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1)

1.1建设背景 (1)

1.2总体目标 (1)

1.3建设思路 (1)

第2章需求分析 (2)

2.1功能需求 (2)

2.2性能需求 (4)

2.3系统部署环境需求 (5)

2.4系统应用安全需求 (5)

2.5技术文档管理需求 (5)

第3章可行性分析 (6)

3.1政策可行性 (6)

3.2技术可行性 (6)

3.3建设必要性 (6)

第4章总体设计 (7)

4.1设计依据 (7)

4.2设计原则 (9)

4.1应用场景设计 (11)

4.2系统架构设计 (12)

4.3部署架构设计 (13)

第5章标准规范建设 (14)

5.1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14)

5.2数字档案管理规范 (14)

第6章应用功能设计 (15)

6.1数据库系统设计 (15)

6.1.1数据库选型 (15)

6.1.2设计规范 (15)

6.1.3数据库建设 (15)

6.2.1文件分类 (16)

6.2.2文件归档 (16)

6.2.3格式转换 (16)

6.2.4文件打印 (16)

6.3档案管理 (16)

6.3.1门类管理 (16)

6.3.2配置管理 (17)

6.3.3分类编目 (17)

6.3.4档案应用 (18)

6.4检索利用 (18)

6.4.1综合检索 (18)

6.4.2分类检索 (19)

6.4.3二次检索 (19)

6.4.4高级检索 (19)

6.4.5模糊检索 (19)

6.4.6在线浏览 (19)

6.4.7资料打印 (19)

6.5保管鉴定 (19)

6.5.1库房管理 (19)

6.5.2存放位置索引 (20)

6.5.3任务提醒 (20)

6.5.4流程管理 (20)

6.6统计分析 (20)

6.6.1资料鉴定统计 (20)

6.6.2档案资源统计 (20)

6.6.3档案使用分析 (20)

6.6.4档案工作统计 (20)

6.7规范审核 (20)

6.7.1自动检测 (20)

6.7.2异常提醒 (21)

6.7.3检查报告 (21)

6.8数据管理 (21)

6.8.1数据导入 (21)

6.8.3数据备份 (22)

6.8.4数据恢复 (22)

6.9系统管理 (22)

6.9.1用户管理 (22)

6.9.2角色管理 (22)

6.9.3架构管理 (23)

6.9.4权限管理 (23)

6.9.5日志管理 (23)

6.9.6数据管理 (23)

6.9.7配置管理 (23)

6.9.8运行监测 (23)

6.10系统接口 (24)

6.10.1接口设计规范 (24)

6.10.2接口对接方式 (24)

6.10.3系统接口对接 (24)

第7章系统安全设计 (25)

7.1技术安全 (25)

7.1.1物理安全建设 (25)

7.1.2网络安全建设 (25)

7.1.3系统安全建设 (25)

7.1.4主机安全建设 (26)

7.1.5数据安全建设 (26)

7.1.6应用安全建设 (27)

7.2管理安全 (27)

7.2.1管理原则 (27)

7.2.2管理制度 (27)

第8章基础环境设计 (29)

8.1推荐硬件 (29)

8.2支撑软件 (30)

第1章项目概述

1.1建设背景

数字档案室是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室的“升级版”,是管理档案信息、联结办公自动化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关键一环。为适应“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建设要求,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数字档案室建设,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有效、规范有序的管理,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档案工作的意见》《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参照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办法》,结合企业二三级企业实际,推进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满足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发展需求,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总体目标

按照《广东省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工作细则》要求,综合运用图形采集、OCR等信息技术,对企业旗下二三级企业经营活动中直接产生的或数字化转化的,对企业及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及利用价值的档案等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实现标准制定、流程设计、前端控制、合理采集、规范整理、在线规定,双规并存、定期已经、统一管理、集中存储、开展鉴定、资源整合、共享利用、永久保存,加快推进数字档案体系建设,全面促进信息化发展与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

1.3建设思路

按照“资源为先、标准规范、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的思路,统筹开展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通过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严格遵循既有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实现文档一体化、馆室一体化,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要求采取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安全软硬件设施,建立灾难恢复应急机制,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有效、规范有序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助力。

第2章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按《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的相关标准要求,应能实现内嵌电子文件分类,同时提供保管期限表应用,在此基础上,实现业务流程结束前,完成电子文件的前期整理,同时确保相关档案信息齐全完整;系统同时支持按电子档案格式要求形成电子文件及其组件及自动采集元数据并与电子文件保持关联,并按归档接口要求形成归档数据包。具体功能需求梳理如下:

一、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功能需求

(1)具备内嵌电子文件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

(2)具备自动或半自动鉴定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功能

(3)具备格式转换功能

二、档案门类管理功能需求

(1)具有多门类档案管理功能,档案门类划分合理(按照《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进行门类划分),应用软件界面档案门类树罗列准确。系统应具备文书、音像(照片、录音、录像)、科技等档案门类管理。

(2)具备新增档案门类功能,新增电子档案门类和实体档案门类应具备电子文件、元数据和目录信息的接收采集、分类编目、检索利用、鉴定处置、统计打印等功能。

三、配置信息管理功能需求

(1)具备建立、管理本单位档案分类方案、保管期限处置表功能(增删改查)。

(2)具备各种门类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方案建立与管理(增删改查)功能和元数据值有效性验证设置功能。

四、接收采集功能需求

(1)具备办公自动化等业务系统的电子文件在线自动接收登记功能

(2)具备照片、录音、录像类电子文件接收采集功能

(3)具备电子文件批量采集功能

(4)具备辅助接收、采集传统载体归档文件或传统档案数字副本功能

(5)具备设置接收采集电子文件元数据项目功能

(6)具备电子档案的内容与元数据、电子档案的各组件关联功能

(7)具备自动记录接收采集业务行为元数据功能

五、分类编目功能需求

(1)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应支持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命名和存储,完成电子文件的归档保存,辅助完成纸质等传统载体归档文件的分现场查看系类、编目功能。

(2)系统应能够按照分类方案、元数据方案对电子文件进行分类和元数据自动采集,根据权限手工著录、修改电子档案实体元数据,并具备辅助传统载体归档文件分类、著录功能。

(3)系统应具备档案资源的删除与回收功能,档案资源回收后应确保电子档案及其组件与元数据的关联关系。

(4)应具备对归档电子文件自动或手动进行 PDF 或 OFD 格式版式文件转换功能,并具备对电子档案各组件进行签名功能。

(5)系统应具备依据档号等带有语义信息的唯一标识符自动、逐级建立并命名电子档案内容存储文件夹功能,确保电子档案存储文件夹与元数据的唯一关联。

(6)系统应具备自动编制电子档案归档文件目录、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功能。

六、检索利用功能需求

(1)系统应以权限管理为基础,支持多途径、多角度且易用的检索和利用方式,应能满足用户各类查档需求。

(2)系统应具备不设定检索字段的简单检索、选定多项检索字段及其逻辑关系的高级检索、跨档案门类检索、全文检索等功能。

(3)系统应具备在线查看、打印、下载目录数据和档案内容功能

(4)系统应支持档案借阅流程管理和利用审批功能

(5)系统应具备在本单位主要工作网络开展档案自助查询利用服务功能

七、鉴定统计功能

(1)系统应具备各门类档案资料的鉴定处置功能,应具备对各种档案资料以及相关业务情况的统计管理功能。

(2)系统应具备以自动触发的方式提示处置任务功能。

(3)系统应具备按工作流程开展处置鉴定、续存、销毁、移交、开放鉴定工作功能。

(4)系统应具备实体档案、数字档案资源室藏量的统计功能,统计条件应包含档案门类、保管期限、文件格式、类、卷(件)、年度等。

(5)系统应具备档案利用情况统计功能,包括利用档案的职能部门及人次、利用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门类及数量、数字档案下载浏览量等。

(6)系统应具备按档案工作统计年报统计数据功能,通过统计报表、柱图、饼图或曲线等各类方式显示统计报告。

八、监督指导功能

(1)系统应具备对所属单位、部门各门类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整理齐全完整和规范性检查。

(2)系统应具备按照工作流程开展档案检查功能。

(3)系统应具备档案目录、元数据项目规范性自动检查功能。

(4)系统应具备档案内容齐全性、准确性检查功能。

九、系统管理功能

(1)系统应具备日志审计跟踪功能,记录、审计系统各类管理、操作行为。

(2)系统应具备三员管理用户组配置功能。

(3)系统应具备功能权限与数据权限授权与关闭授权功能。

(4)系统应具备用户口令或数字证书管理功能。

(5)系统应具备多种通用格式的元数据、目录数据和档案内容导入、导出功能。

(6)系统应具备各门类档案档号配置功能。

2.2性能需求

1、稳定性指标

●系统有效工作时间:≥99%;

●不出现以下情况:无故退出系统;发生系统不可控制的故障提示;因系统故障导致

操作系统或机器无法正常操作。

2、响应指标

●系统平均响应≤5秒;

●独立式数字档案室 5 用户并发访问、集中式数字档案室 10 用户并发访问时,系统

运行正常,服务器 CPU 使用率<70%,内存使用率<80%。

●系统支持7*24小时长期运行。

2.3系统部署环境需求

1、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部署的主机房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B 级机房标准;

2、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所在机房应具备政务外网、政务内网、单位内部局域网等网络信息点;

3、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运行在与因特网物理隔离的局域网、政务内网或基于VPN 构建的政务外网虚拟专用网络;

4、系统运行网络带宽满足各类数字档案资源传输、利用要求,主干线路采用100M光纤进行数据传输;

5、系统应配置专用服务器(包括本单位自行采购部署的服务器或云平台统一提供的虚拟机)同时服务器应为近三年采购的主流配置产品;

6、应配备SAN、NAS 等在线存储设备保障数据存储安全,在线存储设备的I/O 吞吐量应达到3Gbps 以上;

7、应配备近线和同城异地备份设备实现数据异地备份;

8、应配置正版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全文检索、光学字符识别(OCR)等基础软件,保障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稳定运行。

2.4系统应用安全需求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应按《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及以上)要求进行开发。

2.5技术文档管理需求

系统采用开发方式建设,应提供功能规格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书、数据库设计书、技术报告、用户手册等文档;采购商品化应用软件的,提供数据库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等文档。

第3章可行性分析

3.1政策可行性

本次项目建设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粤委办(2015)11号的重要指示为导向,结合《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有关要求,参照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办法》,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规划设计,故项目建设不存在政策风险。

3.2技术可行性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有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技术、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等。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大量的成功案例,是业界主流的成熟技术,不存在明显技术瓶颈。同时平台建设计划在现有软硬件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可实现与现有办公系统的统一管理、统一应用,故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项目所需运行环境及运用技术均可行。

3.3建设必要性

1、落实上级指示的需要:为适应“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建设要求,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数字档案室建设,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有效、规范有序的管理,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档案工作的意见》《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参照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办法》,结合我省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广东省档案局制定了《广东省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工作细则》,要求各相关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充分认识数字档案室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数字档案室建设及评价工作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列入本单位预算,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努力建设符合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数字档案室。

2、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档案管理方面仍未有一套专业系统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集团二三级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各类档案和资料信息分布在各企业部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分布在各企业部门,并且未经整理。这些档案、资料对日常业务管理和决策存在很高的利用价值。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技术,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4章总体设计4.1设计依据

1、政策依据

2、技术依据

4.2设计原则

以现场需求调研为指导,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权限”为导向,在广东省档案局关于印发《广东省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工作细则》的要求下遵循以下原则进行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开发:

1、经济性原则

项目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实效的原则,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不盲目追赶技术超前,防止大起大落,以合理的投入,产出适宜的效果。被项目建设计划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系统建设,以保障资源的最合理化利用。

2、标准化原则

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严格遵循《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及《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IEEE730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为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本项目建设要选择成熟技术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要尽量采用现有成熟、可靠的网络、服务器等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平台及产品。除此之外,考虑部分冗余设计、备份方案等措施。

3、实用性原则

鉴于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将覆盖企业二三级企业,用户群体庞大,系统要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数据处理的实用性,把满足用户工作和管理业务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

使管理员能对系统中涉及的一些角色和组织机构进行维护,支持多级管理员管理机制,用户能够对其密码口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维护,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规范,通过统一身份管理、身份同步来实现用户管理需求。

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资源,整个项目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按用户实际需要提供服务,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业务的实用性上。

4、扩展性原则

为适应将来的发展,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采用三层架构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到系统今后纵向和横向的平滑扩张能力,实现服务不间断的升级和应用扩展。充分考虑业务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变化,系统规模的扩大和保护投资。系统构架和应用开发均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随着应用的逐步完善和信息量的逐渐增加不断地进行扩展,整个系统可以平滑地过

渡到升级后的新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同时在软件系统的开发中,各个功能模块可重复利用,降低系统扩展的复杂性。

5、安全性原则

本项目涉及用户方的各类生产经营数据,故系统安全性要求高,建成后须具有较强的系统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能够按各用户的实际需求设定其严格安全等级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以商用密码技术为核心,其他安全手段为支撑,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系统设计时,有足够的安全措施,避免敏感信息受到破坏。对信息访问与使用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采用统一身份管理,在技术上提供与数字证书结合的登录认证方式,支持与安全认证结合,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支持采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授权认证等手段,使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安全是平台正常运行的保证,建成后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综合安全体系体现在:

(1)部署诸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防病毒系统等基本安全防御系统;

(2)结合安全支撑平台,建立完善的授权体系,使各类应用系统具有完善的信息访问授权安全机制;

(3)设计数据备份、应急处理与灾难恢复等技术措施。防止和恢复由内在因素和危机环境造成的错误和灾难性故障、确保系统数据获取可靠性。通过完整的安全体系,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

(4)设计与实施安全软件、设备、服务和安全管理的结合,形成高效、协同的信息安全服务体系。

6、先进性原则

确保系统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从技术层面讲,项目建设立足于先进技术,采用构件化、面向对象的设计,将各功能模块封装为服务,采用细粒度、松耦合架构,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展与升级,使系统不但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以后的发展。在保证系统实用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升级性、平台无关性和可扩展性。项目建设中所选用的软硬件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集成,使应用系统降低系统维护的难度和要求,也方便用户日后的应用和管理。

7、兼容性原则

系统建设技术选型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和已有业务系统,同时可以在较长时间段内满足用户业务发展以及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潜在需求。

软件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软件工程和行业标准,保证系统质量,提供完整、准确、详细的开发文档。系统建设中充分考虑了“标准和开放”的原则,要支持各种相应的软硬件接口,使之具有灵活性和延展性,具备与多种系统互连互通的特性,在结构上实现真正开放。应广泛采用遵循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便于与其他网络系统的互联和扩展,同时易于向今后的先进技术实现迁移,充分保护用户的现有投资,其综合反映在可移植性、互操作性、系统独立性和集成性。

8、稳健性原则

本项目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稳定性,在网络稳定的环境下操作性界面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秒。并能够提供7×24小时的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1天,按照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将系统打造成高稳定平台,为用户方的业务提供稳定高效的基础保障。

9、统一性原则

采用合理的系统体系结构与数据接口,可无缝兼容现有集团办公应用系统,实现统一权限、统一用户、统一管理。

4.1应用场景设计

数字化

文档

文件处理/档案处理

保管鉴定

图4.1-1应用场景设计

图4.2-1系统架构设计

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以信息标准规范、运维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为保障,在分层规划下建设。在利旧现有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建设数据库系统、一个应用支撑平台、提供文件管理、文档管理、检索利用、统计分析等各项档案管理应用,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高效化、透明化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基础环境(推荐)(存储)安全设备(利旧)

集团二级企业

图4.3-1部署架构设计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根据系统安全密级和应用场景,计划在企业总部机房进行部署,机房可按B 级机房标准进行升级改造,数据传输主要通过100M 光纤进行传输,通过VPN 实现集团总部与二三级企业的数据交互。在建立健全管理安全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构建多维度的安全管控体系,系统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建议采用冗余设计以提升系统的高可用性及数据的存储的安全性,通过应用系统安全审计、恶意代码防范、入侵防范身份鉴别及访问控制等策略,提供完整的安全支撑体系以保障平台系统业务的连续,数据的安全,应用的稳定。

第5章标准规范建设

建立健全数字档案标准化体系是企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期间将从数字档案管理的总体目标出发,严格遵循《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办法》、《广东省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工作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各级国家标准、数字档案系统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5.1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应根据档案的珍贵程度、开放程度、利用率、亟待抢救程度、数字化资金情况等因素统筹规划、科学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应遵循ISO/TR 13028和GB/T 20530提出的要求和建议。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数字化前处理、目录数据库建立、档案扫描、图像处理、数据挂接、数字化成果验收与移交等。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保存数字化项目信息、技术环境、数字化各类技术参数等方面的元数据。元数据元素的确定应符合ISO/TR 13028提出的要求,同时,应加强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安全。加工涉密档案时,应按照涉密档案相关保密要求开展工作。

5.2数字档案管理规范

应建立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组织,对数字化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安全保障、技术保障、监督检查、成果验收等,确保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应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工作人员,包括熟悉档案业务并具有较高的调查研究水平和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的管理人员,熟悉相关标准规范并能够为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掌握一定数字化基础知识并熟悉本职工作的操作人员等。应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为强化数字化工作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外聘工作人员的审核。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以有效保障档案安全和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质量。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应包含岗位管理、人员管理、场地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档案实体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通过人员、制度的规范建设,保障数字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

第6章应用功能设计

6.1数据库系统设计

6.1.1数据库选型

目前业界主要的商品化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YBASE、INFORMIX、Microsoft SQL Server、IBM DB2等,通过对本项目用户量、并发量的分析,结合本项目的应用场景,建议采用MySQL作为本次项目建设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6.1.2设计规范

数据库系统建设为本平台建设所涉及的系统的数据源,提供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功能,把平台所需的数据按一定模式、结构组织存储起来,使平台决策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首先满足本项目多源、多专业、多时、多类型、海量异构地理空间信息整合,以及一体化组织和管理与服务的需要。

2)先进性原则:考虑技术进步和今后信息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规范、技术水平、数据库产品选择、设计方法采用先进技术等几个方面。

3)一致性原则: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4)完整性原则: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防止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数据库加入不合语义的数据,对输入到数据库中的数据要有审核和约束机制。

5)规范化原则:数据库的设计应遵循规范化理论,规范化程度过低的关系,可能会存在数据冗余等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或合并(规范化),转换成高级范式。

6)可扩展性原则: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移植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伸缩性和适度冗余。

7)安全性原则: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防止非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或合法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要有认证和授权机制。

6.1.3数据库建设

根据系统的信息资源分析,本次设立4个数据库,具体如下:

(1)档案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集团旗下二三级企业档案所涉及的档案存储位置、档案记录等相关数据信息表等结构化信息数据。

(2)档案资料数据库:用于存储集团二三级企业保存的非结构化档案数据,包括档案的扫描图片、相关的音视频资料等。

(3)用户数据:用于存储系统平台中所有人员的信息、各公司及相关供应商的用户权限、职能分配、用户登录,用户注册等用户信息。

(4)辅助数据:用于存储基础数据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等。

6.2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主要用于对公文(包括收文、发文、内部文件)的管理,其是档案的最主要的来源,其主要包括文件分类、文件归档、报表打印等功能。系统内嵌电子文件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提供自动或半自动鉴定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划定保管期限和预归档功能,能够完成格式转换等基本整理。

6.2.1文件分类

系统根据公文的不同类别,设置了多个分类方式,支持按文件类型(文本、视频、音频、图片)的分类,同时也可按收文、发文、通知公告、政策文件等方式对文件进行归类。

6.2.2文件归档

系统在文件分类的基础上,提供提供自动或半自动鉴定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功能,用户可通过系统自动分类及手工辅助,完成文件的分类归档。在此过程中,可设置对应文件的保管期限。

6.2.3格式转换

系统提供格式转换功能,对于文本文件,可转换成PDF格式进行保存,同时自动关联对应的存档编码以便用户进行检索。

6.2.4文件打印

系统提供对应的文件打印功能,有权限的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打印以供离线使用。系统将记录打印的操作,以便对资源的使用加强安全性监管。

6.3档案管理

6.3.1门类管理

系统提供档案门类归档功能。按照《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的要求,内置对应的门类,并以树状结构进行排列,可支持对文书、音像(照片、录音、录像)、科技等档案门类管理。在此基础上,系统提供新增档案门类功能,新增电子档案门类和实体档案门类具备电子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青岛市区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青岛市档案局(馆) 2003年12月 “淮南子档案业务交流网”整理 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已于2003年8月20日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与当日在国内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行。按照青岛市档案信息化发展计划的总体要求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我市所属12个区市综合档案馆应相继建成数字档案馆,与市数字档案馆组成两级数字档案馆群,建设青岛市“档案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充分共享,资源互相利用,为数字青岛、数字区市、数字园区建设服务,为我市各级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电子公文归档工程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各级档案馆实现现代化管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升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 2001年,国家档案局将青岛、深圳确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试点城市,2002年以来,杭州市档案馆、天津开发区档案馆、江苏电力公司档案馆等也逐步开始试点建设数字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于2002年12月份在深圳召开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现场演示会,2003年8月,青岛市数字档案馆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认为:“该研究课题的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数字档案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应用。课题研究成果在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对数字档案馆的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同日,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在国内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受到了国内媒体的关注,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区市(县)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浙江省萧山区档案馆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包括广东省顺得市、广州市白云区、深圳市福田区和宝安区等在内的档案馆正在积极筹措,有的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山东省济宁市档案局在其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在2006 年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基本建成数字化档案馆的计划,并通过“两办”印发。 二、区市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青岛市建设区市数字档案馆,形成两级数字档案馆群,具有以下优势: 1、环境优势。青岛市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市委、市政府对信息化建设极为重视,并于1996年6月专门成立了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 机中心(正局级事业单位),承担青岛市电子政务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管理职能。“九五”期间,青岛市宏观决策和办公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工程(“金宏工程”)获得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2002年青岛市开始实施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经过多年建设,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四统一分”体制和“强核-辐射”模式,建设了4个应用平台,即网络平台、软件平台、安全支撑平台、政务信息网站平台。其中网络平台上连国家、省办公网络

数字档案室及档案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室》建设方案适用于机关单位、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

目录 一、背景 (1) 二、建设原则 (1) 三、建设目标及内容 (2) (一)建设目标 (2) (二)建设内容 (2) 四、建设方案 (3) (一)数字档案室系统建设方案 (3) (二)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方案 (13) (三)应用及存储体系建设方案 (15)

一、背景 机关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传统机关档案工作面临着机关办公自动化应用、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严峻挑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亟需强化的重要节点。 2015年国家档案局针对机关档案室发布了《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要求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部署工作中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据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标准继续推进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室)示范点建设。数字档案室是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室的“升级版”,是管理机关档案信息、联结机关办公自动化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关键一环。2017年,我公司多次协同各机关档案室建立数字档案室示范单位且赢得了上级主管单位的一致好评。 建设符合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数字档案室,有利于提高机关档案工作水平,维护机关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提升机关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核心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为数字档案馆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以推动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全面、健康、均衡发展。 二、建设原则 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当遵循“资源为先,标准规范,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的原则,统筹规划,积极实施,务求实效。 1.1资源为先。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根本。数字档案室应坚持“资源为王”,着眼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着重于非数字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档案的及时、完整、有效归档,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保证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质量为根本出发点。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该有助于保障数字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有利于数字档案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方便利用。

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理系统简介

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有限公司

目录 一、设计宗旨 (2) 二、系统功能介绍 (2) 2.1系统总体规划 (2) 2.2系统功能列表: (3) 2.3数字化档案采集系统 (6) 2.3.1档案目录整理 (7) 2.3.2档案数字化采集 (7) 2.3.3档案材料审核 (8) 2.3.4系统维护 (8) 2.3.5其他功能 (9) 2.4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9) 2.4.1档案案卷管理 (9) 2.4.2档案材料管理 (10) 2.4.3 档案审核 (11) 2.4.4 信息管理 (12) 2.4.5 系统维护 (12) 2.5 数字化档案网上阅档系统 (13) 2.5.1系统综述 (13) 2.5.2角色说明 (14) 2.5.3档案查阅 (15) 2.5.4消息系统 (15) 2.6 系统前景 (16) 三、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要求(推荐) (16) 附:数字化干部档案查询系统演示操作说明 (16)

一、设计宗旨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随着各行业计算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逐渐显露出一定的弊端,工作效率不高、原件易损等。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干部队伍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实现安全、准确、快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干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干部档案作用、深化档案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能够促进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推进组织部门工作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健全管理体制,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系统功能介绍 该系统是对传统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创新,能够实现对档案及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转递、统计、查阅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并可通过局域网络、组织系统专网实现干部档案的网上浏览和远程查借阅功能。按照干部档案业务工作流程,经过分管领导批准、档案管理人员的授权,单位内部阅档人员可以在各自办公室的计算机上查阅干部档案,外来查档单位可以在阅档室进行登记后,通过计算机查阅电子档案,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阅档。系统全面运行后,可以大大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提升干部档案工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干部档案由传统管理向干部信息研究与利用的质的转变。 2.1系统总体规划 “数字化干部档案管理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信息采集部分、档案管理部分、信息利用部分和安全控制部分。基础数据的来源可从“组织干部管理系统”中得到或通过纸制档案的录入、档案材料的扫描、档案目录数据的导入等多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并可通过单位内部办公平台完成档案信息的批量采集、协同处理,构建网络信息采集协同处理平台。档案管理部分包括:档案案卷管理、档案材料管理、档案审核及系统维护功能。信息利用部分可完成档案的统计、查询、网上阅档等功能。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目标及内容 (3) 三、建设方案 (4) (一)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4) 第一节系统管理 (4) 第二节档案收集 (6) 第三节档案整理 (8) 第四节档案管理 (10) 第五节档案利用 (10) 第六节档案借阅 (11) 第七节审批流管理 (12) (二)企业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方案 (12) 第一节工作内容 (12) 第二节工作标准 (13) (三)应用及存储体系建设方案 (15)

一、建设背景 什么是档案?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然迎来了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的,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越来越重视档案,越来越重视档案的保存、利用及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早在2000年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文件。 2017年9月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企业有形资产的凭证和无形资产的组成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懂得档案的重要性,懂得档案信息化的价值,纷纷加入了建设“企业数字化档案馆(室)”的队伍档案中。 二、建设目标及内容 (一)建设目标 通过企业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实现企业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开发共享服务能力,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内容 1、建设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系统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固化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的自动化管理,档案的收、管、存、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 2、建设企业档案数据资源库 通过对企业各类信息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归档和对纸质等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以数字形式存储各种档案信息,并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 3、建设应用及存储体系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网络环境、扫描设备、服务器、存储和应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doc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和愿景 根据学校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在国家级示范校的基础上,立足东丽,面向天津,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工学结合高要求、专业建设高品位、教育教 学高质量、就业服务高水平、学校发展高效益”的五高目标,“十三五”末期实现学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跨越,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本期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将我校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中职数字化校园,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 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使之成 为一个全面、集成、开放、安全的信息系统,成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实训和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对外交流。通过项目建设,使全体师 生提高信息化思维能力,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遵守信息化交往规则,发展信息化职业能力。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 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便捷的数字化 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 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手册

系统概述 档案信息化的起步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引入,我国档案界开始尝试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较大程度的增加,档案部门配置的信息化设备越来越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法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然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迅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很多用户单位仍然在使用着单机版的档案类管理软件。这些档案类管理软件在功能上不够完善,在运行上不够稳定,在对档案的处理速度和精度方面,远远不及网络版的档案管理软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管理需求。 《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是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网络版的档案管理软件,该软件的设计遵循国家档案局(馆)的相关规范、标准,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数据安全性高,极大提高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速度。 公司介绍 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软件开发商,已通过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认定、CMMI L3软件开发成熟度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以各类管理软件研发和软件系统集成为主营业务。 解决方案 国子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立足建设一个区域性、开放型的文件、档案信息中心,为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数字化的网上档案管理、查询、服务。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进行收集、组织和规范化再加工,并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通过网络提供高速的多媒体信息存取服务,有效提高档案部门信息化工作。 国子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是以分布式的海量数据支撑,基于智能检索技术和高速宽带网络技术的大型开放、分布式信息库,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主机系统、扫描技术、网络系统、存储技术和安全管理体系,使档案工作提高到全新的管理模式,为用户带来显著的管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二○一六年十月

第一章系统简介 第一节研发背景 随着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档案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同。另外,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人们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提高。这样,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更高的问题。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面临着如下新的应用需求和挑战: 档案类型繁多、层出不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管理的档案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几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所有的档案信息,包括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这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几乎要包容所有的档案实体类型和电子档案类型,并能管理好。同时,还要适当兼容将来可能出现的档案实体类型和电子档案类型。 信息档案化。各行各业的大多数单位都建立了各种信息系统,但在经过一定的产生和利用后,这些系统中的信息累计得越来越多,这些信息系统的电子信息的出口却是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按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归档到档案管理系统中。 企业级应用。在较大的集团化行业或单位中,存在着多级单位管理和跨地域单位管理的要求,因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管理某一具体单位的封闭的系统,而应具有跨地域管理全集团、全行业的能力。 开放性应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的管理系统,它应是整个信息化平台中的重要应用系统。它需要与几乎所有的信息系统、尤其是业务系统进行一体化联接,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共享。因而,要求档案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数据兼容能力。 档案管理工作前移,为现实工作服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被认为是起到保管过期资料的作用,而被要求深入到各个业务过程中,从信息的产生阶段和现行阶段就介入,以便为现实工作服务。这样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前移,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新应用要求和新技术集成。随着档案管理应用需求的不断深入,需要集成进入更多的新技术成果。这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集成新的应用技术。 异构数据海量存储。在档案管理围不断扩大、应用不断深入的同时,不得不面临日益增长的海量档案数据的存储问题,并且这些档案数据是异构的多种类型的。因而,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灵活高效的存储体系结构。 针对上述出现的新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在总结17年档案管理软件开发经验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之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发了针对

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张店一中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淄博市政府《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意见》和《全市高中学校提报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张店一中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张店一中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我校现制定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德军 副组长:毕庆才赵光王家刚 组员:陈浩房辉刘爱平刑善岳吴长春崔金平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现有机房3个,分别兴建于2010年和2011年,目前设备完好率达99%,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保障。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100M),并已保证信息点公布到每个教学、活动、办公场所。专用服务器2台,分别用于校园办公平台和FTP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2个,所有普通教室中全部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拥有生化探究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室。 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办公平台。学校现有蠡风校园办公平台一套,已开发使用了部分功能,实现了通知信息发布、教师签到、教师备课、教师教研、业务交流等数字化,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为止我校为所有专任教师每人配备了1台笔记本电脑。相关功能科室还配有办公电脑和打印机。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 1.总体要求 1.1概述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

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合理适用、稳步实施。要重视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功能需求,以确保系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研究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重大项目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要求,引入监理机制,对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1.3 建设目标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其中,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分阶段推进,有步骤实现。 1.4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 l )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高校版用户操作手册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高校标准版用户操作手册 上海新影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九月

目录 一、立卷归档 (3) 二、馆藏加工 (10) 三、档案管理 (11) 1、档案审核 (11) 2、档案鉴定 (12) 3、档案统计 (16) 3.1 馆藏统计 (16) 4、三性检查 (17) 三、档案服务 (17) 1、档案查询 (17) 1.1 基本查询 (17) 1.2 高级查询 (18) 1.3 通用查询 (21) 1.4 全文查询 (22) 1、档案利用 (25) 2.1 借阅登记 (25) 2.2 借阅审批 (27) 2.3 借阅管理 (28) 3、档案打印 (29) 四、系统配置 (31) 五、系统管理 (38) 1、用户管理 (38) 1.1 部门维护 (38) 1.2 人员维护 (39) 2、权限定义 (41) 2.1 数据权限 (41) 2.2 系统权限 (41) 2.3 档案门类权限 (43) 2.4 角色管理 (43) 2.5 用户角色赋权 (44) 3、数据管理 (44) 3.1 数据备份 (45) 3.2 数据还原 (45) 4、代码维护 (46) 5、操作日志 (47) 六、结束语 (49)

一、立卷归档 功能介绍 立卷归档:各个单位或部门用本单位的账户登录系统,对本单位或部门的档案进行预立卷操作,由原来的纸质立卷变为数字立卷,便于管理和查询。 1.1当你点击立卷归档时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画面: 1.2 选择你要录入的档案门类点击进入,例如点了‘教学’如图所示:

1.3 接着点击你要录入的档案这里点‘教学综合’作为例子,点击后出现如图所示: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恒智科技发展

目录 建设背景 (3) 建设目标及容 (3) 建设方案 (4) 一)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4) 第一节系统管理 (4) 第二节档案收集 (7) 第三节档案整理 (10) 第四节档案管理 (12) 第五节档案利用 (13) 第六节档案借阅 (14) 第七节审批流管理 (15) 二)企业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方案 (15) 第一节工作容 (15) 第二节工作标准 (16) 三)应用及存储体系建设方案 (18)

、建设背景 什么是档案?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然迎来了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的,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越来越重视档案,越来越重视档案的保存、利用及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早在2000 年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文件。 2017 年9 月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企业有形资产的凭证和无形资产的组成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懂得档案的重要性,懂得档案信息化的价值,纷纷加入了建设“企业数字化档案馆(室)”的队伍档案中。 二、建设目标及容 (一)建设目标 通过企业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实现企业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开发共享服务能力,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容 1、建设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系统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固化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的自动化管理,档案的收、管、存、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讨论稿) 一、课题名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常重视,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个独立章节(第十九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源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独特的、难以估量的强大的数字技术优势。这种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在改变着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加工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使人们生活在数字地球的环境中了。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学方式变革、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倍增机。 (二)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纷纷开展校园层面的信息化推进计划。 美国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发布数字校园报告;2007年进行数字校园趋势调查;2010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助力下的学习”发展计划,将关注点放在了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及有效评估上。美国作为世界所公认的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其1.强调泛在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2.重视数字化学习和在线学习;3.标准化政策与多元化的实施;4.加强家校间的连通性;5.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及配套政策措施。 英国于2009年6月推出《下一代学习宪章》,确定了下一代学习的目标,提供了学校的自我评估框架及评估工具。英国是欧洲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最突出的国家,其1.重视数字化管理与评价;2.强调在线课程的应用;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的紧密结合;4.注重对外开放式校园的建立。 新西兰是近些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之一,以学校为教育信息化主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一、项目背景及信息化现状 (一)项目的建设背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德清县国土资源局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各类介质的原始材料,主要以纸制档案为主,由于工作中需要经常查阅相关的档案,这种以纸张介质为载体的档案查阅耗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将这些不同介质的原始材料实现数字化转换和处理,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管理及信息的共享。 目前德清县国土资源局不仅需要解决纸制材料的数字化转换和处理,还需要对数字化的电子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方便的档案查询和利用。 因此,本项目所用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要求具有极强扩展性并能适应各种复杂需求的档案解决方案,对档案扫描、档案管理、档案查询等功能,可以利用系统自由定义功能定制。 档案管理系统需要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基础上,利用数字手段,以高度有序的综合档案管理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以高速带宽通信网络为技术设施的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其功能涵盖对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数字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海量存储、归档、组织、发布、利用、管理全过程。包括统一平台基础之上的多个分布式的、大规模的、具有可互操作的电子档案资源管理系统。 (二)德清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建设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网络平台建设结合基础应用开发的技术路线,经过几年的建设,德清县国土资源局已经建立了包括6台IBM服务器、1套EMC光纤磁盘阵列、1套磁带库及由思科网络设备组成的高性能千兆局域网络。 二、项目内容 德清县国土资源局本次档案信息化建设招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内容,进行统一招标: (一)德清县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定向开发 (二)德清县国土资源局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电子文档信息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山东东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和各模块的设计 (1) 1.1总体功能设计 (1) 1.2信息管理 (4) 1.2.1 数据录入 (5) 1.2.2 文件上传、下载 (6) 1.3日常管理 (7) 1.3.1 检索查询 (7) 1.3.3 统计报表 (8) 1.4视频资料管理 (10) 1.4.3 媒体文件资料管理 (10) 1.5系统设置 (11) 1.5.1 建立符合用户要求的文档管理结构 (11) 1.5.2 对现有文档管理系统的其他设置 (12) 1.6系统安全 (13) 1.6.1 用户管理 (14) 1.6.2 角色管理 (14) 1.6.3 权限管理 (14) 1.7日志管理 (17) 1.8数据存储和备份 (18) 1.8.1 数据存储 (18) 1.8.2 数据备份 (20)

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和各模块的设计1.1总体功能设计 如图所示:

电子文档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如上面的系统逻辑架构,根据文档管理工作的分工不同分为:信息采集、日常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系统设置、软件接口六个部分。 其中信息采集、日常管理和信息服务三部分包括了用户文档信息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实现了文档信息的收集整理、日常管理和利用服务的网络化和电子化。 信息采集主要负责文档信息的整理、编目与电子文件的自动挂接,完成文档信息的收集、录入和数字化工作。 日常管理部分主要完成电子文档的鉴定、销毁、移交、编研、征集等工作,同时可以辅助实体管理、形成文档的目录、进行借阅、利用、统计等管理工作。 信息服务主要通过简单方便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快捷的文档信息服务。 系统安全则充分保证了文档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使对电子文档信息的安全管理能够控制到每一具体功能操作和每一具体文件。 系统设置部分为用户搭建符合自身文档信息管理需要的文档管理结构提供了定制工具,可以让用户自己量身定制本单位的文档管理结构,无论是从眼前,还是从长远考虑,都将比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设计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达到国一流,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 1、环境数字化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Ucenter泛学校,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管理数字化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教学数字化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4、产学研数字化 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范本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范本 第1章数字档案馆介绍 我们所要建立的数字档案馆既不是模仿纸质档案为主体的实体档案馆,也不是将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形成的封闭的档案信息库,而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基础上,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高度有序的企业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为企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 根据档案界有关专家学者对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以及我们的认识,企业数字档案馆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馆藏资源数字化 数据是数字档案馆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反映,所以数字档案馆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不仅有文字、图像,还有声音等多媒体介质,因此,数字档案馆除了现已存在的电子文件以外,还必须将馆藏的实态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永久的存储在服务器的磁盘、光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中。 档案信息结构标准化 应该说信息结构标准化既是馆藏信息数字化的基本依据,又是档案信息能否方便快捷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将要引进比较复杂的元数据的概念和很多

新的数据处理技术,比如: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迁移技术等等。这就要求档案信息结构的标准化。 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 网络化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实现信息利用的社会化,首先必须实现网络化,这是个重要的基础。同样,由于数字档案馆是在网上运行的,因此,宽带高速网对档案信息的迅速传递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条件。目前,支持数字档案馆的网络技术主要有:局域网技术,internet技术和intranet技术。考虑到档案信息不同于图书或其他信息,其传递的范围要受到密级的限制和访问权限的约束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在许多场合使用局域网技术和intranet 技术较为稳妥。 生成空间虚拟化 由于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群体概念,是由一个部门、单位乃至一个地域的众多档案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的联合体,通过网络实现跨库互动查询,达到使用信息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改变了存在的性质和方式,延伸了传递的途径和条件,拓宽了使用的环境和范围。这也正如部分档案学者指出的那样:通过网络的连接,传统档案馆被分成两类:一类是信息资源档案馆,一类是终端档案馆,前者为数字档案馆提供信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方案书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方案书

目录 方案背景 (3) 一设计目标 (3) 二设计理念 (5) 三系统特点 (5) 四功能介绍 (7) 1登陆界面 (7) 2系统界面布局 (8) 3功能说明 (8) 3.1全宗管理 (8) 3.2档案录入 (9) 3.2.1立卷归档 (11) 3.2.2以件归档 (17) 3.3档案整理 (18) 3.3.1档案整理流程 (18) 3.3.2鉴定及回收站 (21) 3.3.2.1档案保管期限鉴定 (21) 3.3.2.2密级鉴定 (23) 3.3.2.3档案回收站 (23) 4档案检索 (24) 4.1直接检索 (24) 4.2组合检索 (26) 4.3定制检索 (28) 4.4系统条件 (29) 4.5未归档检索 (29) 5档案统计 (30) 5.1 档案数量统计 (30) 5.2目录数量统计 (32) 5.3档案利用情况统计: (33) 6档案借阅 (33) 6.1借阅审批 (34) 6.2我的借阅 (35) 7档案保管 (35) 7.1库房温湿度登记 (35) 7.2八防管理 (36) 7.3存放位置索引 (36) 8资料管理 (37) 8.1资料管理 (37) 8.1.1目录管理 (37) 8.1.2资料录入 (38) 8.1.3资料回收站 (39) 8.2资料借阅审批 (39) 8.3我的借阅 (40)

9数据处理 (40) 五系统技术架构与平台设计 (41) 六系统运行环境推荐 (42) 七技术服务与支持 (43)

方案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档案管理单位通过采用先进的档案保存及维护技术,从硬件条件提升了档案的保存、维护能力,但与此对应的是,面对累积得越来越多的档案资料,档案管理单位苦于昂贵的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成本以及档案存放空间场所的限制,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采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更是出现了下列常见的“难题”: 1.频繁的档案原件借阅调用,使得档案原件面临“消耗性”损毁或破坏的问题。 2.传统人工管理档案的方式由于档案资料的累积,尤其是在面临大容量档案库的情形 下,更加凸显工作效率较低的难题。 3.对于多种类档案的保管,存在检索效率低下,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4.涉及档案资料安全部分,可能存在只想授权某个范围内人员许可检索、查阅、调用, 而现实中无法严格区分界定上述权限设置。 5.传统档案管理以及借阅受制于地域限制,无法满足跨区域异地档案申请检索、查阅、 调用功能。 档案管理系统即是在这一背景下而开发,系统采用java技术开发,基于成熟稳定Struts MVC框架,,采用Spring为中间层,以ibatis作为持久化层;设计和架构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灵活地需求变动功能。 本档案管理系统可使档案管理单位档案管理的运行体系更为系统化,同时,以档案的归档、保存、维护、借阅为主线来驱动的档案管理流程将更为高效、便捷;由于系统采用了网络无纸化办公模式,在节省了办公成本的情况下,还减轻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提升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档案管理系统也为档案利用对象提供了更为简洁的档案借阅体验,提高了档案利用的满意度。 一设计目标 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为了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流平台,在规范化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前提下,实现档案及文档信息最大化有效利用,从而为各项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参考信息。 本系统具体设计目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电子文档信息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山东东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和各模块的设计 (1) 1.1总体功能设计 (1) 1.2信息管理 (4) 1.2.1 数据录入 (5) 1.2.2 文件上传、下载 (6) 1.3日常管理 (7) 1.3.1 检索查询 (7) 1.3.3 统计报表 (8) 1.4视频资料管理 (10) 1.4.3 媒体文件资料管理 (10) 1.5系统设置 (11) 1.5.1 建立符合用户要求的文档管理结构 (11) 1.5.2 对现有文档管理系统的其他设置 (12) 1.6系统安全 (13) 1.6.1 用户管理 (14) 1.6.2 角色管理 (14) 1.6.3 权限管理 (14) 1.7日志管理 (17) 1.8数据存储和备份 (18) 1.8.1 数据存储 (18) 1.8.2 数据备份 (20)

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和各模块的设计1.1总体功能设计 如图所示:

电子文档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如上面的系统逻辑架构,根据文档管理工作的分工不同分为:信息采集、日常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系统设置、软件接口六个部分。 其中信息采集、日常管理和信息服务三部分包括了用户文档信息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实现了文档信息的收集整理、日常管理和利用服务的网络化和电子化。 信息采集主要负责文档信息的整理、编目与电子文件的自动挂接,完成文档信息的收集、录入和数字化工作。 日常管理部分主要完成电子文档的鉴定、销毁、移交、编研、征集等工作,同时可以辅助实体管理、形成文档的目录、进行借阅、利用、统计等管理工作。 信息服务主要通过简单方便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快捷的文档信息服务。 系统安全则充分保证了文档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使对电子文档信息的安全管理能够控制到每一具体功能操作和每一具体文件。 系统设置部分为用户搭建符合自身文档信息管理需要的文档管理结构提供了定制工具,可以让用户自己量身定制本单位的文档管理结构,无论是从眼前,还是从长远考虑,都将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