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备成本核算制度

机械设备成本核算制度

机械设备成本核算制度
机械设备成本核算制度

机械设备成本核算制度

一、总则1、为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结合本公司组织形式,管理工作现状,特制定本制度。2、在集团公司总裁领导下,由主管副总裁组织开展成本管理、实施成本管理责任制,全面进行成本控制。各所属公司总经理负责落实本单位成本管理责任制。3、各公司应遵循效益优先原则,费用开支事前必须进行效益评价,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的规定。各公司财务部门对成本管理行使监督和控制职责。产品成本考核情况做为计算效益工资、年度评价指标。各公司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抓好、做细、落实到实处。4、各公司进行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1)开展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2)制定成本计划,实施成本控制。(3)组织成本核算,反映经营成果。(4)考核成本水平,落实责任成本。(5)分析成本升降原因,制定节支措施。二、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公司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在此模式下,各级机关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职责如下:1、各公司经理(含车间)(1)组织领导本单位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工作,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成本指标。(2)制定本单位成本管理制度、目标、成本指标、增产节支降耗措施和成本控制制度。(3)做好本单位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尤其是设备运行、工时消耗、物料消耗记录和各种定额标准以及计量工作。为准确核算成本、制定节支降耗措施提供资料。(4)分解成本指标、制定工段目标成本、落实车间、班组经济责任制。建立本单位成本核算体

系。(5)督促本单位机关人

员按规定时间、内容编报各种统计核算、消耗报表资料,反馈经济信息。2、各公司主管财务的副经理(1)协助经理组织领导本单位成本管理工作,组织编制执行成本计划,控制成本支出,开展成本分析。(2)定期检查本单位各职能部门、内部核算单位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落实成本核算、经济责任制。(3)参与本单位的经济事务、成本管理、控制措施的决策和分析。(4)协调本单位各职能、独立核算单位在成本管理、成本核算工作方面的关系,促进制度落实。3、总工程师(1)协助经理制定、完善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原始记录、计量、定额、管理制度,确保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2)负责本单位消耗定额的制定和考核。以及各工段班组目标成本核定,节支降耗措施计划编报与实施。(3)负责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落实增产节支降耗。4、总经济师(1)协助经理在定货审核、经营管理的决策中筛选最优方案,争取在相同条件环境下取得最大效益、最佳效果。(2)负责组织制定经济责任制、领导责任制考核工作。5、各职能部门(1)财会部①制定成本管理制度;②参与制定成本计划、目标成本标准和定额、储备定额、工料消耗定额;③参与制定目标成本;④汇总、编制财会计划,分解成本、费用指标;⑤检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⑥组织成本核算,指导内部基层单位的成本管理和核算工作;⑦进行成本核算、汇总工段、车间核算报表;⑧进行成本控制,负责成本分析;⑨编报成本报表。(2)生产计划部①组织编制、落实生

产计划、目标成本考核制度;②科学调度、控制生产环节工、料、费附加成本,考评能源利用效率;③审核生产车间停机中修、大修计划,核定工、料、费定额,考核中修、大修计划执行情况,编报考核报表;④定期检查生产车间原始记录、计量、定额等基础工作制度执行情况,处理存在问题,促进车间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⑤针对生产车间、辅助车间设备、设施现状、制定技改节能降耗目标、计划;⑥ 定期检查生产系统统计工作,目标成本完成情况,反馈信息,提交工作建议。(3)技术质检部①组织制定、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应用先进工艺与科学的技术组织措施方案;②跟踪本单位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信息,向领导提交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建议;③提供产品质量数据,编报产品检验报告。(4)劳资企管、行政后勤①加强劳动力管理,改善优化劳动组织,控制非生产和计划外用工;②制定劳动定额,核定效益工资指标和效益工资管理办法,考核生产部门目标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执行结果,审核效益工资计算,监督效益工资使用、发放情况;③编报劳资报表,提供劳力、劳资信息和后勤服务;④制定行政后勤开支管理制度,控制后勤开支。(5)供应、仓储部①编制和落实材料、工具、配件等采购供应计划,执行公司采购、仓库管理制度和规定,科学合理地组织供应储备工作,确保所供物资质优价廉;②严肃材料管理,认真执行仓储和消耗定额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入库出库仓储环节手续,保证内部物流有序运转;③控制采购、仓库费用;④按月编报内赊外欠报告、仓库出、入存报表,按财会和经济责任制管理要求传送出库单等核算资

料;⑤按季对帐、建立对账台账(记录)、低值易耗品台账、办公用品台账、车间备品库定额库存检查记录和车间消耗定额执行记录。第二个:1.财务部受总经理和财

务总监的直接领导,是生产成本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是: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全面负责本公司的生产成本管理工作。2.根据全面预算管理与定额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确立生产管理部门、装配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为生产成本的专业管理部门。3.生产成本管理分工3.1 财务部3.1.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成本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条例与制度。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管理要求,编制年度生产成本预算。3.1.2 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目标成本计划,测算公司目标成本控制指标。

3.1.3 按照公司的机构设置,对各费用项目进行分解承包。对各费用承包部门及责任人进行考核。3.1.4参与专业生产成本有关各项费用、消耗定额的制订与完善。3.1.5 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条例与制度,及时制订、修订与完善生产成本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3.1.6 负责生产成本的综合分析,找出生产成本的升降原因,提出降低成本的建议与措施。3.1.7 负责生产基地的成本核算和管理。3.2 生产管理部门3.2.1 根据公司的要求和安排,编制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3.2.2 负责月度各车间、半成品库的盘点工作。3.2.3 统计报送有关经济技术指标:(1)每月生产月报表;(2)每月盘存资料;(3)月度生产计划;(4)生产月

度综合统计分析;(5)试模计划等3.2.4 负责检修计划的编制与

实施,向财务部提交检修用工与检修费用情况。3.2.5 配合财务部门、原料仓库进行日常消耗材料的管理,各车间、各工序根据日产及材料消耗定额实行定额资金管理和限额领料制度。3.2.6 负责生产

基地的节能管理工作。3.3 人力资源部门

3.3.1负责各部门、各车间每月实际用工及工资费用的管理。3.3.2负

责全司各部门的工时定额测算、计件单价测算。3.3.3 负责劳动保护费用的管理。3.3.4 负责劳动保险金、教育经费、福利费等方面费用的管理。3.4 物资供应部门3.4.1 负责各种消耗材料的采购。

3.4.2 负责组织内部材料计划价格的制定与调整。4.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4.1 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程序各有关部门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向财务部提供下一年度及每月的成本预算资料,财务部于每年十二月份编制下一年度成本预算,经总经理审查后,于十二月底上报董事长,经批准后贯彻执行。4.2 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分工财务部负责组织全公司生产成本预算的编制。与生产成本有关的各专业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制定、分管专业和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4.3 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要求财务部根据公司预算管理要求,结合上年度的成本实际完成情况,以及公司下达的年度定额成本计划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本年度生产成本预算。4.4 生产预算的调整造成的生产计划的调整而影响生产技术指标的变动,因集团公司因素而引起的成本增减,财务部按有关程序申请调整预算。月度生产计划、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调整文

件或资料,专业管理部门应及时提交财务部。5.生产成本的控制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建立定额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归口分级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进行生产费用的测算和事后生产费用指标的分解与下达。进行生产成本预算的调整。(全面预算在生产计划下达后,财务部结合采购计划、材料价格、工资预算、销售计划、水、电、汽消耗等另行编制)6.生产成本预算的考核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建立定额成本管理的监督体系。确立总经理为目标成本管理的第一负责人。确立由生产部长、财务部长、以及与生产成本管理相关的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目标成本监督小组。各专业部门按照目标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所管理的费用项目要进行事前控制,确保目标的实现。财务部按照成本习性,对生产基地目标成本管理工作负有业务指导与监督义务。对于出现的一般问题,财务部部长直接解决,解决无效时报总经理解决。7.生产成本核算产品核算对象是等。核算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为准。核算方法以《股份制会计制度》为准。成本核算报告以财务报表形式编制,报表分月报、季报、年报三种。8.生产成本分析生产成本分析,由财务部组织专业管理部门进行,按分工开展各项工作。成本分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即将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事前事中与事后分析、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事后的生产分析是向总经理进行书面报告的最主要的形式,财务部的成本分析报告应于月度8 日、季度8 日、年度10日内完成。各专业管理部门分管指标的分析分别于月度30 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交财务部。月度主要分析生产成本

与经济技术指标的偏差,季度主要进行专题分析,半年或年度分析主要进行成本综合分析,既要与上年同期比,又要与年度目标成本计划比。分析的目的是:揭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充分暴露矛盾,制定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按月、季、年召开成本分析会议,就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做出相应决议,定人、定事、定日期,并指定有关部门会后检查与总结,成本分析会议可结合经济活动分析会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