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胆宁心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温胆宁心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温胆宁心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温胆宁心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焦虑症的四种自我治疗方法

焦虑症的四种自我治疗方法 焦虑症是现在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人都有这种疾病,这种疾病也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一定要根据医生的指示来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焦虑症能彻底治好吗 一般来说,焦虑症似乎可以治愈的,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而且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愉快心情。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症状缓解后,仍需要坚持服用1~2年时间抗抑郁药物;停药以及减药需咨询专科医生,千万不要擅自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焦虑症的原因 不良性格因素 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作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有家庭病史的人,患上焦虑症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而且与患者的血缘关系越近,其患病率越高。 认知偏见 不良的认知状态和思维状态,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偏差。

应激因素 在出现应激事件的时候,容易给人的精神心理状态造成极大的冲击,进而造成大脑神经紊乱。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 积极的自我暗示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 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 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 适量的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做最感兴趣的事情 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 情感宣泄

神经症病人的护理

神经症病人的护理 主讲人:尹辉2016-01-14 一、评估: (一)、症状的评估 1.掌握焦虑性神经症的一般常见症状,发作特点。 2.评估患者患病时个体焦虑发作时的特征性表现及主要的临床表现。 (二)、健康状况的评估 要了解病人有无躯体器质性病变,目的在于协助医生做鉴别诊断。也可预防病人在严重的焦虑和惊恐发作状态下出现意外,尤其是对伴有心脏疾患的病人。 (三)、其他方面的评估 评估病人家中的经济状况,工作、学习情况、子女负担情况,甚至住院后病人支付医疗费用情况等。以排除焦虑产生的客观因素,有助于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和为病友提供帮助,解除其心理负担。 二、护理问题: 焦虑与紧张、担心、不愉快的观念反复出现有关 恐惧与暴露在所害怕的客体或不能预测控制焦虑反应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与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有关 社交能力受损与缺少自信、羞耻心理或恐惧感而采取的回避行为有关 三、护理措施: (一)、生理方面 生活护理:饮食、睡眠、躯体不适或疼痛 安全护理:安静的环境,不安全因素,严密观察 (二)、心理方面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 与患者共同探讨疾病,协助消除应激 提供机会让病人学习和训练新的应对技巧 帮助病人学会放松 反复强调病人的能力和优势,忽略其缺点和功能障碍 (三)、药物治疗的护理: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四)、社会功能的护理:协助患者获得社会的支持,帮助患者改善自我照顾能力 (五)、健康教育:要帮助病人充分认识自己,挖掘出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及与疾病的关系。教会病人一些科学的、适用的方法完善性格,处理紧张的人际关系;调整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知道病人理智而不是用情感处理一些麻烦的问题。此外,要有针对性的帮助病人家人了解有关癔症的知识,使病人能从中获得更有效的帮助,也是我们护理措施的内容。 思考题:神经症患者心理护理措施?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关键词:焦虑、恐惧症、失眠、疑病症、惊恐发作。 作者于飞,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心理督导师,综合正心疗法创立者,擅长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的疗愈。 一、综合论述 01、焦虑情绪的解析 焦虑情绪是指向未来,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担心的对象多种多样,比如犯错、失败、被质疑、被否定、被贬低、被嘲笑、被冷落、被疏远、生病、意外、死亡...... 以无意识的、快速的、自动化的、习惯性的、模式化的思维逻辑推理、画面想象的形式存在,引发焦虑情绪体验。 焦虑情绪同时也在推动着上述思维形式。 思维形式和情绪感受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02、焦虑症状的解析 焦虑反映在思维上: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焦虑反映在情绪上:紧张、不安。 焦虑反映在身体上:胸闷、呼吸短促、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失眠多梦......

焦虑反映在表现上:坐立不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焦虑反映在人际上:敏感、多疑,猜忌、回避...... 思维形式推动着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引发身体不适和外在的不良症状表现,影响着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和看法,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又影响着情绪变化...... 思维形式和内容、情绪感受、身体反应、外在表现、外界人际关系评价等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新的诱发因素,引发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举例:自己担心某人会怀疑、否定自己,从而感到情绪紧张,从而身体僵硬、胸闷、呼吸短促、表情不自然,感到不舒服,他人看到自己紧张不自然,感觉自己心里有鬼、不真诚...... 03、常见的焦虑形式 广泛性焦虑: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肌肉紧张,难以忍受而又无法摆脱。是习惯性的对事物的消极预期和灾难化联想,以及习惯性的焦虑情绪和回避做法。是一种谨小慎微、严防意外发生的身、心状态。 躯体症状:焦虑情绪引起的身体不适感,如胸闷气短、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很多当事人一开始的时候会以为是躯体疾病,跑到医院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医生往往会给一个轻微病症的诊断,有的医生会建议去看心理科,后来才知道是焦虑的躯体症状。

焦虑病人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焦虑病人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焦虑病人常表现坐立不安,并伴有失眠现象,临床上多见于焦虑性神经症病人,常服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及抗抑郁药,单纯使用药物控制焦虑性失眠起效慢,故对病人配合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表现神经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心悸,并常伴有失眠,对自己夜间睡眠担心、惊恐,往往询问要吃了安定药还睡不着怎么办?经常询问医生护士药物有没有副反应等。经医务人员保证后仍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知所措。 焦虑失眠只是病人自己觉察到的症状,要警惕它可能掩盖着的重要疾病。因为焦虑失眠的原因可能在于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焦虑现象见于神经症病人如恐怖性焦虑障碍、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强迫性障碍,临床上许多躯体疾病可以出现焦虑症状,如甲状腺疾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病、长期应用激素、手术前应激等。 焦虑病人进行心理放松护理措施。是指导焦虑伴失眠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行为护理——放松训练。用呼吸放松运动、紧张放松运动能使焦虑失眠病人焦虑情绪改善,缓解失眠状态。 心理放松护理首先要与病人一起分析出现焦虑失眠的起因,让病人认识到睡眠前的焦虑紧张情绪是造成焦虑失眠或醒后再次无法入睡的很重要因素,如学会运用一些放松疗法可能有助于缓解再次入睡,其次让病人认识到放松是心理行为的放松,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放松,而不是强制性的放松,认识到焦虑失眠病人越是强迫自己入睡越是会出现焦虑无法入睡现象。 在心理护理中辅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是必要的,简单地进行深呼吸放松运动,每次30 min~40 min,指导病人进行深而慢有规律的呼吸,健康教育结合有控制的腹式呼吸对失眠症病人有独特疗效。有的病人不放心,可以观察到这时病人的上眼睑有轻微跳动,这时应鼓励病人进行下去,1次、2次……慢慢地病人就学会了呼吸放松技巧,感到眼睑越来越沉重,同时指导病人掌握控制紧张放松的方法,如捏紧拳—松开,体会松弛的感觉。当然,用肌电值测验紧张放松前后肌电值能使病人能更好地放松,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地帮助病人放松,缓解焦虑[4]。放松护理中病人可能无法坚持10次~30次的放松训练,其中可能疗效有反复。但充分让病人认识到心理放松护理是建立在行为条件反射基础上,是一种放松学习的结果,掌握主动建立条件反射原理,使病人焦虑失眠现象得以缓解。 应观察病人的反应,如出现咳嗽、躯体扭动、呼吸不均匀往往提示放松不成功。需要减慢心理放松护理的进程。在每次放松训练结束后与病人进行讨论,了解放松训练中的感受,解除阻抗情绪,让病人认识到放松训练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消除病人的恐惧,鼓励病人及适当的保证对护理中出现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缓解。及时对病人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知识,以免病人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6-04-26T11:32:21.5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作者:刘淑兰 [导读]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随着人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焦虑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 刘淑兰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内蒙古霍林郭勒 029000)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并统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类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14%),它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对策;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164-02 目前,随着人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焦虑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与生活环境、遗传、自身调节等因素相关。如今,医疗界公认的是焦虑症属于患者的心理疾病,如果未对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复发,加重患者病情的恶化,因此我院为该类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在26~54岁,平均年龄为(40.5±2.5)岁,其中急性焦虑症23例,广泛性焦虑症4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在25~54岁,平均年龄为(41.5±2.2)岁,其中急性焦虑症24例,广泛性焦虑症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病情变化给予详细观察和记录,并告知患者和家属焦虑症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配合医院的相关工作。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对策如下:(1)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焦虑症的基本治疗流程和最终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以便患者愿意配合医院的治疗工作。(2)护理人员最好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因为大部分焦虑症患者内心会存在很多的想法,只有通过与其不断的交流,才能够使其表达出来。护理人员在倾听患者诉说的时候,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让患者体会到来自于家庭般的温暖,从而提高治疗疾病的自信心。(3)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患者一般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此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情况,并将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讲解给患者听,从而帮助其对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4)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居住环境,对病房每日定时通风。待患者情绪稳定之后,可以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以更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1.3 临床指标观察 (1)焦虑评分:借助SAS焦虑状态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如果焦虑评分<40分,则说明患者无焦虑症状;焦虑评分在40~47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轻微焦虑; 焦虑评分在48~55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中度焦虑;评分>56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重度焦虑。(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7.0 统计包对两组患者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和%表示,组间比较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对比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各类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的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老年焦虑心理治疗和护理

老年焦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通常是多种因素叠加诱导形成的。焦虑症是神经症中发病率较高的心理障碍而老年患者又是精神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在患慢性躯体疾病的情况下焦虑症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约4%~ 10% 的老年人存在焦虑障碍, 有焦虑症状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约有15% ~ 20%。 1.焦虑症的概念 焦虑症(anxiety)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通常情况下,老年焦虑与躯体疾病并存,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躯体症状表现更为突出,易忽视焦虑的存在。 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情况,老年焦虑症有较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躯体化症状较突出,如头痛、头昏、胸闷、游走性麻木或针刺样疼痛感等;常与躯体疾病如中风、心脏病等合并症同时存在[2老年焦虑症漫谈王润芳]。 2.心理治疗 2.1支持性心理治疗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支持、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提供健康指导,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耐心听患者的倾诉,同情、体贴、安慰患者;提供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患者度过困境,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

2.2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 包括心理教育、自我监测、放松训练、解决问题、暴露于恐惧或消除刺激、行为活化、睡眠卫生和认知重建技巧[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结合病历了解患者存在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并与患者共同分析其焦虑症状的非理性、非客观性;提出问题让患者思考,指导患者认识焦虑症状的根源及症结所在,从而产生顿悟,自觉放弃非理性的认知,重建科学、理性的认知。 2.3催眠疗法 通过与患者潜意识交流, 了解深藏于潜意识中的焦虑根源, 使其暴露于意识之中, 让患者了解并进行疏导、发泄, 以利缓解焦虑症状[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 。 2.4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的发生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焦虑的一种象征和取代的表现, 被直接体验就表现为焦虑障碍。治疗者通过对患者的联想分析或梦的分析,唤醒患者早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患者在分析中有所领悟,认识到自己为什么害怕、为什么焦虑,从而缓解或消除其紧张和恐怖症状。[3老年焦虑症综合心理干预临床分析竹道平] 2.5音乐治疗 音乐疗法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关爱与治疗。音乐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主动性,对症状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音乐应该是平静的,并能配合放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恐惧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恐惧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为了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理焦虑及恐惧的诱因,并找到较好的护理措施,通过选择临床实际病例48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发病初期的濒死感、环境的陌生、睡眠治疗的降低及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均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诱因。所以,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以自我疏导调节和放松睡眠调节的方法排除患者的恐惧情绪,帮助患者调节不良情绪。 标签:心肌梗死;焦虑;恐惧;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指机体本身的供血和供氧与心肌的用血和耗氧产生比较严重的失衡而引发的心肌变化。绝大部分的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从而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所导致的。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类似心绞痛性质的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 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同时常伴有严重而复杂的负性情绪反应,而焦虑及对死亡的恐惧是出现最早而且最为严重的心理反应之一[1]。焦虑和恐惧在AMI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相关调查显示,AMI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出现,尤其在病人住院的前1~3天焦虑最为显著[2,3]。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的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等,这些表现都会进一步使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增多,从而造成预后差[4]。 1 临床背景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MI患者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45~72岁。以上患者的病例均采用国际认证的Zung焦虑量表(SAS)的测评,SAS总分均在50分以上,且意识清楚,听力、语言表达和理解力正常,无智力障碍,有认知能力,能进行语言沟通。 2 MI患者产生焦虑及恐惧情绪的原因分析 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到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很容易使患者对死亡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尤其在MI发病初期,患者因为经历了压榨样的胸前区疼痛,气促,出汗以及强烈的濒死感,产生一种生死未卜的紧张和恐惧,进而影响了MI患者的情绪波动,无形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对睡眠同样产生了排斥反应。其次,MI患者紧急住院后,被突然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及紧张的环境,又因为医院病房的特殊环境,从心理上使患者产生了对病情未知预测的一种焦虑情绪,睡眠时间及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夜间失眠,白天嗜睡这种周而复始的情况发生。此外,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仪器所产生的感官刺激,医护人员紧张又忙碌的工作氛围,监控室内突然响起的报警声等,均给患者带来恐惧和焦虑不安,这一切都成为了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诱因。最后,MI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治愈后的不确定,更加重了其焦虑的程度。

焦虑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焦虑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导读:焦虑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疾病,通常以情绪和心理上的不自觉焦虑为主要表现症状。焦虑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行为方面:坐立不安 患有焦虑症的患者生活中经常会有坐立不安的表现,通常都是无缘由的坐立不安。这也是大多数焦虑症患者最常见的表现症状,经常在保持座位姿势的情况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座位姿势,且每一次改变姿势后不久就马上换另一种坐姿。或者在闲暇的时候坐不住,总是坐下不久后就起身到处走走,没多久又重新坐下,如此反复。 *情绪方面:莫名的担心紧张 焦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莫名的紧张感和担心情绪,尤其是担心情绪,而且通常都是过度的担心或者不必要的担心。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通常表现为莫名的紧张,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则表现为过度的担心。 *生理方面:心悸胸闷、尿频、出汗和失眠等 在生理方面,焦虑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心跳加速、脉搏呼吸加快、胸闷呼吸困难、出冷汗、口干、尿频尿急甚至失眠等症状。

以上所有焦虑症症状,都要注意与正常的心理焦虑区分开。主要看症状的出现是有缘由的还是无缘由的。那么,焦虑症有哪些治疗方案呢? 当察觉到自己出现焦虑症的相关表现症状时,个人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来消除焦虑。比如和好朋友家人多聊聊天、听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看自己感兴趣的电影书籍、做一些不剧烈的有氧运动等等都可以有助于转移情绪,消除焦虑的感觉。个别情况较严重的患者或者自我调节无效后则需要去寻求医生的帮助,给予一些药物上支持。 【相关推荐】: 如何让焦虑症患者重获新生? 精神焦虑症如何进行自救,有哪些途径 焦虑症吃什么好?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 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焦虑状态护理常规

焦虑状态护理常规 一、相关知识 焦虑状态是介于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之间的一种状态,比焦虑情绪重而较焦虑症轻,焦虑状态有明显的焦虑情绪,烦躁,易怒,易激惹,紧张,坐立不安,伴随睡眠障碍以及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但这些症状一般时间较短,可有一定诱因,且是时好时怀,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缓解。 二、护理问题 1、睡眠障碍 2、抑郁 3、语言交流障碍 4、知识的缺乏 三、评估 1、入院评估 2、心理状态评估 四、辅助检查 1、行为-认知治疗 2、物理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是一种与传统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五、护理措施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交谈建立起与患者的良好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患者克服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适应问题。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帮助焦虑症患者康复的两条腿适合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有:支持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等。 放松训练就是通过身体放松而达到心理放松,比较简单的如深呼吸法:焦虑不安时闭上眼睛,慢慢用鼻子吸气,口鼻呼气,反复三到五次。也可以采用冥想法:即有意识地想一件开心的事情,尽量真实而具体。过度紧张、焦虑时,先轻闭双眼,全身放松,做几次均匀而有节奏的深呼吸,反复地自我暗示:"不要着急"、"放松、放松",几分钟后,情绪就会平稳。 [2.药物治疗:中西药物焦虑既能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身体的状态。 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六、健康宣教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兴奋、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 2、戒烟酒,有规律生活,进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进糖尿病饮食。 3、进行心理疏导,避免长时间独处 4、危险因素的控制:按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药,掌握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5、出现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等症状及时就诊。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焦虑情绪不等同于焦虑症,但焦虑情绪有可能演变成焦虑症。焦虑是常见的心理表现症状,紧张、不安、担心、恐惧是焦虑障碍的主要症状。长期的紧张不安情绪进而演变成焦虑症。焦虑症对人的身心健康损害十分巨大,患者多自感内心备受煎熬,焦躁痛苦不堪,病情严重者常伴有轻生念头。 目前,国内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大体可划分为三类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李宏夫老师指出;“对于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来说,起初多是采用药物来调整自己,却忽视了及时的心理疏导,往往延误了病情。” 对此李宏夫老师强调两点: 1、及早识别焦虑症并及时调治,为焦虑症治疗赢取最佳时机。 2、谨遵医嘱配合治疗,保持耐心和信心是康复治疗的基石。 除了以上两点外,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李宏夫老师也给出了几点总结和建议: 一、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之药物治疗 目前是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从药物治疗的特性上来看又可分为中药和西药的治疗,但从两者的治疗效果及特性上来看,可谓是各有优劣。中药治疗效果相对西药来说起效要慢的多,但中药的好处是副作用小、无依赖性。而对于西药来说,如果采用对症的药品话,症状的缓解还是比较快速的,但其副作用的表现也是比

较明显的,且有一定的依赖性,多数情况起到的只是暂时抑制。从药物治疗的方向来讲,对于突发的焦虑症先选择对症的西药来调节可以起到很快的缓解作用,后期选择纯正的中药调理方是安全的治疗,但这也仅限于中度焦虑症以下的一种选择方案,最好还是配合心理上的治疗。 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之心理治疗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都是心理问题的不同表现,然而所有导致我们焦虑紧张的情绪都离不开我们的看法,正如心理学理论指出“任何事物及现象都不会对人造成压力和焦虑,造成人们压力和焦虑的是人们对此所持有的看法”,李宏夫老师说:“当人们的看法改变了情绪自然就会改变,随之躯体的症状也就会慢慢消除”。所以焦虑症从治本来说还需从心理入手。目前治疗焦虑症的新派心理疗法有心灵重塑疗法、自然疗法、运动疗法,传统心理疗法有行为疗法、精神分析、认知疗法。 三、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之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焦虑症临床治疗少有用到的一种方式,多数情况是针对重度精神障碍的患者,常见的方法有微创、迷走神经刺激术、MECT 电休克治疗、重复跨颅磁刺激(rTMS)、光疗等。 特别说明:本文为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于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

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诊治的焦虑症患者45例,其中重度焦虑8例、中度焦虑32、轻度焦虑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护理疗效显示,8例重度焦虑患者中(有2例未愈、4例转为中度焦虑、2例转为轻度焦虑)、32例中度焦虑患者中(4例未愈、5例转为轻度焦虑、23例无焦虑)、5例轻度焦虑患者治愈。患者满意度91.1%(41/4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 焦虑症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以焦虑情绪为的神经症。焦虑症在神经症专科门诊中,发病率达到神经症总数的16%[1]。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其患病率为0.148%,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1[2]。现今社会,人们精神的病症也愈加增多。目前,焦虑症患者也逐渐增多。我院对收治的45例焦虑症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其中女性32例,男性13例;年龄28~65岁,平均4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关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严重精神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 1.2护理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的评定主要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自评量表一共20道题目,四个选择。患者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符合症状记为4分;患者大部分符合症状记为3分;患者偶尔符合症状记为2分;不符合该症状记为1分。根据患者的自评表分数判断患者的焦虑症情况,如果患者的分数低于40分即是"无焦虑";如果患者的分数在40~47分即是"轻度焦虑",如果患者的分数在48~55分即是"中度焦虑",如果患者的分数大于56则是"重度焦虑"。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征询,问卷中有"满意"和"尚可/不满意"两个选项,统计"满意"选项的患者数量[3]。 2护理 2.1加强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相对安静的住院环境,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清洁打扫,以及开窗通风,使患者的住院环境保持干净舒适。同时还要注重住院的人文环境。护理人员要进行统一的着装。要保持统一的床单、被套以及枕套,在消毒时尽量选择刺激性气味较小的消毒液,避免患者因为不好的气味而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休息,以及健康的饮食,经常采取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转移。 2.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包括语言性与非语言性。可以进行病情上的交流,告知患者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办法,还有患者每天病情的变化,使患者对自己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信心。还可以与患者进行生活、工作上的交流,护理人员要对每位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文化进行大致的了解。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话题,使患者能够将对疾病的注意力得到尽快的转移,减少焦虑的发生。还可以与患者家属进行相应的沟通,使家属能够较好的对患者进行陪伴。护理人员还可以引导患者将所忧虑的事情讲出来,充当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在患者的情绪及其低落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安抚。 2.3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严格加强药物护理师,责任重大。护理人员要有特别的耐心和细心,每天接触很多不同的患者,为他们准备治疗药物,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熟悉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了解治疗过程、关注治疗效果,准确合理地为患者预备药品,护理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护理基础更

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9-22T15:26:26.57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杨本英 [导读] 两组的护理效果为观察组较为优秀,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并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必要的院外指导等护理措施是可以完全康复的。 杨本英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精神病人疗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31 【摘要】目的:研究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68例焦虑症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都接受了半年的护理,对所有患者使用SAS评分,对照组的轻度焦虑评分452,中度焦虑评分534,重度焦虑评分605,总体满意度80%,观察组轻度焦虑评分451,中度评分465,重度评分548,总体满意度100%。两组的护理效果为观察组较为优秀,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并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必要的院外指导等护理措施是可以完全康复的。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29-01 焦虑症属于神经症范畴,在神经科中比较常见,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包括急性焦虑(惊恐状态)和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一般女性多于男性,约为 2∶1。该类患者会出现焦虑情绪,引起焦虑的因素比较多样化,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自身情绪调节因素,这些都会让患者的内分泌出现异常,导致神经递质失衡,让患者产生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就是紧张、恐惧、心悸、盗汗、发抖等。焦虑症会迁延,难治愈,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组研究中,选择6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组对照法探究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5年6 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焦虑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中焦虑症的诊断,其中住院患者24例,接受门诊治疗和护理指导44例。住院患者中惊恐发作35例,男15例,女2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33例,男 13例,女20例;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无1例死亡,68例住院患者痊愈出院,门诊治疗患者回访康复情况良好。 有资料表明,在神经症专科门诊中焦虑症占神经症总数的 16.8%;焦虑症患者的发病在患者近亲中患病率为 15%,明显高于一般患者的5%。此外,有调查显示,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为2%~4.7%,而在某些特定人群中高达 10%以上。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实施药物指导、健康教育[1]、环境护理等常规措施,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 1.3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 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情况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其焦虑总分及精神、躯体等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对观察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总分及精神、躯体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抑郁情况 干预前两组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焦虑症属于一种功能性的精神科疾病,患有该病的患者多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强烈的难以忍受的恐惧,有濒死感和失控感以及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而惊叫、呼救,可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震颤、手脚麻木等。发作突然,一般 5 min~10 min 可自行缓解,如果反复发作,1个月内发作 3 次者,可诊断为惊恐发作。而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心慌、心跳加速、胸闷气急、头晕、多汗、吞咽阻塞、喉头异物、胃部不适等。焦虑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公认的是遗传因素和乳酸学说。由于焦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甚至发生自杀等极端事件,在整个患病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因素对整个病程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会给临床的有效治疗带来某些方面的困难。 因此,针对不同个体、不同心理状态施行恰当的护理措施[2],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患者惊恐发作比较紧急,护士必须镇静、稳重,态度平和,及时让患者离开原来的环境,有条不紊地进行护理,动作轻巧。明确对患者说“不要害怕,没有生命危险,几分钟就会过去,一会就好!”并要主动陪伴在患者身旁,耐心倾听和安抚,对其表示理解、同情并认同支持。尤其对有敌意倾向的患者,护士绝不可大声呵斥,对其后果要有预见性,可与同事一起给予适当的限制,并将患者带入监控病房与其他患者隔离开,以免互相影响。如患者坐立不安,不愿独处,又不愿到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尊重患者意见,允许保留自己的个人空间和隐私,及时将其安排认为与自己要好的病友住在一起,必要时由专人陪护,把危险降到最低。对此类患者当班护士要全面掌握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最少15min 巡视病房1次并做好查房登记。另外,针对病因做好针对性的护理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患者,首先,作为护理人员,不要认为遗传病治愈率不高[3],就丧失治疗的信心,告诉患者“只是与遗传有关,并不是治不好”。正确使用体态语言、肢体语言等,尽量传达能治愈的正性信息给患者,帮助其树立信心,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现代人的压力比较大,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会出现各类情绪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宣泄和调节,就可能会引起精神疾病,对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焦虑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时因为患者的紧张情绪长期无法获得宣泄,持续存在所导致的精神障碍[3]。焦虑症是

浅谈焦虑的心理护理

浅谈焦虑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22T08:47:37.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3期供稿作者:许丽杰 [导读] 护士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在诸多护理诊断中,焦虑是最常见的诊断。 许丽杰(内蒙古赤峰市阿旗医院 024000)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347-02 护士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在诸多护理诊断中,焦虑是最常见的诊断。现代医学和护理学认为减轻病人焦虑,是促使病人痊愈和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因素之一,因此,对病人所产生的焦虑现象进行认识、治疗、护理以及预防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将有关内容探讨如下: 1 产生焦虑的有关因素 人在患病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思想压力和情绪变化,但是不同疾病、年龄、性格、文化素养、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同样刺激、即使相同的条件,情绪的变化和行为表现也会因人而异。有的病人能自行调节情绪达到基本稳定,而不产生焦虑。但是多数病人会引起严重情绪变化。常见原因有:①人际关系人紧张,环境陌生;②诊断不明确;③疗效不明显;④病人是家庭支柱,对老人孩子牵挂惦念;⑤经济负担重;⑥恐惧情绪的延续;⑦疼痛;⑧怕推动事业,怕失去生活能力等。 2 焦虑病人的临床表现 (1)心理改变和行为改变:有的表现心神不安、心烦意乱、精神紧张过敏、哭泣、敌意,有的表现情绪消沉、忧郁、沉默寡言,不理睬人,不愿别人关心他的疾病或其他问题。 (2)生理改变:主要心慌、脉速、血压升高、肌肉紧张,最常见是两手颤抖,出汗多以前额部和手掌最明显。语言改变:声音发颤或说话快而不间断,也可出现用词不当,甚至口吃。 3 减轻和防止病人焦虑的护理方法 (1)判断产生焦虑的原因:焦虑乃是一个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这种威胁是一种躯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一是个性受到威胁。因此,护士在采集资料时,靠机智敏锐的观察,查明原因,进行疏导。 (2)获得病人的信任:护士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应注意措词、语音、语调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多关心、体贴病人,使病人愿意谈出心理话。对病人不愿谈的事情,不应强求,此时应注意如何使病人信任自己,而切忌引起病人的反感。 (3)创造廊环境:良好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可预防或减轻焦虑心情。当病人生活于安全、舒适、整洁、美好的病室内,可较好地防止和缓解情绪和精神上的压力。 (4)倾听病人的诉说,焦虑所致的情绪不安又无法解脱时,病人常表现为哭泣,当眼泪流出后,情绪能得到缓解。有时护士见病人落泪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安慰。此时不要走开,用陪伴方法来缓解病人的心理,病人多于此时将心里的痛苦向护士讲出。倾听病人诉说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病人的同情可不须用过多的语言表达,只需耐心倾听就可使病人得到宽慰。 (5)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当病人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爱护,尊重和重视时,会产生安全感,焦虑心情即可减轻。反之,没礼貌的语言和行为,或不理睬、冷淡态度,都可加重其焦虑心理。护士对那些“不合作”的焦虑病人,应给予理解。 (6)分散和转移注意力:在病情允许下,多与病人谈话,让病人之间互相交流,在病房护士进行卫生知识宣传,组织病人看电视、听广播等,都可减轻焦虑心理。 (7)作好操作时的解释:治疗前向病人提供有关资料,让病人知道虽有一些疼痛,但对身体是有利的。护士技术高超,操作熟练对治疗疾病充满信心时,病人会增加安全感,可减轻或预防病人的焦虑心理。 (8)施行松弛疗法:可采用足浴、理疗、按摩等方法减轻病人的肌肉紧张度,用以减轻焦虑心理。进行必要的消遣活动,如散步、娱乐等,以解除病人无聊乏味的孤寂心情。 焦虑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行为表现也多种多样。护理好焦虑病人,使其病人心理平衡、情绪稳定,以达到发挥自身作用,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防止因焦虑而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早日康复的目的。

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摘要:社交焦虑障碍,又名社交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社交恐惧症患者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惧的任务。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本文主要探讨心理疗法中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 关键词:社交焦虑障碍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良好的社会交往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痛苦,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因此,社会交往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般 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 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 往、不能交往,这就属于社交焦虑障碍。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 虑失协症(SAD。在美国最多的心理障碍疾病中,患社交恐怖症的人数 仅次于抑郁症、酗酒而名列第三,我国患病人数也在激增。 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导致社交恐惧症,它 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 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社交焦 虑症还可能是家庭背景所致: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 的技能、要么就是搬家过多。或者是心理上的原因所致:自尊心太弱,害怕被 别人拒绝;或者就是对自已的外貌没有信心,过分肥胖或长有严重痤疮等。 社交焦虑障碍的表现主要有:(1)害怕一种或多种社交场景,如害怕与陌生人讲话,或害怕与长辈讲话,或害怕与人对视,害怕站 在台上讲话或演讲,或害怕在众目睽睽之下吃饭、写字或做其他事 情。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慌心跳、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增高、头晕、呼吸加快等。广州脑科医院精神科徐贵云(3)紧张表现,常常表现为内心紧张、口吃、语音振颤、全身发抖等。(4)认知歪曲,如怀疑自己说错话,感到自己快晕倒,感到自己会焦虑发作,感到自己仪容不当等。(5)社交回避,以各种借口尽量回避不参加害怕的社交,非参加不可时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紧张,因而尽量躲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尽量不说话。(6)自知力,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病情有自知力,对疾病造成的痛苦及生活工作的影响感到焦虑不安,因而要求治疗。

焦虑恐惧护理常规

一、焦虑症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焦虑发作的时间、程度。 2.观察有无躯体不适的症状,如疼痛、头晕、心慌胸闷等。 3.观察有无运动不安的表现,如搓手顿足、来回走动、静坐不能等。 4.观察有无惊恐发作,如突发性呼吸困难、全身发抖、濒死感等。 5.观察抗焦虑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二)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表达其感受,不限制患者 发泄焦虑的合理行为,如散步、唠叨、哭泣等。 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与有焦虑情绪的其他患者接触,避免焦虑情绪的 传播。 3.惊恐发作时,陪伴在患者身边,表示理解和同情,对患者说话时态度和蔼、 简短明了,同时遵医嘱予相应处理。 4.指导患者学习放松方法,如肌肉放松技巧、深呼吸运动、静坐、听音乐等。 配合医生做好心理、行为治疗。 5.做好躯体不适的护理,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理解患者表达的躯体不适感。 6.有消极意念或自杀企图时,及时汇报医生给予处理,按自杀护理常规进行护 理。 7.做好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知识。 二、恐惧症护理常规 (一) 观察要点 1.观察恐惧的内容、强度和形式。 2.观察躯体症状,有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3.观察抗焦虑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回忆或自述恐惧的感受,讨论和应用正确的 应对方式。 2.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应激源的刺激。 3.在恐惧害怕时,陪伴患者,及时给予安慰、解释和支持。 4.配合医生使用脱敏疗法,教会患者松弛和舒展的方法,如肌肉放松、深呼吸 等,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

5.对伴有抑郁情绪和自杀行为的患者按抑郁护理常规。 6.做好患者和家属的相关疾病知识宣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