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MRI诊断

急性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MRI诊断

急性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MRI诊断
急性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MRI诊断

急性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MRI诊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评价MRI诊断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MRI表现,分析肌腱韧带形态和信号的改变及伴随征象。结果 19例MRI均有异常表现,外侧副韧带完全撕裂7例,部分撕裂9例,腘肌腱完全撕裂3例,部分撕裂9例,腘腓韧带部分撕裂1例,MRI表现为韧带/肌腱连续性中断或部分中断,撕裂处不同程度的信号增高。结论 MR检查可以较好地显示及评估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判断是否存在损伤及其有无其它的并发损伤。

【关键词】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磁共振成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in actue posterolateral corner injury of the knee. Methods Nineteen patients with actute posterolateral corner injuries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using MR scans.The morphologieal features,course and signal intensity of the ligaments,tendons and associated signs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lete disruption of 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was showed in 7 and partial tear in 9. Complete disruption of popliteus tendon was showed in 3 and partial tear in 9, popliteal fibular ligament partial tear in 1. On MR imaging, complete disruption of the ligament or tendon appeared as an interruption of its normal contour, whereas a partial tear appeared as thickening and high signal intensity within its midsubstance. Conclusion MR imaging can provide an preferable and noninvasive means for evaluating the complex anatomy and injury patterns of the posterolateral corner of the knee and assisting in the preoperative planning of these injuries.

[Key words] knee; posterolateral corner;injur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膝关节后外侧(posterolateral corner,PLC)结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常并发前、后交叉韧带等其他韧带结构损伤,造成明显的膝后向不稳定和外旋不稳定。作为交叉韧带修复重建的保证,PLC损伤的及早诊断和修复重建是膝关节整体功能恢复的必须,如忽视或延误其损伤治疗将导致膝关节不稳,甚至其他重建手术失败[1]。常规膝关节MRI检查主要是显示半月板、交叉韧带及关节软骨等结构,而膝周其它软组织结构常被忽视[2]。本文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PLC损伤的MRI资料,探讨PLC损伤的MR检查技术和影像学表现。

材料和方法

1.病例资料本组共19例膝关节PLC损伤,男13例,女6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3岁。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及膝部疼痛症状,病史1~15日不等。其中11例经手术证实,MRI检查后3天~2周内行手术治疗,8例则经过临床检查和影像表现诊断。

2.MRI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Picker0.23T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使用膝关节表面线圈,检查时膝关节取伸直位。所有病倒均行常规冠状位、斜矢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包括:SET1WI TR/TE=390ms/19ms,FSE T2WI TR/TE=4700ms/90ms,STIR TR2700ms,TE18ms,TI178ms,层厚

3.0mm,层间距0.3mm。13例还增加T2W或STIR后斜冠状位扫描:选取完整显示腓骨颈的矢状图像为定位像,以腓骨颈长轴为定位线,行倾斜角度为10°或30°的后斜冠状位扫描。

3.影像分析观察MRI下PLC各结构的形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周围结构有无异常改变,判断是否有肌腱韧带的损伤及损伤的程度。观察内容包括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髌韧带、内外侧半月板以及是否合并骨折。结合文献[3,4]和笔者的经验,设定PLC损伤的MRI 诊断标准:韧带连续性中断,T2WI上呈弥漫高信号,伴或不伴断端回缩时诊断为完全撕裂;韧带走行尚连续,其内可见增高信号,韧带增厚或变细时诊断为部分撕裂;肌腱连续性中断,或者肌腹挛缩成团块状,失去正常形态时诊断为肌腱完全撕裂;肌腱走行尚连续,肌腱内见斑片状高信号时诊断为肌腱部分撕裂。PLC在腓股骨起止点的撕脱骨折,即使没有韧带的严重损伤,临床上也需复位固定,因此应归

入完全撕裂。

结果

1.MRI对PLC损伤的诊断本组病例PLC损伤共19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6例,包括单纯外侧副韧带损伤6例,10例合并腘肌腱的损伤,另外3例为单纯腘肌腱损伤。外侧副韧带完全撕裂7例,其中实质部撕裂2例,腓骨头止点撕脱5例(包括3例腓骨头撕脱骨折)(图①),部分撕裂9例,其中韧带股骨附着部5例(图②),腓骨头侧4例。腘肌腱完全撕裂3例,其中肌腱股骨部撕裂1例,肌腱肌肉连接部撕裂2例,1例损伤累及肌腹部,肌腹挛缩成团块状,MRI信号强度增高(图③、④);腘肌腱部分撕裂9例,其中肌腱股骨附着部3例,肌腱肌肉连接部5例(图⑤),腘肌肌腹部1例。腘腓韧带部分撕裂1例,MRI表现为韧带肿胀信号增高。

2.骨结构损伤腓骨头及茎突撕脱性骨折6例(图⑥),其中3例在MRI上可见骨碎块与外侧副韧带、股二头肌腱相连,伴有股二头肌腱损伤。腓骨头骨挫伤3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征,在STIR压脂序列上腓骨头及茎骨内可见高信号骨髓水肿。胫骨外侧平台髂胫束止点撕脱骨折2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3例,股骨内侧髁骨挫伤3例。

3.其它损伤所有患者均伴有其它结构的损伤,其中8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包括胫骨止点的撕脱骨3例,2例合并前后交叉韧带的损伤,3例合并前交叉韧带的损伤,5例伴内侧副韧带的损伤,7例伴有半月板的损伤。

4.MRI和手术结果 11例患者在MRI检查后行手术治疗。与手术结果

对照,MRI正确诊断了7例外侧副韧带完全撕裂和3例部分撕裂,MRI 正确诊断3例腘肌腱完全撕裂、5例部分撕裂和1例腘腓韧带部分撕裂,另外1例正常外侧副韧带和1例正常腘肌腱被误诊为部分撕裂,还有MRI漏诊了2例腘腓韧带完全撕裂。

讨论

PLC包括外侧副韧带、腘肌及肌腱、腘腓韧带、弓状韧带及小豆腓骨韧带等,其中,既有解剖学稳定性,又对膝关节后外侧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是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和腘腓韧带。PLC结构多位于关节囊外,且急性期合并关节囊的损伤,关节镜检有造成液体外渗的危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关节镜对于PLC结构的评价。急性损伤由于关节肿胀和疼痛,仅靠临床体格检查不易明确诊断和损伤的程度,这时往往需要借助MRI检查。MRI具有多轴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使PLC损伤的无创显示成为可能。

1.PLC的MR扫描技术由于PLC结构毗邻关系复杂,且空间走行不共面,导致常规扫描MRI显示效果不理想,尤其是腘腓韧带、弓状韧带等的显示率较差[2,3,5]。正确、恰当的运用扫描技术是MRI能够准确诊断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控制。①、扫描层厚:采用薄层扫描有助于减少韧带的容积效应,可以想象对于像腘腓韧带这类厚度在3mm左右的结构,4mm以上层厚是不易进行识别的。本研究在兼顾信噪比的同时选择3mm的扫描层厚。②、扫描的平面和角度:根据扫描方向与韧带长轴平行的原则,只要选择恰当的扫描角度,就有希望获得较满意的PLC成像。目前与冠状面倾斜一定角度的

斜冠状面扫描在国内外均有报道[2,3,6]。我们的经验是:对怀疑PLC 结构损伤的患者,在常规MRI扫描后加做薄层、斜断面的扫描,重在观察腘肌腱股骨附着处和肌腱结合部时,选择30°后斜冠状面进行扫描,观察腘肌腱关节囊外部分、肌腱结合部和肌腹部,行30°内斜矢状斜位扫描,10°后斜冠状面可较好地观察外侧副韧带。

2.PLC正常MRI表现在冠状面上,外侧副韧带表现为起自股骨外侧髁、向外下倾斜走行、止于腓骨头外侧面的带状低信号影。腘肌腱近端走行于LCL的深面,向后外方绕过股骨外侧髁形成弯曲,远端朝向肌腱联合部向内下方延伸。需要注意的是,正常腘肌腱关节囊外部分有时可见到沿肌腱走行的线性高信号,是由于肌腱纤维间有脂肪组织,勿误为部分撕裂。腘腓韧带完整显示率较低,在冠状像上呈低信号带状结构,起自腓骨头向上内侧走行,附着于腘肌腱肌腹连接部。弓状韧带下端起自腓骨头尖,起始部较粗,向上呈“Y”形或扇形发散,与膝后外侧关节囊融合,而小豆腓骨韧带起自小豆骨,止于腓骨头尖,由于这2条韧带薄弱,在常规像和斜面像上虽可显示,但显示率低且不完整,MRI难以进行完整性评价[2]。

3.PLC的损伤MRI表现 PLC结构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膝内翻和胫骨外旋和后移,损伤一般由于对膝关节前正中的打击、直接或间接过伸损伤或间接内翻损伤所致。临床上这些创伤常进一步分为三级:I级仅为少量纤维断裂,II级时韧带纤维的50%断裂,III级为韧带完全断裂。其中III级损伤的PLC需要及时修复或重建。但在MRI图像中难以相对应的作出上述分级,但可以分为部分撕裂(I~II级)和完全

撕裂(III级)。

PLC急性撕裂引起肌腱韧带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渗液等,MR成像上直接表现为形态和信号的改变。部分撕裂表现为MRI 上肌腱或正常低信号的韧带内出现散在的高信号,外形局部增粗或变细,韧带的走行无改变。肌腱韧带与邻近脂肪或积液的容积效应会出现信号升高并略有增粗,易误为部分撕裂,如本组2例部分撕裂假阳性即源于此。完全撕裂表现为撕裂部位的信号增高和连续性的中断,且常有断端回缩、挛缩,裂隙处T2WI表现为高信号,若裂口太少,MRI难以显示裂隙,易误为部分撕裂。腘肌腱后方只有脂肪组织,为此有作者认为肌腱后方出现高信号液体时可作为关节囊损伤的征象[4],但这一部位的高信号可能与充满液体的腘肌滑囊相混淆。

Laprade[3]等报道应用MRI可准确分辨正常膝关节和III°损伤时PLC结构,MRI诊断外侧副韧带、腘肌腱股骨附着点和腘腓韧带撕裂的准确性分别为90%、90%、68%。本研究部分患者因非严重损伤而采取保守治疗,未能得到手术或关节镜的证实,使本组未能对MRI诊断PLC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统计。从本研究结果看,MRI比较容易显示和诊断外侧副韧带、腘肌腱的损伤,11例患者在MRI检查后行手术治疗,MRI诊断与手术结果在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上有较高的符合率。但对于腘腓韧带、弓状韧带等的损伤,MRI诊断则存在较大的限度[7]。本组2例在术中发现腘腓韧带断裂,但在MRI中未见阳性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扫描技术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韧带细小及周围组织对比度较低,加之目前的MR分辨能力有限,使得

损伤后结构难以分辨。

4.伴随损伤孤立的PLC损伤相对少见[1,3,4],常伴有其他结构的损伤,分析本组资料,合并伤以前后交叉韧带撕裂最多,其次为韧带起止点的撕脱骨折。PLC各个结构除腘肌腱外,均自腓骨上端附着于股骨外髁及其邻近结构,因此腓骨头及其茎突撕脱性骨折(arcuate sign),强烈提示有PLC结构的损伤[8,9],一些韧带的创伤可根据骨折的表现和碎骨片的移位作出诊断。Segond骨折是一种从胫骨附着处的外后侧关节囊的撕脱骨折,虽然出现Segond骨折通常提示前交叉韧带撕裂,但也可发生于PLC损伤的病人[3,10],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髂胫束和外侧副韧带至外侧平台的斜行纤维束是导致Segond骨折的重要因素[11]。

综上所述,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MR检查可以对其较好地显示及评估,判断是否存在损伤及其有无其它的并发损伤。为了获得可靠的诊断结果,对怀疑PLC结构损伤的患者,有必要在常规扫描的同时加做薄层斜位冠状或矢状的扫描,对肌腱韧带损伤的检出及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MRI薄层三维立体扫描尤其是各向同性高分辨率的三维扫描,可以获得沿肌腱韧带走行的高质量图像[12],有望是提高MRI诊断PLC损伤的准确性的另一选择,这种技术在超高场(3.0T)设备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金忠.股二头肌长头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 中

华骨科杂志,2004,24(3):141-145.

2. 曾飞雁,吴晓鸣.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类型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2:42-4

3.

3. LaPrade RF,Gilbert TJ,Bollom TS,et al.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earance of individual structures of the posterolateral kne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normal knees with surgically verified grade III injuries. Am J Sports Med,2000,28(2):191-199.

4. Recondo JA, Salvador E, Villanua JA, et al. Lateral stabilizing structures of the knee: functional anatomy and injuries assessed with MR imaging. RadioGraphics ,2000,20:S91-S102.

5. Munshi M, Pretterklieber ML, Kwak S,et al MR imaging, arthrography, and specimen correlation of the posterolateral corner of the knee: an anatomic study. AJR, 2003, 180:1095-1101.

6. Yu JS, Salonen DC, Hodler J, et al. Posterolateral aspect

of the knee: improved MR imaging with a coronal oblique technique. Radiology ,1996,198:199-204.

7. 李梅,吴利忠,丁小龙,等. 急性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评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2):926-929.

8. Huang GS,Yu JS,Munshi M,et al.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Head of the Fibula (the “Arcuate”Sign): MR Imaging Findings Predictive of Injuries to the Posterolateral Ligaments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JR,2003,180(2):381-387.

9. Juhng SK, Lee JK,Choi SS,et al.MR evaluation of the”arcuate”sign of posterolateral knee instability.AJR ,2002,178:583-588.

10. Dietz GW, Wilcox DM, Montgomery JB. Segond tibial condyle fracture: lateral capsular ligament avulsion. Radiology 1986; 159:467-469

11. Campos JC, Chung CB, Lektrakul N, et al. Pathogenesis of the Segond fracture: anatomic and MR imaging evidence of an iliotibial tract or anterior oblique band avulsion. Radiology

2001;219:381-386.

12. 黄洲,欧阳可勋,胡玉明,罗越凡.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 诊断.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1:64-66.

常见膝关节疼痛的简单判断

常见膝关节疼痛的简单判断 膝关节疼痛也许是所有关节中最难诊断的病症之一。它不仅涉及到关节内的各种病损,也常因各种关节外因素引起,因而确定膝关节疼痛的病因是对关节外科医师的一种挑战。也正因为半数以上的膝关节疼痛并非由关节内病损所引起,所以对关节镜外科医师来讲,如何通过术前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系统的体格检查,对关节疼痛的病因有初步的甄别,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既可减少关节镜检查的盲目性,也可提高关节镜手术的疗效。 病史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是诊断任何疾病的重要步骤。膝关节部位产生的症状往往不具有特异性。如疼痛、打软腿、关节交锁等症状,既可以因为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引起,也可以因为髌股关节异常、关节软骨病变引起,甚至可能仅因为异常增生滑膜的嵌顿而引起。另外,因为膝关节外的病因可引起或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应注意关节外症状的询问,如可能引起膝后痛感的腰部,以及可能引起膝内侧症状的髋部等等。 引起膝关节症状的原因常具有提示性。外伤性原因往往意味着关节内外稳定结构及其它关节内结构的损伤,劳损性原因常常提示肌肉肌腱止点病,退变性原因的意义则更加明了。具体的受伤机制在诊断膝关节稳定结构损伤时很有价值。过屈位损伤常常涉及后交叉韧带,过伸位损伤可能先后造成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内旋内翻常造成外侧韧带复合结构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外旋外翻则易造成内侧韧带复合结构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各种不同方向的撞击伤常意味着相应阻滞结构的破坏。半月板损伤也常与膝部的旋转活动有关。 发病或受伤时间在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半月板损伤在急性期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但是在转为陈旧性以后可能仅有打软腿和关节内异物嵌夹的感觉,对诊断造成困难;前交叉韧带损伤在早期可能仅有关节不稳定的感觉,当产生较为复杂的痛感时,就意味着关节软骨、半月板和辅助的关节稳定结构的进一步损伤;轻度的后交叉韧带损伤在早期由于股四头肌的代偿一般无特殊不适,但当出现膝前痛时常意味着髌股关节的严重退变。另外,发病或受伤时间在决定膝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案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损伤的半月板是否要修补,修补的难易程度如何,根据受伤时间可以有一定的评估;急性期的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内侧副韧带损伤应当行保守治疗,在内侧副韧带的愈合期过后则可以行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急性期的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伴后外侧角损伤应当尽早行所有受损韧带结构的修补或重建。 体检 膝关节的体检较为复杂,一种损伤或病变可能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在这里我们不想罗列各种方法,只想叙述平时最常用的、我们认为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体检手段,对其具体检查过程、意义进行分析。对于膝关节外科医师来讲,在日常诊疗中,形成自己的一套较为系统的检测程序非常重要。 一、膝关节力线——站立位 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 正常膝关节的解剖轴线(FTA)有5°-7°的外翻角,机械轴线则为0°,即股骨头中心、膝关节中心和踝关节中心呈一直线。在一般体检中,主要大致了解膝关节的机械轴线。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双踝之间应当有4-6cm间距。如果膝关节不能并拢则意味着膝内翻,如果踝关节间距过大则说明膝外翻,内外翻角度通过目测进行估算。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耍结构含括股骨(femur)下端、胫骨(tibia)上端、及髌骨(patella﹔knee cap)之关节面﹐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前、后十字韧带(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内侧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外侧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关节囊(joint capsule)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meniscus)除了可以吸收部份关节承受的负重外,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藉由位于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让关节可以弯曲及伸直。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图4一26)。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

膝关节解剖及功能

膝关节解剖及功能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关节,运动伤害与退化性关节炎经常发生在造个关节。膝关节由许许多多复杂的构造所形成,简单的说,造些构造 包括骨头、关节面软骨、关节囊及其绒毛、半月软骨、十字韧带、侧韧带、囊韧带、膑骨韧带、四头肌韧带及肌肉等。首先,让我们从最简单 的骨头谈起。 一、构成膝关节的骨骼: 主要包括膑骨、股骨、胫骨等,腓骨虽不直接构成膝关节,但因其为许多膝关节重要韧带与肌肉的附着点,因此一般常将其视为膝关节的一部分。此刻,相信您正坐着看我的文章,请您把您的膝关节完全伸直,不要弯曲,并且用力压直膝盖,顺着大腿从下滑,就可以摸到壹块有些圆又有些三角形的骨头,它就是所谓的膑骨,它上连四头肌肌腱,下接膑骨韧带,您也可顺便摸摸这两条韧带,感觉一下他是多么的强壮与坚硬。当您放松您的膝关节,使其弯曲成九十度时,您再摸摸这条韧带与肌腱,便会发现它们竟变得如此柔软。由于这块膑骨的存在,使得四头肌的力臂增加许多,因而减少了四头肌的负荷。在膑骨的下面直接与膑骨构成关节的,便是股骨远程的内髁与外髁了。内髁与外髁恰形成一个U型的凹槽,与膑骨的凸出,恰形成一楔合的关节。外髁比起内髁较为凸出,使得膑骨不易向外脱位,与股骨内外髁形成关节的,便是胫骨平台,而胫骨平台与股骨内外髁与膑骨的表面,都是由非常光滑的透明软骨所形成(它的摩擦系数只有冰块与冰块互相摩擦时的八分之一)。这样的光滑特殊构造,使得我们人体可以有平滑且不痛的正常关节运动。而被俗称为〝骨刺〞、〝风湿〞的退化性关节炎,其根本的问题元凶,便是出在这种特殊关节面软骨的磨损与功能的丧失。 二、半月软骨: 介于股骨内外髁软骨与胫骨平台软骨之间,还有一种特殊的会活动的软骨,我们因其形状似半月形,特称其为半月软骨。它是一种纤维软骨与前述的关节面软骨构造不同,这个特殊的构造,吸收了我们跳跃或行动跑步所产生的巨大震动与能量(受力的半月软骨可由5.0mm被压缩成2.5mm厚),而减少了

膝关节运动学

一、膝关节运动学 内容提要 教学基本要求 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膝屈曲的范围依髋关节的位置而异,同时还要看是被动还是主动。 (2)膝关节属于椭圆滑车状关节,或称屈戍关节,但实际上膝关节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胫股关节的运动包括四个轴方向的运动。此外还有髌股关节之间的运动。 A.水平轴:屈伸活动; B.垂直轴:内外旋活动; C.矢状轴:内收外展活动; D.前后位水平移动。 (二)膝关节的功能解剖 在膝关节,弯曲常伴有一个微小而显著的转动,但是因为来自关节周围强有力的滑囊、韧带和肌的作用,它又有特殊的稳定性。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只在紧张状态下加载,对关节起到被动支持作用。膝关节周围的肌也是在紧张状态下加载时对关节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膝关节周围的骨起到支持作用,并且对抗压力载荷的作用。因此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来源于韧带的被动收缩,关节几何结构,肌的主动用力以及骨的承重作用。 1.胫股关节的形态与运动的关系 胫股关节分为内侧胫股关节和外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面的前1/3为一逐渐上升的凹面,而后2/3则呈逐渐下降的凹面。内侧胫股关节面则呈一种碗形的凹陷。如此,凸起的股骨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关节面彼此吻合,使膝关节得以在矢状面上作屈伸活动;然而外侧胫骨关节面的特征凹陷结构又使得外侧胫股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从而允许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也不是同轴运动而是具有多个瞬时活动中心的运动。 胫股关节运动范围 (2)胫股关节面运动: 在膝部,面关节运动发生在胫骨髁与股骨髁之间和股骨髁与髌骨之间。在胫骨髁与股骨髁之间,面运动同时发生在所有的三个平面上,但在横截面和额状面上为最小。在股骨髁与髌骨之间,面运动同时发生在额状面和横截面两个面上。 3.髌股关节的功能解剖 (1)髌骨 髌骨为膝提供两个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它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借延长股四头肌力臂帮助膝伸直;并以增加髌骨与股骨间的接触面来改善股骨上的压力分布。 (2)关节软骨 髌股关节软骨是人体中最厚的软骨。最大厚度可达7㎜。髌股关节软骨厚度并非均匀一致,软骨最厚的部分位于骨嵴处。60%位于髌骨的外侧关节面,分布于内侧者约20%。关节面软骨厚度变化特点有助于增加髌股关节面的适合性。 (3)维持髌股对合的平衡机制 髌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伸膝装置、支持带、肌力、股胫角和股胫间的Screw-home机制、Q角、髌骨位置、髁间槽发育程度、外力等,因此,良好的髌股周围结构及其力学平衡,对维持髌股的正常排列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Q角:是股四头肌肌力线和髌韧带力线的夹角,即从髂前上棘到髌骨中点的连线为股四头肌肌力线,髌骨中点至胫骨结节最高点连线为髌韧带力线,两线所形成的夹角为Q角。 ①静力结构:髌骨的内外侧支持带是维持髌骨排列的静力性平衡机制。 ②动力结构:股四头肌收缩时各肌肉之间的力学平衡是保持运动中髌股对合的动力结构。(4)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①髌股关节的对合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耍结构含括股骨(femur)下端、胫骨(tibia)上端、及髌骨(patella﹔knee cap)之关节面﹐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前、后十字韧带(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内侧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外侧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关节囊(joint capsule)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meniscus)除了可以吸收部份关节承受的负重外,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藉由位于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让关节可以弯曲及伸直。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