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

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

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
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

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

报告期储存商品体积之和等于报告期仓库中每天储存的商品的体积之和。

仓库面积利用率和仓库容量利用率的异同

【客户1】:产品品种单一,无批号管理等其他存储要求,采用托盘存放,托盘尺寸为1.2米×1.0米×1.5米,并可堆放上高四层。

平库情况

假设仓库额定面积为11000平方米,高度超过6米,无需留通道(由门口即可出货)。在理想状况下,并且在不考虑由于进出时间差产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摆放托盘数为:11000÷(1.2×1.0)×4=36666托。

五层平衡式货架仓库情况

以某11000平方米货架仓库为例,在货架规划时设计的托盘货位数是一定的,在不考虑由于进出时间差产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摆放托盘数为11000托。

通常,立体库房在使用平衡式货架时,在一般通用托盘位尺寸的前提下,基本上托盘数与库房面积平方数之比为80:100,做到100:100抑或更高的前提是尽量压缩理货区面积。【客户2】:产品品种需要批号管理(不考虑不同品种,单纯要求进出批号管理),每批次数量为2托盘(托盘尺寸1.2米×1.0米×1.5米),产品堆高限制为2层。

平库情况

仍假设仓库额定面积11000平方米、高度超过6米,由于指定批号出货,仓库中必须预留叉车或液压搬运车等装卸搬运设备的进出通道,以便能够将仓库最深处的托盘商品搬运至门口;而为了满足盘点等存货管理的要求,托盘与托盘之间还需预留盘点通道。

按照实践中的经验模型,在平库储存面积利用最为紧张时(预留进出装卸通道部分被堵),11000平方米可利用的有效储存面积一般不大于30%,储存托盘数约为:

11000×30%÷(1.2×1.0)×2=5500托。

以上数据在处理特定的需要批号管理的食品或药品时,是完全可以被证实的。

五层平衡式货架仓库情况

以前述11000平方米立体库房为例,货架的托盘货位数是定数,仓库的叉车通道是可以随机存储装卸至每一托盘位,而且叉车通道又可利用为盘点通道,在不考虑由于进出时间差产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摆放托盘数仍为11000托。

初步结论

1.针对不同商品的存储属性,平库的仓库面积利用率指标变动较大;而仓库容量利用率中的分母“仓库应存放数量或容积”也是变动的,在一定的存储管理操作经验的基础上,“仓库

应存放数量或容积”可以给出针对某种客户商品的额定数量,然后按实际情况核算仓库容量利用率;

2.货架式仓库建造完毕后,固有托盘货位一般不会变动,因此,仓库的存储容量一般不会因商品属性不同而变动,其仓库资源利用的指标一般不会变动(不考虑商品周转特性对库位利用的影响)。

3.强调货架式仓库资源利用率比平库的资源利用率有提高,应是针对特定商品才能给出的,而针对某些特殊存储要求(如品种单一、批次数量大),仓库资源利用率会有下降的情况。

4.在选择用何种仓库类型来处理特定商品时,应充分考虑商品存储管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具有针对性的仓库形式,以及科学合理的存储设备,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并降低投资风险。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就是晶胞上占有的金属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晶体空间利用率的计算晶体中原子空间利用率的计算,实质是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计算能力。此类题目要运用数形结合的分析方法,一般要先画出晶体的侧面图,再用勾股定理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每个晶胞中含有的原子个数。 (2)根据晶体的侧面图找出原子半径r与晶胞边长a的关系。 (3)计算:晶胞的空间利用率=V原子/V晶胞=晶胞中含有的原子的体积/晶胞体积。 下面就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方式计算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1.简单立方堆积: 在简单立方堆积的晶胞中,晶胞边长a等于金属原子半径r的2倍,晶胞的体积V晶胞=(2r)3。晶胞上占有1个金属原子,金属原子的体积V原子=4πr3/3。 简单立方堆积晶胞的空间利用率V原子/V晶胞=4πr3/(3×(2r)3)= π/6=52.33%。 2.体心立方堆积: 在体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中,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体对角线长度等于原子半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则a2 + 2a2=(4r)2,晶胞体积V晶胞=a3。体心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个数为2,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原子=2×(4πr3/3)。 体心立方堆积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原子/V晶胞=2×4πr3/(3×a3)=π/8=67.98%。 3.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中,面对角线长度是原子半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 则a2 + a2=(4r)2,晶胞体积V晶胞=a3。面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数为4,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原子=4×(4πr3/3)。 面心立方堆积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原子/V晶胞=4×4πr3/(3×a3)=πr/6=74.02%。 4.六方最密堆积: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不再是立方结构。晶胞上、下两个底面为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心连成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标准工时与宽放率的计算方法是:标准工时等于正常的工时乘以1加上宽放率的和。宽放率又是等于标准工时与实测工时的差除以实测工时得到的值,或者宽放率等于管理宽放率加上生理宽放率再加上疲劳宽放率。 标准工时指的是,工作人员在标准的工作环境下,做着自己所需要做的工作的时间,一般是指该工作人员在进行一件产品的加工时候,耗费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在法律中其实有很多种制定方法: 1、秒表测量法,这个方法是直接利用一个熟悉该工艺的工作人员来在标准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从而直接计算的时间。但是因为只用一个熟悉该工艺的人来进行测量的话,会导致标准工时有着很大的误差,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多次的测量或者连续的测量,尽量将误差减小到微乎其微。

2、模特法,模特法是将加工这个产品的工艺需要人工负责的部分来划分21种动作,对这21种不同的动作分别测量它的标准工时。 3、简明工作因素法,这个方法也是将加工产品所需要的人工动作的划分成最基本的动作,并且让每个动作的时间划分成一样的,直接将这些动作的标准时间定制为一样的。其实定制标准工时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是最基本的几种,只要你设定的标准工时合理又合法就可以了。 标准工时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是: 标准作业时间加上辅助该工作的时间就等于标准工时。在这之中标准作业时间是由加工该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是指为了增加这个产品的价值所消耗的人工或者机器的时间,标准工时的减少只能是因为加工该产品的时间减少或者辅助加工的时间减少了。 标准工时与宽放率的计算方法是:标准工时等于正常的工时乘以1加上宽放率的和。宽放率又是等于标准工时与实测工时的差除以实测工时得到的值,或者宽放率等于管理宽放率加上生理宽放率再加上疲劳宽放率。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复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金属晶体四类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金属晶体四类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高二化学·唐金圣 在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3《金属晶体》一节中,给出了金属晶体四种堆积方式的晶胞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就是晶胞上占有的金属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下面就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方式计算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一、简单立方堆积: 在简单立方堆积的晶胞中,晶胞边长a等于金属原子半径r的2倍,晶胞的体积V晶胞=(2r)3。晶胞上占有1个金属原子,金属原子的体积V原子=4πr3/3 ,所以空间利用率V原3/ (3×(2r)3)=52.33﹪。 子/V晶胞= 4πr 二、体心立方堆积: 在体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中,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体对角线长度等于原子半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 ,则a2 + 2a2 = (4r)2,a=4 r/√3 ,晶胞体积V晶胞=64r3/ 3√3 。体心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个数为2,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原子=2×(4πr3/3)。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原子/V晶胞=(2×4πr3×3√3)/(3×64r3)= 67.98﹪。 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中,面对角线长度是原子半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则a2 + a2 = (4r)2 ,a = 2√2r ,晶胞体积V晶胞=16√2r3。面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数为4,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原子= 4×(4πr3/3)。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原子/V晶胞=(4×4πr3)/(3×16√2r3)= 74.02﹪.

四、六方最密堆积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不再是立方结构。晶胞上、下两个底面为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心连成的菱形,边长a = 2r ,夹角分别为60°、120°,底面积s = 2r×2r×sin(60°) 。晶胞的高h的计算是关键,也是晶胞结构中最难理解的。在晶胞的上、下两层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各有两个凹穴,中间层的原子在上、下两层正对的凹穴中。中间层的原子和上层形成凹穴的三个原子构成一个正四面体;和下层对应的三个原子也构成一个正四面体,这两个正四面体的高之和就是晶胞的高。正四面体的边长为2r,正四面体的高h 1 = 2√2r/√3 。晶胞的高为h = 4√2r/√3,晶胞的体积V晶胞=(2r×2r×sin(60°)×4√2r)/√3 = 8√2r3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上占有2个原子,原子的体积V原 子= 2×(4πr 3/3)。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V 原子/V晶胞= (2×4πr 3)/(3×8√2r3 ) = 74.02 ﹪.

案例说法:工作时间如何计算

案例说法:工作时间如何计算? chinahrd2013-01-14 11:110 判断加班有三个标准:用人单位安排;工作时间以外;从事工作或工作相关的活动。劳动者未经批准,自行延长工作时间,一般不能认定为加班。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能认定为加班。《劳动法》的规定也支持了这点。 本期案例 案例1:A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定:公司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半,合计每周工作44小时。不少员工提出意见,认为每周工作时间应该是40小时而不是44小时。但公司却认为,《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 案例2:B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定:工作时间是周一到周五,每日6小时,周六到周日,每日5小时,合计每周工作40个小时。不少员工提出意见,认为周日的5小时应为加班时间。但公司却认为,员工的每周工作时间正好40个小时,没有违反国家的规定。 案例3:C公司因临时接到一宗大单,为了按期交货,公司单方决定,赶工期内,每周工作6日,每日工作12小时,公司按法定标准支付加班费。部分员工坚持了半个月后,提出意见,认为工作量已经超负荷,希望减少加班,通过其他办法来解决按期交货问题。但公司却认为,加班费已经按法定标准支付了,加上赶货的需要,不同意员工的意见。 本期问题:

1、每周工作时间为44小时还是40个小时? 2、是不是每周工作40个小时就不算加班,加班时间应如何认定? 3、支付加班费就可以安排加班吗? 专家点评 前言:本期的本周说法是中人网资迅频道与中人网论坛的第四次合作,本期点评由论坛劳动与法版区的三位版主采用圆桌讨论的方式进行。参与点评的版主既有特邀点评嘉宾,也是某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业务委员会委员,也有企业HR管理人员及员工关系主管,他们在论坛拥有很高的人气,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 一、劳动者每周工作44小时还是40小时? 蹲蹲(李中秋,系上海市知名HR主管):《劳动法》第36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3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立法法》第83条:“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于新的规定。” 《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于1995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应当适用新规定和特别规定。因此,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 TOHEY(吕军,系苏州市知名HR主管):蹲蹲说得很好,我补充一些:《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的通知》规定:“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是在每周40小时、还是在每周44小时基础上计算?答:1997年5月1日以前,

仓库利用率实操方法分析和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附案例

物流公司多为平面仓库,根据物流公司库房实际情况如果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仓库现场管理 2. 仓库基础设施建设 仓库管理 建筑面积:通常是指仓库建筑面积。其计算方法是从库房外墙基丈量。长×宽的面积。 实际面积:即从库房内墙丈量。长宽面积中减去障碍物建筑物(立柱、隔墙等)占用面积。 可用面积:即从实际面积中减去干道、支道、墙距、柱距占用面积。 使用面积:即商品货垛实占面积。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仓库内部空间布局要充分有效利用仓库空间: 1.就地堆垛 2.上货架存放 3.架上平台 货物堆码要根据货物的包装、外形、性质、特点、重量和数量,和气候情况,以及储存时间长短,将货物按一定的规律码成各种形状的货垛。 目的:便于对货物进行维护、查点等管理和提高仓库利用率。 基要求:合理、牢固、定量、整齐、节约、方便。 考虑因素:堆码作业时必须按照货物的仓容定额、地坪承载能力、允许堆积层数等因素进行。 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 1.减少死角 2.规划单位 3.规定放置方法 4.高度利用 5.活动原则 6.5s现场管理 为了大幅度提高仓库利用率,科学、合理的仓位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仓位的规划主要包括面积布置、货位设定和堆砌方式的规划。 1.货位标示 每个储存仓位都有固定大小,最好使用标准的包装容器。标准的包装,对于货品的标示、维护、点检、运输都将很方便。每个容器都标明储存的物料,与条

码技术相结合,则仓储和盘点等管理都可以实现系统自动化,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2.先进先出 在货物的摆放方面应当符合先进先出的原则。很多先来的货放在里头,后来的货放在外面,就没办法先进先出了。货物最好放成两排,两边都可以卸货,这就能做到先进先出了。如果一定做成三排也可以,但是当中这一排往往都是先进来的货物往里头放的,所以一定要做一个传送带,东西放上面,按钮一按,这边的货从这里出来,堆放货物要合理的留好进出通道以加快在货物流转过程中的速度。 3.空间利用 提高仓库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库房高度。合理的利用空间高度,重量大的货放在最下面,小东西应该放到上面去,零零散散的货物应放在上面,重的货物或是比较大的应放在下面,这样拿起来很方便。 业务仓库 结合物流公司仓库情况以及货物特性需添加一些基础设施,从而提高仓库的利用率,使之更好的配合业务的开展。 对于业务类仓库来说库内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是极为重要的,采进条码技术及装置,对各库货物进行信息收集、分类管理。 1.加强库内物品控制 2.出入库便捷,提高仓库利用率 3.物品分类,便于管理 医药、电器类仓库需购置托盘和人力叉车。 1.卫生,防潮 2.简易,便捷 3.成低,空间利用率高 4.灵活,耐用,作业效率高 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 报告期储存商品体积之和等于报告期仓库中每天储存的商品的体积之和。 仓库面积利用率和仓库容量利用率的异同 【客户1】:产品品种单一,无批号管理等其他存储要求,采用托盘存放,托盘尺寸为1.2米×1.0米×1.5米,并可堆放上高四层。 平库情况

计算专题晶胞的计算

计算专题晶胞的计算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晶胞的计算二、常见的晶胞计算题: 晶胞密度r =m(晶胞)/V(晶胞) 空间利用率=[V(球总体积)/V(晶胞体积)]×100% 【注】1m=10dm=102 cm=103 mm=106 um=109 nm=1012 pm ①简单立方堆积: 假设球的半径为r cm,则该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 ②体心立方堆积: 假设球的半径为r cm,则该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 ③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假设球的半径为r cm,则该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 再假设该金属的摩尔质量为Mg/mol,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试计算该晶胞的密度: 总结】必须掌握的常见晶胞及晶体结构分子晶体:干冰、冰晶胞图形、晶胞组成特点; 原子晶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晶胞组成特点、边长(体积、密度、原子最近距离)的计算方式; 金属晶体:四种堆积方式的名称、图形、代表金属、边长(体积、密度、原子最近距离)的计算方式; 离子晶体:NaCl、CsCl、CaF 2 晶胞图形、晶胞组成、边长(体积、密度、原子最近距离)的计算方式。 【练习】中学化学教材中展示了NaCl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Ni2+与最临近O2-的核间距离为a cm,计算NiO晶体的密度(已知NiO的摩尔质量为 g/mol)。 (2)天然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氧化镍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为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试计算该晶体中Ni3+ 与Ni2+的离子个数之比。 甲乙丙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精品)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枣阳一中彭军 在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3《金属晶体》一节中,给出了金属晶体四种堆积方式的晶胞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就是晶胞上占有的金属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下面就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方式计算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简单立方堆积: 在简单立方堆积的晶胞中,晶胞边长a 等于金属原子半径r的2倍,晶胞的体积V 晶胞 =(2r)3。晶胞上占有1个金属原子,金属原子的体积V原子=4 n r3/3 ,所以空间利用率V 原子/V 晶胞=4n r3/ (3X (2r)3) =52.33 体心立方堆积:

在体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中,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体对角线长度等于原子半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则a2 + 2a2 = (4r)2, a=4 r/ V3 ,晶胞体积V 晶胞=64r3/ 3V3。体心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个数为2 ,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原子=2 X (4n r3/3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原子N晶胞=(2X 4n r3X 3V3) / (3X 64r3) =67.98 % 。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中,面对角线长度是原子半 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则a2 + a2 = (4r)2 ,a = 2V2r , 晶胞体积V晶胞=16V2r3。面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数为4,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原子=4X( 4n r3/3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原子/V晶胞=(4X 4 n r3)/(3 X 16V2r)= 74.02 % .

六方最密堆积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不再是立方结构。晶胞上、下两个底面为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心连成的菱形,边长a = 2r ,夹角分别为60°、120°,底面积s = 2r X 2r X sin( 60°) 晶胞的高h 的计算是关键,也是晶胞结构中最难理解的 在晶胞的上、下两层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各有两个凹穴,中间层的原子在上、下两层正对的凹穴中。中间层的原子和上层

(完整版)晶体的配位数,密度,距离空间利用率计算.doc

二 . 晶体的配位数,密度,距离,空间利用率计算 1.课本模型图 一个 CO 2 分子周围 阳离子的配位数是 阳离子的配位数是 有 个分子紧邻 阴离子的配位数是 阴离子的配位数是 阳离子周围的阳离子 阳离子周围最近的阳离子数 阴离子周围的阴离子 阴离子周围最近的阴离子数 CaF 2 CaF 2 F -的配位数是 简单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 Ca 2+ 的配位数是 配位数是 配位数是 Ca 2+ 周围的最近 Ca 2+ 数是 F - 周围最近的 F -数是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配位数是 标出 A,B,C 各层的原子 六方最密堆积 配位数是 金刚石 配位数是

2、在自然界中TiO 2有金红石、板钛矿、锐钛矿三种晶型,其中金红石 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其中 Ti 4+的配位数为化学式为 3. 晶体中距每个 X 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 Q原子有个. X 原子有个 , 每个Q原子周围距离最近 的 Z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X 有个 , 每个X 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Z 原子有个 , 每个Z 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个 4.若 en若若若若若若若 若若若若[Pt(en)2]Cl 4若若若若若若若若若若σ 若若若若若 配离子[PtEn )2] 4+的配位数为,该配离子含有的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有 5.立方氮化硼,其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 (1)晶胞边长为 361.5pm ,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g/cm 3.(只要求列算式).(2)如图是立方氮化硼晶胞沿 z 轴的投影图,请在图中圆球上涂“●”和画“×”分别标 明 B 与 N 的相对位置. 6.列式表示 (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 (1)钋原子半径为r pm ,相对原子质量为M,晶体钋的密度空间利用率(2)钠原子半径为 a pm, 晶体钠的密度空间利用率 (3)银原子半径为 d cm ,银晶体的密度空间利用率 (4)锌原子半径为 b nm 锌晶体的密度空间利用率 7. 列式并计算 (1)铁原子半径为 r pm 铁晶体有 2 种分别是钾型铜型,铁晶体的钾型铜型密度之比为 (2)金刚石原子半径为 r pm 列式并计算表示空间利用率 8.( 1)已知 CaF2晶体密度为 dg/cm 3则 F﹣与 F﹣的最短距离为nm,F﹣与 Ca2+最短距离 为 2 2+- 半径分别为r 1 ,r 2 pm,把晶胞看成阳离子刚性球堆 pm. (2) CaF 的 Ca ,F 积,阴离子填充其中列式表示 2 Ca 2+ 间最近距 CaF 晶胞空间利用率 离, F-间最近距离 9.已知氧化镍的密度为ρ g/cm3;其纳米粒子的直径为 Dnm,列式表示其比表面积 m2/g 。

晶体密度计算总结

晶体密度计算总结1.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X()位于立方 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的中心。试分析: (1) 晶体中每个Y同时吸引________个X。 (2)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 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2.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金属原子之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为金属原子的直径。 如果边长为acm,半径r=(2/4)acm , 3. 体心立方最密堆积,金属原子之间的距离为体心对角线的一半,为金属原子的直径。 如果边长为acm,则半径r=(3/4)acm 4.六方最密堆积 5.简单立方堆积 立方体的边长为acm,则r=a/2 cm。 6.金刚石 图中原子均为碳原子,这种表示为更直观。如边长为acm,碳原子的半径为(3/8)acm。

晶胞的密度=nM /N A v n 为每mol 的晶胞所含有的原子(离子)的物质的量。M 为原子或离子的原子量,v 是N A 个晶胞的体积。已知原子半径求边长,已知边长可求半径。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每mol 的晶胞中所含原子认为是刚性的球体,球体的体积除以晶胞的体积。 例:1. 戊元素是周期表中ds 区的第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甲能形成多种常见单质,在熔点较低的单质中,每个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数为 ;在熔点很高的两种常见单质中,X 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 。 (2)14g 乙的单质分子中π键的个数为___________。 (3)+1价气态基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基态阳 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 第二电离能I 2,依次还有I 3、I 4、I 5…,推测丁元素的电离能突增应出现在第 电离能。 (4)戊的基态原子有 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 (5)丙和丁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该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为 。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求晶胞边长a =__________cm 。 (用含ρ、N A 的计算式表示) (6)甲、乙都能和丙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常见微粒,推测这两种微粒的空间构型为 。 2.(15分)LiN 3与NaN 3在军事和汽车安全气囊上有重要应用. ⑴N 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为 . ⑵熔点LiN 3 NaN 3(填写“>”、“<”或“=”),理由是 . ⑶工业上常用反应 NaNO 2+N 2H 4=NaN 3+2H 2O 制备NaN 3. ①该反应中出现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 ②NO 2-空间结构是 . ③N 2H 4中N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N 2H 4极易溶于水,请用氢键表示式写出N 2H 4水溶液中存在的 所有类型的氢键 . ⑷LiN 3的晶胞为立方体,如右图所示.若已知LiN 3的密度 为ρ g/cm 3,摩尔质量为M g/mol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则LiN 3晶体中阴、阳离子之间的最近距离为 pm. 3.氢能被视作连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桥梁。 (1)水是制取H 2的常见原料,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 b .H 2O 分子中有2个由s 轨道与sp 3杂化轨道形成的 键 c .水分子空间结构呈V 型 d .CuSO 4·5H 2O 晶体中所有水分子都是配体 (2)氢的规模化制备是氢能应用的基础。在光化学电池中,以紫外线照钛酸锶电极时,可分解水:顶点、面心 :面心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在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3《金属晶体》一节中,给出了金属晶体四种堆积方式的晶胞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就是晶胞上占有的金属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下面就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方式计算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简单立方堆积: 在简单立方堆积的晶胞中,晶胞边长a等于金属原子半径r的2 3倍,晶胞的体积V=(2r) 。晶胞上占有1个金属原子,金属原子的晶胞 333体积V=4πr/3 ,所以空间利用率V/V = 4πr/ (3×(2r) )原子原子晶胞=52.33, 。 体心立方堆积: 在体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中,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体对角 2 22线长度等于原子半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 ,则a+ 2a = (4r), a=4 3r/?3 ,晶胞体积V =64r/ 3?3 。体心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晶胞 3个数为2,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2×(4πr/3) 。晶胞的空间利用原子 33率等于V/V =(2×4πr×3?3)/(3×64r )= 67.98, 。原子晶胞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中,面对角线长度是原子半径的4 2 2 2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则a+ a= (4r) ,a = 2?2r ,晶胞体积V=16晶胞 3?2r 。面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数为4,原子占有的体积 33为V = 4×(4πr/3)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V =(4×4πr)原子原子晶胞 3/(3×16?2r)= 74.02,. 六方最密堆积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不再是立方结构。晶胞上、下两个底面为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心连成的菱形,边长a = 2r ,夹角分别为60?、120?,底面积s = 2r×2r×sin(60?) 。晶胞的高h的计算是关键,也是晶胞结构中最难理解的。在晶胞的上、下两层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各有两个凹穴,中间层的原子在上、下两层正对的凹穴中。中间层的原子和上层形成凹穴的三个原子构成一个正四面体;和下层对应的三个原子也构成一个正四面体,这两个正四面体的高之和就是晶胞的高。正四面体的边长为2r,正四面体的高h = 2?2r/?3 。晶胞的高为h = 4?2r/?3,1 3 晶胞的体积V =(2r×2r×sin(60?)×4?2r)/?3 = 8?2r。六晶胞 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上占有2个原子,原子的体积V = 2×原子 3 33(4πr/3)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V/V = (2×4πr)/(3×8?2r) 原子晶胞

仓库利用率实操方法分析和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附案例)

仓库利用率实操方法分析和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附案例)

物流公司多为平面仓库,根据物流公司库房实际情况如果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仓库现场管理 2. 仓库基础设施建设 仓库管理 建筑面积:通常是指仓库建筑面积。其计算方法是从库房外墙基丈量。长×宽的面积。 实际面积:即从库房内墙丈量。长宽面积中减去障碍物建筑物(立柱、隔墙等)占用面积。 可用面积:即从实际面积中减去干道、支道、墙距、柱距占用面积。 使用面积:即商品货垛实占面积。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仓库内部空间布局要充分有效利用仓库空间: 1.就地堆垛 2.上货架存放 3.架上平台 货物堆码要根据货物的包装、外形、性质、特点、重量和数量,和气候情况,以及储存时间长短,将货物按一定的规律码成各种形状的货垛。 目的:便于对货物进行维护、查点等管理和提高仓库利用率。 基要求:合理、牢固、定量、整齐、节约、方便。 考虑因素:堆码作业时必须按照货物的仓容定额、地坪承载能力、允许堆积层数等因素进行。 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 1.减少死角 2.规划单位 3.规定放置方法 4.高度利用 5.活动原则 6.5s现场管理 为了大幅度提高仓库利用率,科学、合理的仓位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仓位的规划主要包括面积布置、货位设定和堆砌方式的规划。 1.货位标示 每个储存仓位都有固定大小,最好使用标准的包装容器。标准的包装,对于货品的标示、维护、点检、运输都将很方便。每个容器都标明储存的物料,

与条码技术相结合,则仓储和盘点等管理都可以实现系统自动化,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2.先进先出 在货物的摆放方面应当符合先进先出的原则。很多先来的货放在里头,后来的货放在外面,就没办法先进先出了。货物最好放成两排,两边都可以卸货,这就能做到先进先出了。如果一定做成三排也可以,但是当中这一排往往都是先进来的货物往里头放的,所以一定要做一个传送带,东西放上面,按钮一按,这边的货从这里出来,堆放货物要合理的留好进出通道以加快在货物流转过程中的速度。 3.空间利用 提高仓库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库房高度。合理的利用空间高度,重量大的货放在最下面,小东西应该放到上面去,零零散散的货物应放在上面,重的货物或是比较大的应放在下面,这样拿起来很方便。 业务仓库 结合物流公司仓库情况以及货物特性需添加一些基础设施,从而提高仓库的利用率,使之更好的配合业务的开展。 对于业务类仓库来说库内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是极为重要的,采进条码技术及装置,对各库货物进行信息收集、分类管理。 1.加强库内物品控制 2.出入库便捷,提高仓库利用率 3.物品分类,便于管理 医药、电器类仓库需购置托盘和人力叉车。 1.卫生,防潮 2.简易,便捷 3.成低,空间利用率高 4.灵活,耐用,作业效率高 仓库容积利用率的计算 报告期储存商品体积之和等于报告期仓库中每天储存的商品的体积之和。仓库面积利用率和仓库容量利用率的异同 【客户1】:产品品种单一,无批号管理等其他存储要求,采用托盘存放,托盘尺寸为1.2米×1.0米×1.5米,并可堆放上高四层。 平库情况

晶胞计算习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1、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a cm。又知铜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2)下图是CaF2晶体的晶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a2+的配位数是______,F-的配位数是_______。②该晶胞中含有的Ca2+数目是____,F-数目是_____,③CaF2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2、某些金属晶体(Cu、Ag、Au)的原子按面心立方的形式紧密堆积,即在晶体结构中可以划出一块正立方体的结构单元,金属原子处于正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侧面 上,试计算这类金属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2)

(3) 3、单晶硅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一种晶体结构相似,都属立方晶系晶胞,如图: (1)将键联的原子看成是紧靠着的球体,试计算晶体硅的空间利用率(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2)已知Si—Si键的键长为234 pm,试计算单晶硅的密度是多少g/cm3。 4、金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也称晶胞)是面心立方体,如图所示,即在立方体的8个顶点各有一个金原子,各个面的中心有一个金原子,每个金原子被相邻的晶胞所共有。金原子的直径为d,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表示金的摩尔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________个金原子。 (2)欲计算一个晶胞的体积,除假定金原子是刚性小球外,还应假定_______________。 (3)一个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__。(4)金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5、1986年,在瑞士苏黎世工作的两位科学家发现一种性能良好的金属氧化物超导体,使超导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两位科学家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验测定表明,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4)(5)

高三化学专题突破16 晶胞计算(密度、空间利用率)

突破16 晶胞计算(密度、空间利用率) 密度计算 1.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 和As 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图中F ?和O 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 和1?x 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 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g·cm ?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 的坐标为(111 ,,222 ),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mFeAsO 1?x F x 330A 2[28116(1)19]10x x a cN -+-+? (11,,022)、(1 0,0, 2 ) 【解析】由图1可知,每个晶胞中含Sm 原子:412?=2,含Fe 原子:414?+1=2,含As 原子:41 2 ?=2,含O 原子:(818?+212?)(1-x )=2(1-x ),含F 原子:(818?+21 2 ?)x=2x ,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mFeAsO 1-x F x ; 根据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mFeAsO 1-x F x ,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2281161x 19x A N ??+-+?? ,一个晶胞的体积为 a 2 c ?10-30 cm 3 ,则密度ρ= ()230 2281161x 19x 10A a cN -??+-+???g/cm 3, 故答案为:SmFeAsO 1-x F x ; ()2 30 2281161x 19x 10 A a cN -??+-+?? ?; 根据原子1的坐标(12,12,12),可知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12,12,0),(0,0,12 ) 2.金属锰有多种晶型,其中δ-Mn 的结构为体心立方堆积,晶胞参数为a pm 。δ-Mn 中锰的原子半径为____________pm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δ-Mn 的理论密度ρ=________________g·cm - 3。(列出计算式) 【答案】 43a 30 3A 10a N 552-??? 【解析】δ-Mn 的结构为体心立方堆积,则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如右图所示),

工时与休息休假案例

1、补休不能代替加班工资 【案情】 2000 年 10 月 30 日 , 某公司生产部发出通知 , 要求所有职工十一国庆期间加班 , 理由是黄金周产品好销 , 节后给补休。当马某提出加班应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加班费时 , 遭到了生产部经理的拒绝。十一国庆期间 , 马某没去加班。 10 月 8 日 , 公司总经理即宣布解除公司和马某的劳动合同。在多次交涉无果的 情况下 ,10 月 15 日 , 马某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 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认为, 马某不服从管理 , 辱骂公司管理人员 , 其行为确属违反劳动纪律 , 裁决维护某公司 的处理决定。 马某不服 ,10 月 28 日 , 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受理后 , 要求该公司提供马某违反劳动纪律的证据。然而 , 该公司拿不出马某违反劳动纪律的具体证据。鉴于 某公司举不出证据 , 法院遂判决 : 撤消某公司解除马某劳动合同的决定。 【问题】 1. 节后让补休 , 国庆节加班就可以不给付加班工资了吗 ? 2. 在国庆节 7 天假日里加班 , 加班工资该如何支付 ? 【参考结论与法理分析 } 首先 , 在此案例中 , 公司安排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 , 并以在事后安排补休为借口拒绝支付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 , 此种作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 而且即使公司在节后安排了补休 , 也不得拒绝支付加班工资。 《劳动法》对延长劳动时间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问题规定了三种情形 :(1)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 ,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150% 的工资报酬 ( 平 日 );(2)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 ,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2 oo %的工资报酬 ;(3) 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3 00% 的工资报酬。上述三种情形中 , 法律规定 , 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 其待遇有两种选择 , 一 是安排补休 , 二是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2 oo % 的工资报酬。而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形下 , 只能支付法律规定的工资报酬 , 不能以安排补休而不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日 , 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 , 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 , 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 , 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 酬就是一种限制措施。但是 , 三种情形下组织劳动者劳动是不完全一样的 , 特别是法 定节假日对劳动者来说 , 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 , 影响着劳动 者的精神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 , 这是用补休的办法无法弥补的 , 因此 , 应当给予更 高的工资报酬。可见 , 用人单位在遇到上述情况 , 安排劳动者工作时 , 应当严格按 照《劳动法》的规定办事。属于哪一种情况 , 就应执行法律对这种情况所作出的规定 , 相互不能混淆 , 不能代替。凡不允许代替而代替的 , 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理由都是违 法的 , 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 其次 , 国庆节 7 天假日里的加班性质也有所不同 ,10 月 1 日、 2 日、 3 日的加 班属于法定节日加班 ,10 月 4 日、 5 日、 6 日、 7 日加班则属于休息日加班 , 这 两种加班 , 加班工资的算法是不一样的。法定假日只有 3 天 , 此 3 天加班工资额应 为 : 职工的日加班工资基数× 3 ∞ % × 3( 天 ) 。其他 4 天为休息日 , 如果不能 补休 , 则应按加班工资基数的 2 ∞ % 计算 ; 如果补休 , 则可不付加班工资。 案例2不同工时制度决定加班工资的有无

晶胞密度计算

有关晶胞的计算 1.利用晶胞参数可计算晶胞体积(V),根据相对分子质量(M)、晶胞中粒子数(Z)和阿伏伽德罗常数NA ,可计算晶体的密度: (1)简单立方 (2)体心立方 (3)面心立方 (4)金刚石型晶胞 2. 球体积 空间利用率 = ? 100% 晶胞体积 晶体中原子空间利用率的计算步骤:(1)计算晶胞中的微粒数 (2)计算晶胞的体积 实例: (1)简单立方 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享,微粒数为:8×1/8 = 1 (2)体心立方 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享,处于体心的金属原子全部属于该晶胞。 1个晶胞所含微粒数为:8×1/8 + 1 = 2 V N MZ A =ρ

(3)面心立方 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有,在面心的为2个晶胞共有。 1个晶胞所含微粒数为:8×1/8 + 6×1/2 = 4 【练习】 1.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结构,已知CaO晶体密度为ag·cm-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晶胞体积为__________cm3 2.金属钨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实验测得钨的密度为19.30 g?cm-3,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83 假定金属钨原子为等径的刚性球。(1)试计算晶胞的边长;(2)试计算钨原子的半径。 3. 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其密度为g·cm-3,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 pm。 4.已知铜晶胞是面心立方晶胞,铜原子的半径为 3.62?10-7cm,每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1.055?10-23g (1)利用以上结果计算金属铜的密度(g·cm-3)。 (2)计算空间利用率。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在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3《金属晶体》一节中,给出了金属晶体四种堆积方式的晶胞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就是晶胞上占有的金属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下面就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方式计算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简单立方堆积: 在简单立方堆积的晶胞中,晶胞边长a等于金属原子半径r的2倍,晶胞的体积V晶胞=(2r)3。晶胞上占有1个金属原子,金属原子的体积V原子=4πr3/3 ,所以空间利用率V原子/V晶胞 = 4πr3/ (3×(2r)3)=﹪。 体心立方堆积: 在体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中,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体对角线长度等于原子半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 ,则a2 + 2a2= (4r)2, a=4 r/√3 ,晶胞体积V晶胞 =64r3/ 3√3 。体心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个数为2,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原子=2×(4πr3/3)。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原子/V晶胞 =(2×4πr3×3√3)/(3×64r3)= ﹪。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中,面对角线长度是原子半径的4 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则a2 + a2 = (4r)2 ,a = 2√2r ,晶胞体积V晶 √2r3。面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数为4,原子占有的胞=16 体积为V原子 = 4×(4πr3/3)。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V原子/V晶胞 =(4×4πr3)/(3×16√2r3)= ﹪. 六方最密堆积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不再是立方结构。晶胞上、下两个底面为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心连成的菱形,边长a = 2r ,夹角分别为60°、120°,底面积s = 2r×2r×sin(60°) 。晶胞的高h的计算是关键,也是晶胞结构中最难理解的。在晶胞的上、下两层紧密堆积的四个原子中,各有两个凹穴,中间层的原子在上、下两层正对的凹穴中。中间层的原子和上层形成凹穴的三个原子构成一个正四面体;和下层对应的三个原子也构成一个正四面体,这两个正四面体的高之和就是晶胞的高。正四面体的 = 2√2r/√3 。晶胞的高为h = 4√2r/√3,边长为2r,正四面体的高h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