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学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学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学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学

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如市制:斤、两、钱、分、厘;公制: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三片、蜈蚣二条、大枣七枚、芦根一支、荷叶一角、葱白两只等。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l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尽管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幅度较大,用量不象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的改变。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4倍);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再如犀角、羚羊角、廉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二、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三、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由于年龄、体质的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则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l/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四、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约5~10克;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克;新鲜药物常用量30~ 60克。

第二节中药的用法

本书所述中药的服法,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及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

一、汤剂煎煮法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延用至今,经久不衰。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铝锅、搪瓷罐次之,忌用钢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3.煎药火候:有文、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

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4.煎煮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2/1。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二次服用。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及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板、鳖甲等。此处,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它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主要指那些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它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复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士、北秫米等。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它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虎骨等。

(5)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它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它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虎骨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它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它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

(8)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上与其它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它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二、服药法:

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二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二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宣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

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2.服药方法:

(1)汤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此即《内经》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

(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

(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合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

(5)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一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

附篇一中药的命名和分类

中药的命名

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名称各异。其命名方法,总的来说都与医疗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有以功效命名的,有以药用部位命名的,有以产地命名的,有以生长特性命名的,有以形色气味命名的,有以进口国名或译音命名的,有以避讳命名的,有以隐喻法命名的,有以人名命名的等等。中药命名方法丰富多彩,现分述如下:

(一)因药物突出的功效而命名:如益母草功善活血调经,主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等,为妇科经产要药;防风功能祛风息风,防范风邪,主治风病;续断功善行血脉,续筋骨,疗折伤,主治筋伤骨折;覆盆子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善治肾虚遗尿尿频、遗精滑精;决明子功善清肝明目,主治眼科疾病,为明目佳品;千年健能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腰膝酸痛,痿软无力等,都是以其显著的功效而命名的。

(二)因药用部位而命名:中药材来源广泛,包括了植物、动物、矿物等,植物、动物类药材药用部位各不相同,以药用部位命名,是中药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植物药中芦根、茅根用根茎入药,苦楝根皮、桑根白皮即以根皮入药;桑叶、大青叶、苏叶等用叶片入药;苏梗、藿香梗、荷梗等以植物的茎入药;桑枝、桂枝等以植物的嫩枝入药;牛蒡子、苏子、莱菔子、枳实、榧实等即以果实、种子入药;菊花、旋覆花、款冬花、芫花等即以花入药。动物药如龟甲、鳖甲、刺猬皮、水牛角、羚羊角、熊胆、黄狗肾、全蝎等则分别是以入药部分甲壳、皮部、角、胆、外生殖器、全部虫体等不同的组织器官来命名的。

(三)因产地而命名: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药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如黄连、黄柏、续断等以四川产者为佳,故称川黄连、川黄柏、川断;橘皮以广东新会产者为佳,故称新会皮、广陈皮;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故名云苓;砂仁以广东阳春产的质量好,又名阳春砂;地黄以河南怀庆产者最佳,故称怀地黄;人参主产于东北三省,尤以吉林抚松产者

为佳,故名吉林参,等等,都是因该地所产的药材质量好,疗效高,因而常在药物名称之前冠以产地之名。

(四)因形态而命名:中药的原植物和生药形状,往往有其特殊之处,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人们常常以它们的形态特征而命名。如大腹皮,即以形似大腹而命名;乌头,因其块根形似乌鸦之头而命名;人参乃状如人形,功参天地,故名。罂粟壳、金樱子都是因其形状似罂(口小腹大的瓶子)而得名;牛膝的茎节膨大,似牛的膝关节,故名牛膝;马兜铃则因其似马脖子下挂的小铃铛一样而得名。

(五)因气味而命名:某些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因而成了药物命名的依据。如麝香,因香气远射而得名;丁香、茴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药,因具有特殊的香气,故以“香”字命名;而败酱草、臭梧桐、墓头回等,则因具有特殊臭气而得名;鱼腥草,以其具有浓烈的鱼腥气味而命名。

(六)因滋味而命名:每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味道,某些药物就是以它们所特有的滋味来命名。如五味子,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俱全而得名;甘草以其味甘而得名;细辛以味辛而得名;苦参以其味苦而得名;酸枣仁以其味酸而得名。

(七)困颜色而命名:许多中药都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因而药物的颜色就成了命名的依据。如色黄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大黄等;色黑的中药有乌玄参、黑丑、墨旱莲等;色白的中药有白芷、白果、白矾、葱白、薤白等;色紫的中药有紫草、紫参、紫花地丁等;色红的中药有红花、红枣、红豆蔻、丹参、朱砂、赤芍等;色青的中药有青黛、青皮、青蒿等;色绿的中药有绿萼梅、绿豆等。

(八)因生长季节而命名:如半夏在夏季的一半(农历五月间)采收,故名半夏;夏枯草、夏天无等都是生长到夏至后枯萎,故冠以夏字;金银花以花蕾入药,花初开时洁白如银,数天后变为金黄,黄白相映,鲜嫩悦目,故名金银花,其中以色白的花蕾入药为好,故简称银花;冬虫夏草是指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幼虫的菌座,因夏天在越冬蛰土的虫体上生出子座形的草菌而得名。

(九)因进回国名或译音而命名:某些进口药材是以进口国家或地区的名称来命名的。如安息香、苏合香就是以古代安息国、苏合国的国名来命名。有的在药名上冠以“番”、“胡”、“西”等字样,以说明当初并不是国产的药物,如番泻叶、番木鳖、胡椒、胡麻仁、西红花、西洋人参等。有些外来药,由于没有适当的药名,则以译音为名,如诃黎勒、曼陀罗等。

(十)因避讳而命名:在封建时代,为了避帝王的名讳,药物也改换名称。如延胡索,始载《开宝本草》,原名玄胡索,简称玄胡,后因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称延胡索、延胡,至清代避康熙(玄烨)讳,又改玄为元,故又称元胡索、元胡。玄参一药,因避清代康熙(玄烨)讳,改“玄”作“元”而得元参之名。山药原名薯蓣,至唐朝因避代宗(名预)讳改为“薯药”,至宋代又为了避英宗(名署)讳而改为山药。

(十一)因人名而命名:有些中药的用名带有传说色彩,这些药多半是以发现者或最初使用者的名字来作药名。如使君子,相传是潘州郭使君治疗儿科病的常用药;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这个药是由刘裕发现的;杜仲一药,相传是古代有一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食此药而得道,后人遂以杜仲而命名;牵牛子传说是由田野老人牵牛谢医而得名;何首乌一药,据说是古代一姓何的老人,因采食此药,120 岁仍然须发乌黑发亮,故名何首乌。它如徐长卿等,皆与传说有关。

(十二)因秉性而命名:如肉苁蓉,为肉质植物,补而不峻,药性从容和缓,故名肉苁蓉;急性子因秉性急猛异常而得名;王不留行性走而不守,其通经下乳之功甚速,虽有帝王之命也不能留其行,故名王不留行;沉香以体重性沉降,入水沉于底者为佳。它如浮小麦浮于水上者、磁石有磁性、滑石性滑腻、阿胶呈胶状等,均与秉性有关。中药的分类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为了便于检索、研究和运用中药,古今医药学家采用了多种分类法。现简

介如下:

一、古代中药分类法

(一)自然属性分类法以药物的来源和性质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古代本草学多采用此法。早在《周礼》中已有五药(草、木、虫、石、谷)的记载,为后世本草学分类提供了一种模式。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首先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每类中再分上中下三品,这是中药分类法的一大进步。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等书的中药分类法均与其大同小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问世后,自然属性分类法有了突破性进展。书中根据“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原则,将1892 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介、木、服器、虫、鳞、禽、兽、人16 部(纲),60 类(目)。如草部(纲)又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等11 目。析族区类,振纲分目,分类详明科学,体现了进化论思想,是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不少处与近代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分类合拍,对后世本草学分类影响颇大,传沿至今。

(二)功能分类法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首先采用的中药分类法。书中365 种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补虚养命,中品补虚治病,下品功专祛病,为中药按功能分类开拓了思路。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按药物的功用提出了著名的十剂分类法,即宣、通、补、泻、燥、湿、滑、涩、轻、重,使此分类法有较大发展,并对方剂的分类具有重大影响。经各家不断增补,至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功能分类法已较完善。书中将520 种药分为补剂、收剂、散剂、泻剂、血剂、杂剂、食物等7类。各类再细分,如补类中又分平补、温补、补火、滋水等小类,系统明晰,排列合理,便于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按功能分类的方法。

(三)脏腑经络分类法以药物归属于哪一脏腑、经络为主来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便于临床用药,达到有的放矢。如《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按肝、心、脾、肺、肾、命门、三焦、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十二脏腑将药物进行分类。《本草害利》罗列常用药物,按脏腑分队,分为心部药队、肝部药队、脾部药队、肺部药队、肾部药队、胃部药队、膀胱部药队、胆部药队、大肠部药队、小肠部药队、三焦部药队,每队再以补泻凉温为序,先陈其害,后叙其利,便于临床用药,以达有的放矢之目的。

二、现代中药分类法

(一)中药名称首字笔画排列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中药大辞典》、《中华药海》(下册)等即采用此种分类法。其优点是将中药归入笔画索引表中,便于查阅。

(二)功效分类法功效分类法的优点是便于掌握同一类药物在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禁忌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它是现代中药学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一般分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益药、收涩药、涌吐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

(三)化学成分分类法它是按照中药材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如《中草药化学成分》分为蛋白质与氨基酸类、脂类、糖及其衍生物、有机酸、酚类和鞣质、醌类、内酯、香豆精和异香豆精类、色原酮衍生物类、木脂素类、强心苷类、皂成类、C21 甾苷类、萜类,挥发性成分、苦味素、生物碱类等。这种分类法便于研究中药材化学成分与药效间的关系,有利于中药材理化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四)药用部分分类法根据中药材入药部分分为根与根茎、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与种子类、全草类及树脂类、菌藻类、动物类、矿物类、其它等类。这种分类法便于掌握药材的形态特征,有利于同类药物的比较,便于药材经营管理。

(五)自然分类法根据生药的原植物或原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采用分类学的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便于研究药材的品种来源、进化顺序和亲缘关系,有利于中药材的分类鉴定和资源研究,有助于在同科属中研究和寻找具有类似化学成分的新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钟赣生)

附篇二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关系

中药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从中药化学的观点来看,每一味中药,都由不同的化学成分组成,药物具有疗效是由于它所含的某种成分在起作用。中药化学,就是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遵循中医药学理论来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有效成分)的一门学科。从其研究内容上看,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及生源途径等方面的理论及实验技能的应用学科。

中药化学有别于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化学,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药理、中医临床的研究,用现代科学观点,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与中药基本特性间的相关性的一门新兴学科。

第一节研究中药化学的目的

中药化学研究对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探讨阐明中医药理论提供物质基础:中医中药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是有赖于它的内在科学性。中医用药的原则是“辨证论治”,故有“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等法则。就中药的“性”而言,又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用药原则。这就可以认为在诸多寒性药或热性药中,必然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即相关的化学成分。通过所掌握的中药化学的知识与技能,来弄清楚这些化学成分的结构,进一步归纳分析,再结合药理实验,阐明寒性药或热性药的物质基础。以此类推,就有可能归纳出清热解毒类中药的相关成分,活血化瘀类中药的相关成分等等。这对探讨中医药学理论的科学内涵有重要意义。

二、为新药研制、扩大资源、寻找新药源提供有效途径:纵观国内外创制新药近况,从天然物中寻找有效成分;或根据它们的结构进行人工合成;或以它们为先导化合物,制备有效衍生物,从中发现新药,仍是当前新药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如自中药青蒿中发现开发的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及其结构修饰物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珀单酯钠盐。自古方当归龙荟丸研究开发的抗白血病新药靛玉红等。当从某一中药分离出有效成分后,就可以根据此成分的理化特性,从亲缘科属植物,甚至从其它科属植物寻找同一有效成分,从而扩大了中药的资源。例如从毛茛科植物黄连中提出小檗碱后,根据小檗碱的理化性质,又发现小檗科、防己科、芸香科等许多植物中含有小檗碱,从而为提取小檗碱,从而为提取小檗碱的原料开辟了广阔的资源。美国学者自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出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由于紫杉醇含量低、收率少,又以树皮为提取原料,生态破坏较严重,现正在积极开展资源及其它药用部位的研究或组织培养研究。

三、为合理采集、妥善贮藏提供科学依据:中药常因采集季节和药用部位不同,其有效成分的存在和含量差异很大。当掌握了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各部位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时,就能在最适宜的季节采集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部位。例如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主要存在于其茎的髓部,以秋季含量最高(可达1.3%),因此,应在8~10 月采集其茎,才能保证药材质量;青蒿素是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测定各地产的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峰,均在7 月中旬至8 月中旬花前盛叶期,所以采集青蒿以花前盛叶期为最好。中药在贮藏过程中,受温度、日光、空气、蛀虫等影响,常会破坏其有效成分,使其部分或全部失效。因此,必须了解中药所含的成分,才能根据其理化性质,加以妥善贮藏。例如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类的药材,在较高的温度下,其油分容易向外溢出,并氧化变质,所以应贮藏于阴凉处。

四、为真伪鉴别、质量控制提供客观指标: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质量、

充分发挥其药效的关键。因此,单凭传统经验进行识别和质控是很不够的。当我们探知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后,就可以对其提出更可靠的客观指标,并借以建立完善的药材标准。例如200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洋金花含生物碱以东莨菪碱计算,不得少于0.3%,这比以形态为主的质控标准更科学和客观。

五、为合理炮制提供化学依据:中药炮制是古老的化学制药过程,通过各种方法处理,提高药性、降低毒副反应,或改变药性。炮制所产生的各种结果,都和化学成分的量和质有关。研究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结合药理与临床,对阐明炮制机理,改进炮制工艺有重要意义,同时往往还能发现新的活性成分。醋制元胡“增效”原理,是使其镇痛有效成分生物碱成盐而易煎出。附子炮制“制毒”原理,是使其有毒成分乌头碱类减少,并水解成毒性仅为其1/2000 的乌头原碱,据此原理,可将乌头类中药传统“水漂后辅料煮制”的炮制老工艺改为“水蒸”的新工艺,并提出新制品有毒成分乌头碱的限量检查,以控制其质量,即避免老工艺在泡、浸、漂过程中总生物碱的损失,又收到缩短工艺过程和制品安全、有效的效果。红参是生晒参经蒸煮的炮制品,两者在中医临床运用略有不同。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性偏热适用于气弱阳虚者,这意味着经过炮制,改变药性也必然与成分有关。经过研究,发现红参中的皂苷类成分与生晒参相似,大都是20(S)型人参皂苷单体,但含量各异,红参尚有独特的皂苷单体20(R)人参皂苷Rg2、20(R)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Rs1 及Rs2 等,并通过实验证实这些特有皂苷是由生晒参加工过程中转化生成。

六、为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提供指导:剂型的选择,要考虑其所含有效成分的特性。如牡荆油滴丸和月见草口服乳液的确定,是根据牡荆油和月见草油都是脂溶性成分,前者是挥发油,后者是脂肪油,无法制成水溶性制剂,所以分别制成滴丸和乳液,使油溶性成分分散在基质中发挥疗效。制剂工艺的制定与考察更要按中医理论和临床对治疗作用的要求,参考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研究结果,根据与治疗作用相关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理化性质,结合剂型制备上的要求而进行。在制备工艺研究中,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均应按临床用药要求将有效成分尽量多的提取出来,将无效杂质尽量多的除去,即去粗取精的原则。

七、为评价中成药的质量提供客观指标:色谱鉴别是目前发展较快,专属性较强应用较广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其中以薄层色谱应用居多。薄层色谱法是用特征已知成分鉴别制剂中某种中药材是否存在。如以橙皮苷检查陈皮的存在;葛根素检查葛根的存在;酸枣仁苷检查酸枣的存在;淫羊霍苷检查淫羊霍的存在。当无法用已知成分对照时,可用对照药材的特征斑点作鉴别。含量测定是中药制剂质量优劣的内在量化标准,所测成分应为主要有效成分。有效成分不清楚,而有效部位清楚的,以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苷等)定量。如分光光度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牡丹皮)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左金丸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薄层扫描法测定九分散中士的宁(马钱子)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痰咳净中冰片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白芍片中芍药苷的含量。中药成方制剂的稳定性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中药化学成分的变化对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常产生的化学变化有水解、氧化、聚合、酶解等反应以及pH 值的改变。如鱼腥草注射液中抗菌成分为癸酰乙醛,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放置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反应,使之变色变质,出现白色丝状物,失去原有疗效。所以现在有将它制成亚硫酸氢钠加成物,不仅增加其水溶性、也加强了稳定性。

八、为探索中药治病原理创造有利条件:中药药理的研究是探讨中药治病机理的方法和手段。中药药理研究初期,大多为粗制剂、粗提物的研究,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效成分的研究愈加重要。只有通过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才能进一步探讨药物作用规律,才能了解化学成分问的相互作用,才能掌握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消除的动态规律,为合理用药,药物剂型的研究及新药设计等提供依据。如黄连治疗

消渴症的机理探讨。黄连为清热燥湿药,中医也常用来治疗消渴症。根据研究,黄连含有十多种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含量高达5%~8%,它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实验表明,黄连水煎剂和小檗碱都能降低灭常小鼠的血糖,而小檗碱还可降低两种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并且降血糖作用较强,持续时间也较长。由此表明,小檗碱是治疗消渴症的有效成分。又如川芎嗪为川芎中有效成分,又名四甲基吡嗪,现已人工合成。川芎嗪可制备成盐酸盐及磷酸盐。通过对狗和大鼠药代动力学及其体内过程的研究表明,静注、肌注和口服磷酸川芎嗪吸收快,消退迅速。但肌注磷酸川芎嗪比盐酸川芎嗪吸收较好,血浆清除较慢,半衰期较长,肌注生物利用度为81.68%。

第二节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一种中药往往含有许多的化学成分,但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根据医药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和现在的科学认识水平,通常将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两类。所谓有效成分一般是指具有生物活性,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溶解度、旋光度等)的单体化合物,也称有效单体,如麻黄碱、小檗碱、延胡索乙素、黄芩苷、槲皮素等。如尚未提纯成单体而只是某一种结构类型的混合物者,一般称为有效部位,如麻黄生物碱、人参皂苷、芸香油等。

对中药化学成分所作的这种划分是相对性的。例如鞣质,在多数中药中对于治疗疾病不起主导作用,被视为无效成分,而在地榆、五倍子等中药中因其具有收敛、止血和抗菌作用,故为有效成分。确定中药某些化学成分是否为有效成分,也有一个认识过程。例如早年认为黄酮类为无用的色素,现在知道是一类具有多方面生物活性的成分。对糖类、氨基酸、鞣质以前不甚了解其药用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水平的提高,对其活性的认识愈加丰富。凡临床用之有效而尚未发现其有效成分的中药,应以疗效为基础,进一步寻找其有效成分,不可盲目的否定其药用价值。对中药化学成分的认识不能被目前的研究水平所局限,随着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的不断进展,将会发现更多的有效成分。无论有效成分还是无效成分,都应进行研究。某些无效成分亦可有药用意义。如一些有机酸生物活性尚不明了,但因其能与本来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生物碱结合,生成可溶于水的生物碱盐,就可使生物碱在液体制剂如汤剂、口服液中充分溶解从而使药效得以发挥。另外,为了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也需对药物的各种化学成分有全面的了解。某一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即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甘草含有的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含有的黄酮苷可产生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罂粟壳含有的吗啡、可待因、罂粟碱可分别产生镇痛、镇咳、扩张血管作用。这正说明了中药功效和应用的多样性,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味中药也就是一个小复方。不过一药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含量多少、作用强弱常有主次之分,不可等量齐观。

化学成分的划分有多种方式。如按有无活性划分,则有有活性成分(有效成分)及无效成分两大类。按成分的合成途径划分,可分为一级代谢产物和二级代谢产物。一级代谢产物如糖类、蛋白质等,这类物质几乎每种中药都含有,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存的必需物。二级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皂苷等,这些物质不是每种中药都有,是生物体通过各自特殊代谢途径产生,反映科、属、种的特性物质,有效成分多为二级代谢产物。从物质基本类型划分,可分为无机物与有机物两大类。植物性药物,动物性药物均由这两大类物质组成。矿物药的组成都是无机物,如雄黄的主要组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朱砂的主要组分是硫化汞(HgS);按成分的理化性质划分,由酸碱性,可划分为酸性、碱性、中性三大类;由极性,可划分为非极性(亲脂性)、中等极性、极性(亲水性)三大类;从有机化学角度划分,可按组成元素、骨架母核划分为生物碱、苷、蒽醌、甾、萜等;依结构母核与生物活性、理化性质等混合划分,如黄酮类、强心苷、皂苷、生物碱、挥发油等。以上对成分的划分方式,可用于不同目的,对它们的了解,有助于理解中药化学成分在各个方面的应用。本章介绍采用人们较习惯的混合划分方式,对每种成分、将介绍其结构特点、主要理化性质等,并列表

介绍含该类成分的中药的有效成分的名称及其生物活性。

一、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有类似碱的性质,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多数为含氮杂环结构,氮原子多在环内。

生物碱多为苦味、无色或白色的结晶形固体,只有少数有颜色(如小檗碱和蛇根碱为黄色),或为液体(如烟碱和毒藜碱)。游离的生物碱一般都不溶或难溶于水,却能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丙酮或苯等有机溶剂中。生物碱与酸作用成盐后则多易溶于水及含水的乙醇,而不溶或难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植物中的生物碱多数是以生物碱盐的形式存在的。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生物活性上,生物碱都是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生物碱分布相当广泛,不仅同属植物中往往含有结构类似的生物碱,而且不同科属的植物亦有可能含有相同的生物碱,如已发现小檗碱分布于多个科属的植物中。在植物体中,生物碱往往和植物酸性成分结合成盐的状态存在。常见的有机酸有酒石酸、苹果酸等,也有的是较特殊的有机酸如鸡纳酸、罂粟酸。

二、多糖及苷类

多糖是天然大分子物质,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机体中,是天然化合物中最大族之一。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为水不溶的,主要形成动植物的支持组织,如纤维素。另一类为动植物的贮藏养料,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借酶水解释放单糖以供应能量。如菊糖、淀粉等。

多糖过去曾作为无效成分弃去,如今因发现其具有多方面生物活性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多糖随着单糖聚合度的增加,性质和单糖相差较大。一般为非晶型,无甜味,难溶于冷水,或者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随着醇的浓度增加溶解度降低。

苷类也称配糖体,过去也叫苷,是一类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和非糖部分组成的化合物,非糖部分成为苷元或配糖基。

苷的共性在糖部分,苷元的结构类型差别很大,性质和生物活性也各不相同,在植物中的分布情况也不同。因此,一般将苷类按不同的观点和角度,作不同方式的分类。(1)按苷元化学结构分类,有氰苷、吲哚苷、香豆素苷、木质素苷、蒽醌苷、黄酮苷等。苦杏仁苷是一种氰苷,存在于苦杏的种子中。小剂量口服时,在体内缓慢分解生成苯甲醛(具有杏仁味)和氢氰酸。少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因而有镇咳作用。大剂量可产生中毒症状,因氢氰酸可使延髓生命中枢先兴奋后麻痹,并能抑制酶的活性,阻碍新陈代谢,而引起组织窒息。菘蓝的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含有菘蓝苷,为吲哚苷。吲哚苷元易氧化成暗蓝色的靛蓝,青黛就是粗制靛蓝。(2)按苷键原子分类,有O-苷,如牵牛子中的泻下有效成分牵牛醇苷;S-苷,如芥子中的芥子苷;N-苷,如巴豆中的巴豆苷;C-苷,如芦荟中的芦荟苷是蒽酮的C-苷。(3)按糖的名称分类,如木糖苷、葡萄糖苷、鼠李糖苷。(4)按苷的特殊性质分,如皂苷。(5)按生理作用分类,如强心苷。(6)按苷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状况分类,原存在于植物体内苷为原生苷,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糖的为次生苷。苷类大多数是固体,其中糖基少的可成结晶。

苷类有很甜的,有无味的,也有极苦的。这种苦甜味不但与苷元有关,而且也与糖有关。例如,穿心莲内酯味极苦,而新穿心莲内酯无味。糖菊苷甜于蔗糖,300 倍,是一种在现代制剂中应用越来越广的甜味剂,但水解去一个葡萄糖而成的二糖苷不再有甜味。如苷元部分有特殊的结构则能使苷显色,如黄酮苷多呈黄色,花色苷多呈红色、紫色、蓝色。中药苷类成分种类多、范围广,溶解度差别很大。一般说来大多数可溶于水或乙醇,其亲水性往往随糖基的增多而增大。极性低的大分子苷元有的也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但难溶于乙醚和苯。含苷类的中药并含有与其共存的酶。苷和酶共存于同一器官的不同细胞中。苷类与稀酸作用

或遇到相应的酶(在药材破碎、细胞壁破坏时)则可被水解或酶解,生成糖和苷元或次级苷。苷类分解成苷元后,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疗效也相应降低。黄芩苷在黄芩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葡萄糖醛酸与黄芩素。后者易氧化为醌类而使黄芩变绿,有效成分破坏,质量下降。故黄芩需蒸制以破酶保苷。在多数情况下,多种结构相似的苷类或游离苷元共同存在于同一药物中。

三、醌及其衍生物

醌类化合物是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的一类天然色素有机化合物。醌类化合物常作为动植物色素存在于自然界。因醌类化合物具有氧化还原的特性,故在生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电子传递作用,从而促进或干扰了某些生化反应,而表现出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醌类化合物按其结构可分为:苯醌、萘醌、蒽醌、菲醌等四种不同母核的化合物。

天然醌类多为黄、橙或红色的晶体。苯醌及萘醌多以游离状态存在。蒽醌可和糖结合成苷存在于植物中,不易得完好结晶。蒽醌类衍生物多具有荧光,在不同pH 值显不同颜色。还原型蒽醌类被还原可生成蒽酮及蒽酚。由于此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体内也可能发生,因此在含有蒽醌类的新鲜药材中常伴有蒽酮、蒽酚等还原产物。如新采收的大黄需贮存一定时期后才供药用,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大黄中的蒽酚、蒽酮氧化成蒽醌类成分。但新鲜大黄经贮存两年以上就检查不到蒽酮、蒽酚类成分。游离的醌类多具有升华性。小分子的苯醌及萘醌类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可用于醌类的提取、精制和鉴定。游离醌类多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或难溶于水。但结合成苷后极性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中,在热水中也可溶解,但冷水中溶解度大大降低,并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醌类化合物分子中多有酚羟基,故有一定酸性,利用此性质,可采用碱溶解酸沉淀法提取该类成分。

四、香豆素和木质素

香豆素是一类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而存在。

游离香豆素多数为无色结晶,且多具有香味。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并能升华。而香豆素苷类多数无香味和挥发性,也不能升华。游离香豆素溶于沸水,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乙醚;香豆素苷类溶于水、甲醇、乙醇、而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香豆素具有内酯结构,在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水解开环,生成能溶于水的顺邻羟基桂皮酸的盐,加酸后环合为原来的内酯而沉淀出来。

木质素是一类由双分子苯丙素聚合成的天然化合物。木质素多数为游离体,少数与糖结合成苷。由于多数存在于木部或树脂中,故称为木质素。

木质素多数为白色结晶,多数不挥发。游离木质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与糖结合成苷者水溶性增大,并易被酶或酸水解。

五、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多数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未。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产生各种颜色的荧光,遇碱后颜色改变。如查耳酮和橙酮呈亮黄棕色或亮黄色的荧光,在氨熏后为橙红色的荧光。黄酮类化合物的游离苷元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济剂及稀碱涪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羟基被糖苷化后,水溶性相应增大,而脂溶性相应降低。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吡啶等极性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糖链越长,水溶性越大。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中。

六、萜类

萜类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已有2 万种之多。由甲戊二羟酸衍生所形成的萜源类衍生物,均称为萜类。

萜类化合物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非极性的有机溶剂。萜类化合物一般可分为半萜、低聚萜类,常温下多呈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并带有芳香气味。单萜类和部分倍半萜类随分子量增加,功能基增多,化合物的挥发性降低,熔点、沸点相应增高。萜类化合物按构成碳架的碳原子数目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萜类:单萜类的碳架多是由10 个碳原子组成的,是多种植物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但若以苷的形式存在,则不具挥发性。

2.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类也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大多为白色结晶体或粉未,味苦,其苷易溶于水、甲醇;溶于乙醇、正丁醇;难溶于氯仿、乙醚、苯等亲脂性溶剂。有的苷易水解成不稳定的苷元,在外界条件影响下易变色。如地黄、玄参含有这类苷,故在加工炮制或干燥放置中常逐渐变成黑色。

3.倍半萜:倍半萜类除烃类外,在植物体中常以醇、酮、内酯等形式存在于挥发油中,是挥发油中高沸点部分的主要组成物。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是医药、食品、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4.二萜类:二萜类化合物为基本骨架内含20 个碳原子的天然物。植物醇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它属于二萜衍生物。植物体分泌的乳汁、树脂等均以二萜衍生物为主要成分。

5.三萜类:三萜类化合物是基本骨架由30 个碳原子组成的天然产物,它以游离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七、挥发油

挥发油也称精油,多具有嗅味和挥发性,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的油状液体。

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少数有颜色,如桂皮油呈红棕色,佛手油呈绿色,满山红油呈淡黄绿色。常温情况下易挥发,并多具有浓烈香味,涂在纸片上挥散而不留油迹,可与脂肪油相区别。少数挥发油在低温下可析出结晶,常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去脑后的挥发油称为脱脑油。挥发油大多数比水轻,仅少数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挥发油难溶于水,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及高浓度乙醇等。挥发油对光线、空气及温度较敏感,易氧化而分解变质,而导致比重增加、颜色加深、失去原有气味,同时形成树脂样物质而不能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均是由数十种至数百种化合物所组成,故除含某种成分较多的挥发油外,其单一成分的活性研究比较少。挥发油大体分为以下四类:1.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存在最多的成分是单萜、倍半萜和它的含氧衍生物,详见萜类化合物。

2.芳香族化合物:在芳香油中,芳香族化合物仅次于萜类,存在也相当广泛。

3.脂肪族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挥发油中也广泛存在,但含量和作用不如前两类化合物。

4.其它类化合物:含硫及含氮化合物的挥发油存在含量极少,有些中药经水蒸气蒸馏分解得到挥发性物质。

八、强心苷和其它甾类成分

自然界的甾类成分,包括性激素、甾醇类、胆汁酸类、蜕皮激素类、甾体生物碱、甾体皂苷、强心苷、赡毒配基等。它们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界,虽然来源不同、生物活性各异,但分子结构中均有由环戊烷多氢菲A、B、C、D 四环稠合的甾体母核。本部分主要介绍强心苷等,甾体皂苷、甾体生物碱分别在皂苷及生物碱中介绍。

1.强心苷是一类能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具有强心生物活性的甾体苷类。其苷元可分为

甲型和乙型,甲型占大多数。强心苷大都是中性化合物,无定形粉未或无色结晶,味苦,对粘膜有刺激性。苷元亲脂性较强,难溶于水,苷可溶于水及乙醇、甲醇、丙酮等极性有机溶剂,几不溶于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苷分子中,去氧多糖的苷,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小。苷元上的羟基数目少,其苷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也小。

2.蟾酥强心成分: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状物加工干燥而成的,

其成分较复杂,主要为甾类和生物碱。其药理作用以强心、升压、抗肿瘤、抗炎镇痛、

抗辐射、利尿、增强免疫和改善微循环等。其强心成分以蟾酥甾烯为主。它们都具有乙

型强心苷元的结构,成分较多,主要有脂蟾毒配基、华蟾毒精和蟾毒灵。

3.孕甾烷类衍生物:孕甾烷类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如黄体酮。该类成分是具有21 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故又称C21 甾类,多以苷的形式存在。如白首乌中含多种该类成分,具有抗衰老,抗肿瘤,保肝,降脂等活性。

4.植物蜕皮素:植物蜕皮素为植物中与昆虫变态激素相类似的成分。

5.植物甾醇类:得自植物体的甾醇称为植物甾醇,几乎所有植物中均存在,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中药中常见的有:谷甾醇类、豆甾醇类和菠甾醇类。甾醇类成分亲脂性较强。

6.胆汁酸类:胆汁酸类是一类具有甾核和羧基的一类成分,存在于动物胆汁中,统称为胆汁酸。游离或结合型胆汁酸均呈酸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碱成盐能溶于水。结合型胆汁酸可被皂化,生成游离胆汁酸及氨基酸。甾核上羟基可氧化为酮基,再用还原法除去酮基。利用这种反应,以胆酸为原料,选择适宜的氧化剂,制备某些去氧胆酸。

九、皂苷

皂苷是一类结构复杂的螺甾烷及其相似生源的甾体化合物的低聚糖苷以及三萜类化合物的低聚糖苷,可溶于水,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大量持久肥皂样泡沫,因而称之皂苷。

皂苷分子量大,不易结晶,多为白色无定性粉未,除去糖基的甾苷元,大多有完好的结晶。皂苷的熔点较高,一般在熔融前就分解,因此,无明显的熔点,测得的大多是分解点。皂苷多数具有苦和辛辣味,对人体粘膜有刺激性,尤其鼻粘膜最敏感,吸入其粉未能引起喷嚏。皂苷还具有吸湿性。大多数皂苷极性较大,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热甲醇、热乙醇和稀醇;几乎不溶或难溶于苯、乙醚。石油醚等低极性有机溶剂。皂苷在含水丁醇和戊醇中溶解度较好,因此丁醇常作为皂苷的提取溶剂。次级苷在水中溶解度降低,易溶于醇、丙酮、乙酸乙酯。皂苷元不溶于水,能溶于石油醚、苯、乙醚、氯仿、醇等有机溶剂中。皂苷有助溶性,可以促进其它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性。皂苷的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一特点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缘故。

皂苷的水溶液大多能破坏红细胞而有溶血作用,故如将皂苷的水溶液注射人静脉中,毒性极大,肌内注射也易引起组织坏死,口服则无溶血作用,这点可能与在胃肠道不被吸收有关。皂苷能溶血,是因为多数皂苷可与胆甾醇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分子复合物。红细胞壁上的胆甾醇与皂苷结合,破坏了血红细胞的正常渗透,使血细胞内渗透压增加而发生崩解,发生溶血。

皂苷由皂苷元与糖组成,依据苷元的结构将皂苷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甾体皂苷,另一类为三萜皂忒。与皂苷共存于植物中的酶,能使皂苷酶解成各种次级苷。

1.甾体皂苷:甾体皂苷以作为合成甾体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的原料而著名。如薯蓣皂苷存在于薯蓣属的多种植物中,其皂苷元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和甾体避孕药的重要原料。知母的主要成分为知母皂苷,其苷元为菝契皂苷元。

2.三萜皂苷:三萜皂苷在自然界分布比甾体皂苷广泛,种类也多。

十、鞣质

鞣质又称丹宁或鞣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复杂多元酚类化合物。因其能与生兽皮中的蛋白质结合而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有良好透气性的皮革,因此称其为鞣质。

由于其在中药中分布广泛,且随其越来越多的生物活性的发现,鞣质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

鞣质多为灰白色无定性粉未,少数为结晶状。多具有吸湿性。鞣质极性极强,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乙酸乙酯、乙醚、丙酮和乙醇的混合液,难溶于或不溶于乙醚、苯、氯仿、石油醚、二硫化碳。少量水存在能够增加鞣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鞣质含有很多酚羟基,很易被氧化。

十一、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氨基酸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分子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羟基,故称为氨基酸。

氨基酸为无色结晶,除胱氨酸及酪氨酸外大都可溶于水;除脯氨酸及半胱氨酸外,一般都难溶于有机溶剂。因有两性的性质,能成内盐,因此氨基酸的熔点均较高,一般在200~300℃之间,多数没有确切的熔点,而是分解点。氨基酸具两性电解质的性质,当溶液pH 值达到某一定值时,氨基酸荷电成中性,此时溶液的pH 值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的氨基酸有不同的等电点,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利用此性质可以分离氨基酸。

氨基酸有两类来源:一类是构成有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称蛋白质氨基酸。这类氨基酸由蛋白质水解而来,有20 余种。此类氨基酸大部分已被应用于医药等方面。如精氨酸、谷氨酸为肝昏迷抢救药;组氨酸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肝炎。另一类是从天然界分出来的非蛋白质氨基酸称天然游离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游离分布于多种植物中,有些中药除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外,还含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天然游离氨基酸。

酶和蛋白质是生物的最基本的生命物质,凡是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酶和蛋白质。

酶和蛋白质具如下特性:(1)溶解性:大多数酶和蛋白质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蛋白质的溶解度受pH 值的影响。(2)分子量大:酶和蛋白质溶液具有亲水胶体特性,分子量一般都在一万以上,高的可达千万左右,因此作为高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可利用此性质来提纯蛋白质。(3)两性和等电点:蛋白分子两端都具有氨基和羟基,因而如氨基酸一样都具有两性和等电点。(4)盐析和变性:蛋白质和酶在水溶液中可被高浓度的硫酸铵和氯化钠溶液沉淀,此种作用称盐析。盐析出来的蛋白质还可溶于水,因此该性质是可逆的。当蛋白质和酶被加热、酸、碱以及其它化学药品作用时,则变性失去活性。(5)水解:蛋白质在酸、碱、酶等作用下可逐步水解,最终产物为各种α-氨基酸。(6)酶的专一性:酶具有特别高的催化效率及高度作用专一性,即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蛋白质除了是构成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外,近年来从植物中提取的一些植物蛋白具有显著生物活性,

十二、有机酸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多分布于植物的叶和果实中。在植物体中大多与钾、镁、钙离子结合成盐或以酯的形式存在。

有机酸具有羧酸的一般性质。含八个碳原子以下的低级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在常温时多为液体,较高级的脂肪酸如多元酸和芳香酸类则为固体。有机酸的溶解度与结构有关。多元酸比一元酸易溶于水,含羟基数目多的有机酸水溶性大。芳香酸较难溶于水。一般有机酸能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但难溶于或不溶于石油醚。有机酸能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结合成盐,其一价金属盐易溶于水,而二价或三价金属盐较难溶于水。

十三、树脂

树脂通常存在于植物组织的树脂道中,当植物体受伤后分泌出来,露于空气中干燥形成一种无定性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树脂与树胶不同,它不是糖类化合物,而是一类化学组成较复杂的混合物。

树脂性脆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除松香外多数树脂很少溶于石油醚。在碱性溶液中能部分溶解或完全溶解,但加酸酸化,树脂又会沉淀析出。

树脂受热时先软化后变成液体,具有粘性,燃烧时发生浓烟及明亮的火焰。

树脂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但大多数树脂均无医疗作用,仅有少数作为药用。如乳香、没药、琥珀、阿魏、藤黄、血竭等,其中乳香中含α-乳香酸(三萜酸),具有兴奋、收敛、防腐作用,可作局部抗菌药。内服具有止咳祛痰作用。

十四、色素

植物色素是指那些较为普遍分布于植物界的有色物质。植物体内的色素可分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可溶于油脂、石油醚、苯、乙醚、高浓度乙醇等。如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醌类及黄酮类化合物。

叶绿素是植物赖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为绿色混合物,凡是植物体上带绿色部分多含叶绿素,一般视为无效成分。叶绿素本身有抑菌、消炎和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创伤、溃疡和灼伤等。胡萝卜素分布于所有绿色植物的叶片中,它是维生素A 的前体,可用于维生素A 的缺乏症。醌类化合物为一类有生物活性的重要色素类,如紫草中的紫草素和异紫草素是紫草中止血、抗炎、抗菌及抗病毒的重要有效成分。黄酮类成分是广泛分布植物体中一类黄色色素。花色素是一类水溶性色素,是花和果成色的基本物质。植物中其他成分也常带有颜色,如姜黄的根茎中有3%~6%的姜黄色素是姜黄素、去甲基姜黄素及二去甲基姜黄素的混合物,为橙黄色结晶,具特殊芳香味,在中性和酸性中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褐色。姜黄色素作为食用色素无毒、无副作用,又有良好的染着性及分散性。

十五、无机成分

无机成分(无机物)是构成中药化学成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偏重于有机物,对其中的无机物往往以杂质处理。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活性成分的深入探讨,对无机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无机成分按其在自然界中存在分布量的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如钠、镁、磷、硫、氯、钾、钙等及微量元素。按对人体作用,又可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有害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钴、硒、铬、碘、氟、钼、锰、镊、锶、钒、锡、硅等。有害微量元素如砷、汞、铅、锑等,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引起中毒。每一种中药都含有数种以至数十种无机元素。中药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是个多变因素,同药材的质量,诸如品种、入药部位、产地(包括因特殊生长环境而形成的“道地药材”)、栽培、炮制、制剂以及合理使用等,都有密切关系。研究中药与微量元素的联系,对查清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以及在鉴定药材的品种和质量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建军高学敏)

附篇三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中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整个人类健康和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在化学合成药品研制日渐困难和化学药品药源性疾病及不良反应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人们普遍呼吁回归大自然,崇尚天然产品,而绝大多数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属于无毒害的天然产品,因而得到了国际医药界有识之士的青睐,很多国家都对草药进行了统一立法,开始接受天然药物的复方制剂作为治疗药物,这些都为中药作为治疗药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适时地提出了“中药现代化”战略口号。在此之后,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就如何推进中药现代化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看法和意见。本人现择其要,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中药现代化的含义

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的特色和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中药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使中药以规范安全、高效方便的新形象

进入国际医药市场,造福全人类,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技术及应用经验上的发展。

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工作

中药现代化是一项多学科参与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化过程中,中药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特征。

(一)中药应用基础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中药应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药应用基础研究包括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及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许多年来,人们致力于探讨四气与机体病理生理的联系,探讨药物不同药性与疗效之间的联系,已取得一些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述药性之寒热对人体的作用特征。①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观察寒热药物作用特性:寒凉药能使热症患者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偏亢的生理,生化指标降低;温热药能使寒症患者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偏低的生理,生化指标升高。②药物的寒热作用还通过能量代谢的变化来发挥疗效:寒凉药可以降低动物的代谢功能;温热药可以增加动物的代谢功能。③Na+ , K+-ATP 酶活性变化似乎也是寒热药性表达的一个环节:寒凉药可以抑制Na+ , K+-ATP酶活性;温热药可以提升Na+ , K+-ATP 酶活性。④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也是寒热药性调节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四性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的含量。寒凉药使动物中枢处于抑制增强状态;温热药使动物中枢处于兴奋增强状态。

⑤从寒凉药的临床效应来归纳:许多中药,特别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辛凉解表药药性多寒凉,大都具有一定的抗感染疗效,能用于治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研究中发现对肿瘤细胞有抑制活性的中药大部分是寒凉药。

五味,是指中药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理论揭示了中药组分不同,药效不同的客观规律,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之一。一般说来,中药治病是通过药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起作用,目前从挥发油、鞣质、生物碱、微量元素等方面对五味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①辛:据统计辛味药中含挥发油成分最多,其次是苷类和生物碱,此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成分。其中挥发油及苷类成分的刺激性辛辣味是构成辛味药味感的物质基础之一。辛味药的发散解表作用与其所含的挥发油、生物碱有关;其行气作用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其活血作用与其中的挥发油、生物碱及苷类有关。②酸:酸味药所含化学成分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含酸根部分,是酸味的共同成分,也是酸味的物质基础;二是含鞣质成分,鞣质味涩,是涩味的味感来源;三是含生物碱、挥发油及苷类成分。③甘:甘类药物大部分都含有机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及其它活性成分。④苦:苦味药中苦寒药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苦温药多含挥发油。⑤咸:咸味药含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及其他活性成分。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即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有主要和特殊的治疗作用。归经不同,药物的治疗作用就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也就是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现代从以下角度对归经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①中药的归经与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如抗惊厥药入肝经,止血药入肝经,泻下药入大肠经,止咳、化痰、平喘药入肺经,利尿药入膀胱经,均与中医理论相一致。②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和选择性作用,是中药归经的重要依据和基础。③中药的归经理

论包含受体学说的一些含义。人体患病后,选择有效药物和药物发挥疗效是统一的两个方面,药物的作用力和病变部位的吸引力紧密结合,治愈疾病。这与受体学说的观点相吻合。因此,人们提出了“中药受体”的存在,认为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受体是研究归经的物质基础。④药物选择性作用与环核苷酸的调节作用密不可分:环核苷酸cAMP、cGMP 是调节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两者相互拮抗、相互制约,以一定的比例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若其比例发生改变,偏高或偏低都会引起机体功能失调而导致疾病,这与中医的阴阳学说非常相似。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对机体的影响和对疾病的疗效,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的含量来实现。⑤药物所含的某些微量元素亦是其亲和某脏腑的物质基础:已知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均有一定的适量范围,其比例失调,缺乏或过量往往是各种异常生理现象或某些疾病发生的一种重要原因。中药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经研究分析中药中微量元素的药理作用,发现微量元素也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并提出了微量元素归经学说。故有学者认为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是通过微量元素向病所的迁移、富集和亲和运动来进行的。

毒性,也是中药药性研究必须注意的问题。中药现代药理毒理学从多方面研究了中药的毒性,对有毒中药依据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纳分类:①含生物碱类毒性药物;②含毒苷类毒性药物;③含毒性蛋白类药物;④含酸、醇类有毒中药;⑤其他有毒植物;⑥动物性药物;⑦矿物类药物。

现代还从炮制角度对有毒中药的减毒进行了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①加热减毒,加热使毒副成分凝固变性;加热使毒副成分分解解毒;加热升华解毒;加热挥发解毒;加热煅制解毒。②为水处理解毒。③为水热处理解毒:某些有毒中药在炮制时用清水反复漂浸或加热煮至一定程度后,其毒性成分可被水解成部分、全部溶于水中,使毒性降低或消失。④为去油制霜解毒:少数含脂肪油的种子类中药,经去油制霜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毒副作用,增强疗效。⑤为辅料解毒:中药加入辅料炮制,使其所含毒性成分与辅料作用或生成新的无毒物质,或被辅料吸附除去而降低毒性。⑥为破酶解毒:某些含酶或苷的药材经一定的炮制加工后,破酶保苷,从而去除毒性及副作用,保存药效。

此外,对中药毒性分级、剧毒中药的范围及管理方法,中药中毒临床表现、原因、诊断、预防与治疗及部分中药材、中药复方制剂的毒理学研究,作了大量工作,今后还应加强中药毒性的基础及临床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2. 开展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的研究,揭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阐明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及组方配伍规律,能为中药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促使中医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达到更高的水平,是中药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工作。

中药复方药效的特点是复方药效物质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中药复方研究应以临床疗效为依据,以药效学为引导,采用先进的优选方法进行复方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孔树脂分子筛、膜技术、超临界萃取、冷冻干燥等现代提取技术及现代制剂工艺,制备出现代制剂。并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特别是多维、多模式、高灵敏、高效应的现代检测技术,研究阐明复方物质的组成,药效物质(包括无机离子、药物小分子、有机大分子等)的形态、结构、构像等化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适合于中药药效物质或物质群化学分离检测的规范化技术及比较完善的中药药理模型和方法。通过将化学成分研究与中药药理学相结合来阐明复方的疗效,为新药研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二)中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健全科学与完善的中药标准规范,特别是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中药质量标准规范是实现中药现代化非常关键的一环。中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包括中药的GAP、GLP、GCP、GMP 和GSP 等五大方面。

1.中药的GAP:GAP 是英文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的简称,中文译为“药材生产管理规范”。它是基于对药材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提出的概念,它和GLP、GCP、

GMP、GSP 共同形成较为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药现代化的源头在于中药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即GAP)。因为没有中药材的GAP,就没有药品生产的GMP 和药品供应的GSP,就没有新药研制的GLP 和中药临床的GCP。

中药GAP 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种子及繁殖药材(Seed and Propagation Material):对种子、种畜进行物种鉴定;②栽培或养殖:根据动植物习性,在适宜环境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养殖或栽培,其中包括解决农残问题,生产“绿色药材”(Good Crude Drug);③采收:在适当的时节采收药用部分,减少杂物和不洁用具对药材质量的影响;④初加工:采用必要的清洗、冷冻、干燥等工艺,并保证加工场地、使用器械的洁净,有防鸟、虫、鼠和其它动物的设施;⑤包装:包装材料要洁净合适,有必要的标志;⑥储藏和运输:仓储洁净、温度适当,运输要防雨、防晒、防损害、防污染;⑦设备:设备选择要洁净和符合药材的特性,减少受污染的可能;⑧人员和设施:人员岗前要有培训,有健康、卫生要求,岗中有检查,场地有更衣室和所需卫生设施;⑨教育:指对直接从业人员和主管人员的专业教育要求;⑩质量保证:有关购销协议必须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并书面确定,以确保质量。

实施GAP 不仅能解决现实存在的药材种质、种养、加工、农残等诸多质量问题,还能够给长期徘徊不前的中药材质量带来一些新的发展契机。一方面实施 GAP 可以大力促进中药材标准制订工作,即:通过对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得到质量稳定的药材,为标准的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供试品,保证药材标准的科学、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药材的规范生产,能够合理开发野生药材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通过实施GAP 可以促进形成一种不断提高药材质量的新机制,即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促进企业自主进行有目的的,有效益的药材质量研究。同时,实施GAP 能够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的提高。在科研方面,可以为研究提供优质、稳定的样品原料;在工业生产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质量稳定可靠的原料;解决长期困扰中药企业产品稳定性的问题;在商业流通方面,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惠货源,还增加了货源的质量可溯性。实施GAP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药材生产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药材内在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由此延伸至中药科研、生产、流通、临床应用等各个质量领域,为整个中药材质量体系打下基础。

因此,要加强包括中药材的种质研究、选种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炮制规范和质量评价方法,以及中药材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等方面的规范管理。

2.中药的GLP:GLP 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译为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其定义为:药品非临床研究是指为评价药品安全性,在实验条件下,系统进行的各种毒性试验,包括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各种刺激性试验、依赖性试验及与评价药品安全性有关的其它毒性试验。

中药的GLP 研究包括:加强中药临床前评价的研究管理,加强中药毒理学研究,制定常用中药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毒理学研究规范,确立中药药理评价指标,特别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3.中药的GCP:GCP 是英文Good Clinical Practice 的简称,中文译为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药品临床试验规范是关于在人体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准则。旨在使进行诊断、治疗或预防用的药品在进行临床研究时,在科学上和伦理道德上,都要以完善的方式进行设计、实施、终止、稽查和报告,并保证所使用的药品的质量。

中药的安全有效最终需要在临床上体现出来。中药GCP 的制定对于实现中药的最终价值极为重要。在实施GCP 的过程中,要根据中医药特点,结合中医药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化。

①中医疾病与证候名称标准规范: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术语内涵繁杂,再加上几千年文字的演变,到目前为止中医的疾病名称和证候名称不论是文字还是其包含的内容,

都存在进一步规范的必要。规范中医疾病与证候名称将有助于中医药的发展、交流和评价。

②中医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规范: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标准局制定了9 个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作为行业标准(GB)。然而这只是一部分,还需要补充增加,有些还需要重新修订;另外,卫生部药政局及国家药监局先后也组织制定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其中也有有关中医病症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的内容。从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全局角度出发,“中医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将直接影响对中药的评价和国际间的交流,非常有必要进一步统一完善和提高。③中医临床分科标准规范:按照临床医疗科室系统的规律并有机结合中医的特点制定“中医临床分科”,这将促进中药的临床评价和中医药的国际交流,这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内容之一。④中成药临床分类标准规范:它有助于中成药管理、流通和临床应用,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规范和实用,为世界更好的认识和使用中药提供必要条件。其具体考虑是:分别考虑到中药的传统分类和现在流通领域、医院及现行中药基本目录的分类;根据中成药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综合制订2~3 种分类系列;参照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东南亚国家、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中成药应用情况和天然药物分类情况,使之尽量能够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以推动中成药走向世界。⑤中药使用说明书标准规范:建立起中药使用说明书的标准规范,将有助于中药逐渐为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也将为我国中成药走向世界提供良好条件。中药使用说明书标准规范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处方药使用说明书应能为中医也为西医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提供充分的说明。其侧重对象是医生和药剂师。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别,在中、外文体例上将有所不同;非处方药(OTC)使用说明书应能为使用者选购和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提供充分的说明。其侧重对象是普通患者。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别,在中、外文体例上也将有所不同;为药房管理和储存药品提供充分说明;能为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

4.中药的GMP:GMP 是英文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的简称,中文译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药品GMP 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科学、有效手段。结合中药行业的特点,制定中药的GMP 以指导中药企业尽快实现技术改造,早日同国际接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①中药制剂各类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以各部门岗位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制度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中药制剂的全过程包括采购、原辅料处理、投料生产、半成品及产品检验、成品的包装、出售及售后服务等工序、都应有完善的制度去约束、去管理。②中药制剂的系列指标 GMP 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每批制剂的质量与设计相一致,这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系列标准,作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工作的依据。中药制剂的所有标准都控制着制剂质量。主要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又包括原辅料药质量标准、制剂工艺标准、制剂规程标准、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包装材料和标签说明书及批准生产标准等。管理标准包括质量、生产组织、行政、监测等标准。③中药制剂的全面档案记录 GMP 要求中药制剂有生产档案记录和质量检验档案记录。这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检验的具体记录,真实的反映了制剂生产过程的管理状态和质量情况。首先,健全各档案记录,包括物料验收记录、配制记录、消毒记录、清场记录、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澄明度检查记录、崩解性及溶解性记录、卫生学检查记录、成品销售和用户记录、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工艺修改记录及饮片等原辅料真伪鉴别记录和留样观察记录等。使中药制剂的购、产、售全过程有据可查,以确保产品质量。其次,制剂质检工作应严格按照三级标准实施,检验记录要做到真实、完整、规范、整洁。④中药制剂的规范化科学管理按照GMP 及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要求,对中药制剂的全过程要实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对采购、制剂、检验、供应等环节进行全面的宏观质量控制管理及全过程的微观质量管理,以增强硬、软件管理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采用PCDA 法科学管理企业,即制订目标、采取措施、进行检查、总结经验四步循环。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使中药制剂质量走上新台阶。

5.中药的GSP:GSP 是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 的简称,意即良好供应规范,中文译为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医药商品进、存、销三个环节确保质量所必备的硬件设施、人员资格及职责、质量管理程序和制度及文件管理系统。它是医药经营企业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中药的生产、流通、使用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应根据其特殊性对中药经营企业加快实施GSP。通过实施GSP,树立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形象并保证了企业长期稳定的向社会提供合格产品,从而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物技术与中药现代化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生物技术将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各个生命学科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充分应用将为中药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积极促进中药现代化的研究。

1.开展“中药基因组计划”。“中药基因组计划”是指将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与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来研究开发中药。其根本点在于从基因组学的高度,从分子水平上来发现、研究中药的基因,寻找有效成分的功能基因,开展中药基因制药及转基因药物生产;发现、克隆、表达那些次生代谢产物的酶基因,利用代谢工程在实验室中生产中药的有效成分,改良和培育新的品种,及保存重要的、常用的或珍稀濒危品种的植物性中药基因在染色体中的位置、结构、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搞清功能基因和次生代谢产物的酶基因,进而进行“工厂化生产”或“田间种植”。

因此,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可以在培育常用中药的优良品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搞清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以后可以培育出优质、抗病力强、产量高的新品种,不断提高中药材的质量;生物技术还可以在保存和繁殖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运用DNA 分子标记鉴定可对中药的种属进行更深入和客观的鉴定研究。

3.生物芯片以其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来进行多因素的检测分析,将推动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例如在药物方面,生物芯片可以用来筛选单味药的有效成分,进而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复方的有效成分。在人体病理方面可以用生物芯片来分析疾病的发生过程,进而利用生物芯片来分析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阐明中药药理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生物芯片来分析中药在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总之,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四)信息系统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快中药信息、知识的传播和更新速度。而建立中药信息系统则是实现中药知识传播和更新速度加快的重要途径。

中药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特别是KDD 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现代的虚拟技术,结合现代的化学元素、数学、生物学、中医药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和完善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中药相关文献资料库和中医药知识库等,并用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中药药性、中药配伍规律、复方药效的相关关系;探索药效物质的计算机筛选、复方模拟设计、中药药理模拟实验与工艺优化的新方法;阐释方证相关关系,病症相关关系和复方药效物质作用的机理;评价中药复方药物作用的优越性,促进中医学与中药学在现代科学水平上的结合,并为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五)中药新药的研制与中药现代化

要改善中药产品“粗、大、黑”的现状,全面提高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创新,实现传统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高技术含量。[9]要实现传统中药向现代中药的转变,就必须加快中药新药的现代化研究。现代中药是指来源于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依靠现代

先进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遵循严格的规范标准,如GLP、GCP 和GMP 等所制成的优质、高效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总体要求是符合并达到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和标准,可以在国际上广泛流通、并具有一定竞争力。中药新药的现代化研究包括中药新药质量控制现代化、中药新药药理研究现代化、中药新药制剂开发现代化(遵循“三效”即速效、长效、高效和“三小”,即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即生产、运输、携带、贮藏、服用方便相结合的原则)中药新药选题现代化和中药新药包装现代化等。

中药制剂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中药复方制剂的浸出与纯化工艺和浸出物质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研究上。在加强利用西药的传统制剂开发中药制剂的同时,也可借用现代医药学研制的新剂型如靶向制剂、缓控释制剂、磁性微球、胃溶胀片、温敏脂质体、单克隆抗体等,以尽快改变中药传统工艺落后状况,开创中药现代化的新局面。

(六)中药产业化与中药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中药现代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中药发展成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进入世界医药主流市场,服务于世界民众。因此,中药应该成为我国制药工业的主体,应该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药要实现现代化就要以产品为龙头,以产品开发的动力来促进基础研究的开展;以基础研究的成果来提高产品开发的水平。21 世纪经济发展需要企业成为中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企业既应立足于中药开发的下游工作(成品开发),又要充分参与上游(基础或应用基础)的研究,从市场化决策和资金投入两方面来支持中药现代化。企业在生产时要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从长远利益出发以战略眼光来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三、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应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地位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反映了现代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经受了数千年临床实践的反复检验,尽管这些理论还需要不断的更新、充实、完善和发展,但它是科学的。我们应当在中医药自身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在中药的研究、开发、生产与应用中必须从中医药理论出发,做到“认真继承,勇于创新”,在创新时不泥古,在发扬时不离宗。在中药的基础研究、新药研究开发、中药生产、质量控制和中药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应把握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精髓,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学术进展、技术成果,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不断强化中医药的优势,使中药现代化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要处理好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关系中医中药是我国中医药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在基础理论上,两者的概念、范畴一脉相承,完全相通。辨证论治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在药上,并通过临床用药来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在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要始终把中医、中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握其相关性,认识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医、中药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中医、中药的现代化也应该是同步。中药现代化是以中医现代化为重要前提的;中药现代化进一步推动中医现代化。

(三)要处理好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连续性中药现代化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绝不是凭空生出来的;中药的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绝不是无根源的。我们不能讲继承就忽视发展,讲发展就忽视继承。

(四)要注意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中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还很薄弱,应当参考国际上有关法规,针对中药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规,普及并强化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提高专利技术水平,使我国丰富的中药知识产权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完整版)中药学练习题+答案

《中药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干姜的性味是 A.辛甘热 B.辛苦热 C.辛热 D.辛苦温 2.黄连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常与下列何药同用() A.半夏 B.吴茱萸 C.香附 D.石膏 E.竹茹 3.患者素来脾胃虚弱,近日因食鲜梨果汁1杯,逐觉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宜选用何组药物治疗 A.清热燥湿药配伍理气药 B.补气药配伍消食药 C.理气药配伍泻下药 D.理气药配伍补气药 4.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A.甘遂与芜花 B.人参与丁香 C.人参与细辛 D.甘草与芜花 5.属于十九畏的配伍是() A.甘遂与芜花 B.人参与丁香 C.人参与细辛 D.人参与五灵脂 6能温化寒痰,降逆止呕的药物是〔〕 A.天南星 B.旋覆花 C.竹茹 D.半夏 7能清热化痰,清胃止呕的药物是〔〕 A.天南星 B.旋覆花 C.竹茹 D.白前 8.既能固精,又能补肾助阳的药物是:() A.巴戟天 B.牡蛎 C.金樱子 D.桑螵蛸 9.既能固精,又能收敛止血的药物是:() A.巴戟天 B.牡蛎 C.金樱子D E.海螵蛸 .10..既能补精、又可助阳的药物是( ) A.五味子 B.诃子 C.莲子 D.山茱萸 11.开窍药忌用于( ) A.寒闭 B.热闭 C.脱证 D.湿浊神昏 12.能开窍宁神的药是( ) A.朱砂 B.石菖蒲 C.琥珀 D.酸枣仁 13.既能滋阴益肾,又可凉血止血之药物是( ) A.桑椹 B.墨旱莲 C.女贞子 D.枸杞子 14.既能养心安神又可敛汗的药是( ) A.柏子仁 B.丹参 C.酸枣仁 D.远志 15.既涩肠敛肺,又可下气利咽的药是( ) A.肉豆蔻 B.赤石脂 C.乌梅 D.诃子 16.能治疝气偏坠胀痛的药是( ) A.鸡内金 B.莱菔子 C.神曲 D.山楂 17.既开宣肺气又能排脓的药是( ) A.半夏 B.桔梗 C.海藻 D.贝母 18.治湿痰的药是( ) A.天南星 B.白芥子 C.半夏 D.皂荚 19.能活血、凉血、养血的药物是( ) A.鸡血藤 B.桃仁 C.当归 D.丹参 20.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药物是( ) A.延胡索 B.郁金 C.川芎 D.姜黄 21.能补气安胎的药是( )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藥用法用量 黃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內明顯,30克以上就趨向抑制;其對血壓影響,15克以內可升高血壓,35克以上反而降壓。有氣虛症狀時,用炙黃芪,無氣虛症狀,則用生黃芪。40克以上調節血壓の動態平衡.在王清任の補陽還五湯中重用至120g,有曰:黃芪治萎,四兩起步(16進制市斤秤四兩一錢是3克),佐以陳皮以防壅滯。 柴胡——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藥,用量大於其它藥一倍有餘(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藥,用量與各藥相等(起疏肝解鬱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藥,用量極小(取其升舉清陽の功能,我の經驗是用3-6克)。 白術——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克,則能益氣通便。 紅花——少用可養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達肝木,用至15克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胱氣化功能の作用;用至10克,則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以祛除在表之風邪。 川芎——小劑量可使子宮收縮加強,大劑量反而麻庳子宮。 川芎外感頭痛,用量宜輕:最多不超過4克,高血壓肝陽頭痛,用量宜重:習用9~12克,瘀血頭痛,宜重劑量:可用至30~40克,曆代認為是治療頭痛之要藥。前人有謂“頭痛必用川芎”。然頭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溫,功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臨床常用以治療血瘀頭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湯治療血瘀頭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陳士鐸《百病辨證錄》散偏湯治偏頭痛,療效明顯,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達30g之多,若減少川芎の用量,則療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壓頭痛時,亦應大劑量使用,可用10~15g。無論高血壓或低血壓所引起の頭痛,只要是血中有滯,放膽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時對血壓也有相應の調節作用。 川芎引經少陽勝於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療頑固性頭痛時,劑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當立竿見影! 據近代藥理研究認為,大劑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壓,小劑量使用能使血壓上升。有人認為川芎辛溫香竄,上行頭目,高血壓患者宜慎用。但中醫認為本品有上行頭目,下行血海の雙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葉45克,這樣の劑量與配伍治療血管性頭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脫3兩(90克)見功,必與參附搭配. 穿山龍,味苦,性平,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有調節作用,所以近年來成為治療風濕類疾病の妙藥。根據《中華本草》謂其幹品用量為6~9克,《中草藥手冊》多為15克,少數達30克,東北地區常用量也為15~30克。但根據朱良春經驗,若要取得較好の療效,其用

必记中药用法用量

中药服用方法及剂量中药服用方法及剂量 细辛外用1~3g石膏内服15~60g 牛黄内服0.2~0.5g青黛散剂或作丸服1.5~3g 山豆根煎汤或磨汁服或含漱3~6g土茯苓煎服15~60g 熊胆内服丸散剂1~2.5g芦荟丸散剂1~2g 鸦胆子疟疾10~15粒,治痢10~30粒番泻叶缓下1.5~3g攻下5~9g 甘遂丸散剂每次0.5~1g巴豆丸散剂0.1~0.3g 京大戟煎服1.5~3g,散剂1g红大戟煎服1.5~3g,散剂1g 牵牛子煎服3~9g,散剂1.5~3g芫花煎服1.5~3g,散剂0.6g 威灵仙治骨鲠30g雷公藤煎服3~9g,研粉0.5~1g 香加皮煎服3~6g金钱草30~60g煎服,鲜者加倍 灯芯草煎服1~3g肉桂2~5g煎服,1~2个冲服或丸散剂;沉香研末、磨汁服1~1.5g青木香煎服3~10g,散剂1~2g 山楂煎服30g鸡内金研末服每次1.5~3g 麦芽煎服30~120g谷芽大剂量煎服30g 使君子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小于20粒苦楝皮6~15g煎服 槟榔煎服6~15g,绦虫姜片虫60~120g贯众煎服9~15g 南瓜子口服60~120g雷丸研粉或丸剂5~7g 鹤芽草研粉30~50g仙鹤草大剂量30~60g 白茅根30~60g鲜品藕节大剂量30g,鲜品30~60g 益母草大剂量30g西红花1~3g煎服 血竭丸散剂1~1.5g干漆醋淬细沫入丸散剂0.06~0.1g 礞石煎服6~9g,丸散剂1.5~3g朱砂研末、丸散剂0.3~1g 磁石煎服9~30g,丸散剂1~3g琥珀研末冲服1.5~3g 石决明15~30g煎服代赭石煎服9~30g 羚羊角兑服1~3g,磨汁或锉服0.3~0.5g全蝎煎服2~5g,研末吞服0.6~1g 蜈蚣煎服1~3g,研末吞服0.6~1g麝香丸散剂0.06~0.1g 冰片丸散剂0.15~0.3g苏合香丸散剂0.3~1g 安息香丸散剂0.3~1.5人参煎服5~9g,大剂量15~30g 山药煎服9~30g甘草3~9g煎服 西洋参3~6g兑服大枣3~12枚,或9~30g 太子参9~30g煎服白扁豆9~20g煎服 蜂蜜冲服,或丸剂、膏剂15~30g鹿茸1~3g冲服 益智仁煎服3~6g蛤蚧煎服6~9g,冲服1~2g,浸酒1~2对;紫河车研末装胶囊1~3g或丸散剂海马研末1~1.5g 何首乌煎服9~30g白芍煎服5~9g 阿胶5~9g开水或黄酒化服,入汤剂烊化南沙参9~15g煎服,鲜品15~30g 麦冬9~15g煎服石斛6~15g煎服,鲜品15~30g 罂粟壳煎服3~6g常山煎服5~9g 瓜蒂煎服2~5g,入丸散剂0.3~1g雄黄丸散剂0.05~1g 轻粉丸散剂或胶囊0.1~0.2g明矾丸散剂0.6~1.5g 斑蝥丸散剂0.03~0.06g蟾蜍丸散剂0.015~0.03g 马钱子丸散剂0.3~0.9g儿茶丸散剂或包煎1~3g

(完整版)中药用量

<中药用量总表> 第1章解表药 1. 发散风寒药 麻黄---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桂枝---煎服,3~9g 紫苏---煎服,5~9g,不宜久煎 生姜---煎服,3~9g,或煎汁服附:生姜皮—煎服,3~10g 生姜汁---用量3~10滴,冲服 香薷---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大,且不宜久煎(5—10min);用于利水消肿,量宜大,且须浓煎荆芥—煎服,4.5~9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防风---煎服,4.5~9g 羌活---煎服,3~9g 白芷---煎服,3~9g,外用适量 细辛---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藁本---煎服,3~9g 苍耳子---煎服,3~9g.。或入丸散剂 附:苍耳草—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适量辛夷---煎服,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喉咙,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葱白---不写在处方上,要写在病历上,一般2~3段,鲜品需量多,外用适量 2. 发散风热药 薄荷---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牛蒡子---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蝉蜕---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 桑叶---煎服,5~9g;或如丸散。外用煎水洗眼。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菊花---煎服,5~9g.。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清肝宜用白菊花 蔓荆子---煎服,5~9g

柴胡---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10~30g;疏肝解郁宜醋炙,5~6g,可用到10g,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升麻---煎服,3~9g。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炙用 葛根—煎服,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附:葛花—常用量3~15g 淡豆豉---煎服,6~12g 浮萍---煎服,3~9g。外用适量,煎汤浸洗 第2章清热药 1. 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石膏煎服,一般为20~30g,宜打碎先煎;清气分热用,可用到60~120g。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研末以增强吸附性,使生肌敛疮的作用加强 知母---煎服,6~12g 芦根---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天花粉---煎服,10~15g 竹叶---煎服,6~15g;鲜品15~30g 淡竹叶---煎服,6~9g 鸭跖草---煎服,15~30g,鲜品60~90g 栀子---煎服,5~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夏枯草---煎服,9~15g。或熬膏服 决明子---煎服,10~15g;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2. 清热燥湿药 黄芩---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黄连---煎服,2~5g。外用适量 黄柏---煎服,3~12g。外用适量 龙胆---煎服,3~6g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用法用量:~9g 玉竹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莲子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芡实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薏苡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红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用量:6~15g 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6~12g 龙眼肉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用量:9 ~15g 党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30g 当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8 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中药的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也称为用量。它主要是指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每味中药成人一日内服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历史上的发展规律是由粗到精,由计件(根、支、枚、握等)T容量 (升、合、斗、方寸匕等)、度量(尺、寸)T重量(斤、两、钱、分、 厘),后改用公制重量(质量)单位:克(1979 年国务院令)。 单位换算:1市斤=16两;1两?30g 1钱?3g 1分?0.3g 1厘?0.03朋清以来衡量计量多采用16位进制。剂量对疗效影响甚大。 中药剂量:指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每味中药成人一日内服用量。 (5-10g,常规剂量均指无毒;洗剂:30-60g。) 【xx 剂量?如何掌握?】 剂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除毒性大的药,泻下、行气、活血作用峻猛的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 10g;量较大者15-30g。植物药一般5-10g,部分质地重而无毒的矿物、贝壳、甲壳、化石类药常用量为15?30g。新鲜的动植物药常用量为30?60g。(鲜品加倍;丸散减量;儿童酌减;外用适量。)然而用药剂量的恰当与否,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单掌握一般用量还不够,还须掌握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性能,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程、病势、职业,用药方法及地域、季节等变化用量,只有这样才能用量准确,取得安全高效的结果。 1、根据药物的性质性能变化剂量。 (1)据药材质量的优劣增减用量:药材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无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2)据药材质地的轻重增减用量: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之品用量宜小,矿物、介壳等质重沉坠之品用量宜大;干品用量宜轻,鲜品用量宜重(新

浅谈中药师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b11350697.html, 浅谈中药师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作者:余磊 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02期 摘要:中药师价值的体现在于进入临床履行中药学服务职责,利用药学知识,协助医师提供合理化的用药指导。新医改之后,药学服务临床是世界上对药学的一种认可表现,我们将打破传统的药师服务态度,启用全新模式的药师服务理念。本文将针对中药师要中药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药师;中药学;应用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中医备受人们的关注,中医以及中药学是我国的国传统医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一直被人们认可。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临床对中医中药学的重视程度逐渐升高,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就是应用中药,而中药师的职责在于合理应用中药、安全用药,中药师要不断提高责任心,履行职责,保障中药应用的安全性。 1 掌握临床中药学的重要作用 中药學新兴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其主修内容包括中药的合理应用以及安全性,并且在实施中药学服务过程中,要依据辨证应用,以此来保障中药的药效发挥到最佳,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 临床中药师的地位 2.1 对中药的合理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药师服务临床,是目前医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药师的工作范围较广,首先要掌握患者的综合情况,收集患者资料,并且积极参与患者病情的讨论,然后协助医生给出合理的用药方案,保障药效以及安全性。中药的种类繁多,且配伍禁忌非常复杂,因此,中药师要熟知每种中药的药性、应用剂量、应用方法、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及时更新药物信息,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与临床。另外,中药师要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出现配伍错误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是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要保障临床中药的应用安全性。 2.2 对中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督 中药师的职责在于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与监督。中药师要熟练掌握新品中药的药理知识,并且对药物的应用于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一,中药师要严格控制中药质量,在进购或者接收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毒性药品 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 9、冰片:辛、苦、凉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96285.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 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而治疗糖尿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降糖迅速. 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据朱良春观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见效,须加至60~75克,始奏明显之效。90~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疗急性肾炎之尿少、

中药学总结及要药

总论 1、中药:就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与应用的药物,也就是人们对我国传 统药物的总称 2、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与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取,性能, 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中药学的发展: 1、《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 品分类法, 初步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载药730种, 3、《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载药844种,最早使用图文 对照方法 4、《证类本草》---载药1558种,宋代,药后附有方剂以相印证,有学术、实用、 文献价值。 5、《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 6、《炮炙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 7、《本草图经》---所附900多幅药图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 8、《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4、道地药材:就是指出产在某地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5、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全草类--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2、叶类—花蕾将开或正在盛开时 3、花类—花正开放时 4、果实与种子类—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

5、根与根茎类—深秋时节 6、树皮与根皮类—清明至夏至间 6、炮制:就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 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与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7、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与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与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炙蜜炙——滋补强壮的作用。 醋炙——引药入肝,止痛,减毒。 酒炙——升提、通经活血。 盐炙——引药入肾,补肾作用。 姜汁炙——止呕、制寒、去毒。 8、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她制法(制霜,发酵,发芽) 9、中药性能:就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就是根据用药后的 机体反映归纳出来的,就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性状:就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就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10、四气的含义:就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的作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 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的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11、五味的含义:即辛,甘,酸,苦,咸。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知识分享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北沙参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4.5 ~9g 玉竹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莲子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芡实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薏苡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山药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 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红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用法用量:6~15g 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6~12g 龙眼肉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用量:9 ~15g 党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30g 当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 伤。 用法用量:6~12g 赤小豆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用法用量:9 ~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菊花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 5~9g 金银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6 ~15g 巴戟天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3~9g 麦冬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剂量 1.中药剂量的含义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是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也称相对剂量。 2.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 中药用量得当与否,是直接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可以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轻。 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l0g;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l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g。 3.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 有毒或作用峻猛的药物,以及某些名贵药物,均应严格掌握用量,详见各药。 第二节中药的用法 1.煎煮方法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 即使同一药物,如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 以下对常用特殊煎法进行介绍。 ①先煎 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入煎20~30分钟再纳入其它药同煎; 生川乌、生附子等毒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也宜先煎。 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煎,以确保用药安全。 ②后下 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 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③包煎 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 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 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 以上均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④另煎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⑤烊化如阿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放入水

(完整版)中药学教案

中药学 总论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学科。 ●相关概念∶ 1、中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即按照中医药理论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 2、生药∶即生品药材。 3、生药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等知识研究生药的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科学。 4、天然药物∶指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物。 5、本草∶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 授课内容 1.中药的概念,中药学的概念及特征。(10分钟) 2.中药的起源和发展。(10分) 3.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量及贡献等。(20分钟) 4.中药的产地(20分钟) 5.中药的采集(20分钟)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 重点难点 1.中药的来源、特征、概念。 2.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药学成就。 3.地药材的含义,如何发展道地药材。 4.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 1.掌握中药的概念,中药学的概念。 2.掌握各个时期本草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著作。 3.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4.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了解国家中药GAP发展计划及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5.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 笫一章中药学发展概况 1、东汉《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载药365种。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中药学基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专著。 2、南朝齐梁时期《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载药730种。整理、订正《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并增补《名医别录》365种药物,标志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 3、唐代《新修本草》。由苏敬等主持编纂,载药844种。总结了唐以前的药学成就,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本草。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北沙参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9g 玉竹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莲子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芡实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薏苡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山药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 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红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用法用量:6~15g 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6~12g 龙眼肉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用量:9 ~15g 党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30g 当归

中药学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学——第三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细目一剂量 要点一确定剂量的因素 1.药物方面 2.应用方面 (1)配伍:单味药应用时,用量宜大;在复方中应用时,用量宜小;做主药时用量稍大,做辅药时用量可稍小。 (2)剂型:入汤剂时用量宜大,入丸、散剂时用量宜小。 (3)用药目的: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时,常用量为3~9g;而用以驱杀姜片虫、绦虫时,常用量为30~60g。 3.患者方面 (1)年龄:5岁以内的小儿,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6~15岁可按成人量减半应用。老年人酌减用量。 (2)体质:体质强壮者,用量宜重;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 (3)病程:新病,用量宜重;久病,用量宜轻。 (4)病势:病重势急者用量宜重;病轻势缓者用量宜轻。 (5)性别: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使用活血化瘀药时,用量不宜过大。 4.因时因地制宜 确定药物的剂量,应注意季节、地域及居处等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因地而适当增减药量。细目二用法 要点一特殊煎法 1.先煎:金石、介壳类药物:磁石、代赭石、生石膏、龙骨及牡蛎、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板、鳖甲等。 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附子、乌头等。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薄荷、香薷、木香、砂仁等。 久煎能破坏其有效成分: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香香的薄荷水被傻(砂)大黄狗(钩)打翻了) 注解:香=香薷、木香,薄荷=薄荷,砂=砂仁,大黄狗=大黄、钩藤,翻=番泻叶。 3.包煎: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滑石、旋覆花、车前子、蒲黄等。 (包车去蒲东,路滑打旋) 注解:包=包煎,车=车前子,浦=蒲黄,滑=滑石,旋=旋覆花。 4.另煎:贵重药材: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等。 5.溶化:又称烊化,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又叫焗服,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 贵重药: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 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中药的应用

第四单元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所必需的。 第一节配伍 一、配伍的含义 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病情、治法和药物的性能,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二、配伍的目的 1.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2.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3.通过配伍,减少不良反应。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所降低或消除。 三、内容 (一)七情配伍 1.含义:所谓“七情配伍”就是指七种配伍关系。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2.内容 (1)单行 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3)相使 即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 (6)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辨证看待相恶:两药是否相恶,与所治证候有关。 如用人参治元气虚脱或脾肺气虚之证,配以消积导滞的莱菔子,则人参补气效果降低。 但对脾虚食积气滞之证,如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消除积滞胀满之证;单用莱菔子行气消积,又会加重气虚。两者合用相制相成,故清《本草新编》说:“人参得莱菔子,其功更神。” 相恶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 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