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江民间风俗漫谈

九江民间风俗漫谈

九江民间风俗漫谈
九江民间风俗漫谈

九江民间风俗漫谈

常言道:乡有乡风,民有民俗。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乡风民俗,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成了人们约定束成的行为准则。今天看来,虽然不乏许多迷信成份,但这些古老的民俗文化我们不得不知,笔者正是本着这一宗旨,经过长期的搜集和走访,采撷了许多九江古老的民俗范例,现归纳如下,以飨读者。

婚姻风俗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因为男女双方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谈婚论嫁。这既是人生理上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婚姻则是男女两性间建立的一种社会公认的夫妻关系,这种关系是家庭和子嗣合法存在的基础。婚姻也是人类社会进入到一定发展时期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婚姻的形态也发生着种种演变和进化,汉语中婚姻是指婚嫁和男女之家。《礼记·昏义·疏》云:“婿曰婚,妻曰姻是也,谓婿以昏时而来,妻则因之而去也”。“婿之亲属名之曰姻,女之亲属名之曰为婚。”所以“女氏称婚,婿氏称姻。”男女双方建立了夫妻关系外,夫妻双方的家庭亲属之间也建立了相应的关系。民间称之为“姻亲”。

而男女双方在建立婚姻关系之前,则有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这包括相亲、定婚、看八字、结婚、婚宴等等。在这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着许多习俗和禁忌,包涵着许许多多民俗知识。

旧时的婚姻,多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而定。所以通婚则必须符

合一定的条件方能成为事实。在我国旧时婚姻是要经过“六礼”仪式的,这种仪式已流传了2000多年。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将“六礼”搞清楚。这也是了解旧时婚俗过程的重要内容。一曰纳采,就是男方派人送礼到女家,表示愿和女家结亲,女方如不同意,便拒绝收礼;二曰问名,由男方修书与女家询问女方的生辰年月;三曰纳吉,男方将探询的结果,卜问祖先祖神。如得凶签,便止婚;四曰纳徵,亦称纳币。如果卜筮得吉兆,男方便遗使带币去女家订立婚约;五曰请期,男方确定婚姻后,就将日期写在贴上,备上礼物通知女家。女家若收下礼物,说明女家同意这个婚期,若不收,婚期只好另择;六曰亲迎,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先去女家。女方父亲在门外迎接,带女婿去祠庙拜祭祖先。车或花轿停在大门外。女方来到车(轿)旁,男方长揖,请女方上车(轿)与之同归,亲迎的后婚仪便告结束。

而进入近代以后,婚姻虽没有旧时“六礼”那样复杂的程序,但一些必要的习俗还是需要的,为便于了解,现将笔者所知,一一叙述于后。

1、相亲。如要缔结婚缘,在九江来讲,一般先由媒人到女方提亲,这便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说媒,媒人大多是亲戚朋友,或邻里熟人充当。旧时,也有专门的媒婆,男方托人说媒一定要看重媒人,因为旧时媒婆都是能说会道的,能把“死蛤蟆说出尿”来,所以求媒婆说亲断不可待慢,对媒婆的招待和媒礼一定要丰厚到位,如无意得罪了媒婆,只要她从中作梗,这门亲事就会被搅黄,只要媒婆帮忙,亲事

便成了大半。媒人将男方情况介绍给女方后,如女方同意这门亲事,就会泡茶煮蛋进行招待,所以又俗称“食茶”。而媒人再陪同男方到女家看望女方,这便是“相亲”也有的叫“看姑娘”。通常的习俗是,男方和媒人到女家坐定后,会由女方本人捧上一杯香茶(也有的是糖水)献给男方,这时男女双方才正式见面。见面时可以互问一些大致情况(实际是互相观察对方)从语言谈吐中,彼此有些了解。如男方看不中女方,可以婉言谢绝告辞。如女方看不中男方,便不再传第二次定情茶。如双方都没有意见,彼此情投意合,女方在传第二次定情茶时,男方会把事先准备好的礼金红包放在茶盘内,这又叫“压茶钱”或“礼金钱”。这些程序过后,女方则应设午宴招待来宾,两家的婚事便基本定了下来。

然而“相亲”的程序看似简单,其实在这其中有许多细节到是蛮复杂的,有不少习俗和禁忌是需要注意的。

同姓不婚避讳:同姓不婚这种禁忌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所存在,尤是汉族对此更加看中。作为九江来讲同姓不婚也十分流行。男女双方在恋爱中如被家人发现是同姓,必然会遭到他们坚决反对。象这种恋爱多半是要黄的,很难得到成功。据说这种禁忌最早始于周朝,因为姓的作用在于“别婚姻”、“别种族”,但为什么要别种族、别婚姻呢?为什么同姓就禁忌婚配呢?这其中的道理有诸多说法,最主要的说法是因同姓是同血统,同姓婚配必然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生育。《白虎通义》中说:“不娶同姓,娶同姓者一国同血脉,遂至无子孙。”

《左传》中也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见这些说法是从现代优生学的角度上讲的,是不无道理、进步的。因为血缘相近的人通婚,就是通常所说的近亲结婚,其生育的后代必然会对健康不利。现代学告诉我们,只有五代以后的生育是无防碍的。此外,还有一种认为,同姓结婚会带来灾祸,这种灾祸也许是发生在本人身上,也许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或同姓,这是万不可取的。在老人们的眼里,同姓同血统,如发生性行为,这几乎同乱伦相仿。因此,同姓不婚便成了九江民间约定俗成的禁忌避讳,一定要尽量回避。

异辈、表亲不婚避讳:异辈不婚这个习俗古来有之。因为异辈通婚,在民间看来是最典型的乱伦行为,毫无疑问是在禁忌之列。尤其是有直系血亲关系的,则忌之更甚。从大道理上来讲,这是符合科学道理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我国不仅是汉族,而且还有很多民族都是严禁异辈通婚的。如违反这一婚姻习俗是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和惩罚的。只有极少数民族旧时保留异辈通婚的婚俗,但只有年龄相差不多的异辈才有可能。而表亲之间,也是禁忌婚配的。因为民间有“骨血不倒流”的说法。象舅表婚就是严禁的。舅表婚又称中表婚,中表即内外,舅子为中、为内,姑子为表、为外,俗以为姑母和父亲的血脉相同,娶姑家的姑娘为媳便是“回头婚”。所以通常所说的亲上加亲,为有此事除外。但也有个别地区旧时有热衷于表亲婚的习俗,认为“亲上加亲”是喜中之喜。后来婚姻法明确规定“近亲不得结婚”此俗才有所改变。从人类健康和发展的角度来说,表亲婚姻应彻底废除,是有一定道理的。

婚龄避讳:男女之间婚龄的差距在我国民间也有一些传统习俗。对于这些俗规禁忌如果不了解,它可能导致议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一般来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年龄不能超过正常婚龄太多,如果超过婚龄太多,就会让人产生嫌疑。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未娶妻?为什么闺女这么大还未嫁人?光舆论压力就让你够呛。俗话说,“女大不能留,留来留去留成仇。”意思就是忌讳女儿大了还不嫁人。因为男女青年到了一定年龄再不结婚,日子长了怕生出事端来。因此,正如谚语所说:“男大不婚,女大不嫁,恐怕弄出大笑话。”可是究竟男女多大年龄结婚才比较合适?在我国不同年代有着不同习尚。比方说西周时,一般认为男三十,女二十是合适的结婚年龄。因此,《周礼·地官·媒氏》上说:“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婚,女二十而嫁。”《礼记·内则》中也说:“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可见让男的三十岁结婚主要是让其早学礼仪知识,同时也不排除人体发育成熟后结婚这对后代有利所考虑。婚龄的界定,有时也和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发生着变化。例如越王勾践,为了复国雪耻,扩充兵源,便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罪及父母。”而南北朝时曾将我国婚龄降得最低,男十五,女十三。建国后,新婚姻法规定婚龄男二十,女十八以上。1980年又改为“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为了计划生育,城市里则提倡男三十,女二十五左右结婚。这对优生优育来说有一定道理。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婚龄的习俗单方面可以控制得了,而有些则需要男女双方的年龄才能断定。所以男女双方年龄的差

异便存在一定禁忌,一般来讲,习尚男大于女,但也忌讳双方年龄相差太大。如果相差十岁以上可能就会引起闲话。故此有“年老不娶少妻”之说。如男女双方年龄相差不大,旧时个别地方忌年龄相差三、六、九岁的说法。以为会犯刑、冲、克、害,于婚姻不利。一般南方地区忌讳女大男。还有的地方忌男女双方同年生的,而且尤其忌同年同月出生的。故有谚语:“同岁不同月,同月子宫缺。”意思就是同年月出生的结婚会影响后代子孙繁衍。必须指出的是在九江一代还有注重兄弟娶亲的顺序习俗。如无特殊原因,弟弟是绝不能先于哥哥结婚的。同样妹妹也不能先于姐姐出嫁。因为民间对长幼次序的禁忌也是比较认同的,这有个对年长尊敬的问题。

属相避讳:在男女婚姻中,除了以上的禁忌避讳外,九江地区对男女生肖属相也是较为讲究的。尽管其中不乏迷信色彩,然而,在老年人的心目中,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属相是中国独特的记人生年方法,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一一排列起来,成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属相。这种人生记法早在东汉以前便被普遍采用,久而久之,民间便产生了一种属相与人品之间的沟通。好象某人是哪一年出生的,属相是什么,就会象某种动物,会具有这种动物的禀性。唐宋时,这种观念更盛,发展到个人生肖所属当作自己的本命神,如同生命一样看中。象结婚这样的大事,民间自然会检验一下属相是否相配,生肖是否相克。例如女方是属虎的,在民间就有“畏虎为患”的心理压力。竟会把属相为虎的女子年看成是真正能伤人的“猛虎”。因为老虎多

半是夜间出来伤人,所以尤其是夜间出生的属虎女子,更是忌之尤甚。如进一步细分,又把上半夜和下半夜出生的女子分为“上山虎”和“下山虎”。相比之下“下山虎”比“上山虎”更凶恶危险。因为初下山的老虎,肚子都是空的,肌肠辘辘,下山迫不及待为找食吃,所以伤人的可能性更大。故此,夜晚出生的虎年女子,一般许配人家都有很大难度。然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事实上属虎的女子照样都嫁出去了。因为在民间有一种化解的办法,将虎年上下半年出生的女子各往前或往后分别报成属“牛”或属“兔”,以避属“虎”之忌。另外,过去订亲都是由媒人传来传去,即便是真正的“下山虎”女子也会说成是美女天仙,不存在嫁不出去的问题。在民间生肖婚配禁忌中还有许多谚语和歌谣,现辑少许,以备参考。

谚语有:“龙虎相斗,必定短寿。”、“两只羊,活不长。”、“猪猴不到头”、“白马怕青牛”、“鸡狗不一家”、“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

歌谣有:“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

“自古白马不配牛,羊鼠相配一旦休,金鸡不与狗相见,青龙见兔泪交流,猪猴见面如刀割,虎蛇相配不到头。”

“蛇配虎,男克女;猪配猴,不到头;兔见蛇,如刀割。”

“白马怕青牛,乌猪怕猿猴,蛇怕猛虎如刀断,羊鼠相逢一旦休,黑狗不能进羊圈,庚鸡见犬泪交流。”

这些谚语和歌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在生肖属相上男女婚配的一些禁忌避讳。多少带有迷信色彩,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如今已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对这些信仰也越来越淡薄了。

2、结婚:结婚也就是婚礼。男女婚姻到了一定阶段所必须进行的一种仪式。而在举行这种仪式的同时,民间还伴有许多相应的风俗,有一些禁忌,对这些风俗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增长一些见识。

忌年、月、日: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安排在什么年份合适,这在民间也是十分讲究的。一般来讲无特殊情况的年份办喜事很正常。但遇上无春之年,即当年无立春日的年份,在九江俗称为“寡年”或“寡妇年”。就因为这个“寡”字很不吉利,所以也是婚日的大忌。很多家庭都会错开“寡妇年”办喜事,要么提前要么推后。故此常有如下年是无春日年,往往会出现头年临时突击结婚现象。在民间看来“寡妇年结婚不养崽”。你想想,如结婚没有后代,这该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谁还敢在这种年份结婚呢?“寡年不婚”这种习俗在九江地区一直很盛行。这种习俗可能是出于古人崇尚春时嫁娶有关。《白虎通义·嫁女篇》云:“嫁婚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可见“春”在民间十分看中,故此产生这些忌讳也在情理之中。另外在有些家庭还有同年内禁忌举办两次婚事的习俗,一年内同屋不能有进出,一家甚至同住一大屋的几家,不能在一

年中又嫁闺女又娶媳妇,否则认为是不吉利的。这也许是忌讳“喜冲喜”的原故。

如果婚事的年份定下来了,那什么月份适合嫁娶也是有讲究的,在民间也有一定的俗规和禁忌。《中国制度史》曰:“古以九至正月为婚期;仲春而尤不克昏。”相传周代男女成婚多在仲春之月。而在我们九江旧时认为腊月乃至新年前后是神祗上天的日子,民间百无禁忌,这时每天都是吉日嫁娶最好。一般五月、七月、九月禁忌嫁娶。民间认为这几个月是“恶月”,这期间鬼多,对嫁娶不吉利。还有的地方忌四、五、六、七、八、九月婚嫁,其理由是“四月死日”,“四”与“死”同音不吉。“五月为五恶”,“五”与“误”同音,婚嫁会有“差误”。“六月是半年”,民间畏“半年夫妻”之兆,担心丧偶或离婚,造成不幸。“七月为鬼月”,怕孤魂野鬼涌到阳间冲撞婚嫁,不吉利。“八月娶土地婆”据说八月十五是祭土地公的日子,此月嫁娶,怕娶着了土地婆。土地公据内,八月娶媳妇,将来男人怕老婆。“九月”的“九”与“狗”同谐音,“狗”是用来骂人的,民间又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称“狗男女”,所以也忌讳“九字”。

年月定好以后,还有个定什么日的问题。一般来讲忌单日结婚。因为俗以为“好事成双”,双日结婚才比较吉利。从九江地区来讲,民间还喜逢“六”、“八”这两个日子,如果农历和阳历都碰上“八”这个日子则是喜上加喜。但旧习农历七月七日断不可嫁娶的,这可能与牛郎织女结婚后被天帝折散了姻缘,只有每年七月七日才相会一次,

所以民间忌折散,七月七日才定为嫁女避节。各地风俗不同,忌婚嫁的日子也各不相同,这要看什么地方人的传统习俗而定。

婚宴、洞房禁忌:男女举行婚礼仪式后,还要举行婚宴招待来宾,又叫“吃喜酒”。旧俗以为寡妇、孕妇及带孝者不能参加,否则不吉。吃喜酒时,对送亲的娘家客要单独招待,忌招待不周,喜筵的菜肴不仅要丰盛,而且菜盘数要双数,忌讳单数,一般是十八道菜,二十四道菜,三十六道菜不等。另外婚宴上吃鱼,吃完一面要翻另一面时,千万不要把鱼骨折断,因为忌讳婚姻中会有两断之虞。

对于洞房的摆设和婚床,旧习也是很有讲究的。众所周知,洞房是特意为新婚夫妇准备的,民间则称之为“新房”,顾名思义是为新家新人准备的,所以新房都布置得富丽堂皇、热闹喜庆、充满吉气。而婚床则是夫妇关系公众认可的重要见证,也是传宗接代的重要设备,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自古以来新婚夫妇对婚床都十分看重,不仅要求式样新颖美观,而且要求质量第一。旧时安床还有一种仪式习俗,安床前准备好一百零八枚铜钱,用八枚钱垫床脚,以取“八字合同(铜)”之意。另一百枚铜钱放在床头床尾,寓意“同(铜)心同(铜)体”,并择吉日安放。其方向位置也要配合男女双方生庚干支,并视窗门位置而定,忌讳床与桌柜尖角相对。新房布置好后忌讳空床,一般由童男陪伴新郎睡觉,新房布置完毕忌闲杂人员踏入。新房内的陈设,生人不能乱摸,尤其是婚床不能乱坐,俗以为坐了日后对新妇不利,日后夫妻不和,怕生出事端。

婚礼之后,还有闹洞房的习俗,据说闹洞房习俗始于六朝,一般都在婚礼后当晚进行。因为结婚日的洞房是喜热闹,忌冷清的地方,所以不光是汉族,其他民族也有闹洞房的习俗。闹洞房又称“逗媳妇”、“闹房”、“吵房”,是对新婚夫妇的一种祝贺方式。至于闹洞房的原因,民间认为,洞房内常有狐狸、鬼魅作崇,为了驱逐邪灵阴气,增加人势阳气,所以才闹洞房。还有的认为是让新娘见见世面,熟识一下男家亲友。又有说是怕新娘初来乍到太寂寞,所以大家来开开玩笑,逗逗乐,让新娘高兴高兴。闹洞房时,不管开什么玩笑,新郎新娘都不许发火。俗话说:“三日无大小”,闹洞房不分辈份,不受长幼尊卑的束缚,可以随便说笑逗乐。所谓“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但有一条,带孝及不吉者禁忌参加。新娘新郎上床就寝,旧习也很有讲究,新郎放鞋不能让新娘踩到,如踩到了俗以为新郎一辈子在新娘面前抬不起头,是对新郎的莫大侮辱。连放衣也是一样,新娘的衣服不可压在新郎衣上,否则,丈夫将被妻子挟持一辈子。其实这是毫无道理的无忌之谈,完全是大男子主义的表现。另外洞房花烛夜点燃的灯烛是忌吹灭的,要一夜长明,相传新婚夫妇谁先吹灭了灯烛,谁就会先死,所以二人谁也不吹灯,任其自灭。

孕妇、生育幼儿风俗

怀孕是两性结合的成果。也是繁衍后代的重要环节,作为重子嗣的中国社会来说,怀孕是一件喜事,所以俗称妇女怀孕为“有喜”。这对于全家是一件欣喜和庆幸的事。因此,怀孕的妇女会受到全家倍

加关心和呵护,生怕会出现意外生出什么事端来。然而,怀孕往往会出现许多妊娠现象和反映,例如:头昏、呕吐、偏食、无力,甚至浮肿等等,能否让后代顺利降临人世,这也是孕妇本人及亲人们最关心的事。故此,在九江民间也便有了许多习俗和禁忌。

孕妇居住、活动禁忌:古时,人们对人为什么怀孕并不懂什么科学知识,只是看到妇女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只到最后生下孩子。因此,他们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超人力的神灵起的作用,所以便有了“胎神”的说法。俗以为“胎神”通常存在孕妇的周围,故人们对“胎神”十分敬畏,盼望“胎神”保护好婴儿顺利出生。旧时,在这方面的禁忌是蛮多的,尤其是孕妇居住的地方便是如此。旧俗认为,孕妇所居的房子室内墙壁和砖瓦土石是不能随意移动、毁坏的。因为这可能会使孕妇腹中的胎儿移动,对胎儿不利;有的家庭孕妇室内忌挂人物画像,据说孕妇看了会使腹中的胎儿长得和画像一样,会出现“换胎”;孕妇房内墙壁、家具、门窗不可随意钉钉子,俗以为会伤害胎神,万一把胎神钉住不能动,就会有“死胎”的危险;孕妇房内不可乱动剪刀、针线、锥子,乱动又怕伤及胎神,否则日后孩子会无耳、瞎眼出现残疾;不可在孕妇室内捆绑东西,要不,有可能使孩子手指弯曲,或出生时出现脐带缠颈;还有孕妇不能塞瓶口,忌拆、堵门窗,忌手臂上举,忌搬动大型家具器物,忌声响过大,忌烧烤东西,忌属虎人闯入,忌睡坐在野兽皮上,忌冷水洗浴,忌肩披线、绳等等,反正一切一切都要小心谨慎,否则伤及胎神对胎儿不利。以上习俗在一带虽不完全禁忌,但有许多内容至今还是沿袭的。反正

一条,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孕妇的一举一动包括吃、穿、住、玩,都要小心为好,这主要是从保护胎儿正常发育出发,好让妇女将婴儿顺利降生。

产房禁忌:产房是孕妇生产婴儿的地方,关系到婴儿出生的顺利和成长安全,所以自古以来产房便有着许多习俗和禁忌。象九江这种人口居民稠密的地区对产房的禁忌更尤为看中。一般来讲,产房是严禁男人入内的。这主要是考虑产妇不洁(旧时认为产妇血污过多不洁),恐对男人身体有害,另又怕男人的阳气和身体虚弱的产妇阴气相抗衡,对产妇母子不利。所以至少一月内男人不能进出。即便是女人也不能随便进出产房的,产房忌人多,因人多可能会影响产妇顺利产婴。尤其是孕妇、寡妇、属虎的新娘子、带孝的人、有红眼病的人更不能进入产房。因这类人有可能会给产妇带来灾难。对于亲朋好友如要送贺礼,也要等满月后,进入产房前,身上的金属钥匙都要放下来,问候产妇后,产房内的东西不能随意带出来,哪怕是一把扇子、一本书、一根针都不能带出。因为这有可能将产妇的奶水带走,对婴儿成长不利。产房需要安静,所以刮锅、劈柴,大声吵闹也是严格禁止的,因这些响声有可能惊吓坏婴儿。另外,产房内也不能焚烧金冥纸,胎盘、脐带不能乱丢。产妇本身不能紧张、忧郁,不能吹冷风,禁冷水、阳光直射,月内不能串门,以及参加神事活动等等。

婴儿禁忌:为使婴儿能顺顺当当健康成长。所以,九江旧时民间对婴儿的禁忌、习俗也比较看中。除了要让婴儿不饿不冷,不受惊吓

伤害外,还有些习俗也必须遵循。比方说婴儿的胎发是不能随意动的,一定要到百日或满月后方能剃去。一般剃发都要留足一寸多方的“天灵盖”,民间叫“孝顺发”,这主要是考虑婴儿天灵盖不能受凉,不能生病的原因。剃胎发的日子也有讲究,女婴选在二十日,男婴选在二十四日,据说取意“二十四孝”的原因。婴儿的脚板也是不能乱挠的。有人喜欢挠婴儿脚板,让其发出“咯咯咯”的笑声,逗之取乐。旧时是严格禁止的,据说这可能导致婴儿长大成结巴,说话不清楚,或者说婴儿长大后没胆量,胆子小不敢过桥,打官司会输。婴儿的空摇篮也是不能乱摇的,俗以为摇了空摇篮婴儿爱哭,睡不安稳,会遇不测,同时也意味着会失去婴儿。另外婴儿睡熟了不要轻易弄醒。有时婴儿熟睡会发出梦呓般笑容,出现嘟嘴或手舞足蹈的表情,俗以为床有“床公”、“床母”(通常称“床母”),婴儿一出生便受到床母的保护,婴儿熟睡时床母还会教导婴儿微笑、嘟嘴、皱眉等多种表情。此时弄醒婴儿有可能使婴儿学习中断,将来长大不聪明,会呆痴。突然弄醒婴儿,也可能使婴儿受到惊吓生病。

婴儿长大后幼儿时,饮食也要十分注意。旧时九江民间俗以为,幼儿忌吃鸡爪子,据说怕日后长大了字写不好,写的字象鸡爪抓的一样。又说怕抓破书,怕写字手发抖,容易和别人打架。另外幼儿也忌吃鱼籽,说吃了鱼籽长大后数不到数,不认识秤,不会打算盘,不能经商。又说幼儿也不能吃猪脑,吃了猪脑人也会象猪一样笨,人不聪明。幼儿也不能吃猪尾巴,吃了猪尾巴怕长大了事事落后,一辈子也赶不上趟,另外胆子小,不敢走夜路等等。

幼儿游戏也有禁忌,夜晚不能望着晴空数星星,由于星星多数来数去数不清楚,人会糊涂,长大了数不了数。幼儿也不能玩米数米粒,也怕和数星星一样,会把人搞糊涂等等。

丧葬风俗

人的一生都要走过生老病死的过程,这是谁也违背不了的客观规律。古人认为人生有阴、阳两界之分,死亡即是阴、阳两界的交接点。人死为鬼,只是灵魂脱离了肉体,成为一种无形无质,变化无常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并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存在有可能危及活在世上的人们。因此,对尸体的处置不能随随便便,于是人们希望用比较合适的葬式来超度亡灵,让死者安安心心走去,并在冥冥中保护子孙后代,家业顺序发达,所以旧时便形成了许多葬俗和忌讳。

长者死去,丧事称为“白喜事”,丧礼规模一般根据死者家庭经济实力而定。就九江来讲民俗中丧葬过程,基本上从老者逝世开始,包括送终、报丧、守夜、入殓、守灵、吊孝、叫茶、出殡等等,这其中尽管寄托了后人对死者的哀思,也不乏许多迷信色彩,但从民俗的角度来说,旧习就是这样沿袭下来的。

送终:俗以为人在死之前都有一些预兆,比方说老年人印堂发暗,脸色突然发黑,这便是很危险的预兆,故民间有“脸发黑,不过月”之说。还有人的脚和头出现异常肿胀肥大,也是不祥之兆。所以谚语中有“男怕穿靴,女怕戴帽”的说法。意思就是男的忌脚肿,女的忌

头肿,这些都是不正常的。还有家中养的母鸡突然象公鸡一样“打鸣”啼叫,就很不正常。俗以为母鸡报晨是凶祸临门之兆,会死人或不祥厄运降临。故有“公鸡不啼母鸡啼,主人不死待何时”之说。还有家中有重病人,突然晚上飞来一只猫头鹰在门前发出恐怖的叫声,这也是不祥之兆。俗以为这有可能预示病人活不长久。特别是病重的人,突然精神焕发,要吃饭,找人说话,和健康人一样,这就更危险。民间认为这是病人“回光反照”的表现,说明不日便会离开人世……所有这些异常和预兆,都提醒着家里的人们,对病重的老者要分外注意。一般这种情况家中儿孙晚辈都要守候在家里,在病人垂危弥留之际,目睹老人安祥去世。俗称“送终”或“送老”,死者落气后,晚辈齐跪床前,立即烧纸钱,放炮竹。民间叫烧“落地纸”、“倒头纸”、“送盘缠钱”。

人死之后亲人要立即用温热水将死者周身擦洗干净,并趁肢体未僵硬之前穿好寿衣。寿衣、寿裤、寿鞋、寿被,一般都是家里事先缝制好或购卖好了的。死者穿寿衣也有俗规,无论多少,必须是单数(主要是唯恐死亡凶祸再次降临),有上七件下五件、上七件下八件或上十一件下七件。寿衣多用布或绸子,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恐因此遭断子绝孙果报。“绸子”则和“稠子”谐音,可保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禁忌用皮毛料制作,恐死者来世转生为兽。寿衣多为里穿白,外穿青,示意“一清二白”。寿衣有先披于孝子身上,谓之“暖衣”,然后再穿在死者身上。也有直接给死者穿的,各处习俗不同。

死者寿衣穿好,要把尸体移于中堂或堂前右侧,置放在木板或竹床上。之所以要移尸,俗以为堂前、正厅、正寝是家中最神圣的地方,安放在这里是对死者的尊敬和礼仪规格。据说“寿中正寝”出自于此。死者头脚的方向要与生前睡的方向相反,头枕草纸(也有用草纸包砖瓦的),双手摆放在胸前(也有拿一发饼的),脸上盖上草纸,叫“遮面纸”,有“阴阳一纸隔”之说。靠脚的方向点以“脚灯”,灯以破碗盛上菜油,浸以灯草,点燃,并放一香炉插香,地下放一盆用于烧纸。(笔者曾经也见有坐姿的,死者盘坐在竹木椅上,面西而坐,手上拿一发饼),据说“死人捏法饼”,是用来打狗的,怕在阴间路上遇见狗,所以备以饼子赶狗。

守夜:守夜又称守灵,由亲属好友分工守夜守护不离。在九江一带习尚在门前搭棚的,因为房子太小坐不下许多客人,所以借助门前巷口空旷之地用帆布搭棚,将死者安放在棚内。此时,死者家要及时向亲友报丧,旧时报丧,无论天晴下雨,报丧者都要带上一把雨伞,伞把朝前,伞头朝后,到亲戚家时将伞倒倚于门外,亲友一见即知送来噩耗,不需说话。报丧者在亲戚家吃完点心,才告以死者姓各及死亡经过及殡殓日期即匆匆离去,再到别家报丧。

亲友们到齐后,便商量丧事仪程,人员分工及应准备物资等各种事项。守夜时,一般人越多越热闹越好。因是“白喜事”,俗有“越闹越发”之说。守灵人要保持香火不绝,并防猫鼠接近,俗以为猫鼠接近会降尸。

入殓:旧时,成殓死人的棺材,九江一带尚以松、杉制作,忌用柳木。柏木最好,只是柏木太贵,加之稀少,平民之家不敢问津,只有特别富有之家有可能用柏木做棺材。柏木加上松木做的棺材象征长寿,故民间有松柏长青之说。棺木做好,一般前高后低,民间习尚漆以红、黑两色,男者棺材头写以“福”字,女者棺材头写以“寿”字。成殓亡人,要事先看好日子时辰,不可乱来。如亡人是女者,一定要等娘家人到齐同意方可成殓。死者入棺前,要用水浴尸(也有叫买水)就是用碗装满水,由负责进材的用毛巾湿一下,然后在死者脸手擦一遍,再把盛水碗打碎亦可。入殓前,棺底下面点“七星灯”棺内垫上石灰,然后盖以皮纸、白布,尸体放入棺木,头枕鸡公枕头,四沿塞以石灰包,石灰包的数量要和死者寿年相同。棺内还可放一些亡者生前喜好之物作为殉葬品。按照九江风俗,大多入殓时间多选在下半夜十二点钟以后。入棺后,诸事办完,盖棺时,闲杂人员要离开,并用伞或草帽遮住灯光,或熄灯借远处暗光操作,所有人影不可落入棺中,否则对活者不利。盖好棺木后,一般要停柩三天以上,据说亡者三天以后才是真死(即心死)。

停柩守灵:盖棺以后,家中(或棚中)应设以灵堂,也称祭堂。灵堂内悬挂孝幛,挽联。挽联一般写有:“人死如灯灭,水流东海不回头”或“守孝三年容易满,思亲百世最难忘”之类。如亲戚朋友前来吊唁,亡者子女亲属穿上孝服应在门前放炮迎接,发以黑纱或白花,孝子跪于灵前,来人寄丧时,要赔拜鞠躬,表示感谢,回拜。死者同

辈穿一般孝衣或带上黑纱,子女着孝衣外,还要披麻带孝,孙辈除穿孝衣外,孝帽上还加以红布、绿布等,以示奔丧。

守灵期间,旧时还请上道士和尚做法事,念经及祭文、超度亡人。主持法事者摇动法铃,旁者敲击鼓乐,主持者领唱一番经文,众人同声附和结尾,唱者曲调悠长,加之鼓乐鸣响,甚是热闹。经文内容一般有:关灯、邀十殿、跑五方、过阴曹地府、破八挂、往生咒等等。有的家庭请有唢呐、长号,配以鼓乐,唢呐吹起乐谱,一套一套,十分悦耳动听。长号则声音沉长,有时要拖好几分钟,听起来有悲伤沉重之感。

出丧前夕,入夜要组织叫茶祭灵。九江习俗是:预先做好火把、灯烛、香、炮竹,子女则披麻带孝,手捧死者遗像(或牌位),哭丧捧,由主持者领头叫茶。众人跟着和叫,一般大意是呼唤:XXX(对死者的称呼)顺利到阴间地府,不要误喝“迷魂汤”,路途口喝回来喝茶哟……此时乐队奏鸣,鞭炮阵阵,整个叫茶队伍,一字长蛇,在附近所有大小巷中穿过(俗以为死者生前到过的地方,都要走到,又叫“收脚迹”),沿途散洒纸钱,洒茶于路边,由于九江人口稠密,只要一叫茶,四邻八户都听得到,所以不少儿童,好赶热闹,三五成群地跟着叫茶人群在巷中奔跑,其热闹之状,不亚于年节。这也许是九江地区独有的特色。

出殡:也叫出丧。这是丧葬习俗中最为隆重,最为热闹,最为宏大的场面。在九江认为,为死者送葬和死者见上最后一面和告别,是

对死者的尊重和尊敬,这也是最起码的礼仪。到了出殡这一天,死者所有亲戚都早早集于门前。由事先请好的抬棺者,俗称“八仙”,在一阵轰鸣的鞭炮声中齐声吆喝用手抬起棺木,俗称“起灵”。从厅内或棚内抬至门前空旷之地,架放在事先摆放的长凳上。此时便开始祭奠仪式。所有亲属都要依次跪拜,用虔诚的心情送亲人安心赴黄泉之路。亲属祭完,便是朋友和左右邻居,同样为失去老者表示哀悼。

这时“八仙”便开始用绳子捆绑灵柩,又叫“扎杠”先用两根长杠绑在棺木左右两边底部,然后再扎横杠,抬杠。在扎灵柩的同时,由“八仙”中的主持者领头诵唱“挽歌”众“八仙”答和,单句和以“好喂”,双句和以“好啊”,歌词大意辑录如下:

伏以!天地开张,日吉时良。先人终生福德好,今朝跨鹤登天堂。孝男手持主丧杖,披麻戴孝守灵旁;孝女孝婿穿孝服,思亲百世实难忘。众位八仙齐把灵柩扎,力索花在金棺上,白鹤展翅棺头立,幡旗飘飘在前方。亲朋戚友来送葬,护送仙体到仙乡。

八仙八仙,听我言章。喝了东家扶重酒,肩抬灵柩要稳当,莫道别人生身父母,犹如自己亲爹娘。转弯抹角,大家商量;上坎下岭,切莫慌张;跨沟过缺,小心提防,安全送到牛眠地,金棺落在正中央。风水宝地福人登,子孙幸福万年长。

八仙对八仙,双手捧上天(齐声“啊”)。

江西民俗文化

09013123 卢长军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2 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 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 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 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及江西的舞龙文化及其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及江西 的舞龙文化及其特点 一、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 舞龙(又称舞龙灯)、舞狮(又称舞狮灯或狮灯舞)是具有一千多年传承史的全国性体育民俗事象。每逢年节和重大喜庆日子,舞龙、舞狮都是主要的表演活动。所以,只要提到舞龙舞狮,人们自然会想到龙神祈雨和长龙在大街小巷穿行的情景。中华民族有“龙的传人”称誉,外国人素以“东方雄狮”形容中国。远在汉代的《春秋繁露》一书中就有关于民间舞龙风尚习俗的记述,绵延不断,传承至今,盛行不衰。现在凡有华人居住的地区,遇到喜庆节日,都会以舞龙舞狮作庆祝。所以,舞龙舞狮无疑是中华民族体育的优秀代表。 小的龙灯,一个人举着舞动。巨型龙灯有100多米长,由几十个训练有素的青壮年举起,动作协调,做出腾飞、游动、盘旋、疾驶、翻滚跃进等各种形态变化的精彩动作。伴有爆竹声。锣鼓声和民间乐曲声,在云雾氤氲之中时隐时现、忽急忽缓,煞似天穹云端遨游的巨龙。而舞狮常常伴随舞龙一起表演,历经千余年传承,今天普遍盛行于全国各地的舞狮子活动,

已发展演变成日趋成熟的风格各异的南北两大流派。舞龙、舞狮是介于舞蹈民俗与体育民俗之间的文化形态。就全国范围来说,舞龙舞狮的扮演者约有几十万之众,再就对舞龙舞狮的由衷赞赏者,为数之多更难估计。可以这样说,除去尚不懂事的孩子,所有的中国人(包括侨居各国的炎黄子孙)没有不知道舞龙、舞狮是祖国重要的民俗事象。因此说,舞龙、舞狮是中国典型的体育民俗活动之一。 二、江西的舞龙文化 江西境内舞龙源于宋代,明清走向成熟与兴盛,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衰。江西舞龙种类主要有板龙、草龙、竹龙、纸龙和布龙。其中以草龙、板龙起源最早。从江西舞龙的文化特征看,表现了农耕文化;儒家“中和”思想;以及追求娱乐、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龙”为四灵之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一种神物。龙在封建社会是皇帝的象征,与王权的提倡有重要关系。龙更是中华民族主要的图腾物,传说中的“龙”为虎头、蛇身、鹰爪、鹿角,系由我国远古时代各部族的动物图腾复合而成。“龙”被创造出来以后,就赋予它无穷的力量,龙可以上天入地、管理风雨,无所不能。对农耕民族来说,龙更是成了又敬又畏的一种神物,各地纷纷建起龙王

陕西民俗文化

陕西——民俗文化简介 1、秦腔 也称为“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国现存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是京剧、豫剧、川剧、河北邦子等剧种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脸谱、身段、角色、门类和演技均自成体系。它发祥与陕西关中,流传于西北地区。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在西安,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皮影戏 2、皮影戏 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剧目有《会阵招亲》《游西湖》等。 3、眉户 眉户在陕西关中地区最为流行,也为外省如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众所喜欢,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盛行于华阴、华县地区的称东路眉户,西路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及户县,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眉户的唱腔音乐有50多个曲牌,可以表现人物在舞台上丰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剧情。 4、户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原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的好评。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户县被誉为“农民画之乡”已拥有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许多优秀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收藏。 5、陕北剪纸 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 6、凤翔木板年画 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从年画画稿,调版,印刷到彩绘,都是乡村劳动人民在农闲时,手工操作.按农民生产,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农民传统爱好的造型配色习惯而研制的.经过不断的吸收前人兴味,艺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艺术风格.在陕,甘,宁,青,川一带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江西春节的饮食风俗

江西春节的饮食风俗 导语: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年关已至,本是小时候最快乐的日子!但越来越多的人吐槽城市的“年味”越来越淡,遗憾越来越多传统特色的过年习俗都在渐渐流逝。但其实,江西还有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老祖宗们那些最传统最热烈的新年庆祝方式,有着最鲜明最浓郁的年味儿。今天,中国江西网记者带大家先领略一下各地年味习俗! ▲南昌:“吃糊羹” 对南昌人来说,“过了廿四,天天都是年”,不过有人早上过年,有人中午或晚上过年,外出的家人要在除夕之前赶回家“团年”。但在旧年俗里,出嫁的女儿即便归来,也不得入席。

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这天,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各有所属。因此,初七这天,南昌人有吃糊羹的习俗,糊羹是用七种带叶子的蔬菜做成的,象征步步高,据说吃了糊羹来年老人会身体健康,小孩会很聪明。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婺源:“杀年猪”“吃隔岁” 在婺源,杀头年猪才算过年。热情的婺源村民有谁家在杀年猪,就会延请亲朋友好友前来喝酒助兴品尝“杀猪饭”,屠夫先将一碗猪血泼在门上,然后开膛。其热闹非凡不亚于年夜饭。 到了除夕的中午,婺源习惯上吃“米糊”,用豆腐、豆芽、干豆角、鸡杂、腌菜等糊起来。除夕晚上的团圆餐很讲究的,一家人祭祖过后,照例放串鞭炮,热热闹闹地就餐,年夜饭的夜传统名菜,肉果(肉圆子)、鱼、青菜等,秋口人称“年夜饭”为“吃隔岁”。

▲九江:“换茶”“赶殇”“偷青” 到亲戚家拜年,一般都带糕点果品,以示尊重。受拜的亲戚家中,要烧汤煮面条,每人一碗,每碗配3个鸡蛋,还要摆腊盘、斟酒、盛饭招待客人,客人回家时回赠糖果礼品,俗称“换茶”,即"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初一大早,靠近山区人在敞床前候听鸟音,以卜一年丰歉,俗叫"听何鸟开耳"。若听到第一声叫是"轧孔轧孔"则为大吉,"契恰契恰"则次之,"罗罗罗"则更次之。春节期间,除上述活动外,彭泽的"捧元宝"、"跑花"、都昌的"拜大年",瑞昌的"灿灯",湖口的"赶殇",修水的"偷青"等习俗,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各异的形式,凸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平安医院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管理规定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平安医院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规定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0554平安医院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 仰规定 Ping An Hospital respects ethnic customs and religi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医院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规定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是贯彻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在医疗活动中,更好地落实相关政策,确保医疗诊治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身心健康;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认真学习,遵照实施。 (一)学习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四条中国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岐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十二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五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对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江西民俗文化

江西民俗文化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 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 2 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 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 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 个监察区,称13 部州,

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 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 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 府,下辖78 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互不统属。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 县。至1926 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现全省面积为16.69 万平方公里,人口4200 万。行政区划有南昌、赣州、九江、萍乡、景德镇、新余、鹰潭、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 个设区市,99 个县(市、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是江西地理轮廓的概括。境内周围群山环绕,中间丘陵起伏,北部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江西民风民俗作文

江西民风民俗作文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江西有什么民风民俗呢?以下是关于江西民风民俗作文,供大家参考。 江西民风民俗作文【1】 如果,你看过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看过了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看过了历史悠久的故宫;看过了浓妆淡抹的西湖;看过了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那么你来江西浏览一番吧。 既然来到江西,你就应该去庐山浏览一番,才不枉此行。 日出东方时,庐山像刚刚苏醒的少女,被晨雾笼罩着。 在这时上山,你准会有一种飘飘欲仙,腾云驾雾的感觉。 晨雾中的庐山像是人间仙境,有仿若海市蜃楼。 记得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这样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云雾以瞬息万变闻名全国。 瞧,刚刚还是仙女舞动的飘带,现在又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一会儿又变成巨大无比的天幕;一会儿又变成奔驰的骏马;一会儿又变成琼枝玉树、粉妆玉砌的天堂…… 江西还有很多特产。 如:庐山云雾茶、景德镇陶瓷、会昌大果金桔、玉山罗纹砚等。 庐山云雾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是深受欢迎、供不应求的高档产品。 “幸饮庐山云雾茶,更识庐山真面目”,这诗一般的赞语,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和价值。 黄山有“四绝”,而庐山云雾茶有“六绝”: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还有那狗轱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 此茶的特点与其它茶叶迥然不同,它叶片细嫩均匀,碧色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毫,茶叶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茶味清凉、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 江西有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有与众不同、独具一格的民风民俗;有引人入胜、感人肺腑的民间传说;还有味道独特,令人回味无穷的民间小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赶快来这里亲身体验一下吧。 你不来会终生遗憾,来了会终生难忘的哦!

江西民俗体育文化

江西民俗体育文化 项目编号:1268SS08086 项目负责人:王俊奇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2009年10月26日 本书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哲学、宗教、教育学角度研究江西民俗体育文化。就地域民俗体育文化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与开拓。这部书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作了一个轮廓性的勾勒。既有全景式扫描,又有重点部位的特写;既有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又力求提出应用开发的对策;既重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又注重当代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成果共分八章,三十二节,23万余字,展开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系统研究。 一、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与历史、宗教、地理的关系 1、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江西民俗体育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到江西民俗体育的形成主要与农耕文化、赣文化关系密切,表现出世代相袭的传承性特征,并在历史进程中糅和了多元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2、为了深入研究江西民俗体育形成的宗教文化因素,主要查阅了江西四十余部县志、府志,结合民俗体育的相关史料,运用体育史学、社会学,对江西民俗体育形成的宗教文化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江西民俗体育中的舞龙、赛龙舟和傩舞与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中秋迎龙神求雨,秋醮演地戏踩高跷,重阳登高与道教又有丝连关系。 3、无论哪个民族的民俗体育,在其形成过程中都无一不受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江西民俗体育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本书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地理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江西封闭、边缘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自我意识、缺少开放性;另一方面,江西历史上与三苗、荆楚、吴越有紧密关系,则又使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表现出固守正统的向心性和主流性,并朝向多元融合方向发展。 二、江西舞龙与龙舟文化 1、江西境内舞龙源于宋代,明清走向成熟与兴盛,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衰。江西舞龙种类主要有板龙、草龙、竹龙、纸龙和布龙,其中以草龙、板龙起源最早。从江西舞龙的文化特征看,表现的是:农耕文化;儒家“中和”思想;以及追求娱乐、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 2、江西龙舟文化既传承了吴越、荆楚的传统文化,又表现了赣文化的特色。从史料记载来看,江西端午节竞龙舟约出现于晚唐时期,到明清两朝,江西竞龙舟十分盛行,花样百出,并开始趋于向娱人性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西龙舟文化表现了健康向上、节日庆典和竞技项目的文化特点。 三、赣皖交界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及其比较 1、从社会文化学角度探讨赣皖边界村落“舞龙”文化的渊源,主要内容及其文化特点。研究认为:赣皖边界村落有春社、秋社两次舞龙的形式,并构成了赣皖边界地区那种动作殊形、刚柔相济,突出祈禳、驱祟、富有农耕文化特质的舞龙。 2、由于皖西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极其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走访调查等方法,对皖西南村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皖西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发展战略与思考。为皖西南民俗体育真正走向市场打开销路,真正让徽州古老的民俗体育文化在皖西南旅游事业中发挥出作用。

《关于安福县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安福县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将我的家乡安福县的饮食文化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使得我自己以及同组同学对我的家乡的饮食文化有深入了解。 调查对象:安福县部分村落 调查方法:查找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 安福距今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是江西省18个文明古县之一,历史上人文鼎盛,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有表嫂茶、吃新节、火把节、烧塔等数十种民俗活动。 表嫂茶 在元宵节后到春播之前,安福会以自然村为主,每天一户,轮流进行“表嫂茶”习俗表演。“表嫂茶”,俗称“请茶碗”,是安福县境内农村已婚妇女们之间流行的一种独特茶俗,气氛热烈,特色鲜明。它分布于安福的南乡片和西乡片,而以南乡洲湖镇塘边村最典型。请茶时,请茶主妇要用黄条萝卜、甜姜、黄豆等茶点热情款待。喝茶时,不讲究规矩程式,大家无所不谈,气氛热闹祥和,平日里的各种嫌隙,都在畅谈中化为乌有。待到茶兴浓时,一些能打山歌的表嫂会唱《采茶歌》、《三碗茶》等来助兴。 吃新节 至每年早稻收获之前,安福将会举行“吃新节”盛宴。安福吃新节是安福县68个乡村盛行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民俗节日,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很久以前,天地洪荒,武功山成

了孤岛。人们困在岛上,一天,一只大花狗泅上了孤岛,从尾巴上抖落数十粒稻种,救了人们的大难。故此,丰收的稻穗便像弯弯的狗尾。后来每年早稻收获之前,人们便举行盛宴,让大花狗尝新,以表谢意。另一种传说武功山有只“白雾妖精”,每年夏收前吐出白雾,把农民即将收割的稻谷毁掉。后来,“五谷神”将“白雾精”打败,救了农民,人们在新谷登场前举行宴会,请五谷神尝新,以致谢忱。 节日的内容主要是祭祀五谷神、土地、康王、福主和梅山。形式有敬斋、耍龙灯、游垅、打火把、唱山歌等。节日主要是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祷,祝愿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也是为了联络亲朋好友、愉悦心身,促进社会和谐。吃新节群众参与面广,场面喜庆热烈,规模宏大,其隆重程度,胜过端午,超过中秋,仅次于春节。 六月六 每年六月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古老的山村一片欢乐,以迎接垇云火把节的到来。垇云火把节历史悠久,仅在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就历经9代约170余年。当日,家家户户备好祭品,制作祭祀法器,相邀山下亲朋好友来山里。他们白天在自家田里祭拜山神、土地,并点起火把向田埂里四下燎虫;晚饭后,全村男女老小敲锣打鼓,燃起熊熊篝火,隆重祭拜各路,祈求驱魔消灾,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间,他们还打着火把游垅,围着篝火唱山歌。 烧塔 待至中秋佳节之日,安福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日子兴旺、欢庆

关于中国城隍庙的习俗调查

关于中国城隍庙的习俗调查 一、原始信仰 远古时期,农业经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使得民众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对图腾、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通过一定的祭祀求得自然力和祖宗的护佑,在“万物有灵”与“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有关神灵的崇拜和祭祀仪式,逐步形成原始信仰。 城隍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从资料记载看,城隍神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礼记·郊特牲第十一》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大蜡八”是指什么?郑玄注云:所祭有八神也。许慎《说文》云蜡“从虫昔声……曰年终祭名者矣”。所以大蜡八即年终祭祀的八位神,他们分别是:司啬、百种神、农神、邮表、禽兽神、坊、水墉、昆虫。其中水墉居其七。水墉是农田中的沟渠,水墉神也就是沟渠神。后来古代的城市亦要修筑城墙,城墙之外还要有一圈护城壕。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城隍”二字,始见于《易经》泰卦的上六爻辞:“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其中“城”指城墙,“隍”指城壕(护城河)。城隍一词连用泛指城池,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而且“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五礼通考》)。城墙、城壕在防卫敌人、猛兽攻击,保护一城百姓安全上,功莫大焉。于是水墉神便升格为城隍神,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兼容并包是我们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城隍信仰亦是如此。随着城隍在民间百姓中的影响日益显著,道教也将城隍神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杜光庭编纂的《道门科范大全集》中,就有在斋蘸请神仪式中开列城隍的法位的记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城隍神就逐渐成为了道教尊奉的主要冥界神灵之一。道教许多法事活动中,都要请城隍神到场。道教源于民间而又影响民间,甚至渗透到千家万户。城隍原本是民间的神祀,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接受了佛教的冥界体系,城隍神开始成为阴间的行政长官,掌管阴间事务。如宋代佛教的“水陆法会”就开始将城隍神列为重要的恭请神明之一。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从而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民间信仰的神灵群体可以说并无体系可言,但这些信仰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间信仰“尚和”的文化 精神特质。 城隍,从我国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发展到后世的宗教信仰,它们原发于农耕文明。古长安作为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以其长期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成为精神文化的传播地。由此,古长安也自然成为城

陕西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陕西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唐三彩陶 是在汉代单色釉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品种,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在用黄,绿,青等色加以装饰,烧制而成,色彩鲜丽,光泽柔和,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俑,实属三彩之冠。 面花 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当地人称为花馍。每逢婚丧嫁娶,年节庆典,乡亲们制做出各种各样的花馍,造型别致,形态逼真,或摆茶陈列,或馈赠亲朋,即可食用,又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制作花馍,和面、蒸馍的火候都有讲究,只有那些技术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 眉户 眉户在陕西关中地区最为流行,也为外省如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众所喜欢,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盛行于华阴、华县地区的称东路眉户,西路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及户县,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眉户的唱腔音乐有50多个曲牌,可以表现人物在舞台上丰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剧情。 户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原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的好评。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户县被誉为“农民画之乡”已拥有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许多优秀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收藏。 陕北剪纸 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 凤翔彩绘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生动逼真而享誉海内外。传说明代朱元璋的军队驻扎此地,士兵大都是江西老表,会制陶手艺。落户为农后,他们在农闲时做些玩具和礼物,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今天的彩绘泥塑。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朵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更加繁盛,成为陕西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城隍信仰及风俗

城隍信仰及风俗

城隍信仰及风俗 周德华 城隍二字原出于《易泰》“城复于隍”。我国古代称有水环护的城堑为城,无水环护的城堑为隍。先前城隍二字连在一起仅具建筑和防卫上的的意义,以后由于筑城技术的提高、城市化过程的推进,战争和当地人格神信仰的交互作用,城隍演变为一个普佑黎民的地方保护神。人们旱灾求雨、水灾祈晴,出现天灾人祸就请他禳灾,也即所谓祈人寿年丰,久而久之就成了一方神袛。 苏州景德路上的城隍庙已有1700年历史,是全国最早的城隍庙之一。 吴江最早的城隍庙于唐先天二年(713年)敕建,距今正好1300年。明初,苏州府县大举兴建城隍庙。至明末,城隍庙逐渐向下延伸,镇镇乡乡,遍地皆见,如商业巨镇盛泽,在1平方公里内就有4座之多。 笔者查阅各镇方志,除同里而外皆有城隍庙的记载。 平望城隍庙,位于古运河西岸,安德桥堍,初建无考,明万历、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屡次重建,解放后,先被征用为吴江县公安局址,后被征用为粮库。 盛泽有两座城隍庙,一在东白漾北,称为东城隍庙;一在西肠圩之西北,称为西城隍庙。两处始建无考,清代屡次修建。解放后两庙均被征用为粮库。

震泽镇及其东之双杨市(村)分别建有城隍庙,明清两朝相继扩建。后者称为大庙,清咸丰年间因该村摇经业崛起而全村致富,故而香火鼎盛,清季成为江浙边境水上盛会——双阳会的会源地。20世纪80年代尚有遗址,为两进院落,曾用于村办企业。前者解放后被征用为粮库。 黎里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历代重修。庙址在一处名叫下丝圩的独脚圩内,四面环水,风景独特,其西建秋禊桥与陆地相连。桥为三孔梁桥,桥面石板不平,行走时有“的咯”之声:乡民戏称为“的咯”桥。黎里城隍庙解放以后被征用为粮库,1998年恢复旧观。 芦墟在明清以后建有老、新城隍庙各一座,后者部分遗址犹存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梅埝亦有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年间,清末倾圮。 吴江县内所有城隍庙虽各有昭灵侯庙,昭灵侯祠,昭灵观和曹王庙等别称,然无一例外,皆祀奉唐太宗十四子李明一人,可谓异庙同神,即如程邦宪①在《重修昭灵侯庙记》中所言:“郡邑祀城隍庙,所以守护一方水旱疾疫,士民祷焉。久则亦有迁代,如世之黜陟者,其来旧矣!惟吴江之祀昭灵侯则永久不替,侯为唐太宗十四子,讳明,封曹王,调露中(679~680年)为苏州刺史,有惠政。先天二年(713年)立庙于吴江②”。 历来,吴江境内所有城隍庙皆属道教,如黎里城隍庙亦名禊湖道院③。现该庙驻有道士,为吴江区内唯一的道教道场。 城隍庙的型制和体量各异,一般在市镇较大,清代,县邑的城隍

江西小年的习俗

江西小年的习俗 文章目录*一、江西小年的习俗*二、小年的来历是什么*三、小年有什么禁忌 江西小年的习俗1、江西小年会开财门和关财门 吃过团圆饭,就开始娱乐,但不能过12点,到了12点就得把大门关了,并放一挂鞭炮,这叫关财门,然后休息。初一一大早就要开大门放鞭炮,这叫开财门。夜间如发现有老鼠,千万不能打,那是财神爷。 2、江西小年会看城南龙灯 作为民间喜庆文化的代表,城南村舞龙灯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城南最早舞的是板凳龙,龙身由数百条板凳相连,每条板凳上都扎着两盏可点蜡烛的花灯,花灯上贴有人物、鸟兽、花草、虫鱼等剪纸图案,整个桥灯可分可合,连接形成几百米的长龙,气势磅礴。南昌城南龙灯在2008年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江西小年会杀年猪和吃隔岁 在婺源,杀头年猪才算过年。热情的婺源村民有谁家在杀年猪,就会延请亲朋友好友前来喝酒助兴品尝“杀猪饭”,屠夫先将一碗猪血泼在门上,然后开膛。其热闹非凡不亚于年夜饭。到了除夕的中午,婺源习惯上吃“米糊”,用豆腐、豆芽、干豆角、鸡杂、腌菜等糊起来。除夕晚上的团圆餐很讲究的,一家人祭祖过

后,照例放串鞭炮,热热闹闹地就餐,年夜饭的夜传统名菜,肉果(肉圆子)、鱼、青菜等,秋口人称“年夜饭”为“吃隔岁”。 小年的来历是什么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话。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的很多张密报,说人间要谋反天庭。 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见三尸神,命他把说玉帝坏话的人家 墙上写上他们的罪行,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见到三尸神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见阴谋将要得逞,自己可以独占美好的人间了,就飞快下凡,将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 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 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 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习俗。 小年有什么禁忌1、农历12月24日:俗称“过小年”,这一天民间开始打扫房子准备过大年,湖北一带忌宰杀、河南一带忌

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思路探讨

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思路探讨 [摘要]民俗文化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是顺应当今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本文以万寿宫旅游经济开发为例,积极探索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新路子,旨在促进江西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文化和经济“双赢”。 [关键词]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万寿宫;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6-5024(2009)12-0155-03 近年来,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通过各种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不但使旅游者达到审美、休闲、娱乐、求知等目的,使旅游者在精神上和文化素养上得到满足,而且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对加快江西旅游业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积淀和文化承传使之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和文化遗产,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和基础。 (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开发。江西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开发前景极其广阔。从内容上说,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是经济社会生活的集成。从物质民俗到精神民俗,无所不在,如以豫章文化、临川文化、瓷文化、傩文化等为代表的赣鄱文化;以“中国古典舞蹈的活化石”的婺源、南丰“傩舞”、鹰潭龙虎山的悬棺葬俗及历史悠久、内容丰厚的赣南客家民俗等为代表的民事习俗。从形式上说,具有民俗文化村(园)、民俗博物馆、节庆典礼、民俗风情、服饰饮食、建筑文化、民间歌舞及民间工艺等。近年来,江西民俗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中外游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好感。 (二)民俗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现代旅游正朝着多元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以“行、游、食、住、购、娱”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加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对出外旅游意愿增强,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游山玩水”,而是更加关注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品位、区域特色

论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关系

摘要:官方信仰是王权在国家祀典之中建构起来的,民间信仰是王权所允许的国家祀典之外的存在,是国家提供的权力关系架构。官方信仰中传播的礼教内容同样包含在民间信仰中,民间信仰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与官方信仰发生冲突。为了确保官方信仰的正统性,专制政府引导并控制民间信仰。 关键词:民间信仰;官方信仰;关系 中国古代之所以会呈现出官方信仰与民间信仰两大系统,在于中国的神圣结构是出自于国家权力及家族权力的建构,而非宗教崇拜本身的要求,由此构成了信仰与权力之间强固的关联结构。本文考察了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既一致又冲突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官方信仰对民间信仰的引导和控制揭示了国家扩大合法性基础的诉求。 一、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一致性 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与发展中,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大致对应的是乡间习俗与正统礼制,风俗与礼制具有源流一致的关系。 原始社会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和同类的生老病死难以解释时,为了生存和自我保护,发明了最古老的祭礼。国家形成之前,对天地和祖先的信仰与祭祀最初是民间的。夏朝建立后,官方自然采纳了民间信仰,以“服天命”为由不断扩大和巩固统治。商代在夏代“天命观”的基础上,又将祖先与天神合一为祖先神。周代又进一步制度化,且制定了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后世的祭祀制度虽根有所演变,但基本上以周礼为根本。可见,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在起源上具有一致性。在民间信仰普遍施行,具有了一定的规范功能后,官方赋予其政治伦理,使其上升为官方信仰。 同时,民间祭俗与官方祭礼也有相融。如腊祭,民间斋馔扫涤,遍祭神祖,腊日“腊先祖五祀”,次日向祖神献祭,第三日蒸祭,又三日墓祭;官方则“岁终大祭”。伏日,民间“荐麦瓜于祖祢”,祈求祖先的庇佑;官方为辟除“伏日万鬼行”的禁忌,“尽日闭,不干它事”。体现出官民双方在信仰层面上的一致性,有利于官民阶层的沟通互动和地方统治的长期稳定。 二、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冲突性 民间和官方在祭祀信仰上有相当的一致性和相融性,但因民间信仰本质上是以草根性为基本特征,同时又有着内在体系性和自身运作逻辑的一种信仰形态,民间信仰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与官方信仰两相悖离,多有冲突。 冲突有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冲突两种。形式上的冲突主要指信仰的名称、对象、经典和教义及仪式的不同,这些冲突对官方信仰及其维护的政权不构成威胁。冲突体现了民间对权威的“畏”和“怨”以及渴望权威赐予幸福与安宁的“盼”。 实质上的冲突主要是指民间信仰对官方信仰及其维护的统治秩序构成威胁。有的民间信仰势力范围日益扩大后,形成了固定的传教团体和仪式,开始有意识有组织地为本信仰团体的利益而奋斗,并不断积蓄政治能量。其中,世俗性的宗教信仰,树立救世主的观念,借助于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有关概念和教义,以唤起普通民众的向往之心,但又立足于平均分配、太平安康等生存意识,以满足民众的心理需要。这种试图以新的君主专制取代旧的君主专制的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冲突剧烈,虽然它曾经被起义农民成功地加以实施,但是无法逃脱统治者用各种手段加以剿杀的命运。 三、官方引导、控制民间信仰 正确进行礼仪活动,能达到警戒的作用,使民众慑于官府与正统的权威而不敢造次。政府还禁止非官方人员的祭礼活动,以垄断合法的符号暴力,从而确保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为了确保官方信仰的合法性,就必须引导、控制民间信仰。显然,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将民间信仰纳入国家信仰体系中来,将体制外因素转化为体制内因素。 很多民间神一步步地被纳入国家祀典,成为官方信仰的组成部分。当然,需要进行官方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 篇一:江西风俗 江西风俗 采茶戏 采茶戏是江西地方小戏的总称,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恢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解放以后,江西各路采茶戏经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孙成打酒》,抚州采茶戏《秧》等,曾在全国性地方戏汇演中获奖并拍成电影上映。

江西方言 汉语目前可分为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湘、赣、闽、粤方言和客家方言。江西大部分地区通行赣方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南昌话和抚州话。赣方言的语音特点是一般没有浊音,因而赣方言许多词语的读音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甚至会发生歧义。赣方言的词汇特点是保留 了许多古代词汇,被汉语史专家称为古代汉语词汇的“活化石”。如南昌、抚州话称“白天”为“日上”,称“谈话”为“话事”,称“多少”为“几多”,称“脏”为“腌臜”等等。 赣剧 赣剧是江西传统的地方代表性剧种,源于元末明初我国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弋阳腔发源于江西弋阳县,亦称“高腔”,曲调高亢激越,粗犷奔放,所演剧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连台戏为主,加之它善于“错用乡语”,即能入乡随俗,故在明代便风行全国,并由此产生出很多不同的流派如青阳腔、义乌腔、徽州腔、京腔等。清代以来,赣剧在弋阳腔的基础上,吸取了昆腔等诸腔,在艺术表演方面,注重程式化的同时,仍保持了接近生活、细腻逼真的特点,传统剧目,包括联本戏和折子戏,共有三百多种。新中国成立以后,赣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除赣东北各县专业剧团外,南昌还成立了由周恩来总理题名的

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 1、简介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 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世俗神主要有自然神、职业神和人神。下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2、自然神 所谓自然神,指的是自然现象被人格化之后升格为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有许多自然神,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在中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几个自然神。 (1)天崇拜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 在中国,天是被当作一个实在的天体加以崇拜的,因而才有仰望青空,向"苍天"拜祭的仪礼的源远流长。至今在民间还尊称"天公"、"天老爷"。 玉皇大帝的崇拜也是民间信仰中具有普遍性的俗神信仰。在民间玉皇大帝为万神之主至高的大帝,民间简称玉皇、玉帝。道教对玉帝的全称是"吴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道教的最高神本来是元始天尊,但在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的地位远超过了元始天尊,成为统辖天下众神的至上神,以致使原有的道教最高天神逐渐都退居玉皇大帝臣下。 王母娘娘神的崇拜也是中国最为广泛的世俗神崇拜。王母娘娘又俗称西王母,瑶池金母。民间的祀奉又众多西王母传说的影响。比如,传说王母娘娘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有一年七月七日,她把四颗蟠桃送给汉武帝,汉武帝吃了之后,觉得很好,想把核拿去种。王母娘娘说,这种蟠桃三千年结一次果,人间是无法种活的。又有传说讲,后羿曾向西王母求得蟠桃,那是长生不死之药,被嫦娥偷吃了,升上月宫。这种种传说使得民间更加信仰王母娘娘,认为她能够赐福添寿。 (2)雷公、电母 中国民间信仰最直接祟拜的天象,首先是雷。它那巨大的震响声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从远古便引起了人们的畏敬。人们还把雷和天结合起来,认为雷声是上天发怒的标志。以后发展成上天用雷惩罚人间,对雷击人与物,认为是天罚。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善恶报应中的恶报,大多是由雷公来执行的。凡被雷击中的住地、居所和牲畜,家人应避走、搬迁,同时举行仪式祭雷。由于中国人对雷公的这种信仰,因此民间经常举行雷神会、雷王祭等祭雷习俗,在汉族中较普遍地举行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