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课 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课 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课 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课 祖父的园子人教部编版

2.《祖父的园子》助学单

学习目标

1.结合语境,会认“蚱、啃、樱”等10个生字;通过读音辨析,读准多音

字“晃”;正确读写“蝴、蚂、蚱”等14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默读课文,紧扣中心词,理清文章脉络。理清“我”和祖父

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3.抓住描写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

与怀念。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板块一:完成学习目标1。

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和ABB式词语、读不准的词语;生词和ABB式词语要多读几遍,并在练习本上规范书写,达到能默写的水平;难读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查准读音,用铅笔标注在课文中,反复朗读,直到读熟为止。

1.我会读。

啃树倭瓜蚌壳谷穗拔草铲地割草毛嘟嘟

2.多音字辨析

晃()()

3.我会写。(将下列词语认真的写在横线上)

蝴蝶蚂蚱樱桃锄头

承认水瓢圆滚滚

板块二:完成学习目标2.

学习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记忆中的园子是怎样的?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记忆中的园子是怎样的,尝试着用中心词概括一下。

提示:文章的第()到()段直接描写了园子里的景物。

①第()段:______多: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段:______美: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段:______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大花园!不仅仅只有这些小昆虫,还有天上飞的、地上

长的。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知道的。

板块三:走进园子,感知趣事。

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4-16自然段。

理清“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六件事?

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感悟表达。

完成学习目标3。

板块一:细读课文,趣中品乐

学习要求:浏览课文第4-16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为什么?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1.第4段:“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反而把它踢飞了。”

(1)那几个词你感到特别有趣?

(2)你在瞎闹时心情是怎样的?

2.第5段。

(1)想象一下,“我”铲过的地是什么样的?

(2)想象一下,“我”铲地的动作是怎样的?

(3)学习这一段,我们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第13段。

(1)作者想吃黄瓜就吃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想捉蚂蚱就捉蚂蚱,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一切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第14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下雨啰!’”

“把水往天空一扬”中,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5.这是一个的园子。

板块二:研读课文,笑中悟爱

1.思考:为什么“我”可以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

闹呢?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祖父对“我”的宠爱呢?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来谈一

谈。

板块三:品读重点,感悟表达。

学习要求:自由读第17自然段。

(1)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个园子的特别之处。

(2)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3)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4)仿照这些拟人句写一写。

三、阅读链接,再悟情感。

1.故乡住着作者的许多亲人,可《呼兰河传》这本书开篇却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什么“我”只说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呢?

2.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我”都已经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我的祖父。只要回忆起我的祖父,“我”就回忆起快乐、自由和有祖父疼爱的童年生活,“我”心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于是作者萧红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她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课后《呼兰河传》结

尾部分)

自由读这段话,谈谈你对课文的新体会。

3.课外阅读:快去读一读《呼兰河传》吧,相信你读完后一定能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会对萧红的童年生活以及她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有深刻的体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