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车道,各方面发展热情高涨,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把握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金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银行从计划色彩浓重、主要监管指标不达标转为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利率、汇率改革和市场化机制建设任务繁重;加入WTO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开放程度,面对开放经济格局的政策调控需要更加重视内外部协调;美国高消费与亚洲新兴经济体高储蓄相叠加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失衡,加大了中国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压力;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更加重视积累储备,而储备持续增长带来的流动性偏多使货币政策面临全新的环境;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过热问题有所显现,传统上以CPI稳定为单一目标的主流货币政策框架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以丰富和补充新的调控手段。

正是在应对上述种种挑战的过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为主兼顾改革和转型需要,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些应对举措。

转轨阶段存在“过热冲动”,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

“转轨”的发展阶段特征,使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明显不同的调控环境。一方面,中国人均收入较低、提升空间较大,处于起飞和赶超的较快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很高,经济主体容易出现过于乐观预期。另一方面,中国仍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软约束”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各地方举债、上项目的动力都很强,都希望“银根”松一些。加之中国尚在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6.2%升至2011年的51.3%,地方政府建设发展任务较重,也倾向于融资条件更宽松一些,金融支持力度更大一点。总体来看,各地各方面都希望生活水平和城市乡村面貌更快得到提高和改善,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但局部和个体行为加总在一起,容易造成经济易热不易冷、潜在通胀压力较大等问题。此外,在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国际产业分工链条重组的推动下,中国在较长时间里面临着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外汇大量流入导致流动性被动投放较多,也对物价形成了压力。

在过去十多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经济都表现出了走热容易、走冷不易的不对称特征,通货膨胀是主要的宏观经济风险。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中国始终把货币政策作为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主要防线,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2003年4月,在SARS疫情严重、伊拉克战争爆发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就创造性地及早启动央行票据收回流动性,并成为长期运用的灵活管理流动性的有效工具。2003年9月开始使用存款准备金手段,并逐步将其发展为常规的、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中性”工具。在流动性偏多、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2003年6月就适时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风险提示,建立了以调节首付比例和利率杠杆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调节机制,体现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理念。总体来看,中国成功运用大规模对冲和渐进升值的组合应对了双顺差带来的挑战和问题,保持了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增长,并为结构调整创造了较为适宜的货币环境。

适应国情的需要,坚持实行多目标制

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有一个改革和完善机制的过程,也有一个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经济和就业稳定增长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由于中国在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运作和传导机制上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因此单一目标制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多重目标:一是维护低通胀;二是推动经济合理增长;三是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维持相对低的失业率;四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防通胀一直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任务和使命,在货币政策中分量最大。

多目标制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有关。在转轨过程中,中国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消除价格扭曲,转向市场化的价格体制,与国际价格体系接轨,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比如,1999年之前工人、教师、政府公务员的住房都是由政府计划分配的,工资不覆盖这部分支出,1999年之后住房逐步转向市场化,这意味着工资和价格同时上涨。如果中央银行过多强调低通胀目标,可能就会阻碍政府进行价格改革。换言之,货币政策需要对这些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引起的物价改革留出一定空间。中国当前未采纳单一目标制,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再有,中国长期面临国际收支大额双顺差格局,流动性被动投放较多,对货币供应量和通胀有重要影响,这使中央银行必须去关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这是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现状。

此外,金融机构是否稳健、金融生态好坏都是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传导的关键,这就要求不断深化金融改革,解决妨碍金融稳定的体制性问题,更好地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必要时需要为改革和稳定提供一定支持,中长期看这也有利于实现价格稳定的目标。

鉴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关注价格稳定的同时,历来十分关注金融稳定和金融改革,注意对发展、改革提供配合与支持,统筹协调好物价、国际收支以及就业、增长等目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CPI稳定为单一目标的主流货币政策框架的确出现了问题,货币稳定并不等同于金融稳定,各方面的反思进一步加深了对此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强化货币政策

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框架由此开始创建。从货币政策看,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逐步建立,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日益增强,为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奠定了基础。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信贷限额管理。进入21世纪以后在调控方式上逐步形成了以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和利率等构成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确立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调控模式。

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适应了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要求。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微观经营机制改革入手,通过逐步增强微观主体自主决策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微观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也必然要求宏观调控机制进行调整。这构成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推进的内在基本逻辑,反映在货币政策方面就是对间接调控机制和价格型调控手段的运用逐步加强。

合理把握汇率改革进程

首先,2003年底到2005年上半年,先后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包括核销损失、不良资产剥离、注资并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2003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此时也进展过半,银行体系的财务稳健性得到明显加强。同时,逐步取消了一些对资本账户交易不必要的管制,外汇市场经过逐步发展也有能力为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的避险工具。

到2005年上半年,中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投资过热得到抑制,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利率水平总体下行,同时美联储连续加息,本外币利差因素较为有利,美元汇率也比较稳定。在此有利条件下,2005年7月,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由于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对浮动汇率制度需要有一个认识和适应的过程,汇率灵活性的增强采取了可控、渐进的方式。起初保留了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开始的上下0.3%的浮动区间。2007年5月,将汇率浮动区间由0.3%扩大至0.5%。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时,为防止竞争性贬值,中国又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的实际浮动幅度。2010年6月,中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随着外汇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汇率弹性的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需要更大的波幅区间。2012年4月,将汇率浮动区间由0.5%进一步扩大至1%,同时大幅减少了外汇干预,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国际收支趋于均衡,2011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降至2.8%,落入国际社会共识的较为均衡的区间,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水平。

重点做好流动性对冲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例外),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大量积累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仅1656亿美元,目前超过3万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问题的解决需要

一个过程,但在问题解决之前就已经对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是会形成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因此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和挑战,正是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和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的应对之策是进行大规模的流动性对冲,而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的灵活运用保证了对冲得以完成。

得益于灵活性和市场化强兼具的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人民银行最早选择的对冲工具。起初主要是开展正回购操作以及现券卖断,不过,这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为此,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从2003年4月起发行央行票据,年发行量从2003年的7200亿元增长到2008

年的4.2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央行票据的期限品种和发行方式。

2004年12月,为缓解短期央行票据滚动到期的压力,在原有3个月、6个月和1年3个品种基础上增加了3年期央行票据品种,有效提高了流动性冻结深度。2006年和2007年,根据调控需要,还多次向贷款增长偏快、资金相对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以强化对冲效果。同时,央行票据具有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高等特点,弥补了中国债券市场短期工具不足的缺陷,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投资标的。定期发行央行票据还有助于形成连续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从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在一般教科书中,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利器”,并不轻易使用。但在外汇储备大量积累、基础货币供应过剩的特殊情况下,需要把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为常规的、与公开市场操作相互搭配的流动性管理工具。这主要是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冻结深度等因素的制约;而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

自2003年9月起至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6次,其中上调32次(2008年下半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4次下调)。具体

操作时,都是采取小幅调整且提前宣布,给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供缓冲的时间。

率先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在20世纪80年代至本次金融危机前的较长时间里,全球货币政策的主流是所谓“单一目标(CPI)和单一手段(调节短期利率)”。这一模式有助于缓解动态不一致性,提升透明度和规则性,但问题是若通胀指标衡量出现偏差,政策就可能出现系统性的偏离。近些年来,经济不稳定最先往往不是通过CPI而是由资产价格和信贷扩张表现出来,货币稳定并不必然等于金融稳定。由于微观审慎监管的核心是保持个体机构稳健,但个体稳健之和不等于整体稳健,甚至还可能表现为顺周期性和整体不稳定,不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平稳,关注宏观总量和金融稳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丰富和补充金融宏观调控的工具和手段,强化宏观审慎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以防范系统性金融不稳定为目标,重点针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现象实施逆周期式的调节。可以说,宏观审慎政策是国际上反思危机教训、弥补传统金融管理制度缺陷的一个“集大成者”。作为G20成员,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着力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已明确作出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部署。

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人民银行从2009年中开始系统研究并试行宏观审慎管理。2011年引入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将信贷投放与宏观审慎要求的资本水平相联系,同时考虑了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稳健状况以及经济景气状况,并制定了透明的规则,有利于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从调控实践看,动态调整措施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相配合,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使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得以率先实践。

在金融宏观调控的工具选择上,目前中国采用了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以及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模式。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看也符合危机以来国际上对传统政策框架进行反思而产生的新思潮。

2009年一季度人民银行在面对零下界利率选择时为避免流动性陷阱效应,较多使用了数量型工具。当然,在全球化和开放宏观格局下,利率受到的约束也有所增多,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也是运用宏观审慎管理以丰富和补充调控手段的原因之一。

配合金融改革进程来把握利率市场化和利差形成

2012年6月以来,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目前占金融部门融资总额近一半的非贷款类业务(股票、债券、信托及租赁融资等)资金价格已完全市场化;另一半依靠银行贷款实现的融资,绝大部分也已在贷款利率下限之上自主定价。金融机构间的存款定价也逐渐有所差别。中国已从融资利率高度管制转为主要依靠市场决定利率。

2007年初推出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基准性利率,为拆借及回购交易、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提供了定价参考,对浮动利率债券以及衍生产品也在发挥定价基准作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产品定价能力逐步提高。央行引导和调节市场利率的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央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引导市场利率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

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取决于金融中介的行为。在近两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主要发达经济体实行零利率政策,中央银行虽向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流动性,但银行放贷积极性降低,出现了惜贷。这提示人们考虑利差可以作为一个工具对金融机构给以某种激励。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快速反应、力度充分、适时退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宏观调控不可不提的重要事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银行配合政府采取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应对措施,坚持了快速反应、力度充分、适时退出的政策理念,注意在危机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之所以选择“快速反应”,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在各方面难以预估冲击强度的情况下,有必要把问题考虑得严重一些,采用“贝叶斯决策”,果断出台“力度充分”的应对措施。总体看当时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传导顺畅,有力支持了一揽子刺激计划,遏制了通缩与经济下滑相互强化的潜在风险,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而之所以要“适时退出”,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易热不易冷的体制特征,考虑到宽松货币条件可能会产生副作用,随着形势好转应适时调整政策取向。人民银行在2008年10月至12月份将存款基准利率降至2.25%并大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没有继续降息,既是为了避免掉入流动性陷阱,也是为了维持一定幅度的利差,使商业银行有扩大贷款的积极性,此举既有助于经济复苏,也有助于商业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2009年中期开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微调、逐步退出。之后一直着力提升政策灵活性,注重处理好速度、结构和物价之间的关系,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秋按照国务院部署开始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引入宏观审慎手段加强调控。这些措施有助于遏制物价涨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不断测算产出缺口、潜在增长能力和供求结构匹配性

制定货币政策必然要测算潜在产能水平和产出缺口,潜在产能包括了工业产能以及基础设施等总供给能力,而供给能力的形成又取决于资本存量、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的产出缺口是估算潜在GDP增长能力的重要根据,从而也是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货币当局还特别注意根据经济运行规律和结构变化做好调控工作。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起伏较大,货币政策几经转变。而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更加的严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年来的宏观货币政策,思考国家在复杂的经济条件下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近年宏观经济,货币政策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着两个重大的部分,一个是微观经济学,而另一个就是宏观经济学,两者相辅相成,用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研究解析国民经济。如果把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看作是一片大海,那么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组成这片大海的水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它波澜壮阔的海面。尤其在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形势受到国际国内多种条件的影响,可谓纷繁复杂。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之前,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我国20世纪前后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 正文: 一、实体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1997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结构性的总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时期,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7.1%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之后,经济增长率便开始逐步回升,2001年至2002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较为平稳,而从2003年起,经济增长率便迅速上升,到2004年第三季度,在国际原油以及其它中间投入品价格大幅上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率仍达到9.2%。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复苏的前景并不容乐观。

2、投资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投资增长的驱动。自1993年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到1999年后,2000年我国的投资增长率开始迅速上升。2003年全年的投资增长率达到了28%强,进入2004年之后,投资增长率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月份的投资增长率竟然达到了53%。这迫使中央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包括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在内的严厉调控措施。在宏观调控的努力以及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自今年3月份,投资增长率开始缓慢下降,到9月份,投资增长率下降到了27.7%。对于宏观调控当局而言,投资增长率的这种变化是政府所期望看到的趋势。 鉴于投资增长率的波动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投资增长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以下两个因素不可忽视。 其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住房分配的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对消费者贷款的增加),促使了我国城镇居民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第三次需求结构的升级,对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兼具投资与消费双重效应的需求日渐殷盛。而这次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关联度很高,带动了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游产业新的盈利机会和新市场的出现。事实上,2003年以来投资比较活跃的领域也大多集中在这些行业之中。 其二,与我国居民需求结构第三次升级相呼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导致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迅猛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稳步上升,到2003年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40.5%。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而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又带来了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家庭装修、装饰等行业的产出增长,进而也带动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 其三,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所带来的投资增长,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追求"以人为本"的经济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

要求:请就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 写作思路: 1、首先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 2、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分析,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近两年来的情况; 3、最好简要分析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利弊得失。 4、题目自拟(参考题目: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试论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协调等; 5、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则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2008年7月以后国家实施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目前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抑制,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同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2009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政策,采取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但到日前为止,还未看到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有出现根本性转机的迹象,世界经济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次贷危机,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高,影响面广泛,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其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以及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短期内也很难恢复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正常功能。再次,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发展,全球普遍有企业和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不足、生产萎缩、就业减少等情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走低,经济形势的恶化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金融危机。 2.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一是外需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外需下降的影响会带来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影响:二是投资较快增长的困难较大。尽管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刺激规模。但由于企业利润增幅大幅度下降,银行信贷总量增长存在一定的“虚增”成分,加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看淡,这些都会对投资增长带来影响:三是消费需求可能减缓,虽然国家采取家电下乡、农民增收等刺激消费的政策,但从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困难、财政收入减少等情况看,居民收入增长逐渐趋缓,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这几年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和汽车消费迅速增长是带来消费加快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近期居民住房和汽车消费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放缓,消费增长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因素。因此消费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3.金融风险将会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受损;二是引起在华投资机构的连锁反映;三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急剧变化。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相对较少,在华外资机构出现问题的也不多,至今尚未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出现象。目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深入,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将进一

2007-2010年历年货币政策

2007-2010年历年货币政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就当前全国

财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时指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此间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央行:2010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2010年7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提出,下半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5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指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多目标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结构调控”,一方面要保就业、稳增长、防风险、稳物价;另一方面也要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这份逢年底发布的年度报告提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应坚持实施“新常态下的新对策”,在潜在增长率下移、去产能、去杠杆的过程中,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5年中国经济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部分,其有效性却仍有争议。 1.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则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

的一切措施。 而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2.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1998~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间,与过去一些年代货币和信贷大起大落相比,近几年我们终于把货币信贷的增长调控得比较平稳了。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推动下,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贷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当年贷款新增额中上述三项贷款大体占七成,信贷结构的这种调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历年货币政策

CHINA FINANCIALYST APR. 2010 156 金融文摘 FINANCIAL DIGEST 1978年至1985年,合理安排和控 制各项财政开支,加强财政监督,坚决反对浪费,以便把财政赤字压缩到最低限度,同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确保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基本平衡。 1986年至1989年,一方面全国货币发行量仍然过大;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和企业又感到资金紧缺,这需要在坚持紧缩金融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信贷结构等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1990年至1994年,银行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继续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投放,调整贷款结构。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增收节支,改善财政困难状况,合理安排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和物价总水平。 1995年至1996年,增强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信贷的宏观调控能力,组建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开始试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适当控制货币供应总量,保持币值的稳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金 融 政 策 改革开放时期 我国历年货币政策 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当前全国财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时指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此间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摘自新华财经)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趋势精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趋势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的总称。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调控手段一般包括: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等。 近三年来, 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升值争论。最近, 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在不断升级。当前我国面临两大压力,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二是信贷紧缩的压力。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得外需逐步增加,通胀的压力需要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若时机把握不当,又将会导致热钱的流入,从而进一步给我国的物价及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从国内来看,低端市场上劳动力价格的走高,工资的增长,以及货币的过量发行,都进一步推动了通货膨胀。 信贷规模的急速扩充, 未找到投资出口的资金流向资产市场, 形成大量的购买力, 国内资产泡沫严重。然而,信贷扩张的短期性导致商业银行面临在信贷紧缩情况下企业无法偿还的风险,后果是,资产泡沫破灭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恶化,进而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在考虑作为短期应对危机的信贷扩张策略的退出时,我们又面临与通胀相类似的两难的困境,即一方面,国内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升温需要紧缩信贷;另一方面,信贷的紧缩会抑制市场需求导致资产供给的大幅下跌,资产价格的控制会引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长期来看,将带来“多米诺效应”。因此,原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不再适用于我国。 当前为了更好的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提出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方法,取代了持续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相应部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后作所出的重要决策,使经济工作的“稳增长” 取代了之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保增长”。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微调以保持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它是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2020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

2020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 货币政策的外部因素 从汇率情况来看,近期人民币汇率采取类似于一种参考双“锚”模式,即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在美元走强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而美 元走弱时则参考美元。也就是说,在美元上涨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 相对走弱,但对一篮子货币仍然是上涨的。这有助于防止或减缓人 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 同时,我国货币政策的重心对内将是“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对外将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主动挤压泡沫,防范金融风险, 也是货币政策势在必行的趋势。 货币政策的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来看,当前的金融形势、经济基本面、四部门的债务状况等都是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而当前的金融形势以及过去 几年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是货币政策参考的重中之重。 1.当前的金融形势 当前政策已从放松金融管制阶段,逐步进入加强管制和引导规范阶段。次贷危机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后,我国逐渐放松金融管制。2015年我国金融业产值增速15.9%,远远超过GDP增速。中国金融 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今年已经上升到10.2%,较2012年的6.3%,短 短四年时间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 在这四年中,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风险也逐渐聚集。为防范金融风险,2016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金融管制逐步加强。而市场对 资金的需求规模并没有减少,如险资举牌就对资金有巨大的需求, 但央行并没有放任市场资金供给,导致10月中下旬开始资金面趋向 紧张。市场从“资产荒”到“资金荒”的切换十分迅速,以至于近

期发生了一次类似于2013年的小规模利率风暴。随着市场流动性紧 张预期进一步加大,利率走高,债市也发生了大幅波动。 债市大幅波动,主动打压了资产泡沫,短期释放了风险。因此,从我国当前金融状况来看,货币政策势必将以抑制资产泡沫的进一 步加大为目标,以防止金融空转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风险。从这个 角度来看,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并 不大。 2.实体经济基本面 再看实体经济基本面,2016年下半年以来经济逐渐企稳。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6%,利润同比增长8.4%; 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7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1000 万的就业目标;投资也出现好转,特别是民间投资,10月份民间投 资增长5.9%,较6月的负增长高出约6个百分点。此外,PPI由负 转正,CPI温和上升,PMI连续3个月在临界点之上,市场预期明显 改善。因此,从实体经济角度来看,稳增长压力减小,也给货币政 策相对从紧创造了条件。 如果单考虑通胀因素,预计2017年通胀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也 会使得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变小。 3.债务负担 目前我国整体债务负担较为沉重,2015年底全社会杠杆率249%,四部门的负债情况各有不同。 政府方面,2015年中期至2016年中期有一波强劲的加杠杆过程,负债同比增速由不足10%上涨到超过30%。2016年中期以后政策开 始有所收敛,但11月增速仍然在25%以上。 对于居民部门来说,其负债大多用于购房。伴随着房价上涨,今年以来居民部门杠杆率迅速增加。在10月份楼市调控加码情况下, 增速依然高达22.1%。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与效果分析

一、引言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一直是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部分。它们虽然分别表示了一个经济体内外部的最优均衡状态,但是之间存在冲突,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目标在短期内相冲突,这导致了经济体需要对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进行选择。货币目标制度一般包括以单一目标值和多重目标制。单一目标制为货币学派所推崇,弗里德曼认为多重目标难以兼顾,易引起政策的过度调整;而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多重的权衡性货币目标制度能更好地解决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我国现在实行“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制度。 近几年来,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海啸,对我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冲击,使我国的政策方向由控制通胀的紧缩型转变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型政策;而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启动,国际市场中大量流动性涌入中国,对中国造成输入性通胀压力,同时由于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剧增,我国的通胀率一度远超3%-3.5%的警戒区间,货币政策再次进入紧缩阶段。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式下,研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首先对货币最终目标的含义及各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与存在冲突进行介绍,然后会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分析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制度并用VEC模型检验两个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当今经济环境下应当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 二、文献综述及我国现状 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制度的选择一直受到理论界的密切关注。货币主义学派支持货币中性论,即货币政策的扩张和紧缩仅仅能影响通货膨胀率的波动而对产出和就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因此,货币主义学派主张采用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长期目标。而凯恩斯学派则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经济现象错综复杂,现实社会中的经济问题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兼顾,多重的货币政策目标能够更好的解决经济问题。 国内,不少学者就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在单一目标与多目标制之争方面,谢平(2000)、宋海林和刘澄(2003)等就认为多目标约束的货币政策“要求过高”,“货币政策无论短期好还是长期都应该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而周俊(2002)提出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形式及当前的经济任务,我国应采用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即以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为主。何运信与曾令华(2004)则依据总供给曲线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正斜率总供给曲线的存在及该曲线的不稳定性及其测度上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需要盯住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而不能只注重物价稳定的单一目标。 就具体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方面,卢宝梅(2008)提出,我国应改变长期以来偏重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价格稳定目标的政策导向,建立起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陈之荣(2009)则提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重点应当着眼于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同时也应预防扩张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徐茂魁(2010)通过VAR模型及脉冲响应模型证明中国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货币政策比货币供应量为主货币政策更能有效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并带来更小的通货膨胀,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可以继续适度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运用。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央银行应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国历年货币政策演变

背景资料:中国历年货币政策演变 货币政策演变 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3年 稳健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7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12月5日至7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10年3月5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3日 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历年货币政策回顾 2010-12-07 16:51:30 评论()条随时随地看新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2003年-2007年为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7月至2008年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

体制改革是摆脱货币政策窘境的不二选择

体制改革是摆脱货币政策窘境的不二选择 人民网赵志君 2011年09月02日 面临通货膨胀的内忧和外汇储备缩水的外患,为实现经济平稳、协调发展,我国需要从维护本国国民的最高利益和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大局出发,全面梳理外资、外贸政策,改革汇率体制,最大限度地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当前,宏观经济面临通货膨胀高企,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贷款增长总量均衡和结构性失衡的复杂局面。受外汇、外资、外贸体制和既得利益部门的多重制约,货币政策失去了独立性,难以承担保增长和抑通胀的双重任务。当务之急是对汇率体制、外资和外贸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和调整,增加汇率弹性,确保我国海外资产的安全。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确保人民币币值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把保增长的责任让位于市场和财政政策。 人民币面临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两难窘境 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向社会公开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供给和贷款总量控制指标,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通货膨胀控制指标是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控制在3%,实际执行的结果是3.2%,年末高达4.6%。2011年提高了通货膨胀的控制目标,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控制在4%。然而,上半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延续了去年年末逐月攀升的态势,1-6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分别增长4.9、4.9、5.4、5.3、5.5、6.4个百分点,7月份该指数又创新高,同比上升6.5%。这使上半年经济学家和有关政府部门关于消费物价指数6月份见顶的预测落空。按目前的态势,即使未来几个月出现回落,估计全年4%的通货膨胀控制目标也难以兑现。在资产方面,过去两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本来已有的房地产泡沫又放大了一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等一线城市的租售比高达1:600,相当于股市50倍的市盈率。今年以来,一线城市由于限购等政策停止了上涨,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仍然在上扬。 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导致收入分配、财富分配出现两极分化格局。在居民方面,拥有多套房产的居民资产迅速膨胀,而拥有存款的居民财富大幅缩水。在企业方面,外资企业享受国外的低融资成本,坐享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好处;国有企业可以享受国内的低息贷款和垄断收益;银行部门依靠货币政策造成的巨大利差轻松获取垄断利润;中小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资金成本大幅上扬,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有人甚至认为当前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严峻。 在国家层面上,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表现出单边上升的态势,连年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不断攀升。欧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 在僵化的汇率体制、外资外贸体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已丧失独立性,对内货币政策被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利益集团绑架,压低存款利率、放大存贷利差,成为损害储户权益、向特定部门输送利益的工具和股市与房地产泡沫发生器。 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 借用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的话,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其根本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商品和服务正常流通所必要的货币量。 1.货币供给规模过大、利率过低 当下的通货膨胀是2009年以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4万亿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2009和2010年,我国M2的增长率和商业贷款连年突破年初的控制目标。2009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新增贷款5万亿元。然而,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9.7%,超出调控指标12.7个百分点;新增贷款9.6万亿元,比计划多增94%。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规定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新增人民币贷款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续签《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 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银发〔2018〕3号),明确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 1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同意符合条件的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 1月1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始陆续使用期限为30天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海洋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7号),统筹优化金融资产,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7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5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全面实施。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银发〔2018〕30号),计划用一年左右时间,集中解决金融扶贫领域存在的各项问题,强化金融扶贫工作合力,确保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8〕29号),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担任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2月14日,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3号,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行为,切实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 3月26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投产试运行。 3月26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我国当前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最终版.doc

我国当前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为什么? 答:我国当前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理由: (一)通胀从本质上说是货币过多问题,所以治理通胀主要靠货币 政策。但当前物价上涨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光靠货币政策 手段是不够的,必须更加重视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好通胀预期 (二)当前物价上涨是流动性过剩、成本推动及输入型通胀等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食品价格上 涨较快;由水、电、燃料价格、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住房租 金价格等要素组成的居民居住类价格上涨较快。食品价格和房 价是这次物价上涨的两个大头,特别是食品价格成为物价上涨 的主要推手。在这种背景下,光靠货币政策手段是不够的,必 须更加重视发挥财政政策等手段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管理 好通胀预期。 (三)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货币过多问题,所以治理通胀主要靠 货币政策。但当前中国物价形势复杂,货币政策多是对流通中 的货币总量进行调节,对成本推动型和输入型通胀作用有限, 对当前结构性通胀的治理效果不佳。再者,货币政策主要作用 于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故政策传导上 存在一定的时滞。此外,货币政策各项工具的使用和效果都有 一定的局限性: (四)现阶段物价水平上升,通货膨胀,为了抑通胀而紧缩流通中 的货币量,进而导致投资减少,来控制总需求。 措施:

在目前情况下,要更加重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对于结构性通胀,长期来看,治理的关键在于: 1.调整产业结构, 2.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控制投资方向、赤字规模,能结构性地对需求予以调节; 4.通过鼓励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能结构性地改 善长期供给,促进经济增长; 5.通过直接的税收减免及价格补贴政策,也能增加短期供给。 6.对成本推动引发的通胀,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切断要素价格上升转化为大范围、持续物价上涨的 通道。因此,利用相关财税政策可直接促进技术进步和自 主创新,提高产能,增强企业消化要素成本上涨的能力, 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在源头上控制产品价格上 涨。 由于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很难解决结构性的问题,应对结构性通胀,财税政策因其针对性强和轻重可调节性而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因食品价格上涨过快而形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可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来增加供给,改善供求关系,平抑价格上涨。关于我国经济财政政策的走势分析: (一)“控物价、稳需求、防风险”是经济工作的重点 1.控物价,就是要保证有效供给,特别是食品、煤、电、油、气、 运的供给,减缓输入型通胀压力,稳定通胀预期,防止出现全 面通胀。 1)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完善 和落实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贴。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评价.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评价 08金融3班08050315 钱晨 摘要: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之一。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决策程序的科学合理和政策工具的正确使用是货币政策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和为实现目标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对政策的效果评价 关键字: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利率政策效果 正文: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当前,我国金融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是好的,但由于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特殊历史时期,一些不良因素和倾向值得警惕。货币政策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俊考验。当前货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冲突,以及多重因素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机构健全性改革以及汇率、利率和资本市场等市场化改革齐头并进的特殊历史时期,金融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是有些不良因素和倾向也值得警惕,包括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流动性过剩、贷款增长偏快以及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等。货币政策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冲突 一方面,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试图使人民币与美元利率之间保持一定的差距,这样不但可以减小“热钱”的套利空间,还可以鼓励国内资金外流,进而减轻本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信贷增速偏快,直接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房地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价格偏高。经济形势本身要求提高利率,紧缩流动性。当前这种格局符合“蒙代尔三角”的描述:一个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只能三取其二。就国内已经大量涌入的热钱数量来看,资本管制的效力有限,我国存在实际上的资本自由流动,因此,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两者从理论上讲不能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但实际上央行却一直在努力三者兼得,这使货币政策回旋空间十分狭窄。上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思路是在尽量不提高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的前提下,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窗口指导来紧缩流动性,以达到同时稳定利率和汇率的目的。 (二)多重因素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在汇率和利率这一对矛盾中,汇率处于主导地位。对人民币升值原因的深入探讨应该作为对当前货币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的逻辑起点。归纳起来,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第二,国内资金缺少国际投资出口。第三,多种预期因素导致热钱涌入。 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要调整货币政策以完成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我们已经了解,即: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货币政策

一.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走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困境之后,希望通过货币政策转变,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寻找新的、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也就是说,政府希望为中国经济重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控制物价水平再上涨、有效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遏制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这几年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基准利率等政策,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消费需求稳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物价涨幅总体回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消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长较快,进出口结构化,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增速稳回升。 从宏观上来说,2013年至今,我国实行的货币政策呈现“精准定位,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了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框架,持续发挥货币政策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了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其政策内容满足了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拓宽了实体经济融资的渠道,降低了其融资的成本,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了对局部和区域性风险以及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管,提高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13—15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根据外汇流入、货币信贷增长等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政府方面也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于释放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总体来看,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较好地完成了每年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物价调控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1.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1)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双向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在加强对流动性供求分析监测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公开市场操作方向、力度和节奏,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适时适度进行流动性双向调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运行。 B、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体稳定。在国际金融形势复杂、流动性供求方向多变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加强与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保持操作利率大体稳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C、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持续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 2.适时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接受高等级债券和优质信贷资产等合格抵押品,向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对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的机构,也视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提供流动性支持,维护金融稳定。 3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继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引导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并持续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等薄弱环节和领域的信贷支持。 4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