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_兼论教育应该怎样关涉幸福

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_兼论教育应该怎样关涉幸福

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_兼论教育应该怎样关涉幸福
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_兼论教育应该怎样关涉幸福

第4卷 第4期教育学报

Vol 14,No 142008年8月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 s Aug 12008

收稿日期:2008206219

作者简介:刘铁芳(1969—),男,汉族,湖南人,北京师范大学“985”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

理论研究。

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

———兼论教育应该怎样关涉幸福

刘铁芳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幸福乃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教育关涉幸福,这是不证自明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教育要不要关涉幸福,以幸福为基本价值诉求,而在于,教育究竟应该关涉怎样的幸福,何种幸福本身就内含着通向幸福的路径。而幸福问题的根本,乃在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的冲突无疑是贯穿人类生活始终的基本问题,甚至是事关个体存在的中心问题。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揭示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冲突的不可避免,以及哲学教育的艰难。随着现代社会的民主化,民众生活在现代化中的位序提升,哲学生活在物欲化的生活中日趋晦蔽,这进一步加剧了哲学教育的艰难。在今天,教育哲学就是要为哲学教育提供辩护,或者说为哲学生活提供教育的辩护,以此为我国微弱的哲学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者人文教育,提供内在的支持。

关键词:德性;幸福;哲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298(2008)0420007207

哲学生活作为对理想事物的观看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篇首,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些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地洞里,他们的脖子和腿脚都捆绑着,不能动,也不能扭头,眼睛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背后有火光,在火光与他们之间有一道矮墙。另有一些人如同演木偶戏般高举各种石制、木制的人、兽玩偶沿矮墙穿行。囚徒们每天看着眼前洞壁上变换着的各种影像。他们把那些影像看作是真实的物体。他们天生如此生活,并不觉悲哀。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挣脱了绳索,他生平第一次扭转头,看到那些石制、木制玩偶,也看到了火堆。刺眼的火光让他很痛苦,但是在看到那些造成影像的玩偶时,他仍然会认为这之前做囚徒时看到的洞壁影像是真实物,是唯一现实之物。当他终于来到洞口,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之后,他学会了先看阴影、再看水中倒影,然后看事物本身,之后仰望天空,“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

他的真相了”[1]274

。此时,他终于懂得先前的洞穴生

活的悲哀,并会“庆幸自己的这一变迁,而替伙伴们

遗憾”[1]275

灵魂的上升,是一种哲学生活习得的过程,也就

是心灵直面真实的世界,并不断上升,接近至善的过程。在柏拉图看到,“在理论中建立起来”的那个城邦,那个“理想的城邦”,“不在地上任何一处”,作为“天上的样板”是否以及何时在现实出现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

那里定居下来”。[1]386[2]13

灵魂上升的过程,正是见证

天上的城邦于个人灵魂之中的过程,也就是把城邦的正义实现于个人内心,从而实现灵魂的内在正义,由此而实现真正的幸福,也就是“真正的内在的正义

的报酬”。[2]17柏拉图的理想国,目的正是唤起一种

哲学生活的方式,“借助哲学教育达到对理式,即对现实的真正原型的深刻把握,从而越来越接近真正的真理”,[2]20灵魂的幸福正在于个体对真正的真理的接近,从而使“灵魂从善那里获得自身”[2]28

哲学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灵魂上升的过程,离不开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然后是位于全部学科顶峰的“辩证法”,它通向全部知识的“第一原理”,通向每一事物本身,通向善。哲学教育的过程所担负的正是把灵魂由变化的日常世界“引向”存在的世

界,引向“理念”(理式)的世界,并“让灵魂习惯于观

看理想事物的重任”。[2]33

哲学生活无疑就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世界,去接近、观看理念(理式)世界的生

8 教育学报2008年

活,是一种心灵的生活。哲学生活作为一种对理想事物的观看,就是要把天上的城邦见证于个体的内心,并让灵魂安居其中,由此而获得“真正的幸福”的生活过程。

灵魂转向对永恒事物的沉思,让灵魂实现自身,并获得其完满,达到真正的幸福,哲学生活由此而显现为美好,但转向善本身却是非常不容易,必须以整个灵魂的转向才可能实现。“这看来不像游戏中翻贝壳那样容易,这是心灵从朦胧的黎明转到真正的大白天,上升到我们称之为真正哲学的实在。”[1]282正如通往洞穴之外的道路是一条“陡峭崎岖的坡道”[1]274,通往哲学生活的道路曲折幽长。更为根本的问题是,“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1]277也就是要求人们必须超越现实的生活,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之上的理知世界,这意味着转向而上升的哲学生活与居留在洞穴之中的民众生活之间冲突的不可避免。

哲人理想与民众生活的冲突

当已经走出洞穴的哲人重新下降,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时,他首先遭遇的问题是对洞穴黑暗的重新适应,“再习惯于黑暗所需的时间也不会是很短的”[1]275。更重要的是,当他试图向那些固守洞穴的同伴解释他们原来所看到的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他反而会被同伴取笑,洞穴中的囚徒可怜他到外面去弄伤了眼睛。而且,很有可能的是,他会被洞穴中的囚徒们视为异类而处死:

如果有人趁这时就要他和那些始终禁锢在地穴中的人们较量一下‘评价影象’,他不会遭到笑话吗?人家不会说他到上面去走了一趟,回来眼睛就坏了,不会说甚至连起一个往上去的念头都是不值得的吗?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杀掉是可以的话,他们不会杀掉他吗?[1]275非常巧合的是,苏格拉底本人正是被以民主著称的雅典处以极刑,这似乎预示着哲人与民众之间的冲突。民众恰恰更习惯于现实的、习俗的、惯常的生活,更在意的是可见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对日常生活习惯的沉迷使他们牢牢地固守着自己的成见(意见)。这意味着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之间难以勾销的裂缝,或者说哲学生活与习俗生活之间的冲突难以调和。苏格拉底拒绝认同民众的生活姿态,秉持神意,自诩牛虻,与民众的习俗生活为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哲人关注的是心灵世界的美善,而民众更看重的是当下的利益,安于日常生活的平静与享乐。苏格拉底从头到尾固执于自身为神赋予的哲学使命,而不顾民众沉迷于习惯性生活而无法完成灵魂的转向的事实,最终因为哲人的哲学生活与民众的习俗生活之间的水火难容,苏格拉底以渎神、败坏青年的名义而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试图保持哲学生活对于民众生活的绝对优先性,从而拒绝使自己混同于城邦民众。苏格拉底在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时,也把地上的城邦拉到了天上。《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最后一句话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3]这其中似乎正好是隐喻着哲人与哲学生活的命运。

苏格拉底不懂得说谎的艺术,抑或是他不愿意选择向民众说谎。作为弟子的柏拉图似乎在这一点上显得高明,他一方面用显白的教诲告诫民众哲学生活的必要性,一方面又避免把自己与民众对立起来,从而使自己得以栖身在城邦之中,使哲学生活成为政治的一部分。如果说苏格拉底是直接走向广场,走向民众,公开与民众生活为敌,那么,柏拉图则是避开与民众的直接冲突,转而走向学园。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一方面公开地让自己的主人公苏格拉底论证“灵魂不朽”和“善恶报应”之类的道德信条,另一方面又借其他人物,如色拉叙马库斯、格劳孔等人之口,道出自己的另一种想法:每个人都不会在自然上追求正义或德性,而是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好处或利益,即使偶尔行正义,也不过是把它当成获取名利的手段,因为事实的真相往往是正义者永远得不到幸福,而不正义者却得到幸福。如果说前一方面体现了柏拉图的“显白”教诲,那么后一方面也许就体现了他的“隐微”教诲。[1]25、50[4]柏拉图可谓同样深知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之间的 格不入,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民众生活的去哲学化,所以他才有意编织“灵魂不朽”和“善恶报应”的谎言,———高贵的、或者卑贱的谎言———,来诱导民众欲求哲学生活的可能性。

柏拉图提出,“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由此而肯定“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1]277柏拉图在这里所宣称的一是哲学教育的自主性,一是灵魂每个人接受这种哲学教化的可能性。一方面,柏拉图肯定了每个人在

第4期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9 

可能性上的平等,但柏拉图在腓尼基人的传说中对金、银、铜铁质的区分又暗示着每个人在事实上的不平等[1]1272129。强调前者,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完成这一灵魂的转向;强调后者,则意味着实际上只有那种先天禀赋适合于过哲学生活的人才可能走向对最高的善的追求。究竟何者才是柏拉图的真实用意?在这里,也许柏拉图的显白教诲传达的是教育乃是心灵转向的艺术,从而唤起民众对自我心灵转向的关切,而他隐微的教诲则是真正的转向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成,哲学生活不是每个人的志业,也就是默许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之间的难以跨越,同时又有意唤起每个人哲学生活的可能性。

从“化大众”到“大众化”:

哲人理想的隐匿

雅典初始的民主制是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之上的,一旦民主制的德性基础瓦解,大众的意见成为社会生活的宰制,社会整体的心性水平便急剧下降。修昔底德在他对伯利克里的评价里这样写道:在他主持国政的整个和平日子里,他英明地领导国家,保卫它的安全。雅典的全盛时代正是他的统治时期。但是,在他的一些继承人中,私人野心和私人利益的争斗引发了危害雅典以及同盟国的安全的政策。其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伯利克里的地位、他的贤明、他的廉洁。他尊重雅典人的自由,但同时又能够成功地控制他们不至于走上歧途。是他领导他们,而不是他们领导他。所以,雅典虽然在名义上是民主政体,但事实上,权力是掌握在第一公民伯利克里手中的。但是,伯利克里的继承人彼此却是平等的,而每个人都想居于首要地位,所以,他们采取拢络民众的手段,结果他们就丧失了对城邦的政治公务的实际领导权。[5]

雅典在伯利克里治理下的民主是一种被引导的民主,是一种为伯利克里的哲学生活所引导的民主;而伯利克里之后的民主正在于逐渐丧失了民主背后的哲学生活依据,对私人利益的计算取代了对城邦整体的观照。“导致了雅典悲剧的‘过失’是‘第一公民’伯利克里去世后的雅典‘民主’,它并非真正的民主,而是‘内讧’,一种国家共同体的致死瘟疫。”哲学是一种赋形的过程,柏拉图哲人王的城邦理想,其实就是强调理念(理式高于现实的行动,从而给现实的城邦赋予观念的形式,以阻止城邦的堕落。重视隐微教诲的柏拉图也许正是看到了城邦堕落的不可避免,所以才无可奈何地设计哲人王的理想国蓝图。

在这里,雅典的悲剧似乎预示着哲学生活的命运。

哲人生活与民众生活之间的裂缝是难以勾销的。哲人生活与民众生活方式的冲突成为哲学何以可能的内在张力,正是哲学理念的开启提升民众生活的可能性。柏拉图“哲人王”的理想国之蓝图,实际上是试图以哲人的心性品质引领社会的精神风向,哲人与民众的关系乃是一种教化的关系,哲人“化大众”。一旦建立在贵族德性之上的等级制的破碎,民主制抬头,与之相应的必然是民众生活对哲学生活的颠覆,哲学生活的式微就难以避免。民众恰恰拒绝对自我的承担,而甘服从于世俗、偏见与潮流,真正能如鲁迅所说的争天抗俗的哲人是十分少见的。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达他对长期封建专制主义所形塑出来的国民性的态度,其实这种“不幸”与“不争”,正如柏拉图洞穴喻最后反搬的奴隶一样,乃是一种民众生活深深的痼疾。如果说哲学生活的实质是“化大众”,那么一旦哲人化大众所栖身的贵族等级制得以拆除,寄身于平民民主现实之中的哲人又难免被大众所“化”。

东方古典哲人孔子同样谨慎地设计着他的君子人格:“仁者爱人”,仁者以爱人而非爱己作为生命的基本内涵;“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滞必于是”(《论语?里仁》),仁爱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个体生命的恒久的姿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以仁爱为己任的君子生活样式全然不同于小人的生活样式。孔子一生经营着他的仁学大义,操持一生,终不免发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的感概。“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大概是孔子耳顺之后无奈的发现,孔子的仁德实践最终真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哲人的尴尬。所谓知天命而尽人事,把天命转化成个人的实践,“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么,孔子的仁学是不是他的显白教诲,而“好色”重于“好德”实际上才是他的隐微教诲呢?心中怀抱着仁爱的理想,周游列国,最终返回作为思想底线的现实大地。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提升平民个人在社会整体秩序中的地位,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现代人,民主意识渐渐强化。与此同时,现代民主意味着民众的意见成为社会生活的风向标,社会生活的德性品质必然随之降低。民主的生活并不必然意味着善好的生活,当大众服从于习俗、时尚、潮流,停

10 教育学报2008年

留在个人的“意见”之中,而不欲求真正的知识,民主就不是抬高而是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心智水平。哲学教化通向个人自由,而真正的自由意味着个人的自我担当,恰恰民众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倾向于逃避自由,而不加理性分辨地把自我交付给习俗和时下流行意见,把自己交付于“民主”的民众所构成的“势”。正因为如此,构成现代民众生活的内在基础恰恰是习俗与意见。当习俗与意见的力量足以支配一切,古典哲人的声音趋于隐匿,哲人与民众之间“化大众”的关系迅速转向“大众化”,哲人理想为大众的意见所“化”而趋于隐匿。

心智、幸福与哲学教育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最高形式是哲学,哲学是关于整全的知识,也就是关于德性与幸福的知识。对于哲人而言,幸福首先是“谈论”出来的,是“说”出来的,幸福首先是一种“见证”,是哲学赋予灵魂的“质料”以美好的“形式”,灵魂因而在哲学生活中实现自身,实现灵魂的幸福。在这里,哲人的幸福首先是一种言说中的生命之仰望。对于民众而言,幸福不是谈论出来的,幸福是活出来的,民众的幸福是当下生命的切身感受。不管怎样,幸福都是一种生命的实践,哲人与民众对幸福期待的差异乃在于生活方式、生命样式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幸福问题的实质,乃是生活方式、生命样式选择的问题。

生活方式的选择、生命样式的型塑不是自然的,而是教化的,但自然是教化的基础。而理想的教化恰恰不是自然秩序的改变,而是自然秩序的显现与提升。教育对幸福的促进并不是逾越自然对个人的规定,恰恰需要依照自然秩序。这里的自然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个体自然禀赋的差异;一是个人自然生长的序列。正因为如此,生命样式的成型离不开生命的自然禀赋,幸福问题必然牵涉命运。在这里,教育一方面要遵循自然,这是卢梭回应现代教育的主题;另一方面则是面对命运,这是为高扬人的主体性的现代教育所忽视的。问题在于,现代人真的可以超越命运?现代教育可以寄予人超越命运的能力?不管是挑战命运,还是艰难地承负命运,现代教育其实都无法回避命运的问题。只不过我们把命运的问题遮蔽在均一化的大众生活之中,换言之,大众的命运遮蔽了个人命运的自我关注。

正是命运问题的凸现,我们不得不又回到古典的“认识你自己”的自知的智慧来。认识你自己,意味着认识你的命运,认识你的使命,并且担负之,践行之。事物之所以能发挥它的功能,乃是由于它有特有的德性,[1]41“每个人应该做天然适宜于自己的工作。”[1]183“知识即美德”,德性乃幸福之基。由此看来,教育的问题最终转向了人的自我认识这一古老的教育命题。也许,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永恒的主题。现代教育以何种方式回应人的自我认识?主体性的过度高扬,对命运的不屑,自知的丧失,导致人的理智的虚妄与现代知识所型塑出来的权力的无限扩张,最终的结果是精神世界的彻底虚空化,虚无成为时代的症候。

正因为如此,对幸福问题的关注,我们不能不重新回到教育何以关注心智与精神生活的秩序。“哲学起源于灵魂抵抗社会对它的腐蚀”,“哲学是拯救自己与他人的行动”,以“召唤正确的秩序并在灵魂中重建它”,从而建构出新的共同体,以解除“来自周围腐败社会的压力”。[2]191哲学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引导个体以积极的心智生活从日常生活中站出来存在的努力。在这里,哲学教育显然是指广义的通向哲学生活的教育,也就是古典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之相对的是指向民众生活的教育,可名为生存教育、实利教育、职业教育。

对于现时代的个人自由而言,一方面是社会如何扩大个人的自由空间,减少公共权力对个人的过度干预,充分保障个人尊严在公共生活中的实现,提升个人作为社会成员、作为公民的尊严;一方面是个人如何充分地实现自己的自由,理性自主,提升个人的生命品质,追求自我人格的卓越;前者是消极自由,后者是积极自由;前者是现代政治的主题,后者则是现代教育的要义。正如斯特劳斯所说:“自由教育是一架阶梯,凭借这阶梯,我们可以努力从大众民主上升至原初意义上的民主。自由教育是在民主大众社会里面建立高贵气质的必要努力。自由教育呼唤着大众民主中那些有耳能听的成员,向他们呼唤人的卓越。”[6]425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不足以敞开人性之幽暗,这早已为卢梭所证明。在今天,功用化的教育在极大地扩展人的外在理智行动的能力,人的内在心灵生活却并没有同步扩展,反可能在迷离的物欲与技术的沉迷以及现代生活的均一化所带来的个性化坚守的缺失中趋于晦蔽。现代教育在扩展人的外在能力时需要同样地扩展人的心智世界,以心智之光来开启人性之幽昧,显现人性的高贵,实际上乃是当代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主题。

第4期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11 

哲学教育的当代境遇

索尔仁尼琴1978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直接针对当代西方社会,实际上也是针对整个现代社会,提出尖锐的批评:当前西方世界普遍弥漫着一股安逸妥协的气息,这个现象实根源于西方社会道德勇气与精神价值的式微。20世纪的西方文明对物欲无止境的追求与满足,使得道德资本相形之下变得相当贫乏。他批评西方人民不懂得珍惜并妥善运用他们辛苦从历史斗争过程里得来的自由,致使自由变得轻率与不负责任。[7]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众的参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无疑是以成功地唤起民众的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为内在基础的。正是在资本与市场的成功谋划下,日常生活中无节制的享乐、设法追求物质财富并愉快的享受它们,成为当今社会压倒一切的生活意识形态,民众生活形态已经获得了对于哲学生活前所未有的胜利,可以说,

,但实际

,大众的民主与大众的专制之间其实相去不远,如果没有建立在个人自由教化的基础上,大众的民主走向大众的专制只是一念之间。这样说并不是逆社会民主化的潮流而动,随着个人自立能力的提升,社会的民主化乃是必然的趋势,关键是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真正的民主并不是哲学生活向民众生活的俯就,而是以哲学教育召唤每个人存在的卓越。“作为对完美的高贵气质和对人的优异的培育,自由教育在于唤醒一个人自身的优异与卓越。”[6]6仅仅为民主简单呐喊,其实并无助于民主社会、民主生活方式的建设。惟有当个体完成了柏拉图所言的心灵的转向,民主的生活才因为德性的复归而趋向善好的生活。

现代社会以民众为势,这意味着自由教育在当代社会中正在遭遇或者可能遭遇的艰难———对于西方社会而言,自由教育同样面临着艰难,正如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所言:“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储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审视任何大学领导的演讲稿,“我们却鲜看到个人理想、完善的人格、善良、合作、同情、如何把眼前的世界建设得更美好等方面的言辞。学校越出名,就越强调在教师、学生和经费市场上的竞争力。”[8]

今天,当资本、市场、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融为一体,民众轻易地就被淹没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潮流之中,先行地失去了个人生活之哲学关照的可能。作为生活形态的资本主义会淘空生活的内在价值,使一切变成使用价值,从而导致当下生活价值的彻底的虚空化,所谓“穷得只剩下钱”。这意味着在现代性的背景中,重申知识即美德,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古典生活,而恰恰是疗治虚空化的现代民主生活之必须。重申哲学教化,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者人文教育,。

教育哲学的使命:

1912年,作为现代哲人的蔡元培提出“五育”的教育理念,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三者是立足现象世界,提高个体对现实生活的适应性,然后经由美育的津梁,在走向超越的世界观教育中达到个体人格的完成。前面三育直接指向的是现实世界的幸福,但蔡先生殷殷关切的作为教育最终指向的世界观教育,同时也是指涉德性之幸福的教育。蔡元培先生这样写道:

以现世幸福为鹄的者,政治家也;教育家则否。盖世界有二方面,如一纸之有表里:一为现象,一为实体。现象世界之事为政治,故以造成现世幸福为鹄的;实体世界之事为宗教,故以摆脱现世幸福为作用。而教育者,则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者也。故以实体世界之观念为其究竟之大目的,而以现象世界之幸福为其达于实体观念之作用。[9]

这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无疑是空谷足音,可惜的是,蔡先生关于世界观教育的构想很快就在理念层面被否决,而终究只能成为作为哲人的蔡元培先生的个人之梦呓。直到其掌北京大学,方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显现其全人的教育理想,但就20世纪的中国而言,依然只能是昙花一现。熹微的哲人理想不足以照亮为强大惯性左右的民众生活,哲学教育在我们时代的微弱,召唤我们每个教育人,甚至是每个知识人,积极地为哲学教育而努力。

教育显然是以增进个人的幸福而不是相反为目的,但教育的本意性目的乃是育人,也就是启迪、培育完整的个体人格。所以,真正的教育乃是开启个体人生幸福的可能性,教育本身并不能赐予个体人生以现实的幸福,真正的教育只能在语言中、在对话中去获得灵魂的幸福与完满,明确这一点是非常重

12 教育学报2008年

要的。当然,教育的过程本身作为一个人童年生活的重要部分,必须增进而不是促退个体童年生活幸福的体验。但显然,教育对儿童本身幸福生活体验的关照是带有引导性与前瞻性的,教育必须从整体上关照个体人生幸福的可能性。否则,任由个体当下性情体验的满足,教育就可能失去对个体人生的整体关照,哲学教育就是要敞开这种整体性。显然,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如果单纯强调对学生生活的适应,而没有激发他们内心世界探究无限的力量,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难免陷于浅薄,而远离对生活的整体性观照。

知识技能的教育显然是为了服务于个体世俗的生活,增进个体世俗生活的幸福之可能性;而情感的、世界观的教育是指向个体理想世界人格完成的教育,旨在增进个体德性之幸福的可能性。显然,世俗生活才是硬道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在今天压倒性地盖过了审美的、世界观的教育。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更多地是指向世俗生活幸福的教育,而人文知识的教育则更多地是指向德性之幸福的教育。哲学生活并不是空中楼阁,日常生活对于哲学生活而言具有不可替代性。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基本需要的满足乃是个体哲学生活的基础。同样,如果个人日常生活是封闭的,向更高生活的追求反而是爱欲的回退,不是进于“爱智慧”,而是回到人的生理欲求层面的扩大,所谓“饱暖思淫欲”,这恰恰是我们当下周遭生活的写照。这意味着哲学教育对日常生活介入的必要性,促使个体爱欲的上升,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实际上真正的哲学教育尚未开始,一方面我们本身就缺少延续的哲学教育传统,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的社会在急速地跨入经济与消费型社会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挤压人文教育的力量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理当想象到哲学教育的展开将是多么艰难,因为我们实际上是要以微薄的资源与基础,来与当下以现代经济社会支撑的、以民众生活趣味为主导的现代生活形式对抗。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哲学的根本涵义就是为哲

学教育辩护,换言之,就是为一种指向哲学生活的教育提供辩护,直白地说,就是为自由教育、人文教育提供辩护。教育哲学就是要在世俗化教育的围裹中对之说“不”,从而尽可能地敞开———哪怕是幽微的———人文教育的可能性,一种真正的通达个人自由的古典的教育形式,让教育越过现实的藩篱,直达个人人格世界的完成。

结语:哲学教育的审慎

哲人与民众生活的冲突意味着哲学教化的谨慎,或者说审慎乃是哲学教育行动的基本美德。哲学的疯狂会徒然加剧哲人与民众的冲突。柏拉图的对话托以苏格拉底的名义,而且对话中常常各种观点彼此对立,言语中不乏闪烁其词,融显白教诲与隐微教诲于一体,无疑是凸现哲人与哲学生活的审慎美德。在这个意义上,“难得糊涂”乃是哲人进入民众生活的必要的美德。也许,面对俗世化的生活大潮,面对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之间难以弥合的裂缝,我们所需要的乃是鲁迅所说的“韧性的战斗”,悉心地守护哲学教育在吾土的微弱脉搏,守护哲学教育的可能性。哲人教化实践的当下要务只能是自我教化,即个人在俗世中的艰难坚守。

如果说哲学生活的根本,就在于把天上的城邦“引向”个体内心,从而让个体灵魂安居其中,那么,为哲学生活辩护,为人文教育辩护,就是一项事关美好城邦、美好国家、公共生活福祉的行动,在这里,教育不仅走向了哲学,而且走向了政治。

哲人向洞穴的回返,也就是哲人向城邦生活的回返,乃是一种使命。尽管明知可能遭致的冷遇,哲人依然执著于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们深知:

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

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象竞

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

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

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

中。[1]426

参考文献:

[1]柏拉图1理想国[M]1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19961

[2]刘小枫1《王制》要义[M]1张映伟,译1北京:华夏出版

社,2006.

[3]柏拉图1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M]1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5:80.

[4]吴增定1尼采与柏拉图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5:128.

[5]修昔底德1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1谢德风,译1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1692170.

第4期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13 

[6]斯特劳斯1什么是自由教育?[M]//刘小枫,陈少明1

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1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

[7]吴咏慧1哈佛琐记[M]1北京:三联书店,1997:1182119.

[8]哈瑞?刘易斯1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

育宗旨的?英文版序言[M]1侯定凯,译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9]蔡元培1蔡元培教育论集[M]1高平叔,编1长沙:湖南

教育出版社,1987:441

Platoπs C ave2Metaphor and the Possibility of Philosophical Education:some vie ws on how to orient education tow ard happiness

L IU Tie2fang

(School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It is self2evident t hat education should be oriented towards happiness,since t he latter is gen2 erally regarded as t he ultimate goal of all human activities.Therefore,t he key issue here is not whet her educatio n should be oriented toward happiness or whet her happines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 he basic val2 ue to p ursue,but what kind of happiness it is to orient towards and what kind of happiness it self indicates a way to happiness.The f undamentality of happiness lies in t he choice of lifestyles.Admittedly,during our lifetime,t here is a constant conflict between t he worldly being and metap hysical being,which even be2 comes t he core issue of human existence.Such an inevitable conflict,toget her wit h t he impracticability of Philo sop hical Education,is vividly illust rated in Platoπs Cave2Metap hor.Similar p roblem can also be fo und in democratic society,where worldly interest s have been attached much greater importance, whereas metap hysical speculation has long been discouraged.Philo sop hical Education,as a result,seems to be an even more impracticable and formidable task now.To tackle t his task,Educational Philosop hy should speak louder in support of Philo sop hical Education or metap hysical being,so as to provide inner support for t he weak Philosop hical Education,t hat is,Liberal Education,or Humanistic Education.

K ey w ords:virt ue;happiness;p hilo sop hic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 郭华 李涛)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目录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2)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2)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2)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3) 四、灵魂转向 (5) 五、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摘要]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比喻、理念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描述的是一群囚徒世代被铁链锁在洞穴里,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直视眼前墙壁上的场景,他们只能看到由身后的火堆影射到眼前墙壁上晃动着的影子,但他们不知道造成这些影像的原因,久而久之,他们就把这些影像看成是真实的事物。有一天其中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身回头发现了造成洞壁上影子的原因,才明白他们看到的影子只不过是幻影而已。他再往洞口走,发现了洞外广阔的天地和丰富多彩的事物,但由于太阳光太强烈了,使他的眼睛感到痛苦难受。他一开始只能看阴影和水里的倒影,慢慢适应后才可以看清周围的事物,最终才可以回过头来看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穴、太阳、火光、囚徒、走动的人。它们分别喻指:可见世界(政治生活社会)、最高的理念(善的理念)、历史性的传统(习俗、约定、常识、主流的价值标准)、普通民众(认为哲学之路是无意义的)、政治文化精英(比民众强,但也没走出洞穴)。这个比喻反映着认识的两个阶段:人们通过感觉感知到的事物和通过超出于感觉能力之外的纯粹观念能力所知觉到的理念。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完成了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即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将世界二重化,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

《西方哲学--柏拉图式哲学理论》

西方哲学--柏拉图式哲学理论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柏拉图是希腊人,出生于处于城邦时代的雅典。在当时,希腊的各个城邦之间的经济是独立发展的,相互之间的冲突或者结盟也是普遍现象。而雅典是众多城邦当中最强大的那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那一个,经常在与别的城邦的纠纷之中获胜。这一切不仅仅归功于它强大的军事力量,让后人觉得它真正强大的地方是在于那些文学、艺术的创作,科学的发明以及哲学的创见。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柏拉图时代,是雅典有由盛而衰、逐渐没落的时代,是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人们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很容易感受到一些哲学问题,比如:人的一生当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柏拉图终身最重要的功绩有一项,那就是是创立了学园。柏拉图创立学园之后,希腊大量有才气的青年聚集到柏拉图身边。他们在柏拉图周围搞各种科学研究和讨论各种学术问题,这些举动都为后来西方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思想。柏拉图的后半身几乎都在他的学园里度过,并且柏拉图这一生的著作也大多数在学园里写成。受到这些方方面面的影响,柏拉图终是走上了哲学的道路,为当时的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柏拉图的思想来源 柏拉图在他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苏格拉底,从此师从苏格拉底,专心研究哲学,并把他以前的著作全数焚烧。而,八年后,当苏格拉底在亚瑟比大审中被判处死刑时,看着八年来一直受自己敬仰的老师死亡,使柏拉图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此时柏拉图也才二十八岁。撇开个人因素不谈,就苏格拉底的思想来看,他是以追求真理为毕生目标。真理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属于外在世界的,要去研究部大自然的天文、地理、生物的各种现象与状况;另外一个层次是研究人的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与制度。 我们经常会这样想,我们的社会中到底存不存在真理呢?换言之,就是是非善恶有没有标准呢?如果说法律是相对的一个概念,那么就没有一个标准能够用来评判每一个人的行为对错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是非善恶没有标准,一个人可能在甲社会上是好人,在乙社会上却被认为是坏人了;善恶是非变成是由外在来决定,而非由内在所决定。进一步来看,如果不是由内在决定善恶,那么人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内在价值:我是好人可能是因为我处于这个时代,如果我处于别的时代,说不定我就是坏人了。那我们要如何解决这种困难呢?苏格拉底就是要探究有没有由个人内在所出发的、可以自我肯定且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行为。换言之,也就是我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都要做某种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一定是对的。苏格拉底一声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使得柏拉图收到很大启发,变为一个热爱智慧,热爱哲学的青年。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但唯一有遗憾的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只能是停留在哲学的头脑思维层面。苏格拉底创造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透过理性,而不是靠政治的力量来成就。是对人们生命的思考,是指引人们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二、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柏拉图的哲学详细地盘绕“理念”这一词,理念也被人们称为理念论,是雅典的这个期间哲学观点最引人注目之一,他改变了理念在当时人们心中的了解程度,也彻底打破了往常的哲学家们的观念。在柏拉图哲学当中,他明确地提出,要将宇宙间的准则和事理都要看成统一的普遍性。他不仅把他的理念世界呈现给众人,还逐一地形容出当时的希腊哲学有什么样的缺陷与弊端。人们在接受了柏拉图的哲学观念之后,将曲解点明,希腊人民将柏拉图哲学思索过程,逐步形成了哲学的概念。 柏拉图式辩证法,是指柏拉图的思想经典著作《对话录》,柏拉图为何这么重视对话的形式?首先,只靠个人是无法发现真理的。因为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都会用自己特定的角度去思考。当我们从某个这个特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站在别的角度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1.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重视统治者对智慧的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着对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强调理性的作用,只是通过不同的治理手段而达到理性的目的而已。柏拉图的人治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核心观点便是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王”统治。这种统治的基础是学者所设想的知识精英统治社会的理想。柏拉图的贤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学家的智慧治理国家。《理想国》反复强调这种贤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推崇人治,轻视法律是柏拉图早年的思想特征,但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法律的作用能够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图在以人治思想为特色的《理想国》中也论述法的问题。 但在柏拉图的晚年时期,它的法律思想开始转变,由于统治国家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难以找到以及实践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并认为“法治国”是统治人类的第二等好的选择。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认为,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单靠教育是不行的,因为人的本性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须有法律来制裁或者惩罚人们的不善行为。柏拉图后来论述的法治理论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柏拉图称,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统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约,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么不管在这个国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谈不上什么“法治”。法治的基础是节制。以法治国不仅要有法可依,还要做到人人自觉守法。普遍的守法观念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 总的来说,他前期重视人治,后期重视法治。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法治,一种治道,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式的城邦政治体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对法治思想和理念的贡献在于:首先,他是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法治理念的第一人。其次,他还最早提出并阐述了法治的两大要素——良法之治与法律至上。在其经典著作《政治学》里,他给出了关于法治的经典语义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而良好的法律是法治而前提。这其实也是法治的两个基本属性:法治之法应是良法,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性。专制政体的法律是“恶法”,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柏拉图“恶法非法”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之中。国家的执政人员要严格实行法律,要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他在《政治学》中对比和权衡了法治和人治的利弊,认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1.法律是经过众人的经验审慎考虑后制定的;2,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有公正性;3.法律具有稳定性;4,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5,人治容易误国家大事6,时代要求实行法治。 亚里士多德主要强调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其观点是:法治之法应具有特定的道德价值。首先,法治之法应以理性为基础。其次,法治之法以善为其终极追求。次,法治之法以民主意志为其基本品格。 思考柏拉图构思的是由哲学王实行人治的理想国家;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由中产阶级实行法治的国家。柏拉图追求理想化的精英统治,而亚里士多德虽未完全放弃贵族的统治方式,但他更加诉诸多数人的较温和的民主统治。柏拉图主张哲学王的人治方式,是因为他们为只有哲学王才能懂得怎样治理国家的道理,所以柏拉图实际上强调的是理性(知识)是统治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强调要重视法律,也是因为法律是按照理性来规定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他们两人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理性。重视理性的作用,这是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一贯主张。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案)

第二单元 第5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教学时间:4月29号主备人:黄海涛授课人 教学目标: 1、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 2、了解柏拉图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3、认识柏拉图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重点:1、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 2、柏拉图的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并评价柏拉图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 2、归纳并分析柏拉图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自学、发现问题 1、柏拉图的生平与他思想的联系 2、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3、柏拉图在世界文化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生生交流、合作学习 一、柏拉图的生平 1、出身名门 2、追随名师:苏格拉底 3、游历四方:西亚、北非、南欧 4、创办学校:387BC,阿卡德米学院 Academy 二、柏拉图的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 1、思想产生的背景 A、①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实质是:奴隶制寡头政 治的斯巴达打败了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雅典。 ②苏格拉底被处死刑 ——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 满。 B、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2、理念论(哲学思想) A、观点: 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事物的概念或实质——真实、永恒 ①世界: 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物质或现象——虚假、变幻

② 理性世界——————————————————感性世界 ③ 知识先天固有,学习即是回忆。 B 、评价: ① 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 ② 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 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3、理想国(政治思想) A 、代表作:《国家篇》(《理想国》 B 、观点: ① 理想国家: ② 国家统治者——哲学王 C 、评价: 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 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三、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开设课程:算、几、天 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教学历年:全面、和谐、发展 3、影响: 生命中的转折点,传播政治理想,培养众多人才; 欧洲文化史上大事件,为后来欧洲文教、科技、哲学等发展奠定基础。 四、评价柏拉图 1、受到人们尊敬,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 史上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 2、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知识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 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对立 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 护国者——执政 “智慧之德” 卫国者——军队 “勇敢之德” 生产者——生产 “节制之德”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doc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 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春秋以将,礼崩乐坏,政权下移,民心不古。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之际,当时周天子权威日下,日益失去统治各诸侯的权力,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权利, 臣弑君、子弑父、少凌长、庶废嫡的行为司空见惯。传统的礼仪制度失去了权威,道德规范荡然无存。孔子认为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宽厚仁爱之心,并且认为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才能使社会重新回到和谐的关系中,天下才能安宁。于是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来挽救世道人心。 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不稳定时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又受到瘟疫的袭击。人们想到明天就可能死去,于是,无视法纪,为所欲为。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因而现实生活中便缺少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为了重建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是非曲直,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并提出了著名的正义论。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并且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二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仁学和正义论。这两种理论是他们思想的基础和关键。 二、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 1.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为三种,即哲学家、军人、生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解析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

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这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隐喻: “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

界, “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的阴影, “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 对变化不定的阴影的观察就构成了“意见”,对“太阳的直观”就构成了“善的知识”。 囚徒们谈论的主题就是“意见”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彼此争论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崎岖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关于“洞穴比喻”是指什么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关于“洞穴比喻”是指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f214139335.html,/sc/20095/2009561584210164.html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洞穴”的比喻,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里,从出生起就犹如囚徒,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甚至他们被锁住了脖子而不能回头或四顾。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对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变化的影像。但洞中的人并不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甚至连自己是什么模样也不清楚。 由于众人已经习惯,因此并不觉得悲惨,也没有人想要脱离“困境”。直到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移动脚步,转过头来,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炫目的光亮。他克服了最初的刺眼的痛苦,走出洞穴,看到了阳光下真实的一切。他庆幸自己的解放,并怜悯自己的同胞,于是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洞穴。但这个从光明回到黑暗的人却被他的同胞们嘲笑,认为他在外面弄坏了自己的眼睛不合算,在也看不清墙上的影像,在关于幻觉和真理、偶像和原型的激烈争辩中,他被不断激怒的人群怀恨,并且最终被他们用乱棍打死。 从这个明显影射着苏格拉底最后命运的故事里,不难看出柏拉图柏拉图对严峻的人类实际状态的关注。“这是一个关于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走向被拯救的进步神话。”这个比喻更在显示着这样一种关系:人们此生所知的事物与这些事物超于生活之外的理念。 作为一个习惯了理科基础学科学习而又没怎么学过哲学的学生来说,我对这个比喻的最初理解,还是基于自己的思维惯性,从自然的二分理论里面得到的一些感悟。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可笑,但后来想想,觉得这对于理解囚徒们得心理,并且尤其是对理解柏拉图的这个关于洞穴比喻的意义,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所谓自然的二分理论,是把自然机械的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二是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作为意识中理解的自然是事实的自然,他本身包含了事物的一些为我们所感知的特性,如质地、颜色、热度等;而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则是推测出的产生这种特性的原因,比如我们说火发热是由于它在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等。之所以可以这样表达,是因为在基础科学中,人们基本上都无动于衷的默认这样的理论:当自然在感觉意识中向我们显露时,不把自然拖进与心灵的关系中就不能对自然作出一个完美一致的解释。也正由此,二分的自然又通常在人们的心灵上汇合,表现为某种显现自然的流出物。所以说的简单些,二分的自然也就是事物的原因和心灵对原因的反映。 回到“洞穴”的比喻中来。在洞穴里,人们所看到的洞壁上的影像可以算作是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也就是心灵对原因的反映。按传统的二分理论,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其原因的探索,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然而洞穴里的人们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有人想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去听,而要说那人是个疯子。这种现象,可以很好的说明囚徒们的无知,就像房龙的《无知山谷里》的村民——或许房龙的《无知山谷》也就是据此改编的,但我更想说的是按照二分理论所探讨的现象与原因的关系,也就是前文所讲的,它所显示的人们此生所知的事物与这些事物超于生活之外的理念的关系。 有人说,把图书馆的书全部都烧掉,只留下一本,就可以重建整个图书馆,这本书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因为在后人所研究的许多问题中,在柏拉图那里都已经又了雏形。在“洞穴”的比喻中,挣脱锁链的人走出了洞穴,找到了洞壁上影像的原因,看到了太阳下真是的一切,这也正是他对无知的突破,对真理的探索。它在后人的眼中,似乎总有着这么一个暗示,即要保持住对事物的敏感度,不要因习惯了它而对其默然视之,而是一定要不失时机的去探求它,去寻求真理的源泉。在现象与本质之间,我们绝不能麻痹自己的双眼,努力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孙云龙学号:2008214295 序号:46 在柏拉图的基本的政治思想中,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 在国家观方面,表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正义论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他在《理想国》中指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即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这就是社会的最大正义。而个人的正义就是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各安其分,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意志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部分协调配合,使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论和等级论的基础上得出了正义的定义。他说:“正义就是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在如何实现正义这一点上,柏拉图还特别推崇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哲学王统治则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同样,哲学王统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于人们的同意,而在于哲学家基于智慧统治的自然正当性,它无需经过人们的同意。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于就有了可能性。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统治尽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极其困难。哲学家的产生就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最后,柏拉图提到,如果哲学家有幸成为统治者,它要根据理想的

【柏拉图哲学思想作文】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哲学思想作文】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柏拉图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中充满着对世界的深邃解读,浏览柏拉图的思想却发现这些思想不时的和我国的传统思想发生着碰撞,迸发出共同的火花。以下是精心的柏拉图哲学思想作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柏拉图与中国哲学家的几点重合 摘要西方哲学作为西方智慧的千年沉淀,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柏拉图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中充满着对世界的深邃解读,浏览柏拉图的思想却发现这些思想不时的和我国的传统思想发生着碰撞,迸发出共同的火花。 1 西方哲学启蒙时期与我国传统思想的重合 西方哲学和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一些不同:西方哲学理论注重的是知识,认识以及论证,中国的传统思想则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和修养。其实二者也不是完全彼此分离的,有知识也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好的道德修养也要有渊博的知识,只是中西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西方哲学自从古希腊开始就是走的一条知识的路。古希腊的哲学家早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在此之前的一些古代文明大都带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比如说古巴比伦有一个说法,传说我们所在的世界是

在一个大乌龟的背上,这个乌龟游弋于大海之上,乌龟动一动就会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古希腊哲学开始脱离神话性质,开始用理性去思考问题。所以就出现了恩培多克勒的“土,水,火,气”四元素说。我们知道,我国在古代的时候有五行说,所谓的“五行”其实就是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中西之间的这两种思想不约而同都回答了世界的构成。这也算是早期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偶然重合。严复在对西方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说:“盖彼 __为体、民主为用”。① 2 柏拉图的作品风格与我国哲学家的重合 到了古希腊哲学高度发达时期,哲学家们的目光逐渐的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人生和社会等问题上来了。当时出现了一批对人们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哲学家,其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悉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本人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确切的说,柏拉图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在历史长河中,柏拉图的文学造诣并不比他的哲学造诣差。而庄子也是一个公认的大文学家,当然他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哲学家,庄子的哲学非常深邃,文笔也美妙至极。柏拉图的对话有很多篇,其中有一篇记录的是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中文翻译为“会饮篇”。《庄子》这部著作最大的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在《理想国》第七卷当中,柏拉图曾经以洞穴的比喻来描述人类知识的本质。他秉持一贯的想像式对话写着: 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我要你想像下列这个情境,看看人的天性开明或无知到什么程度。想像有一个地洞,洞穴的开口朝向外面的阳光,但是洞穴本身在地下很长。在洞穴里有一群从小就被监禁的囚犯,他们的双脚与脖子都被铁链紧紧绑住,以致于只能向前看而不能转头。在他们背后上方烧着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条走道相通。这条通道的前端矗立着一堵墙,这堵墙就像是表演皮影戏时,介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布幕。 再假设这道墙之后有人正在搬运各种束西,包括用木材或石头制造的人形或动物。很自然的,这些人里有些在谈話,有些沉默不语。 设定好场景后,柏拉图开始描述他想像中的对话: 葛乐康(柏拉图的兄长古希腊哲学家,以下简称葛):真是古怪的景象,古怪的囚犯。 苏:这都是依据真实生活描绘出来的,我可以这么回答你。请你告诉我这些可怜的囚犯,除了火炬的光亮投射在洞穴墙上的影子之外,能不能看见自己或者身边的囚犯? 葛:假若这些囚犯沒办法转过头去,那他们怎么能看得见呢? 苏:那么,他们看得见在通道上被搬运的那些东西吗?

葛:当然不行。 苏:如果他们可以彼此交谈,那么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看见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 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苏:假如他们面前的墙会反射声音,你认为他们会不会觉得通道上有人说话时,其实是由墙上的影子所说出来的? 葛:他们只能这样想。 苏:所以,囚犯们会相信这些物体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了? 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这则寓言最后是,有个囚犯逃脱了束縛,逐渐走向充满阳光的洞外世界,他开始能分辨出真实物体与壁上影子的不同,他看到了真实世界的情形,看到太阳的光芒与阳光所形成的阴影,他了解过去在洞穴里的那些影子根本不是真实事物,而他那些被捆绑的囚犯朋友根本不知什么是自由与真实。 于是他回到洞穴里想告诉他同伴外界的情形,结果他竟无法适应洞穴里的黑暗,当他描述外界情形时,竟被取笑他眼睛瞎了,根本沒人相信他。 这个古老寓言具有多重象征与意喻:代表理性的光明与混沌的黑暗相对;人的感官是受蒙蔽的,但你也有可能是那位挣脱锁链的人;我们怎知自己认知的“真实”是不是幻影?只是某事物的投射? 对柏拉图而言,现实界只是观念界的投影,我们感官中感觉到的现实事物都只是那火光映照在壁上搖晃的影子,只是“真实的摹本”。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与回忆说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及回忆说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学园时期著作的《理想国》中,我主要从他的洞穴之喻以及学习即回忆说来部分了解他的教育思想。 青年时代的柏拉图对政治很感兴趣,本想从事政治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当时社会剧烈动荡,雅典国家各派斗争尖锐,而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又遭到迫害,使他对社会感到失望,于是打消了从政的念头,从而转向哲学的思考。 当时雅典社会、国家如此混乱不安的状态以及柏拉图在其他一些国家所遭遇的情况,使柏拉图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在现实中无论什么都是不完善的。他所要追求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柏拉图认为这种完美的东西是人的感觉所感受不到的,是触及不到的,并且这种完美的东西只存在于理念当中。 正是柏拉图追求理念的这种思想影响并深深延续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因此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洞穴之喻。现在大体来描述一下洞穴之喻里的画面。有一个洞穴,洞穴口向里面一点有一些人和一些燃烧着的火把,还有一些人的位置相当于在那上面的人的下层。这些人背靠着墙,被绑在椅子上,动弹不得。而他们通过另一面大墙上的影像来了解事物。这些影像是由那些在他们上面的人所表演的,这些所谓的生活场景通过火光投射到墙上,那些无法动弹的人就通过视觉来感觉被呈现的生活影像。 简单来看,好像没有办法知道这个所谓的洞穴之喻和教育究竟有

什么深层次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并理解柏拉图的这个洞穴到底比喻着什么。其实洞穴之喻应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在洞穴里的囚徒指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洞穴里,没有办法出去,那么我们一辈子看到的都是影像,是虚假的。而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真实。所以现在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走出洞穴呢?柏拉图所认为的是我们想要走出洞穴,就必须要接受教育,也就是通过教育来走出洞穴从而走向自由与光明。洞穴外的太阳代表的是真实与自由。未接受教育的人他的思想是被禁锢的。但人们因为都习惯于过去的事物,不愿意去改变,人们其实甘于愚昧。教育是使人接受新的东西,所以接受教育必然是被动的、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意志和努力的。所以对人们进行教育是个漫长的需要极大付出的。并且这其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可以这么来理解,就是先看阴影,再看水中的倒影,最后看事物本身。 柏拉图的回忆说是由理念而来的。理念是一个艰涩而难懂的哲学术语,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理念不同,柏拉图的理念是高于一切的。而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理念只是一种想法而已,不能与柏拉图的理念等同。这里只涉及到柏拉图的理念观。 柏拉图所认为的理念是永远存在的,是永不凋零的,是感觉不到的。这里要对理念与现象做个区别。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觉到的,不过是否可以认为现象是存在的呢?在柏拉图的思想中,现象是介于有和无之间,即介于存在和没有存在之间。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朵花当他生存的时候,它是存在的,但当他死亡后,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依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敬文法哲学研习会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专业:法学理论 学生姓名:岳岚培高寒梅郭甜甜指导教师:孙文恺教授 完成时间:2020年3月21日

前言 (1) 一、辨证学 (2)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 (2)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 (2)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 (3) 二、格致学 (3) (一)宇宙的形成 (3) 1.开辟 (3) 2.质素 (4) 3.灵魂 (4) (二)宇宙的分类 (4) 三、伦理学 (5) (一)个人伦理 (5) (二)社会伦理 (5) 1.国家起源 (5) 2.哲学王的统治 (6) 3.社会等级 (6) 4.公有制 (7) 5.教育理论 (7) 结语 (8)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摘要: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奠基,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 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其思想理论涉及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内容上以其辩证学、格致学、伦理学三个方面为主线对柏拉图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以期对柏拉图的主要理论学形成初步认识。 关键词:柏拉图意典格致伦理 前言 柏拉图的著作均采用对话体,这种写作方式承载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关于柏拉图思想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是以时间分,另两种是以内容分。具体地讲,前者以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对话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申辩篇》、《优息弗罗篇》、《克力同篇》、《查米德斯篇》、《伊翁篇》、《高尔吉亚篇》、《拉凯斯篇》、《门内科索斯篇》、《普罗泰戈拉篇》、《吕雪思篇》、《优息德谟斯篇》、《大希庇阿斯篇》。中期对话有《米诺篇》、《斐多篇》、《克拉底鲁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得罗篇》、《巴门尼德篇》。晚期对话有《智者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政治家篇》、《斐利布篇》和《法篇》。”①这种对话分期,学者们是大致同意的。但不同时期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不同分期,其哲学思想截然不同。有的认为,柏拉图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内容分的有三分法和八分法,三分法由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任诺苦辣提斯首先接受。“所分的是(一)辨证学或名学(Dialectic or Logic);(二)格致学(Physics);(三)伦理学(Ethics)。”②八分法则分为:认识论、理念论、辨证法、自然哲学、社会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哲学、灵魂论、至善论。③两种分法都有道理,相比而言,第二种分类更为得当。原因在于第一种分法,非细致研究柏拉图每一篇对话不能进行;而且分歧较大,比较不同时期思想的变化更是艰难。而第三种分法所分小类可以归入三分法的大类中去,不如三分法精炼。本文遂采用第二种分类总结概括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①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②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页。

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

由柏拉图的洞喻想到的 柏拉图的洞喻说: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比作是关在洞穴里的囚犯,他们只能朝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墙。在他们与墙之间什么都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概念。最后有一个人逃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觉察到他此前一直是被影子欺骗的。如果他是适于做卫国者的哲学家,他就会感觉到他的责任是再回到洞里去,回到他从前的囚犯同伴那里去,把真理教给他们,指示他们出去的路。但是,他像说服他们是有困难的,因为离开了阳光,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而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 我觉得那个走出来的人想要说服洞穴里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他用什么办法,语言也好,动作也好,图画也好,任何形式的描述本身就像是墙上的影子,从逃出者这里所传达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太阳这个大火炬下的一副更大更美的投影。对囚犯们而言,相信眼前的黑影,和相信逃出者口中的花花世界并无分别,并且如果他们相信那个更明亮的真实世界,那么他们之前的人生就被否定了而他又被铐在洞里,无力走出去,那么抛弃过去而又得不到未来,他的存在也就面临严峻的挑战。没有了历史的支撑和希望的指引,人生顿时一片茫然,仅仅孤立地活在当下,这有什么意义呢? 要使洞外的世界变得值得相信,只有让每个囚犯自己走出洞看一看。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从出生时他们就被绑着。束缚导致愚昧,愚昧使他们屈服于束缚。并非囚犯们更喜欢洞中的黑影而是他们被锁着,他们没有选择。而当第一个人获得自由的时候,他很自然地逃了出来,他会逃说明显然他在摆脱束缚之前,早就对眼前的世界有所怀疑了,这时所有的人仍和他在同一状态,所有人都怀疑过,只是在束缚之下,在没有自由的情况下,精神的放飞显得比现实的囚禁更加残酷。 枷锁是什么呢?枷锁是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人不是神,人生下来就不是完美的。灵魂囚禁在肉体之中,而个人又囚禁在社会之中。 人是有限的,人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在体能与智能上,人都不是万能的,因而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基本的生存,同时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知识,学得越多,越发现宇宙的浩瀚,自我的渺小,苏格拉底说:“智慧是自知无知。”人类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东西。人类从兽类进化而来,或者说,人类带着原罪降生世间,肉体这个容器,带着许多不好的东西,贪婪、暴力、懒惰、短暂……对于一头兽来说这些都没什么不对的,相反,这正是它们的生存之道。而人受到了灵魂的感召,意识到了自己,人类就开始追求真、善、美,追求永恒,想要向着神去靠近。这就像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肉体对灵魂有束缚。 由于自身的不足,为了克服无力与无知,人和人聚到一起,形成社会。社会通过分工,将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变得强大又效率。但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人将自己奉献给了社会,他不再像从前那么独立了,社会给了他生存的保障,但使他遗忘了如何一个人活下去。孤独是和自我并存的,因为没有人能看到我眼中的世界,没有人能体会我心中的感受,当人与人达成一种共识,其实是通过相同的权衡的办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坚持自我,也是坚持孤独,放弃孤独,也是放弃自我。豪猪两难,靠远了可能被冻死,靠近了会扎伤自己。社会在人从兽类带来的劣根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枷锁:财富,地位,荣誉……这些东西所威胁的已不再是个体的生存而是个体的存在。一个社会的制度为我们描绘了它的骨架与经脉,它借此吸

浅谈古希腊哲学及柏拉图哲学的产生及发展

浅谈古希腊哲学及柏拉图哲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古希腊哲学的诞生 作为一门“爱智慧”(philosophy)的学问,哲学——这个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的学科正在遭到冷落。其中的原因当然和哲学的“无用之学”这一性质有一定联系,但更主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是现在的人们对哲学产生了种种误解。对哲学的误解并非现在才有,其实古已有之。相传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在夜晚仰望星空,失足掉落在井里,邻居们就嘲笑他只关注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忽视了自己脚下的路。而在第二年,这位“不切实际”的哲学家用自己积累的自然知识,预见了橄榄的丰收,赚了大钱,从而一下子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人。也许这个故事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哲学并非一门完全无用的学问。作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人类思辨产物的哲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不像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社会制度变革那样对人类社会产生显著而又迅猛的促进作用,它是一种“隐性基因”,虽然我们难以察觉到,但它确实是以某种“纯粹思想”的形式对人类世界产生了漫长的且更为深刻的影响。 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所以它本身也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对自然界与人自身的奥秘的探索与发掘,促使古希腊人创造了哲学这一门学科。除古希腊外,那个时代的东方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启蒙,开始出现了一些哲学思想,但是在这里我着重探讨狭义的哲学,即古希腊人创造的philosophy这门学科。因为那个时候的思维形式还是很原始朴素的,所以早期的哲学所呈现出的感性特点与神话宗教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世界万物和人们自己都处在一种感性的神秘互渗。”(杨适著《哲学的童年》)这种“神秘主义”的影响在晚期希腊哲学及中世纪哲学体现得尤其突出。不过,哲学的产生说明了古希腊人的世界观已开始由感性具体的原始思维模式向更合理、更具逻辑性的深层层次进发。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以下三点: 一,“惊异”。二,需要有“闲暇”。三,具有“自由”。关于“惊异”,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 古今人们开始爱智慧都是由于惊异。······感到困惑和惊异的人想到自己的无知,为了摆脱无知,他们就爱智慧,因此他们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求知而追求学术。而不是为了任何实用的目的。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人类进行哲学思考仅是为了“解答困惑”而非功利性目的。从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难发现,哲学家们大都不会带有功利色彩地去做学术研究。关于哲学的产生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也许会更深刻全面,在此不再说明。 二前柏拉图时代的哲学家 在柏拉图之前,古希腊哲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都已提出了各自的哲学观点。他们的观点中几乎都是以探讨“世界本源”这一问题为中心。

柏拉图的不平等和中国文化不平等是天壤之别

柏拉图的不平等和中国文化不平等是天壤之别 你对柏拉图思想意义认识不足。 柏拉图或者说苏格拉底,让人去信奉精神绝对的理念世界,这是人类认识的飞跃,没有这一点,人类精神就不能独立,没有精神独立,人类就没有心灵的平等。 人类先天禀赋,永远是不平等的,就如同大自然的生物,高低不等,千差万别,人类不过是它们中一员。这是人类一种基本的大自然属性。 但是人类还天赋的具有精神属性。而人类去认识这种精神,是没有外在物质客观限制的,是没有门槛的,即人人可以自由平等的去认识这种精神,而一旦信仰了这种精神,把精神信仰视为生命意义的原则,那么人类文化获得了一种精神的平等,因为这种精神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人类的物质文化是这种精神的演绎,因此在这种伟大的精神面前,每个人都能自由平等的用灵魂去拥抱这种精神,去朝圣这种精神。因此,平等的意义理应是精神自由信仰的内涵。 所谓平等就是人类的不平等,这是尼采反对大众低俗浅薄的强者呼喊,如同木秀于林而不畏平庸者妒忌。针对雅典极端平等民主制的弊端,柏拉图《理想国》中也主张了人类不平等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对应了人类的历史实践,但是未免不近人情,屡屡被指责。但是要注意,柏拉图政治不平等立足的基础,仍然是坚守着精神自由信仰的灵魂,柏拉图并没有抛弃精神的自由平等,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柏拉图的不平等和中国文化的不平等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区别的标志,就是精神独立自由的取舍。 中国的不平等不是精神独立意义的,是没有普遍纯粹精神概念的,是只有物质权利争夺和压迫而没有纯粹精神自由平等的创造和生命永恒意义的升华。 所谓精神平等,是人类在认识精神律令(柏拉图的纯粹理念)面前一律平等,是在基督教的上帝精神面前人人平等,是在康德的绝对命令精神面前的人人平等;注意现在流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个含混的说法,因为它避开了法律内容是否正义,法律如果是建立在自由正义人性的基础上,那么法律就接近上帝精神,但是它永远不能等同、更不能超越上帝精神,因为人是有缺陷的,人可以不断的完善的追求上帝精神,但是人只有在理想即理念中敬仰纯粹完美的上帝精神。 所谓精神平等,是认为每个人精神进取的地位是绝对独立自由平等的,谁都不能依靠世俗特权和上帝建立特殊关系,谁都不能靠政治特权去代表上帝,去垄断的总经销上帝精神,谁都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自我标榜是最高真理的化身。 而以上禁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被彻底的边缘化,因此,中国文化不平等的精神基础和柏拉图的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础,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并且是根本对立。 柏拉图虽然反对民主政治的平等,认为人先天的存在不平等差异,但是柏拉图只是从物质层面确定了人有优劣差异,进入精神理念层面,柏拉图恰恰是在缩小人的物质差异,《理想国》中是取消私有制,这就根本上限制了人的物质收入差距;《理想国》中,没有家庭,子女和父母互不相识,这就在制度上保证能实现中国文化的大同理想“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中国文化有这种浪漫理想,却没有逻辑精神保证);《理想国》中的哲学王,是被选举产生,不仅是要求他甚至强迫他作出个人牺牲而必须服务于公共政治。可见,柏拉图认为人有自然客观差异,但是人可以在精神理念的追求中缩小人的社会地位差距,取消私有制、取消家庭,是根本性的限制人的物质欲望的精神理想。可见,柏拉图认识到人的自然不平等,但是他的政治理想是缩小人的不平等,限制社会的两极分化。 当然上述政治理想是乌托邦,迄今为止,对人类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负面价值。 柏拉图理念思想的真正价值,是为人的精神信仰打开了天启,而一旦认识到存在实在的绝对精神,就必然会打倒人间的偶像崇拜,由此开辟了个人的精神自由独立的道路,这条路又必然是理性的通向个人平等、社会民主的道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