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绪论第一章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

2、区域的概念: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

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某种地域单元;政治学把区域看成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看成是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3、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在西方大体上形成于20世纪50

年代,60-70年代获得蓬勃发展,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

4、区域经济学科学问题:(1)一个区域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各个区域之间怎样相互联系?(3)各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如何?

5、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的最活跃领域之一。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2)区域经济活动协调----区内和区位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3)区域决策----如何组织区域经济活动;所选模式的支持系统

7、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经济活动区位: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

经济活动区位的主要理论:新古典的区位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的区位理论。

(2)区域的自组织能力:经济活动自组织能力和交易的自组织能力构成了区域的自组织能力。组织区域的经济活动,就是要回答区域的经济增长是如何发生或如何决定的,应选择何种发展方式,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和趋势如何,区域根据其资源要素状况应选择何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如何演进以及优化等问题的过程。

(3)区域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分工的空间形式,它不仅决定专门化部门、区际联系的性质和规模,同时也决定不同区域内部的部门间比例和一国整体结构的动态变化。

(4)地域结构演进:其最大的特点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

(5)政府调控:各国政府都通过制定区域政策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或采取其他手段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8、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构建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2、重视我国大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1)区域协调发展与区际公平

(2)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

(3)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

(4)扶贫开发与区域公平

(5)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6)国家重大区域、国家级重点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引领与建设

(7)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管理

第二章生产要素配置与产业聚集

1、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

2、埃德加.胡佛构建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根据生产要素构成的性质。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分为不可流动性要素、可流动性要素和基础性要素。

3、不可流动性要素:一部分生产要素不具备跨部门的流动性称之为不可流动性要素。如自然资源。

4、自然资源具有价值:自然资源包括(1)土地状况(2)水源条件(3)矿产资源(4)能源状况。自然资源无疑是有用的,生产商品的所有原材料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如粮食、水、金属、石油、煤炭,另外,美丽的景色、生物多样性等,无疑也是很有用的,因此,也是有价值的。

5、自然资源对产业的影响

(1)自然资源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及服务业等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空间与场所。(2)自然资源为各种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与布局提供不可缺少的水源。(3)自然资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多种经济活动的发展和布局,提供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必要条件的各种天然矿物资源和原料等等。

6、可流动性要素:一部分生产要素具备跨部门的流动性,称之为可流动性要素。在现实中,资本、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是可流动性要素的主要部分,可流动性要素的空间转移与产业的空间布局的影响,共同塑造区域经济格局。可流动性要素是产业集聚和空间经济演化的重要力量,理解可流动性要素的基本特征和转移规律是进行空间经济调整和布局的基本前提。

(1)资本要素:资本要素只用于发展区域经济的资金,以货币形态和实物形态存在。资金适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用来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载体,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成为资本。资本是社会资产的价值形态,是国家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手段,体现一个区域的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关系。

(2)人力资本要素:区域经济另一个可流动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要素,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升,劳动力资源同时上升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开发变得比其他资源都重要。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和资本存量的多寡”。

(3)科技要素:科技要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来体现的。

7、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

8、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一切经济活动都首先是人的活动,因人的活动才引发、控制、带动了其他资源的活动。

(2)人力资本是新时代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是惟一起创造作用的要素。

(3)人力资本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呈现的是人力资本收益递增规律,目前在国民经济中,人力资源收益的份额正在迅速超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

(4)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取,只有依靠人力资本来发展、进取、创新,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具有这样的能力。

(5)人力资本流动性是产业布局的决定因素之一。企业必须有最低的劳动力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员的要求也有一定门坎数量。

9、影响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

(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

(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决定的。10、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分布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称为布局指向。它是通过企业受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影响下向某类地域集中,从而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不同类别的指向,将使一定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产业布局特征。

11、产业布局指向类型

(1)燃料、动力指向: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金属

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

(2)原料地指向: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里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

(3)消费地指向: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宜储存的部门。

(4)劳动力资源指向:劳动力的数量是产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必要条件。一个地区工业化实现,必须具备最低数量的自由流动的劳动力,称为“门槛数量”。劳动力的质量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综合的,对某些产业则是限制性影响。如仪器制造、纺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工艺美术品。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在原料产地、能源基地与消费市场一定的情况下,运费最低的地点可以带来最大利润,是企业选址的最佳地点。决定运费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运送货物的重量和运送距离。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不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另外,产品耐运性较强、运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也属此列。

(6)高科技指向: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7)优惠政策指向:政府可通过改善区位条件、增加区位补助金和区位限制条件等手段吸引、诱导或改变个人或企业的区位投资。

(8)无固定指向:主要是那些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其特点是

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具备发展条件,原料、燃料与制成品的运费大体相当,布局在任何一个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基本相似的部门。

(9)配套产业指向::配套产业指向,上下游产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对产业整体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各个过程中,可以增强互补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是吸引企业前来加盟的一个重要因素。

(10)同业集聚指向: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相互竞争,不仅可以刺激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还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规模经济。

(11)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指向:不同的布局应遵循成本最小原则或利润最大原则,不同的布局形式产生不同的收益。由于一般工业区位需求宽敞的面积,而支付较少的租金,同时为了减少城市污染,缓解城市压力,工业布局一般在城市外围,从而减少成本支出。

12、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1)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之所以对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生影响,是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来说采用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都改变了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2)企业所有权状况: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并不断寻求发挥这种优势的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企业指向具有这些条件的地方。

(3)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特性和规模性,同时,科学技术进步,使这些特性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由于科技因素在产品形成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的布局指向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变。

(4)市场竞争的变化:市场竞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很复杂。在产品无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趋向分散;在产品有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趋向集中,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条件。

13、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14、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雁阵模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产业发展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工业划时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必须通过向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的方式接受外商直接投资(FDI),参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接受发达国家转出的由具有比较优势蜕变为具有比较劣势产业,但同时又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发展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这种产业国际转移过程中,投资国实现新产业的开发,使从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进一步提升,受资国实现自己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梯次发展与提升。

概括起来,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发达地区首先大量进口制造业产品,同时引进、消化、吸收该产品技术,为国内大规模生产做准备。第二阶段,随着技术的逐步掌握,该产品开始在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随着技术的标准化,不发达地区建成该产品的世界性生产基地,并且大规模出口该产品。第四阶段,随着比较优势的丧失,这种产品从该区域转移到更低梯度的不发达地区。

“雁阵模式”认为后发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15、产业集聚:工业集聚是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集中于一定地域或地点。与其相对应的是工业分散,是指工业企业、工业点等散布于一定地域范

围。工业的集聚与分散都是指工业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状况,是工业布局空间特征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16、地域合理规模的概念:地域合理规模是指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17、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四点:

(1)资源要素:聚集企业不能超过可获取的区内外资源的限度。

(2)基础设施要素:聚集企业不能超过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3)自然环境要素:聚集企业的污染不能超过自然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

(4)管理要素:聚集企业规模不能超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18、区位论研究

(1)古典的区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

主要内容是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

古典的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等等,主要由德国经济学家创立和逐步完成的。

(2)农业区位论,由杜能提出。基本观点:空间距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结构。

(3)工业区位论,由韦伯提出。基本观点:工业活动趋向于费用最低点的区位。

(4)城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由泰勒提出。基本观点:中心地职能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数量越少。

(5)市场区位论,由廖什提出。基本观点: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1、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区域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与劳务的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产出的增加。

2、区域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演进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除了指现在的GDP或GNP的增长外,还包括了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有关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等制度的变迁,不仅是量的概念还是一个质的概念。

3、区域经济发展应包括:

(1)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3)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4)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5)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6)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

(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改变

(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5、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需经历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现代工业极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2)第二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产业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转变,工业以初级产业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第三阶段----经济起飞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向重型工业迅速转变,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即重化工业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较快,工业化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市场稳步扩张。

(4)第四阶段----成熟阶段:第一、第二产业有较高水平的发展,第三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展较快的领域: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

(5)第五阶段----高额消费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区域间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到了较高水平。

(6)第六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个性化。从整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1、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或系统;产业是一种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同一属性的产品和服务、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生产和作业的各个部门。

2、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是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或资源、技术等)在不同产业中的密集程度,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三类。

4、产业功能划分是依据各产业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产业间的关联,将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

5、产业结构:是构成产业体系的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及联系方式、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等。

6、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重心变化或产业升级的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

7、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8、霍夫曼工业化法则:以消费品工业净产值和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比例)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工业化得以实现,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

9、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效率和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

10、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从宏观上合理配置物质生产的要素,协调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从而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11、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一级演进的过程。

第五章区域竞争与合作

1、绝对成本学说:是从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揭示区域分工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区域之间应该怎样开展分工才能对双方都有利。它是由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的。

2、比较成本学说依据“优中选优,劣中选次劣”的思想,比较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这个学说是由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由赫克歇尔于1919年在瑞典提出的理论。

核心: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

该理论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首先,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原因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重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对双方要素投入际分配的影响。

4、企业扩张的方法:

内部发展:融资或资本积累扩张

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

5、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

(3)技术优势的发挥

(4)来自竞争的压力

6、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1)横向一体化

(2)纵向一体化

(3)多样化

7、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8、典型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欧洲联盟。

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10、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二战之前和二战之后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并形成三次较大的发展高潮:(1)第一次高潮发生在 20 世纪 50 ~ 60 年代。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次发展高潮。

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原因:

(1)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2)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3)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4)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5)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1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1)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理论研究最有影响的是以美国经济学范纳

( Jacok Viner )和李普西( K·G·Lipsey )。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完全取消各成员国间的关税;

2)对来自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

3)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这种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相结合的结构,使得关税同盟对整个世界经济福利的影响呈现双重性,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并存。

(2)次优理论:范纳认为关税同盟的建立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成员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福利,而这取决于产生关税同盟的环境,这就是次优理论。

(3)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认为:以前各国之间推行狭隘的只顾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政策,把市场分割得狭小而又缺乏适度的弹性,这样只能为本国生产厂商提供狭窄的市场,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大批量生产的利益。

(4)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是由日本著名教授小岛清提出的。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

(5)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要求有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来保护较不发达国家的优势。

13、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部门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实行一体化。

(2)特惠关税区:这是市场经济一体化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减少成员国之间的进口关税。

(3)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限额,减免或废除关税,使商品在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逐步自由移动,但不涉及建立共同的关税和共同贸易政策,不建立超国家的机构,各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4)关税同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它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5)共同市场:就是在共同市场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同时也允许成员国间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6)经济同盟:就是各成员国之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对外建立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集团。

(7)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化。

第六章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

国民收入分配的地区差异:

(一)名义收入分配的不同:

名义GDP:用当年价格来计算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可比价格来计算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产业聚集区的名义国民收入多于无产业聚集区的名义国民收入,产业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名义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上的绝对差距。

产业的不均衡分布会造成名义国民收入地区分配的差异。

(二)价格指数差异: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制药产业分布未非均衡,则产业聚集区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产业迁出区域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

存在有价格指数的差异,自给力强的区域价格指数就低。

(三)国民收入的区际差异:

国民收入区际分配规律: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取决于各区域拥有的产业(资产)份额,拥有的产业份额越大,则所分的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大,拥有的产业份额越小,所分的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小。

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区际差距,这正是区域经济研究重视生产要素的空间转移和产业空间变动的主要原因。

(四)要素转移与收入区际差距

生产要素的空间转移或者产业的空间转移,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市场规模,二是市场开放程度。

1、市场规模

生产要素或产业选择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转移。

市场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消费群体规模和实际收入水平

在相同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都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从事生产活动。

2、市场开放程度

市场开放程度与生产要素或产业转移存在的阻碍力密切相关。

阻碍力主要包括:制度成本,如我国户籍制度

空间障碍,而运输成本是最大

的空间障碍

3、收入的差距

当初始产业分布不均衡时,如果产业分布趋向于更加不平衡,则区际劳动力实际收入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如果产业分布趋向于平衡,则区际劳动力实际收入水平差距趋向于收敛。

试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的原因?

答: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部地区东临太平洋,优漫长的海岸线,与许多东亚和东盟国家相比邻,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陆上交通发达,海上运输便利,城市密布、基础设施较完备,自我发展能力强。优广阔的内陆腹地作为依托,与周邻地区形成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七章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概念: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城市化的动因与机制:

(一)农业剩余的驱动机制

(二)共享中间投入品的驱动机制

(三)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

(四)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

(五)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免费下载】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 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 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 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 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介绍区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汇编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4 分) 1. 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应 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6.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 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9.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 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12.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 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 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 1. 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15分) 1.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 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 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 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霍夫曼将工业化进程四个阶段:(1)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系数为5左右。(2)资本资料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为 2.5左右。(3)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致相似,霍夫曼系数约为1。(4)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小于1。一般讲,资本资料属重工业,消费资料属轻工业,重工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重工业比重将会处于稳定状态。 3、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4、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5、杜能区位理论圈层问题: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二林业圈,三轮作式农业圈,四谷草式农业圈,五三圃式农业圈,六畜牧业圈。 6、雁形模式: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进口阶段即在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要靠进口满足需求;二是国内替代阶段即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三是出口阶段即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型发展形态。 7、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8、轴线的特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长度,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9、区位商:即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第一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其含义是假定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则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则意味着地区间存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第二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

区域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与论述: 1、试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答;1.目标驱动机制。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其约束作用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与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宏观调控机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从宏观上为产业部门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地域,同时为地区选择最需要的产业部门。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 2、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答: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2.进口替代战略3.出口替代战略4.工业赶超战略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答:城市化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的到迅速提高,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缺少农村生产的GDP和城市生产的GDP的分类统计数据,从数量上精确地研究城市化这一重大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困难的。考虑到低效率的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高效率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过程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化的过程是同步的,或者可以说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将研究城市化过程对经济增长贡献问题,转化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 经济增长,是从业人员增加和总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由于每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了便于区别,这里称生产效率)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提高总体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1978年到2008年,窝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从17.3%提高到了27.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2.2%提高到33.2%。由于生产方式、装备水平等方面的重大差别,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重大差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第一贡献者,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三次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科技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化的作用,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1990—2008年生产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1978——1990年1.7倍多。可以认为科技进步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从业人数增加是1978——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贡献者。但是,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下降到第三位。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结构变动,1978——2008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5%。从其变动情况看,有下降的趋势,由1978——1990年的14.4%下降到1990——2008年的11.3%。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1-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B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D资源缺乏型 1 / 14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A ) A建筑业B农业C采掘业D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B C D)。 A中心地理论B农业区位论C工业区位论D运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A B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