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b8679548.html,

中国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作者:胡大一

来源:《青春期健康·下半月》2019年第01期

【摘要】

笔者认为,中国心脏预防康复的价值体系和实践模式主要体现“12345”几个要点。内容包括:坚持以公众健康和患者利益为中心;医患双方主动有效互动;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意识、知识和实践;防治康养4S服务体系;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戒烟限酒处方等五大处方。

【关键词】

心脏康复;发展

我国心脏康复近五年来终于走出多年的低谷,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从五年前全国不到十家心脏康复中心,雨后春笋般发展到近500家。我国心脏康复发展起步晚,但起点高,充分学习借鉴了发达国家开展心脏康复的经验,紧紧把握心血管医学发展正确方向,推动心脏康复与预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我国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 兴的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的越来越重视,有了不断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康复医学、发展、迅速 引言: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预防、保健、医疗一起 构成了医学玩完整的统一体。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完整的医学服务概念已不仅局限于保住生 命、治好病,而且还要在病后尽可能地保存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一定质量的社 会活动。以功能为主导的康复医学正好符合了人们对医学服务的这种要求。所以, 作为未来从事康复医疗事业的我们,很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发 展。于是,我们小组六个成员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网上查找信息,了解到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在政府的指导下,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 处。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三大系统——卫生部、民政部门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 会共同支持者相应的康复事业。 我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

1992)》中,规定了要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康复服务,并根据实际提出了“三项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白内障手术复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还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10年委员会”,规划了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对推动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90年1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残疾人保障法”,在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较系统地规定了残疾人权利保障的问题。 20世纪 80年代,我国康复事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先后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1993年)、“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1985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1986年),1987年成立了全国民政系统的康复学会‘1988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此后,中国康复医学协会分设了中国康复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学会,并扩展至全国各省市。在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康复医学协会的指导下,康复工作人员从分发挥现代康复医学与传统中医康复医疗的优势,有效地开展了截瘫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矫治、聋哑儿童的早期言语训练等大量工作。 同时,全国范围内相继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机构。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内都先后设立了康复科,成为我国开展康复医疗工作的主要力量。一些疗养性质的医院改建成了康复中心,民政系统也进一步充实发展了其属下的肢体伤残康复中心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医疗福利机构。一些乡镇、村卫生医院、站和城市中心街道卫生所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了社区康复医疗服务。 另外,与康复医学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卫生部于1983年认可了中山医科大学等三所院校为全国康复医学进修基地。1984年,卫生部又要求全国高等院校增设康复医学课程。此后,各高等医学院校相继设立康复医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其中也包括中医康复专业人员。各级康复医学学术团体、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也不断举办康复医学培训和进修班,培养了一批康复医疗高级人员和社区康复医疗人员。 除此之外,各种医疗器械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提高。目前,全国各地有开设康复科的大医院里面都会有较完善的整套康复医疗器械,例如,针对脑瘫病人恢复精细动作功能的各种辅助器材,作为辅助残疾人恢复粗大运动

康复医疗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 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0782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fb867954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0782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2099传真:010-******** Email:kf@https://www.doczj.com/doc/fb8679548.html, 网上阅读:https://www.doczj.com/doc/fb8679548.html,/R_YiYaoBaoJian/21/KangFuYiLiaoDe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由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一医学,预防医学为第二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康复医学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现代康复医学是近半个世纪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卫生部对我国12省(市)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主要患病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瘁死、风湿病、恶性肿瘤和其它退行性疾病。我国脑瘁死患病率自50岁起进入较高水平,至老年期呈对数直线上升。高血压患病率自40岁以后呈直线不等比例增长到65岁以前,几乎每隔5年增长一倍。我国冠心病平均患病年龄为男性61岁,女性63岁,男性多于女性,55岁以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12%。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老年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意味着失能、残疾、带病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这些老人将面临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失能等诸多突出困难。由此带来的老年康复医疗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重视。除了专业的老年康复医院,一些性合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

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神经康复治疗的稿件达94篇,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已成为综合医院康复科

中国康复现状分析

中国康复现状分析 1,中国的老龄化比例,目前在10%左右,到2020年,就会达到15%。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残疾人,有8300万。 2,中国的慢性病患者人口总数在2.7亿。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3,中国的现有的康复治疗师是1.1万,按照2012年出版的基本要求是11.4万,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是至少30万。 4,全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有康复科,占全国综合性医院总数的24.6%,但是只有一半的康复科有病床。 5,全国各类康复医院338家,编制床位为52047张,仅占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数的1.18%。 6,全国看顾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39833人,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0.72%,7,服务对象的总数以及专业人员的配置和美国的比较。 8,中国康复医疗的费用投入和美国的比较,同样最上方的是服务对象总数。9,中国百姓的就医习惯和价值观,喜欢到大医院,找大专家,重视找朋友托人介绍,愿意花费4个小时的等待以获得4分钟的和医生的见面,看医生以后就把一切交付到医生手里,自己把自己忘了,把一切责任和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常说的一句话是:医生,救救我/他吧。对医生寄予太高的要求,认为治病,完全是医生的事,医生应该为治疗负所有责任。 10,中国的医患关系演变,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杀手,医护人员的公众形象遭到毁灭性打击。病人一方面完全依赖医生,一方面极其不相信医生,医患关系变得复杂。各种医闹的出现给患者贺家属以及媒介,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人对于医疗的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远远超过了医学科学所力所能及的范畴。医学是不断发展中的实践科学、经验科学,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疾病,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疾病在同一人身上也可能又相同的表现。相同的疾病,相同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是医学最美好的愿望,也是医生最努力追求的目标。可一旦生病,就要求医生百分之百的诊断和快速治病,这是有违医学科学规律的。11,医护人员的价值观:国家财政拨款少,医院要靠医院的业务收入来获得生存的利润,医生要靠各类其他收入才能获得生活的质量,医生在很多时候,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一种业务,一种收入,一种营销指标。 12,国家体制:医疗改革,在治疗医学方面,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始终存在。在康复医学,国家领导层面已经认识到康复医学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财政支持上,没有特殊的政策,导致康复医学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在最直接的效益面前,无能为力。 13,康复医学的效益:一个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病床,一天的收费大致在300-500元,如果这张病床给其他科室,比如外科或者骨科,这个床位可以给医院带来3000-5000元的收入。从经济学角度,一家医院是靠每张床位的业务量来获得效益的,院长为了能获得更多的钱,当然不希望康复科有更多的床位。而对于一个康复从人员来说,他只能在每天每床300-500元的收费中获得效益,是绝对比不上3000-5000元的每天每床的收费的效益的,这就会严重打击康复从业人员的信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是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福建省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曾用名《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规格为国际通用大16开本,双月月底出版,国际刊号ISSN 1008-0074,国内刊号CN 35-1193/R,邮发代号34-83,单价12.00元,全年定价72.00元,本刊2008年的影响因是0.3607。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曾获得Caj-cd规范获奖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数据库收录。 1 办刊宗旨《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服务于全国心血管病康复及其有关学科,列入“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为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数据库收录,并被评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期刊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SN:1008-0074,CN:35-1193/R)。本刊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心血管病康复范畴(康复预防、功能评定、医疗、护理、教育、科研、实验等)成果,促进我国心血管康复医学的发展。 2 栏目本刊设有专论、康复论著、临床研究、功能评

定、传统医学与康复、护理、综述、讲座、学术动态、会议纪要、信息等栏目。〗3 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血管病康复、预防、临床、科研、教学的各类工作人员,及有关大、中专学生。 4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和删节。 5 来稿要求 5.1 文稿务求精练、通顺、准确,主题明确。论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来稿请附中文摘要(250个字左右),是否配英文摘要由作者自定(400个实词左右),摘要按结构式书写,即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要素。关键词请参照最新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选取,一般选取3~6个。 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 5.2 文稿要求打印稿,并附电话号码(很重要,关系修稿联系,稿件能否及时发表),作者单位,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如项目不全,不宜刊登),一式二份,最好能附寄软盘或通过E-mail传送,本刊的E-mail为:xxgkfyx@https://www.doczj.com/doc/fb8679548.html,章格式以Word、方正为好。 5.3 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

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 (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

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康复医疗机构简介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认为,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康复医疗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康复或康复医疗服务。 中国的康复根据患者或消费者的需要和客观环境条件,可以在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机构中进行。 一、医院型 设有病床、护理部及配套的医院设施,但其主体为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部门。这种类型的机构多被称为康复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er),或称康复医院。 康复中心按其规模和性质又分为: 综合性康复中心: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 专科性康复中心:如广州工伤康复中心(医院) 二、康复科(部) 康复医学科或康复科(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为综合性或专科性临床医院的一个科室或分部。 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性质上是一个临床科室,设有康复门诊及病房,或只有康复门诊无病房,直接接受门诊及临床相关各科转诊病员。

这种类型在中国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大,在康复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内地,尽管发布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但名称仍不统一,还有理疗科、康复理疗科、物理医学与康复科、中西医结合康复科、运动医学科、体疗科等五花八门的名字。 三、门诊型 康复门诊是独立设置的康复诊疗机构,不设病房,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复门诊或康复诊所。 康复门诊一般设有康复诊室和一些治疗室,如各种电疗、针灸、推拿、牵引室等。 四、疗养院型 利用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养因素与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老年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 疗养院是我国康复医疗机构重要的组织形式,在中国利用矿泉、山林、海滨、湖滨开办的疗养院居多,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疗养治病形式的疗养院已萎缩,目前改以休闲度假者居多。 丛化温泉疗养院、安徽半汤疗养院等均是如此。 五、不完全康复型(或准康复型)机构 某些助残和养老的机构,它们仅向住在该处孤寡老人或患者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和少量的物理治疗,有时根据需要请院外的医师会诊,处理一些医疗情况。 分为几种类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名录

敖丽娟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白玉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毕胜解放军总医院 陈立典福建中医药大学 陈文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邓景贵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窦祖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杜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范建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冯晓东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冯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谦解放军总医院 顾新北京医院 顾旭东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 郭钢花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郭京伟中日友好医院 韩肖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何成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何明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 胡昔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黄东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晓琳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 黄国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国志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 黄力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黄澎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 黄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纪树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贾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贾子善河北省人民医院 江钟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姜志梅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兰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李红玲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李奎成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李玲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李雪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李雪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义凯南方医科大学 李晓捷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李建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励建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宏亮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刘世文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元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洵天津体育学院 刘振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陆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阮经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荣湘江首都体育学院 马丙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孟殿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倪家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倪朝民安徽省立医院 潘翠环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潘化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邱卓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 屈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单春雷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宋为群北京宣武医院 孙启良中日友好医院 沈光宇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谭维溢北京友谊医院 唐丹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唐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田德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翠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王楚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健浙江大学 王惠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王红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珏西安交通大学 王茂斌中国康复医学会 王宁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人成清华大学 王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于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蓓蓓南京明基医院 王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汪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汪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瓮长水解放军总医院 吴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吴东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吴洪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 吴学敏中日友好医院 吴宗耀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武继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谢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谢欲晓中日友好医院 徐光青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军解放军总医院 许光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燕铁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闫彦宁河北省人民医院 叶超群北京军区总医院 杨万章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 杨卫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远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余茜四川省人民医院 袁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长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张皓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张继荣贵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张鸣生广东省人民医院 张盘德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晓玉国家康复辅助研究中心 赵冀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赵英北京医院 郑彩娥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 郑光新解放军第309医院 郑洁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朱毅南京中医药大学 周谋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周士坊江苏省人民医院 卓大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审稿专家名录 (以姓名拼音为序)

2019年康复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年康复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康复的英文单词为(A )P1 A. Rehabilitation B. Rehbailitation C. Rehabilte D.Rehabilititaon E. habilitation 2.康复的对象为( C )P2

A.急性期病人 B.恢复期病人 C.功能障碍的人 D.正常人 E.住院病人 3、社会康复的内容一般不涉及下面哪项?(E)P3 A、改善法律环境 B、建立无障碍环境 C、改善经济环境 D、改善社会精神环境 E、改善康复医疗环境 4.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的目标是:( A )P12 A、“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B、“人人享有健康服务” C、“人人享有保健服务” D、“人 人享有治疗服务” E、“人人享有美好生活” 5. 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专业学术团体为( A )P15 A.中国康复医学会 B.中华理疗学会 C.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 D.全国民政系统康复医学研究会 E.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会 6、《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是在哪年创刊(C)P15 A.1984年 B. 1985年 C. 1986年 D. 1987年 E. 1988年 7. 康复评定的内容不包括下面哪项?( B )P16 A.运动功能 B.疾病诊断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D.脑高级功能 E.生活环境 8、以下属于作业疗法的是( C )P17 A.生物反馈疗法 B.水疗法 C.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D.按摩 E.医疗体操 9、中国传统康复治疗不包括下面哪项?(D)P18 A.针灸 B.推拿按摩 C.中药 D.关节松动术 E.气功 10. 现代医学模式是( D )P21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E.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11. 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关系是( A )P22 A.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B.两者截然分开 C.相互区别、没有联系 D.是治疗医学的延续 E.从属于治疗医学 12.下列哪项属于先天性致残因素:(E)P29 A.致残性理化因素 B.意外伤害 C.感染与疾病 D.社会-心理-行为因素 E.孕产因素 13.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结构、外形、器官或系统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异常或缺损称为( A )P30、50 A. 残损 B. 残疾 C. 残障 D. 残废 E、损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1 宗旨 本刊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康复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月刊)。宗旨是做好学术导向工作,促进学术交流,报道国内外有关康复医学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动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2 栏目 本刊设有多个栏目,分别刊登述评或社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文,以及综述、讲座、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工程、社区康复等领域的研究文章,并设病例报告、康复教育、康复管理、ISPRM动态等其他栏目。本刊亦可刊登用英文撰写的论文。 3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为所有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医师、研究人员、治疗师、护士),从事社区康复的专业人员,以及与康复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外科,骨科,心血管内、外科、风湿免疫科、儿科、肿瘤科、疼痛科及其他相关临床科室的专业人员。 4 学术道德 本刊坚持学术道德规范,抵制和反对学术研究上的不正之风,拒绝在论文写作和出版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作者署名的条件:①对确定选题、实验设计起主要作用;②参与论文撰写;③能够独立解答论文中的相关问题;④能对论文所述观点负全部责任。第一作者是本

文概念提出者及成果的主要完成者。署名的排序可用于评估作者对该论文贡献的大小。通讯作者是论文指导者或课题负责人。论文发表前,如第一作者要求更改署名顺序,应向编辑部出具单位证明。所进行的研究应符合医学伦理学规范。 5 文稿的著作权 来稿者应确保对所投稿件享有著作权,对于因所投稿件(含图片)问题引发的著作权纠纷,由来稿者承担全部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者还应承担本刊因著作权纠纷所支付的,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等合理支出。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和删节。来稿刊出前,将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该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含优先数字出版)、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转让给本刊,编辑部有权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未经本刊同意,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该文。凡本刊刊出稿件,一经采用即可由本刊在网络上传播使用或以光盘、结集等形式出版,无需另行征得作者同意和支付报酬。 6 同行评议 为保证学术质量,本刊严格执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每篇稿件至少由两位同行专家同时审理。 7 “快速通道” 本刊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或国际首报论文开辟“快速通道”。投稿邮箱:zgkfyxqk@https://www.doczj.com/doc/fb8679548.html,。 8 来稿要求 8.1 文稿应为作者原著。文章内容要求论点明确,资料数据可靠,具有

最新2018 第八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医学版)

最新2018 第八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医学版) 新增的: 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国际眼科临床肝胆病杂志临床肿瘤学天津医药医学与社会 踢出的: 重庆医学广东医学山东医药辽宁中医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1 综合性医药卫生(36 种) 中华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解放军医学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医学争鸣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研究生学报实用医学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军事医学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天津医药医学与社会 2 预防医学、卫生学(26 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卫生经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卫生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医院管理营养学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卫生资源卫生经济研究中国健康教育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中国学校卫生中国疫苗和免疫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艾滋病性病中国职业医学 3 中国医学(18 种) 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针刺研究中成药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针灸中药药理与临床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华中医药学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时珍国医国药 4 基础医学(24 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医用生物力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生理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解剖学报中国免疫学杂志病毒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现代免疫学解剖学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 5 临床医学(23 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年 1 月第15 卷第 1 期P.96-98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 成熟,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 (25 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Clinic Rehabilitation

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 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21 本上田敏教授说:在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WHO 。 进行康复评估、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康复治疗, 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Rusk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4D wade 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 认为: 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1(的实际需要;

(完整word版)国内康复养老产业的现状及未来

国内康复养老产业的现状及未来 一、康养产业的大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康养产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迅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已逐渐成为继互联网产业之后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为此国家频繁布局,提出了以“健康中国”为发展核心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有关康养产业的证政策,因此我国诞生了一大批以康养为宗旨的产业。康养产业的蛋糕巨大,但如何分得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尤其是山东省,既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如何做好康养产业,关乎到我省经济全面、持续的发展。2018年2月5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本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随着康养行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让诸多企业纷纷进军健康养老产业。嗅觉灵敏的地产系公司凭借丰富的运作经验,快速切入养老地产开发,打造高端养老社区。保险系公司凭借资金规模大、周期长,以及保险与养老之间的天然联系,积极嵌入机构养老的投资与运营管理。更有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也跨界入局,

争抢健康养老产业大蛋糕。除地产企业之外,其他领域的企业也不甘落后。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蒋洪卫向记者透露,目前央企诚通、保利、中建、远洋、中投等公司以及国寿、泰康、合众、新华等保险企业都已在开发养老项目。“越来越多的优势企业进入养老产业,将有效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向连锁化、规模化发展,老龄产业也将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康养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同留得青山绿水的环保产业一道,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基石。 二、康复医学及康养产业中的现况 1、康养生态圈初步形成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投身养老产业,越来越多的行业依附在“养老+”的产业链上,康养产业涵盖诸多业态,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它不仅是产业链,更是生态链。而随着老人对商业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的需求日增,“以房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金融”新业态也衍生出现。“以房养老”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这些模式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实行多年。目前在国内,面对巨大的市场引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手段,许多科技巨头纷纷介入。随着实时采集用户健康数据信息和行为习惯的智能化、可穿戴设备等养老产业配套消费品也迎

国内外康复医学有关热点问题

国内外康复医学有关热点问题康复医学:快速发展中的学科?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水平的提高?生物医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研究水平提高康复医学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学科特性使然–康复医学相对年轻,待解决问题多–学科内涵丰富–工作内容广泛–康复对象众多,问题多样,许多都是临床上悬而未决的–康复医学涉及到许多交叉学科:转化研究?康复医学工作内容广泛–康复诊断:疾病诊断:患者所患何病 . 功能评定:疾病导致了哪些功能受损、受损程度如何–康复治疗:治疗原发疾病,治疗功能障碍?康复对象众多–任何有功能障碍者–残疾人–外伤、疾病、先天–老年人–慢性病人–不断拓展的新对象–航天员–慢性疲劳–亚健康–网瘾康复医学治疗的主要病种?神经系统疾病:CVA、SCI、CP、MS、POLIO、PNI、TBI、帕金森病、肌萎缩性营养不良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骨折、截肢及断肢再植后、关节置换术后、LBP、

颈痛、肌腱炎、手损伤、反复劳损伤、关节炎、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心肺疾病:冠心病(PTCA术后、MI),COPD ?感官及智力残疾:听力言语障碍、弱智等?其他:烧伤、慢性疼痛、压疮、丹毒、CRPS、MPS、DVT、麻风等、AIDS、非典、航天相关问题、慢性疲劳(亚健康)、网瘾康复医学与各临床科室关系密切 ?神经内科?骨科?神经外科?内科:心、肺、风湿、内分泌?儿科: 脑瘫、先天畸形、呼吸道感染等?其他:产后排尿困难、呃逆、DVT、骨质疏松、慢性疼痛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互为补充临床医学: 延 长人的生命(Adding years to life) 康复医学: 提高生存质量(Adding life to years;Quality of life , QOL) 康复医学热点范畴?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组织管理–内涵建设?临床技术:–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有关基础研究及转化研究康复医学学科建设正在探索与完善之中? 康复人才培养研究(首届全国康复教育学术大会,南京,2010。7。)–康复医师培养的基本模式(王茂斌)–中医在康复中的必要性(严 隽陶)–教学方法:PBL、OSBL(黄真)–康复治疗师培训国际化中 西方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台湾PT课程设置?香港OT教育模式及对 内地的启示?中西康复医学发展的交汇点?–西医、中医和体育院校 康复治疗师培训–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在线教育、资源中心、教育 投资等)–康复医师能力培养与考核建设(美国)康复医学学科管

国内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排名代码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 1 G190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5249 2.924 2 G275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OG 1908 2.633 3 G14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333 1.54 4 G654 护理研究1074 1.506 5 G170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 1.444 6 G231 中华肝脏病杂志1131 1.44 7 G136 中华传染病杂志893 1.435 8 G15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400 1.293 9 G174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121 1.278 10 G138 中华儿科杂志2396 1.252 11 G272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499 1.229 12 G143 中华骨科杂志2821 1.184 13 G168 中华消化杂志1448 1.174 14 G19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849 1.169 15 G59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420 1.152 16 G146 中华护理杂志2441 1.125 17 G900 中华烧伤杂志431 1.105 18 G156 中华内科杂志2193 1.092 19 G197 中华神经科杂志1616 1.044 20 G316 解放军护理杂志827 1.023 21 G161 中华肾脏病杂志845 1.022 22 G160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387 1.017 23 G11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378 1.017 24 G137 中华创伤杂志1252 1.011 25 G249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734 1.004 26 G305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533 0.967 27 G299 中国临床康复3306 0.931 28 G140 中华放射学杂志2494 0.926 29 G142 中华妇产科杂志1982 0.902 30 G159 中华精神科杂志421 0.881 31 G192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712 0.863 32 G155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890 0.858 33 G179 中华肿瘤杂志1427 0.84 34 G176 中华医学杂志2719 0.827 35 G985 中国艾滋病性病393 0.798 36 G211 中华糖尿病杂志537 0.795 37 G154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751 0.777 38 G277 中国内镜杂志1046 0.753 39 G171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941 0.752 40 G173 中华眼科杂志1239 0.745 41 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544 0.74 42 G139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149 0.7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