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当前不稳定因素的几点粗浅认识

对我国当前不稳定因素的几点粗浅认识

百家论坛 So forum

“长治久安、安居乐业”是古今中外所有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目标。但人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过程是艰苦的,结果却也往往是理想的破灭。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的这一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奋斗。从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一条曲折的路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邓小平及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高度关注政治稳定问题,认为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江泽民、胡锦涛在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有关理论和认识的基础上,对新的历史时期保持政治稳定、处理好各方面矛盾等,有了许多新的总结、概括和创造。

政治不稳定,将直接导致基本政策摇摆不定,政令不通,法律失效,政权不稳,政治制度改变等。如果不加重视,任其发展,就很可能会引起社会动乱,甚至危及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安全。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此问题又有了新的理解与思考。我认为现阶段,我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应该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应该适应经济基础。适应,社会就稳定、发展;不适应,就动荡、变更。这是发展规律,更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真理。说在生产关系,其实它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制度,社会体制。

我党在十五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说明,现在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处于基本实现现代化前的发展之中,各种体制不够健全和成熟,或者说,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是可能导致当前中国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和最重要的国内背景。

二、经济利益结构调整,引发监管制度缺失

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深入,必然会带来经济利益的调整,推进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变革,引发社会阶层的分化组合,从而不断地造成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摩擦。邓小平同志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后富起来,最后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全体人民都富起来的必经之路。然而,制度的缺失,监管的不力,执行的走样,造成了“谁该先富起来”没有明确,“怎样先富起来”途径模糊,“先富怎么帮助后富”失去执行手段,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都是亟待解决的影响国家经济、国防建设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观念的碰撞、文化的冲突,影响到我党长期执政地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吸收了先进国家的先进文化,丰富了国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但同时,一些不如人意的思想也进入了国民的头脑。如何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文化的糟粕,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应看到,西方文化有其先进的一面,但也有许多不能促进我国发展的糟粕之处,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借鉴,批评和拒绝,不是一件容易区别对待的事。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有疯狂排外,有忘我媚外,有疑惑,也有全面的投入。这些都容易影响我国的政治稳定大局,更进一步影响到国民的信仰和下一代的成长,影响到对现行制度、政策的支持和信心。上世纪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就曾经使不少的国民在思想上产生了信仰危机。

四、

“经济不发展”、

“两极分化”不能保持国内政治的长期稳定

没有既得利益,人民在和平环境下不可能产生对一种制度的长期信仰。饿着肚子干革命在现实条件下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一种社会制度若不能带领人民走上富裕的生活,人民就会质疑这种制度的存在性,动摇这种制度的社会基础。“文化大革命”就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历史课。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制定的分配制度,即实行公有制为主和按劳分配为辅,决定了两极分化不具有必然性。但在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够绝对排除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转型期制度失范,政府官员弥散性腐败,少数人利用制度漏洞非法暴富,不仅造成财富分配在短期内急剧分化,而且在社会大众心理上造成急剧的“不公平感”,对这种现象,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消除。这是因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如果“两极分化”,就会产生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就会使社会主义制度变质、政权易手;就会使现阶段的中国出现少数人富裕起来,而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情况;就会使民族矛盾、地区矛盾、阶级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

五、腐败的恶化将侵蚀来之不易的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与否,不仅受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制约,还与政治结构的优劣及运作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江泽民、胡锦涛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反复强调,决不是危言耸听。但在狠抓了这么多年来,我国的腐败现象远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和消除,公款吃喝、腐化奢侈、贪污受贿、权钱交易、以公谋私、大拆大建等现象屡禁不止,大案要案不断发生,落网的干部级别越来越高,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损害也愈来愈大。

六、国民思想政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日益缺失,使社会根基不稳,阻滞经济建设发展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一个国家全面建设发展的两条腿,缺了任一样,都不可能发展好、建设好。陈云对此早就有“经济

对我国当前不稳定因素的几点粗浅认识

贾北洋1郭舒明2

(1.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96361部队 810100; 2.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71290部队 262100)

【摘要】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革必将引发许多的问题,这问题涉及到政治、文化、制度、

道德、分配、宗教等方方面面,如何正确认识,如何正确对待,是我们执行者的责任,更是我们当前社会建设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瓶

颈。

【关键词】转型期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结构调整 执政地位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154-02

(下转156页)

154东方企业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