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9-08-14T16:05:02.0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作者:王轶

[导读] 说起妊娠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些年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加上各大医院对该病的宣传,人们对妊娠糖尿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川省南充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37000

说起妊娠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些年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加上各大医院对该病的宣传,人们对妊娠糖尿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关于妊娠糖尿病,在考虑胎儿和母体的健康基础上,我们该如何控制血糖呢?

一、妊娠糖尿病的两种形式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主要包括2种情况:一是在妊娠之前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一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二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伴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者确诊糖尿病,一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糖尿病孕妇中,超过80%表现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情况仅仅占不足20%。世界各地报道显示,GDM发病率约为1%-14%,我国的报道显示GDM发病率为1%-5%。最近这些年,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所升高,不仅对母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成长,因此,一旦发现妊娠糖尿病,需尽早采取可行的手段,控制血糖,其中,饮食调节、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是目前妊娠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常用方法。

二、血糖控制措施

(一)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保持孕妇体重合理增长状态,控制糖尿病病情。

理想体重增长:①孕12周前,体重增加1.5-3kg;②孕中后期,每周增长0.3-0.5kg;③孕28周前,增加<8kg。肥胖者总体重增加约8kg,正常体重孕期增加12.5kg。

食物选择:①主食,谷类主要为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是主食,如面、米等精粮,玉米、燕麦、小米及荞麦等粗粮,土豆、红豆等杂粮,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作为副食,包括山药、莲藕、栗子、慈姑等,除了黄豆,豌豆、绿豆、赤豆、蚕豆及其制品等也以淀粉为主要成分,也可作为主食的量。每天,主食的量必须充足,要求>300g,尽量混合大米与面粉,可以一天两顿大米、一顿面主食,或者一顿大米主食、两顿面主食,合理搭配粗粮与杂粮,保证营养。②蔬菜,每日至少500g,主要选择绿叶蔬菜,其中,含糖量低于3%的蔬菜有油菜、油麦菜、菠菜、圆白菜、大白菜、茼蒿、龙须菜等。③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如豆制品、牛奶、鱼虾、家禽类及精瘦肉等。④水果,如果血糖水平保持持续高水平状态,或者近期波动大,不宜吃水果。血糖控制稳定后,可吃一些水果,且应该放在加餐的时候吃,如上午9:00-10:00或者下午3:00-4:00,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樱桃、柚子、西瓜、甜瓜和草莓等,避免吃香蕉、红果、山楂、荔枝、红枣等含糖量高的水果。

进食方案: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血糖突然升高,每日可吃5-6餐,主食分配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正餐中的25-50g主食匀出在分餐时食用,除了主食,还可以配备半杯牛奶或者半个鸡蛋或者2块豆腐干等,延缓葡萄糖吸收,避免夜间出现低血糖症状。

(二)运动控制

对于妊娠糖尿病孕妇而言,适当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有效办法。

孕期运动的好处包括以下几点:(1)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保持良好的食欲;(2)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缓解水肿;(3)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4)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症状,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5)增强心肺功能,对顺利分娩有积极作用;(6)预防部分分娩并发症。

运动方式:(1)适宜运动,如慢跑、孕期体操、孕妇瑜伽、散步、日常家务、快走、游泳、骑车、上下楼梯等;(2)不适宜运动,如登高、长途旅行、潜水、滑雪、骑马等。

运动强度与时机:一般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稍微发热或者出汗为宜,时间安排在餐后,刚开始10分钟,之后,根据身体的耐受情况,慢慢增加到30分钟,运动间歇可稍微休息。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1)随身携带小饼干、糖等食物,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慌等,及时进食,若是方便可监测血糖值;(2)空腹状态下不宜运动,一般在餐后15-30分钟左右开始运动;(3)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运动前需检测血糖水平,血糖值如果低于5.5mmol/L,则要先进食再运动,血糖如果高于13.9mmol/L,则需要检测尿酮,如果尿酮呈阳性,或者伴有其他的不适症状,警惕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及时就医;(4)运动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运动。

(三)药物控制

现目前,妊娠期间应用降糖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得到足够证实,并不推荐使用。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不会通过胎盘,若是饮食控制的效果欠佳,一般考虑胰岛素治疗。根据个体差异,结合病情和孕期进展以及血糖值,调节胰岛素用量。孕前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者,妊娠早期由于早孕反应,减少进食量,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减少胰岛素用量。随着妊娠进展,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多,妊娠中、后期,胰岛素用量通常会有所增加。妊娠32-36周,胰岛素用量一般会达到最高峰,妊娠36周后,胰岛素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夜间。

血糖监测表

— 糖尿病管理系统监测表 Roche Diagnostics 姓名年龄性别病志号床号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皇帝内经》就有关于“消渴病”的记载,也就是消瘦加上烦渴。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终生性疾病,是慢性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生理特征是血糖水平增高,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者β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血糖增高时可以出现三多一少,也就是指吃的多、喝的多,排尿多、以及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但多数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仅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血糖升高,从而贻误了治疗时机。长期血糖增高会导致多器官组织损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病变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酮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甚至威胁到生命。 · 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发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不过下列因素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1)有亲属,尤其是一级亲属,患糖尿病者;(2)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3)肥胖或超重,特别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大于25者,另外腹部肥胖者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4)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5)以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儿生育史,有多次流产者;(6)年龄40岁以上者。国内外资料都表明40岁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年青人显著增高;(7)饮酒过多者

怎样早期发现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早期不一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而典型症状的出现,就有可能意味着病程长,病情较重了。尤其是2型糖尿病更是如此。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中老年、肥胖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等都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有以上情况的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另外,当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是否与糖尿病有关。1.常发生疖肿或毛囊炎等皮肤感染;2.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3.女性下身瘙痒,按阴道炎治疗效果不佳;4.男性性功能障碍,排除了泌尿生殖道局部病变;5.年轻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眼底病变等、 @ 糖尿病的预防 有学者把糖尿病的预防归纳为四个一点,即多懂一点、少吃一点、勤动一点和放松一点。多懂一点,就是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放松一点,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我们常说的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是什么 糖尿病目前为止还缺乏根治手段,但如果加强糖尿病患者知识的教育、坚持长期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糖尿病监测,配合药物治疗,做好这五件事情,使血糖始终控制在满意水平,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和健康人一样快乐的生活。

血糖监测表

糖尿病管理系统监测表 Roche Diagnostics 年龄性别病志号床号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皇帝经》就有关于“消渴病”的记载,也就是消瘦加上烦渴。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终生性疾病,是慢性的全身性代性疾病,其基本生理特征是血糖水平增高,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者β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血糖增高时可以出现三多一少,也就是指吃的多、喝的多,排尿多、以及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但多数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仅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血糖升高,从而贻误了治疗时机。长期血糖增高会导致多器官组织损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病变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酮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甚至威胁到生命。 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发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不过下列因素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1)有亲属,尤其是一级亲属,患糖尿病者;(2)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3)肥胖或超重,特别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大于25者,另外腹部肥胖者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4)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5)以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儿生育史,有多次流产者;(6)年龄40岁以上者。国外资料都表明40岁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年青人显著增高;(7)饮酒过多者 怎样早期发现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早期不一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而典型症状的出现,就有可能意味着病程长,病情较重了。尤其是2型糖尿病更是如此。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中老年、肥胖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等都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有以上情况的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另外,当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是否与糖尿病有关。1.常发生疖肿或毛囊炎等皮肤感染;2.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3.女性下身瘙痒,按阴道炎治疗效果不佳;4.男性性功能障碍,排除了泌尿生殖道局部病变;5.年轻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眼底病变等、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导读】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其中的一种,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对胎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怎样才知道自己是“孕妈妈”还是“糖妈妈”?有哪些诊断标准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金标准:糖耐量测试 糖耐量测试的方法和要求 1、采血前3天内一日三餐每顿饭的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00克,坚决打击化验前一天不吃晚餐的掩耳盗铃行为。 2、早6点到6点半之间采空腹血糖,因为空腹时间长了会发生脂肪动员,产生酮体,影响化验结果。 3、口服葡萄糖75克(相当于一个馒头),如果是葡萄糖粉可以自带200毫升纯净水冲服,要求5分钟内服完,不可喝得太急。临床上经验见到有些人1分钟之内就喝完了,这样会使那些有胃病的人由于喝的太快而出现呕吐,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4、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采血。 5、妊娠期糖尿病标准(诊断标准):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公布的最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高血糖标准分别是60分钟10.0mmol/L,120分钟8.5mmol/L。诊断的标准比原来严格了,围进来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数量猛增,但是多数都不严重,孕妇如果依从性好,通过宣教、饮食指导、运动,大多可以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不会发生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诊断后大可不必惊慌,只是对你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敲响了警钟。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一般没有明显的患病症状,通常是在孕期筛查中被检出高血糖。第一,如果出现症状,最明显的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却减轻,有时还伴有呕吐。呕吐反应与妊娠反应不同,妊娠期糖尿病带来的呕吐多为剧吐,严重时甚至引起电解质紊乱。 第二,妊娠期糖尿病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疲乏,这是由于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很好利用同时分解过快,体能无法得到充分补充。虽然吃了很多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食物中葡萄糖未被充分利用即被排泄掉了,而由脂肪供应热能,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于是体内糖类、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致使患者体质差、体重轻。第三,由于葡萄糖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血、尿中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妊娠期糖尿病也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感染反复发作。 第四,本次妊娠伴有过多或巨大胎儿。 第五,羊水两次空腹晨尿尿糖阳性。 第六,有些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肾排糖阈值高,即使血糖浓度已经很高,尿中也没有排出葡萄糖。这样的患者因为掩盖了症状而显得更危险。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 一般情况下,当胰岛素受体非正常时即会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患者无法平衡胰岛素需求,并继而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孕中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之后可达到非孕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水平。皮质醇和孕激素是主要因素,同时人胎盘催乳素,催乳素和雌激素也是诱因之一。同时,也有一些与2型糖尿病相似的解释: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基因突变,肥胖,或其他机制。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9-08-14T16:05:02.0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作者:王轶 [导读] 说起妊娠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些年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加上各大医院对该病的宣传,人们对妊娠糖尿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川省南充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37000 说起妊娠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些年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加上各大医院对该病的宣传,人们对妊娠糖尿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关于妊娠糖尿病,在考虑胎儿和母体的健康基础上,我们该如何控制血糖呢? 一、妊娠糖尿病的两种形式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主要包括2种情况:一是在妊娠之前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一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二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伴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者确诊糖尿病,一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糖尿病孕妇中,超过80%表现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情况仅仅占不足20%。世界各地报道显示,GDM发病率约为1%-14%,我国的报道显示GDM发病率为1%-5%。最近这些年,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所升高,不仅对母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成长,因此,一旦发现妊娠糖尿病,需尽早采取可行的手段,控制血糖,其中,饮食调节、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是目前妊娠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常用方法。 二、血糖控制措施 (一)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保持孕妇体重合理增长状态,控制糖尿病病情。 理想体重增长:①孕12周前,体重增加1.5-3kg;②孕中后期,每周增长0.3-0.5kg;③孕28周前,增加<8kg。肥胖者总体重增加约8kg,正常体重孕期增加12.5kg。 食物选择:①主食,谷类主要为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是主食,如面、米等精粮,玉米、燕麦、小米及荞麦等粗粮,土豆、红豆等杂粮,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作为副食,包括山药、莲藕、栗子、慈姑等,除了黄豆,豌豆、绿豆、赤豆、蚕豆及其制品等也以淀粉为主要成分,也可作为主食的量。每天,主食的量必须充足,要求>300g,尽量混合大米与面粉,可以一天两顿大米、一顿面主食,或者一顿大米主食、两顿面主食,合理搭配粗粮与杂粮,保证营养。②蔬菜,每日至少500g,主要选择绿叶蔬菜,其中,含糖量低于3%的蔬菜有油菜、油麦菜、菠菜、圆白菜、大白菜、茼蒿、龙须菜等。③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如豆制品、牛奶、鱼虾、家禽类及精瘦肉等。④水果,如果血糖水平保持持续高水平状态,或者近期波动大,不宜吃水果。血糖控制稳定后,可吃一些水果,且应该放在加餐的时候吃,如上午9:00-10:00或者下午3:00-4:00,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樱桃、柚子、西瓜、甜瓜和草莓等,避免吃香蕉、红果、山楂、荔枝、红枣等含糖量高的水果。 进食方案: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血糖突然升高,每日可吃5-6餐,主食分配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正餐中的25-50g主食匀出在分餐时食用,除了主食,还可以配备半杯牛奶或者半个鸡蛋或者2块豆腐干等,延缓葡萄糖吸收,避免夜间出现低血糖症状。 (二)运动控制 对于妊娠糖尿病孕妇而言,适当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有效办法。 孕期运动的好处包括以下几点:(1)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保持良好的食欲;(2)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缓解水肿;(3)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4)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症状,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5)增强心肺功能,对顺利分娩有积极作用;(6)预防部分分娩并发症。 运动方式:(1)适宜运动,如慢跑、孕期体操、孕妇瑜伽、散步、日常家务、快走、游泳、骑车、上下楼梯等;(2)不适宜运动,如登高、长途旅行、潜水、滑雪、骑马等。 运动强度与时机:一般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稍微发热或者出汗为宜,时间安排在餐后,刚开始10分钟,之后,根据身体的耐受情况,慢慢增加到30分钟,运动间歇可稍微休息。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1)随身携带小饼干、糖等食物,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慌等,及时进食,若是方便可监测血糖值;(2)空腹状态下不宜运动,一般在餐后15-30分钟左右开始运动;(3)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运动前需检测血糖水平,血糖值如果低于5.5mmol/L,则要先进食再运动,血糖如果高于13.9mmol/L,则需要检测尿酮,如果尿酮呈阳性,或者伴有其他的不适症状,警惕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及时就医;(4)运动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运动。 (三)药物控制 现目前,妊娠期间应用降糖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得到足够证实,并不推荐使用。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不会通过胎盘,若是饮食控制的效果欠佳,一般考虑胰岛素治疗。根据个体差异,结合病情和孕期进展以及血糖值,调节胰岛素用量。孕前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者,妊娠早期由于早孕反应,减少进食量,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减少胰岛素用量。随着妊娠进展,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多,妊娠中、后期,胰岛素用量通常会有所增加。妊娠32-36周,胰岛素用量一般会达到最高峰,妊娠36周后,胰岛素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夜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