 11.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变量概念基础之上的。(1.6) 单选 1.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性能是() (1.5) 动态性能稳定性稳态性能快速性 双选 1.若系统的输出量通过反馈环节返回来作用于控制部分,这样的系统称为() (1.2)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2.开环控制系统的适用场合是() (1.2) 系统的扰动量影响不大系统的扰动量大且无法估计控制精度达不到预期要求系统未设反馈环节系统的扰动量可以预计并能进行补偿 3.闭环控制系统的适用场合是() (1.2) 系统的扰动量影响不大控制精度达不到预期要求系统未设反馈环节 系统的扰动量大系统的扰动量可以预计并能进行补偿 4.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量变化的规律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和() (1.4) 连续控制系统伺服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时变系统 5.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间的关系可分为() (1.4) 连续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 6.恒值控制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类自动控制系统,例如() (1.4) 火炮控制系统自动调速系统雷达导引系统刀架跟随系统水位控制系统

微机与自动控制原理第3阶段测试题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微机与自动控制原理》第六至七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1、校正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虚线所示,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实线所示。请确定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指出校正装置的类型及其特点。(20分) 2、离散系统如图。(1)求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2)求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3)求K=1输入为单位脉冲信号的响应。(20分) 3、试求差分方程(2)3(1)2()0c n c n c n ++++=的解.初始条件(0)0,(1)1c c ==。(20 分) 4、离散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T=0.1秒。(1)求输入为单位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2)判别系统稳定性。(20分)

5、离散系统结构图如图。采样周期为1秒,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按照最小拍系统设计数字控制器。(20分) 附:参考答案: 1、校正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虚线所示,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实线所示。请确定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指出校正装置的类型及其特点。(20分 ) 【解】串联校正装置特性如图点划线所示,其第一个转折频率是0.01,第二个转折频率是0.1,低频段的增益是1。所以,其传递函数为 ()..C S S G S S S ++== ++1111001111001001 这是一种滞后校正装置,它对原系统的稳态精度没有影响,使系统的相角裕度增加。它使已校正系统截止频率下降,有利于抑制高频干扰,但系统的响应时间增加。

2、离散系统如图。(1)求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2)求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3)求K=1输入为单位脉冲信号的响应。(20分 ) 【解】(1)系统的开环Z 传递函数为 ()K Kz G z S z ?? ==??-?? 1Z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z Kz -+=10 用劳斯稳定判据求解 令w z w +=-1 1代入上述方程,得 ()()w w K w w w w K w Kw K ++-+=--+--++=++=11 1011 111020 K ∴>0闭环系统稳定。 (2)当()r t t =时 ()()() Tz R z r t z ??== ??-21Z

初中数学公式记忆口诀

初中数学公式记忆口诀 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a-b)2n=(b-a)2n 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代入”口决: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中—大)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初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

我对自动控制原理与计算机的认识

我对自动控制原理与计算机的认识 岑佩100205011121 摘要:目前在我国很多行业中都普遍运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它与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且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本文着重讨论计算机是怎样进行自动控制的以及与计算机应用有密切关系的几个自动控制问题,即计算机与自动化控制之间的联系与结合。 1、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中,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无疑是最卓越的成就之一,因为它早已从单纯的“高速计算”手段进入了以非计算应用为主的阶段,这种改变为整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由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其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显然,由于受到生理方面的种种限制,人在动作速度、精度、一致性及分辨率等方面都受到了阻碍,因此单纯的人力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要求,我们不得不借助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但是常规的控制仪表和模拟装置在多变量控制和随机控制等方面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过于复杂的控制过程甚至无法实现。而计算机的记忆通讯功能正好弥补了常规控制仪表和模拟装置的不足,它能够对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进行组织管理,大量的储存能力,逻辑判断和自动运算将生产变为一个自动化的整体,保证了整个生产过程始终都能保持最佳运行状态。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相辅相成,形成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即“以计算机为控制手段对整个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 1、计算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特点 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无异于如虎添翼,计算机利用强大的逻辑函数能力,判断功能以及飞速的运算本领对其储存的信息进行分析运算,这使得计算机自动控制能够达到常规自动控制达不到的性能指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控制具有灵活性。(2)控制管理具有方便性,控制与管理监控结合使得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控制具有高准确性,能够达到最优控制。(4)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投资,并且提高了效率。计算机自动控制在化工、制药、纺织、冶炼、食品等各种行业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效。 2、计算机自动控制工作的原理 自动控制理论作为一门技术科学它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其发展的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主要运用于工业生产。二战过后,自动控制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单一输入和单一输出和线形定常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 为了使一个复杂的控制任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需要在控制装置和被控制对象之间建立一定的连接方式,即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制的输出量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是需要严格控制的物理量,例如压力、速度或者温度等等;而作为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作用的机构总体,控制装置基于最基本的反馈控制原理和反馈系统可以采用不同原理和装置来控制被控对象。反馈装置是根据被控制量提供的反馈信息从而实现控制装置对被控制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反馈信息是用来保证对被控量进行控制任务的,控制装置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保证了控制的准确性。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1)监督系统。计算机的监督系统是根据生产工艺的一系列参数和相关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最佳值作为数字调节器和模拟调节器的比例中项定值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的分级控制。(2)数据处理系统。为了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可能的走向进行分析这要求计算机以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精确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便数据的本身没有任何可控性,但是它能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相关的依据。 4、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的结合 4.1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一般来讲控制计算机主要包含了下列硬件:(1)处理器;(2)传感器输入;(3)控制输出;(4)实时时钟;(5)通信硬件。对于控制输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模拟,二是脉冲,三是数字。相应于每种不同的输入都需要不同的处理硬件和软件。连续量传感器件模拟输入的值是电平,开关器件则产生离散的二进制输入。举个例子来讲,例如水位传感器,当水位喂达到某一固定值时,传感器开关是断开的,只有当其超过固定水位的时候开关才会闭合。根据输入的逻辑信号控制计算机可以判断液面有没有达到界面。脉冲装置则根据一个事件输出脉冲信号。例如光电检测器,每当通过一件物品时,

集合与函数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集合与函数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1.2.1 函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作定义域,与x 的值对应的y 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值域. 2. 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x x a a ≥=+∞,{|}(,)x x b b <=-∞,{|}(,]x x b b ≤=-∞,(,)R =-∞+∞. 3. 决定函数的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当且仅当函数定义域、对应法则分别相同时,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例题精讲: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 21 y x = +-;(2)3 3 12 x y x -= --. 解:(1)由210x +-≠,解得1x ≠-且3x ≠-, 所以原函数定义域为(,3)(3,1)(1,)-∞----+∞. (2)由3 30120 x x -≥???--≠??,解得3x ≥且9x ≠, 所以原函数定义域为[3,9) (9,)+∞. 【例2】已知函数1()1x f x x -=+. 求:(1)(2)f 的值; (2)()f x 的表达式 解:(1)由121x x -=+,解得13 x =-,所以1(2)3 f =-. (2)设11x t x -=+,解得11t x t -=+,所以1()1t f t t -=+,即1()1x f x x -=+. 点评:此题解法中突出了换元法的思想. 这类问题的函数式没有直接给出,称为抽象函数的研究,常常需要结合换元法、特值代入、方程思想等. 【例3】已知函数2 2 (),1x f x x R x =∈+.(1)求 1 ()()f x f x +的值; (2)计算:111 (1)(2)(3)(4)()()() 234 f f f f f f f ++++++. 解 :(1)由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理论 (A/B 卷 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 (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 阻尼比=ξ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 6、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

函数为 。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 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

记忆公式方法

陈华亭老师的记忆方法公式总结 一、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随机模式” 1.整体把握。由两部分相加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开三次方的根号;后一部分是下限。 2.根号内有一个分式。 根号内内容的联想(以下内容纯属戏说,不代表本人观点):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与爱心的家庭孩子数量是3个(看公式——3b)。目前一个孩子时,很多家长感到身心疲惫,三个孩子时,家长可能更加心力交瘁(看公式——δ——都扭曲成什么样子了)。由于夫妻双方一个在外挣钱养家糊口,另一个在家照顾孩子,所以在家的一个是既当爹又当妈(公式中的平方)。 尽管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很辛苦,但由于孩子们都有爱心,因此,四个人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公式分母的“i”)的氛围之中,依然其乐融融。 二、回归直线法公式 看看下面一款由我开发第一集,网校学员“曹操粉丝”开发续集的一款“财管游戏”: 记忆元素:生物学中染色体x为女性,y为男性,累加符号西格马为“房子”。 b的记忆: 分子:一男一女结婚了(住进了一套房子),在国人的观念中,结婚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此有n个人来表示祝贺(),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号),两个人离婚了(),在国人的观念中,离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此,结婚时的n个人消失了。分母:将分子中Y替换成X。 a的记忆: 分子:在一个房子里住着两个美女(),隔壁的一个房子里住着一个帅男(),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号),一个美女与帅男结婚了(),另一个房子里,只剩下一个美女暗自神伤()。 分母:同b的分母。

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公式如下: 按照陈老师的记忆公式: C=S-X:可以理解为看涨期权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与执行价格的差额。 利用这个公式继续拓展,执行价格是一个未来的数值,需要用连续复利系数来折现,即 ,,然后再把S乘上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推算公式: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微机及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科目: 《微机与自动控制原理》第一至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1.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求系统传递函数 ()() ,()() C s C s R s N s 。(15分) 2. 设图(a)是系统的结构图;(b)是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确定系统参数12,,K K a 。(15分) 3.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 ()(1)(12) K s G s s Ts s +=++,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T 和K 。(15分) 4. 已知闭环传递函数为:1110 1110 ...()...m m m m n n n n b s b s b s b s a s a s a s a ----++++Φ=++++,误差定义为:()()()e t x t y t =-,请证明:(1) 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稳态误差为零的充分条件是:0 1 110 ()...n n n n a s a s a s a s a --Φ=++++。(2)系统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稳态误差为零的充分条件是10 1110 ()...n n n n a s a s a s a s a s a --+Φ=++++。(15分) 5. 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1)求 ()0,()1()n x t f t T t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2)为了消除稳态误差,系统结构应作如何变化,并给出分析结果。(20分)

6.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求(1)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 () C S R S ;(2)使闭环极点实部为-5,且系统阻尼比0.707ζ=,写出闭环极点坐标表达式;(3)求使得系统极点为上述位置的12,K K 值。(4)设计0()G s ,使得n(t)单独作用且为单位阶跃函数时不产生稳态误差。(20分 ) 附:参考答案: 1.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求系统传递函数()() ,()() C s C s R s N s 。(15分) 【解】(1)用信号流图法求 () () C s R s 三个单回环回路, 1a L G H 1=-,b 33L G H =,c 23123L G G G H H H 1=- 一个两两不相接触回路, b 313a L L G G H H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