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彭州天价乌木案评析

彭州天价乌木案评析

彭州天价乌木案评析
彭州天价乌木案评析

对彭州乌木案的反思

潘璠

摘要:彭州乌木案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学者认为有政府有与民争利之嫌,然而,作为一名学法律的学生需要从专业上来看待这个问题。政府引用法规合不合理,村民占有乌木是否有法可依,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入手的,第一主要是对乌木定性的问题;第二,通过我们国家现有法律来判断乌木到底属于谁说有;第三,对乌木案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乌木案无主物埋藏物占有

四川彭州市通济镇农民吴高亮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发现了几根乌木,估计市价在几百万元左右。其花费了7万多元进行勘验、开挖,但在挖掘过程中,镇政府强行接管了挖掘和运输工作,称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乌木应当属于国家所有,然而吴高亮认为在自家承包地挖掘的乌木应当对其具有所有权。由此引发纠纷,根据我对本案的了解,提出对本案的看法。

一、对本案进行法律上的评析

(一)对乌木属于“什么物”

对于本案应当明确争议焦点,政府一方的理由在于《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受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吴高亮一方的理由是其在自己承包地里发现的乌木理应他具有所有权,根据先占理论。虽然我国《物权法》没有规定先占,但是在实践中不能否认先占的存在,例如,甲以所有的意思对抛弃物的占有且不违法,应当承认甲原始取得对抛弃物的所有权。对此,首先要弄清楚乌木到底是埋藏物还是无主物。

所谓埋藏物,通常是指埋藏于地下,而所有权人不明的动产。①埋藏是指将物埋藏于他人土地之中,无论是人为埋藏还是自然埋藏,都应当算埋藏物。例如,在自家的地里发现的明代瓷器,属于埋藏物。所谓无主物,是指不属于任何人,也未被任何人占有的物。例如,河边的石头、被人丢弃的电脑等。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埋藏物和无主物没有很大的区分,但实际则不然,埋藏物是所有权人不明之物,只是不能证明其所有权人是谁,而无主物是不属于任何人之物,没有一个①参见陈华斌:《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62页。

先存的所有权。所以,对无主物可以先占取得所有权,对于埋藏物则不能。例如,埋藏在地下的金币,只能被认为是无主物。因为金币是属于人所有之物,无论是何种原因埋在地下,都能够证明对其曾经有所有权;例如,在海边散步,在一个贝壳里发现一颗珍珠,这个只能是无主物。本案中,埋在地里的乌木,属于自然形成,并不存在一个曾经的所有权,因此并不属于埋藏物,而是无主物。

乌木是否属于其他法律所保护的“物”的范围内?我认为主要涉及以下法律:1.《文物保护法》、《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矿产资源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本案中的乌木不属于其保护范围;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规定,古生物化石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动物和植物的实体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化石需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而乌木的形成时间较晚,不属于古植物化石。根据《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是可供人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能源。可见,乌木不受其保护。所以,“乌木”在民法规定的物内。

(二)结合案例分析

本案中,政府一方认为根据《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规定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通过以上对乌木的性质确定,乌木不属于埋藏物,所以,政府一方适用法条错误。吴高亮一方认为在自家承包地发现的乌木,理应归自己所有,这里的乌木确实属于无主物,吴高亮通过现在确实取得其所有权。但是目前我国《物权法》并没有规定先占制度,由于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应当由法律规定,不得由当事人基于自由意志而协商协商和创设确定,所以,其先占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但根据我国《物权法》第58条第1款规定:“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草原、荒地、滩涂。”吴某的对土地具有承包经营权。问题在于,属于土地掩埋之物是属于土地所有者还是属于承包经营者呢?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承包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而在订立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时,已经规定了土地的用途,即承包人需按照伙同占有、使用土地来进行生产,创造经济价值来获取收益。然而,本案中的乌木,是由于自然原因形成于土地内的物,不应当被认为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创造的范围内,其类似于天然孳息,应当属于土地

所有权人所有,由于没有对无主物占有的法律规定,所有我认为本案中的乌木,应当推定属于集体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委会代替行使其权利。

二、对本案的反思

(一)是否有确立先占制度的必要性

所谓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而占有某项无主的动产,并依法取得所有权。②关于先占主要有两种学说,第一是否定说。其认为,物权法不应当承认先占原则,主要理由是允许先占,将鼓励一些人对环境造成破坏,导致资源浪费。第二是肯定说,其认为现代社会中确实仍然存在一些财产在法律上没有归属,例如抛弃物、未被国家保护的资源等等,为了维持财产秩序的良好发展,需要规定先占制度。先占作为取得所有权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承认,而我国采取的否定说,主要考虑是先占制度的确立,将会生态环境遭受破换,例如,未被列入国家产权的一些动植物,将会被人们积极开采等。但是先占制度确实建立的必要,确立先占制度有利于明晰产权,保证良好的财产秩序。例如,对于抛弃物占有的效力确定,有利于明确所有权,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家应当确立有限先占制度,对先占制度的方式和范围进行法律规制,达到既可以保证财产制度的稳定,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二)关于所有权的思考

所有权是指物之所有人,在不违反法律或者第三人的权利范围内,能够自由处分其物,并排除他人对物的一切干涉的权利。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只有国家或集体所有。然而,土地所有权内容的范围是什么呢?是否包括地面附着物以及地下形成的一切有价值的物呢?例如,在土地上的一花一木和土地内部形成的宝石是否都是土地所有人所有?根据《物权法》第39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所有权具有占有权能(指民事主体对财产的实际控制)、使用权能(指对财产进行有效利用)、收益权能(利用财产并从其中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处分权能(所有人对财产进行消费和转让的权利)。所有权是绝对权、对世权要求他们不能对其权利行使进行干涉,但是在任何国家的法律中,所有权都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权利。过分强调所有权的无限制性,将会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所以必须对所有权进行限制。

②参见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8页。

对土地所有权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土地所有权的客体范围和效力进行限制。例如,《德国民法典》第905条规定:“土地所有人的权利扩及于地面上的空间和地面下的地层,但所有人不得禁止在其对排除干涉不具有利益的高度或深度范围内进行的干涉。”这样规定的目的是在于防止无限制的所有权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第二,相邻关系的限制。法律规定土地所有人应对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和使用人在行使权利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便利,并要求其容忍来自他人的轻微的妨害。要求对于正常的生活妨害,相邻各方当事人都必须加以忍受。第三,对所有权行使的方式的限制。要求其合法行使且不损害第三人的利益。第四,所有权负担的限制。即在所有权上设定他物权,所有人不得随意解除或变更。

本案中,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但是必须对其限制,并不应当包括在土地之中的一切物,乌木在土地之中天然形成,虽然依赖于土地的环境,但是并不是土地的附属物,其应当作为独立的物,所以,土地所有权人并不对于乌木享有所有权。如前所述,乌木在地下天然形成,属于无主物,但是我国《物权法》并没有规定先占制度,所以,把乌木推定为土地所有权人所有是万全之策。

乌木是什么,乌木图片,乌木的用途,乌木有什么用,乌木价格

乌木知识 一、新闻追踪 2012年2月,四川彭州市通济镇麻柳村17组村民吴高亮在家门口的河道边发现一批乌木,俗称“金丝楠木”,属乌木中最贵的,四川有俗语:“家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这批乌木,有人曾出价千万元。吴高亮大喜,马上雇人挖掘。但通济镇政府认为乌木属国家所有,把乌木挖出并运走。对于乌木归属,法律并无明确规定。通济镇政府依据的是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而吴高亮的态度是,要么乌木所有权归自己,按规定上缴个人所得税、接受私挖滥采罚款;要么乌木属国家所有,政府按照乌木估价的20%,给予400万元奖励。7月3日,彭州市国资办召集文管、林业、司法、水务、国土等部门,正式答复:乌木归国家,奖发现者7万元。而对于这批乌木的归属,法律并无明确规定。 吴高亮表示对此不满。他认为,《物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国家所有。”他认为,法律没有规定的国家动植物资源,就不属于国家所有。7月8日上午10时许,吴高亮徘徊在通济镇客运站外,望着这个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乌木仍不得释怀:自己首先发现的乌木被宣布归国有,而且7万元奖励也远不是他自己所想。他坚定地告诉记者:他要起诉通济镇政府“滥用职权”。至今,双方依旧僵持着。 二、乌木是什么 乌木(阴沉木,此乌木与红木国标中的“乌木”是两个概念)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它是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

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1、乌木怎样形成的 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并非是非洲大陆地面上活的黑色木料。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2、乌木的分布 乌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经多位乌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四川境内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炭14测定,其乌木年龄为3200土50年。 随着大型基建项目的开发,以及各种大型吊装挖掘设备的出现,近年阴沉木在两广地区(广西、广东)陆续被大规模发现,一般多为铁力木阴沉木,质量上乘;其价格也必将随着发掘量的增加以及乌木(阴沉木)知识的普及而会下降到理性的水平。 3、乌木的种类

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

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 征对目前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彭州天价乌木案,各方媒体与广大民众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情,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桩普通的关于民事案件的法律纠纷,更是一次民法上的公权力与私权利的激烈对撞。也正是由于乌木这个这个特殊的物体的归属问题在民法上没有确切的法律规定,法律界各方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争论激烈,很多学者、教授及民法界权威人士纷纷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当事人吴高亮认为,《物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国家所有。”他认为,法律没有规定的国家动植物资源,就不属于国家所有。 当事人另一方彭州市政府则争锋相对,认为乌木属于国家所有,主张乌木国有的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即“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对此,前不久著名民法学家、物权法核心起草人梁慧星教授称,政府引用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吴高亮引用先占原则,都是不恰当的。他解释,埋藏物、隐藏物的前提必须是人为埋藏、隐藏,但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孳”是繁殖的意思。该乌木既不属于化石、矿产,也不属于文物。另外,村民在河道中发现乌木,河道属于国家所有,乌木就应由河道所有权人国家取得。同时“先占制度”未写进物权法,且“先占”的前提必须是“无主物”。而该事件中,“乌木有主”。 对此,曾经参与物权法起草工作的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尹飞表示,“这肯定不是孳息”。天然孳息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与原物分离前,是原物的一部分,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而乌木在地下沉睡千年,“认定为这块承包地上的天然孳息说不过去”。 翟勇认为,我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不论在哪里发现,都不承认归个人所有。”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教授建议完善法律,明确规定乌木是属于国家还是属于个人,或者采取征收的办法强制买卖,“最终要靠法律去规范”。此外,姜明安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报告

教育法律法规十大案例分析 1.学生课间玩耍受伤学校是否有责任 某日下午,某小学课间,学生某(10 岁)在操场玩耍,被正在追逐打闹的学生某(9 岁)、王某(8 岁)摔倒在 地,并被压在身下,造成阴茎包皮挫裂伤。某受伤后,学校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同时通知了三名学生的家长。在 医院,某做了包皮环切手术,但未住院治疗,并于 10 天后到校继续上课。其医药费、交通费等已由某、王某的监护人 支付。经法医鉴定,该包皮手术属正常手术,不会对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属于轻伤。其后,某的家长作为代理人, 以某因伤害造成生殖器畸形,可能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为由,以另两个学生及该学校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三方赔 偿他们误工减少的收入及精神损伤费 10 万元。 运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案例。 分析:这是一起侵权引起的教育法律案件。 从主体上看,涉及某、王某、某(及其他们的监护人)和学校。 从客体上看,侵犯的是一种人身利益,具体来说是某的生命健康权。 从容(权利义务关系)上看,首先,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 12 条第二款的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该案例中,某、王某、某的家长对其负有监护责任;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造成他人损伤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教育法》第 49 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这就是说,父母对在校期间的未成年子女,仍负有法定的监护责任和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义务。据此,学生某、王某的家长应当对其孩子实施的伤害行 为承担赔偿责任。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60 条的 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 适当给予赔偿。这里所说的过错,不仅指一般的故意,也包括疏于管理防、消极不作为等情形。依本案所述,两个小学 生在做游戏造成伤害,说明学校管理不力。显然,学校在这起伤害事件中是有一定过错的,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所以,学校也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2.请依法分析教师某和学校的行为。 某小学教师某因对学校乱收费不满,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该校领导一气之下,取消了某的教师 资格,并且说他是精神病,不安排教学任务给某,并强行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 分析:作为教师,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某不仅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而且有监督学校管理活 动的权利。案例中某因其正当行动遭到学校报复,被非法剥夺了教育教学权,学校的行为构成了对教师某教育教学权 额监督权的侵害。某可依据《教师法》第 39 条的规定,向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30 日作出处理。 3.教师能否将学生撵出教室 因为不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等原因把学生撵出教室、停他们课的事在中小学里时有发生,许多教师对这种做法似乎 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下面就是发生在某市重点中学里的一件事。 一天,上课铃响过后,邵校长和往常一样,在教学大楼巡视,当他走到一楼时,看见一个初一的男同学低着头、默 不作声地站在教室门口。“不去上课,怎么站在外边?”,“不,是老师让我出来的。”“为什么?”“因为我没完成作业。”邵校长把这个学生带到教导处,先是对其不完成作业的行为进行了批评,随后又让他补上未完成的作业。 下课了,老师来见邵校长,谈起没让学生进教室上课这件事,邵校长说:“不准随便停学生的课,这是学校的规章 制度,你怎么忘了?”老师笑了:“校长,你讲得很对,我也知道不该这么做,但个别学生上课爱讲话,不按时完成作 业,如果不吓唬一下不行,所以我就在班上宣布了这条纪律,谁违反了谁出去,再说……”“再说什么?”,“这个学生是我亲戚的孩子,一来可用他教育其他学生,二来落下的功课我可以给他补上。”校长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你这种做法,

法律案例分析范文

法律案例分析范文 购买的二手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案情简介】 双方协商不成,为此刘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履行《房地产买卖合同》。 【裁判结果】 【律师评析】 所谓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共同共有财产关系一般发生在互有特殊身份关系 的当事人之间,较为典型的是基于夫妻关系而发生的夫妻共同财产 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有等共同共有财产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部分共同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擅自处分共有房屋的,要看事后该处分行为是否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的追认。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追认的,该处分行为合法有效。没有获得追认 而擅自处分共有房产的,合同无效。 目前法律实务中存在着如下几种共有形式: 1、家庭共有:夫妻是一种人身关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另有约定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夫妻共同共有:家庭成员相互之间,也是人身关系,是一定 范围内的亲属关系。不能把亲属关系都当成家庭关系。如张某与其妻、子一同居住,其父、母单独居住。张某的家庭成员就只有3个人,而不是5个人。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基于农村共同生产生活而产生几代同堂的现象, 其共同居住人对家庭财产是共同共有。

3、尚未分割遗产形式的共同共有:共同继承的财产,在继承开始以后,遗产分割之前,数人(相互之间是亲属,是同一顺序继承人)对遗产享有共有权的财产。一般认为,这种共有是共同共有。 1、如果是房产证上的产权人是多个人的,一定要核实每个人的身份,并由每个人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除非有公证的委托书, 否则不同意代签字。 2、如果房产所有人是在婚状态,且房产证上产权证为一个人名字的,也需要其配偶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或者由其配偶出具房 屋并非夫妻共同共有财产的声明。 3、如房产所有人系单身,且房产证上产权人为一个人名字的,需要该所有人到民政局开具单身证明。 4、为防止出卖人故意隐瞒其他共有人,买受人可以让出卖人出具一份无其他共有人的承诺,并明确约定违反承诺的违约责任。 【法条链接】 1、《合同法》(1999年) 第五十一条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89.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 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 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 第十七条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最终归属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最终归属 来源:檀颂新中式家具网作者:红色经典发布时间:2013-04-08 09:38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归属之争 2012年2月,四川彭州农民吴高亮发现了一批天价乌木,并且私自进行了挖掘。当地政府得知后控制了现场,并挖出一根长34米,重约60吨的天价乌木,市场价值超过1500万。政府当场将天价乌木拉走,引起吴高亮及当地人的不满。一怒之下,将政府诉讼法律,导致了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最终归属之争。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图片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最终归属——乌木发现地之争 针对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最终归属问题。成都中院开庭审理,政府及吴高亮双方均拿出证据。针对这次天价乌木案的最终归属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从天价乌木的发现地着手,究竟这批天价乌木是在吴高亮承包地里发现的还是在河道里发现?如果天价乌木是在河道里发现的,那么,天价乌木的最终归属应该是国家。如果天价乌木是在吴高亮承包地里发现,天价乌木的最终归属就相当麻烦,因为相关问题在国家法律方面还属于法律空白。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最终归属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最终归属——协商始末 四川场彭州天价乌木案最终归属之争并非一开始就诉讼法律,中间也经历了不断的纠缠与协调,但最终未达成一致,今天我们就一起还原整个协商的细节始末。 1、发现乌木。2012年春节,四川彭州天价乌木被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里发现。此时吴高亮对于发现天价乌木之事未动声色; 2、验证乌木价值。2012年2月,吴高亮私自掏钱请了当地一位民间专家验证天价乌木,后为了进一步确认,又请来了北京的探测公司,经过专家预估,吴高亮发现的天价乌木是楠木形成的,乌木价值数百万。 3、挖掘乌木。吴高亮开始挖掘天价乌木已经是一个月后。农民吴高亮自我理解“家门口”的东西应该就属于自己的,自己在自家门口挖点东西也应该是理所当然、毫无非议的。于是,2月8号,吴高亮私下雇了一台挖掘机,历经5个多小时,天价乌木仅挖了2/3。 4、惊动当地村民。乌木一挖出来,有一奇香,据吴高亮回忆,当时站在自家地里都能闻到。此时一夜暴富的工程已经弄得人尽皆知。但是未引起吴高亮的特别在意。 5、合伙挖掘。当天价乌木弄得人尽皆知的时候,吴高亮并没有引起重视。当时就有人表示要与他合伙挖掘天价乌木,但被吴高亮当场拒绝了。至今吴高亮仍然很后悔这个决定。 6、被人举报。就在吴高亮拒绝合伙挖掘天价乌木的当天晚上,关于吴高亮发现天价乌木并私自挖掘的事情就被人举报到了镇派出所,当天晚上,有两名警察过来找到吴高亮,吴高亮被迫停止挖掘。 7、政府派警力保护。据市政府回忆,当天是接到群众的举报,说有人私采滥挖。可是当时政府面对挖到一半的天价乌木,也犯难了,不知道这天价乌木究竟算不算矿产资源。所以,当时只是派警力进行保护。 8、政府威胁。后面一段时间政府不断派人对吴高亮进行游说,先是不断地威胁,认定吴高亮私采滥挖,如果吴高亮现在放弃天价乌木,就不追究其私采滥挖的责任。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二审 发现人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二审发现人:至少要给我200万2013年05月11日03:08 来源:天府早报 分享到:更多 887人参与0条主评论14条评论0条总评论 省高院昨日二审开庭,上诉人提交三件新证据 原标题:“彭州天价乌木案”追踪乌木归属之争又有新证据 昨日上午9时,“彭州乌木案”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吴高亮在大姐和三姐的陪同下来到省高院,而另一原告吴高惠并未到场。 庭审中,吴高亮出示3项新证据举证乌木出土位置为(二姐吴高惠的)承包地范围。经过1个多小时的庭审,省高院决定择日宣判。 争议 两点申诉希望民事请求和行政行为一并审理 2012年春节期间,吴高亮在通济镇麻柳河17组河段发现乌木。通济镇政府得知此事后,将发掘出的乌木拉离出土位置,并随即宣布乌木归国家。今年1月16日,成都中院对乌木案做出裁定,驳回吴高亮的第二项关于确认孳息于二原告承包地并由原告发现发掘的7件乌木为原告所有的起诉和吴高惠的全部起诉。然而一审判决对乌木的发现、发掘者及发掘地点是否决定乌木归属,并未作出判定。 此次省高院庭审中,上诉人吴高亮对此提出两点申诉:通济镇政府将发掘出的乌木拉离出土位置是否合法?乌木的归属到底是谁,国家还是个人?吴高亮代理律师张敏解释:“通济镇政府将发掘出的乌木拉离出土位置属于一次行政行为,而乌木归属又属于民事请求。”关于本案能否对乌木所有权一并审理的问题,张敏表示:“由于此次行政行为和民事请求关系密切,希望能一并审理。” 提交新证举证乌木出土位置为承包地范围 庭审期间,上诉人吴高亮提交新证据举证乌木出土位置为(二姐吴高惠的)承包地范围。 首先,吴高亮代理律师张敏表示:“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勘验的所谓吴高惠的承包地被证实是他人的宅基地。”而此前,通济镇政府一审出示的证据拍摄时间是在修建房屋后。吴高亮拿出了周玉福和岳崇斌2008年的“彭州市住房建设申请表”,证明所谓吴高惠的承包地,通济镇政府已批准他人建房。针对这个新证据,被上诉人代理律师董镇武认为,上诉人提供的关于周玉福的证据与本案无关。 其次,吴高亮、吴高惠多次向彭州市政府、农业局和通济镇申请确定吴高惠承包地位置。“以

幼儿园教育常见法律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幼儿园常见法律问题案例分析 儿童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由于其年龄小、心智未熟、认知辨控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儿童权利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格外的保护,我国也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儿童权利。尽管如此,我国儿童权益保护面临着严峻形式,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流浪儿童问题、残疾儿童问题以及虐童事件,暴露出维护儿童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的脆弱一面,人们对行政主管部门松散监管的谴责、对师德师风的怀疑,及对侵害儿童行为受惩过轻的质疑,都引人深思,值得考究。 案例1 幼儿园张贴体检结果,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 案情:某幼儿园,把班里每个孩子的体检结果公布在教室门口,上面除了身高、体重等项目外,还包括是否患有鸡胸、包茎等孩子的隐私内容。幼儿园是否侵犯幼儿隐私的行为。 1、问: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心理,任何人都不应该任意限制他们,也不应该举着各种美丽的幌子去任意揭露他们的隐私。事实证明,那样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那么从法律上来说,孩子的隐私权保护是否有法律依据? 律师答疑:公民的健康状况是绝对隐私,隐私权作为人身权之一,是与生俱来的,并不会因为年龄小而打折扣,而侵权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儿童同样有隐私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

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同时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6条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健康状况是每个人的生理隐私,而且属于绝对隐私,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这种隐私权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2、问:本案中怎么保护儿童隐私权? 律师解答:幼儿园应当为侵犯幼儿隐私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建议家长立即要求幼儿园撤掉相关的体检结果,同时消除影响,若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还可以法定代理人身份代表孩子就此起诉幼儿园的侵权行为。同时,作为父母,还应多与孩子沟通,开导,尽量减少孩子因为隐私被公开而造成的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案例2 幼儿著作权纠纷 案情:某幼儿园幼儿李某很有绘画天赋,他的画多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有家出版社计划出版《儿童优秀美术作品选》,经该幼儿园老师的推荐,李某署名。但出版印刷时,作品只有“xx幼儿园供稿字样”。李某家长知道后,就找到出版社索要样书、稿酬及作者证明。出版社答复说,样书可以给,作者证明可以开,但选登李某的画得到了幼儿园的同意,稿酬已统一支付给了幼儿园。幼儿园则认为李某的画作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又被推荐出版,对李某来说是一种荣耀,家长不应再

常用法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物质背景下的情与法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班级 手机号码 x年x月

故事背景 该事件中的女主人公叫吕盼盼,是南京某医院的护士,男主人公叫做俞坤良,是南京远洋运输公司的海员。他们中专毕业后相恋了。吕盼盼告知了自己父母他们的恋情,但是父亲坚决不同意,但后来在男方的努力之下,双方父母最终同意,并领取了结婚证。 2010年11月9日,二副俞坤良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在日本的冲绳附近的海域沉船,搜救无果,从此便下落不明。后来吕盼盼在焦急的等待中也没能等到一丝曙光,于是便选择了去追寻俞坤良,选择了自杀,后因发现及时,又经过医院及时抢救活了过来。在2010年12月1日,吕盼盼与公公婆婆与丈夫所在公司进行协商后达成协议,赔偿五十七万余元,如果将来俞坤良奇迹生还,应如数退还该款。 后来,吕盼盼又回到了自己与俞坤良的新房里,有自己的父母和公婆前后看护与照顾。她表现得一切很正常。但是白天的一切只是表象,每到晚上,她就开始在电子日志中诉说着一切。就这样,在俞坤良离开的一个月晚上,也就是2010年12月9日,她从十四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陪着丈夫而去。幸福的一家也因儿女的相继去世而悲痛欲绝,可是在女儿去世后的第三天这对亲家就反目成仇,因遗产分配问题打起了官司。 案例介绍 吕盼盼的妈妈一想到女儿的死,以及在女儿安葬问题上与亲家发生的一些不愉快,就十分生气,并且认为应该从俞坤良的57万元赔偿款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女儿的死亡赔偿。于是便咨询了律师,一纸诉状将亲家告上了法庭。但是俞坤良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失踪,不是死亡,因此没有理由分给他们。况且在儿媳的遗嘱中提到将她自己的17.3万元留给自己的父母,房产归自己的公婆。但是由于遗嘱格式不正确,法院认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吕盼盼的父母坚持认为那17.3万元是女儿的赠与,与赔款毫不相干,要求获得赔款的三分之一,共计19万多。双方父母争执不下,互不妥协。两次庭审,双方情绪激烈,加上本案特殊,南京市六合区法院程桥法庭的法官为避免因诉讼给双方再次造成伤害,决定通过调节来达成此案。 协议结果

乌木案资料、观点整理

乌木埋藏 财产权 财产权的法律意义应当在于保护公民财产不受侵犯,即使是政府也无权对公民的合法财产进行干涉。 在第一段话中很好地体现了英国政府对公民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而在第二段话中,中国政府的行为则有许多不当之处。 即便乌木应当属国家所有,但地方政府的强制挖掘行为 损害了吴高亮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即使吴高亮无权拒绝挖掘行为,地方政府也应对吴高亮的损失予以补偿。 彭州天价乌木案,看似是一个小官司,其实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物 权法的深层矛盾。在我国,“无主物归国家所有”这是惯例,而在许多国 家和地区民法都规定了“先占为主”的制度,由于和这种国际惯例相冲 突,所以我国的物权法在制定的时候,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因此,在 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下,只要是“无主物”,往往容易陷入是国有还是民 有的纠纷。事实上,目前大量的民间挖掘、类似买卖乌木的行为已成经 济活动的常态,如果都按照惯例将“无主物”统归国有,政府往往会陷入 “抓小放大”、“与民争利”的质疑当中。 四、对于完善我国发现埋藏物规定的建议 结合乌木案,我国采取的国家取得所有权主义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缺陷:(1)立法者把埋藏物和遗失物的界限模糊化,使立法出 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这也是无法妥当处理乌木案争议的原因之 一;(2)吴高亮和一些群众的不满情绪主要源于对国家立法主义 的不认同,也即凡是法律规定不归个人所有的物品均属国家所有 的立法规则容易导致不稳定的社会状况。过度扩大国家的利益 范围,导致了《物权法》立法的价值缺失,也容易让群众产生对政 府的不信任感:(3)《物权法》将无主物和所有人不明财产规定为 “归国家所有”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上也是不现实的。此外,由于 我国《物权法》没有确立先占制度,造成了此类纠纷处理时的种种 困境。先占制度作为原始取得财产的方式,是动产所有权取得体 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立法者综合国情考虑,优先对国家利 益、集体利益进行保护,但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未来立法必须对 先占制度有所体现。 , 我国当下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产权清晰的所有权环境。在这 个环境当中,人们能够确切地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那种渴盼已 久的安全感。因此,为了使各个权利人的利益相对均等,根据公 平原则,在发现埋藏物的问题上我国立法可以参考西方的所有人 有限取得所有权主义。 三、埋藏物所有权归属立法比较

民法专家激辩天价乌木归国家还是归发现者

民法专家激辩天价乌木归国家还是归发现者 https://www.doczj.com/doc/fd14714932.html, 2012年07月07日10:14 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徐霄桐本报记者李丽 2012年春节,四川彭州农民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中发现了据称价值超过1200万元的乌木,但7月3日,彭州市国有资产办公室正式宣布,乌木归国家,只奖励发现者7万元。 吴高亮表示对此不满。他认为,《物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国家所有。”他认为,法律没有规定的国家动植物资源,就不属于国家所有。 彭州市政府主张乌木国有的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即“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那么,乌木的所有权到底归谁?民法界的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并不一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柳经纬表示,政府引用法条有误。“在民法的通常理解上,埋藏和隐藏都是要人为的,不是人为的不能被认为是埋藏物或隐藏物。” 但是,中国著名民法学家、物权法核心起草人梁慧星教授认为,此事适用于《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村民在河道中发现乌木,河道属于国家所有,乌木就应由河道所有权人国家取得。 对此,柳经纬持不同态度:“讨论孳息就必须要有原物,没有原物就不能称作孳息。”柳经纬分析道,“果树结果,果子是孳息,果树是原物;母牛产小牛,小牛是孳息。但是乌木就找不到原物,因此不能认为是孳息。” 柳经纬表示,此事件中乌木应该归发现者所有。他提出,《物权法》中对哪些事物产权属于国家做了列举式规定,而这些列举式规定应该做限定解释。“只有符合法律中列举的情况时,财产才属于国家。列举情况之外的,国家不对其拥有所有权”。他认为,由于乌木的所有权在现行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因此适用于民法原理的“先占原则”,即无主之物,谁发现就归谁。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学院教授李显冬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就像采蘑菇,挖奇石。也没听说这些东西都是归国家所有的啊。” “如果说无主之物都归国家,那么捡垃圾的人,就是每天都在侵占国家财产。”柳经纬说。

作业

“彭州天价乌木案”是指当事人吴高亮坚称在自家承包地里发现了乌木,主张对乌木的所有权。吴高亮认为,应该比照探矿的相关规定,在自己缴纳相应的税费后,乌木应归自己所有。而当地镇政府则主张在公共河道发现,所以“乌木国有”。吴高亮于2012年7月26日提起诉讼,至今仍未判决。。“乌木之争”一时间成为四川、安徽甚至全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地多次发生乌木权属之争,对于乌木是文物、无主物还是矿产资源的问题专家认为,处置乌木目前尚无法律依据,应进行规范。现在我们就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看双方的依据。 首要的问题在于:乌木究竟算什么?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我国境内受保护的文物和化石的范围,而乌木形成的时间一般在3000-8000年左右,尚不能成为化石,其产生也无人为现象。根据《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2条规定,矿产资源的矿种和分类本细则所附《矿产资源分类细目》。而乌木并不在该细目之中,故乌木认定为矿产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保护乌木并不适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各地发现乌木,一般都找文物部门去,但其实它不是文物。”学者们认为,文物是指人类活动遗留下的产物,属于社会学科,乌木则是一种自然形成、正在向植物化石转化的中间产物,属于自然学科。 目前没有确凿的法律依据确定乌木是属于文物,除非乌木上刻有一些人文的信息,例如是否有古人刻在上面的文字、图案等进行专门的鉴定,判断其是否为文物,如果没有,乌木仅仅是一块乌木。据业内人士介绍,现阶段乌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物以稀为贵”,乌木多被作为家具材料,由于“物以稀为贵”,在市场的热炒之下,乌木价格水涨船高。此外,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成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因此,有人认为乌木能辟邪纳神,又给乌木罩上一层神秘色彩,受到市场的追捧。 乌木到底归谁? 观点一:归国家所有 彭州市通济镇政府引用《民法通则》第79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受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物权法第114条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尽管我国法律对无主物没有明确解释,但基本包含两种情况:没有所有权人和所有权人不明,“(乌木)这个就是标准的无主物。”他还认为,“无主物归国家所有,我们国家的惯例就是这样的。” 我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所以自然资源不论在哪里发现,都不承认归个人所有。 观点二:谁发现归谁 依据有三点:一是物权法49条:“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归国家所有。”据此认为,法律没有规定的,国家并不当然所有。乌木不是植物化石,也不是矿产,更不是文物,不能直接适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矿产资源法》和《文物保护法》。乌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埋藏物、隐藏物,也不能直接适用《民法通则》和《物权法》。乌木虽然是一种自然形成、正在向植物化

法律责任案例分析

会计08-4 林翠平201008043056 论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案例:组织学生看电影发生踩踏事故。 2002年12月4日下午3时35分,某县某小学组织全体学生在该县某影院观看电影。当最后两个班正在进入观众厅双号过道时,电灯熄灭,电影正式开演。学生急于入座,发生拥挤,秩序大乱。导致一年级学生许某被踩踏死亡,另有轻伤一人。时隔不久,在某市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2003年5月12日,某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电影院观看电影,由于电影院管理失误,入场检票时单、双号门却还紧闭,致使五六百学生检票后仅能是入过厅而不能进入放映场,电影开演五六分钟后,影院才仅开单号门让学生入放映场地,而天窗紧闭,不开电灯,黑暗中学生发生拥挤,致使三名学生被挤倒在地,其中高三女生孟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两人受轻伤。 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独生子女在学生中的比例增加,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相对比较差,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而公民权利意识随着普法工作的广泛深入进行得到了不断增强,为学生伤害事故引发的与学校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许多学校面对学生伤害事故常常表现得不知所措,要么为了息事宁人而牺牲学校或教师的合法权益,要么一味地维护学校或教师权益而导致事态难以收拾。学生伤害事故困扰着学校,使得学校在开展体育娱乐劳动等活动时缩手缩脚,惟恐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如何明确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扭转学生伤害事故困扰学校的局面,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问题。本文将就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以及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对策进行初步探究。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 学生伤害事故又称学校事故,它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或违约行为人对其违法或违约行为依法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一般而言,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的前提和依据,没有违法行为就不会发生法律责任问题。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类。对于以积极或者消极方式实施了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行为的主体,都可能涉及这三类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大多属于民事侵权责任。关于侵权民事责任的确定问题,一般认为有三种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及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明确规定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是,有时也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教育部于2002年6月25日颁布的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校法律问题案例整理

案例一: 1998年8月17日下午,某初级中学二年级某班学生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宋某上课时宣布:“为备战秋季运动会,有比赛项目的同学,这节课自由练习,其余同学自由活动。”之后,宋某就回办公室了。其间,学生张某在练习投标枪的过程中,由于动作变形,标枪偏离方向,正好扎在正在练习跳远的学生李某小腿上。后李某被送往医院,因肌腱受到损伤,不得不在医院疗养两个月,共花费医疗费6321元。李某的父母在与学校协商未果后,以学校失职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该校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7645元。 这是一起由于学校未在体育课上说明注意事项又未尽到学生的保护义务而导致学生受伤的案例。本案中,虽然李某受伤是由于学生张某练习标枪时失误所致,但不可推卸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宋某没有说明注意事项又未尽到保护义务。教师宋某在体育课中,不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监督,而放任学生自由练习,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宋某的过失是很明显的,并且宋某所实施的是职务行为。由此我认为,学校应对这起学生伤害事故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 刘红瑞诉某村村民委员会等因其在幼儿班期间被其他幼儿玩火烧伤损害赔偿纠纷案。刘红瑞是村幼儿班的学生,诉讼时6岁。1999年,某村村民委员会办起了幼儿班,聘请本村村民张某任教师。2001年11月14日上午11:30左右幼儿班下课后,张离校回家,几个幼儿在教室里或火炉旁烤火。张小平玩火点燃了刘红瑞身上的衣服,刘红瑞带火跑出教室,被人发现后,将火扑灭并送回家中。张闻讯赶来查问起火原因,刘红瑞说是张小平点燃他身上的衣服引起的。当日下午,刘红瑞被送往医院治疗,当时所见,刘红瑞嘴唇下翻,两腋粘连,双胳膊抬不起来。3日后转至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头、面、双上肢、侧胸烧伤,面积37%,深2度,住院25天,因无钱治疗而出院。经过诉讼,法院判决该村村委会给付3948.69元,张小平的监护人张海生给付1000元。 在这个案件的终审判决中,确定村委会责任的理由是:“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幼儿班学生在家由父母监护,在校由学校监护。刘红瑞受到伤害和张小平给他人造成伤害,均系在校期间发生,学校理所当然应该承担民事责任。这个案件的点评中,需特别指出”,幼儿园对入园幼儿不是民法上的监护关系,也不是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转移,幼儿园对入园幼儿的保护、教育职责,来自于国家法律对这种职业的规定,并依据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入园生活、学习合同而实际产生,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幼儿园对入园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期间,有保护其不受到伤害的义务,正因为如此,幼儿园对入园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期间所受到的人身伤害,除能证明幼儿园没有过错以外,是不能免责的。需进一步指出:“如果认为幼儿园对幼儿是一种监护关系,或者是一种监护职责的转移,那么,幼儿园对入园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期间所受到的人身伤害,其承担的责任就不是有限责任,而是全部责任了。” 案例三: 2003年3月19日上午,海城兴海管理区所属站前、前教、后教、钢铁、铁西、兴海、银海、苏家8所小学3936名学生、260名教师分批集体饮用了由鞍山市宝润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乳营养学生豆奶”。饮用后部分学生陆续出现了腹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共有2556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有44名学生在本地医院接受治疗,85名学生在外地接受治疗。这八所小学由于过错致使有毒豆奶进入学校,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除了具备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第一,学生人身损害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所致,如果是

论“天价乌木”的归属问题

论“天价乌木”的归属问题 【摘要】日前四川出现的“天价乌木”归属之争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争论的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物权法》对于地下埋藏物的立法缺乏系统性,具体规定也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立法例的通行做法。本文通过联系《物权法》的立法意图,进行合理的法律解释,说明本案标的物的权利属性,并透过本案,说明我国《物权法》不足之处可能造成的实际混论,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下埋藏物;权利归属 吴高亮,男,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通济镇麻柳村17组村民。2012年2月,吴高亮在家门口的河道边发现一批乌木,并雇人挖掘。后经鉴定该树种为金丝楠木。通济镇政府认为乌木属国家所有,把乌木挖出并运走。2012年7月,天价乌木最终归属国家,奖励发现者吴高亮7万元。[1] 经鉴定,发现的这批乌木树种为金丝楠木,在市场上是最贵的,其称曾有人愿出1200万元购买。吴高亮认为,这批乌木是他首先发现的,“先占者先取得所有权”。而通济镇政府认为,该批乌木依据的是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一些法律专家支持了政府的说法,而吴高亮认为,拿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说乌木是国有的,有点牵强。因为,乌木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埋藏、隐藏的。在一次有四万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60%的网友支持吴高亮。那么,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这批埋藏于地下的天价乌木的所有权归属应该如何界定;法律规定和公众认知的差距,究竟折射出法律本身的哪些问题呢? 一、本案中阴沉木的法律属性 天价乌木的权属之争之所以众说纷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物权》对于刚开采出来的地下埋藏乌木权利属性界定不明。 (一)是否属于矿产资源 首先,在法律上,乌木不能被认定为矿产资源。乌木是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乌木是煤炭资源的前身,但是本身不是煤炭资源,相关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中,也没有将其规定为矿产资源的一种。我国《宪法》第九要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尽管有人认为,乌木具有矿产资源的属性,应该推定为国家所有。然而,推定国家具有某种物品的所有权,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国家依据《矿产资源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开发、管理矿产资源的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应该严格依据合法性原则进行,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时,不得任意扩张国家行使行政权利的范围。在相关法律和法规还没有明确规定乌木属于矿产资源的一种,就任意扩大国有矿产资源的范围,是有失偏颇的。 (二)是否属于“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联系本案,乌木属于自然形成,被埋藏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久。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够使用本条来确定其归国家所有,关键在于解释和理解“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河道里挖出乌木

河道里挖出乌木 渠县乌木仍躺在河道里。 渠县涌兴镇政府协调建议:要么借鉴彭州案宣判,要么村民自主协商效仿: 得知彭州乌木“价值连城”,曾发现过乌木的渠县小河道成了掘金地,竟又挖出一根价值四五万的乌木争执: 村民称乌木在永东村五组范围内,乌木的“权属”本社村民都应该有份,但挖木人却不予认同防盗: 这根引起争执的乌木仍躺在永东村五组的小河道里,为防止被挖乌木的人悄悄运走,随时有村民看守 彭州“乌木案”还未宣判,正闹得沸沸扬扬,达州渠县涌兴镇小河道里又挖出一根乌木,村民们也为“权属”问题闹起争执。昨日,这根价值四五万元,还静静躺在河道的乌木,等来了镇政府建议:争执各方要么暂时不动,等待彭州乌木案宣判作借鉴;要么村里立即组织村民自行协商处理。

掘金成风:河道里竟然挖出乌木彭州乌木的影响让渠县涌兴镇永东村五组也热闹起来。昨日,家住涌兴镇的王先生打来热线,称前段时间彭州乌木“价值连城”,让以前就发现过乌木的永东村里的小河道成了掘金之地,11月下旬,五组的几位村民就找来几名工人,在当地宽约10米,枯水期1米左右深的河道里寻找乌木。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几位工人在河道里竟然挖到了一根乌木。最后将乌木彻底拖出来后,发现乌木有十五六米长,约80厘米粗。 “权属”争执:村民人人有份?正当挖出乌木的几位村民沾沾自喜,准备将乌木从河道运走时,周围的村民立即前来阻止,称乌木在永东村五组范围内,埋藏乌木的小河沟是本社的土地,为此,乌木的“权属”本社村民都应该有份。但挖木人对此却不予认同,双方为此僵持起来。 有村民见僵持不下,就打电话向林业局举报,称“有人非法盗运木材”,有的还向镇政府举报,希望政府出面阻止挖乌木的村民将“本该属于集体”的乌木运走。 镇政府:希望不要私挖滥采昨日,这根引起争执的乌木还静静地躺在永东村五组的小河道里,随时有村民在看守着,生怕被挖乌木的人悄悄运走。 “实际上,经过渠县有关部门的鉴定,这根乌木系麻柳树经过两千多年演变而成,价值在四五万元左右,并非十分珍稀的树种所形成的乌木。”涌兴镇副镇长杨芝春告诉记者,27日晚上,镇政府得知当地村民为乌木“权属”问题发生争执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调解。 杨芝春说,从乌木出土的地段来看,它不属于五组任何一位村民的承包地,属于五组范围内的公共河道。 镇政府给村民建议,一是等待“彭州乌木案”宣判结果,到时可以借鉴,如果属于国家的,这乌木应该归政府所有,对于挖乌木的村民,可适当支付相应酬劳;第二种情况是,因

校园法律案例分析

校园法律案例分析 (一) 案例:寒假过去又开学了,初一(3)班郭老师在学生报到注册的时候,又强调了发型问题。说实在话,"穿衣戴帽,各有一好",留什么样的发型本来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可现在许多学校又都把它当做一件不小的事来抓,其原因是指挥中学生留什么发型的不是教委,不是学校,而是歌星、影星、球星,学生以他们的形象来定位,结果生源不择优校的学生常给人"街道痞子"、"胡同串子"的感觉,郭老师强调发型问题是有原因的。 三天过去了,班里的男生苏某还是留着长长的中分。一天中午放学后,郭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教师问:"老师给全班同学提的发型要求你知道吗?这也是全校统一的要求,你知道吗?""知道。"学生低声回答。"知道?知道为什么还不动?"声调里老师带着几分气。"我家里不让理,我也没办法。"学生理直气壮。就这样,师生对话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最后,老师拉开抽屉顺手拿出一把剪子,嘴里说着那我替你理吧,话到手到,苏某中间的一绺头发已剪下来了。苏某一边护着,一边说:"得,得,我自己去理,行了吧。"说完跑出了办公室。 苏某回到家的时候,其父正在喝酒。看见儿子捂着头走进来便大声喝问,以为儿子又在外面打了架,惹事生非。当听完事情原委后便借着几分酒力,怒冲冲跑到学校兴师问罪。见到郭老师开始还较理智,后来便破口大骂,在场的老师都为之瞪目。 正当大家纷纷上前劝解、家长还不依不饶的时候。一位两鬓银白、马上要退休的女教师乔某走上前去,嘴里说着"让你无法无天"随手就给了苏父一个嘴巴,不知是这巴掌的功效还是苏父的酒也该醒了,反正此后骂声听不见了,只是听到苏父反复强调:"正月里理头死舅舅,又不是文化大革命,凭什么给我孩子剃阴阳头…。"此时外面已围了不少人,为了化解矛盾,年级主任便把他们带到校长室。 校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说来也巧校长刚刚学完有关教育法学的课程,听完大家的陈述,觉得这是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借此也是对大家进行法制教育的好机会。校长认为,化解矛盾的最好办法是学法,使他们各知其错。校长先对家长讲,您看见孩子被剃了头心里不痛快,大家都可以理解,有意见也可以反映,但跑到学校来吵闹、辱骂教师是不允许的,这是违法行为。校长说着打开《教师法》翻至第35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赂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校长说完征询家长意见:"您看咱这问题在学校解决好还是换个地方解决好?"家长赶紧表示自己错了,愿意赔礼道歉,说着站起来给郭老师深深鞠了一躬。 接着校长转过身来对郭老师说:"您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是好的,但采取的方法不当,对学生的人格不够尊重。"校长打开《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找到第15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就这一点来说,郭老师应该向学生道歉。此时郭老师已为自己一时间鲁莽感到内疚,借着校长的话,诚恳地向学生和家长表示了歉意。对老师乔某,校长笑着批评她说:"您站出来主持公道,这很不容易,但是您不该用违法行为制止违法行为。如果这样下去那不就乱上加乱了吗?"乔老师为人豪爽当即向家长道歉,并表示校长批评得对,自己遇事不冷静,确实不应该。 案例分析:对于本案中发生的行为,这位校长依据法律所作的分析已经很清楚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类似事件比较普遍,象老师强行给学生剪发的事不仅仅是这一位老师的行为,家长到学校来"兴师问罪"的事也多见于很多学校,当发生这类事情的时候,应该依照现有的法律来处理,虽然不是所有行为都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条文,但我们也可以比照一些类似条文或者法律精神来解决,知法、懂法,具备法律意识是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大家遇事都能冷静思考,注意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保证学校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