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兹特克文学

阿兹特克文学

阿兹特克文学

作者leilly

原载于亚联

阿兹特克文学主要以诗歌为主,在12到16世纪阿兹特克人兴盛的300年问,阿兹特克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内容涉及对宗教、社会、人生、世界等方面的看法。在阿兹特克人的诗歌中,《莫特库索玛之歌》和《太阳神的传说》占有重要地位。前者是一首抒情诗,赞美的是阿兹特克人的古代英雄莫特库索玛;后者是一部史诗,叙述了阿兹特克人的起源,其中在第二部分介绍了有关阿兹特克人的民族象征——羽蛇的传说。

阿兹特克人的诗歌成就,充分反映在后来编辑成书的《墨西哥谣曲总集》中,书中收集了古代阿兹特克人的有名氏或无名氏的大量诗作。当然,这些诗作都是阿兹特克人口头流传下来,尔后被译成西班牙文的。不过,有些诗歌有名有姓,诗人在阿兹特克人的历史上确有其人,因此,对这些诗歌的真实性勿容置疑。

例如,生于1402年,死于1422年的诗人奈萨瓦尔科约特尔,仅保留下来的诗作就有约30首。他的诗歌主要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如他的诗说道:

即使玉石也会碎裂,

即使黄金也会失色,

即使鸟毛也会断折;

人们不会永远扎根大地,

人生只是短短的一刻。

但是,诗人并不仅限于对人生短暂的哀叹,而是努力寻找和探索人生的真谛,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他说:

我的鲜花永不凋谢,

我的歌声永不停止;

我高举鲜花,

让花夺飘万里;

我放声歌唱,

让歌声传四方。

除了奈萨瓦尔科约特尔以外,其他留有姓名的阿兹特克诗人还有:特拉尔特卡辛,生于14世纪中叶;瓜瓜乌辛,生于15世纪中叶;奈萨瓦比伊,生于1464年,死于1515年;卡卡玛辛,生于1494年,死于1520年;托奇乌依辛,生活在14世纪末叶至15世纪中叶;玛古依索奇辛,女,生于1435年,死于15世纪末;阿萨雅卡特尔,生于1449年,死于1481年;德米罗辛,死于1525年;特卡叶华辛,生活在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阿尤古安,与前者同时代;西戈登卡尔,生于1425年,死于1522年;奇奇古埃彭,生活在15世纪。关于他们的作品,此处就不一一提及了。

阿兹特克文化

阿兹特克文化的开始 阿兹特克文化是中美洲古老印第安文明的一部分,能找到比较确切史料记载的历史开始于12世纪中叶。根据神谕,阿兹特克人如果看到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那就是他们定居的地方。为了寻找这样的地方,他们在墨西哥的平原和高地上辗转徘徊了两个世纪。 在13世纪早期,阿兹特克人到达了墨西哥盆地,当时的墨西哥盆地中有宽阔的湖区,水草丰茂,土地肥沃,这里已经滋养了另外一个古老的文明——托儿特克文明。终于,他们决定在那里定居下来。阿兹特克人洗劫了托儿特克人的都城,控制了墨西哥盆地。 历史 特奥蒂瓦坎文明是古代墨西哥文明中的一个典型的都市文明,约在公元前的两个世纪里,特奥蒂瓦坎初具都市的形式,“面积为二十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五万”。公元350到650年是特奥蒂瓦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可能达到二十万左右。“死亡大道”向南延伸三公里,开辟东西向的大街。交叉的十字街道把都市划分为四块。克特萨尔科阿特尔神庙在城市的中心。"死亡大道"的北端矗立着的是月亮金字塔,街两侧有许多的庙宇,包括太阳金字塔。在“死亡大道”的南端是羽蛇神庙。特奥蒂瓦坎是一个具有多种阶级和多种职业的城市社会,那时就已经有了健全的文明生活。在公元650年到750年,这个文明遭到毁灭,具考古证据表明,这个城市应该毁灭于一场人为的大火。 特奥蒂瓦坎灭亡以后,继而出现的是托尔特克的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出现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和人口杂居而形成的。这些文明的开创者们继承了特奥蒂瓦坎文明的特色,在墨西哥谷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明。托尔特克人主要由外来的部落组成,他们公元九世纪左右来到库尔华坎,在图拉建立了自己的首都。 后来阿兹特克人又继承了托尔特克人的文明,并结合自己的创造,建立了古代墨西哥谷地的最后的印第安文明。这是个文化交替的过程。 就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那样,阿兹特克族并不是墨西哥谷地的原住民,他们是一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1276年阿兹特克族进入墨西哥谷地,入住查普尔特佩克。而由于他们的好战本性,不断的侵扰邻近部落,使他们的邻居们愤怒不已。于是他们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讨伐。战争的结果是阿兹特克人战败,他们的大部分被俘,小部分人逃到小岛上。被俘的阿兹特克人被带到由托尔特克人的后裔组成的王朝库尔华坎,在库尔华坎的酋长科克斯科克斯的监视下生活。后来由于在库尔华坎的一次战役中立功而声誉猛增。约公元1325年,这些阿兹特克人迁往特斯科科湖中的一个小岛上居住,与以前逃至此的人汇合。后来这个小岛发展成特诺奇蒂特兰城。 阿兹特克人真正的发展应该开始于他们的第四代首领伊特斯科亚特尔,而孟蒂祖玛.伊尔维卡米纳(孟蒂祖玛一世)则巩固了阿兹特克人的统治。在阿萨亚卡特尔,蒂索克,阿维索特尔,孟蒂祖玛二世的统治下,阿兹特克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1519年,由科尔特斯领导的西班牙侵略军发动了对特诺奇蒂特兰的征服战争。

阿兹特克神话简介

阿兹特克文化算是中南美洲的新兴文化,势力范围集中在墨西哥中央高地,文化的命脉则持续到公园十四世纪西班牙人入侵为止。 ??阿兹特克人的宗教体系大部分与玛雅文化类似,但是整体来看,相对较为复杂。原因之一是,阿兹特克是一个好战国家,每当并吞了一个国家,就会将该国的“神明”纳入自己原有的宗教体系之中。 ??在阿兹特克的神庙里,,混沌之神泰兹凯特力波卡是至高的存在,他的造型多样而且丰富,是一位能同时带来幸福与灾难的神明。其他还有文明之神奎扎科特、阿兹特克的守护神维奇落波奇特、雨神特拉洛克等等,都是阿兹特克人日常所信仰的对象。 ??对阿兹特克人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存在。他们相信世界曾经四度被创造、四度遭到毁灭。每一次创造时,都会产生新的太阳,照亮全世界。所以阿兹特克人相信,目前的世界是“第五太阳世界”。他们为了让太阳继续照耀人类,于是产生了定期向太阳祭祀人血与心脏的习俗。 ??为了持续补充活体祭祀的祭品,阿兹特克人必须不断地打仗,以取得俘虏,作为祭典中的供品。也因为这个缘故,各城市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历史上成为“荣冠战争”(Garland Wars)。他们一旦取得了各自所需的俘虏数量,就会开始定停战协议。 ??这样的习俗结果引起了周围部落的反感,于是阿兹特克在得不到资源的情况下开始中落。这些反阿兹特克国家后来加入了西班牙人的行列,在公园1519年攻陷了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提特兰。从此,历史上最大的中美洲帝国就此灭亡。 阿兹特克人的历史观是由五个不同的“太阳”(也就是世界)所组成,每个太阳纪代表一个时期。世界最初只有水,后来诸神的创造者——奥梅堤奥托创造了自己。他是一个双性体,同时有男性面相的奥梅堤库特里,以及女性面相的奥梅希瓦托。这两位神生有四子——四个不同颜色的泰兹卡特里波卡:泰兹卡特里波卡、奎策尔夸托、威齐洛波契特里、以及西佩托堤克。这四位神只各据一方,后来更创造了天地诸神。 刚开始,北方由黑色的泰兹卡特里波卡统治;东方由白色的泰兹卡特里波卡,也就是奎策尔夸托统治;南方由蓝色的泰兹卡特里波卡威齐洛波契特里统治;西方由红色的泰兹卡特里波卡西佩托堤克统治。之后,泰兹卡特里波卡付出一只脚为诱饵,四神合力击败水怪希帕克特里,创造了世界。 第一太阳纪 Nahui Ocelotl,意为“四豹”。由泰兹卡特里波卡统辖。存在676年。居民是巨人,食橡子维生。后来,世界以居民为美洲豹所噬而结束。 第二太阳纪 Nahui Ehecatl,意为“四风”。由羽蛇神奎策尔夸托统辖。存在364年。之后的居民都是人类,食松子维生。后毁于暴风,居民全变为猴子。 第三太阳纪 Nahui Quiahuitl,意为“四雨”。由雨神特拉洛克统辖。存在312年。居民食莲子维生。后毁于暴雨,居民变为火鸡、蝴蝶、狗。 第四太阳纪 Nahui Atl,意为“四水”。由查尔丘特里魁统辖。存在676年。居民食用另一种野生水生植物。后毁于洪水,居民全变成鱼。

阿兹特克文明

概况 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编辑本段]简史 阿兹特克人原属纳瓦语(Nahuatl)系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部落,后来因吸收、融合这个地区其他印第安优秀文化传统而迅速崛起。公元11~12世纪间,从北部迁入墨西哥中央谷地,1325年在特斯科科(Texcoco)湖西部岛上建造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án)城。1426年,阿兹特克同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结成了“阿兹特克联盟”,由阿兹特克国王伊兹科亚特尔(Itzcóatl)任首领,势力日盛,在谷地建立了霸主地位。继承人蒙特祖马一世(Moctezuma I)及其后的国王不断对外用兵,开疆拓土,至16世纪初,其疆域东西两面已抵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北与契契梅克为邻,南至今日之危地马拉,人口约300 万,发展到极盛时期。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矛盾,进攻阿兹特克国,蒙特苏马二世(Moctezuma II)在入侵者面前动摇不定,最后成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1520 年6月向人民劝降时被群众击伤而死。科尔特斯在所谓“悲惨之夜”侥幸逃命后,又于1521年卷土重来,阿兹特克人在新国王夸乌特莫克(Cuauhtémoc)率领下,与围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最后由于粮食和水源断绝,加之天花肆虐而失败。1521年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编辑本段]经济生活 阿兹特克国有比较发达的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豆类、南瓜、马铃薯、棉花、龙舌兰(Tequila)等,其中龙舌兰是其特产。饲养火鸡、鸭、狗等禽畜。阿兹特克人利用特斯科科等湖泊发展人工灌溉系统,据说在特诺奇蒂特兰城南的索奇米尔科(Xochimilco)有1.5万条人工渠道, 至今仍存900条。手工业相当发展,有金、银、铜、宝石、皮革、纺织、羽毛、陶器等各种工艺品。首都特诺奇蒂特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人口达30万。城内街道、广场设置整齐,全城有10余公里长的防水长堤,并有两条石槽从陆地引淡水入城。城内有神殿、王宫、行政官署、贵族邸宅、游戏场、学校等建筑。城北的市场是国内贸易中心,据记载可以容6万人交易货物,比西班牙的市场还大。 [编辑本段]国家组织和社会 实行集权统治,最高首领国王和贵族高居于民众之上,并拥有强大的军队,明显表现出阿兹特克社会已向阶级社会过渡。阿兹特克的国王由部落会议从特定的家族中推举,事实上是最高军事酋长,无世袭权,并可被部落会议罢黜。阿兹特克人同与之结盟的部落结成统一的政治和文化共同体。联盟所征服的部落需向联盟割让土地和纳贡,但可保有自己的部族神和习俗,由自己的酋长管理。特诺奇蒂特兰城分为四大区,分属四大胞族。下面共分为20个氏族,各氏族有自己的氏族神、祭司和寺庙,享有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各氏族选出代表出席酋长会议。土地被分成王田、祭司田、军田,由公社成员集体耕种,以供国王、贵族、祭司和武士所需。但社会组织仍以被称作“卡尔普里”的氏族公社为基础,土地为氏族公有,分配给各家庭耕种。 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础,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但已开始出现阶级划分,贵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贵族拥有土地和

阿兹特克

阿兹特克文明Aztec(或译为阿兹台克)是一个在14世纪-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 [编辑本段]概况 阿兹特克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我们从简单的了解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进程和它在各方面的情况来粗略的认识一下这个文明。阿兹特克族是北方贫瘠而居无定所的狩猎民族,后来侵入墨西哥谷地,征服了原有的居民托尔特克人。在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之前,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阿兹特克帝国的中心,拥有人口20~3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它的文化不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还具备其他部落的特色,它的宗教信仰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在宗教的庇护下阿兹特克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阿兹特克人的教育、科学研究、天文学、历法、文字、艺术各方面的发展。阿兹特克人的辉煌文明最后毁于西班牙殖民者之手,它的历史从此被拦腰截断。 阿兹特克族传说在阿兹特克的语言纳瓦特尔语(Nāhuatl)中,阿兹特克(Azt ēca')是从阿兹特克来的人的意思;然而,阿兹特克人称他们自己为墨西加(Mexi'ca)或特诺奇卡人(Tenochca)。根据传说,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克的地方来的,他们根据太阳神威齐洛波契特里的指示往南来到阿纳华克谷地(Anahuac valley)的德斯科科湖(Lake Texcoco);当他们来到湖中央的岛屿时,他们看到一只叼着蛇的老蛇停歇在仙人掌上,这个现象告诉他们应该在这里建造城市。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特诺奇提特兰(Tenochtitlán),一座巨大的人工岛,现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编辑本段]寻找家园 阿兹特克文化是中美洲古老印第安文明的一部分,能找到比较确切史料记载的历史开始于12世纪中叶。根据神谕,阿兹特克人如果看到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那就是他们定居的地方。为了寻找这样的地方,他们在墨西哥的平原和高地上辗转徘徊了两个世纪。 在13世纪早期,阿兹特克人到达了墨西哥盆地,当时的墨西哥盆地中有宽阔的湖区,水草丰茂,土地肥沃,这里已经滋养了另外一个古老的文明——托儿特克文明。终于,他们决定在那里定居下来。阿兹特克人洗劫了托儿特克人的都城,控制了墨西哥盆地。 [编辑本段]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 特奥蒂瓦坎文明是古代墨西哥文明中的一个典型的都市文明,约在公元前的两个世纪里,特奥蒂瓦坎初具都市的形式,“面积为二十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五万”。公元350到650年是特奥蒂瓦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可能达到二十万左右。“死亡大道”向南延伸三公里,开辟东西向的大街。交叉的十字街道把都市划分为四块。克特萨尔科阿特尔神庙在城市的中心。"死亡大道"的北端矗立着的是月亮金字塔,街两侧有许多的庙宇,包括太阳金字塔。在“死亡大道”的南端是羽蛇神庙。特奥蒂瓦坎是一个具有多种阶级和多种职业的城市社会,那时就已经有了健全的文明生活。在公元650年到750年,这个文明遭到毁灭,具考古证据表明,这个城市应该毁灭于一场人为的大火。 特奥蒂瓦坎灭亡以后,继而出现的是托尔特克的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出现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和人口杂居而形成的。这些文明的开创者们继承了特奥蒂瓦坎文明的特色,在墨西哥谷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明。托尔特克人主要由外来的部落组成,他们公元九世纪左右来到库尔华坎,在图拉建立了自己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设计

【课堂导入】 通过一组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提到非洲大多数人能想到的是:广袤的草原,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贫穷落后,炎热干旱……其实历史上的非洲并不是黑暗落后的代名词,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图片中诺克文化赤陶雕像和津巴布韦的石头城,而同时期的美洲也迸射着文明之光,如玛雅金字塔,印加结绳记事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非洲,走进美洲,一起领略他们特有的文明的魅力吧。 【讲授新课】 图片情境,引出本课主题:“非”比寻常、“美”耀世界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材料,了解古代非洲文明的开端:班图人的文明 材料情境: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有铁头的锄和装有铁头的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自主学习 1.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 2.班图人逐渐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到7—9 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非洲东非地区文明有何表现? 自主学习 (1)阿克苏姆王国: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 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2)10—15 世纪东非国家:

①国家兴起: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10—15 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②经济概况:广泛使用奴隶,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 图片情境 培养时空观念,了解非洲文明的发展情况。 1、古代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2)东非文明的发展 ①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斯兰教的传入

阿兹特克象形文字和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2002年5月18日作者:罗荣渠 Aztec civilization 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因阿兹特克印第安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对其研究始于18世纪末,20世纪后重点发掘了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的遗址,对这一文明的文化、艺术、宗教等有了较多的了解。 发展简史阿兹特克人又名墨西卡人、特诺奇人,属纳瓦语系。约12世纪末从北部进入墨西哥中央峡谷,灭托尔特克文化,于1325年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开始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阿兹特克人定居特斯科科湖畔之后,继续向外扩张,此后百余年里,以武力先后征服阿托米等部族。 15世纪上半叶,阿兹特克人与附近的特斯科科和特拉科潘两个部落结盟,建立起中美洲当时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国王蒙特苏马一世(1440~1469在位)被称为蒙特苏马大帝。蒙特苏马二世在位时疆域东抵墨西哥湾,西达太平洋,南部扩大到危地马拉,达到阿兹特克军事统治的顶峰。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H.科尔特斯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矛盾,进攻阿兹特克国家,蒙特苏马二世在入侵者面前动摇不定,最后成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1520年6月向人民劝降时被群众击伤而死。科尔特斯在所谓悲惨之夜侥幸逃命后,又于1521年卷土重来,阿兹特克人在新国王夸乌特莫克率领下,与围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最后由于粮食和水源断绝,加之天花肆虐而失败。1521年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经济生活阿兹特克文明有发达的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豆类、南瓜、马铃薯、棉花、龙舌兰等,其中龙舌兰是其特产。饲养火鸡、鸭、狗等禽畜。阿兹特克人利用特斯科科等湖泊发展人工灌溉系统,据说在特诺奇蒂特兰城南的霍奇米尔科有1.5万条人工渠道,至今仍存900条。手工业相当发展,有金、银、铜、宝石、皮革、纺织、羽毛、陶器等各种工艺品。首都特诺奇蒂特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人口达30万。城内街道、广场设置整齐,全城有10余公里长的防水长堤,并有两条石槽从陆地引淡水入城。城内有神殿、王宫、行政官署、贵族邸宅、游戏场、学校等建筑。城北的市场是国内贸易中心,据记载可以容6万人交易货物,比西班牙的市场还大。 社会和国家组织阿兹特克的最高首领由部落会议从特定的家族中推举,事实上是最高军事酋长,无世袭权,并可被部落会议罢黜。阿兹特克人同与之结盟的部落结成统一的政治和文化共同体,最高军事酋长即为联盟统帅。联盟所征服的部落需向联盟割让土地和纳贡,但可保有自己的部族神和习俗,由自己的酋长管理。特诺奇蒂特兰城分为四大区,分属四大胞族。下面共分为20个氏族,各氏族有自己的氏族神、祭司和寺庙,享有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各氏族选出代表出席酋长会议。 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组织以民族为基础,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但已开始出现阶级划分,贵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贵族拥有土地和自己的姓氏,子女可受到特殊教育。平民接受农、工和战技等专业教育,是军队的主体。最下层是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和罪犯。 文化艺术与宗教阿兹特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许多成就,自己也有独创。其文字仍属图画文字,但已含有象形文字成分。天文历法方面,使用太阳历与圣年历,已知一年为3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医学方面,知道利用各种草药治病,并已使用土法麻醉。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瑰丽壮观。一般房屋的周围,在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种植花草,形成水上田园。城中心的主庙基部长100米、宽90米,四周

人教统编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同步练习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wd无答案)

人教统编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同步练习第5课古代 非洲与美洲(w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古代非洲文明不包括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阿斯特克文明 C.古代桑海文明中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 (★) 2 . 在古代文明兴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美洲印第安文明 (★) 3 . 14世纪阿兹特克人在今墨西哥地区兴起,他们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对“浮动园地”评价正确的是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③破坏了生态环境④扩大了中心城区的面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 4 . 阿克苏姆时期,最早使用萨巴文;约从公元2世纪起,使用盖埃兹文。受印度文的影响,并从希腊文引进数字体系和一些主要符号后,经过几个世纪,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这套文字在5世纪末经叙利亚传入亚美尼亚,开始影响外高加索的文字。由此可知( ) A.埃塞俄比亚文字发明和使用时间长B.阿姆哈拉文为欧洲广泛使用的民族文字C.阿姆哈拉文是各种文字融合的产物D.阿克苏姆文字吸收外来文字且影响较大 (★★) 5 . 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

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B.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瓷器文化D.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 6 . 1905年,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评论大津巴布韦遗址时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麦克维尔的观点( ) A.肯定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属非洲古文化B.指出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具有“罗曼史” C.评价了大津巴布韦遗址重要历史价值D.鼓励人类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7 . 下列属于班图人培植的农作物是 A.甜高粱B.玉米C.小麦D.粟 (★) 8 . 下列对阿克苏姆王国描述准确的是 ①生活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②公元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 ③10—15世纪信仰伊斯兰教④对外贸易发达,出口黄金、奴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 (★) 9 . 8—15世纪,马里逐步强大,一度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同时,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的马里古城是( ) A.君士坦丁堡B.墨西哥城 C.廷巴克图D.特诺奇蒂特兰 (★) 10 .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这些农作包括( ) ①马铃薯②玉米③番茄④花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 11 . 在古代美洲,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的是( )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本单元介绍了中古时期(5-14世纪)的世界历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古代非洲历史,古代非洲发展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在农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在东非出现阿克苏姆王国和摩加迪沙等文明古国,在西非先后崛起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大国,着重介绍了东非沿海国家和西非等国在文明进程中深受对外贸易的影响,在南非则简要介绍了大津巴布韦国家。教材第二部分围绕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展开。先后介绍了玛雅文明在农业、建筑、文字、数学等方面的成就;阿兹特克文明在农业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印加文明在帝国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成就。通过对古代非洲与美洲丰富文明的介绍,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 【唯物史观】在概括非洲和美洲古文明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感悟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文明具有多样性;初步掌握运用列表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 【时空观念】在地图中指出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大致时间,培养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阅读教材和史料,回答相关问题,多角度把握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特点;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影响非洲和美洲古文明进程的因素;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 【家国情怀】概述中古时期主要大洲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涵养家国情怀。 重点: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成果;非洲三大文明的概况和成果 难点:美洲印地安文明和黑非洲文明相对孤立发展的原因和后果。[ 本课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教学过程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教材内容较多但对学生而言阅读难度不大,但如何提炼各文明特点,如何把握各文明中诸多表现之间的历史关联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堂可做适当铺垫以供学生探究。

人教统编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 同步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曾经在今天北非地区兴起的文明古国包括 ( ) A.埃及和阿克苏姆王国B.埃及和桑海 C.加纳和阿克苏姆王国D.马里和桑海 【解析】选A。埃及和阿克苏姆王国是北非的文明古国,马里、加纳、桑海是西非古国,故本题选A。2.在北非今埃塞俄比亚地区,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的是( ) A.阿克苏姆王国B.马里国家 C.津巴布韦国家D.桑海国家 【解析】选A。时间限定在4世纪,地点限定在北非,这个国家是阿克苏姆国家,A项正确;B项马里国家,D项桑海国家都属于西非,C项津巴布韦国家在南非,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3.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 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本特对古津巴布韦的认识,起初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后来在挖出皂石鸟后又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来自于地中海文明,是外来文化创造的。这些认识明显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对作者有很大的影响,但并非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D项错误。 4.在古代文明兴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其他三个文明不同的是()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 C.美洲的印第安文明D.古代印度文明 【解析】选C。A、B、D三项都属于大河文明,而印第安文明属于热带雨林文明,故C项正确。5.希罗多德认为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是在肯定下列哪一因素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 A.地理环境B.宗教信仰 C.迷信思想D.工程建筑 【解析】选A。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非国家马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对外征服扩张,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B.对外贸易繁荣,与阿拉伯有着贸易往来 C.城市文化繁荣,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D.城市石头建筑,创造了著名的“石头文化”

阿兹特克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关系

阿兹特克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关系 阿兹特克文明是古代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它在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然而却于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阿兹特克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关系,希望你喜欢。 阿兹特克文明现在位于国家介绍阿兹特克文明现在位于墨西哥中部和南部。 阿兹特克人原属纳瓦语(Nahuatl)系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部落,后来因吸收、融合这个地区其他印第安优秀文化传统而迅速崛起。公元11~12世纪间,从北部迁入墨西哥中央谷地,1325年在特斯科科(Texcoco)湖西部岛上建造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án)城。1426年,阿兹特克同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结成了“阿兹特克联盟”,由阿兹特克国王伊兹科亚特尔(Itzcóatl)任首领,势力日盛,在谷地建立了霸主地位。继承人蒙特祖马一世(Moctezuma I)及其后的国王不断对外用兵,开疆拓土,至16世纪初,其疆域东西两面已抵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北与契契梅克为邻,南至今日之危地马拉,人口约300 万,发展到极盛时期。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矛盾,进攻阿兹特克国,蒙特苏马二世(Moctezuma II)在入侵者

面前动摇不定,最后成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1520 年6月向人民劝降时被群众击伤而死。科尔特斯在所谓“悲惨之夜”侥幸逃命后,又于1521年卷土重来,阿兹特克人在新国王夸乌特莫克(Cuauhtémoc)率领下,与围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最后由于粮食和水源断绝,加之天花肆虐而失败。1521年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阿兹特克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关系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玛雅文明在物质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很大成就。 根据传说,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兰的地方来的,他们根据太阳神威齐洛波契特里的指示往南来到阿纳瓦克谷(Anahuac valley)的特斯科科湖;当他们来到湖中央的岛屿时,他们看到一只叼著蛇的老鹰停歇在仙人掌上,这个意像告诉他们应该在这里建造城市。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特诺奇提特兰,一座巨大的人工岛,现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玛雅文明特点1、玛雅文明属于石器文明,玛雅人未发明使用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 2、掌握高度的建造技术,玛雅人不会使用铜铁、轮车。轮子的概念虽然在陶器等文物中出现,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用化,却创造

帝国时代2国家及兵种

帝国时代2之征服者国家攻略 【阿兹特克】 特色兵种:美洲虎武士(研发阿兹特克特有科技步兵攻击加4) 美洲虎战士打步兵强,打骑兵只能用长枪兵,升不到顶级,不行。 【大不列颠】 特色兵种:长弓手(射程超远) 长弓兵射程高,升到顶后11格射程非同一般,攻击范围甚至超过了像凯尔特、法兰克、波斯、条顿等文明的城堡射程。适合远距袭击、持久战。没有任何的火药兵种。 建议攻略:以长弓手代替劲弩手,减少黄金的消耗,但是从攻击近战兵种的效果来看,劲弩手更加出色。 【拜占庭】 特色兵种:甲胄骑兵(好看...的垃圾) 防御强,甲胄骑兵血厚攻击力强,即使是对条顿武士也毫不逊色,攻击步兵的效果极佳。持久战十分可靠。防御性兵种(如长枪兵、掷矛手)特别便宜。拥有重型火炮 建议攻略:可以运用精锐甲胄骑兵配合其他兵种作战,长枪兵、劲弩手和火枪手都可以。 【凯尔特】 特色兵种:塞尔特武士(轻步兵) 步兵强悍,靛蓝突袭者行走速度很快,价钱便宜,适合对付弓箭手和建筑物。攻城武器(除火炮)、步兵、铁匠铺均可升顶级,攻城十分好用,便宜且强大。伐木高效率 建议攻略:可以更多地运用攻城器械,比如攻城冲车/抛石车+重型弩车,可以选择圣殿骑士或重型弩配合勇者剑士作战。 【中国】 特色兵种:诸葛连弩兵(箭特多...) 弓箭手强,诸葛弩十分强悍,只是射程不够远,用步兵方阵比较好,诸葛弩在中间,外围强悍的近战步兵,攻、守城好使。在发展速度上有优势,没有优秀的攻城武器。拥有炮塔 建议攻略:以诸葛弩代替劲弩手,减少黄金的消耗,诸葛弩无论是支援效果还是自身强度都要超过劲弩手。【法兰克】 特色兵种:掷斧手(远距离攻击步兵) 、法兰西游侠(威力无穷)农田免费升级 掷斧兵善攻城,可以对付多种步兵尤其是长枪兵。圣殿骑士非常强悍,擅长攻城,持久战。 建议攻略:圣殿骑士+掷斧兵,只有用骑兵+弓箭手或是单独使用骑兵/土耳其亲兵才能打败这种组合。 【高丽】 特色兵种:高丽战车(骑射)、龟舰(甲巨厚攻击巨强速度超慢) 战车升到顶级射程9,龟船十分血厚、攻击力高,但速度太慢,塔升到顶级13,火炮、炮舰全不怕。善防御、持久战。 【哥特】 特色兵种:哥特禁卫军(弓箭防御超强) 哥特禁卫军对弓箭的防御极佳,是弓箭手的克星。近卫军和步兵产的快,不怕缺兵,善打游击战。无法建造城墙,在封建时代就应该注意军备。帝王时代人口数量增加10 建议攻略:在步兵中混编近卫军,可以更好地对抗敌人的弓箭手。 【玛雅】 特色兵种:羽箭手(跑的快) 羽箭手射程升到顶级8,雄鹰战士升到顶级血100,善打持久、守城战。 【蒙古】 特色兵种:蒙古骑兵(骑射),早期狩猎工作快50% 蒙古骑射手巨强血长,善打游击战,攻击冲车和建筑物的效果很好。攻城武器快50%。 建议攻略:轻骑兵+蒙古骑射手,仅是对抗大量骑兵时较弱。 【日本】 特色兵种:日本武士(近战很牛) 日本武士善攻城、和别的特色武士打,能够打败除条顿骑士之外任何一种步兵。海军基本也可以。善攻城、持久、海战。 建议攻略:以勇者剑士作为主力,配以劲弩手、火枪手或是重型弩。

奥尔梅克文明

奥尔梅克文明Olmec [编辑本段]概述 奥尔梅克文明(Olmec civilization )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它存在和繁盛于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的中美洲(现在的墨西哥中南部)。圣洛伦索(San Lorenzo)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公元前900年左右被暴力摧毁。拉文塔(La Venta)的奥尔梅克文明持续到公元前400年,莫名其妙地消亡了。 奥尔梅克文明的主要特征包括:巨石建筑——金字塔,巨石雕像,小雕像,大型宫殿,尚未破译的文字体系,玉器,美洲虎、羽蛇、凤鸟崇拜,橡皮球游戏……他们的巨石雕像高达10英尺,原料是花岗岩,人像都是厚嘴唇、扁平的鼻子,凝视的眼睛,奇特的头盔。其面部特征很像非洲人。一般认为,这些雕像的原型应当是奥尔梅克的国王。奥尔梅克也有大量的小雕像,这类雕像在殷商考古中是很常见的。 半人半美洲虎(美洲豹)神是奥尔梅克人的最高神,其次有羽蛇神、谷神、凤鸟。图腾的实质就是标记氏族,半人半兽(植物、非生物)的含义是有关氏族以这种动物(植物、非生物)为神,相信生命来自这种图腾物,人活着靠它护佑,死后回归图腾神那里。商周有以虎(虎豹不分)为图腾的氏族。至于更早的时期,虎图腾氏族见于《山海经》记载的极其繁盛,贯穿中国上古史,西王母、罗罗(彝族)、穷奇等都是虎图腾。以前彝族巫师身披虎皮,萨满教巫师披鹿皮,古巴比伦王及神披鱼皮衣,都是相同的图腾观念。 少昊是印第安人和东亚共同的神。由《左传》郯子的叙述以及山东、韩国的考古发现可知,少昊为凤鸟图腾。印第安人对凤鸟的具体形象有不同解释,与羽蛇神的分合也有不同做法。但可以推断,奥尔梅克人与殷商人同样纪念少昊。玺印为圆柱形,涂上油墨,可以在纸、衣服上滚动,拓下图画。这种方法被玛雅人沿用。 奥尔梅克人已经有了象形文字,与玛雅文字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其构成体系,具体的语言特征还是未解之谜。 [编辑本段]起源 奥尔梅克文明的发祥地位于今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西起帕怕洛阿潘河,东至托纳拉河,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这一带西部为洪泛区,东部为沼泽地,气候炎热多雨,河流众多,水草丰美,并且橡胶树成片,因此当地居民被称之为“奥尔梅克人”,意为“橡胶之乡的人”。 [编辑本段]历史 奥尔梅克文明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产生于中美洲圣洛伦索高地的热带丛林当中。圣洛伦索是早期奥尔梅克文明的中心,在繁盛了大约300年后,于公元前900年左右毁于暴力。其后奥尔梅克文明的中心迁移到靠近墨西哥湾的拉文塔。奥尔梅克文明最终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尚不得知,但它影响了大量的中美洲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许多特征,如金字塔和宫殿建造,玉器雕琢,美洲虎和羽蛇神崇拜也是后来中美洲各文明的共同元素。大多数学者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玛雅,托尔特克等文明的母体。但也有人认为奥尔梅克文明和其他中美洲文明的关系是姐妹关系。 中外一些学者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论解释奥尔梅克文明突然出现以及奥尔梅克艺术风格和中国殷商时代艺术惊人相像。 奥尔梅克文明的主体为三个文化点:圣洛伦佐文化、拉文塔文化和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三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期有先有后,相互衔接:圣洛伦佐文化最早,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200~前900年间;其次出现的是拉文塔文化,大约在公元前900~前600年;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出现最晚,约为公元前500~前100年。由这三个文化点组成的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墨西哥本地区,而且遍及整个中部美洲地区。中美洲其后出现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其他各种文明都与奥尔梅克文明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在社会生活、建筑艺

了解拉美古代文明

了解拉美古代文明 没有上西班牙语言文化专题之前,我对拉美文化是一概不知的,对拉美的认知也只停留在其板块在世界地图的位置。通过西班牙语言文化专题和阅读《世界文明大系—拉丁美洲文明》书籍,我对拉美文明有了以下的认识和思考。 美洲古代文明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古典时期(公元前2000-公元250年左右),古典时期(公元250-900年左右),后古典时期(公元900-1500年左右)。在众多文明(奥尔梅克文化,特奥蒂华坎文化萨波特克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查文文化等)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三个主要文明中心:①以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为中心的古代玛雅文明;②以墨西哥高原盆地为中心的古代阿兹特克文明;③分布于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广大地区的古代印卡文明。 玛雅文明 我对玛雅人的认识起源于2012年世界末日这个“玛雅预言”,但在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扭曲玛雅历史的说法,据不同知识领域的学者声称并没有任何现存的玛雅刻本记载了这个预言。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在最为辉煌繁盛之时又戛然而止。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体失踪。 玛雅是一个地区、一支民族和一种文明。玛雅文明,根植于远古石器时代,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地区。通常,玛雅文明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称为前古典期或形成期,公元300年-900年为古典期,公元900年-16世纪为后古典期。而谈起玛雅文明,必然要谈到奥尔梅克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开创的各种传统都为中美洲各文明继承下来。从神权政治、金字塔神庙、纪念碑和祭台,到象形文字、历法系统、美洲虎崇拜和活人祭神,这一切构成了中美洲古代文化的基础,玛雅文明也继承了奥尔梅克文明。 1.玛雅文明虽然是城市文明,却建立在玉米农业的根基之上。但其实很多人对他们的耕种方

阿兹特克人

阿兹特克人 阿兹特克人(Aztec) 北美洲南部墨西哥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其中心在墨西哥的特诺奇,故又称墨西哥人或特诺奇人。约130万人(1977),主要分布在中部的韦拉克鲁斯、莫雷洛斯、格雷罗等州。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纳华特语,属印第安语系犹他—阿兹特克语族。原有象形文字。多信天主教和众神,如“太阳神”、“月亮神”、“春神”等,特别是守护神“威济洛波特利”(战神)。 操纳华特尔语(Nahuatl)的民族,15世纪和16世纪初,曾在今墨西哥中、南部建立一帝国。其名源于其发源地名阿兹特兰(Aztlan, 意为「白地」),此地位于墨西哥北部。他们也根据其远祖特诺奇(Tenoch)一名而称为特诺奇卡人(Tenochca);也可能根据墨茨利阿潘(Metzliapan, 意为「月湖」)一名,而称作墨西卡人(Mexica),该湖名即特斯科科(Texcoco)湖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名称。由特诺奇卡人一名,派生出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这个著名城市的名称﹔由墨西卡人一名,派生出此城及其周围谷地的另一名称,此後又泛指整个墨西哥国家。阿兹特克人自称库尔华-墨西卡人,把自己族名与科尔华坎(为墨西哥谷地文明最先进的一个民族的中心)这一地名联系在一起。 在1492 年时,新世界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就是中美洲(Mesoamerica),也就是现今的墨西哥及犹加敦半岛之处,当地居民被称为阿兹特克人,也被称为墨西加人(Mexica) 或铁诺奇人(Tenochca) 。他们以首都铁诺奇帝兰(Tenochtitlan),也就是现今的墨西哥市为中心建立了伟大的文明,而铁诺奇帝兰可算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估计高达二十万,而且被认为比当时欧洲的任何一座首都都还要亮、干净。\n \n其实阿兹特克人只是当地的许多部族之一,但他们骁勇善战且擅长外交,因此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的士兵挥舞着木制或石制的武器,并把囚犯当作宗教祭祀的献礼。他们的社会靠先进的农业技术维生,并带给世界很多重要的粮食,例如蕃茄、玉米、可可及辣椒。不过阿兹特克人没有马、牛等大型牲口,虽有轮子,但只用在玩具上,因此阿兹特克人的运输能力不佳,只靠人力来搬运所有物品。\n \n虽然阿兹特克人口众多且战斗力优越,但在果断的西班牙征服者科提兹(Cortez) 的军队攻击下,阿兹特克人很快就被击败了,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据估计,阿兹特克的人口在1520 年有一千两百万人,但到了1600 年已锐减到100 万人。西班牙人也与阿兹特克的敌人结盟来扩充军队阵容,并且因使用钢铁及火药等武器而占上风。

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首都铁诺奇蒂特兰被西班

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首都铁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带领的军队攻陷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族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我们从简单的了解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进程和它在各方面的情况来粗略的认识一下这个文明。阿兹特克族是北方贫瘠而居无定所的狩猎民族后来侵入墨西哥谷地征服了原有的居民托尔特克人。在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之前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阿兹特克帝国的中心拥有人口20-3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它的文化不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还具备其他部落的特色它的宗教信仰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在宗教的庇护下阿兹特克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阿兹特克人的教育、科学研究、天文学、历法、文字、艺术各方面的发展。阿兹特克人的辉煌文明最后毁于西班牙殖民者之手它的历史从此被拦腰截断。 阿兹特克族传说 关于阿兹特克族的定居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受他们的保护神维洛波切特利(Dios de la Guerra)的启示他们去寻找一只鹰它栖身在一株仙人掌上口中还衔着一条蛇找到之后就应该在那里建造城市。而阿兹特克人在墨西

哥谷地的特斯科科湖中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这只鹰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建立了以后成为印第安著名古都的“特诺奇蒂特兰”意即“仙人掌之地”。今天的墨西哥的国徽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它说明了阿兹特克族并不是墨西哥谷地的原住民。他们是北方贫瘠而居无定所的狩猎民族后来侵入墨西哥谷地征服了原有的居民托尔特克人。在阿兹特克人之前有很多支印第安人的部落都曾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定居。 墨西哥谷地 在墨西哥谷地的不同地区建立的各个时期的文明对阿兹特克文明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特拉米洛尔帕和索拉尔潘为中心的特奥蒂瓦坎文明和以图拉为首都的托尔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 特奥蒂瓦坎文明是古代墨西哥文明中的一个典型的都市文明约在公前的两个世纪里特奥蒂瓦坎初具都市的形式“面积为二十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五万”。公350到650年是特奥蒂瓦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可能达到二十万左右。“死亡大道”(黄泉大道)向南延伸三公里开辟东西向的大街。交叉的十字街道把都市划分为四块。克特萨尔科阿特尔神庙在城市的

阿兹特克教育与商朝教育的比较分析

摘要:人类创造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是依靠教育手段传播和继承的。所以。教育史人来文化传播中的首要手段。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反过来能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国商朝和美洲阿兹特克地区在政权形式和社会发展阶段上有相似性,因此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公共教育;商朝;阿兹特克 引言 任何一个民族都大体经历由原始氏族文化向文明社会的演变进化过程。每一次文化的演变生化都意味着人类智慧一次质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渗透到人类文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累计转播知识并使智慧再生方面发挥着伟大作用。 中国古代早期,从大禹祭天的“万邦”到殷商时期的“三千邦国”,政治发展事实上在兼并与进化之中,当时的商朝方国联盟与阿兹特克帝国三方联盟,处在一个联盟形式的王国,主导者商或者是阿兹特克都是一个具有征服性和压倒性优势的大城邦。这反映出两个地区在政治上的相似性,这种相似必然在两个地区的其他方面有所体现。因此本文中将对两个地区在教育文化方面做出比较分析,进而研究两个地区后期发展方向的差异。 论文内容主要是对殷商时期和阿兹特克的公用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在论文进行过程中,主要是对学术界相关文献的阅读,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对两个地区的教育从教育动机、设施、内容、学制划分以及发展方向了简单比较总结。 研究过程中,比较突出文献有孙培青教授的《中国教育史》和徐世澄教授所著的《拉丁美洲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一书,虽然没有对阿兹特克文明教育做出重点介绍,但其中仍有一些具有价值的观点和记载。相比之下,《中国教育史》十分详细的介绍了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的中国教育情况。这两本书的阅读比较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基础。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就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因此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一定联系。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客观条件决定着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教育的发展有同时也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一、背景 我国商朝是有较完整的奴隶制体系,继承和完善了夏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商朝的教育也是在夏朝的基础上建立并根据社会的进步进行改革与发展。因此,商朝的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既保存了本民族的传统,又保留和吸收了夏朝文化教育的精华,“去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夏朝的文化教育进行了创新和升级。由于夏朝良好的基础,商朝农业手工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教育文化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并且从河南安阳出图的16万多片甲骨中,已经辨认的字从构造上看已经趋于成熟。商朝的教育正是经济政治基础与文字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建立并发展的。 阿兹特克从社会性质上来看,是由氏族部落文明刚刚进入奴隶制,处于奴隶制的萌芽阶段,并不像殷商时期奴隶制已经趋于完善。“阿兹特克社会等级分为贵族和平民阶级,平民阶级由农民、工匠、商人和下级官员组成。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奴隶。早期的奴隶是在经济活动中不起什么作用的人,如还不起债务以劳动抵债的人,犯法而强制服劳役的人,或是收成不好以劳力换饭吃的人等。”(《拉丁美洲文明》)。由此而看,当时的阿兹特克还不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奴隶制国家。但此时阿兹特克经济发展处于良好状态。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处于繁荣阶段。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在《cartas de relación》一书中对阿兹特克城市中的一个广场上的社会生活及商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从他的描述中能看出他对阿兹特克经济商业发展程度的震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阿兹特克经济的繁荣。从文字上来看,阿兹特克文字的发展并没有如殷商时期那样有较为成熟的文字,而是仍使用绘画文字。但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