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

四、神经组织

概述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绝缘等作用。(一)神经元

1.胞体:

形态:圆形、锥体形、梭形及星形。

功能: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细胞膜:为可兴奋膜,有离子通道、受体。

功能: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2)细胞核:位居中央,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明显。

(3)细胞质:

1)嗜染质(尼氏体):

光镜结构:呈小块状或颗粒状的嗜碱性物质。

电镜结构:为许多规则的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散在其间的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蛋白质。

2)神经原纤维:

光镜结构:在银染下呈黑色相互交织成网的细丝。

电镜结构:有神经丝和神经微管组成

功能:A、维持细胞形态。B、参与物质运输。

2.树突:内部结构与胞质基本相似

功能:接受刺激。

3.轴突--无尼氏体

功能:是传导冲动

(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超过神经元10~50倍

1.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血-脑屏障的构成。

(2)少突胶质细胞 --参与构成CNS(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

(3)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2.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1)施万细胞

参与构成PNS(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

(2)卫星细胞

包裹神经元的胞体

3、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构成(1)有髓神经纤维

构成:施万细胞包裹神经元的长轴突。每个细胞包一段,细胞之间留有间隙,此处狭窄,称郎飞结,郎飞结之间为结间体。

(2)无髓神经纤维

构成:外包连续施万细胞,一个细胞可包多条轴突,无髓鞘,无郎飞结。

两种神经纤维传导特点:

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故速度快。

无髓神经纤维:无髓鞘和郎飞结,故其传导为非跳跃式,速度慢。

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开发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欢迎参加我的毕业答辩。 我的汇报分为以下5个方面,首先是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肿瘤、感染、外伤、手术等均可导致骨缺损。如果缺损小于临界骨缺损,则其可以自行愈合,而当缺损大于临界值,则需要一定的治疗手段辅助其愈合。自体骨移植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是由于供骨量有限,且会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使其在应用中受到极大制约。随着骨组织工程的发展,骨组织工程支架和引导组织再生膜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GTR膜覆盖于缺损区域,主要是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生长速度较快的纤维结缔组织长入,为骨组织的生长提供空间,从而使骨生成细胞从邻近的骨缺损边缘或骨髓组织迁移入缺损区域,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骨再生 以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为例,如果牙槽脊萎缩等情况造成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直接缝合皮瓣,会造成纤维样修复,导致种植体松动从而失败。如果在缺损处覆盖GTR膜,则可以形成物理屏障,阻止软组织侵入,为骨组织生长提供空间,最终缺损形成新骨。GTR膜可以和骨组织工程支架一起使用,在阻止软组织长入的同时,防止骨粉的外溢。 鉴于GTR膜的使用目的,要求----良好地生物相容性, 合适的支撑强度, 在体内保持一定时间。目前,市场上的GTR膜分为可吸收和非可吸收,每种膜片都有其优缺点。 非可吸收膜以聚四氟乙烯膜为代表,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良好,能较好地维持空间形态,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但是给其不能降解,所以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可吸收膜以盖氏公司的胶原膜为代表,其为双层不对称膜片,上层致密可阻止软组织的长入,下层疏松,可为骨组织的生长提供支架。可吸收膜往往降解过快,机械强度较差,易发生塌陷。 所以理想的GTR膜片应当具备良好地生物相容性、适当的降解速度、降解产物无毒性,可阻止上皮细胞的长入,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地可操作性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具有良好地生物相容性、抗菌、可降解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医用生物材料领域。本研究欲筛选出一种壳聚糖衍生物,调控其降解速度,探究合适的方法来构建一种组织引导再生膜。 第一部分实验,进行了材料的筛选和膜片的制备 实验中选择了对骨修复有促进作用的四种材料----。首先提取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MTT法检测了四种材料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糖的浓度为200μg/ml 时对细胞的影响最为明显。由图片可知,除了磺酸化壳聚糖对细胞的影响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其他三种糖均对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所以,最后我们选择了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羧甲基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构建膜片。 但是以羧甲基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为原材料构建的膜片机械性能较差,且呈现弱酸性,这可能会导致膜片支撑强度不足,引起炎症反应,所以我们在膜片中添加一定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是天然骨的主要的无机成分,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能力,且呈弱碱性,可以提高膜片机械强度中和膜片中酸性物质。将含有不同比例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膜片制出浸提液,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来选择合适的比例。结果显示含有--- 综合膜片的细胞毒性和机械强度,最终选择添加10%纳米羟基磷灰石。 确定了原材料后,进行了膜片的制备工作,过程如下。先将羧甲基壳聚糖、硫酸软骨素、纳米羟基磷灰石、Nacl、DMSO配制成溶液,流延法铺膜,表面加入DMSO后放入-80度中冷冻,然后用CaCl2和1,4-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进行交联,交联完成后清洗记得到我们需要的膜片。经测量,膜片的厚度为0.03mm,机械性能良好,左图为膜片的纵截面,上表面较为致密,下表面疏松多孔,下表面的横截面如右图所示,孔径约为50-200μm。 第一部分实验所得出结论如下, 羧甲基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以羧甲基壳聚糖、硫酸软骨素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原料,所构建的膜片为双面不对称膜片,膜片具有良好地机械性能 然后,在第二部分实验对膜片的生物安全性和降解性能进行了验证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011年9月第18卷第9期·综述·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由意大利女科学家丽塔·L·蒙塔尔奇尼(Rita L Montalcini)在小鼠肉瘤细胞内发现的第一个神经营养因子,也是最早被研究的,目前已证实其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发育、成熟、维持功能和存活、损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神经功能恢复在临床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被临床工作者将其应用于外周神经的修复,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1神经生长因子的结构及生理作用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一种多聚体,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其β亚基为所有亚基中唯一具有NGF的所有生物学活性的亚基。NGF受体分为高亲和力受体(TrkA)和低亲和力受体(p75)两种。其中TrKA为NGF的功能性受体,在与NGF结合后可以表现出诱导神经细胞合成蛋白和酶,以及诱导轴突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1]。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使TrKA与NGF的结合率增加,及调节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逆行性运输神经营养因子、识别配体等作用[2]。NGF是一种“靶源性”多肽生长因子,是由其效应神经元支配的靶细胞合成并分泌,对神经组织非神经组织细胞均具有效应。但也有研究发现[3],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内,而在免疫系统细胞(如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及组织特异性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也广泛存在。 NGF对神经系统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神经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主要对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调控上,主要表现在:①在神经系统的发育期,NGF能促进神经细胞的成熟及存活,及神经元的分化,在梯度浓度诱导下促进神经元的定向生长,及胞体和树突的发育,并控制神经元存活数量等作用;②在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期,NGF从调节神经元的存活作用转到对神经元的表现和功能方面的调节,具有维持NGF依赖性交感神经元的存活的功能,及维持感觉神经元和中枢神经元的功能,促进成熟神经元轴索分支和其它细胞的相互联系;③在神经元损伤修复期,NGF对已知表达NGF的神经元和现认为不表达NGF受体的中枢神经元都具有保护作用,NGF能促进神经纤维的定向生长并加速神经纤维再生,促进雪旺氏细胞及胶质细胞生长,使髓鞘修复,诱导轴突、树突的发育,促进神经元的有丝分裂、分化、修复,且具有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使受损神经元免遭继续损害,并支持神经元的存活[4-6]。 2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作用 周围神经损伤后,NGF分泌增加,同时NGF的表达相应增加,对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Friede等[7]研究表明:周围神经损伤可诱导成熟的周围神经的雪旺氏细胞等非神经细胞表达NGF及NGF受体,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则不表达。有研究显示在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可逆行运输至胞体的NGF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王梨明(综述),唐际存(审校)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发育、成熟、维持功能和存活、损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家对NGF的进一步研究,其机制被逐步阐明,并应用于临床。在此,就NG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及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修复 中图分类号:R741.0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1.09.1496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Regener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WANG Liming(Review),TANG Jicun(Revisio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ilin541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TANG Jicun) [Abstract]Nerve growth factor ha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role in the function of normal differentiation,development,maturation, maintenance and survival,damage repair of nervous system.In recent years,scientists have gradually clarified its mechanism,and NGF has been used in clinic.The article made a review of NGF's impact 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Nerve growth factor;Peripheral nerve injury;Nerve repair 收稿日期:2011-06-06修回日期:2011-07-18 作者简介:王梨明,男,山东日照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周 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组织修复。 通讯作者:唐际存,男,副教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肢创伤手外 科科主任,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组织修复。 ·1496·

浅谈组织工程神经血管化研究进展.docx

浅谈组织工程神经血管化研究进展临床上,由于创伤、肿瘤等原因造成的周围神经缺损非常多见,周围神经损伤已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之一[1]。目前,临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主要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但存在自体神经来源有限、供区神经功能丧失及神经直径难以匹配等问题。同种异体神经或异种神经是理想的神经来源,但因存在严重免疫排斥反应常导致治疗失败[2]。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理想的永久性修复材料。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细胞生物学的进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为神经损伤的修复带来了新希望。但构建的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修复大段周围神经缺损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组织工程周围神经的血管化问题成为限制其发挥生物学效能的一个“瓶颈”[3-4]。组织工程周围神经早期血管化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组织工程周围神经血管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周围神经再生局部微环境及血供特点、支架材料修饰、种子细胞、自体血管束的植入、促血管因子。本文将围绕上述5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及总结。 1周围神经再生局部微环境及血供特点 众所周知,周围神经主干结构是由神经纤维束及其周围包括血管在内的结缔组织构成[5]。神经移植后,移植段神经血管再形成大致有两种形式:①神经内形式,即内部丛状血管,可持续24周;②神经外形式,即外部纵行血管,出现在移植后3~6周内。有研究表明[6],不带血管的神经移植后3d内为缺血状态,1周左右开始出现血流急剧增加;而带血管的神经移植后早期虽有血流增加,但基本处于

平稳状态,这对于维持周围神经微环境的稳定具有一定意义。局部微环境及神经再生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周围神经的修复再生非常重要,而这些都与局部血供有重要关系[7]。神经移植物早期血管化,可以为移植的各种细胞提供足够营养,进而促进轴突生长、神经再生;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体内胶原纤维形成,便于新生轴突通过。另外,神经移植物早期的血管化还可以聚集来源于血液中的巨噬细胞[8],以利于快速清除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髓鞘的各种溃变产物,从而为新生轴突向远端生长提供良好的通道[9]。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迅速发展,应用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修复神经缺损已成为研究趋势[10]。对于大段神经缺损,血管化不足是制约其修复成功的关键因素。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不能早期血管化,不能早期在体内建立血液循环,制约了其进一步向临床应用[11]。有研究表明,细胞在血管周围150~20XX 年,最初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离子交互作用将肝素锚定在生物材料表面,减轻材料致凝性并获得成功[20]。随着对生物材料研究的深入,为了增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对细胞的黏附性等生物特性,药物缓释系统成为研究热点,而肝素具备与多种蛋白结合的能力,基于肝素的药物缓释系统被证明可以装载各种生物效应迥异的生长因子[21]。本课题组利用肝素作为缓释载体,制备了能够缓释VEGF的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促进了组织工程周围神经形成血管的能力,实现了组织工程周围神经的血管化[22]。 3种子细胞 ECs是血管形成、再生中的主要细胞[23]。刘春晓等[24]在体外成

练习肌组织神经组织(精品DOC)

---------------------------------------------------------------最新资料推荐------------------------------------------------------ 练习肌组织神经组织(精品DOC)测试练习 5 肌组织、神经组织一、名词解释 1.肌节 2. 闰盘 3. 突触 4. 尼氏体 5. 神经末梢二、填空题1.肌细胞又称_______,根据形态、分布和功能特点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2.属于横纹肌的是_______和______。 属随意肌的是______;不随意肌是______和_______。 3.平滑肌纤维呈______形,细胞核呈______形位于中央,主要分布于______。 4.骨骼肌纤维有清楚的______,每条肌纤维有上百个______形的细胞核,位于______。 5.骨骼肌纤维内可见许多与其长轴平行排列的_________。 6.光镜下心肌纤维的特征性结构是可见_________。 7.神经组织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______单位。 8.神经元有___和____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则对神经元起着___、 ___、 ___和____等作用。 9.神经元突起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只有一个,而_________可有数个。 10.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_____外包_____所组成。 包裹周围神经纤维轴突的是_____细胞。 1 / 6

11.神经纤维根据有无__________而将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12.神经末梢可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而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13.神经元根据形态可分为____、 ____和____三类,按功能可分为____、 ____和____三类。 14.突触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___。 15.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前成分包括______ 、 ______, 突触后成分包括_______ 、 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横纹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肌原纤维 B. 肌节 C. 粗肌丝 D. 细肌丝 E. 以上都不是 2.骨骼肌纤维的肌节是 A. A 带和 I 带B. 肌纤维的横纹 C. 肌细胞之间的连接处 D. 相邻两个 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E. 相邻两个 A 带之间的一段纤维 3.关于骨骼肌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肌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B. 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长短不一 C. 肌纤维有多个甚至几百个椭圆形的细胞核D. 相邻肌纤维之间形成闰盘 E. 肌浆内含有许多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4.心肌细胞分支之间相连的结构是 A. 肌原纤维B. 肌节 C. 闰盘 D. 浦氏纤维 E. 肌浆网5.既是横纹肌,又是随意肌的是 A. 平滑肌 B. 骨骼肌

人体的肌肉组织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人体的肌肉组织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并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等。肌细胞外形细长因此又称肌纤维。肌细胞的细胞膜叫做肌膜,其细胞质叫肌浆。这些算的上是比较专业的讲述,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有关于人体的肌肉组织是有什么组成的问题。 1.肉组织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并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等。肌细胞外形细长因此又称肌纤维。肌细胞的细胞膜叫做肌膜,其细胞质叫肌浆。肌浆中含有肌丝,它是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根据肌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的不同可将肌肉组织分为3类:即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心肌分布于 心脏,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特性,

是躯体和四肢运动,以及体内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骨骼肌的收缩受意志支配属于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自主性神经支配属于不随意肌。 2.骨骼肌纤维一般为长圆柱形,长约1~40毫米,直径10~100 微米。每条肌纤维周围均有一薄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由数条至数十条肌纤维集合成肌束,肌束外有较厚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由许多肌束组成一块肌肉,其表面的结缔组织称肌外膜,即深筋膜。各结缔组织中均有丰富的血管,肌内膜中有毛细血管网包绕于肌纤维周围。肌肉的结缔组织中有传入、传出神经纤维,均为有髓神经纤维。分布于肌肉内血管壁上的神经为自主性神经是无髓神经纤维。 3.平滑肌纤维一般为梭形,长约20~300 微米,直径约6微米,妊娠期子宫的平滑肌长可达500微米,核为长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基膜附于肌膜之外。平滑肌常排列成束或排列成层。按其神经末梢分布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少数,肌细胞的表面有神经末梢分布,其末梢呈念珠状膨大,而其他多数平滑肌细胞没有神经末梢,这些细胞则通过平滑肌细胞的缝管连接传递信息,使神经冲动扩散,机体内多数平滑肌如分布于消化管、子宫壁的平滑肌均属此类。另一类是多数,每个肌细胞表面都有神经末梢分布,各细胞直接受神经的控制,如眼的瞳孔括约

肌肉活动神经控制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 一、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有两大类,即神经细胞(nerve cell )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 .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依据某些结构特征可分辨出三个组成部分;细胞体(soma )、树突(dendrites )和轴突(axon )。 2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目前较为确定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转运功能,构成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代谢特质的“转运站”;②参与血脑屏障的组成;③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具有绝缘作用;④填补神经元的缺损;⑤参与离子和递质的调节,胶质细胞可摄取和贮藏神经元所释放的递质,必要时重新释放出来,以调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神经冲动的产生 (1 )外向电流和电紧张性电流 (2 )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 2 .神经冲动的传导 (1 )局部电流学说:无髓鞘性神经纤维上冲动的传导形式。 (2 )跳跃传导学说:髓鞘性神经纤维上冲动的传导形式。 3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1 )生理完整性 (2 )绝缘性 (3 )双向传导 (4 )相对不疲劳性

三、神经无间的信息传递 1 .化学性突触传递 (1 )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两膜之间为突触间隙突触小泡 (2 )突触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是由于突出触后膜对Na + 、K + ,尤其是Na + 通透性升高而去极化所致。 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 IPSP 的幅度因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不同而改变。IPSP 的机制主要是对K + 和CL ˉ尤其是CL ˉ的通透性升高。 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取决于许多突触的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先后施加影响的总和。空间总和时间总和。 2 .电突触传递 电传递的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即突触延搁),电突触常可和比学突触一起构成混合突触。 四、中枢抑制 1 .突触后抑制 (1 )传入侧支性抑制 (2 )回返性抑制 2 .突触前抑制 第二节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 .脊髓神经元 (1 )运动神经元池:一块肌肉通常接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运动神经元,称为运动神经元池。其中有大小α运动神经元和γ神经元。 (2 )中间神经元:位于传入与传出神经原之间,起介导信号的作用。

实验四、肌组织(二)和神经组织

实验四、肌组织(二)和神经组织 一、目的要求: 1、明确神经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关系;掌握神经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2、掌握心肌、平滑肌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 二、重点、难点 1、心肌、平滑肌的形态结构、分布。 2、神经细胞的结构和相关功能。 三、实验内容 1、平滑肌(10号片) 2、心肌(5号片) 3、运动神经元(7号片) 四、示教内容 ①心肌闰盘②郎飞氏结③触觉小体 ④环层小体⑤运动终板 五、学生作业 1、描绘一个运动神经元并简述其结构特点。 六、讲课稿 10号片取材于小肠壁肌层,内脏有腔器官的管壁的肌层主要是平滑肌。 肉眼:可见小肠壁近外侧处染色较红的部分就是小肠壁的平滑肌层。 低倍镜:先分清肌层的纵切面和横切面部分。 高倍镜: ①、纵切面:选择肌纤维排列比较疏散的地方观察,肌细胞呈长梭形,肌细胞核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位于肌纤维中央,每个细胞只有一个核,染色较浅。 ②、横切面:平滑肌呈圆形的小点状,大小不等,细胞核位于中央,有的切到细胞核,有的没有切到细胞核。 5号片分别取材于人心脏: 低倍镜:在低倍镜下全面观察,可见到纵切、横切或斜切的各种肌束,与骨骼肌大体相似。心肌纤维纵切面为圆柱形,但有分支;横切面为圆形、多边形或呈不规则形,在低倍镜下,明、暗没有骨骼肌那么明显。

高倍镜: ①、纵切面:心肌纤维呈圆柱形,并以侧支吻合呈心肌网,核呈卵圆形,1~2个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在核的周围有较多的肌浆,故核周区染色浅,将视野光线调暗,肌纤维上可见明暗相间的横纹,但没有骨骼肌明显;在纵切面还可见到一些线条较粗、着色较深的带状结构,这就是闰盘;在肌纤维的网眼里有结缔组织核毛细血管等。 ②、横切面:肌纤维呈圆形、多边形、哑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有的切到核,有的没有切到核,核位于中央,肌丝束在近肌膜处较密集,横切面呈颗粒状,以脆核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7号片取材于猴子脊髓: 肉眼:脊髓的横切面上,中央深红色呈蝴蝶形,为脊髓灰质;周围染色较浅,为脊髓白质,腹侧灰质膨大部分称前角,观察此处的运动神经元。 低倍镜:找到脊髓灰质前角,可见许多染成蓝紫或紫红的多角形运动神经细胞,其周围有许多较小而圆形的细胞核为神经胶质细胞核(胶质细胞的胞质不明显)。 高倍镜:选择一结构比较典型的神经元进行观察,细胞体向四周发出很多突起,突起因被切断而不完整,细胞中央有圆形的细胞核,染色比较浅,其中可见明显的核仁,胞质中有许多斑块状嗜碱性染色的尼氏体。 七、课堂小结 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小结。 问题:请简要描述一下你所观察到的运动神经元的分布及结构特点。

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许多肌细胞聚集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肌束,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纤维分布。主要功能是收缩,机体的各种动作、体内各脏器的活动都由它完成。肌肉组织主要是由肌细胞构成的,可以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 骨骼肌纤维 骨骼肌纤维一般为长圆柱形,长约1~40毫米,直径10~100 微米。每条肌肉组织肌纤维周围均有一薄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由数条至数十条肌纤维集合成肌束,肌束外有较厚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由许多肌束组成一块肌肉,其表面的结缔组织称肌外膜,即深筋膜。各结缔组织中均有丰富的血管,肌内膜中有毛细血管网包绕于肌纤维周围。肌肉的结缔组织中有传入、传出神经纤维,均为有髓神经纤维。分布于肌肉内血管壁上的神经为自主性神经是无髓神经纤维。 平滑肌纤维 平滑肌纤维一般为梭形,长约20~300 微米,直径约6微米,妊娠期子宫的平滑肌长可达500微米,核为长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基膜附于肌膜之外。平滑肌常排列成束或排列成层。按其神经末梢分布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少数,肌细胞的表面有神经末梢分布,其末梢呈念珠状膨大,而其他多数平滑肌细胞没有神经末梢,这些细胞则通过平滑肌细胞的缝管连接传递信

息,使神经冲动扩散,机体内多数平滑肌如分布于消化管、子宫壁的平滑肌均属此类。另一类是多数,每个肌细胞表面都有神经末梢分布,各细胞直接受神经的控制,如眼的瞳孔括约肌与开大肌属于此类。此外,还有中间型的。平滑肌除具有收缩功能外,还有产生细胞间质的功能。 心肌纤维 心肌纤维呈圆柱形,直径约为15~20微米。心肌纤维有分支,互相连接成网,因此心肌可同时收缩。心肌的生理特点是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

3肌组织神经组织观察解读

实训1 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肌肉组织的特点,区分三种不同的肌肉组织,掌握骨骼肌的结构,了解肌肉组织与结缔组织的关系。 实验器材 显微镜;平滑肌切片;骨骼肌纵、横切片;心肌切片。 实验内容 一、平滑肌—猫小肠横切片,HE染色。 (1)低倍镜观察 在小肠横切片的肠壁中外部,可见染成深粉红色的平滑肌层,内层较厚为平行排列的平滑肌纵切面。外层较薄为平滑肌的横切面,平滑肌纵切面为梭形,横切面为大小不等的圆形。 (2)高倍镜观察 平滑肌纵切面细胞呈长梭形,纵行平行排列,细胞两端尖细,中央稍粗大,核在中央呈长椭圆形,染成紫兰色,细胞质深粉红色。横切面可见直径不等的不规律圆形,染成粉红色。有的中央有核,有的无核(何故?) 二、骨骼肌—骨骼肌纵横切片,铁矾苏木精染色。 切片上有两条标本,一为骨骼肌纵切,一为横切。 (一)骨骼肌纵切 1、低倍镜观察:肌纤维呈长带状,平行排列,选择染色均匀的部分转高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肌纤维核多位于细胞周围靠近肌膜内,为椭圆形,染成兰黑色。肌原纤维在肌纤维内,排列非常紧密,长轴方向与肌纤维一致,形成彼此交替相间的明带和暗带,即构成横纹,明带色浅几乎无色,暗带染色为深兰色,均与细胞膜垂直。暗带中央有一明线为H线。明带中间有一不甚明显的暗线为Z线,两相邻Z线之间即为一个肌节,是骨骼肌的机能单位。肌纤维之间有染色较淡的结缔组织,含有成纤维细胞和血管断面。

(二)骨骼肌横切 高倍镜观察:横切的肌纤维呈圆形或三角形,细胞核靠近肌膜,每个肌纤维外包有极薄的疏松结缔组织称肌内膜,很多肌纤维又被肌束膜包围形成肌束,束间富有血管和神经的断面。 三、心肌(示教)羊心壁切片,H,E染色 由于心肌纤维走向不同,在同一切片上可见到各种不同的切片,观察纵切面注意与骨骼肌的不同。 (一)心肌纤维有分支,肌纤维中间有椭圆形的核。 (二)心肌纤维有横纹,但不规整。 (三)心肌纤维短,在纤维中看到有横过纤维染色较深的线条即闰盘,是两个相邻纤维的连结面。 (四)浦金野氏纤维胞质较多,核多位于中央,细胞粗大。 绘图 1、高倍镜下骨骼肌纵横切面结构。 2、高倍镜下平滑肌纵横切面结构。 注意名词:肌纤维、肌浆、明带、暗带、H线、Z线,肌内膜、肌束膜,闰盘。

练习5 肌组织、神经组织

测试练习5 肌组织、神经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肌节 2. 闰盘 3. 突触 4. 尼氏体 5.神经末梢 二、填空题 1.肌细胞又称_______,根据形态、分布和功能特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属于横纹肌的是_______和______。属随意肌的是______;不随意肌是______和_______。3.平滑肌纤维呈______形,细胞核呈______形位于中央,主要分布于______。 4.骨骼肌纤维有清楚的______,每条肌纤维有上百个______形的细胞核,位于______。5.骨骼肌纤维内可见许多与其长轴平行排列的_________。 6.光镜下心肌纤维的特征性结构是可见_________。 7.神经组织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______单位。8.神经元有___和____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则对神经元起着___、___、___和____等作用。9.神经元突起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只有一个,而_________可有数个。10.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_____外包_____所组成。包裹周围神经纤维轴突的是_____细胞。11.神经纤维根据有无__________而将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12.神经末梢可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而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13.神经元根据形态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类,按功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类。14.突触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___。15.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前成分包括______ 、______,突触后成分包括_______ 、______。三、单项选择题 1.横纹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肌原纤维 B. 肌节 C. 粗肌丝 D. 细肌丝 E. 以上都不是 2.骨骼肌纤维的肌节是 A. A带和I带 B. 肌纤维的横纹 C. 肌细胞之间的连接处 D. 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E. 相邻两个A带之间的一段纤维3.关于骨骼肌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肌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B. 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长短不一 C. 肌纤维有多个甚至几百个椭圆形的细胞核 D. 相邻肌纤维之间形成闰盘 E. 肌浆内含有许多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 4.心肌细胞分支之间相连的结构是 A. 肌原纤维 B. 肌节 C. 闰盘 D. 浦氏纤维 E. 肌浆网 5.既是横纹肌,又是随意肌的是 A. 平滑肌 B. 骨骼肌 C. 心肌 D. 心肌和平滑肌 E. 心肌和骨骼肌 6.构成神经组织的是 A.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膜 B. 神经胶质细胞 C. 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D. 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 E. 神经元和神经原纤维 7.每个神经元的胞体上都有 A. 一个轴突及一个或多个树突 B. 多个轴突 C. 多个轴突及一个树突 D. 多个轴突及多个树突 E. 以上都不对 8.神经元胞质内的嗜染质实际上是 A. 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B. 滑面内质网 C. 高尔基复合体 D. 中心粒 E. 溶酶体 9.触觉小体位于 A. 表皮内 B. 真皮网状层内 C. 真皮乳头层内 D. 皮下组织 E. 以上都不是

第二章 神经与肌肉

第二章神经与肌肉 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兴奋性,细胞所共有的,以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兴奋性最高。兴奋性是机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接受刺激后的这种信号传导神经中枢,作出反应,通过以电的形式传播的。电反应是接受外界条件信号,进行跨膜信号转导的结果。本章是学习电生理、运动生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活的组织和细胞无论在安静或者活动状态时都具有电的变化,是一种生理现象。临床上使用的心电图、脑电图就是心脏、大脑皮质活动时记录下来的生物电变化的图形。 单一细胞生物电是通过以下方法测量的:一是利用某些无脊椎动物特有的巨大神经或肌细胞,如枪乌贼的神经轴突,其直径最大可达100μm左右,便于单独剥出进行实验观察,脊椎动物的单一神经纤维也可以设法剥出,但它们的直径最粗也不过20μm左右,方法上较为困难。另一种方法是进行细胞内微电极记录,即用一个细玻璃管制成的充有导电液体而尖端直径只有1.0μm或更细的微型记录电极,由于它只有尖端导电,可用它刺入某一个在体或离体的细胞或神经纤维的膜内,将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异引导到示波器上观察,拍照、记录。测量细胞在不同功能状态时膜内电位和另一位于膜外的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即跨膜电位)。 一细胞生物电现象 细胞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在静息(安静)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所有细胞的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细胞安静时,这种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如果规定膜外电位为零,则所有静息电位均为负值。膜内电位大都在-10~-100mV之间。例如,枪乌贼的巨大神经轴突和蛙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50~-70mV,哺乳动物的肌肉和神经细胞为-70~-90mV,人的红细胞为-10 mV。 (二)动作电位: 1 定义: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快速的电位波动,一次刺激导致一个电位波动,代表一次兴奋。这种电位波动就是动作电位。这种波动可向周围扩布,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常用作兴奋性的指标。 2 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膜上电位变化的详细过程。先出现膜内、外电位差减少至消失,称为去极化(depolarization);进而膜两侧电位倒转,成为膜外带负电,膜内带正电,称为反极化;极性的倒转部分(图中由膜电位0到+40mV)称为超射(overshoot);最后,膜电位恢复到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的静息状态,称为复极化(repolarization)。 上升支称为去极相,包括去极化和反极化。下降支称为复极相。膜电位复极化过程。 动作电位实际上是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3 各种兴奋细胞持续时间不同。 在不同的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虽然在基本特点上类似,但变化的幅值和持续时间可以各有不同。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以一个或几个毫秒计。在神经纤维,它一般在0.5~2.0ms的时间内完成,这使它在描记的图形上表现为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因而人们常把这种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脉冲样变化,称之为锋电位。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则可持续数百毫秒,时间较长呈平台状。 (三)损伤电位 细胞的表面,由于损伤而发生去极化,而使得完好部位与损伤部位出现电压差。完好部位较正,损伤部位较负。 注意:单相、双相动作电位是细胞膜外面两个部位的电位变化。 二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离子学说) 进入70年代以来,对于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几乎都是根据膜离子理论来解释的。

组胚选择题(肌组织+神经组织)

四.肌组织 1.心肌纤维肌质网不发达,肌质少,线粒体和糖原多。() A.√ 2.心肌纤维多形成二联体,因此心肌贮钙能力高。() A.√ 3.肌质网膜上有钙泵和钙离子通道。() A.√ 4.横桥是肌球蛋白分子头部,具有ATP酶。() A.√ 5.细肌丝一端固定在Z线,另一端平行插在粗肌丝之间,止于M线。() B.× 6.肌节为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纤维,由1/2I带+A带+1/2I带构成。() B.× 7.骨骼肌纤维具有多个细胞核,位于肌膜下方。() A.√ 8.密体、密斑仅见于平滑肌,肌原纤维仅见于骨骼肌和心肌。() A.√ 9.下列哪些细胞间可形成缝隙连接() B.平滑肌细胞 C.上皮细胞 D.骨细胞 E.心肌细胞 10.电镜下闰盘包括() A.黏着小带 B.桥粒 E.缝隙连接 11.平滑肌纤维不同于心肌纤维的是() A.无纵小管 C.无闰盘 D.无横小管 12.骨骼肌纤维的粗肌丝位于肌节的() B.A带 C.H带 E.M线 13.骨骼肌纤维收缩过程中() A.肌球蛋白头ATP酶被激活 D.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 14.能与Ca2+结合()

B.肌钙蛋白 15.闰盘为() A.特殊细胞连接 16.三联体是指() E.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 17.所谓肌节就是() C.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18.肌纤维内的肌浆网即() D.滑面内质网 19.关于骨骼肌纤维细胞核的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E.多个细胞核、位于肌膜下 20.骨骼肌纤维收缩时() C.I带变窄、A带不变、H带渐窄甚至消失 21.心肌细胞能同步舒缩主要有赖于() B.闰盘中的缝隙连接 22.形成终池的是() C.滑面内质网 23.肌节是由() E.1/2I带十A带十1/2I带组成 24.粗肌丝含() E.肌球蛋白 25.构成细肌丝主体的是() B.肌动蛋白 26.肌纤维舒张时,掩盖肌动蛋白位点的是() E.原肌球蛋白 27.具有ATP酶活性的是() B.肌球蛋白 28.位于心肌纤维Z线水平的是() B.横小管 29.心肌纤维连接处有() A.缝隙连接 30.相邻平滑肌纤维之间有() D.缝隙连接 31.平滑肌的骨架为() E.中间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