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第二章测试系统

2-2 解释下列概念:频率特性、频响函数和工作频带

解:频率特性是指测试系统反映出来的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和两者之间相位差是输入频率的函数的特性。

频响函数是指系统稳态输出量的付立叶变换与输入量的付立叶变换之比。(参见教材P11页)

或者频响函数是指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将该信号的输出与输入之比。

工作频带是指测试装置的适用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仪器装置的测试结果均能保证达到其它相关的性能指标。(或P25工作频率范围)

2-4 某动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90.0nC/MPa,将它与增益为0.005V/nC的电荷放大器相连,然后将其输出送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记录仪的灵敏度为20mm/V,试计算系统的总灵敏度。又当压力变化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

解:系统总灵敏度为:90.0×0.005×20=9mm/MPa

当压力变化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为:

3.5×9=31.5mm

2-5 用某一阶装置测量频率为100Hz 的正弦信号,要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问其时间常数应取多少?如果用具有该时间常数的同一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试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差分别为多少?

解:(1)根据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可知:

%51)

(111)(A 2

≤-+=

-τωω,即%5)

(1112

≤+-

τω

将Hz f ππω0022==代入上式,可解得:41023.5-?≤τ (2)用该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时:

013.01)

(111)(A 2

=-+=

-τωω,故幅值差为1.3%

相角差: 3.9)arctan()(-=-=τωωφ

2-6 设用一个时间常数为1s .0=τ的一阶装置测量输入为

t t t x 40sin 2.04sin )(+=的信号,试求其输出)(t y 的表达式。设静态灵敏

度K=1。

解:根据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2

)

(1K )(A τωω+=

相频特性)arctan(

)(τωωφ-=以及静态灵敏度K=1, 将数据代入,可得:

)96.7540sin(048.0)8.214sin(93.0)

4arctan 40sin(171

2.0)4.0arctan 4sin(16.11)( -+-=-?+-=t t t t t y

2-8 两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55.3/(1.5+s 和)4.1/(412

n n 22n ωωω++s s ,

试求串联后所组成装置的灵敏度。 解:先将两式化为标准形式,得

1

)5/5.3(5

/1.51s K 1+?+s τ 2n

n 2

2n

2n n 22n 24.1412K ωξωωωξωω++?++s s s s 故系统的总灵敏度:3.12413.0K K S 21=?=?=

2-10 对某二阶装置输入一单位阶跃信号后,测得其响应中数值为1.5的第一个超调量峰值。同时测得其振荡周期为6.28s 。若该装置静态灵敏度K=3,试求该装置的动态特性参数及其频率响应函数。 解:(1)求动态特性参数

因为K=3,所以M 1=1.5/3=0.5 代入公式,得215.01

)ln (

1

2

1

=+=

M π

ξ 由振荡周期T d =6.28s ,可得024.1)1/(21/22d n =-=-=ξπξωωd T (2)求频率响应函数

ω

ξωωωωωn 2

2

n 2

n

2K )(H j j +-=或 024

.10

44.0])024.1(

1[3

2])(1[K

)(H 2

n

n

2n ω

ω

ωωξωωωωj j j +-=+-=

第三章 信号及其描述

3-4 对于图3-24所示的周期矩形信号,给定τ=20μs ,E=10V ,f=5kHz ,如使用中心频率可变的选频网络,是否可以从该信号中选出5kHz 、12kHz 、20kHz 、50kHz 、80kHz 和100kHz 的频率分量?

解:根据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其基频为5kHz ,故不会出现12kHz

的频谱;

根据矩形窗函数的频谱图,f=1/τ=50kHz 及其整数倍频的幅值为零,故50kHz 和100kHz 的频率分量无法选出;

故无法从该信号中选出12kHz 、50kHz 和100kHz 的频率分量。

3-5 在全波整流电路中,如输入交流电压为)(t x ,则输出电压

)()(t x t y =。

(1)当t t x cos )(=时,求输出的付立叶系数。 (2)输入、输出信号的直流分量分别是多少? 解:分别写出输入与输出信号的表达式为:

ππ≤<-=t t

t x cos )(

2

2

cos )(π

π

<-

=t t

t y

(1)输出付立叶系数为:

1

41)1(4])1sin(11)1sin(11[

1

])1cos()1[cos(2

1

2

cos cos 2

cos )(2

212

/2

/2

/2/2

/2

/2

/2

/1--=---++=--+=

=

=+----???

n t n n t n n dt t n t n ntdt t dt t n t f T a n T T yn

ππππ

ωππππππ

由于x(t),y(t)均为偶函数,故0=yn b (2)输入、输出信号的直流分量分别是:

0][sin 21

cos 21

)(12

/2

/0

==

==---??πππ

π

π

πt dt t dt t f T

a T T x π

ππππππ2][sin 1cos 1)(12

/2/2

/2/2/2/0

====---??t dt t dt t f T a T T y

3-6 周期方波信号如图所示,加在R 、L 串联电路上,试求其响应电流的前5次谐波(u m =1V 、T =2πs )。

解:(1)先将输入信号展开成付立叶级数:

先列输入信号的表达式:2

/2/2/2/11

1

)(ππππππ-≤<-≤<-≤

?

??--=t t t t u s 因为该函数为偶函数,故0=n b

0)(12

/2/0==

?-dt t f T

a T T

2

sin 4]sin [sin 2]cos cos [2

cos )(2

cos )(22

cos )(22/2/02

/2

/0

2

/22

/22

/2

/1ππππ

ππωπ

πππ

πππ

ππ

n n nt nt n ntdt ntdt ntdt t u ntdt t u dt t n t f T a s s T T n =-=

-

====

?????--

故前五次谐波幅值依次为:

π

ππππ

94,74,54,34,4

97531-=-=-=-

==

a a a a a 输入信号为:

t t t t t t u s 9cos 94

7cos 745cos 543cos 34cos 4

)(π

ππππ

----

=

(2)求取系统的输出:

对于上述系统,输出电流满足:)()()

(t u t Ri dt

t di L

s =+ 因为L=1,R=1,故作为一阶系统,1=τ。 系统输出为2

2

11)

(11)(ω

τωω+=

+=

A ,

ωτωω?arctan )arctan()(-=-= 若设9,7,5,3,154321=====ωωωωω,则

7.839arctan )(,82

111)(9.817arctan )(,50111)(7.785arctan )(,26111)(6.713arctan )(,10111)(451arctan )(,21

11)(525

54244323

3222212

1

1=-==

+=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A A A A A 系统输出为:

)7.839cos(016.0)

9.817cos(026.0)7.785cos(05.0)6.713cos(134.0)45cos(9.0]9arctan cos[82

194]7arctan cos[50174]5arctan cos[26154]3arctan cos[10134]1arctan cos[214)](9cos[)(94)](7cos[)(74)]

(5cos[)(54)](3cos[)(34)](cos[)(4

)(5544332211 ---------=---------=+-+-+-+-+=

t t t t t t t t t t t A t A t A t A t A t i πππππω?ωπω?ωπω?ωπω?ωπω?ωπ

3-12 幅度为A ,宽度为0τ的矩形脉冲信号和三角形信号如图所示,求其互相关函数。 解:互相关函数为

)2(2])(21[)(1)()(1002022020

00

00

τττττττττττ+=+=+?=

+=??A t A dt t A

A dt t y t x T R T

xy

第五章 长度及线位移测量

5-7 将4个直径相同的钢球,按图5-53所示方式置于被测环规孔内,用仪器测量出H 值,间接求出环规的孔径D 。若已知钢球直径Фd=19.05mm ,H=19.05mm ,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U d =±0.5μm ,U H =±1μm ,求D 。

解:建立以上面钢球和下面其中之一钢球球心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其三条边分别为:斜边d 、水平直角边(D-d )/2 垂直直角边(H-d ) 故有 222)(]2/)[(d H d D d -+-= 代入数据,可解得:d=41.63mm 解得:d H dH D +-=222

由 2

2222

)d

()H (d H D

U D U D U ??+??=

122d

2)

(2H 2

2

+-=??--=??H

dH H D

H dH H d D

代入数据,可解得:U D =±4.5μm

5-10 用分度值为1′′的自准直仪测量一个500mm 长工件的直线度误差,桥板跨距l =50mm ,测量数据如下表。试用最小包容区域法和端点连线法评定该工件的直线度误差。如果该工件的直线度公差为0.006,说明该工件的直线度是否合格。 解:

说明:首先根据公式求各段高度差:l ca i i 50.00=δ

再计算各采样点的坐标值:∑∑====i

k k i

k k i a cl y 1

1

005.0δ

在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图形,可知:

(1)最小包容区域法: g=0,k=3,l=8 由 g g l k y y y g

l g

k y -----

=?)( 代入数据,得 Δ=5μm

(2)端点连线法:i max =8,i min =3 由 n i n i y n

i

y y n i y max max min max

)(-+-

=? 代入数据,得 Δ=6.75μm

评定结果为合格。(由于直线度公差为6μm ,故用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时,该工件的直线度合格;用端点连线法评定时,该工件的直线度不合格。原因是评定结果出现争议时,以最小包容区域法为准)

第六章 角度及角位移测量

6-6 若用L=100mm 的正弦规测一个?=300α的角度量块,应垫量块

的尺寸H 为多少?若在距离为l =50mm 的A 、B 两点的测微表的读数值分别为+15μm 和+20μm ,试计算被测角度值α。

解:(1)由L H /s in 0=α,代入数据,得:mm L H 5030sin 100sin 0=?==α (2)由公式,有"6.2050/)1520(206/)(20612=-=-=?l n n α 故"6.20'030"6.20300?=+?=?+=ααα

6-8 如图6-32所示,用自准直仪测量方形角尺,读数如下:

"8.2"3.2"6.2"1.14321-==-==αααα,,,,求各直角的误差。

解:由圆周封闭特性,可知常角为: 代入数据,得: 由公式 ,得各直角的误差分别为:

"3.2,"8.2,"1.2,"6.14321-==-==αααα

6-9 已知一度盘上8个等分刻线的零起分度误差0,i θ为:

"8.0,"5.1,"3.0,"9.0,"1.2,"6.1,".40,0"---,试列表计算该度盘的圆分度误差、

分度间隔误差、直径误差,并求出最大分度间隔误差。 解:

n

a n n i i //3600??

? ??-=∑=

β"

5.090/900+?=??

?

??-=∑=n a n i i βi i a +=β?

最大分度间隔误差为:"6.3][][min i max i max =-=θθF 思路:(1)根据零起分度误差:0i 0,i θθθ-=先求0θ 由

010

i 1

0,i

θθθ

s s s s s -=∑∑-=-=,并且01

i =∑-=s s θ

可得: s s s /1

0,i 0∑-=-=θθ

(2)求圆分度误差:00,i i θθθ+=

(3)分度间隔误差:i 1i i θθ-=+f 或 0,i 10,i i θθ-=+f (4)直径误差:2/)(S/2i i i ±+=θθ?

(5)最大分度间隔误差为:min i max i max ][][θθ-=F

6-10如图6-22所示,在万能测齿仪上用相对法测量一个齿轮的齿距误差。被测齿轮的齿数z=12,测量数据如下表,试计算被测齿轮的齿距偏差,齿距偏差最大值以及齿距累积误差。 解:

齿距偏差最大值为:m f f μ5.2max pti pt =?=?

齿距累积最大值为:m F F F μ75.05.6)min()max(pi pi p =+=?-?=? 思路:(参考教材P130)

(1)先计算作为相对基准的齿距与理论齿距的偏差:

由于表中读数值为: pt1pti i f f ?-?=α,且01

pti =?∑=z

i f

可得:z f z

i i /)(1

pt1∑=-=?α

(2)求各齿的齿距偏差:i pt1pti α+?=?f f (3)齿距偏差最大值:m f f μ5.2max pti pt =?=?

(4)齿距累积误差(可对应最大分度间隔误差学习): 首先应获得齿距偏差累积值(类似于圆分度误差): ∑=?=?i

j f F 1pti pi

得齿距累积误差 )m i n ()m a x (pi pi p F F F ?-?=?

第七章 速度、转速和加速度测量

7-8 利用频闪式测速法测量旋转体转速时,在被测旋转体上做一个三角形标记。当频闪测速仪所测量值为500r/min 、1000r/min 和2000r/min 时,观察到旋转体上的标记停在某一位置不动。当频闪测速仪调到4000r/min 时,其显示出两个停在对称180o位置上不动的标记。求此时旋转体的转数是多少? 答:此时旋转体的转速是2000r/min 。

第八章 力、力矩和压力的测量

8-2 在电阻应变式测力仪中,其负荷传感器的截面为圆形柱式体。测力仪的电压灵敏度为1mV/V ,所加负荷值为50kN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2,全桥的桥臂系数为 2.5,所用弹性体的材料屈服极限为785MPa ,弹性模量为2×105MPa ,在最大负荷为1.44倍的施加负荷时它的超载系数为22.5%,试求该测力仪负荷传感器的弹性体截面直径为多少毫米? 解:由

04εk U U i O =?,其中V mV U U i

O

/1=?,灵敏度2=k , 可知应变片的总应变量为:30102/2-?==V mV ε 弹性体材料的应变为:4301085.2/102/--?=?==n εε实 此时的应力为MPa E 160)108()102(45=???==-实εσ 而许用应力MPa s 7.2613/7853/][===σσ 超载时的最大应力MPa k n 1961601.225max =?==σσ 由于][196max σσ<=MPa ,故弹性体满足强度校核要求。 由于最大力N F F 725044.144.1max =?==

而)/(4/2max max max d F A F πσ==,代入数据,可得mm d 63.21=

8-5 在一块压电晶体上测得其几何尺寸是长l 为10mm ,宽w 为10mm ,厚t 为2mm 。其中ε=4.06×10-11F/m ,d 33=2.03pC/N 。试求在

wl 面上施加一个力F 为0.001N 时,在压电晶体上测量电压输出应是多少?

解:所求电压输出为:

V wl Ft d d A F d C Q V a 1)

1010()1010()1006.4)

102(001.0)1003.2(/3311393333=?????????====-----(εε

第九章 机械振动的测试

9-1 质量为0.05kg 的传感器安装在一个50kg 质量的振动系统上,若安装传感器前系统的固有频率为10Hz ,装上传感器后,试确定新的系统的固有频率。 解:新的固有频率为:

z z f m m m f n t H 10H 995.91005

.05050

≈=?+=+=

'

9-2 某石英晶体加速度传感器的技术规范如下:频率范围0~15kHz ;动态范围±3500g ,灵敏度5pC/g ;固有频率22kHz ;质量0.05kg ;分辨力0.002g ;横向灵敏度最大为2%,试求(1)计算振动加速度为0.21g 时的电荷输出;(2)当横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为1000g ,确定最大电荷输出量。

解:(1)当振动加速度为0.21g 时,电荷输出为 pC 1.0550.21=?

(2)当横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为1000g ,最大电荷输出量为

1=

?

?

pC

000

5

100

0.02

9-3 某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技术规范如下:频率范围20~1000Hz;测量范围(振幅)、最大峰峰值为5mm,加速度0.1~30g;对10kΩ负载电阻的灵敏度为(4.88±0.8)V/(m·s-1);线圈的质量为170g;有阻尼固有频率为5Hz;直流电阻为600Ω;传感器横向灵敏度最大20%。在有效载荷作用下,测得上述规范所列出的最小频率时的最大振幅,试计算此时的输出电压;当频率为100Hz时测得输出电压峰峰值为0.5V,试确定此时的速度及位移幅值。

解:(1)已知最小频率为20Hz,最大振幅为5mm

此时的输出电压为:

005

20

.0=

?

?

88

.4

488

V

.0

(2)已知频率为100Hz时输出电压峰峰值为0.5V,

此时速度为:s

.4/5.0=

88

m/

1.0

位移幅值为:mm

/1.0=

100

=

1

m1

00

.0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思考题及其答案 习题01 一、填空题 1、通常把对应于真空中波长在(0.38m μ)围的电磁辐射称 μ)到(0.78m 为光辐射。 2、在光学中,用来定量地描述辐射能强度的量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度学量),另一类是(光度学量)。 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光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当光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时就突出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二、概念题 1、视见函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对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用平均值的方法,确定了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平均相对灵敏度,称为“标准光度观察者”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或称视见函数。 2、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为瓦(1W=1J/s),是单位时间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3、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的辐射强度,除于该面元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 。 4、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定义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在单位时间、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所辐射出的能量,单位为W/sr(瓦每球面度)。 三、简答题 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单位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描述辐射接

收面所接收的辐射特性,而后者则为描述扩展辐射源向外发射的辐射特性。 四、计算及证明题 证明点光源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两个相距10倍的相同探测器上的照度相差多少倍?答: 2 22 4444R I R I dA d E R dA d E R I I ===∴=ππφπφφπφ=的球面上的辐射照度为半径为又=的总辐射通量为在理想情况下,点光源设点光源的辐射强度为 ()1 2222222221 122 12 11001001010E E L I E L I L I L I E R I E L L L L =∴====∴= = 又的距离为第二个探测器到点光源, 源的距离为设第一个探测器到点光 习题02 一、填空题 1、物体按导电能力分(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2、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它跃迁到新的能级上的条件是(具有能向电子提供能量的外力作用)、(电子跃入的那个能级必须是空的)。 3、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是在能带中(能态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晶格吸收)。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 二、概念题 1、禁带、导带、价带: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2010.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单位的资质有要求时,应遵守其规定;当没有要求时,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2 对检测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委托共同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新技术-智慧检测云平台

第1题 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要达到万公里。 A.469 B.477 C.484 D.50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2题 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到万公里。 A.11 B.12 C.14 D.15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3题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以下哪种效果? A.实现数据之和的价值大于数据的价值之和 B.实现数据的价值之和大于数据之和的价值 C.实现数据之和的价值等于数据的价值之和 D.实现数据的价值之和等于数据之和的价值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4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智慧检测云平台的技术研发方向? A.设备采集技术 B.综合应用技术 C.动态监测技术 D.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5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智慧检测云平台中使用的中间件技术? A.集成中间件 B.编译中间件 C.消息中间件 D.数据库中间件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6题 软件和设备的数据采集以后将存放在 A.数据盒子 B.数据篮子 C.数据仓库 D.数据基地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7题 智慧检测云平台目前不提供以下哪种服务? A.为公众提供便民服务 B.为政府提供购买服务 C.为行业提供数据服务 D.为个人提供应用服务

光声光谱技术

光声效应的产生首先必须要有光的吸收。气体光声检测技术本质上基于气体红外吸收理论,它对气体的检测依赖于气体的红外特征吸收谱线,其定量测量则更是以气体的红外吸收定律为基础的。光声光谱技术在实现方式上与红外吸收技术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虽然入射能量也是以光谱光子的形式出现,但对光子与被测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并非依靠对某些光子(透射光子或散射光子)的检测和分析,而是根据声信号间接测量材料与光束相互作用后所吸收的能量。 光声光谱技术是一种理想的无背景噪声信号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选择性。与传统光谱分析方法不同,光声光谱技术是监测物体吸收光能后产生的热能中以声压形式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能量,即使在高反射弱吸收的情况下,吸收能也可被微音器检测。与其它气体检测方法相比较,光声光谱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长期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不消耗气样,如载气、标气;检测时间短,便于现场检测;适于多种气体成分的检测;系统结构简单。 原理:密闭在光声池中的气体分子吸收特定频率ν 的入射光后由基态E0跃迁至激发态E1,两能级间的能量差为E1- E0 = hν。受激分子与周围气体分子相碰撞,由激发态返回至基态,并将吸收的光能通过无辐射弛豫过程转变为碰撞分子间的平移动能,具体表现为气体温度升高,即加热。当入射光强度受到频率ω的调制时,加热过程将产生周期性变化。根据气体热力学定律,周期性温度变化产生同周期压力波动,即声波,此声波可通过安装在光声池上的微音器或压电

陶瓷传声器检测,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即光声信号,该信号的产生过程称为光声效应。光声信号的大小与气体浓度成正比,通过检测该信号值便可得到被测气体的浓度。 能级跃迁所需能量不同,故需不同波长电磁辐射使其跃迁,即在不同光谱区出现吸收谱带。电子能级跃迁对应吸收光谱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原子振动能级跃迁对应于近红外区和中红外区;分子转动能级跃迁对应于远红外区和微波区。应用光声光谱法检测气体浓度主要利用分子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由原子振动和分子转动产生,故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的振—转光谱。 气体光声检测系统原理图: 气体光声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光声效应。光源发出特定频率ν 的单色光,经角频率为ω 的斩波器进行强度调制后,入射进入光声池。池内被测气体吸收光能后,发生光声效应,即产生与调制频率同周期的声波,由传声器接收到此信号并将其送至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光声池内激发的光声信号由安装在池壁的微音器检测到,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并将其送入信号处理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微音器的工作原理简图如图:

光电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光电检测技术作业2 光电导灵敏度S g = 0.5X10 -6S/lx,1. 设某只CdS光敏电阻的最大功耗为30mW, =0 。试求当 CdS 光敏电阻上的偏置电压为 20V 时的极限照度。 暗电导 g 2. 在如图所示的照明灯控制电路中,将上题所给的CdS光敏电阻用作光电传感 器,若已知继电器绕组的电阻为 5 K ,继电器的吸合电流为2mA,电阻R 1K 。求为使继电器吸合所需要的照度。要使继电器在 3lx时吸合,问应如何调整电阻器R?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 b 820 ,R e 3.3k ,U w 4V,光敏电 阻为R p ,当光照度为40lx时输出电压为6V,80lx时为9V。设该光敏电阻在30~100lx之间的 值不变。试求: (1)输出电压为8V时的照度。 (2)若R e增加到6k ,输出电压仍然为8V,求此时的照度。 (3)若光敏面上的照度为70lx,求R e 3.3k 与R e 6k 时输出的电压。(4)求该电路在输出电压为 8V时的电压灵敏度。

4. 影响光生伏特器件频率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PN结型硅光电二极管的最高工作频率小于等于107Hz? 5为什么在光照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再随入射照度的增大而增大?硅光电池的最大开路电压为多少?为什么硅光电池的有载输出电压总小于相同照度下的开路电压? 6硅光电池的内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什么条件下硅光电池的输出功率 最大? 答:(1)极电容,串接电阻,串接电阻越小越好。 (2)显然,存在着最佳负载电阻Ropt,在最佳负载电阻情况下负载可以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Pmax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资料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一.单选型试题 (每小题1.00 分,总共253分) 1.TB10414-2003中规定,塑料排水板施工抽检频率()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0万米为一批,不足10万米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米为一批,不足5万米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米为一批,不足20万米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米为一批,不足1万米也按一批计 答案:A 2.TB10414-2003中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数量()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3万m2为一批,不足3万m2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m2为一批,不足5万m2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m2为一批,不足20万m2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m2为一批,不足1万m2也按一批计答案:A 3.下面那个检验指标不是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的检验项目()。 A.氯化物含量 B.硫酸盐含量 C.碱含量 D.甲醛含量 答案:D 4.环境()不属于冻融破坏环境。 A.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 B.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 C.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 D.严寒和寒冷地区 答案:D 5.用块石类混合料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 B.K30、n C.K30、K D.K30、相对密度Dr

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颗粒分析试验规定: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 ,大于0.075mm的土;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筛析法中,对于含有黏土采用()试验方法 A.水筛法 B.干筛法 C.比重计法 D.蜡封法 答案:A 7.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 )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A.1.25m B.1.25mm C.2.5mm D.0.125m 答案:B 8.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试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各种混凝土耐久性试件,进行耐久性试验。以下各项试验中,()可以不做。 A.抗冻性 B.抗渗性 C.抗氯离子渗透性 D.耐磨性 答案:D 9.胶凝材料是指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与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水胶比则是混凝土配制时的()总量之比。 A.用水量与胶凝材料 B.用水量与水泥和粉煤灰 C.水泥与粉煤灰 D.用水量与水泥 答案:A 10.铁路路基用细粒土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K 、Evd B.K30、n C.K30、K D.K30、K 、Ev2 答案:C 11.高速铁路路基的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填筑,其小于0.02mm的颗粒含量用以下哪个方法检测较为适宜。( ) A.筛析法

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研究+Matlab仿真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研究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摘要 无线业务的持续增长带来频谱需求的不断增加,无线通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线电频谱资源一般是由政府统一授权分配使用,这种固定分配频谱的管理方式常常会出现频谱资源分配不均,甚至浪费的情形,这与日益严重的频谱短缺问题相互矛盾。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它通过感知时域、频域和空域等频谱环境,自动搜寻已授权频段的空闲频谱并合理利用,达到提高现有频谱利用率的目的。频谱感知技术是决定认知无线电能否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对认知无线电在 WRAN 系统、UWB 系统及 WLAN 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分别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实现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影响认知网络正常工作的相关因素及认知网络对授权用户正常工作所形成的干扰。从理论上推导了在实现认知无线电系统所必须面对的弱信号低噪声比恶劣环境下,信号检测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并进行了数字滤波器的算法分析,指出了窗函数的选择原则。接着详细讨论了频谱检测技术中基于发射机检测的三种方法:匹配滤波器检测法、能量检测法和循环平稳特性检测法。为了检验其正确性,借助 Matlab 工具,在Matlab 平台下对能量检测和循环特性检测法进行了建模仿真,比较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能量检测法检测正确率较低,检测性能远不如循环特征检测。 其次还详细的分析认知无线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概念,并指出了目前频谱感知研究工作中受到关注的一些主要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感知无线电;频谱感知;匹配滤波器感知;能量感知;合作式感知;

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

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 一、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简介 高光谱成像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非常多窄波段的影像数据技术,其最突出的应用是遥感探测领域,并在越来越多的民用领域有着更大的应用前景。它集中了光学、光电子学、电子学、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是传统的二维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技术。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定义是在多光谱成像的基础上,在从紫外到近红外(200-2500nm)的光谱范围内,利用成像光谱仪,在光谱覆盖范围内的数十或数百条光谱波段对目标物体连续成像。在获得物体空间特征成像的同时,也获得了被测物体的光谱信息。 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超多波段(上百个波段)、高的光谱分辨率(几个nm)、波段窄(≤10-2λ)、光谱范围广(200-2500nm)和图谱合一等特点。优势在于采集到的图像信息量丰富,识别度较高和数据描述模型多。由于物体的反射光谱具有“指纹”效应,不同物不同谱,同物一定同谱的原理来分辨不同的物质信息。 二、高光谱成像系统的组成和成像原理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硬件组成主要包括光源、光谱相机(成像光谱仪+CCD)、装备有图像采集卡的计算机。光谱范围覆盖了200-400nm、400-1000nm、900-1700 nm、1000-2500 nm。 CCD 光源光栅光谱仪成像镜头

光谱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准直镜、光栅光谱仪、聚焦透镜、面阵CCD。 高光谱成像仪的扫描过程:面阵CCD探测器在光学焦面的垂直方向上做横向排列完成横向扫描(X方向),横向排列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到透射光栅上时,形成光栅光谱。这是一列像元经过高光谱成像仪在CCD上得到的数据。它的横向是X方向上的像素点,即扫描的一列像元;它的纵向是各像元所对应的光谱信息。 同时,在检测系统输送带前进的过程中,排列的探测器扫出一条带状轨迹从而完成纵向扫描(Y方向)。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现代测绘新技术(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天宝的机器人全站仪S8和徕卡的测量机器人TM30,它们都是由普通()发展而来。 A. 水准仪 B. 全站仪 C. 经纬仪 D. 其余全不是 2 【单选题】(2分) 在变形监测中,当人员不能进入或者危险情境下,以下哪种仪器设备可以发挥其很好的作用() A. 水准仪 B. GPS C. 机器人全站仪

D. 全站仪 3 【判断题】(2分) 我国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和日本索佳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全自动陀螺全站仪,是在常规经纬仪仪和陀螺仪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这种仪器大大提高了定向的精度和速度。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分) 从静态到实时动态不是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特点() A. 错 B. 对

5 【多选题】(3分) 世界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 A. 中国的北斗系统 B. 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C. 美国的GPS系统 D. 欧盟的Galileo系统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2分) 从国际上来说,坐标系分为: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 A. 对

B. 错 2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个属于投影坐标系() A. 北京54坐标系 B. 高斯投影坐标系 C. WGS84坐标系 D. 西安80坐标系 3 【判断题】(2分) WGS84地理坐标系常采用UTM投影坐标系。() A. 对 B.

错 4 【多选题】(3分) 在布尔沙七参数法中,用到了那几个参数() A. 尺度参数 B. 方向参数 C. 旋转参数 D. 平移参数 5 【判断题】(2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转换模型和方法来进行坐标转换。() A. 对

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

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简介 高光谱成像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非常多窄波段的影像数据技术, 其最突出的应用是遥感探测领域, 并在越来越多的民用领域有着更大的应用前景。 它集中了光学、光电子学、电子学、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先进传统的二维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技术。 技术,是高光谱成像 技术的定义是在多光谱成像的基础上,在从紫外到近红外(200-2500nm 的光谱范围内,利用成像光谱仪,在光谱覆盖范围内的数十或数百条光谱波段对目标物体连续成 像。在获得物体空间特征成像的同时, 也获得了被测物体的光谱信息。 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超多波段(上百个波段、高的光谱分辨率(几个nm 、波 段窄(<1-2入光谱范围广(200-2500nm和图谱合一等特点。优势在于采集到的图像信息量丰富, 识别度较高和数据描述模型多。由于物体的反射光谱具有“指纹” 效应, 不同物不同谱, 同物一定同谱的原理来分辨不同的物质信息。、高光谱成像系统的组成和成像原理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硬件组成主要包括光源、光谱相机(成像光谱仪+CCD 、装备有图像采集 卡的计算机。光谱范围覆盖了200-400nm 、400-1000nm 、900-1700 nm 、1000-2500 nm。

CC D 朮源「一光栅壯谱以 —a I \、 「维电移台 . 样品 A CCD。 光谱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准直镜、光栅光谱仪、聚焦透镜、面阵

高光谱成像仪的扫描过程:面阵CCD探测器在光学焦面的垂直方向上做横向排列完成横向扫描(X方向,横向排列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到透射光栅上时,形成光栅光谱。这是一列像元经过高光谱成像仪在CCD上得到的数据。它的横向是X方 向上的像素点,即扫描的一列像元;它的纵向是各像元所对应的光谱信息。 同时,在检测系统输送带前进的过程中,排列的探测器扫出一条带状轨迹从而完成纵向扫描(丫方向。 1\ 综合横纵扫描信息就可以得到样品的三维高光谱图像数据。

光电检测技术考试试卷

光电检测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2014 一.选择题(20分) 1.对于费米能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平衡的系统只能有唯一一个费米能级 B 电子占据率为0.5时所对应的能级 C p 型半导体材料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 D n 型半导体材料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 2.负电子亲和势阴极和正电子亲和势比较有重要差别,参与发射的的电子( ) A 不是冷电子,而是热电子 B 不是热电子,而是冷电子 C 既是冷电子,又是热电子 D 既不是冷电子,也不是热电子 3.下列器件按照响应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PIN 光电二极管 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光敏电阻 B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C 光电三极管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PN 结光电二极管 D 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 4.下列探测器的光-电响应时间,由少数载流子的寿命决定: ( ) A 光电导探测器 B 光电二极管 C 光电倍增管 D 光电倍增管 5.对于光敏电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弱光照下,光电流与照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B 光敏面做成蛇形,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C 光敏电阻光谱特性的峰值波长,低温时向短波方向移动 D 光敏电阻具有前历效应 6.下列光源中哪一种光源,可作为光电探测器在可见光区的积分灵敏度测量标准光源:( ) A 氘灯 B 低压汞灯 C 色温2856K 的白炽灯 D 色温500K 的黑体辐射器 7.当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所对应的波长的移动方向为( ) A.向短波方向移动 B.向长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均有可能 8.表中列出了几种国外硅APD 的特性参数 根据表中数据,要探测830nm 的弱光信号,最为合适的器件是 ( ) A C30817E B C30916E C C30902E D C30902S 9.已知甲、乙两厂生产的光电器件在色温2856K 标准钨丝灯下标定出的灵敏度分别为uW uA S e /5=, lm A o S v /4.=,则甲乙两厂中光电器件灵敏度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A. 甲场灵敏度高 B. 乙场灵敏度高 C. 甲乙两场灵敏度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 理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之功率检测matlab代码

能量检测仿真实验代码: clear all;clc; n = 5; ps = 1; SNR1 = -5; SNR2 = -8; SNR3 = -10; % Sim_Times=10000; %Monter-Carlo times % m=5; T=0.001; % 信号带宽W W=5*10^4; % 采样频率 Fs = 2*W; m = T*W; n = 2*T*W; % F0=W; % Fs=2; % Sig=sqrt(2)*sin(2*pi*F0/Fs*t); %single tone samples, Fs=2F0 % 实际信噪比 snr1 = 10.^(SNR1/10); snr2 = 10.^(SNR2/10); snr3 = 10.^(SNR3/10); pn = (1/snr1)*ps; mu0 = n*pn; sigma0 = sqrt(2*n)*pn; mu = n*(pn+ps); sigma = sqrt(2*n*(pn^2+2*pn*ps)); % [noi,x0,mu0,sigma0,m0] = cnoi( n,pn ); % sig = randn(n,1); sig = 1; % 重复次数 count = 5000; % 能量检测判决门限 lambda = [200:20:600]; lambda1 = [500:20:900]; lambda2 = [700:30:1300]; % 置信度判决参数 % tt = [-5:0.4:3]; % cc = 10.^tt; % tt1 = [-1:0.1:1]; % cc1 = 10.^tt; % cc2 = [-0.01:0.001:0.01];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 备案号J973- .01.08发布 .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15章现代检测新技术

第1 5章现代检测新技术 15.1虚拟仪器 15.1.1虚拟仪器的概念 一、测量仪器发展的四个阶段 1、模拟仪器一一借助表头指针来显示测量结果 2、数字化仪器一一以数字方式显示测量结果 3、智能仪器一一内置微处理器,既能进行自动测试又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 4、虚拟仪器一一用计算机软件和仪器软面板实现仪器的测量和控制功能。 虚重要方向 15.1.2虚拟仪器的组成特点 一、仪器最基本的组成模块 1、输入模块 2、输出模块 3、数据处理模块 二、虚拟仪器的组成特点 1、软件和硬件功能的模块化 利用软件对若干功能模块进行组态,以模拟一个或多个传统仪器及其功能。 2、软件和硬件功能的分层图15- 1 —1 具备所需完整功能的顶层虚拟仪器是一个包含所有应用功能的子虚拟仪器的集合,而每台虚拟仪 器功能的差异就在于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各不相同。 3、仪器功能的软件化 在计算机屏幕上形成软面板不仅能够在外观和操作上模仿传统仪器,而且还可以 根据需要通过软件来选择仪器的功能设置和改变面板的控制方式。 15.1.3虚拟仪器的体系结构图15—1 —2 一、虚拟仪器硬件 1、插入式数据采集(简称DAQ)卡 2、VXI总线 二、应用软件的主要作用:

1、 提供集成的开发环境、 2、 提供仪器硬件的高级接口 (仪器驱动程序) 3、 提供虚拟仪器的用户接口。 15.2网络化仪器和网络化传感器 15.2.1网络化仪器的概念 网络化仪器一一具备网络功能的新型仪器: 1、 被测对象可通过测试现场的普通仪器设备,将测得数据 (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异地 的 精密测量设备或高档次的微机化仪器去分析、处理; 2、 能实现测量信息的共享; 3、 可掌握网络节点处信息的实时变化的趋势。 4、 可通过具有网络传输功能的仪器将数据传至原端即现场。 15.2.2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网络化测控系统 一、 现场总线 是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的现场设备或仪表互连的现场数字通信网络, 二、 基于现场总线的仪表单元的优点 1) 彻底网络化 2) 一对N 结构 3) 可靠性高 4) 操作性好 5) 综合功能强 6) 组态灵活 基于现场总线的FCS 系统已有逐步取代 DCS 的趋势。 15.2.3面向In ternet 的网络测控系统 网络化仪器设备充当着网络中独立节点的角色, 信息可跨越网络传输至所及的任何领 域,可实现实时、动态(包括远程)的在线测控。 15.2.4网络化传感器 用户 「週氏系统 决AS 麻簟卜 、用F Inlemc 我讓乐氓 监控评珅垂址 Ml 均级网勺 仪应单兀1牧丧单兀2 I 址场戎期 淵令議统 Iril-rr.-Ll 用户 仪左他元1][仪农鲍朮』

光电检测技术期末试卷试题大全

1、光电器件的基本参数特性有哪些? (响应特性噪声特性量子效率线性度工作温度) 响应特性分为电压响应度电流响应度光谱响应度积分响应度响应时间频率响应 噪声分类:热噪声散粒噪声产生-复合噪声1/f噪声信噪比S/N 噪声等效功率NEP 2、光电信息技术是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主体,研究和发展光电信息的 形成、传输、接收、变换、处理和应用。 (光电子学光电子器件) 3、光电检测系统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 (光学变换光电变换电路处理) 4、光电效应包括哪些 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物体受光照后向外发射电子——多发生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内光电效应:物体受到光照后所产生的光电子只在物质内部而不会逸出物体外部——多发生在半导体。 内光电效应又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导效应:半导体受光照后,内部产生光生载流子,使半导体中载流子数显著增加而电阻减少的现象。 光生伏特效应:光照在半导体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面上时,会在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的两侧产生光生电动势。 5、光电池是根据什么效应制成的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按用途可分为 哪几种? (光生伏特效应太阳能光电池和测量光电池) 6、激光的定义,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有什么? (定义:激光是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粒子数反转光泵谐振腔) 7、热释电器件必须在什么样的信号的作用下才会有电信号输出? (交变辐射) 8、CCD是一种电荷耦合器件,CCD的突出特点是以什么作为信号,CCD的 基本功能是什么? (电荷CCD的基本功能是电荷的存储和电荷的转移。) 9根据检查原理,光电检测的方法有哪四种。 (直接作用法差动测量法补偿测量法脉冲测量法) 10、光热效应应包括哪三种。 (热释电效应辐射热计效应温差电效应) 11、一般PSD分为两类,一维PSD和二维PSD,他们各自用途是什么? (一维PSD主要用来测量光点在一维方向的位置;二维PSD用来测定光点在平面上的坐标。) 12、真空光电器件是基于什么效应的光电探测器,它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其他元件都在真空管中,真空光电器件包括哪两类。 (外光电效应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二、名词解释 1、响应度 (响应度(或称灵敏度):是光电检测器输出信号与输入光功率之间关系的度量。)2、信噪比 (是负载电阻上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神经网络课程报告

神经网络课程认识 本学期我们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什么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发展史,神经网络的特点和功能以及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等多方面知识都有所了解。从开始的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初步了解到最后模型的建立,我们对人工神经网络的认识不断加深。神经网络作为自动控制及智能控制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掌握一些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今后的学习会有较大的帮助。 具体的人工神经网络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单层感知器、标准BP网络、改进型的BP网络、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以及离散型Hopfield网络(即DHNN 网络)。其中,我们重点学习了标准型BP网络。在后面的编程训练中,我们也以标准BP网络为模型,设计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实际型编程问题。 接下来谈谈具体的学习情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这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特色在于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协同处理。虽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极其简单,功能有限,但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系统所能实现的行为却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以数学和物理的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抽象,并建立某种简化的模型就是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远不是人脑生物神经网络的真实写照,而只是对它的简化,抽象与模拟。揭示人脑的奥妙不仅需要各学科的交叉和各领域专家的协作,还需要测试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已经提出了上百种的神经网络模型,这种简化模型能放映出人脑的许多基本特征。综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来源,特点及各种解释,

可以简单的表述为: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旨在模仿人脑结构及其功能的脑式智能信息处理系统。 神经网络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其发展可分为启蒙时期,低潮时期,复兴时期及新时期四个阶段。人工神经网络是基于对人脑组织结构,活动机制的初步认识提出的一种新型信息处理体系。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人脑的一些基本功能,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结构特点:信息处理的并行性,信息储存的分布性,信息处理单元的互连性,结构的可塑性。性能特点:高度的非线性,良好的容错性和计算机的非精确性。能力特征:自学习,自组织与自适应性。人工神经网络是借鉴于生物神经网络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由于其结构上“仿造”了人脑的生物神经系统,因而其功能上也具有了某种智能特点。由于神经网络具有分布储存信息和并行计算的性能,因此它具有对外界刺激信息和输入模式进行联想记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协同结构以及信息处理的集体行为而实现的。设计合理的神经网络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样本对进行自动学习,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可以作为多维非线性函数的通用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对外界输入样本具有很强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可以很好的解决对非线性曲面的逼近,因此比传统的分类器具有更好的分类与识别能力。某些类型的神经网络可以把待求的问题的可变参数设计为网络的状态,将目标函数设计为网络的能量函数,经过动态演变过程达到稳定状态时对应的能量函数最小,从而其稳定状态就是问题的最优解。同时,神经网络的知识抽取能力使其能够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从输入数据中提取特征,发现规律,并通过自组织过程构建网络,使其适应于表达所发现的规律。人的先验知识可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以后改动策划类的文档可以用批注简单、明了 中药材红外光谱鉴别技术操作规程 一、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分子的振动能量比转动能量大,当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时,不可避免地伴随有转动能级的跃迁,所以无法测量纯粹的振动光谱,而只能得到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这种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也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了某些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于这些吸收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红外光的百分透射比与波数或波长关系曲线,就得到红外光谱(产生红外光谱的基本条是:要有偶矩的变化)。 1 红外光区的划分 红外光谱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波长范围约为 0.75 - 1000μm,根据仪器技术和应用不同,习惯上又将红外光区分为三个区:近红外光区(0.75 -2.5μm ),中红外光区(2.5- 25μm ),远红外光区(25-1000μm )。 1.1 近红外光区(0.75- 2.5μm ) 近红外光区的吸收带主要是由低能电子跃迁、含氢原子团(如O—H、N—H、C—H)伸缩振动的倍频吸收等产生的。该区的光谱可用来研究稀土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并适用于水、醇、某些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含氢原子团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1.2 中红外光区( 2.5-25μm )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的基频吸收带出现在该光区。由于基频振动是红外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振动,所以该区最适于进行红外光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由于中红外光谱仪最为成熟、简单,而且目前已积累了该区大量的数

据资料,因此它是应用极为广泛的光谱区。通常,中红外光谱法又简称为红外光谱法。 1.3 远红外光区(25-1000μm ) 该区的吸收带主要是由气体分子中的纯转动跃迁振动-转动跃迁、液体和固体中重原子的伸缩振动、某些变角振动、骨架振动以及晶体中的晶格振动所引起的。由于低频骨架振动能很灵敏地反映出结构变化,所以对异构体的研究特别方便。此外,还能用于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络合物)、氢键、吸附现象的研究。但由于该光区能量弱,除非其它波长区间内没有合适的分析谱带,一般不在此范围内进行分析。 曲线或T-λ红外吸收光谱一般用T-1(单位为μm ),或波数(单位为cm-1)。λ波数曲线表示。纵坐标为百分透射比T%,因而吸收峰向下,向上则为谷;横坐标是波长 中红外区的波数范围是4000-400 cm-1 。 二、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不饱和有机物,特别是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而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在拉曼光谱中出现)。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如Ne、He、O2、H2等之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区均有吸收。除光学异构体,某些高分子量的高聚物以及在分子量上只有微小差异的化合物外,凡是具有结构不同的两个化合物,一定不会有相同的红外光谱。通常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可以用来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而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与分子组成或化学基团的含量有关,可用以进行定量分析和纯度鉴定。由于红外光谱分析特征性强,气体、液体、固体样品都可测定,并具有用量少,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的特点。因此,红外光

(完整版)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试验检测人员及管理办法 (4) 四、主要试验检测方法 (7) 五、试验检测计划 .............................................................................. 18-26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二标段)试验检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 2、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3、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86-2008) 《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技术规范》(GB/T50224-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 二、工程概况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位于九龙坡区,所涉及的工程内容包含高架主线里程K9+840-K10+275.053段、主线里程K9+840-K10+275.053段两侧的C、D、E、F四条辅道线、高架主线桥里程K9+854-K10+051段之下的四层车库、1座挡墙、1座涵洞及1个含五个出口的地通道。 1、车库工程 车库部分工程在直港大道北侧与一标段主线终点之间,设计里程为K9+852.811~K10+045.591,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南北向长约200m,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