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绪论 《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绪论

本章概要

社会保障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历史各社会时期,总有一部分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需要政府、社会或他人援助才能避免生存危机。制度的产生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社会保障是当今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实施的一项社会政策,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法律的重要组织部分。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构成。这几种保障形式在保障对象、保障目的、资金来源、支付方式等方面有不同的定位,他们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安全网。

第一节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及性质

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首次使用“社会保障”一词,1944年,第26届世界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国际组织开始正式使用社会保障的概念。以后,世界各国建立对社会成员给与物质帮助制度时普遍采用社会保障加以表述。但是,各国对社会保障内涵的理解有一定差异,因此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其中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主要有德国、英国、美国和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根据这些代表性定义的共同点,社会保障可以表述为: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和社会依法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以及无收入、低收入和遭受意外灾害的公民提供物质帮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社会需求。

它体现出以下四方面的本质特征:(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设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作社会保障的主体,在社会保障的规划、管理、监督和资金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国际财政对资金富有最后责任。同时,这也说明社会化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取向。(2)社会保障的实施依法律法规为支点。社会保障措施一般通过立法加以实施。制定有关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对象、资金来源、享受条件、待遇标准、管理办法,规范社会保障中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制度实施的基础。(3)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是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国家通过实施社会保障计划,为遭遇疾病、生育、工伤、失业、年老、收入锐减和意外灾害等风险的公民提供保护,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以避免社会动荡,为经济顺利发展创造条件。(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需要。社会保障目标的确定是给予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存权,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于到生活困难的公民给与物质帮助。因此,社会保障要坚持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待遇的标准只能是维持基本生活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是对社会保障的精炼概述。社会保障一词在我国官方文献中使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4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使用了“社会保障”一词。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将社会保障制度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框架的五大支柱之一。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

一般认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

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其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权利。有的国家,社会保险的一些项目还覆盖全体国民。

2.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救助的对象有三类: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的生活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主要包括各种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市政建设、家庭补充津贴、教育津贴、住宅津贴等。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要关怀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自立能力。主要包括老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青少年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主要包括向烈属、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废军人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举办荣誉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为军队离退休干部提供服务等。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其目的在于安定军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5.社会互助

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社会互助具有自愿和非营利的特征,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成员自愿交费,政府往往从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包括: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的群众性互助互济;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的慈善救助;城乡居民自发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已经成为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1.保障基本生活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保障最核心的功能。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如今,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国际公约和绝大多数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维护社会稳定

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创建社会保障制度,其根本原因就是要以此巩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和社会稳定。所以说,社会保障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许多国家取得胜利,促使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更加重视社会保障,不得不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持资产阶级统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行社会保障,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增进社会整体福利,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从而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当经济衰退而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时,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有助于提高社会购买力,拉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复苏;当经济高涨而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从而使这一时期的社会总需求不致过度膨胀。而且,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社会保障费(税)率和待遇支付标准,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减少经济波动。其次,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第三,社会保障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进程不致受阻或中断。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津贴等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4.保持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二是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

5.增进国民福利

社会保障的最初含义是“救贫”和“防贫”,即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至少都能享有最低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的内容在不断扩充。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第二节社会保障的产生及历史发展

一、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对贫困者给予救济,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行为。当有人受到饥寒或疾病的威胁时,其他人会给予衣食等方面的帮助。这种互助互济行为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和生存的条件。后来,社会用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范将其固定下来,便有了慈善事业。宗教问世后,这类社会规范叉被纳入教义中,作为宗教实行精神统治的物质基础之一,于是有了宗教的慈善事业。逐渐地,这种本来属于人类社会中自发行为的互助互济变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恩赐:君主对臣民的恩赐、富人对穷人的恩赐、救世主对芸芸众生的恩赐,而在恩赐的背后,受惠者不得不付出接受人身依附关系的代价。这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始的救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用以安抚饥贫者、巩固阶级统治的一种手段。

慈善事业是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它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救济。在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逐渐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农民开始向城镇流动,造成了日益增多的贫困现象和社会问题。各种宗教或世俗的慈善事业无力满足社会上的保障需求,为了稳定秩

序,国家便出面干预。国家的介入,使救济行为成为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15世纪、16世纪之交的法国,贫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政府逐渐接管了宗教团体掌握的慈善事业,采取了集中财源、组织救济、劳动培训、儿童教养等一系列措施,一个由行政人员组成的官方济贫机构应运而生。

英国16世纪开始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后果之一是,大量的自耕农和佃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许多人开始流入城镇,并沦为城镇贫民和城镇乞丐。圈地运动改革了英国的土地制度,同时也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许多人被迫同自己的生产资料分离,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而被抛向劳动市场。其后,西欧其他国家也相继进行了性质类似的土地制度改革,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等条件。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许多丧失了土地的农民成为“几乎愿意在任何条件下去工作的自由劳动力”。

为阻止劳动力流动,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自《济贫法》(又称旧《济贫法》)。当时的英国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英国政府认为,将劳动者束缚于其所属的教区较之使其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更有益于其本人和社会。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为他们建立收容场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

可见,当时英国政府所提供的保障,主要是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的性质。这种保障形式是与前工业化社会结构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自从圈地运动和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英国的贫民日益增多,几乎和工业化进程同时并进。这些贫民有来自广大农村地区的无地和失去生活来源的农民,有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有城市失业的工人。贫民日益增多并聚集于城市,成为当时政府最感棘手的社会问题。贫民问题不解决好,不仅会造成社会动荡,危及政府的统治,进而也将阻碍工业化的发展。因此,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新《济贫法》的主要原则是: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认为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举措,并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此类工作。

新《济贫法》对贫民实行社会救济,安定了社会秩序,对英国在19世纪的大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欧洲其他工业化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制度借鉴。其他欧洲国家在土地革命后,也都实行了与英国类似的贫民救济计划,如瑞士在1847年和1871年制定了《济贫法》,法国则发布了一些济贫法令。欧洲的济贫法采取了由政府出面强迫贫民劳动与救济相结合的原则,使社会团体实施的慈善救济转化成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其实质是慈善救济的发展,是宗教团体区域慈善救济的扩大化,是国家对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慈善济贫。国家被推进了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历史阶段,并为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了国家承担最终责任的原则。

二、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

欧洲济贫法的普遍颁布实施,只是慈善救济向社会救济的转化,是国家作为社会保障责任主体承担对全体公民的保障责任的开始,是国家承担保障责任、建立现代保障的准备。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期内逐渐形成的。其形成标志是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形式推出社会保险的国家。早在19世纪的80年代,俾斯麦执政的德国政府为了其统治阶级自身利益,先后颁布了以法律形式强制实施的三项法案:1883

年的《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的《工伤事故保险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伤残保险法》。这三项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德国政府在世界上率先推出和实施社会保险制度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后建立德意志帝国,其统治阶级雄心勃勃,企图加快国内经济发展,对外扩大殖民势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必须对内安抚好工人群众,调和劳资关系,解除劳动者对各种风险的担忧。而在现实社会中,19世纪的下半期,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德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一方面工人阶级强烈要求政府实施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工人自发地组织起各种互济的基金会,作为风险的补救措施。这种自愿的互助组织到1885年已经吸收了73.1万名会员。在英国,因为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从17世纪末,面对贫困和大机器工业生产伤害的威胁,产业工人开始自发组织小范围的内部互助组织,如“友谊会”、“工会俱乐部”等。“友谊会”的成员多是同一行业的技术工人,会员定期缴纳一定的会费,在会员个人遇到伤、病、老、死时,由“友谊会”提供救济,如生病可得到津贴,年老可得到年金,死亡可得到一定的丧葬费等。“友谊会”的组织形式较多,共同的宗旨是“遭遇不幸时互相支援,共同娱乐,互相教育”。“友谊会”在19世纪得到较快的发展,成员总数已达450万人,接近当时英国男子人数的一半。“工会俱乐部”在维护会员利益、提供救助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会员缴纳会费,建立工会保险基金,对生病和工伤的职工提供救济,对退休的职工发放养老金、提供死亡丧葬费,对失业工人提供救济,对罢工及劳资纠纷提供资助。据1902年11月英国贸易部劳工记者调查,英国100家最大的工会组织中,用于失业、疾病、养老金和丧葬的费用已占会费开支的60.8%,劳资纠纷资助开支占19.4%。至1904年,参加工会保险基金的人数达240万人。但“友谊会”与“工会俱乐部”的成员主要为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低收入的普通工人因无力承担会费而难以加入基金会。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统治阶级为了缓解劳资矛盾,瓦解工人自发的各种群众组织,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反对南方天主教政治势力的“文化斗争”;实行了保护德国工农业发展的贸易关税壁垒,借以争取工商界和农业利益集团对中央政府的支持;操纵通过了《反社会党人法》,企图扑灭在德国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希望通过社会保险立法拉拢工人队伍,借此赢得工人对国家政权的支持,阻止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俾斯麦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是由于这些政治背景,使德国政府被迫推出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自上而下率先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行后,结果体现为: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发挥了社会安全网的作用,有效地校正了因市场缺陷所引起的社会贫困化问题而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产业工人提供稳定的抵御风险的潜在收入预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劳资冲突。由超越劳资双方政府出面组织和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体系所需的费用的边际成本递减、规模报酬递增。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的建立,一些西方国家也纷纷效仿和借鉴。如丹麦、挪威、芬兰、意大利、英国、法国、奥地利、荷兰、瑞士、瑞典、比利时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先后建立了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内容覆盖工伤、伤残、疾病、养老和失业、家庭津贴等保障项目。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颁布了《公共健康法》、《失业工人法》、《教育法》、《退休金法》、《劳工介绍法》等一系列法规。1911年颁布的《国民保险法》,是英国的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

这样,在20世纪初,德国、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普遍实行了社会保险制度,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在欧洲大陆已经确立。

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完成了从社会救助型向社会保险型的过渡,性质上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保障过程是强制性、规范性的社会保障体

系。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的出现及普及化,标志着近代社会保障进入了现代社会保障阶段(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是以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各国根据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政府开始参与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不仅反映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同时还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方面。在美国,罗斯福总统根据当时的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和实施了新政,其中提出了一整套的社会保障思想,主要是:(1)在工业化社会中安全福利保障地位日显突出;(2)必须将普遍福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美国的建国方略;(3)改革传统的社区居民互助型的安全保障方式,联邦政府应该肩负社会福利保障的重担。

1935年美国制定了历史上有名的《社会保障法》,首次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经济危机而加剧的劳资冲突,保障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并通过政府福利开支借助有效需求的扩张来干预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全面复苏与高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稳定器”和“安全阀”。以后,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又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社会保障的内容更加扩充,社会保障立法从老年保险推广至老年遗嘱保险;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法案;为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房立法;军人权利法案;实施公共卫生和健康的保障措施。美国的《社会保障法》不仅使美国社会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至1940年,有60多个国家先后设立了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家庭津贴等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发展。

这一时期是社会保障制度迅速发展的阶段,保障项目膨胀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除原有的各种社会救助项目、军人优抚项目外,社会保险成了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提供社会保障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而享受社会保障成了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社会救助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社会保险项目的保障水平更是普遍高于社会救助项目,从而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普遍保障。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阶段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进入繁荣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以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的。194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委托威廉·亨利·贝弗里奇爵士制定英国公共保障计划。这位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的爵士,制定了《社会保险和联合服务》与《自由社会里的充分就业》的研究报告,即著名的贝弗里奇计划。该计划提出:社会应保证全体公民免受贫苦、愚昧、疾病、失业与肮脏之苦,国家对于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与危险,都给予安全保障,即主张建立全社会的国民保险制度。该计划战后成为英国工党政府社会立法的白皮书。英国政府在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先后颁布实施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健康服务法》、《家属津贴法》、《国民工业伤害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的法案,使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

在英国的影响下,西欧、北欧、北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也都先后宣布和实“普遍福利”的政策,使社会保障迅速发展而进入繁荣时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以高福利为内涵的社会保险体系。

1952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日内瓦会议通过了社会保障的国际性文件;《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第102号公约)。公约规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医疗照顾、疾病与生育补助、失业救济、家属津贴、工伤保险、残疾及老年遗属补助。该公约被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事业,不但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大发展的时期,一方面,在地域上,从欧洲到北美、大洋洲,社会保障制度几乎遍及所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社会保障向全方位发展,形成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此相适应,社会福利费用的支出也呈现巨额的增长,在70年代,西欧各国在社会福利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要占到1/4甚至更多。

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价格的两次大幅上涨,国际金融体系的瓦解,使发达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在1974年到1975年的经济危机之后,经济由战后的迅速发展转入严重的“滞胀”阶段,但是社会福利的发展速度仍然十分迅速,其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造成了与经济发展速度的严重脱节,庞大的社会福利费用支出日益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沉重负担。因此,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继陷入困境。于是,各国重新开始审视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认为过于慷慨的社会保障承诺存在严重缺陷:

第一,社会福利规模和速度的迅速增长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使政府的财政陷入困难之中,财政赤字迅速增加,国家调节经济的能力大为削弱。同时,政府连年的财政赤字,不得不靠借债来维持,伴随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

第二,社会福利费用的膨胀,严重削弱了整个社会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前提。巨大的福利开支同工业和经济发展争夺资本市场,使投资增长缓慢,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受到损害,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三,居高不下的社会福利支出,必然带来长期征收高额税收和高额的保障费,这就减少了国内用于投资的资金储备,使国内新技术的使用及固定资产的更新受到限制,损害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高额的保障费和高税收,增加了产业的劳动成本,直接减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又迫使国内资本外流,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使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失业增加。

第五,高额的社会福利破坏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工作的人们必须为此支付高额的保障费,从而降低实际收入;而无工作者,则容易因此造成依赖和懒惰,导致长期陷入贫困。

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与政府的财政压力迫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国政府开始着手对高福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改革与调整。尽管各国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的方案不尽一致,但改革的倾向则大致相同,主要可归纳以下方面:

1.提高退休年龄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公共养老计划在其支出项目中占据首要地位。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条件提高较快,人们的营养、卫生条件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另外,二战以后人口出生高峰期生育的人口即将进入老龄行列。因此,根据现行的养老制度,领取养老金的人数急剧上升,许多国家的退休者人数正在超过或将超过在职人数,让少数年轻人来负担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金和医疗卫生费用,这是各国最大的后顾之忧。已有不少国家纷纷提高退休年龄,一方面,通过工作年限的延长相应延长其交纳保险费的期限,增加福利费的来源;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受保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做到减少福利费的支出,以此解决社会保险基金开支过大和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问题。美国将退休年龄推迟至67岁,德国和意大利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其他许多国家也相应地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2.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收入

主要通过以下举措进行:一是提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上限,或取消其上限,以此来增加社会保险费的收入。如比利时在1981年以后取消了职工缴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补贴、伤残保险,及遗嘱保险等的缴费上限。二是提高职工和雇主的社会保险费率。如英、德、法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社会保险费率。三是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改变了过去社会保

障所得不纳税的规定,对受保对象所得的退休金、疾病保险金、残疾补贴、失业救济金都收取一定的所得税。

3.减少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

各国对社会保障受益规定都进行了修改,减少了社会保障津贴的支出,旨在控制社会保障费用的增长速度。如英国政府在1981年减少了病人、孕妇、残疾者、失业者的附加补助,第二年彻底取消了这些补助,还减少了住房补贴等。德国从l977年始,降低了退休金标准,削减了失业救济金的数额以及住房、教育补贴;1982年又再度削减了这些项目。又如荷兰削减了对残疾者的优抚金,西班牙削减了失业津贴水平。美国政府也取消了多项社会福利津贴。

4.导入私营部门参与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解决社会保险费的资金储备问题,各国在社会福利改革中还鼓励私营部门以职业年金和私人养老计划、医疗计划等参与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社会保障全部由国家承担的办法。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可以通过私营部门的竞争机制和资金投资的高效率以保持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充分活力,对政府的公共社会保障起到补充作用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前,国民党政府就曾经设想在中国创办劳工保险,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如1931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工厂法》,1946年和1 948年国民党政府的资源委员会分别就职工医疗、工伤、死亡、生育等保险福利做出了一些规定。1948年1月,颁布了关于退休养老待遇的规定。但是,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社会经济畸形发展,由于占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买办阶级开设的厂矿对有关法令采取抵制的态度,政府有关法令很难得以实施,有关社会保险的法规形同虚设。可以说,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国民是无法享有社会福利待遇的。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革命根据地政权之后,立即着手制定劳动法规。1932年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劳动法》,对职工医疗、老、残、死亡、失业等保险福利事宜做了规定。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提出对所有雇佣工人实行社会保险制度。至此,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建立起了现代社会保障的主题框架。1948年1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在东北解放区颁布试行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并于1949年7月扩大到东北区所有公营企业,共有420个厂矿的79.6万名职工实行了社会保险。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企业职工在疾病、伤残、死亡、生育及年老时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办法,同时规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的劳保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该《条例》一开始只是在部分企业中实行,1953年1月,国家对其进行了修订,并且扩大实施的范围,提高了部分待遇标准。1956年,全国的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私营企业中94%的职工实行了劳动保险或签订了含有社会劳动保险内容的合同。同时又使企业社会保险的实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商业、外贸、粮食、供销合作、金融、民航、石油、地质、水产、国营农牧场、造林等11个产业和部门。1957年国家卫生部颁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中毒、尘肺等14种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列入职业病范围,并相应地规定了待遇标准和生活福利内容。这一制度增加了我国社会保险项目,同时也促进了对职工健康的保护工作。

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方面,实行有别于企业的另一套保险方法。这些办法是陆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单行法规规定的。在1950年后,国家逐步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疾病、养老、生育、死亡抚恤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先后制定和颁布了《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

恤暂行条例》(1950)、《关于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事业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1952)、《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1952)、《关于女工作人员生育假期的通知》(1955)、《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子女医疗问题》(195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1955)。到1955年末,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其范围和待遇水平略高于企业的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也举办了以本单位工作人员为对象,由本单位负责的职工集体福利事业。

在十年动乱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被撤销,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在资金的筹集上出现了倒退。1969年2月,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中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在营业外列支。”由此我国国营企业的劳动保险实质上由社会保险倒退为企业保险,并导致了两个严重的直接后果:一是社会保险的统筹调剂工作停止,社会保险的统筹调剂职能丧失,造成行业间、企业间负担的不平等;二是社会保险基金停止积累,由企业实报实销,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其结果是:一方面形成了社会保障变成了企业保障的局面,另一方面又造成职工的福利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十年动乱后,社会保障制度的恢复和改革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为了解决“文革”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保障政策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如放宽了离职休养条件,提高了退休待遇标准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较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

1.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开展起来。首先,对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法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一种由社会专门机构对企业职工的养老基金进行统一征集、管理和调剂使用的资金制度,改变了原先企业职工退休金由本企业自行支付的方式,避免了由于企业自行支付职工退休金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1984年开始推行退休费的社会统筹工作,到了199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一次明确提出“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方案,供各地选择试点。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1997年7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进一步对养老金的规模、结构、计发办法进行明确的界定:

(1)统一了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规定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均20%,个人缴费比例不低于工资的4%,以后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

(2)统一了个人账户的规模。规定按职工缴费工资的11%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计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的部分降至3%。

(3)统一了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为当地职工上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全部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120(即退休职工平均预期余命月数)。1999年1月,国务院又发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确立了目中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至此,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了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

经过几年的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由1997年末的8 67l万人增加到2001年末的10 802万人;领取基本养老金人数由2 533万人增加到3 38l万人,平均月基本养老金也

由430元增加到556元。为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不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投入。1998~2001年期间,仅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就达861亿元。目前,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邮局)发放,2000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8%。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仍实行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

1991年,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

2.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需要,实现企业竞争中的劳动力合理流动,破除长期以来的不合理的企业铁饭碗现象,在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3年4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该项规定在实施范围上虽然只涵盖了国有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他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问题,但在国有企业内部扩大了对象和范围,将失业保险的范围由原来的4种人扩大到了因企业或外部原因造成的各种失业人员。在多年实践和对原制度进行修改补充的基础上,l999年,中国政府又颁布《失业保险条例》,把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失业保险覆盖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l%。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失业保险待遇主要是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按月发放,标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缴费年限确定,最长为24个月。失业者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问患病,还可领取医疗补助金;失业者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其遗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此外,失业者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还可接受职业培训和享受职业介绍补贴。

近年来,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对象不断增加。从1998年到2001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由7 928万人扩大到10 355万人。2003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0 373万人,全年共为742万失业人员提供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随着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正逐步纳入失业保险。

3.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的50年代,保险的范围比较窄,保险的水平也偏低,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职工的实际生活的需要,并且缺乏在整个范围的统筹调剂。从l988年起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工伤保险制度先在一些省市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家劳动部于199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件》(征求意见稿),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并实行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统筹;(2)建立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职业病的有机结合机制;(3)建立统一的评残等级标准;

(4)适当提高工伤保险待遇;(5)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6)在管理上实行国家立法、省级统筹,分级管理的原则。

1996年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有关部门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开始按社会保险方式对原有的企业工伤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年,政府有关部门还制定了《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为鉴定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提供了依据。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工伤保险费由企业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工伤保险缴费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确定不同的行业费率;在行业费率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上一年实际的工伤事故风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情况确定每个企业当年的具体费率。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主要包括:工伤医疗期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结束后根

据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的伤残补助金、抚恤金、伤残护理费等。

4.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缺陷在于其保险的覆盖面比较窄、社会化程度低、资金的筹集渠道和标准不尽合理等。从1984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对原有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初是引入个人分担机制和实行社会统筹,许多地区实行了公费、劳保医疗费用与个人挂钩的办法,就医时,个人适当负担部分医疗费用。在此基础上,部分省市开展了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和在职职工大重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试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在部分省市全面进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各试点省市在“统账结合”的制度框架内,对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98年12月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从1999年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取代原有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两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又接连下发了一系列有关文件,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等,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按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其余70%左右建立统筹基金。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责任。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没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

为保障参保职工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服务的管理,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机构、药店进行资格认定并允许参保职工进行选择。为配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

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国家为公务员建立了医疗补助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国家还将逐步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3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0 90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 975万人,退休人员2 927万人。此外,公费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还覆盖了1亿多的城镇人口,政府正在将这些人口逐步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

5.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

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将女职工的生育有薪产假由原规定56天增加到90天。1994年,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保险费由企业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支付待遇主要包括:因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和产假期间按月发放的生育津贴等。2003年底,全国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有3 655万人;全年共有36万名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仍由该单位承担支付生育待遇的责任。

6.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就建立了针对城乡贫困居民的社会救济制度。l993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城市社会救济制度进行改革,尝试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9年,全国所有城市和有建制镇的县城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年,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城市所有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括所必需的费用来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人均收人低于最低生涯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均可申请领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城市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需要经过家庭收入调查,领取的待遇水平为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部分并进行调整。近年来,部分农村地区也开始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作用。其中,社会保障理论基础是社会保障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除了《贝弗里奇报告》等少数理论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被提出的以外,大多数社会保障理论基础的提出都是与实现某一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即许多学者和专家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社会保障,或者在社会经济思想中包含着社会保障理论,并且他们所主张的社会保障政策也经常包含在社会经济政策之中。

一、西方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保障思想的雏形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之前,社会保障思想就早已存在。在创立比较系统的社会保障理论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最初表现为慈善或恩赐思想。人们最初从慈善或恩赐的角度来研究和解决贫困问题,基于这种思想,政府和社会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孤儿院、济贫院等,并对贫困人员发放救济金等。其中,宗教中的一些教义成为社会保障思想的来源之一。尤其是基督教中的一些思想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最大。学多宗教机构根据宗教教义来举办各种慈善事业,而这些慈善行为又具有社会保障措施的一些特征。但是,由于这种不具有部分社会保障特征和思想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保障措施和对策也具有不彻底性和不完善性。

其次是表现为平等或公平思想,这种思想应该说是比慈善或恩赐思想更加进步或者说更高层次地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进一步的自身权利保护意识,一些进步人士和开明人士开始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享受一定生活水平的权利,国家和社会有保护每个人的责任。因此,随着这种认识的产生,社会保障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从一种慈善或恩赐转变为一种平等权或公平权。具有这种内涵的社会保障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并成为当代社会保障理论的一个基石。

最后是表现为空想社会主义,这种思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理想化的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柏拉图在2400年以前的《理想国》主张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平等。到了15世纪,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一个通过照顾老人和病人等互相帮助方式来克服贫困并实现人人幸福的理想蓝图。到了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更是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其中,圣西门把“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无产者福利的提高”,“保证社会的安宁”作为整个社会奋斗的目标。他们不仅提出了这方面的思想,而且还勇于实践。这种思想虽然是一种空想,但是,客观上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慈善或恩赐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平等或公平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中的一些思想成为社会保障理论的一部分,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实践。

(二)德国新历史学派

德国新历史学派(New-Gernan Historical School)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施穆勒(Gustav Schmoller),布伦坦诺(Lujo Brentano)等人。德国新历史学派反对亚当·斯密主张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思想,提倡国家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主张法律至高无上,主张劳资合作。德国新历史学派主要有以下观点:(1)主张国家至高无上,强调国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国家的职能不仅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防御外来干涉,还应该直接干预和控制社会经济生活;并主张国家具有管理社会生活的职能,应该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责任;(2)认为劳工问题是当时德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他们提出要改革经济和现有生产形态,改变各个阶层的教养和心里状态。他们从改良社会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增进社会福利,实现社会改革,并通过工会组织来调解劳资之间的矛盾,主张由国家来制定劳动保险法、孤寡救济法等;(3)强调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认为,经济问题和伦理道德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经济生活不仅要满足物质方面的欲望,还要满足高尚的、完善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欲望;(4)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用。他们认为,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至上,它是决定经济发展过程的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强调国家应该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对社会经济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由于新历史学派的出发点主要是解决当时德国的劳资矛盾,因此,它的社会保障理论仅仅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他的主张涉及到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社会领域,而社会保障是其整个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由于他们的社会保障主张被俾斯麦政府所接受,从而成为德国首先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1883年,德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社会保险法》,并随之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律。德国新历史学派的这些主张,后来在美国等国家得以发展,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

(三) 凯恩斯主义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原来占统治地位、以市场经济论为主要内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衰落,在此背景下,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主要并不是研究社会保障问题,而是提出了反危机理论。凯恩斯认为,社会保障是克服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社会保障思想是社会保障理论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并直接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和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核心是如何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资本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社会总需求总是小于社会总供应,宏观经济达不到均衡,导致了经济危机和严重失业。

凯恩斯进一步认为,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并是宏观经济达到均衡,只有依靠国家干预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具体地说,他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对贫困人员的财政性转移支出和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

在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中,社会保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家对社会保障领域的干涉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国家干预和提高消费倾向与实现充分就业就是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而且,充分就业是凯恩斯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有效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实现充分就业就是如何实行就业社会保障,因此,就业社会保障是其主要理论观点之一。

虽然凯恩斯理论体系中提出了社会保障政策,如通过财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等政策,但必须明确的是,凯恩斯的这种政策措施是从生产角度出发的,属于一种有限的再分配,其目的是维持再生产的继续,因此,以该理论为指导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有限责任的社会保障,强调个人责任,政府负担较轻。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并不否认市场的作用,而只是对市场失灵部分的补充。

因此,在凯恩斯主义思想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是有限的,仅以能够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连续性为尺度,并非真正关注社会保障本身,是一种以生产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福利价值取向。但是,凯恩斯的理论特别是有效需求管理理论,仍然成为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石之一。

(四)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New-Cambridge School)以凯恩斯的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一个以现代收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英国的凯恩斯主义的两大分支之一。新剑桥学派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尼古拉·卡尔多(Nicholas Kaldor)、皮罗·斯拉法(Piero Sraffao、卢杰·帕西内蒂(Luigi Pasinetti)等,这些主要代表人物都在剑桥大学任教,但他们又都背离了旧剑桥学派的主张,所以成为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首先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不合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玩疾;并进一步认为,由于国民收入是由劳资双方的收入所构成的,并且工资和利润是对立的,从而导致了国民收入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具有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其次,他们否定新古典学派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把改善资本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实行收入均等化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其他目标均处于从属地位。最后,他们认为,国民收入在工资和利润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只有通过国家干预才能解决,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必须采取分配政策,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趋向合理和公平,使个人收入趋向均等化。这样,就能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新剑桥学派收入分配政策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行高额财产税和累进所得税,向高收入阶层的生活救济和补贴,从而改变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均等状况,减少甚至消除贫困家庭。第而,实行高额的遗产税和增与税,只给寡妇和孤儿留下适当的财产,其税金用于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第三,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以便使他们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收入不均等状况。

由新剑桥学派的出发点是解决社会分配的不公平问题,因此,其核心思想实现社会分配的均等化与社会保障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五)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Swedish School)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并在此后得到很大发展的学说。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大卫·达维逊(David Davidson),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 Cassel),克努特·维克塞尔(Knut Wicksell),伊里克·林达尔(Erik Lindahl),阿萨·林德伯克(Assar Lindbeck)等瑞典经济学家。

瑞典学派开创了以国家干预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化”的瑞典福利模式,成为独特的“混合经济”下的“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具有其优越性,因为私营经济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公营经济注重的是社会公平,通过两者互补,即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又可以保持社会安定。他们把“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化”作为社会保障的两个主要内容,主张国家干预,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来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以实现“充分就业”。同时,他们主张依靠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层,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保障国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收入平等。

虽然瑞典学派也没有提出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但其通过国家干预

来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化”这一主张,与社会保障的基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瑞典学派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瑞典的社会保障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瑞典学派的理论得到了理论界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

(六)贝弗里奇思想及其模式

1.社会保险及其有关服务

1941年,英国人威廉姆·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被认命为关于社会保险及其有关服务部门间委员会(Inter-departmental Committee on 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的委员长。1924年,作为委员会调查研究的成果,发表了《社会保险及其有关服务》。由于当时英国保守党政府明确不支持这份报告,导致了1954年选举中保守党的失败和工党的胜利。结果,这份报告中的政策主张通过工党的立法和实施得到了落实和贯彻,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福利国家”的国家。其主要思想是保护由各种社会风险所导致的每个贫困人员。它认为,社会保障意味着最底限度的收入保障和支付收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结束被中断的收入。任何一个社会保障计划必须以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为基础;第一,对15岁以下儿童或者接受全日制教育,16岁以下儿童给予支付儿童津贴;第二,提供给全社会成员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恢复劳动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性保健和康复服务;第三,维持雇佣,并避免大量失业。以这三个前提条件为基础,社会保障计划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满足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对特殊情况实行社会救济以及特别的任意保险。其中,社会保险是最重要的一项保障措施。

2.贝弗里奇的理论模型

关于“福利国家”的思想,贝弗里奇主张,在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所谓“福利国家”就是应该消除国民的五大“毒瘤”,既贫困、疾病、失业、无知(教育)和陋隘(住房和环境)。国家至少应承担起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水平的义务,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则是国民的权利,并进一步主张实行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种责任;第二,作为解决贫困对策的社会保障是一种缴费型的社会保险方式,覆盖“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风险,最终有社会救济来补充;第三,国家应该积极、努力实现完全雇佣;第四,在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国家应该承担起系统而综合地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责任;第五,国家的介入应该停留在适当的最低标准上,更高保障水平应该有个人努力和民间活动来承担。另外,以社会互助精神和社会良心为基础,鼓励自发性民间活动。

关于失业,贝弗里奇在1944年的《自由社会中的完全雇佣》等著作中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最初赞同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但以后转为赞成凯恩斯的主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福利国家”是以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和贝弗里奇的社会政策为基础的。关于贫困问题,贝弗里奇的主张在《社会保险及其有关服务》中已被充分体现出来。其政策构想是对国民的一生既“从摇篮到坟墓”所面对的各种经济风险给予收入保障,以社会保险为核心,把社会救济作为最终的手段,社会保险采用缴费制,并遵守均一缴费等六项原则。

而且,贝弗里奇还区分了国家责任和个人责任,重视民间活动。他认为,国家责任在于实行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在此以上的生活保障是个人责任,也就是说,国家并不是介入一切。他的主张应该是自由主义的集合主义,与市场经济中的自由企业一样,在社会服务领域也应该鼓励民间自由企业的活动。贝弗里奇的构想是非常折衷的,一方面是理想主义的,另一方面是现实主义的。

因此,贝弗里奇的这种构想时常被认为是互相矛盾呢,并且受到攻击,但同时也受到拥护,他们对发达国家盛行的“福利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构成

马克思主义在他的有生之年,虽未看到像今天这样正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在他的一些

著作中,却涉及了社会保障的理论观点。这种理论观点。概括起来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一是从收入和分配的角度讲,社会保障是以国家为主体,或称“扮演出场的先头角色”,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一是从社会经济运行角度讲,社会保障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手段,是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均衡机制。

(一)社会保障再分配思想

马克思《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一文中强调社会总产品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将会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产品的分配问题上,社会成员应当按照平等的原则不折不扣地享受劳动成果,在人类生产分配之前,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扣除。

马克思认为,社会总产品中应该扣除;(1)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2)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基金,在以上三项扣除后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其他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应当从里面扣除:(1)与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2)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3)为丧失劳动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

我们从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中可以看出:第一,在物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掉一定量的生产资料,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补偿消耗掉的部分;第二,为了防备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的发生,建立后备基金或者保险基金都是必要的,并且这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第三,在个人消费分配之前,应该为教育、保健等共同需要部分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基金。

(二)关于必要劳动价值的社会保障思想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三,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以上所需要的劳动为必要劳动,超出部分为剩余劳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我们再把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缩小到社会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一方面为了形成保险基金和准备金;另一方面,为了按社会需要所决定的程度来不断扩大再生产所必要的限度;最后,如果我们把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为社会上还不能劳动或已经不能劳动的成员而不断进行的劳动,包括到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中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么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是它们的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承,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体现在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生产中,社会保障是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使劳动者对未来的生活质量增加安全感,第二,在分配中,在支付工资进行消费性分配之前应该进行事前扣除,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这是劳动力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进入消费领域。

(三)关于最低工资的社会保障思想

目前,最低工资制度已经成为社会保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阐述了最低工资制度方面的思想。

首先,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最低工资水平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因此,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

其次,他们对资本主义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质作出了论述。他们认为:“最低工资所产生的结果是:例如,取消星期日对工人来说纯粹是损失。他必须在更加恶劣的条件下挣得工资……虽然平均最低工资是由最必需的生活资料本身的价格所决定的,但还是应该指出:第

一,不同国家的最低额各不相同。第二,不仅如此,最低额本身有自己的历史运动,它越来越降低到绝对最少的水平。以烧酒为例,最初用葡萄渣酿制,后来用谷物,再以后用马铃薯酒精。”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最低工资制度方面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最低工资水平应该相当于雇佣工人的平均工资,或者维持劳动者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工资;第二,各国的最低工资水平应该是不同的;第三,最低工资水平有越来越降低的趋势,基于这一点,他们是根据当时资本主义最低工资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一种判断。

第三节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的回顾与创新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社会保障理论

(一)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主要参照苏联的社会保障模式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因此,依此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采用了职工个人不缴费,完全由国家统包国民生活保障的模式。在劳动保险制度中,只有企业缴纳劳动保险费,职工个人不需要缴纳;劳动保险制度的管理机构是工会;没有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等等。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国民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人或该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社会保险是剩余劳动的理论

由于过去认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是剩余劳动,因此,我国建立了低工资、多扣除、职工个人不缴费、政府统包的社会保险制度。1969年2月,我国当时的财政部军管会取消了国有企业缴纳劳动保险费的做法,各项劳动保险金改为从企业营业外列支,即以企业减少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办法,充实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费。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成为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的单位,没有盈利而发生亏损的国有企业没有营业外支出经费,也就无法对职工提供各种劳动保险待遇。

二、社会保障理论的创新

随着我国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始随之改革,而这种社会保障改革是在一种全新的社会保障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这种理论刨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理论

传统的社会保障是一种既不具有效率、又没有公平的制度。一方面,城镇居民具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居民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在城镇居民内部,国有单位与城镇集体部门之间无论在社会保障支付水平上,还是在社会保障项目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即有失于公平。另一方面,国家和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许多人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待遇,而且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社会保险这种管理方式,导致了其管理效率低下的局面。

这种状况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后得到了很大改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初步建立,与过去相比,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公平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另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开始全面实行商品房制度,但同时为中低收入阶层大力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这也说明我国非常关注社会公平。

同时,我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保障改革来促进

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保险制度上,引进个人缴费机制,实行社会保险待遇与缴费多少相联系;实行社会统筹,并不断提高其统筹层次,以及建立社会保障机构来统一管理社会保障。这些措施无疑证明了我国力图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效率。

(二)权利与义务统一理论

在传统的社会保险制度中,我国并投有把职工个人享受的保险待遇与对此的贡献相挂钩,具体表现为职工个人不缴纳劳动保险费,但能够享受各种劳动保险待遇。另外,在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中,往往注重救济贫困而忽视防止贫困,具体表现为国家重视利用救济方式来解决已经陷入贫困状况群体的生活问题,而不注重依靠国家、社会和贫困人员自身的力量来预防未来的贫困。虽然解决贫困问题是国家的一种责任,但也是贫困人员自身的义务。但是,这种不对等关系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也是以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理论为基础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在社会保障领域,我国进一步重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已经引进了个人缴费制度,并规定不缴费的公民没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险金;同时,这种缴费必须达到一定年限才有权享受待遇,而且,个人的缴费比率在不断提高。在城镇住房制度中,通过改革全面停止实物福利分房,实行货币分房,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经济收入来购买商品房。另外,在高等教育体制中,改变长期以来的免费教育模式,引进缴费机制,并不断提高缴费的数额。这些措施都表明我国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中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保障的要求。

(三)风险共担理论

由于每个人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风险不同,人与人之间在收入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及人们往往具有短视行为等原因,因此,人们依靠个人无法较好地应对这些风险。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并且,正因为人们所遭遇的经济风险不同,所以,对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有些人所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超过了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另外一些人则有可能相反。这就更加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一种共担风险的机制,同时应该遵循大数法则,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互助互济。要达到共担风险这个目的,必须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实行社会化。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所属单位管理的体制,基本上没有实行社会统筹,因此,也几乎不存在风险共担这一基本功能。由于实行这种社会保障管理方式,过去普遍存在着某些单位无法支付职工的医疗费用和养老金等状况,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职工的权益。这实际上也违背了社会保障制度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宗旨,即共同应对风险。

我国在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时,非常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从开始改革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起,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改变传统制度不具有共同承担风险的状况。因此,我国首先实行了社会统筹的改革措施,并不断提高社会统筹的层次,使得新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加能够发挥共同应对风险的作用。另外,在改革城镇住房制度过程中,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共同提高城镇居民的购房能力,使大家都有能力购买商品房。

(四)劳动力个人所有理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劳动力是社会共同所有,因此,国家全面负责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这种以劳动力公共所有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不仅无法保证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而且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属于个人所有,并成为市场上买卖的一种商品。劳动力个人所有理论是建立个人缴费、确立自我保障意识的理论依据。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在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时,特别注意重视个人的作用。例如,在社会保险

制度中引进个人缴费制度,并不断提高其缴费比率;在城镇住房制度中,强制职工个人缴纳和储存住房公积金。而且,由于劳动力属于个人所有,因此,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时,非常强调个人的自我保障功能。具体表现为政府大力鼓励职工和单位积极参加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并提倡建立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五)社会保险是必要劳动的理论

我国传统理论认为,社会保险是属于社会扣除的剩余劳动。在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传统社会保险制度中个人不缴费。这是因为既然社会保险是社会扣除的剩余劳动,那么,政府就应该统包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基金应该全部来自于国家财政。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劳动力属于个人所有,是一种商品。劳动者为所在工作单位提供了劳动,其中,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以工资形式实现在正常条件下的劳动力再生产之中;一部分以领取社会保险金的方式,进行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力再生产。因此,社会保险是保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在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必需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

社会保险是必要劳动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保险费是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一部分,其费用应从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进行扣除,由单位和个人缴纳,并计入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个人账户的所有权归个人所有,社会统筹基金属于共同所有。因此,劳动者应从工资收入中扣除并缴纳一定的费用,最终形成社会保险基金。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

2.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为什么说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

4.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案例一:看外国人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扩大是工业化和经济转轨阶段的普遍现象。一般而言,一国在经济起飞阶段,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3000元之间时,收入差距最明显。

1.各国缩小收入差距的指导理念

初次分配中确保中等收入人群占多数,培育中产阶级。欧美国家通过工资、福利和税收调节等来巩固和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美国、加拿大政府通过实施有关最低工资、工资支付、同工同酬、加班工资、休假权益等法律法规规范初次分配。20世纪90年代,英国税后基尼系数由税前近0.5降至0.37。在美国,仅累进所得税一项,就使最低和最高收入群体的差距大幅度缩小。

再分配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构建弱势群体的“安全网”。①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化。②以低收入者为重点。法国的家庭补助金明显向最贫困者和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家庭倾斜。③逐步扩大覆盖面。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达95%以上,很多国家接近100%。

重视教育,创造“机会公平”的社会氛围。瑞典、德国等均注重教育投入。德国教育发达,买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巴西政府近年来投资7亿美元成立东北部教育基金,帮助落后地区培养教师,免费发放教科书,并从2003年起实行名为“面向人人的大学”的改革计划。

2.各国缩小收入差距的具体做法

买施税收调节。以个人所得税方式直接调节。据统计,瑞典的中等收入者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1,大公司60%~70%,最高达到85%。

在发达国家,购置豪华住宅、名牌轿车、奢侈品、化妆品,享用高档宴会、高档休闲娱乐以及饲养宠物等都算作高消费,要征收高额的特别,肖费税。国外遗产税税率都很高。日

本继承税税率共分13个档次(10%~70%)。

鼓励公益捐赠。巴西对出资赞助教育的企业减免税收。

完善法律保障,严惩偷税漏税。日本对违反税法、不按期足额缴纳税款者,采取严惩措施。

打击寡头,限制非法致富。在俄罗斯,80%的财富集中在占国内人口不到4%的寡头手中。普京主政伊始就让有关部门调查寡头们的经济活动,收集他们违法犯罪的证据。

开发落后地区。德国在宪法中就规定,国家必须保持各地区人民生活条件的一致性。

“城市化辐射”型。20世纪60年代,美国以立法形式将其2/3的贫困县划入137个经济开发区,要求每一个经济开发区建设几个新兴城市,使之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中心。1960年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产业化推动”模式。日本于1960年提出在北海道、东北等落后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将这一带发展成为可与东京横滨、大阪神户等工业地带相匹敌的大规模重工业化地带。

“特种产业带动”模式。日本政府将奶牛饲养业作为北海道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专门制定《奶牛饲养振兴法》,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鼓励多渠道增加对奶牛饲养业的投入,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畜产基地。

实行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政策是平衡地区收入差距的核心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保证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大致相同。

支持目标是地方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意大利每年将中央财政收入的1/3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其中2/3是专项拨款,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开展文化教育、职业培训、住房供给、医疗卫生等事业。

财政支付直接“落地”到个人。1970年,韩国政府发起了“新村运动”,免费向各村提供300袋水泥,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的55%,地方政府出30%,每家农户出15%的方式,并帮助改建厕所。

增加就业,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保护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实施对下岗职工补贴制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韩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十分重视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教育与培训,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财政支持就业。韩国政府为使失业减少到最低程度,向中、小企业提供补助,帮助它们稳定经营和保留员工。印度政府拨款推进国家农村就业保障计划,在乡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严格实行最低工资以及加班标准制度。

资料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3月梁建武

社会保障概论论述题

1试论述社会保障的功能P11-16 答: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通常发挥着稳定、调节、促进、互助等多重功能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功能 社会保障能够通过帮助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满足社会成员对于安全与发展保障的需要,从而预防和消化社会成员因生存危机而可能出现对社会、政府的反叛心理和反叛行为,能够保证社会成员在特定事件的影响下仍然可以安居乐业,从而有效缓和乃至消除引起社会震荡与失控的潜在风险,进而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常、健康的社会发展; (2)调节功能 政治方面,社会保障是调解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 经济领域,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解者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其次它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最后他可以调解国民经济的发展; 社会发展领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功能的发挥而得到了有效地缓解,社会因收入分配差距等导致的非公正性和非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节。 (3)促进发展功能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社会保障除满足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还通过建立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等津贴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并且与国家的人口政策结合,共同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 (4 )互助功能社会保障促使了社会成员间的互助互济、团结友爱,有利于社会体制、道德观念的维护和延续,可促进社会成员、社会各阶层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5)其他功能除上述四大基本功能外,社会保障事实还有诸如预防风险、资本积累等功能。 2、试论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P22-26 答: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互济性原则等。 (1 )公平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属于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在社会领域中的分配,因此,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社会保障政策实践的归宿。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一是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定无一例外地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 (3)责任分担原则 只有确立了社会责任分担原则,让政府、企业、个人乃至社会等合理分担社会保障责任, 这一制度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4)普遍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南京大学2019社会保障概论第一二次作业

答案+我名字 首页> 课程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最早提出要向全体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完备的社会保障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我国首次提出“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雏形”是于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计划》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个五年计划》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措施最早出现于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实行以商品化为主的住房保障形式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瑞典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新加坡社会保障采取的是哪一种模式 a、社会保险型 b、国家福利型 c、国家-单位保障型 d、个人储蓄型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a、失业保险 b、死亡保险

d、养老保险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社会保障”概念最早见于 a、《社会保障法案》 b、《大西洋宪法》 c、《费城宣言》 d、《劳工宣言》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下为福利水平的度量的是 a、商品化 b、非商品化 c、分层化 d、非分层化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养老保险 d、社会福利 题号:1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根据劳动力的“非商品化”和福利的“分层化”程度的强弱,属于自由主义体制的国家有 a、美国 b、加拿大 c、澳大利亚 d、意大利 题号:1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贝弗里奇起草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中,提到的公益服务主要有 a、慈善拍卖 b、免费医疗 c、生活补助 d、社会保险 题号:1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考察社会保障的视角有 a、社会学视角 b、经济学视角 c、政治学视角 d、哲学视角 题号:1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有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 A型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 — 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 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 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 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 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

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 , A.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心脏射血 D.防御反应 E.基础代谢 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 、 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 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 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

, 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 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 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 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 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 : 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组织液 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 10.内环境的稳态 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 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感悟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感悟 本学期,通过对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学习,使我掌握了很多原先并不知道的知识点,特别是将初时将社会保障单纯理解为“救济”,理解为只是出于困难的人们才可以享受社会保障:现在,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大大扩展——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而社会救助只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很少的一部分,保障对象也是少数人。 学习社会保障概论,目的在于学习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社会保障体系中各项制度、计划和项目的内容。对于我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更要通过此学习,将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有机会,为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尽己所能,促其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对我们的讲授、小组作业和课外查询的资料,使我们对国外先进的社会保障发展状况印象深刻,也收获甚多。下面,我将平时学习中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做一简要的总结,限于纸张大小,我没有列成表格,请老师见谅。 主要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情况: 1、英国: 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政府直接管理方式 新旧《济贫法》、《贝弗里奇报告》 1948年五大法律成为英国福利国家形成标志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由国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和私人医疗保险制度构成失业保险: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2、瑞典: 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半官方的自治管理方式 福利国家“橱窗”(保障内容无所不包) 按照“普遍性”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失业保险: 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救助相结合 3、德国: 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半官方的自治管理方式 保险特征:一是以社会保险为主,二是承保机构多元化,三是经费筹集多渠道,四是保障管理高度“自治“ 养老保险: 世界上最早建立养老保险的国家。分为法定强制性和 自愿性两种性质。 基金的筹集模式为初期的基金积累制逐步改为现行的 现收现付制 医疗保险:法定医疗保险和自愿医疗保险两大类型组成 以社会集资为主,国家提供的财政收入补贴较少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 一、重点难点 重点: 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学的主要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难点: 1.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工作方式。 二、考点测试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照顾家中伤病者,形成主要的照顾方式是 A.“自我保护”式 B.家庭式 C.宗教式 D.社会化服务 E.护理社团 2.中世纪护理仅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其原因是 A.生活经验缺乏 B.社会重男轻女 C护士分工不明确 D.护理工作繁重 E.宗教的束缚和影响科学 3.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 A.17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初期 E.20世纪中叶 4.南丁格尔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是在 A.凯塞威尔斯城护士训练班 B.圣托马斯医院护士训练班 C.英国伦敦护士训练班 D.佛罗伦萨护士训练班 E.战地医院护士训练班 5.南丁格尔扭转了英国朝野轻视护理工作的观念,其主要原因是 A.出身名门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 B.南丁格尔具有渊博知识 C.克里米亚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工作 D.撰写多篇著作指导护理工作 E.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制度 6.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 A.4月12日 B.5月12日 C.5月21日 D.12月5日 E.6月12日 7.国际护士节时间的确定是根据 A.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B.南丁格尔诞辰纪念日 C.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D.宣布南丁格尔奖章的日期 E.南丁格尔逝世纪念日 8.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的护士团最终使士兵的病死率由42%降到

社会保障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概论名词解释: 1.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体:在社会保障活动中,依法享受权力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3.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社会保障管理不同于生产管理,它是一种社会事务和社会政策管理,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4. 社会保障基金: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项目而预先建立起来的,用以保障社会成员在遭遇社会经济风险事故时所需要的、专款专用的资金。 5. 社会保险: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法律为基础,在权力与义务的一致性原则下,通过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的共同筹资,为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收入补偿,使其能够在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造成的社会生活问题面前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保障社会安定与持续发展的社会互助制度。 6. 养老保险:是政府通过立法的制度性安排,以权力与义务一致性为原则,在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后,为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7. 医疗保险:广义医疗保险是针对人的健康的保险,它不仅包括医疗费用的保险,而且包括疾病预防、人体健康维护等方面的内容。狭义医疗保险主要是指针对医疗费用的保险。 8.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以农村居民为对象,在自愿和互助共济的原则下,通过集体和个人共同筹资,按一定比例补偿农民医疗费用的初级医疗保险形式。 9. 失业保险:是指依据国家法规,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失业时给予失业金支付,以保障其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充分就业,弱化失业负效应,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之一,是向法定范围的劳动者补偿其因职业病或工伤而导致的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由国家或企业单位对其生活给予一定物质补

社会保障概论试题及答案2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代码00071)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失业保险的管理机构为() A.国家 B.社会 C.企业和事业单位 D.保险公司 2.政府统分型的另一个名称为() A.团体保障型社保制度 B.国家保障型社保制度 C.社会自助型社保制 度D.个人自救型社保制度 3.下列对生育保险性质表述正确的为() A.长期性补助 B.保险性补助 C.短期性补助 D.福利性补助 4.美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等待期为() A.5天 B.10天 C.12天 D.7天 5.与人均投保费无关的因素为() A.人均行政管理费 B.伤残津贴 C.伤残风险率 D.人均收入 6、1885年通过了第一个强制性的《工人赔偿法》的国家为()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7.下列不属于近二十年国际劳工组织探讨的主要问题的是() A.工伤预防 B.工伤补偿 C.工作培训 D.职业康复 8、1911年,由英国颁布的世界上最早规定实行强制失业保险的法律条文是() A.家庭津贴法 B.社会保障条例 C.国民保险法 D.国民救济法 9、下列不属于享受社会救助的要素的为() A.无劳动生产能力 B.无劳动意愿 C.无经济来源 D.生活上无依靠 10、失业职工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5年及5年以上的,发放失业救济金的期限最多为() A.12个月 B.24个月 C.18个月 D.15个月 11、南斯拉夫的失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为() A.全部由政府负担 B.全部由企业负担 C.由政府和企业共担 D.全部由 被保险人负担 12、旅游业的失业现象属于() A.结构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13、对我国生育保险费用不承担出资义务的是() A.社区 B.个人 C.单位 D.国家 14、我国生育保险中规定:女职工生育和流产休假期间的工资,与当地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或本人标准工资的支付比例为() A.90% B.100% C.50% D.120% 15、生育保险待遇与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相比,一般()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

教材: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保障学概论 1、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 2、社会保障的含义。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 2)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社会保障面向社会全体成员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社会立法 3、社会保障的特点。 ?社会性强制性普遍性公平性互助性储蓄性 4、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国民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 ?社会保障的公平功能(即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对应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调节投融资功能 平衡需求功能 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 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5、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生活;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 6、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德国: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2、美国:最早颁布《社会保障法》。 第二章社会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含义。 社会救助的概念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

社会保障 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实施对象是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的社会保障项目是( A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B ) A.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C.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D.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 3.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是指( C ) A.现役军人家属和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等 B.退出现役的军人 C.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废军人等 D.革命烈士家属和现役军人 10.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规定正常产假为( A ) A.90 天 B.105 天 C.180 天 D.42天 12.生育保险属于( A ) A.短期性补助 B.长期性补助 C.保险性补助 D.福利性补助 16.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的方法有多种。按照一个家体用于饮食支出的比例来大体测定该家体 的生活水平的测定方法是( B ) A.生活需求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生活形态法 D.国际贫困标准法 21.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 A ) A.社会救助 B.失业保险 C.生育保险 D.社会福利

24.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D ) A.雇主 B.被保险人 C.国家 D.被保险人和雇主. 31.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C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 C ) A.生活幸福 B.人民富裕 C.社会安定 D.生活水平 43.“五保”不包括( D ) A.保吃 B.保穿 C.保住 D.保富 44.托儿所、幼儿园等属于我国职工福利中的( A ) A.集体福利设施 B.个人生活福利性补助 C.文化福利 D.娱乐福利 53.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不包括( C ) A.政府 B.企业 C.家庭 D.个人 56.不属于社会保险基本特征的为( B ) A.社会性 B.差异性 C.强制性 D.福利性 59.不属于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救助对象的为( B ) A.弃婴 B.产妇 C.残疾人 D.老年人 62.国家抚恤实施的主体是( C ) A.部队 B.地方政府 C.国家 D.军属 64.不属于医疗保险的是( B ) A.意外保险 B.煤矿工人的肺炎 C.疾病保险 D.意外死亡残废保险

社会保障概论论述题

社会保障概论论述题

1、试论述社会保障的功能P11-16 答: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通常发挥着稳定、调节、促进、互助等多重功能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功能 社会保障能够通过帮助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满足社会成员对于安全与发展保障的需要,从而预防和消化社会成员因生存危机而可能出现对社会、政府的反叛心理和反叛行为,能够保证社会成员在特定事件的影响下仍然可以安居乐业,从而有效缓和乃至消除引起社会震荡与失控的潜在风险,进而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常、健康的社会发展;(2)调节功能 政治方面,社会保障是调解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 经济领域,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解者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其次它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最后他可以调解国民经济的发展; 社会发展领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功能的发挥而得到了

有效地缓解,社会因收入分配差距等导致的非公正性和非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节。 (3)促进发展功能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社会保障除满足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还通过建立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等津贴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并且与国家的人口政策结合,共同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 (4)互助功能社会保障促使了社会成员间的互助互济、团结友爱,有利于社会体制、道德观念的维护和延续,可促进社会成员、社会各阶层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5)其他功能除上述四大基本功能外,社会保障事实还有诸如预防风险、资本积累等功能。 2、试论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P22-26 答: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与社 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互济性原则等。 (1)公平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属于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在社会领域中的分配,因此,缩小社会贫

社会保障概论试题及答案2.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代码00071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失业保险的管理机构为( A.国家 B.社会 C.企业和事业单位 D.保险公司 2.政府统分型的另一个名称为( A.团体保障型社保制度 B.国家保障型社保制度 C. 社会自助型社保制度D.个人自救型社保制度 3.下列对生育保险性质表述正确的为( A.长期性补助 B.保险性补助 C.短期性补助 D.福利 性补助 4.美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等待期为(

A.5天 B.10天 C.12天 D.7天 5.与人均投保费无关的因素为( A.人均行政管理费 B.伤残津贴 C.伤残风险率 D.人 均收入 6、1885年通过了第一个强制性的《工人赔偿法》 的国家为(A.德国B.英国C.美国D.日本 7.下列不属于近二十年国际劳工组织探讨的主要问题的是( A.工伤预防 B.工伤补偿 C.工作培训 D.职业康复 8、1911年,由英国颁布的世界上最早规定实行强制失业保险的法律条文是( A.家庭津贴法

B.社会保障条例 C.国民保险法 D.国 民救济法 9、下列不属于享受社会救助的要素的为( A.无劳动生产能力 B.无劳动意愿 C.无经济来源 D. 生活上无依靠 10、失业职工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5年及5年以上的,发放失业救济金的期限最多为( A.12个月 B.24个月 C.18个月 D.15个月 11、南斯拉夫的失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为( A.全部由政府负担 B.全部由企业负担

C.由政府和 企业共担D.全部由被保险人负担 12、旅游业的失业现象属于( A.结构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 性失业 13、对我国生育保险费用不承担出资义务的是( A.社区 B.个人 C.单位 D.国家 14、我国生育保险中规定:女职工生育和流产休假期间的工资,与当地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或本人标准工资的支付比例为( A.90% B.100% C.50% D.120%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1.社会保障: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生活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险: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或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而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 3.社会救助: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或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补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4.社会救助的对象:(1)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2)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3)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标准的个人或家庭。 5.社会福利: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6.社会福利的内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劳动者。 7.社会保障的功能: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矛盾的调节器、社会政治的稳定剂、对社会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第二章. 1.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社会救济的法律地位。 2.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了国家政府承担最终责任的原则。 3.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贝弗里奇报告)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 4.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投保资助型(德美日)、福利国家型(英国北欧)、国家保险型(前苏联东欧中国)、强制储蓄型(新加坡智利)。 第四章. 1.社会保障基金: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2.按基金运营管理方式分类:财政拨款(救助福利保障)、强制性征缴(保险)、多元组合(福利)。 3.社会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区别? 答: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时的基本需要的基金。主要是应对当前的社会养老、就医、失业等问题,安全第一,保值即可,增值次之。由各地方政府管理,具体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这部分资金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直接关系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要严格管理社会保险积累基金,除按规定预留必要的支付费用外,全部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在国家做出新的规定之前,一律不得进行其他投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也称“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是应对将来的社会养老、就医、失业等问题,安全也是第一,但保值增值的任务更重一些。是在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救助基金出现财务危机时,充当着补充、调剂基金的作用。其筹集途径是中央财政直接拨款、彩票公益金、上市公司国有股转持、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等。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不是用于当前的即期社会保障支出,而是未雨绸缪,为我国将来的人口老龄化做战略准备。 4.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原则:保障受保障着基本生活、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共享经济增长成果。 5.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分散化、流动性。 第五章.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政府直接管理(国务院:人力资源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建部、卫生部)、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以私营机构为主的管理。 第六章. 2.社会保障水平:在特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程度。

电子科大公共管理考研社会保障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 1、社会保障:以政府职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生活发生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十六届六中全会:2020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1年“十二五”规划: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3、社会保险(核心) A、社会保险: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者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B、为什么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劳动者最多最重要、风险最多、周期最长、占用资金最大部分 C、自身特点:强制性;互济性(风险共担,互助互济);储备性;补偿性(给付≠工资) D、社会保险包含老年社会保险(年金制度)、医疗社会保险(缴费最多,时间跨度大)、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不实行个人缴费,补偿不究过失原则)、生育社会保险(带薪休假,生育补偿)、残障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 4、社会救助 A、社会救助: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B、社会救助的对象: (1)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2)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因意外灾害降临而暂时生活困难的人; (3)有收入来源,但是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PS:20世纪80年代,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农村地区为扶贫地区。 2011年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 C、社会救助的内容:贫困救济;灾害救济。

社会保障学概论简答题

社会保障概论 一、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及其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2.社保制度特征:公平性、社会化、强制性、福利性、多样性、刚性。 3.社保制度功能:保障、稳定、调节。 原则:公平性、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 4.现代社保制度萌芽于19世纪的英国,正式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全世界形成了以福利国家型、投保资助型、个人储蓄型、国家保险型四大类社会保障模式。思想基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国家干预主义思想。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构成:A国家财政支持项目: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B国家法律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保险。C商业保险有益补充:单位投保、个人投保、互助保险。 三支柱:国家、企业、个人。 6.财政体制的变迁。健全→功能财政(资源、收入、经济,职能是配置、分配、稳定) 财政支出的变迁:①购买性支出②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经济发展支出下降,国防支出下降,科教文卫支出上升,社会性支出上升,以及其他支出。首要原则是公平。7.税收包括A微观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B宏观效应:调节、税收乘数即税收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8.财政政策的变化:扩张型、中性型、紧缩型。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执行时期:亚洲经济危机、2008年至今。 9.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①社保制度完善,则社会稳定,会促进经济增长。②经济增长,能够使社会保障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10.社保制度对储蓄的影响:①挤出效应(良好的社保制度下)②挤入效应,导致提前退休。两种效应是并存的,主要看其力量大小。 11.社保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有助于保证劳动力的质量,刺激劳动力生产的积极性,容易增加劳动力的惰性,降低劳动供给。②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增加了劳动力需求,质量得到提高,需求下降,则成本增加。③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诱导流动,但容易导致循环累积。12.社保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①社保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丰富和健全了资本市场的内容,同时也刺激了资本的运行,增大了资本存量,健全和夯实了资本市场的基础,丰富了大家的投资选择。②资本市场对社保基金的英系那个:为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其保值增值提供了载体。 二、养老保险制度 1.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2.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家统一政策,强制实施的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养老保险制度,其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低层次也是最基本的一层。 3.特征:普遍需求、地位特殊、长期积累、管理复杂。 4.筹资模式:①现收现付制。特点:以支定收,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校而费率较低,以后则会随着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提高,实质上体现着养老保险负担的代际转移。优点:短平快,成本低,缺点:没有积累经济储蓄费率波动大,劳动者代际之间矛盾激化。②完全积累制。特点:强调长期平衡,费率较为稳定,能够积累起养老保险基金。优点:预防老龄化冲击,使资金收取与企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劳动者权利义务关系紧密。缺点:固定的费率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个体养老责任凸显。③部分积累制。(我国的创举)特点:费率具有弹性,可根据养老金支出的需求分阶段地调整费率。优点:满足一定时期养老保险金支出,又有资金积累,既不会超过企业与劳动者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又因阶梯实践不太长而易预测,面临的保值增值压力亦不会太大。 5.企业年金制度 特征:一是由企业和职工双方共同缴费,实行完全积累制,二是为受益人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账户积累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及投资运营的收益构成,三是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一定比例内,将可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四是市场化管理和运作。 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效应,金融创新突破。 6.我国养老保险资源框架:核心是基本养老保险,补充是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个人储蓄、财政补贴、养老救助体系。 7.工龄: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工龄为常人的1.3-1.6倍。缴费年限为15年,未满15年需要①补缴②将缴纳的钱一次性偿还给员工续保,达到15年以后,每多缴一年,政府多补贴1% 养老金=个人+企业+政府(地方、中央)+养老基金分红 基数:缴费截止期上一年度职工日/年平均工资 养老金=基数*2% 专题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思路 1.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使得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或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的社会发展过程。特征:地域化和地区化。 老龄化测度: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总人口>10%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总人口>7% 2.月计薪日21.75天,月工作日20.83天 3.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规模庞大,发展速度快,经济基础薄弱,地区 发展不均衡,高龄化特征显著。 4.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保体系的挑战:①对养老方式的挑战②对医疗保险的 挑战,总体养老金水平偏低(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在职工资)③养老金支 付能力的挑战 5.应对思路: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完善退休制度,大力发展 老龄产业。 专题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评析 1.我国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缺陷分析:单方负责,封闭运行,先收现付,制 度分立。 2.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成就:单位化向社会化发展,单一的责任制向责任共担 发展,单一层次保障到多层次保障发展,覆盖面持续扩大。 问题:分散决策与分割管理,转制成本的控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配套措施不足。 总结:包含问题很多且复杂,养老保险折射出的社会问题,通过自己的专业 视角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三、医疗保险制度 1.医疗保险: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 资金,保证人们公平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2.特点①普遍性②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的费用补偿③补偿期短但受益时间 长④涉及关系非常复杂⑤医疗服务消费具有不稳定性和被动型。 3.相关概念 A疾病风险具有典型的群体性和社会性 B基本医疗保险△! 定义: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根据经济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等综 合因素,在国家或地区基本健康保障范围内,为全体参保人员提供基础性, 必不可少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C社会医疗保险特征:直接成本补偿 D统账结合 4.世界各国现行医保模式简析 (一)国家或政府型英、俄 优点:保障水平高,可从宏观角度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缺点:财政压力大, 相关医疗机构缺乏活力 (二)社会保险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优:强制缴费,责任明确,互助效果显著。缺:减少公民现实支出,受外界 经济波动影响,强制缴费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形式。 (三)市场或私营型美国橱窗保障 优:灵活,效率水平高,保障模式透明。缺:公平不足,效率有余,医疗成 本支付压力大。 (四)储蓄型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账户联通体系。 优:家庭为单位强制储蓄,避免社会相关风气的代际转移。缺:对相关社会 成员的排斥作用明显。 5.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制、累积制、混合制。 支付方式:按人头支付,按单元支付,总额预付制,按病种支付,按以 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偿付,按服务项目付费。 6.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历程分析: ①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②医疗保障救助标准提升③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建立 ④药品采购,降低药品流通价格⑤基层医疗设施得到改善⑥公共卫生均等化 程度显著提升齐公立试点改革初见成效。 7.中国特色医保道路解析“七个一” 一个本质,公益化;一个方向,为人民服务;一个方针,三方面工作,预防 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一个体制,医药要分开,盈利和非盈利 分开;一个保障,强化财政扶持,加大投入;一个重点,基本医疗保险;一 个目标,方便,有效,共享。 框架:一个本质,公益化;四大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体系,保障 体系,药品流通体系;八个环节,管理,投资,运营,监管,人才,信息, 法律,价格形式。 8.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从后付制向预付制,管理型医疗服务模式的兴 起:健康维护组织,优先医疗提供组织,定点服务计划。 四、失业保险制度基本理论 1.失业:在市场经济下,在劳动年龄内,由劳动能力并有求职要求的劳动之 未能找到或丧失就业岗位的社会现象。 特征:劳动年龄人口16周岁——退休,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有积极的就业意 愿,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找到任何工作(一周工作累计不超过7个小时),非 本人意愿。 类型:摩擦性: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周期性: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 下行期;技术性:科技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季节性:自然环境影响; 结构性:复合型失业,经济社会结构紊乱。 2.失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使劳动者因失业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 是,在法定的期限内获取失业保险金给付的维持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 度。 类型:强制性失业保险,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失业补助制度,双重性的失业 保险制度。 原则:强制性,统一性,公平与效率兼顾,适时调整,适当积累,适度。 目标:(一)与失业者个人有直接关系的目标:对非自愿失业者在失业期间提 供现金补偿,维持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水平,为失业者提供寻找工作的时间。 (二)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目标:争取实现反经济循环的效果,改变失业 的社会成本的分布,改变劳动力的使用,保留熟练工人,鼓励雇主稳定雇用。 功能:维持劳动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为劳动者既有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 了条件,为提高劳动力素质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助于提高经济活动效率,有 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下岗与失业的区别:劳动合同是否保留;管理单位不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下岗职工坐在单位的托管机构;待遇水平不同,失业保险,下岗职工有托管 单位办理社会保险 体面就业:稳定的收入和保障;社会尊重和社会认同;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口 社会福利制度 内容:职业福利、津贴 历史演变:剩余型福利、制度性福利、发展型福利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特征分析:典型的混合制度、典型的就业关联制度、典型 的城镇福利制度、典型的收入补差制度 改革趋势(一个转型三个结合):补差型到适度普查型、居民社区结合福利机 构、政府主导结合社会参与、法制化加专业化加标准化 对象:是否具有生活来源、特殊人群与弱势群体、贫困地区 弱势群体 特征(三低一高)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低下、政治影响力低下、心里敏感 性高 代表性人群:贫困者、失业者、残疾人、老年人、少年儿童 社会扶助:强化政府职能、强化非政府组织的辅助功能、强化社区只能 低保制度 基础认识:保证社会成员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选择性救助制度、动态化管 理体系、低水平收入补差制度、权力与义务相结合 延伸认识:积极效应(覆盖面广。救助水平逐年攀升。与其他制度协调不断 上升)存在问题(标签效应、稳定语气和制度依赖、获取稀缺资源的投机行 为、强制执行与变通操作、成本扩张) 社区功能:社会整合(调整协调不同因素的矛盾纠纷以形成凝聚力)、社会控 制(运用社会力量对乘员的行为进行约束)社会化(掌握技能学习知识) 社区管理模式:自治性管理模式、行政导向性管理模式、混合型管理模式 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结合:社区扶助/、非营利性组织形成主体、社区教育、 财政基础、社区文化 贫困特点:贫困人口在持续增加、贫困状况在持续恶化、贫困差距持续扩大、 贫困全球化趋势 我国贫困测评指标:生存环境、生存质量、生存效果

社会保障概论 郑功成

《社会保障概论》郑功成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这一定义包括如下必备要素: 1、依法建立。 2、突出以人为本。 3、具有经济福利性。 4、属于社会化行为。 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三大部分,还有向军人的独立保障系统,以及其他补充性的社会保障措施。 从层次上分,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三个层次: 1、经济保障 2、服务保障 3、精神保障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目标 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需要实现如下分目标: 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2、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 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稳定功能 (二)调节功能 (三)促进发展功能 (四)互助功能 (五)其他功能,如防控风险功能资本积累功能 第四节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 (一)公平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

1、保障范围的公平性 2、保障待遇的公平性 3、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二)社会化特征 主要体现在: 1、制度的开放性 2、筹资社会化 3、服务社会化 4、管理与监督社会化 (三)福利性特征 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 (四)法制规范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法律的规范与强制方面。 (五)多样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 1、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日益多样化。 2、同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国之内也开始呈现不同的模式。 3、项目结构多样化。 4、水平结构多样化。 (六)刚性发展特征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原则 (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 (三)责任分担原则 (四)普遍性与选择性原则 (五)其他原则,如互济性原则法制性等原则。 第五节社会保障的意义 社会保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保障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二、社会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三、社会保障不断增进着国民福利。 四、社会保障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五、社会保障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