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模拟试题

新课程模拟试题

新课程模拟试题
新课程模拟试题

教师招聘新课程全真模拟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的呈现方式、方式和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分)。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分)。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2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分)。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第三,结合教学实践(2分)。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125页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分)。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2分);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6分)。

五、论述题(15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160或142页

要点:(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体差异(3分)。(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5分)。(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其特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5分)

教师招聘新课程全真模拟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

1、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以()为主的学习活动。

2、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和(),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但不是科学学习的惟一模式。

4、科学课程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

)和()的整合。

5、()、()、()等都应成为科学课程评价的主体。

6、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和()。

7、科学探究大致涉及()、()、()、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8、科学知识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与()。

9、在组织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然后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有()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10、对科学探究结论果的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来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1、学生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包括对待()、对待()、对待(),对待()四个方面。

12、生物除了动物、植物还包括()、()。

14、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也可以是()。

15、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1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和()。新课程大力提倡()。

17、科学课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机()。

18、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和()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三大资源。

19、科学教育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小学以上要按国家仪器配备目录()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

二、简答题。

1、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2、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3、科学课程的内容包括那五个方面。

4、在科学课目标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

5、科学教育中如何利用和开发学校课程资源。

三、论述题。

1、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2、首次提出“科学素养”概念的是美国“2061计划”的第一篇报告(《 _ ___》)。

4、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是科学课教育的最根本任务。

5、科学教育要()是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各国最统一的原则。

6、()是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科学教育的根本。

7、最终组织和选取学生活动的支配原则是()。

8、哲学家苏格拉底把教育过程比作婴儿出生,教师的作用就是(),学生才是教育的真正主体。

11、科学教学要改革传统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列为科学教学的重点。

19、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定位是()。

20、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对学生探究结果的()上。

22、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和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

23、学生的探究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领悟()的各种活动。

二、判断题。

1、小学科学教育提倡让学生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

2、新课程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就是要大力倡导发现式学习。()

3、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直接的“授受式学习”也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4、在教学方式中,探究式是先进的,授受式是落后的。()

5、科学探究就是强调动手做。()

6、科学探究主题是事先教师确定或设计的,不应该有例外主题的产生。(

7、科学教育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科学素养,它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2、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科学素养

3、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4、为什么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5、什么是科学探究,说说科学家与学生科学探究的区别与联系。

6、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7、科学教育如何启发儿童的创造精神

8、为什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

四、论述题。

试述学生小学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策略。

教师招聘新课程全真模拟测试题(三)

一、填空

1、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3、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4、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5、、科学计算已经和理论、实验共同构成当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

6、数学课程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①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反映公民的数学需求。②课程内容的呈现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7、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数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明确了“学生为什么学数学”、“学生应当学哪些数学”和“数学学习将给学生带来什么”等有关数学课程的基本要素。

8、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文化素养。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课程管理体制。这***课程是()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2、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3、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4、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

(×改成必修课)

5、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6、诚信既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础性道德,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而学校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场所。(×改成重要场所)

1、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

2、提倡选择性学习是日本数学课程的一大特色……(√)

3、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

4、数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5、“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

四、多项选择题10%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 、组织者

B 、引导者 C、合作者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六项具体目标有:转变课程的功能、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B C)。

A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B、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

C、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3、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AB)

A、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B、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C、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

4、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ABC)。

A、概括性 B 、问题性 C 、相似性

5、数学基本能力分为(ABC)

A、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四、名词解释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应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探究学习:即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就是指:学生对符号的意义理解和对符号运用的能力。

五、简答9%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新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三、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①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②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

③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3、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特点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开放性。

③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六、分析题

(一)判断分析题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没有实质改变。

重要的是要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标准》在这一方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

第一、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第二、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三、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二)举例分析题

你能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举一些例子、谈谈你的想法吗

误区一:教学开放过度

实例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做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

误区二:合作流于形式

实例课堂上,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误区三:评价滥用失真

实例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反思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误区四:手段成为束缚

实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突然,教师操作出现了错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顿时,学生鸦雀无声。教师抛出求救的目光,专职电脑老师赶紧跑上去,摆弄着鼠标。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课仍是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

反思现在的课,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品位就低了。

选择

1 1983年提出面向()()(来)

2 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

3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孟子荀

子老子孔子

4 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

5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服务政治发展经济培养人提高升学率

6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态

度创新方法创新能力

7 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布鲁纳布鲁姆加涅

8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

9 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

10 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

11 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叶圣陶陶行知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

12 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

13 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奥苏贝尔杜威施瓦布

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认知学徒式、随机访取式和()

二、判断

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F )

2、中心教育不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且要提供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F )

3、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T )

4、“以人为本”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容(T )

5、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T )

6、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F )

7、生活教育回归之时,也是教育真正走向振兴之日(T )

8、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多搞小制作、小发明活动(F )

9、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民主,但不能完全否定教师的权威作用(T )

10、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F )

1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T )

12、今天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就是因为过去科学教育过头了,要让人文教育超过科学教育(F )

13、“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要在教育与生活之间划上等号(T )

14、今天的我国的活动课程也就是过去杜威主张的那种活动课程(F )

15、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所以我们主张建立无批评的学校(F )

16、先进的信息技术普及化将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消亡(F )

17、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多年师从杜威并深受其影响,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不是杜威理论的翻版(T)

18、尊重的教育要求尊重教师的个性(T )

19、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的来源(T )

20、加德纳认为: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F )

三、简答题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沉浸在那种境界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

3.)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掌握和应用创新技法的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人格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创新性人格为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人格的生成,创新人格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2、你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收到了哪些启示

答:(1)现实的教育必须现实生活的变化。

(2)教育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发挥简化、净化和平衡的功能,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融入现时的社会生活,

(3)教育本身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更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见够理想生活的活动。

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

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两条: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尊重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规律。前者又包括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与政

治经济相适应。后者是指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还包括在微观上尊重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具体规律,指存在于教育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活动之间的规律,如德育过程、体育过程、智育过程等的规律。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尊重的教育强调尊重教育深层的各个方面的规律,特别是教学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

尊重受教育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尊重学生的权利。

再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最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

3)、尊重教育者

我们这里谈的教育者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者——教师。尊重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尊重教师的劳动。其次,尊重教师的权利。

再次,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最后,尊重教师的个性。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尊重的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受教育的自尊,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每一分成长的能力,并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受教育者的自尊包括自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

教育者的自尊,就是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包括: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尊重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以及自己对尊严的恪守。

5、如何处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统一性

1)、“尊重的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理念

“尊重的教育”是一种理念,并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并不是像智育、德育、体育等各育一样是独立的教育形式,而是从观念上统领各育,指导整体的教育实践。

2)、平等是尊重的教育实现的前提

尊重是一视同仁的,并无层次划分。尊重的理念一旦根植于心,就会对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持尊重的心态,不应因被尊重者的年龄、背景等客观条件而改变。

3)、尊重不等同于放任

尊重是有底限的,并非无边界。尊重可以尊重一切生命个体,但并非纵容被尊重对象的一切方面。它还有一个价值引导过程,要坚持尊重与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尊重的教育既信任儿童的力量和能力,尊重他们的活动和活动成果,帮助与扶持他们,但也要把他们当作正在发展中的人来看,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对人的终极尊重。

四、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新理念p263-265)答:(一)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其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答:(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观念决定行动,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创新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创新注重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情感、人格及个性。

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应有高尚的道德、教育的爱、对学生的责任感、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

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才。

②要谨慎地使用学生档案袋中的各项资料,并且对于同事所提出的其他意见,也要小心地采纳。

③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

④要经常仔细地自我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上有差别。

⑤如按能力实施分组教学,要不断检视学生在分组中的位置,以便随时更动。

⑥要尽量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⑦在实施奖励时,务必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可因学生来自不同种族、群体、社会阶层、男性和女性等而有不同的对待。

⑧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觉察到了自己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检视,随时修正。

2.自主性原则

3.探索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

7.启发性原则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为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和创造各种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一项自觉选择与行动。以训练发散思维来培养青年人的创造力。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在课程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要渗透创新教育的要求,处处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五)解放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应有的自由支配时空,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生成,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目标。

(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记忆、理解、运用、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交*、渗透与融合。设立相应的综合课程,通过综合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从多维的视角来思考问题。

(七)开设创新课程

在创新课程的开设方面,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的规律,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教育教学的特点,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精心设计,使之丰富,各具特色,并注重实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从间接的体验中得到对创新的初步认识和启迪。

(八)重视家庭的影响

家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好的家庭环境

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有利于创新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目标、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

一级WINDOWS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级WINDOWS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05-11-01来源:网友评论0 条进入电脑报知道 一、选择题 1、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______。 A、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B、计算机的可靠性 C、计算机的可运行性 D、计算机的可扩充性 2、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中,PROM是______。 A、可读写存储器 B、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3、按16×16点阵存放国标GB2312-80中一级汉字(共3755个)的汉字库,大约需占存储空间______。 A、1MB B、512KB C、256KB D、128KB 4、WPS、Word等字处理软件属于______。 A、管理软件 B、网络软件 C、应用软件 D、系统软件 5、在各类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分时系统是一种______。 A、单用户批处理操作系统 B、多用户批处理操作系统 C、单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 D、多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 6、配置高速缓冲存⑵?Cache)是为了解决______。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B、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7、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______。 A、文档 B、语言 C、程序 D、系统 8、下列术语中,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______。 A、速度 B、可靠性 C、分辨率 D、精度 9、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______。 A、主板 B、CPU C、内存储器 D、I/O设备 10、若在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右边加两个零形成一个新的数,则新数的值是原数值的______。 A、四倍 B、二倍 C、四分之一 D、二分之一 11、计算机病毒是一种______。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 B、游戏软件 C、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 D、能传染的生物病毒 12、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______。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 13、在Word的编辑状态,共新建了两个文档,没有对这两个文档进行“保存”或“另存为”操作,则______。 A、两个文档名都出现在“文件”菜单中 B、两个文档名都出现在“窗口”菜单中 C、只有第一个文档名出现在“文件”菜单中 D、只有第二个文档名出现在“窗口”菜单中

最新初级药士考试试题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初级药士考试试题药士专业知识模拟 试题及答案

2011初级药士考试试题_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A1型单选题,题干以论述题形式出现,或为叙述式,或为否定式。答题时,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肯定或否定1项,作为正确答案。 1、氯苯那敏常与下列哪种酸成盐后供药用 A.盐酸 B.枸橼酸 C.马来酸 D.硫酸 E.醋酸 答案:C 2、肾上腺素的氧化变色是因为含有 A.酚羟基 B.巯基 C.芳香伯氨基 D.醛基 E.羧基 答案:A 3、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是为了防止 A.水解 B.氧化 C.差向异构化 D.聚合

E.吸收二氧化碳 答案:B 4、氯贝丁酯为 A.抗高血压药 B.抗心绞痛药 C.降血脂药 D.抗心律失常药 E.强心药 答案:C 5、遇高温或撞击有爆炸性的药物是 A.硝苯地平 B.硝酸异山梨酯 C.盐酸普萘洛尔 D.氯贝丁酯 E.卡托普利 答案:B 6、复方新诺明中含有的磺胺类药物是 A.磺胺嘧啶银 B.磺胺嘧啶 C.磺胺嘧啶钠 D.磺胺甲噁唑 E.磺胺醋酰钠

答案:D 7、磺胺类药物遇光易氧化的功能基是 A.芳香伯氨基 B.苯环 C.磺酰胺基 D.嘧啶环 E.异噁唑环 答案:A 8、诺氟沙星属于下列哪类抗菌药 A.异喹啉类 B.季铵盐类 C.喹诺酮类 D.重金属类 E.磺胺类 答案:C 9、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指 A.95%(ml/ml) B.85%(ml/ml) C.75%(ml/ml) D.100%(ml/ml) E.50%(ml/ml) 答案:A

10、异烟肼为 A.镇痛药 B.抗真菌药 C.抗结核药 D.抗高血压药 E.抗酸药 答案:C 11、可用于药物制剂或食品防腐剂的是 A.水杨酸 B.苯甲酸 C.氧化锌 D.苯扎溴铵 E.高锰酸钾 答案:B 12、属耐酶青霉素的是 A.青霉素V钾 B.氨苄西林钠 C.苯唑西林钠 D.阿莫西林 E.磺苄西林钠 答案:C 13、下列哪类抗生素具有如下基本结构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案例分析题二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案例分析题二

第一套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案例分析 11、[案例]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

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12、[案例]会了,能够“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她,她稍有收敛。过了一会她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她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

霍市一小教师基本功达标测试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 )整体设计,根据( )、( )、 (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 )和( ),掌握最基本的( )。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 ( )”。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模拟试题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模拟试题 听力(略)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第二部分 单项填空第一节 并在阅读下面的句子和对话,从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答题卡将该项涂黑。26. He is badly ill. We must _____ a doctor at once. C. send away B. send for A. send to . last year27. The hospital _______ C. has been built B. was built A. built into the classroom, the teacher _____something on the blackboard. came28. When I C. wrote A. is writing B. was writing 29.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ll? -- C. Once a week A. Since last week B. A week ago 30. Everybody is here _____Mike. C. except B. and A .not understand the passage ___ there are a few new words in it. 31. We don'tC. because B. unless A. and 32. The TV set is very nice. How long have you _______it? C. taken B. had A. bought 33. --- Shall I get one more apple for you, Dad? ve had enough. '---Thanks, but you _______. It C. needn' A. may not B. must not 34. --- _________is your shirt? --- It is 100yuan. C. How long B. How much A. How many 35. He is _______kind an old man that all the children like him. C. such B. so A. very this 36. Either Jim or Sam ______going to help the farmers with the orange harvest afternoon. C. is B. were A. was . 37. We have studied for two hours. Let's stop A. have a rest B. to have a rest C. having a rest 38. We won't go to Great Wall if it ________tomorrow.

深圳市2019年小升初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深圳市 2019年小升初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语文——————————— 2 数学——————————— 8 英语———————————15 科学———————————22 品德与社会—————————27

2019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请小朋友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勾勒.(1ēilè)目的.(dì de)漫.卷(juǎn juàn) 束.缚(sùshù)碣.石(jié xiē)氧.气(rǎng yǎng) 2. 看拼音写词语。(6分) zāo gāo() dǎo méi () tǎn tè bù'ān()xīmiè() qī zi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3. 查字典。(3分) 益: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 )画。 “益”的字义有:①增加;②利,有好处的;③更。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应选哪种解释? 延年益.寿( ) 良师益.友( ) 4. 选词填空。(4分) 挺立屹立耸立矗立 (1)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 (2)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3)发射塔架高高地( )在航天发射场上。 (4)他虽然年老体弱,但依然( )在抗击手足口病的第一线上。 5. 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意。(4分) (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10下, 11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

新课程案例分析题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案例类试题大全(一) 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得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得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得原话吗?”老师与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得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您得意见很好,用自己得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得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得做法。 [参考答案] 师生平等关系得形成就是课堂民主得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得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得帮助者与学习得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得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与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与谐得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2、[案例]"不就是果敢,就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得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得特点,而就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得行为就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就是歌颂猎人得,学生却痛斥猎人得猎熊行为,这就是教师所始料不及得。可喜得就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得面提出不同得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就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得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得观点。问题:请对这位教师得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得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得答案,而就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得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得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就是准、惟教参就是准得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得教学行为得转变. 3、[案例]"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得诗句”五岳归来不瞧山,黄山归来不瞧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得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得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得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得形成. 4、[案例]"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得作业吧!” 一位一年级得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您回家后把今天与小白兔一起碰到得趣事讲给您最喜欢得人听.(2)您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得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您.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得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得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我们按课改得理念与要求,重新认识作业得意义,并赋予作业新得意义与价值,充分体现作业得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与科学性. 5、、[案例]”坐下”三例 同就是学生被教师得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得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得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她? 3、教师丙:(微笑、与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得内容,当时您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就是怎样回答得?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得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瞧来,您就是很棒得!

新课程理念模拟试题

新课程理念模拟试题 一.填空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核心目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4.教师观(①教师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②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 变为课程的建构者,③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创造思维的培育者;④由 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⑤由评判学生成绩的法官,转变为学生成长 的促进者;⑥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 者(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者,人生的引路人),从与课程关系上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在对待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 发提高自己。)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6.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 7.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8.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主要内容是(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技术与教育)。 9.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 发展,承认学生之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 定性评价)。 10.对教师评价(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年念,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是否 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 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书匠”向“教 育家”的转化。) 11.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笔试模拟试题第一套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笔试模拟试题一套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1.5分/题,共30分) 1.促使计算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的根本原因是( C )。 A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 微机出现,计算机走向家庭 C 计算机自身的特点 D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计算机中的运算器能进行( B )。 A 加法和减法运算 B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C 加、减、乘、除运算 D 字符处理运算 3. 计算机软件是指所使用的( D )。 A 各种程序的集合 B 有关的文档资料 C 各种指令的集合 D 数据、程序和文档资料的集合 4.微型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连接CPU、存储器和外部设备。总线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 A )。 A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B 数据总线、信息总线和传输总线 C 地址总线、运算总线和逻辑总线 D 逻辑总线、传输总线和通讯总线 5.下例哪个数最大( A )。 A (10101111)2 B (210)8 C (AC)16 D 170 6.在计算机系统中,CAD表示( B )。 A 辅助教学 B 辅助设计 C 辅助测试 D 辅助制造 7.存储一个24*24点阵的汉字需要( C )字节存储空间。 A 32 B 48 C 72 D 128 8. 获取指令、决定指令的执行顺序,向相应硬件部件发送指令,这是( B )的基本功能。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内存储器 D 输入/输出设备 9. Visual BASIC是一种( D )的程序设计语言。 A 面向机器 B 面向过程 C 面向事件 D 面向对象 10.Windows系统所提供的剪贴板,实际上是( E )。 A 一段连续的硬盘区域 B 一段连续的内存区域 C 一个多媒体应用程序 E 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工具 11.在MS DOS及Windows系统中,操作文件时使用通配符的作用是( A )。 A 便于一次处理多个文件 B 便于识别一个文件 C 便于给一个文件取名 D 便于保存一个文件 12.在Windows系统中,若在某菜单中有淡字项,则表示该功能( C )。 A 一般用户不能使用 B 将弹出下一级菜单 C 其设置当前无效 D 用户当前不能使用 13.若需将WORD系统的“打开”对话框以图形方式置于当前编排的文档中,应先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功能,进入其对话框后按( C )键,将其复制到剪贴板中,再重新回到编辑状态下,光标定位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 A Print Screen B Ctrl+Print Screen C Alt+Print Screen D Shift+Print Screen 14.在Excel系统的工作表中,当前单元格只能是( A )。

人力资源考试模拟题及其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考试模拟题 1-5题 A人才资源 B培训 C评价中心技术 D失业保险 E劳动合同 F是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在这种程序中主试针到特定的目的与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技术评价被试的各种能力。 G使那些不是自愿失去工作的员工在没有工作期间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 H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I是帮助员工获取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开的的重要工作。 J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1、A AF ( ) B AG ( ) C AH ( ) D AI ( ) E AJ (√ ) 2 A BF ( ) B BG ( ) C BH ( ) D BI (√ ) E BJ ( ) 3 A CF (√ ) B CG ( ) C CH ( ) D CI ( ) E CJ ( ) 4 A DF ( ) B DG (√ ) C DH ( ) D DI ( ) E DJ ( ) 5 A EF ( ) B EG ( )

C EH ( √ ) D EI ( ) E AJ ( ) 判断题 6、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为其组织提供劳动,并从组织获得报酬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7、培训强调的是帮助培训对象获得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现在所承担的工作。(√) 8、职业生涯是指个体的职业工作经历。(√) 9、为了评估规划的有效性,规划人员有必须首先确定评估标准。(√) 10、员工考评只能由员工的主管对其进行考评。(×) 1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既要研究如何计量在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组织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计量目前录用人员的重置成本。(√) 12、我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不属于现实的人力资源。 ( × ) 13、工作分作为一种活动,其主体是工作分析者,客体是工作环境。(×) 14、产品数量主要取决于机械设备的性能的行业适宜采用计件工资制。(×) 15、依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参加劳动,即便参加劳动也不属于真正的人力资源。(×) 16、要搞好员工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就必须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要求。 ( √ ) 17、招聘程序的第一步是招募。(×) 单选题 18、从目标的角度看,你喜欢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原因之一是(C) A领导信任我 B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C 心理充实 D 工作灵活 19、某企业为招募新员工,派遣人力资源部的两名员工赴外地某高校进行招聘。其中,差旅费3000元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A) A获得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保障成本 20、员工离开组织之前由于工作效率地下而造成的损失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C) A保障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离职成本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题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题 1.“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首先,师生平等关系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 其次,尊师爱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第三,心理相容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2.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显然,这种认识是表浅的、不够深刻的,这容易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心理的相互融合。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 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3.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 1 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2 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 3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 4 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 5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6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7 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 8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 9 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1 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 12 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13 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 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题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D、抛锚式) 三、简答题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 2.)创新思维的培养 3.)创新技能的培养 ; 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 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尊重教育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 3)、尊重教育者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

答:(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探索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 7.启发性原则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五)解放学生 (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七)开设创新课程 (八)重视家庭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试题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D )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C )

计算机一级考试模拟题(word、excel、ppt以及基础知识)

过风楼中心小学培训人员考试题 一、判断正误题:(共25题,每题1.00分) 1.在Excel公式栏中可进行编辑函数。 2. 在Excel工作表中不能插入行。 3.在Excel中,文本型数据在单元格中都将靠左对齐。 4. Excel单元格中的数据不能垂直居中,但可以水平居中。 5.公式单元格中显示的是公式,而且公式计算的结果显示在下面的单元格。 6.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CAD。 7. 汇编语言是机器指令的纯符号表示。 8.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仿人的智能的一种技术。 9.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和各种服务程序等。 10.由电子线路构成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是计算机裸机。 11.机器语言是人类不能理解的计算机专用语言。 12. 在"写字板"窗口中按F1键会显示"帮助主题"对话框。 13. Windows的窗口是可以移动位置的。 14. 在"打开"对话框中,打开文件的默认扩展名是.doc。 15. 在Word环境下,要给文档增加页号应该选择"插入","页码"。 16. Word提供了四种对齐按钮和四种制表位,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 17.段落对齐的缺省设置为左对齐。 18.在Word环境下,改变文档的行间距操作前如果没有执行"选择",改变行间距操作后,整个文档的行间距就设定好了。

19. 在PowerPoint中,用"文本框"工具在幻灯片中添加文字时,文本框的大小和位置是确定的。 20. 在"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中,不能对当前的设置进行预览。 21. SMTP协议规定信件必须是二进制文件。 22. TCP协议的主要功能就是控制Internet网络的IP包正确的传输。 23. WWW的页面文件存放在客户机上。 24. Internet网络主要是通过FTP协议实现各种网络的互联。 25. TTP是文件传输协议。 二、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00分): 1 要改变显示在工作表中的图表类型,应在()菜单中选一个新的图表类型。 A.插入 B.格式 C.图表 D.工具 2 在Excel的"格式"工具栏中有()个对齐数据的按钮。 A.6 B.4 C.5 D.3 3 ( )函数返回当前系统的日期和时间。 A.TIMEV ALUE B.DATE C.TODAY D.NOW 4 中文Excel的常用工具栏中按钮表示 A.保存 B.帮助 C.操作向导 D.打印 5 在Excel中用拖曳法改变行的高度时,将鼠标指针移到(),鼠标指针变成黑色的双向垂直箭头,往上下方向拖动,行的高度合适时,

十套模拟试题详细答案及解析

第十一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算法的设计可以避开具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但算法的实现必须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提供的数据类型及其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两个重要支柱。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以后结束。 本题答案为C。 2. 所谓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父结点数为int(n/2),而叶子结点数等于总结点数减去父结点数。本题n=699,故父结点数等于int(699/2)=349,叶子结点数等于699-349=350。 本题答案是B。 3. 要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主要应注重和考虑下述一些因素:符号名的命名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含义,以便于对程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程序;程序编写应优先考虑清晰性,除非对效率有特殊要求,程序编写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本题答案为A。 4.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本题答案为B。 5.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的确定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本题答案为A。 6.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它们是: 1、自顶向下。这种方法是先从抽象级别高且普遍性强的对象开始逐步细化、具体化与特殊化。 2、由底向上。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具体的对象开始,逐步抽象,普遍化与一般化,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视图设计。 3、由内向外。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最基本与最明显的对象着手逐步扩充至非基本、不明显的其它对象。 本题答案为D。 7. 数据流相当于一条管道,并有一级数据(信息)流经它。在数据流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流。数据流可以从加工流向加工,也可以从加工流向文件或从文件流向加工,并且可以从外部实体流向系统或从系统流向外部实体。 本题答案为C。 8. 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数据设计是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则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本题答案为B。 9. 当数据表A中每个元素距其最终位置不远,说明数据表A按关键字值基本有序,在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的情况下,采用插入排序所用时间最少。 本题答案为B。 10.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记录其内部结构的最简单形式是等长同格式记录的集合,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精选)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精选) 案例1: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态度恶劣,严重挫伤了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的状态。 案例2:甲小学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组建了不少兴趣活动小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乙小学四年级某数学教师教学生解算术题时,只教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种方法,并要学生一步步严格按老师规定的程序去做题,违反程序的为错,用其他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也算错。 请问甲乙两校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试用有关的教育学理论分析。 答:甲校的做法对。因为体现了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的理论。科学的教育,要处理好注重整体教育与允许儿童个体充分展现和个人发展的独特性的关系。甲校在注重整体教育基础上没有忽视儿童个体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性,而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了不少兴趣活动小组,当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乙校的做法不对。因为他违背了要尊重儿童的选择的理论。 在不违背教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允许和尊重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选择性,支持每个学生按自己的特点去发展,这是实现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根本性教育目标的保障。然而,乙校四年级某数学老师的做法恰恰相反,这样下去的恶果将是:学生的选择权完全被剥夺了,不仅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而且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对以后的发展造成阻碍。 案例3: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 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 答:(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 1 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2 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 3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 4 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 5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6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7 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 8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 9 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1 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12 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13 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 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题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D、抛锚式) 三、简答题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 2.)创新思维的培养 3.)创新技能的培养 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 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尊重教育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 3)、尊重教育者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答:(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探索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 7.启发性原则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五)解放学生 (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七)开设创新课程 (八)重视家庭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试题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 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 7.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系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笔试模拟试题第三套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笔试模拟试题第三套 (共100分) 一、单选题(2分/题,共40分) 1.计算机系统是指( D )。 A 主机和外部设备 B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C 运控器、存储器、外部设备 D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UBS是一种( B )。 A 中央处理器 B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C 不间断电源 D 显示器 3.十进制数13转换为等价的二进制数的结果为( A )。 A 1101 B 1010 C 1011 D 1100 4.我们通常所说的“裸机”指的是( C )。 A 只装备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B 不带输入输出设备的计算机 C 未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D 计算机主机暴露在外 5.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是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 A )。 A 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 C 实时控制 D 人工智能 6.计算机存储器单位Byte称为( B )。 A 位 B 字节 C 机器字 D 字长 7.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GB2312-80编码是一种( B )。 A 英文的编码 B 汉字的编码 C 通用字符的编码 D 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8.下面属于操作系统软件的是( A )。 A Windows B Office C Internet Explorer D PhotoShop 9.为网络信息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称为( A )。 A 协议 B 拓扑结构 C 模型 D 体系结构 10.( B )是为网络中各用户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的,是整个网络的核心。 A 工作站 B 服务器 C 外围设备 D 通信协议 11.计算机网络设备中的HUB是指( A )。 A 集线器 B 网关 C 路由器 D 网桥 12.在计算机网络中,表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 B )。 A 传输率 B 误码率 C 信息容量 D 频带利用率 13.在Windows系统及其应用程序中,菜单是系统功能的体现。若当前某项菜单中有淡字项,则表示该功能( A )。 A 其设置当前无效 B 用户当前不能使用 C 一般用户不能使用 D 将弹出下一级菜单 14.在MS DOS及Windows系统中,进行查找操作时,可使用“*”代替所在位置的任意字符串,称为通配符串,其作用是( A )。 A 便于一次处理多个文件 B 便于识别一个文件 C 便于给一个文件取名 D 便于保存一个文件 15.在Word系统中,进行“粘贴”的组合命令是(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