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设计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1 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教学容金属的晶体结构、常见的晶格类型、晶体缺陷二教学要求熟悉金属的晶体结构,了解晶体的结构缺陷

三教学重点熟悉金属的晶体结构,了解晶体的结构缺陷是学习和掌握金属力学性能特点及变化的前提。

四教学难点晶体缺陷的理解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参考资料《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七教学方法讲授与课堂演示、举例相结合

八课时安排学时

九授课思路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辅助手段

及说明

一、组织教学:考勤、学习准备等。

二、引入课题:举例引入新的课程。

【新课容】

§1-1 金属的晶体结构

表面上看来,天然水晶与普通玻璃均晶莹剔透,外观十分相似。但事实上两

者却是截然不同的物质。水晶与玻璃的本质区别是两者的部结构不同。

天然水晶和普通玻璃

a)天然水晶b)普通玻璃

基本概念:

一、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表示的是原子呈有序和有规则排列的物质。(各向异性)

非晶体:表示是原子呈无序的杂乱无章的排列形式的物质。(各向同性)

晶体和非晶体的对比

项目晶体非晶体

定义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原子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性能特点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有一定的熔点,性能呈各向异性

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有固定的熔点,性能呈各向同性典型物质

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

糖、味精

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

二、晶体的结构的概念(基本概念:)

1、晶格:表示原子在晶体中排列的有规律的空间格架。

2、晶胞:能够完整地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3、晶面:金属晶体过原子中心的平面。

4、晶向:通过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的一定方向。

三、金属晶格的类型

1、体心立方晶格(9个原子)

2、面心立方晶格(14个原子)

3、密排六方晶格(17个原子)

四、单晶体与多晶体

晶粒——组成金属的小晶体。

晶界——由晶粒间不规则排列的原子构成。

晶体内部原子排列模型晶格和晶胞示意图

a)晶格b)晶胞

单晶体——晶体部原子的排列位向是完全一致的晶体。

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

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显示出各向同性,也称“伪无向性”。

五、金属的晶体结构的缺陷

晶体缺陷——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晶体中原子的规律排列受到干扰和破坏,使晶体中的某些原子偏离正常位置,造成原子排列的不完全性。

1. 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代原子

无论是空位、间隙原子还是置代原子,

在其周围都会使晶格产生变形,这种现象

称为晶格畸变。

上述三种晶体缺陷造成的晶格畸变区

仅限于缺陷原子周围的较小区域,故统称

为点缺陷。

2.线缺陷——位错

位错的特点之一是很容易在晶体中移动,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就是通过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

在晶体中,位错的晶格畸变发生在沿半原子面端面的狭长区域,故称为线缺陷。

单晶体示意图

多晶体示意图

刃型位错示意图

a)立体图 b)平面图

3.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

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分界面。亚晶界——每个晶粒有时又由若干个位向稍有差异的亚晶粒所组成,亚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

在晶体中,晶界和亚晶界的晶格畸变均发生在一个曲面上,故称为面缺陷。

分钟【课后小结】

基本概念: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晶体的结构的概念

三、金属晶格的类型

四、金属的晶体结构的缺陷

小结时提

出若干个问

分钟【作业布置】

章节练习:

强调按时

交作业并严

格记录。

教学后记

晶界过渡结构示意图

亚晶界结构示意图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使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实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使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正、终结性评价等)使解决与人相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够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教学设计与教案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是有一定差别的。教案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通常上课使用的教学过程安排计划,一个教案就是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写得较为具体详细。特别对新教师来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开头语、各教学层次衔接语、结束语等都要用文字表达好,以免上课时因心理紧张而词不达意。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师学习实行教学设计除了了解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设计的技能,提升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教案的理性反映,如果说教案着重于写“教什么”,“如何教”的话,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着重于从教学理论上去叙述“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设计的魅力教案

工业设计的魅力 一、教材分析: 《工业设计的魅力》这课是八年级上册的第七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教材中介绍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椅子,以此为突破口,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了解有关工业美术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还介绍了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国外一些经典作品,通过欣赏与评述,提高和完善学生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美术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主体是初二的学生,他们的具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本堂课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欣赏图片,多与学生交流探讨,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与爱好,在学生掌握设计要素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工业设计产品的赏析,了解不同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并能进行简单的评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业产品的欣赏与评述,能够运用工业设计的构成元素和设计方法,设计一件别具一格的工业产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学会用设计美化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优秀的现代工业产品,体会工业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形成设计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产品的相关图片、课件、教具 学生准备:纸张、马克笔 六、教学方法: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直观欣赏、图片展示、多媒体、问答等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有效利用现有设计作品联系实际生活,从而达到符合学生年龄思维发展的需要。 学法:自主研讨学习、互动学习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我的教学思路是 视频导入—探究新知—尝试设计—作业展评—总结拓展 1、视频导入 目的在于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设计的兴趣。 2、直观欣赏,表达感受 欣赏各种各样的椅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提示:从功能、风格、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对工业设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点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3、自主研讨,激发创意。 (1)师生讨论:如果让你设计一把椅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造型、

方向控制回路教案

安岳县职教中心20XX年上期公开课 教案 学科名称:汽车机械基础 课题名称:液压基本回路之方向控制回路授课教师:安岳县职教中心李晓林授课时间:20XX年04月18日 授课地点:2014春11班

【课题名称】方向控制回路 【教学目标】 掌握方向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 换向回路和锁紧回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分析换向回路和锁紧回路。 【教学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节课 【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巩固→新课引入→新课讲解→课堂总结→课后练习【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巩固 教师:1、液压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 学生:动力、执行、控制、辅助部分。 教师:2、画出三位四通换向阀H、O、M型。 学生: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液压系统知识。然后请同学们思考登车桥支腿、车载升降平台支架和起重机支腿是如何实现升、降及停止的? 三课程的讲解 方向控制回路 概念:指控制液压油通、断或流动方向的回路统称。 功能:控制执行元件的启动、停止及换向(进、退)。 分类:一般分为换向回路和锁紧回路。 (一)换向回路 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换向回路。如图(详) 回路构成:(学生) 核心元件: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工作原理(教师分析):当换向阀电磁铁断电时 换向阀3右位工作 进油路:泵→换向阀右位→液压缸无杆腔,活塞向左移动。 回油路:液压缸有杆腔→换向阀右位→油箱。

当换向阀电磁铁通电时 换向阀3左位工作 进油路:泵→换向阀左位→液压缸有杆腔,活塞向右移动。 回油路:液压缸无杆腔→换向阀左位→油箱 换向回路特点及应用:使用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但换向时间短,冲击大,一般用于小流量、平稳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二)锁紧回路 锁紧:是指液压缸活塞两端的压力油被封住不能流动。 作用:使执行元件能停留在任意位置上,且停留后不会因外力作用而移动位置。 锁紧回路如何实现? 1、最常用的是采用液控单向阀(又称双向液压锁)的锁紧回路。 2、换向阀中位机能为O形或M组成锁紧回路。 1)、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锁紧回路。(详)如图: 学生分析:回路构成 教师分析:锁紧回路工作原理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自己上课用的,主要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作业、课后反思,教学设计要求与教案不同,除了教师自己用,还要给别人(领导、所谓砖家等)看,所以教学设计的内容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学情状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依据)、重难点(设定依据),教学过程,是重点,要说明更个环节的内容,各环节制定的原则,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如何处理等,最后是课堂小节和作业。总之教学设计要写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发布者:龚梅华发布日期:2011-11-28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1、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个对比,请看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设计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教学设计 姓名:张洪岩 单位:宽甸职教中心

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授课班级:14秋船电 授课时间:2015年6月10日 授课教材: 中国劳动出版社《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教材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是教材第二章课题二的摘选内容,教材从学生刚刚学过的电动机正转控制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的介绍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从知识结构看,既是电动机单向启动控制线路安装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学习典型机床控制线路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设计思路,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能够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接线。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析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法: 任务驱动法:给定任务,引导、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分步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利用课件的动态效果,使

其趣味化,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实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启发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学法: 自主学习:自主设计电路。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成果展示:讲解控制过程,培养学生能思考能表达的综合素质。授课方法: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具准备 接线控制面板、电工工具10套、若干导线,电工实训台。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一)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4)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方向电路场联电路培训教案

四线制方向电路培训教案 一、控制台所设按钮和表示灯 1、表示灯 接车方向表示灯JD,黄色,点亮表示本站该方向为接车站。发车方向表示灯FD,绿色,点亮表示本站该方向为发车站。监督区间表示灯JQD,红色,点亮表示已向该口建立发车进路或列车正在区间运行(注:平时空闲灭灯)。辅助办理表示灯FZD,白色,点亮表示正在办理改变运行方向。允许改变运行方向灯YGFD,红色,点亮表示允许改变运行方向。 2、按钮 允许改变运行方向按钮YGFA,二位非自复式,带铅封。总辅助办理按钮ZFA,非自复式,带铅封。接车辅助办理按钮JFA,自复式,带铅封。发车辅助办理按钮FFA,自复式,带铅封。 3、计数器 记录辅助办理改变运行方向的次数。 二、组合排列 1、每一端的改变运行方向电路由15个继电器组成,分为两个组合,称改变运行方向主组合 2、继电器名称 FJ1、FJ2:方向继电器JQJ:监督区间继电器JQJF:监督区间复示继电器GFJ:改变运行方向继电器GFFJ:改变运行方向辅助继电器JQJ2F:监督区间第二复示继电器DJ:短路继电器FFJ:发车辅助继电器JFJ:接车辅助继电器FGFJ:辅助改变运行方向继电器FAJ:发车按钮继电器FSJ:发车锁闭继电器ZFAJ:总辅助按钮继电器KJ:控制继电器 FZG:硅整流器 3、平时状态 发车站:FJ1↓FJ2↓JQJ↑(空闲) JQJ↓(占用或办理了进路)JQJF↓JQJ2F↓GFJ↑GFFJ↓DJ↓JFJ ↓FFJ↓FGFJ↓FAJ↓FSJ↑(未向发车口办理进路) KJ↓ZFA J↓ 接车站:FJ1↑FJ2↑JQJ↑(空闲) JQJ↓(占用或办理了进路)JQJF↑JQJ2F↑GFJ↓GFFJ↑DJ ↓JFJ↓FFJ↓FGFJ↓FAJ↓FSJ↑(未向发车口办理进路) KJ↓ZFA J↓

液压回路PLC控制实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 ——机电控制实验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PLC控制实验 实验指导书 重庆理工大学 实践教学及技能培训中心 2010年12月

学生实验守则 1.学生应按照实验教学计划和约定的时间,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 2.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预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并接受实验教师的提问和检查。 3.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乱丢杂物。 4.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服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指导。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 5.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试验数据。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组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6.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若出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并保护现场,不得自行处理。 7.实验完毕,应主动清理实验现场。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 8.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分析结果、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在规定时间内交指导教师批改。 9.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不慎造成仪器设备、器皿、工具损坏者,应写出损坏情况报告,并接受检查,由领导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10.凡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仪器而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肇事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学院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重庆理工大学

说明 1.同学可以登录学校的“实验选课系统”(从学校首页登陆:https://www.doczj.com/doc/fb17435103.html, 或从数字校园登录),自己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希望同学们能在每个实验项目开放的时间内尽早进行实验预约(预约时间必须比实验上课时间提前3天),因为学生数量比较多,如果某实验项目开放的时间内同学未能进行实验预约,则错过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机会,补做就要在该实验项目下一次开放时进行。 2.如有什么问题,同学可以拨打电话联系62563172张君老师。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工业设计的魅力》教案2浙美版

工业设计的魅力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并能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对工业产品的欣赏与评述,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素养。 3.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与享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2学情分析 课前谈话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但是对于经典的设计作品及其设计的背景了解的甚少,无法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设计艺术的赏析,所以,教师必须要降低学习的难度,大量补充相应的知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与感受设计的魅力,在作品欣赏的角度、切入点做进一步的指导。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经典设计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设计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引入,导出课题。 课件展示一组椅子图片,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一个椅子?为什么? 教师小结提示:风格、材料、色彩、舒适度、造型……(板书) 教师总结:一把椅子引出了这么多精彩的话题,这是为什么呢?要我说,这就是工业设计的魅力。(教师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概念解释,初步感知。 课件展示工业设计的相关概念,教师解释说明。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经典的工业产品设计。 学生齐读概念 活动3【活动】经典欣赏,加强体验。 课件展示一组经典工业产品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并解释补充。 教师:刚才我们从材质、色彩、造型、功能等方面对经典的工业设计进行了赏析,下面请大家再欣赏一组图片。 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表自己见解。 活动4【活动】比较分析,探寻规律。 课件展示明式木椅和潘顿椅的对比。 教师提问:从这两把椅子你看出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从制作工艺可看出,一个是手工业时代的经典,一个是工业化时代的经典。工业化时代,设计师会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舒适度等方面去进行考虑。更加注重产品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运用,追求实用和美观的和谐。彰显产品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来欣赏一段精美的视频——史上最牛的椅子。 教师提问: 这把牛椅让我们觉得现代设计更注重的是什么? 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表自己见解。 活动5【活动】创意寻源,启发想象。 教师播放相关图片

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教学设计)

《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教案 授课教师侯庆友授课时间10月16日授课班级D2-1 课题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安装与检修总学时56-57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掌握行程开关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教学重点:行程开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行程开关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所用课时:2 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步骤 5′10′ 25′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或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知识学习: (一)行程开关 行程开关又叫限位开关,它的种类很多,按运动形式可分为直动式、微动式、转动式等;按触点的性质分可为有触点式和无触点式。它用以反应工作机械行程,发出命令以控制其运动方向和行程大小的开关。其作用原理与按钮相同,区别在于它不是靠手指的按压而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压使其触头动作,从而将将机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用以控制机械或用作程序控制。 行程开关的主要参数有型式、动作行程、工作电压及触头的电流容量。目前国内生产的行程开关有LXK3、3SE3、LXl9、LXW和LX等系列。 常用的行程开关有LX19、LXW5、LXK3、LX32和LX33等系列。 1.型号及含义 (2)结构及工作原理 行程开关按其结构可分为直动式、滚轮式、微动式和组合式。 1)直动式行程开关其结构原理如图1-24所示,其动作原理与按钮开关相同,但其触点的分合速度取决于生产机械的运行速度,不宜用于速度低于0.4m/min 的场所。

图1-24 直动式行程开关 1-推杆 2-弹簧 3-动断触点 4-动合触点 2)滚轮式行程开关其结构原理如图1-25所示,当被控机械上的撞块撞击带有滚轮的撞杆时,撞杆转向右边,带动凸轮转动,顶下推杆,使微动开关中的触点迅速动作。当运动机械返回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各部分动作部件复位。 图1-25 滚轮式行程开关 1-滚轮 2-上转臂 3、5、11-弹簧 4-套架 6-滑轮 7-压板 8、9-触点 10- 横板 滚轮式行程开关又分为单滚轮自动复位和双滚轮(羊角式)非自动复位式,双滚轮行移开关具有两个稳态位置,有“记忆”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简化线路。3)微动开关式行程开关其结构如图1-26所示。常用的有LXW-11系列产品

初中美术《工业设计的魅力》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工业设计的魅力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 观察视频中的椅子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椅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PPT 出示不同的椅子)材质不同,造型多变。真是一款神奇的凳子,大家喜欢这么神奇的凳子吗?他对你的这种吸引力就体现了工业设计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工业设计的魅力(板书)同学可能会问:什么是工业设计?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二、中外经典椅子设计欣赏 20 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出现了一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出现了一大批工业设计师,并设计了很多经典的工业产品。下面我们就通过当时的椅子作品来体验工业设计的美。 瓦西里钢管椅(PPT 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被称为20 世纪椅子的象征?有什么奇特之处?我们现在看是非常普通的椅子,但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因为设计师在设计中运用了当时最新的材料。 大家看他的框架是什么材质做成的?不锈钢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因其在设计中新材料的运用,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 潘顿椅(PPT 出示) 我们一起来看这把椅子有什么特点?造型独特S 形,色彩丰富,外观显得时尚大方,椅面本身有没有接口? 师小结:这把椅子采用的是当时最新的材料和技术——使用玻璃纤维一次模压成型,这种新工艺制作起来非常方便——制作一个模具,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了,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了资源。椅子依据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坐上去非常舒适;并且能够堆叠起来,节约空间。 过渡语:(PPT 出示手工业产品图片)我们刚才欣赏了欧洲的经典产品,再看这些产品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工业设计的理念是七八十年代才引进中国的,在这之前我国的本土产品主要以手工业为主,像青花瓷、灯笼、刺绣、油纸伞等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要说中国的经典椅子,当属明朝时期的官帽椅了。他的经典之处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使用什么材质做的?木质,大家可能会说这有什么特别的, 我们先把这把椅子拆开来看看,查一查明式官帽椅的组件数量。(PPT 出示) 明式官帽椅师:42 个组件。每一个组件都是纯手工打造的,大家可以想象做这样一把椅子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这么多组件是怎么组合而成的呢?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榫卯结构(PPT 出示)组合的过程中没有用一颗钉子,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让我们不禁感叹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明式官帽椅和潘顿椅(1960)的对比。(PPT 出示)师: 从这两把椅子你看出了什么异同? 师:我们可以从外观、色彩、材质和工艺上进行分析, 由此可以得出工业设计的特点: 1. 产品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2.运用新材料和新工艺 3.满足人们对产品功能和审美的双方面 的需求 师小结:通过以上经典作品的学习,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工业设计的含义? 工业设计,为了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对工业产品的功能、形态等进行的设计创新活动 过渡语:从潘顿椅上我们看到了由于工业时代技术的迅猛发展,今天的椅子从材质到造型都有了 很大的不同。如果你是工业产品设计师,要设计一件产品,你会怎么做? 三、像设计师一样去思考?(PPT 出示)

方向控制阀与单缸直接控制回路-教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__课程教案

【教案正文】

气动门的动作要求为:开启(多媒体动画播放)气动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是气缸通过变化运动方向实现的,工作关键在于利用控制回路中气流运动方向的元件控制气压缸的运动方向。 动方向的呢? 方向控制阀 a)手动控制b)机械控制c)电动控制d)气压传动控制 3/2阀的结构示意图3/2

方向控制阀有进气口、工作口和排气口。初始位置时,阀芯隔断进气口与工作口之间的通道,两口不相通。此时,工作口与排气口相通,压缩空气可以通过排气口排入大气中。当按下阀芯,这时进气口与工作口相通,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从工作口输出,而排气口关闭。 2. 方向控制阀的控制方式和接口表示方式 阀芯动作的控制方式和复位方式,是选择阀的重要依据之一。 (2)方向控制阀接口表示方法 气压传动方向控制阀用数字或字母标出各个接口,并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方向控制阀在用字母符号表示时,一般把Z表示左边控制口,而Y表示右边控制口。实际使用中,常以数字符号表示的方式居多。

无气控信号有气控信号 单气控3/2换向阀实物及工作原理 单气控3/2换向阀处于常态(即气控信号口12没有压缩空气进入)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阀芯处于右端位置,使阀口2与3相通,阀口3排气,而阀口1封闭。当有气控信号(即气控信号口12有压缩空气进入)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阀芯克服弹簧与3断开,阀口1与阀口2接通,阀口2有压缩气体输出。 双气控阀a)实物b)图形符号c)工作原理 当控制阀口12有压缩空气输入,阀口1与阀口2、阀口4和阀口5分别连通,使得阀口2、阀口5有压缩空气输出。当控制阀口12的压缩空气断开时,双气控阀仍保持原有的连通状态,即阀口2阀口5仍然有压缩空气输出。这就是当前的位置被“记忆”了下来。直到控制阀口14

液压基本回路电子教案

【课题编号】 26—11.5 【课题名称】 液压基本回路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组成液压传动系统的四大基本回路的结构、运动特点和应用场合。 二、能力目标 能够将液压传动系统分成几个基本回路,以便分析运动分析。 三、素质目标 能分析液压系统的传动过程。 四、教学要求 1.能够认识四个基本回路的组成,即各回路中不同类型的特点。 2.能够把液压传动系统图分成相应的基本回路,分析各个回路在传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各典型回路的运动特点分析。 【难点分析】 1. 换向阀不同中位机能的作用。 2. 进油节流调速与回油节流调速比较。 3. 二次进给回路的应用。

【分析学生】 由于传动系统的图形符号不复杂,比较直观,难度不大,只要各种阀的动作机理清楚,各个典型回路应当比较容易理解。方向控制阀的各中位机能的作用对执行元件运动的影响,估计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可能理解不深。 【教学思路设计】 重点是分析各种典型回路的特点,比较各回路对执行件的影响,所以要注意采用比较法来记住各种回路的特点。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对于任何一种液压传动系统,无论其结构有多么的复杂,总归是由一些基本回路组成的,只要熟悉这些基本回路,就能比较容易地分析传动的过程,正如分析机器时,先将它拆成各个机构一样。 一、方向控制回路 1.换向如图11—35的换向回路由手动三位四通阀来控制工作台的左右运动,图示位置换向阀处于左位,油液进入油缸左腔,执行元件右移;当换向改换成为右位时,油液进入油缸右腔,执行元件左移,实现左右移动。而换向阀处于中位时,由于进油口与回油口相通,油液全部流回油箱,油缸左右两腔油液被封闭,执行元件固定不动。图中溢流阀、压力表、液压泵和配件为基本配置元件。 2 .锁紧将执行元件锁紧在某个位置上不得左右窜动。常用的

方向控制回路实验教案12

第12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复习巩固、检查课后搜集的资料(10分钟) 一、复习液压系统设计概述 二、复习液压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三、检查预习情况。 步骤2: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本节课主要学习方向控制回路实验,通过学习方向控制回路实验有关方面的知识,了解方向控制回路实验步骤和方法。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实验一方向控制回路 一、实验目的 1.加深认识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和在回路中的作用。 2.学会利用液控单向阀的结构特点设计液压双向锁紧回路。 3.通过实验加深对锁紧回路性能的理解。 4.培养安装、联接和调试液压系统回路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 实验台一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一个;液压缸一个;溢流阀一个;油管若干;四通油路过渡底板;接近开关及其支架;压力表(量程:10MPa)一个;油泵一个。 三、实验原理 实验回路如下图所示,当有压力油进入时, 回油路的单向阀被打开,压力油进入工作液压 缸。但当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Y型)处于中位 或液压泵停止供油时,两个液控单向阀把工作液 压缸内的油液密封在里面,使液压缸停止在该位 置上被锁住。(如果工作液压缸和液控单向阀都 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回路 也能使执行元件保持长期锁紧状态)。本实 验在图示位置时,由于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处于中位,A、B、T口连通,P口不向工作液压

缸供油,保持压力,缸两腔连通。此时,液压泵输出油液经溢流阀流回油箱,因无控制油液作用,液控单向阀A,B关闭,液压缸两腔均不能进排油,于是,活塞被双向锁紧。要使活塞向右运动,则需使换向阀1DT通电,左位接入系统,压力油经液控单向阀A进入液压缸,同时也进入液控单向阀B的控制油口K,打开阀B,使液压缸右腔回油经阀B及换向阀流回油箱,同时工作液压缸活塞向右运动。当换向阀右位接通,液控单向阀B开启,压力油打开阀A的控制口K,工作液压缸向左行,回油经阀A和换向阀T口流回油箱。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根据已学液压传动知识利用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设计双向锁紧回路,并在液压实验台上进行安装、联接、调试和运行。观察分析用液控单向阀的闭锁回路在工作过程中液压缸的锁紧精度及其可靠性。 本实验使用了一个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两个液控单向阀所组成的液压双向锁紧回路,在工作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上接入液控单向阀A和B,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对液控单向阀的换向控制,可以在行程的任何位置将液压缸活塞锁紧。其锁紧精度仅受液压缸少量内泄漏的影响。 (二)、实验步骤 1) 设计利用两个液控单向阀的双向液压闭锁回路; 2) 安装回路所需元器件,用透明油管连接回路。经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启动电气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 3)启动液压泵开关,调节液压泵的转速使压力表达到预定压力,利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换向功能使活塞进行往复运动; 4) 观察并分析系统压力与液控单向阀控制口压力之间的关系。 五、注意事项 1、因实验元器件结构和用材的特殊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稳拿轻放防止碰撞;在回路实验过程中确认安装稳妥无误后才能进行加压实验。 2、做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的条件,掌握快速组合的方法,绝对禁止强行拆卸,不能强行旋扭各种元件的手柄,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工业设计的魅力》教案1

《工业设计的魅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以椅子设计为突破口和载体,通过对椅子的尝试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素养。 2、通过对工业产品的欣赏与评述,渗透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及理念,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3、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与享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椅子设计为突破口采用尝试简单设计的方法,加深对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采用欣赏讨论分析评述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工业设计与人们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组织学生探讨工业设计包含的各类知识元素、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对工业产品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椅子的设计及经典设计作品的分析评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设计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激发创意 课件展示各式各样造型的椅子。 2、尝试设计,体验探究 欣赏了各式各样的椅子,那同学们最喜欢哪一把椅子呢?它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3、比较分析,讨论评述 (1)、欣赏经典的椅子设计作品 开始我们运用最简单的方法和工具材料设计了制作了造型各异椅子,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设计师设计的经典椅子设计作品。 (2)、比较分析与经典作品的差别(差距) 欣赏了琳琅满目、设计风格不同,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椅子,我们找找自己设计的作品与这些设计作品的差异。

(3)、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设计师在设计一把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椅子,一般会做怎么样选择?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色彩、达到什么功能、如何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 教师概括:实用性、审美性、功能性。 (4)、如果我们家里刚装修完成,我们怎样来布置我们的新家,需要配置那些东西? 学生答:选择灯具、椅子、桌子、床、沙发等。 选择上从:从实际用途出发,根据不同的功能选择,从外型、外观,根据个人喜好的不同来选择,从色彩上选择,配合环境来选择。 (5)、上面提到的灯具、椅子、桌子、床、沙发等这些,属于什么设计领域呢? 教师直接概括:工业设计的领域。 工业设计主要涉及照明灯具设计、家用电器产品设计、汽车设计、家具设计。这些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6)、工业设计倡导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高新科技设计,并通过对具体图例作分析。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图例)叫壶9003、瑞士军刀。 问:把柄上曲线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壶嘴上的小鸟又是用来干什么的?瑞士军刀设计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绿色设计: 生态、环保(“路线大师”巴士)。 问:“路线大师”巴士的外观设计遵循了什么色彩原理?环保体现在那方面? 高新科技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机器美学(未来的苹果电脑)。 问:假如将来你是个计算机设计师,那你会怎么去设计? 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和分析了经典的工业设计产品,了解了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以及设计理念。相信同学们对工业产品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 给同学们提两点课后建议: (1)、收集自己身边的工业产品实物或图片资料,并对它们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2)、自己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工业产品。

美术《工业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八课工业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鉴赏了解并感受工业设计产品的特点 能力目标: 经历了解、观察、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初步懂得一些评价工业产品设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工业设计产品的设计与审美来理解现代艺术,培养审美意识与能力,提高对美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现代工业设计的变化及特点,如何评价工业产品设计的优劣。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工业产品设计的优劣

●教学设计 环节一:情景导入 设计改变了产品的命运,赋予产品新的生命。 环节二:讲授新课 1、工业设计定义 师问:工业设计是什么?它又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了呢?通过一组图片近距离的看看我们身边的工业设计。 播放PPT 图片(背景音乐) 总结定义和基本属性:工业设计是大工业生产方式下,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段,遵循一定的美的规律,来创造能够满足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的活动。工业设计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等基本属性。 2、工业设计的历史发展

通过萌生、发展、成熟三个时期椅子的变化介绍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 A 萌生时期(PPT 展示)代表人物:苏格兰以麦金托什作品:高直式座椅 教师讲解分析 师问:这样的样式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倡导简洁、抽象的几何装饰风格,更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更合乎工业时代的审美要求。 B 成长时期(PPT 展示)代表人物:(德密斯·凡·德罗1929) 作品:巴塞罗那椅 教师讲解分析 教师总结:形式跟随功能,去除干扰和装饰。 C 成熟时期(PPT 展示)代表人物:(日柳宗理1957) 作品:蝴蝶凳教师讲解分析 教师总结:新材料、注重功能性、人文精神、民族特色

最新八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工业设计的魅力教案1浙美版

最新八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工业设计的魅力教案1浙美版 一、教材分析: 《工业设计的魅力》这课是八年级上册的第七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教材中介绍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椅子,以此为突破口,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了解有关工业美术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还介绍了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国外一些经典作品,通过欣赏与评述,提高和完善学生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美术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主体是初二的学生,他们的具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本堂课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欣赏图片,多与学生交流探讨,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与爱好,在学生掌握设计要素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工业设计产品的赏析,了解不同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并能进行简单的评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业产品的欣赏与评述,能够运用工业设计的构成元素和设计方法,设计一件别具一格的工业产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学会用设计美化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优秀的现代工业产品,体会工业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形成设计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产品的相关图片、课件、教具 学生准备:纸张、马克笔 六、教学方法: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直观欣赏、图片展示、多媒体、问答等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有效利用现有设计作品联系实际生活,从而达到符合学生年龄思维发展的需要。 学法:自主研讨学习、互动学习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我的教学思路是 视频导入—探究新知—尝试设计—作业展评—总结拓展 1、视频导入 目的在于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设计的兴趣。 2、直观欣赏,表达感受 欣赏各种各样的椅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提示:从功能、风格、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对工业设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相交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实训教案

二相交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实训教案 教学过程

完成任务1、小组讨论电路的安装方法2、检查所有电气元件是否合格。 3、确定电气元件在配电板上的位置,元 器件布置要整齐、合理。 4、按下图固定所有电气元件,按钮不要 固定在配电板上。 1、电器的“自连接方式, 锁”和“互锁”为下一步安 2、如何进行各装打下基 电器元件的导础。 线连接及布线 工艺。 3、各电器元件 的安装方法。 5、先布置控制回路的导线,然后布置主电路 的导线,布线时要做到横平竖直,并避免 导线交叉。 6、空载试运行:第一次按下按钮时,应短时 运行,同时观察所有电器元件是否有异常 现象,在操作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1 人操作,1人监护。 7、带负载试运行:空载试运行正常后要进行 带负载试运行,当电动机平稳运行时,用 转速表测量电动机的转速,用钳形表测量 电动机的电流,若三相平衡则试运行成 功。 老师提供资料及安装的标准电路板,并 进行随时指导答疑和动作示范。 1、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a、起子的使用:右手握紧起子手 柄,起子口在大拇指方向,顺时针旋转 为拧紧螺丝,逆时针旋转为松开螺丝。 b、尖嘴钳的使用:右手握住尖嘴 钳,平口的方向靠近指尖。 c、电工刀的使用:右手握住电 工刀手柄,在剖削导线绝缘层时, 先用电工刀45。切入绝缘层,再改成 结合老师的讲 解、分工合作。 仔细观察 老师的操作动 作,为下一步自 已的模仿做准 备,根据老师的 演示,做好笔 记。 1、进行分 析,讨论制定电 路安装的方法, 编制安装步骤。 2、通过查 找资料,确定 让学生初步 认识电路的 安装方法。 20 分 钟

产品设计一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产品设计一 授课学期:2014—2015(2)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2.1 课程时数:96 授课教师:尹雷田帅 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5年3月6日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产品设计方向专业必修课 二、先修课程: 《人机工程学》《设计基础12》《CAID一》 三、教材及推荐参考书(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年): 1、教材 《设计方法论》(第一版);柳冠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主要参考书 [1] 《产品设计原理》;谢质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陈国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3]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韩春明;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许继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四、考核办法: 平时成绩20%,作业成绩50%,考试成绩30%。 五、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师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讨论、交流式教学。 六、教学内容简介(包括本课程在课程体系及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分为产品设计理论和产品设计实践两个部分;设计理论包括三个部分:设计方法论、设计创新思维与原理、设计程序;设计的实践部分分别是三个理论部分的实际运用。通过课程的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让学生了解设计、认识设计、学会设计,初步具备产品设计的能力。

授课教师尹雷授课时间地点 授课题目第一章产品设计概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分配 (分 钟)课堂导入: 授课要点: 1.1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况; 1.2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1.3产品设计的基本内容。 1.3.1 产品设计的内容 One: function creation 功能设计 Two: interface creation 界面设计 Three: shape creation 造型设计 85 60 90 布置作业、小结:本次课内容小结 5 课后总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