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

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

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
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

第一章

1、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传播就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交流、交换、扩散。

(2)社会传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社会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经过符号中介,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社会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开放性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的系统;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看待研究对象的眼光和视角不同。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被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它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所观察的视野更加宽阔。

第二章

1、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性是什么?

能动性和创造性

2、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3、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文字

其产生有什么意义?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文字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有限的记忆力,文字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文化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4、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信息也由此诞生。

第三章

1、简述符号的的定义和分类。

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对意义的界定: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3、情景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情景意义:通常所说的语境,在传播学中叫做传播情境。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情景意义

4、简述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

意义交换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人的“自我”意识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所以,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互动过程。

第四章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5W”模式:谁(传播者)、说了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向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缺陷: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2、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第五章

1、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

2、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主要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

包括三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

第六章

1、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具有什么功能?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2、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意见表明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面对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为了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 需要对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让步。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群体压力并非绝对(信息压力,趋同心理)。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影响力很大。

、什么是集合行为?集合现象的发生的三个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等。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

条件:(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4、什么是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更接近催眠暗示,表现为一味地盲信和盲从。参加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缺少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

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的过程。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对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

5、简述奥尔波特的留言流通量公式及其后来的修改变化。

R= i ×a 流言(rumour)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后期修改:R= I×A×U

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第七章

1、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

(1)环境监视功能-瞭望哨的作用

(2)社会协调功能-在有分工合作的社会各组织之间进行协调和统一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继承和创新使得社会得到发展

2、谈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革命性意义。

1.传播速度实时性

2.信息海量

3.信息形态多媒体

4.检索便利

5.传播交互性

6.范围全球化

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几乎“全能”的自身,还在于它正在推动传统大众传播的转型(与互联网传播融合,实现自身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3、试论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试论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去把握。但大众传媒因种种原因,展现给人类的只是信息环境(环境的再现),而非客观环境本身,即: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客观环境……

信息环境: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注意方面: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符号;信息符号有告知性和制约性;能形成社会潮流。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1968年,日本学者藤竹晓在李普曼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 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总之,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这种控制的性质和方向并不完全取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他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第八章

1、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理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意义:传播学大师,最有原创性的媒介理论家。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媒介即人的延伸观点,对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关于地球村、电子时代、赛博空间的预言也一个个变成了现实。麦克卢汉是新兴的传播学第三种研究范式——媒介环境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媒介即信息”最能代表媒介环境学的立场和主张。

局限性:麦氏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

1)极端性和片面性:看不到从事能动的社会实践的人,看不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其他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

2)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完全受到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的主宰。3)忽视人的理性。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解释的人类行为也是片面的。

美国学者切特罗姆说:麦克卢汉的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社会性延伸。

以历史唯物史观看,麦克卢汉只强调了媒介工具和技术的巨大能动性,而没有看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对它的制约,其理论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麦氏的学术态度玄妙,观点具有“神喻”性质。

2、“电视人”、“容器人”是说明什么问题的概念?

媒介形式所产生的现实社会影响

3、“把关人”理论。

出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二战”期间提出。《群体生活的渠道》

内涵:认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阐发:美国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提出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传媒组织形成关口,取舍选择新闻素材,传达到受众的新闻只是新闻素材的少数。

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信源→新闻→把关人→选择的新闻→受众

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知识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治:时间跨度,强度或阀限价值(重要性)、明晰性、

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新闻筛选三前提1、附加性前提—新闻要素多2、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较突出3、排除性前提—新闻要素含量偏低则不太可能入选。所以,新闻价值或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把关”实质 :“把关”是个复杂过程。既要分析新闻价值、也要考虑政、经和意识形态因素。原因 a.大众传媒依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加工活动 b.新闻选择受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易入选 c.“把关”是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第九章

※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

1)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2)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二、为什么说受众对传媒活动拥有监督控制的权利?受众行驶这种权利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由于大众传播是一个公共性很强而且处于市场运作机制下的事业,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受众的社会监督力量都是不能受到忽视的,“公众利益”也是制约传媒活动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则,它使得垄断资本也不能利用他们控制的媒介为所欲为。

2)个人的信息反馈;结成受众团体;诉诸于法律手段;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三、“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是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个重要原则,这两个原则所依托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1)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2)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3)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作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4)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四、施拉姆总结的四种传播规范。

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

※※※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的变化过程。

1)自由主义: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其核心观点是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2)社会责任: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3)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欧美日出现。其产生背景是:20世纪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加重,“观点的公开市场”理念与实际社会现状发生尖锐矛盾。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自由主义谈论的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没考虑私有企业赢利活动的信息传播性质和影响。

第十章

※一、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的大众。

2)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二、什么是IPP指数,它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1)PP指数,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s,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2)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

※三、什么是分众?分众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受众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体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2)核心内容:1.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2.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制约。3.分属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需求和反应。4.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理解上有能动性。

※※※四、“使用与满足”理论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核心观点: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1)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最早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形态进行考察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赫卓格,1944年,他对一个名为“专家知识竞赛”的节目的11名爱好者进行了详细访谈,得出的结论是,有三种基本需求使他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2)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论

贝雷尔森在《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1940年)中归纳了普遍的读书动机:实用动机/休憩动机/夸示动机/逃避动机

贝雷尔森以1945年6月30日纽约八大报纸的发送员大罢工为背景,于1949年发表了《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总结了六种动机:1.获得外界信息的信息来源2.日常生活的工具3.休憩4.获得社会威信5.社交6.读报本身的目的化——惯性

3)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在他人研究基础上,麦奎尔于1969年对电视节目进行调查,从概念操作、受众样本制取和数据分析,都采用严格的调查分析程序,用实证方法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麦奎尔从调查结果中归纳出了四种具有共性的基本类型:1.心绪转换效用2.人际关系效用3.自我确认效用4.环境监测效用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儿童:施拉姆的研究认为,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与其在家庭、学校中的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成人:媒介接触条件更复杂-环境、背景、人际关系等。

传播学家卡兹等人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中概括了媒介接触行为的因果连锁过程: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1)价值:

1. 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来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2. 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3. 纠正了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具有能动性。

4. 否定了子弹论,揭示了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性。

5. 矫正了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效效果论,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适度效果。

2)局限性:1.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较浓。

2.脱离了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第十一章

※一、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1)效果又可以分为不同层面,根据学者们大体一致的看法,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2)上述三个层面既体现在具体的、微观的传播过程中,也体现在综合的、宏观的社会传播过程中。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1.环境认知效果:形成对环境的知觉和印象。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观念及价值体系的形成与监督。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行动。

※二、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传播流、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强化”效果或“补强”效果、“结晶”效果、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意识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选择性接触: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共享行为。即受众并非不加区别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其结果更可能强化原有立场而非导致其改变

3)传播流: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5)强化效果或“补强”效果: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

6)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7)传播过程中的中介因素:选择性接触机制(注意、理解和记忆)、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内容、受众本身的性质

※三、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警钟效果)、自信心假说。

1)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立即发挥,而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2)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对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3)免疫效果: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象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

4)诉诸理性: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诉诸感情: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词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5)恐惧诉求(警钟效果):通过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6)自信心假说: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

第十二章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1)“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传播媒介的效果和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题的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播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来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观点和思路的目的。

2)1.着眼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认知层面的效果和态度层面的效果不同。认知层面上的效果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告诉人们“想什么”),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告诉人们“怎样想”),认知效果可能对态度和行动产生连动作用。2.考察的是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而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产生的短期效果。3.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它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活动。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1)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

一般认为,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机制来设置议程的:

(1)0/1效果或知觉模式。是否报道某个议题影响受众感知

(2)0/1/2效果或显著性模式。突出强调引起受众对该议题的突出重视

(3)0/1/2…N效果或优先顺序模式。按一定优先顺序的不同程度报道会影响受众的判断。2)关于不同类型的议题的深入研究

韦弗根据1976年调查结果提出,公众的议题在本质上受到传媒议题的影响,但公众的议题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调查显示:个人议题和谈话议题始终一致,而公共议题在初期相差甚远,后期三者则不断接近。

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韦弗的研究:例如:(1)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时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2)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4)属性议程设置:凸显或淡化议题的某些特定属性

5)影响议程设置功能的基本因素

(1)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2)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3)人际传播的频度(对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4)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对知识水平高、政治关心程度高及从事较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问题和网络传播环境的挑战

1)意义: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摆脱了有限论。2.认识到大众传媒能重构环境,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回避的问题——大众传播的控制问题揭示出来,使人们追问传播媒介议程设置的控制权及其本质,从而能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内容取舍的因素。3.议程设置的过程和动因非常复杂,在资本主义社会,居支配地位的信息源是政府机构和垄断企业,他们实际掌控着信息源。所以议程设置的过程,实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操纵控制舆论的过程。这是这个理论的真正意义。

2)问题:1.媒介可以设置议题,但是同时媒介也反映议题,这一点没有注意到;2.议程设置的效果不能绝对化,新闻媒介没有随心所欲的本事。

3)网络媒介时代已然在发挥作用。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的概要

1)德国心理学家诺依曼1974年发表于《传播学刊》的一篇论文中最早提出。1980年出版

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概括。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可能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2)意见气候、多数意见

3)核心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诺氏舆论定义:“围绕争论性问题,在没有孤立危险的前提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是“为使自己不陷入孤立而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的产物。

4)诺氏认为,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1.内容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2.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

3.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5)诺氏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环境认知带来的压力会引起劣势意见和优势意见的相反方向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舆论的诞生。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1)它的舆论观。舆论,通常称为“公众意见”或“公共意见”。不同学科有不同理解:1.政治哲学观点:舆论就是公意,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卢梭)。2.社会学概念:舆论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库利)。

3.行为科学观点:舆论是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舆论是其中的多数意见。

4.社会心理学观点:舆论是社会控制的机制,是通过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

5.诺氏的舆论观:公开的意见。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它又在维持社会融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2)它的效果观:大众传媒的强大影响贯穿“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诺氏的大众传播效果观:传媒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1)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评价:该理论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及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其不足在于:

1.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该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还取决于个人对自己的见解或信念的确信程度。

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抗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3.“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4.在舆论的形成中,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而忽略了舆论的变化和少数派中意志坚定的中坚分子的作用。

2)“沉默的螺旋”理论意义:把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强调了心理机制的作用;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其营造

的意见环境(意见气候)的压力。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1)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有三种“现实”与人的行为发生密切联系:1.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2.传播媒介有选择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3.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主观现实,这是人们现实行为的依据。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1)培养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强化分析。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社会暴力和犯罪问题严重,美国格伯纳在“暴力成因及预防委员会”资助下从事培养分析研究。

2)最初的着眼点: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考察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3)得出的结论:电视暴力对青少年犯罪有诱发效果,但整体上没有必然联系。电视暴力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接触量越大,不安全感越强。

4)根据一系列实证调查和分析结果,格伯纳的观点: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生着巨大影响。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不知不觉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传播的基本观点

1)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指出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带来的社会后果。

2)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媒为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观点中包含着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

3)“培养分析”强调了电视在形成共识中的独特优势:拥有最多的受众,接触时间最长;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结合视听觉手段,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区分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

1)“培养分析”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一部分。这个综合研究称为“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分为“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三个方面。2)讯息系统分析(内容本身)

目的: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比如,对白人的强调,出场频度高。儿童、老人出场少。足见,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是按照一定的价值体系结构来安排的。

3)培养分析(受众方面)

目的: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如何形成主流观念。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一、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

1)“框架”frame ——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2)媒介框架: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

3)新闻框架:新闻媒体在选择、加工新闻,对新闻文本进行意义建构时遵循的原则。

1)R.M.恩特曼对美国主流媒体报道的研究。1983年9月1日韩国客机事件;1988年7月3日伊朗客机事件。

2)两组机制影响新闻框架的建构与实现:

1.报道规模控制:通过控制报道量和报道顺序来放大或者淡化某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2.具体信息呈现

行为主体:事件实施人、责任人是谁;身份认定:是否及如何受提示受害者;归类打包:对事件性质判定和归类;引申泛化:对事件的意义进行引申。

3.媒体的新闻立场、新闻事件与媒体所在国的利害关系是美国主流媒体对两个类似事件采3)3)用不同新闻框架的主要原因。

1.框限:新闻取材范围

2.内在结构:运用象征符号重组新闻要素。隐喻、举例、标签、叙述、视觉符号

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

1)框架效果:框架会影响到信息处理、价值判断以及态度行为反应等,这种影响即框架效果。从两位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尔斯的“传染病”实验中可以看出:决策行为受表述框架性质的影响,表述正面的容易被接受,表述负面会激起冒险的抉择。(P213)

2)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引导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主流媒体的主导性新闻框架对受众认识现实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种框架效果不是绝对的,只能通过与受众框架的互动才能体现出来。

※第五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1)背景:教育机会平等化的社会呼声高涨。美国政府推出了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改善贫困儿童的教育条件《芝麻街》。

2)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了“知沟理论假说”。

3)主要观点: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二、知沟理论以及反命题

1)知沟假说:松伯格-知沟假说模式图(230页):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远高于低者,随着时间推移,两者之间的知沟会不断增大

1.蒂奇诺认为,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处于有利状况:(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阅读和理解能力);(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3)社交范围的差异;(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一定深度信息的印刷媒体的受众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2)上限效果假说:1977年,艾蒂玛和克莱因提出了上限效果假说(ceiling effect)

1.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结果不是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

境的,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获得知识的速度快,上限来得早;低者虽增加速度慢,但在上限上终能赶上高者。

2. 论据:(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2)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3)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3. 评价:事实上,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可能早已大打折扣了。因此,认为通达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1)知沟理论和上限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如何防止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rich)和信息贫困者(information-roor)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知沟从广义上来说也是信息沟(information-gap)

早在1974年,N.卡茨曼就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沟”理论。主要观点:

1. 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每个成员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

2. 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均等;

3. 采用新技术需要经济条件或其他资源,这些资源的现实社会分配并不均等;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比人强大的多,信息富有者能更早地使用;

4. 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老沟未填,新沟又现。

3)“信息沟”、“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主要有两个:

1.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罗杰斯《创新与普及》。从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的普及过程调查入手,分析知沟现象出现的原因。指出知沟的根源在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2.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问题。70~80年代研究的着眼点是,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平等。

4)对策:硬件方面: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的普及。软件方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

※第六节第三人效果——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一、什么是第三人效果

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戴维森:人们在判定大众传播影响力时存在普遍的感知定势: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播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2)从三方面理解:

1.普遍感知定势:大众传播对别人效果大,双重标准:高估自己的抵抗力,低估他人的抵抗力。

2.也是一种传播说服技巧:通过传播对象作用于第三人。

3.大众传播影响现实的一种方式:大众传播内容影响表面受众的相关者。

二、对“第三人效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1)心理学依据:“自我强化”理论:对自己盲目乐观;虚幻的优越感;自我服务式归因

理解:高估自己,认为自己更有主见,对大众传播有抵抗力,不容易受其影响。

2)产生的制约因素

1.信息性质:评估正面信息时认为对自己影响大。评估负面信息时认为对别人影响大。

2.信源性质:信源可信度越低,越认为对别人有影响。宣传色彩越浓,越认为别人会受影响。

3.社会距离:认为自己圈子里的人受影响小。与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容易受媒介影响。

4.个人因素:年龄、学历、预存立场、自我关联、专业感

3)可能引发的社会行为:1.形成舆论——限制媒体的内容。2.集合行为——抢购、挤兑等群体现象

三、“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和问题

1)意义和价值:

1.大众传媒要及时有效传递信息,同时还要以负责态度处理危机事件,避免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

2.相关立法管理要以事实为依据,避免舆论影响。

3.理论价值大:作为强效果理论,分析了大众传播效果的多面性、间接性、复杂性。以及从认知、态度向行为转化的过程。2)问题:理解“第三人效果”等理论时要避免绝对化。大众传播影响力是复杂反应的后果,是社会信息系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第十四章

※一、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创始人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拉斯韦尔,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贡献:在宣传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著有《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解析了传播过程的五个主要环节和要素,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2)卢因,德国犹太人,曾任柏林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后在美国艾奥瓦大学任教。贡献: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3)霍夫兰,耶鲁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曾任美国陆军部心理实验室主任。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拉扎斯菲尔德,奥地利籍犹太人,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贡献: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对否定“子弹论”起到了直接的作用,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同时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

5)施拉姆,美国艾奥瓦大学博士。1947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1956年创办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主编了最早一批传播学教材;他的论著开辟了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二、什么是传播学批判学派?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和传播观赏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分歧?

1)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2)在方法论上,经验学派采取经验主义立场,主要采用量化和实证方法来考察传播现象,而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以辨证分析法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并不一概地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

3)在社会观上,经济学派坚持多元主义观点,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支配关系,强调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共同体,认为传播学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而批判学派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传播结构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并把它们作为变革的对象。

※三、批判学派中包含了哪些主要流派或理论?各有什么特点?

(1)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是G.默多克和P.格尔丁。其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这种高度的独占和集中正是垄断资本控制着文化生产和流通的明证,大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政治经济学派学者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

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2)“文化研究”。代表是S.霍尔、D.莫利。该学派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简单地来说,“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可以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两个部分;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完全被动,由于符号的多样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3)意识形态“霸权”理论。支配阶级实现“霸权”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或从属意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制度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一,大众传媒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和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其目的是操作形成“同意”或“社会合意”。

(4)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哈伯马斯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哈伯马斯反对导致人的异化的片面追求“工具合理性”的立场,提倡“综合的合理性”,即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他的传播观中带有明显的“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的色彩。

第十五章

※一、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乱数表随机抽取。

2)系统抽样-等距抽样,任意选取第一个样本,然后按一定间隔抽取样本。注意差异性和规律性。

3)分层抽样-按属性分类抽样,每类中随机抽取。

4)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级即可。

※二、什么是内容分析?它有哪些特点或原则?

1)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美-贝雷尔森)

2)特点(原则):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

※三、什么是“所罗门4组控制实验”?其特点是什么?

1)做法是把实验对象随机分成4组,给予不同的实验条件,目的是对测试结果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其中包括第1组的测试1和测试2的比较,第1 组的测试2与第3组的测试2的比较,第2组的测试1与第3组的测试2的比较,第3组的测试2与第4组的测试2的比较等等.

2)研究对象较少;研究环境是在实验室人为的环境中。

传播学概论重要资料资料整理郭庆光版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 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 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1、控制 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 (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 (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这样,也就不可能提出和处理充满冲突和需要根本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现在,传播功能已经列入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的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一、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传播学引论考试复习笔记

一、四大先驱p45 1、政治家拉斯韦尔 (1)两篇对传播学学科发展贡献尤为显著地论文——1927年《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和传播学开山之作1948《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2)5W理论:谁WHO——传播主体;说什么SAY WHAT——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媒介;对谁说TO WHOM——传播对象;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 (3)传播学的五种分析:针对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针对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针对传播媒介的媒介分析;针对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针对传播效果的效果分析。 (4)传播功能的概括: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学家赖特补充的提供娱乐。 2、心理学家卢因 (1)研究团体生活与动力的团体动力学是卢因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贡献。将其场论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创立了著名的“群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研究的是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B=f(PE)——行为B是由个人P与环境E这两个因素决定。 (2)“把关人”理论:传播学的核心概念。把关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行为——即传播学所讲的控制。D·M·怀特开创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3、社会心理学拉扎斯菲尔德 (1)拉扎斯菲尔德吧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带进社会学。 (2)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并不是一步到位地传给受众,这个过程其实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中的一小部分人“意见领袖”,第二步再由这一小部分意见领袖,将媒介的信息扩散到广大的受众那里。 (3)整个社会传播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人际间的影响,即意见领袖对受众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众媒介的影响。 (4)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研究方法的贡献: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等更具科学性。但这种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只看数据不看其他,拘泥于实证资料,沉湎于统计分析。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发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情感、二是行为、三是认知。 (2)态度及其形成转变的理论主要分两类:一是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又称学习论或刺激—反应论),一是认知派的平衡理论。霍夫兰就是前一派的代表。 (3)1953《传播与劝服》:传播就是某人(传播者)通过传递刺激信号(一般是语言符号)以改变他人行为的过程。包含三方面内容: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 二、两大学派p73 经验学派(传统学派):四大先驱和施拉姆所开启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传播学教程考前复习名词解释等

名词解释: 1,传播: 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符号: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符号化: 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符号的活动。 4,符号解读: 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5,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6,传播情境: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7,讯息: 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8,反馈: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9,人内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 / 26 10,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11,群体: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2,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13,信息压力: 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会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为信任的态度。 14,趋同心理: 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15,下行传播: 有关组织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16,上行传播: 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

信息传达活动。 17,大众传播: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8,信息环境: 2 / 26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9,拟态环境: 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0,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就能理解的媒介。 21,IPP指数: 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人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3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22,知晓权: 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经济背景 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 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 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 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类传播的形态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 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 人文科学研究法 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 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实地调查法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 ③确定抽样方案 ④设计调查问卷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 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 2)卢因:场论 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 民众——舆论 领袖——媒体 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学者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基本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传播类型;人类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传播学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和综合化的特点。从方法体系上来说,主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定量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传播及人类传播的发展 1、传播 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信息的共享 2.有意义地施力发展 3.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信息的流动与交流人类的传播流动过程

传播学重点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1、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3、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1、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 2、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即基本模式、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受众中心模式和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其中基本模式又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模式与其所属的模式类别连起来:施拉姆模式:控制传播论过程,拉斯韦尔5W模式: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赖利夫妇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和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 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 --- 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 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 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7.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简答题 1.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 (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 2. 传播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 拉斯韦尔“ 5W模式”:查书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瞧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就是作为意义与符号、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就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就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就是一种行为,也就是一种过程,也就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就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与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就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的存在就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与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与谐与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与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传播学复习重点整理

2011级《传播学》复习重点: 一、学科历史: 1.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其创立者: 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7):宣传研究,《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5W要素;对传播学的研究,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中的诸要素;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传播活动的社会作用;他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1890-1947):“守门理论”的创立者;给了传播学一个极重要的启示: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提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为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和机制开辟了道路。此外,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使传播学走出书斋而投射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之中。 传播学家施拉姆(1907-1987):把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修正,使之完善化、系统化、结构化,最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以上几位学者的详细内容在书第一章第三节,P17~P23) 李普曼:《舆论学》。“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给人们提供了其生存处境的映像,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生活在真实环境中,而是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塑造的“拟态环境”中。P116~P117,P274 二、传播的类型及历史: 学派: a.批判学派: 文化研究学派:霍尔P174~P175 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达拉斯·斯麦兹(受众即商品理论: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家达拉斯·斯麦兹提出了受众商品理论。他对广告驱动性大众传播商品形式进行了研究,大众媒介生产的新闻、信息、娱乐节目不是其最重要的产品,媒介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受众集合打包出售给广告商。他揭示了商业性媒体的真正产品受众群体;他从权力的最前沿体会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受众商品理论”;达拉斯·斯麦兹将受众劳动或受众劳动力作为大众媒体的主要商品。理论前提:斯麦兹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时间都是劳动时间;对于达拉斯·斯麦兹观点的批评:其一是他避开了媒体内容,将受众劳动作为惟一的媒体产品;其二是达拉斯·斯麦兹出的受众劳动概念所指的劳动是否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也值得推敲。P208)、莫斯可、戈尔丁、默多克 b.多伦多学派:英尼斯、麦克卢汉 c.经验学派:注重定量研究、强调从经验材料中总结模式和理论、微观研究成果丰富 类型:自我、人际、组织、群体、大众{变化是受众、工具(机械化)、内容的公开性到私密性)} 历史: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 4,传播学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学派和批判学派。 5,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的构成:信号和象征符 3,符号的特性:随意性 4,非语言符号:①伴生符②体态符号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时空化的符号 5,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 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符号, 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式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 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②受传者③讯息④媒介⑤反馈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可能出大题):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①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学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它界定 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 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 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它是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 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 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 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 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这个模式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 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也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 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个模式也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