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2018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2班平均分达到60分

3、4班平均分达到50分

三、一轮复习具体实施方案

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全面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第一轮复习必须讲究策略,抓细抓实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网络,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原则

1.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教材,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的观点,对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逐字逐句进行理解。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习题、阅读材料、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要扫清知识死角,把书本念厚。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清楚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是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同一个内容,是一个整体。

2. 夯实基础,落实双基,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

第一轮复习中在知识内容的讲解上求全和实,在学生练习题上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的训练。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为了尽可能少出错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查结果。

3.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上。要分析并提炼出题目所给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物理定理、定律解题。有些老师总是剥夺学生的思考时间,讲课时喜欢代替学生审题,讲解大量的题目,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这样的课,学生很快生厌,觉得

是老生常谈,没有新鲜感,老师讲过的内容“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情绪没被调动起来,没有进入思考状态,当然复习效率低,能力提高慢了。

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对隐含条件的挖掘;

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理清和形成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系统化并非易事,在单元复习时应注意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如复习力学知识时,我是这么做的:让学生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运动定律是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了解动量、冲量和机械能则是从时间、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更为简便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4 .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分层训练阶梯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可是年级越高,规范化程度越低,不少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

吃大亏的。要求学生平时复习一定要书写到位,解答题应该写哪些步骤、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一步是采分点、能占多少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训练自己的思维习惯,做到规范性解题。

(二)、复习步骤

1.备课组制作复习案

精选精做(知识整合基础梳理—通法演练-视野拓展(近3年高考真题)-巩固诊断-查缺补漏)。

2. 讲解知识点

首先精选复习资料上的内容及题目,每一本复习资料都有自己的特点,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学生的,需要一个“选”字。因此老师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复习资料不要照搬照抄全盘接受,更不能被资料牵着鼻子走,不要做资料的奴隶,而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去粗取精,增删修改,取我所需,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然后结合教材和考试大纲,逐一讲解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如前所述:物理概念的复习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则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详讲,其他知识略讲。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出现厌倦心理和畏惧心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的大脑动起来。

3. 例题分析与讲解

就复习过的知识点选择教材、教辅资料中有代表性的例题或将例题进行变形进行分析,一是为了强化知识点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是在例题的分析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提高学生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要做到针对性强,除重点、难点知识外,侧重讲解题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

4. 学生自我练习

知识的掌握还是靠学生,结合教辅资料布置适当习题,回避一些太难、太偏的题。针对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多练。根据高考的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不搞撒大网捕小鱼,不搞题海战术,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重点知识要多练,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对常考的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并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单元总结及测验

每一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总结,并结合月考测验,认真做好试卷讲评,就学生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重点突破。试卷不要从头到尾每个题详细讲评。而是画龙点睛,对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着重评;学生都会的题目只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讲评并非老师唱独角戏,形式以多样化为好,可以老师评,也可以学生评,还可以师生一起评。

总之,要让学生静下心来,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研究,一块一块地总结。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看自己的知识漏洞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漏洞?是做题少,还是基础不扎实?是方法不对,还是思维不准?然后,集中大量的精力,化大的力气把它补起来。具体方法是:回忆老师所讲,回想自己所做,明白题目要求,清楚答

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一. 教学内容: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ω=Cω,轮上边缘各点v相同,v A=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处,运行速度3.1km/s。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G22 1 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g GM R 02= g g R R h R h '()=+2 2——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r GM 、r m v r GMm 22=、v =r GM 、r m v r GMm 22==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 r GM =gR gR 2=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位,求?y t x y t g T v S T v x v t v v y g t v g t S v t g t v v g t tg gt v tg gt v tg tg == === ==+=+= = =20002 02 224 02 220 12 1421 2αθαθ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g △t ,△p =mgt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考点网络化、系统化 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因为高考试题近年来突出对物理思想本质、物理模型及知识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 例如学习电场这章知识,必须要建立知识网络图,从电场力和电场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并掌握。 二、重视错题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错题本的建立,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去做这件事情,北京新东方一对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同时也要求学生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在大考对错题本进行复习,这样的效果和收获是很多同学所意想不到的。 三、跳出题海,突出高频考点 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不要盲区的去大

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提升解题能力 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在选择题上的失手将使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选择题共48分。所以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盛海清老师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会的题目都拿到分数,不错过。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应试能力 2019年北京高考命题将加大落实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甄别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物理运动过程、条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在处理复杂物理问题是一般要定性分析可能情景、再定量分析确定物理情景、运动条件、运动特征。 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

最新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6分)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2.(6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3.(6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m和x 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m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4.(6分)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5.(6分)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 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9年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为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经备课组老师讨论决定,将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为主。计划如下 一、时间按排:2019年3月底至2019年4月底(第五-----九周) 二、内容安排暨专题设置: 专题一:物理实验(六课时第五周,由李振德老师负责) 专题二:力与运动(六课时第六周,由徐光范老师负责) 专题三:功和能热学(六课时第七周,由陈立平老师负责) 专题四: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六课时第八周,由吴雷老师负责) 专题五:电磁感应和电路,交变电流(六课时第九周,由刘兆祥老师负责) 三、其它问题:我们认为要搞好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与直线运动;平抛与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热学部分:分子运动论,热力学定律,理想气体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完整)高三物理复习计划.doc

高三物理复习计划2018-08-25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习的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实际问题。 二、复习计划: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时间上约从八月份到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即2018 年9月到2018年3月,约6个多月的时间,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 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 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学生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 ( 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等 ) 进行小综合复习,时间为 2018年三月到四月底,大约需要二个多月时间,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板块 ( 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 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 是在本知识块及其关联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的小 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 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时间为 2018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综合复习练 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 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措施: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 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走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走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 (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选考模块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抓住规律区别对待。 选考模块的复习要突出对五个二级知识点的加强(选修3—4中四个,

选修3—5中一个)。由于分数的限制,该部分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扩大知识面上,特别是选修3—3,没有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应该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希望认真钻研教材。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弄透,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需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是从这里取材的。 实验部分一直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的理论部分一般在第一轮中进行,我们把“走进实验室”放在第二轮。历年来尽管在实验部分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掌握的情况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中高分、低分悬殊较大,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思想重视不够、学习方法不对。实验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目的和原理,特别是《课程标准》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即使是考查教材上的原实验,也是改容换面而推出的。原理是为目的服务的,每个实验所选择的器材源于实验原理,电学中的控制电路与测量电路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把握的地方。复习中还要注意器材选择的基本原则,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则是二轮实验复习的一个目的。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选做题中考实验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要忽视这方面内容。 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

2020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新高考)(解析word版)

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 C.实验是有关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与原子核无关,故C错误;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导致发现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2.北斗问天,国之夙愿。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与近地轨道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A. 周期大 B. 线速度大 C. 角速度大 D. 加速度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卫星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22 2 24Mm v G m mr m r ma r r T πω 可解得 v = ω= 2T = 2 GM a r = 可知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都越小,周期越大;故与近地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周期大,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3.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志愿者用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仪,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测量体温,防控人员用紫外线灯在无人的环境下消杀病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红外线和紫外线相比较( ) A. 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大 B. 真空中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长 C. 真空中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比紫外线的大 D. 红外线能发生偏振现象,而紫外线不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因为红外线的频率小于紫外线,根据 E h ν= 可知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低,故A 错误;

高考物理通用版第二轮复习讲义(精华版)

高考物理通用版第二轮复习讲义(精华版) 第1讲 | 应用“三类典型运动”破解电磁场计算题 ┄┄┄┄┄┄┄┄┄┄┄┄┄┄┄┄┄┄┄┄┄┄┄┄┄┄┄┄┄┄┄┄┄┄┄┄┄┄┄ 命题点(一)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研一题]———————————————————————————————— 如图所示,金属丝发射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初速度与重力均忽略不计)被加速后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进入偏转电场(小孔与上、下极板间的距离相等)。已知偏转电场两极板间距离为d ,当加速电压为U 1、偏转电压为U 2时,电子恰好打在下极板的右边缘M 点,现将偏转电场的下极板向下平移d 2 。 (1)如何只改变加速电压U 1,使电子打在下极板的中点? (2)如何只改变偏转电压U 2,使电子仍打在下极板的M 点? [解析] (1)设移动下极板前后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和E ′,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加速电压改变前后,电子穿出小孔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0、v 1 因偏转电压不变,所以有Ed =E ′·3 2d , 即E ′=2 3 E

由qE =ma 及qE ′=ma ′知a ′=2 3 a 设极板长度为L ,则d =12a ′????L 2v 12,d 2=12a ????L v 02,解得v 12=v 0 2 12 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知 eU 1=12m v 02,eU 1′=1 2m v 12 解得U 1′= U 112,即加速电压应减为原来的1 12 ,才能使电子打在下极板的中点。 (2)因电子在偏转电场中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极板移动前后,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 相等,设极板移动前后,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则有 d 2=12a 1t 2,d =1 2a 2t 2, 即a 2=2a 1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1=eU 2 md ,a 2=eU 2′m ·32 d 解得U 2′=3U 2,即偏转电压变为原来的3倍,才能使电子仍打在M 点。 [答案] (1)加速电压应减为原来的1 12,即U 112 (2)偏转电压变为原来的3倍,即3U 2 [悟一法]————————————————————————————————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的解题流程 [通一类]———————————————————————————————— (2017·全国卷Ⅰ)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0。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 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

高三物理复习经验交流

高三物理复习经验交流 游树华 一、安排好复习进度,掌握准复习节奏 1、按章节,扎实做好第一轮复习,全面梳理,积累实力 第一轮:20XX年7月初——20XX年1月底 目的:基础能力过关 做法:回归课本,考点精析,例题点拨,反馈练习,点拨讲评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遵循“必修全面铺开,选修重点突出”的原则,我们基本上按照教科书的章节将高中物理课本全面、系统、认真地复习一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回归课本,考点精析,例题点拨,反馈练习,点拨讲评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做法,让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自己的实力,脚踏实地地将知识根基打牢,系统的掌握物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当然,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的贯通与整合,不要简单地回到对课本的重复。 例如:[见附件一] 总之,通过这个时间相当长、进程相当精细的一轮复习,让学生先完成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以便在以后的各种大小考试中能够“厚积薄发”。 2、分专题,系统搞好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20XX年2月底——20XX年4月底 目的:综合能力突破 做法:确定专题,重组知识,查缺补漏,完善体系 专题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主干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专题复习重在复习的思路和方法,而非专题本身的素材内容。复习时要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延伸。 例如:[见附件二] 3、抓牢重点难点、查补漏点疑点、关注热点焦点,抓好最后复习 第三轮:20XX年5月初——20XX年5月下旬 目的:提高应试能力 做法:练、考、评、悟 例如:选择题专题练习、实验题专题练习、计算题专题练习等 二、复习过程不断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大纲、近五年的高考试题 在复习初,我们利用时间重点研究了20XX年教育部编写的考试大纲以及近五年的全国II卷(或全国I卷)高考试题;而到了20XX年4月份后,20XX年的考试大纲出来,我们重点2年的考试大纲有无区别,若有区别,区别点在何处,并进行重点评析。在这样不断研究过程中为我们明确了备考方向,真正体会到高考如何考,怎么考。从而体会考试说明的作用,为不断完善复习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遵循新教材的教育规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1、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经过优生学习经验介绍会,进步大的学生谈体会,物理特长生谈学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物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

专题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 应考策略 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 1. 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 摩擦力 (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

(1)大小:F洛=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当B∥v时F洛=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总不做功.6.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3)常用推论: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 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2.常用的方法 (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方向时常用假设法. (2)求解平衡问题时常用二力平衡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图解 法等. 3.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仍然满足平衡条件,只是要注意准确分析场力——电场力、安培力或洛伦兹力. 4.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三者组成的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F洛⊥v. 题型1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例1如图1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 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4 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 N,整个系统平衡,g=10 m/s2,则以下正确的是() 图1 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 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

2018高考物理备考:五经验助你物理考高分

2018高考物理备考:五经验助你物理考高分 查字典物理网整理“2018高考物理备考:五经验助你物理考高分”,更多2018年高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 ? ? 1.观察生活 物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很多最基本的认识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逐渐积累起来,而这些生活中的常识、现象会经常在题目中出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在你不经意间发挥作用。比如,你仔细体会过坐电梯在加速减速时的压力变化吗?这对你理解视重、超重、失重这些概念很有帮助。你考虑过自行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区别吗?你观察过发廊门口的旋转灯柱吗?你尝试过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观察杯内外水面的变化吗?我觉得物理学习也需要一种感觉,这就是凭经验积累起的直觉。 2.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

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 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3.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4.知识分层 通常进入高三后,老师一定会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物理的知识不单纯是按板块分的,更重要是按层次分的。比如,力学知识从基础到最高级可以这样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公式,牛顿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

高考物理复习笔记

高考物理复习笔记2019“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复习笔记,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方法一:及时归纳法第一种方法是及时归纳法。每学完一节或一章之后,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回顾一遍,记下自己平时忽略了的知识点和遗忘了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发现规律,去找出每一节之间的联系,每一节内部具体的知识点的联系, 这其实也是定期总结。 好处在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全局,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在复习时便于查找重点与难点。 (二)方法二:经验公式法 第二种方法是经验公式法。每做完一道题,分析一下出题者的目的以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我曾经就把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知识模块,然后, 每一种类型的题专门用一页纸记录。做完这类题时,我就把思路记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当这一整页纸记满时,回头看看,以这么多种方法对付,这一类题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思路一道题就再也没有问题了。尤其是一道很典型的题,让你叫绝的题,能够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这种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做题,我们遇到的奇特的方法也肯定很多。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方法再进行整理,该合并的就可以归为一类。 我还记得物理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告诉我们的:物理就几种固定的方法,如物理归纳法、分类讨论的思想、归一思想、反正法等。后来学完以后,自己思考了一下,果然,所有做过的题都可以在这几种方法中找到原型。 对理科综合来说也一样,每一科中你都可以找到通用的方法,物理的条理性强些,与物理的关系较紧密,化学与生物的联 系较紧密,当做的题多了以后,你自然就可以区别出一道综 合题中哪些部分是物理、哪些是化学、哪些是生物,而不会觉得没有思路,因为综合题并不是拼凑题,它有一定的层次 和组织结构。 例如,分析受力和物体的运动问题,基础就是牛顿三定律。首先选取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理过程,选取实用的物理公式,解答完以后可以从量纲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用极限法分析结果,主要是想特例。 我们,首先?我们如何分析呢,做完斜面上物体的受力的题后考虑参数角无限小,趋近于零,就是物体放在平面上的情形;再考虑参数角增大到直角时,没有斜面支持物体,物体受到 的力就是重力。 尤其是做完有关两个叠加物体的摩擦力的题时,我们一定要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

专题一直线运动 『经典特训题组』 1.如图所示,一汽车在某一时刻,从A点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B、C两点,已知AB=3.2 m,BC=1.6 m,汽车从A到B及从B到C所用时间均为t=1.0 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8 m/s2 B.汽车恰好停在C点 C.汽车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2.4 m/s D.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度为3.2 m/s 答案C 解析根据Δs=at2,得a=BC-AB t2=-1.6 m/s 2,A错误;由于汽车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所以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 B=AC 2t=2.4 m/s,C正确;根据v C=v B+ at得,汽车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 C=0.8 m/s,B错误;同理得v A=v B-at=4 m/s,D错误。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 B.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比a车的大 C.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答案A

解析在t1时刻之前,a车在b车的前方,在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两者相遇,说明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A正确;根据x-t图线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错误;由x-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D错误。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解析根据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运动时间相同,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正确,C错误;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以用v1+v2 2来表示,由图象可知乙的位移小于初速度为v2、 末速度为v1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1+v2 2,B错误;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甲、乙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错误。 4.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图象(其中v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处运动至x=x0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6分)(2015?天津)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本题是原子物理学史问题,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进行解答. 解答:解: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生衰变而产生的,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A正确.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但不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 B错误.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原子的核式结构,而不是电荷的量子化,故C错误. D、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发现了电荷量的量子化,不明说明核外电 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知识和物理学史,象、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α粒子散射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都是考查的重点,要重点掌握. 2.(6分)(2015?天津)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光电效应. 专题:光电效应专题. 分析:由图看出第一次折射时,b光折射角较大,其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由

高考物理备考攻略及复习方法

高考物理备考攻略及复习方法 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趋势。新课改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物理备考攻略及复习方法,希 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考物理备考攻略 命题题型变化和趋势 1.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 趋势。新课改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因此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必然成为高考考查的一大趋势。 2.主干部分的基本知识的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力学、电学的主干知识依然是新课 改后高考考查的重点部分,由于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是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内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仍应是今年考查的重中之重。 3.运用物理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物理试 题中考查学生的物理能力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考生应在今后的复习中更加重视各部分 知识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轮备考策略 1.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在后期的复习中考生应回归课本,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 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尤其是加入很多与生活、生产实际和新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学 生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一一对照,对于考纲上的考点,全面 复习,做到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边缘知识,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做 到心中有数。 2.利用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突破重点知识,清除知识死角。 高中物理中有一些普遍的重点知识,例如必考部分功能关系、电学实验中仪器的 选择、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选考部分的碰撞问题、理想气体状态的变化等。同时也有一些同学们各自的重点知识,就是那些同学们在历次练习过程中、模拟考试 中“丢分”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对这些重点知识,我们要进行定点清除。如果觉得哪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一)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一)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 (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

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①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②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 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③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④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如通过粗略地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等。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分别安排不同的专题重点强化,这是我们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希望在这些地方有所突破。

2016年天津理综物理高考试题文档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 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 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 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 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2、右图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大 C、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大 D、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产生a 光的能级能量差大 3、我国即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生“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假设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 施可行的是 A 、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B 、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学.科网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 C 、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 接 D 、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 接 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 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 P 点的点电荷,以 E 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表示点电荷在 P 点的电势能, p 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学.科网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A 、 增大,E 增大 B 、 增大, E p 不变 C 、减小, E p 增大 D 、 减小, E 不变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时, R 消耗的功率变大 1 B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时,学.科网电压表 V 示数变大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全套)

第一讲 平衡问题 一、特别提示[解平衡问题几种常见方法] 1、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三力平衡,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等大反向”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这两个分力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对于多个力的平衡,利用先分解再合成的正交分解法。 2、力汇交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受三个不平行外力的作用而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必有共点力。 3、正交分解法:将各力分解到x 轴上和y 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条件)00(∑∑==y x F F 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对x 、 y 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x 、y 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 4、矢量三角形法: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平衡时,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利用三角形法求得未知力。 5、对称法:利用物理学中存在的各种对称关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做对称法。在静力学中所研究对象有些具有对称性,模型的对称往往反映出物体或系统受力的对称性。解题中注意到这一点,会使解题过程简化。 6、正弦定理法:三力平衡时,三个力可构成一封闭三角形,若由题设条件寻找到角度关系,则可用正弦定理列式求解。 7、相似三角形法:利用力的三角形和线段三角形相似。 二、典型例题 1、力学中的平衡:运动状态未发生改变,即0=a 。表现: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在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下的平衡 例1 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现对它施加一个拉力,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问拉力与水平方向成多大夹角时这个力最小? 解析 取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到重力mg ,地面的支持力N ,摩擦力f 及拉力T 四个力作用,如图1-1所示。 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则N f μ=,将f 和N 合成,得到合力F ,由图知F 与f 的夹角: μ==αarcctg N f arcctg 不管拉力T 方向如何变化,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不变,即F 为一个方向不发生改变的变力。这显然属于三力平衡中的动态平衡问题,由前面讨论知,当T 与F 互相垂直时,T 有最小值,即当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μ=μ-=θarctg arcctg 90时,使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拉力T 最小。 (2)摩擦力在平衡问题中的表现 这类问题是指平衡的物体受到了包括摩擦力在内的力的作用。在共点力平衡中,当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