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_郑度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_郑度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_郑度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_郑度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度,林振耀,张雪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文章从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1)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东亚环境演化;(2)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记录及重大气候突变事件;(3)青藏高原2ka 以来温度、降水变化特征;(4)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主要结论有:第三纪青藏地区曾两次隆升与夷平;7Ma BP 开始高原再次抬升,3.6Ma BP 以来经历了强烈隆起。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与高原隆升过程紧密相联,2.5Ma BP 高原季风由浅薄系统变为深厚系统,现代季风格局形成。在约1.1~0.8Ma BP 间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西北地区干旱化、主要沙漠扩展、周边地区新的黄土体系形成均与此有关。高原气候在冰期/间冰期循环时间尺度上具有升温缓慢、降温迅速的特征。达索普冰芯记录中的CH 4浓度高出极区15%~20%,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青藏高原最新的一次大湖期时代在40~25ka ,代表着一次特强的夏季风暖湿事件。古里雅冰芯研究发现气候突变事件频繁。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敏感。根据冰芯、湖芯、树轮和历史文献恢复揭示了2ka 以来高原温度降水变化特征。百年来青藏高原气候经历了3次突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暖趋势超过北半球及同纬度地区。高原冰冻圈(包括冰川、积雪和冻土)对近代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环境演化;气候突变事件;冰冻圈;全球环境变化

中图分类号:P54;X14;X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2)01009508

收稿日期:20010923;修订日期:2001112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1998040800)作者简介:郑度(1936— ),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地理学专业,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综合研究,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0)首席科学家。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

的影响、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是我国有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1]

。现就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若干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东亚

环境演化

研究表明,青藏地区在第三纪经过两次隆升与

夷平的旋回,导致第三纪中期我国环境变化剧烈。

3.6MaBP 以来高原整体阶段性快速隆升,对高原本

身及东亚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高原隆升过程的争论

20世纪70年代末李吉均等[2]认为,青藏地区在上新世中晚期,地面的平均海拔在1000m 以下,

自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才开始强烈隆升。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观点相继提出了挑战,对隆升开始加速的时间存在重大分歧[3]。有学者主张青藏地区在14Ma BP 时已达到最大高度并发生东西向拉伸塌陷,其后平均海拔开始降低[4]。更多的学者则认为青藏地区在8Ma BP 以前已达到现今高度,其根据是:当时阿拉伯海上涌流增强,表明印度洋季风出现或增强[5];波特瓦尔高原气候变干,植被

由森林变为草原[6];拉萨西北羊八井地堑断裂活动

发生在8Ma 前后[7]。

我国学者对岩石圈地球物理和大地构造、岩体

抬升年龄、侵入体剥离速度等的研究结果[8,9]与从新生代地层、湖芯所获得的信息作了比较。新近的研究揭示,自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过程。夷平面研究表明,青藏地区在新生代大致经历了三期地面抬升(分别在45~38Ma BP ,25~17Ma BP 和3.6Ma BP 至今)和两度夷平。前两期地面抬升造成的高原平均高度可能均不超过海拔2000m ;到3.6Ma 前高原

第9卷第1期2002年3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Vol .9No .1

M ar .2002

上形成了一个面积广阔的夷平面,其高度估计低于海拔1000m。最强烈的隆升运动发生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早期,高原主体正是经历了由此开始的新构造运动才形成目前面貌的[10]。

最近研究初步确认青藏高原存在两级夷平面,主夷平面抬升开始于大约7Ma前,解体主要在3.6Ma前;抬升开始前青藏北部主夷平面的高度当在1000m以下;青藏南部岩溶夷平面形成时的高度大致在海拔200m左右[11]。祁连山北麓晚新生代沉积和河流阶地、横断山的层状地貌和西昆仑山火山岩研究揭示高原北部从约7Ma BP开始隆升,但急剧大规模的隆升仍发生在约3.6Ma BP。该研究再次确认了原来提出的青藏高原第四纪多次强烈上升事件的年代,并进一步发现3.6,1.8,1.1,0.8, 0.14Ma BP的构造事件对高原形成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导致高原高度增加,而且造成祁连山向北扩展[12]。

1.2高原隆升与东亚环境演化

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与高原隆升过程紧密相联。老第三纪青藏地区主要为行星风系导致的纬向分异所主导。约在37MaBP前后,随着高原隆升的水平尺度达到斜压大气地转适应的临界尺度,高原季风开始形成。3.6MaBP以来,青藏地区开始以整体强烈隆升、主夷平面瓦解、大型断陷盆地形成为代表的“青藏运动”。2.5Ma B P,隆升达到影响大气的“动力临界高度”(海拔约2000m),以爬越高原为主的行星风系变为以绕流为主,高原季风由浅薄系统变为深厚系统,现代季风格局形成[13]。GC M数值试验表明,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对高原隆升的响应非常敏感,在高原隆升达到现代高度的一半之前,东亚大约30°N以北地区不存在近地面风冬、夏反向意义下的季风现象。高原隆升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远大于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即使没有青藏高原,仅受海陆热力对比的作用,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已能出现偏南风;然而只有在青藏高原存在,且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东亚北方地区冬季才能盛行偏北风[14]。

对酒泉盆地老君庙剖面和高原及其邻区黄土、古土壤、红粘土中环境指标的研究发现,高原的干旱化是从距今7Ma或至晚在距今6Ma时开始。

3.6MaBP时高原的强烈隆升,导致现代形式的季风出现,标志着高原环境的重大转折。约1.10~0.8MaBP间,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并荒漠化成为新的粉尘源地。该环境事件波及整个中国及周边地区,西北地区干旱化及主要沙漠的扩张、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新的黄土体系的形成都出现于这次事件之后[15]。昆仑山黄土古地磁和古气候记录研究表明,昆仑山黄土形成于0.88Ma BP,塔里木盆地现代形式环流格局、极端干旱气候和塔克拉玛干沙漠雏形大致同时出现,其根本原因是青藏高原及中亚山地高原的隆起[16]。

0.8~0.5Ma BP,高原面上升至海拔3000~3500m左右,山地更达4000m以上。这次抬升造成的降温与被称为“中更新世剧变”的全球性轨道转型所导致的降温相耦合,高原高山区域进入冰冻圈。高原积雪形成强大的冷源,出现了最大规模的冰川作用,冰川面积超过50×104km2。高原气候发生突变,以高原冬季风大加强、夏季风大减弱为主要标志。在距今150ka的前期,高原存在一次剧烈但不均匀的构造上升运动,高原边缘山地成为暖湿气流内侵的阻障。150ka以来,随着间冰期的来临,冰雪消融、地表反射率减小,高原对大气而言成为热源,从而具有现代高原气候的某些特点[10,17]。

2 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记录及重大气候突变事件

古里雅高分辨率冰芯记录研究表明,高原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5个明显的阶段:末次间冰期(125~75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75~58ka BP)、中间冰阶/间冰段(58~32kaB P)和晚冰阶(32~10ka BP)以及全新世(10ka BP~至今),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5~1阶段对应[18]。高原气候在冰期/间冰期循环时间尺度上具有升温缓慢、降温迅速的特征。末次间冰期最暖期相当于MIS5e阶段,气温变暖幅度大于全球平均值(5e阶段古里雅冰芯中δ18O所记录的平均升温幅度达5℃,高于全球平均升温值2~3℃),比末次冰期早冰阶的最低点高出12℃。末次冰期高原变冷的幅度也很大,末次冰盛期(23ka BP)时古里雅冰芯温度低于现代9℃。高原气候在MIS第3阶段时异常温暖[19]。若尔盖湖芯记录所揭示的200ka BP以来的温度变化亦呈大致相近的趋势:在MIS7阶段比现代气温高2.7℃,在6阶段低于现代气温4.3℃,在5阶段比现代气温高5.2℃,而在4阶段则低2~3℃[20]。

冰芯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南北地区的降水中均

96

郑 度,林振耀,张雪芹/地学前缘(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2,9(1)

已受到人类活动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高原南部达索普冰芯中的重金属Pb记录表明,其浓度近期内呈增加趋势,污染物来源于印度和中东地区。对于高原北部古里雅冰芯中Cd的测定,发现20世纪Cd浓度呈增加趋势,这反映了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在增加。对于达索普冰芯气泡中包裹气体的提取分析,发现自工业革命以来该地区CH4浓度呈快速增长之势,目前的C H4浓度大约是工业化之前的2倍多。达索普冰芯记录中的CH4浓度要高出极区15%~20%,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这种波动灵敏地记录了气温的变化。达索普冰芯CH4记录表明,热带湿地CH4的释放占全球CH4源的相当比例;该冰芯CH4记录与气温变化的一致性说明,高浓度CH4从南亚注入与夏季风的强化有关[21]。

青藏高原最新的一次大湖期时代在40~25ka BP,其面积比现代大几倍至十多倍。反映高原当时气候很湿润。据古里雅冰芯氧同位素记录和高原古植被变化研究,可推测40~30kaB P期间高原温度比现代高2~4℃,降水比现代增加4成至1倍以上,这代表着一次特强的夏季风特别暖湿事件。对其形成背景的综合研究发现,此时正值中低纬度地区20ka左右(岁差周期)的太阳高辐射阶段和澳洲冬季越赤道气流增强时期,这些作用加大了高原与印度洋中南部的热力对比[22]。

古里雅冰芯研究发现气候突变事件频繁。距今35~18ka时气候变化表现出200a左右的周期,温度变化在3℃以内的升、降温事件多达100多次,其中温度超过7℃的升温事件22次,超过7℃的降温事件20次。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对比表明,在冰阶—间冰阶尺度上虽然两地冰芯记录的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是古里雅冰芯中气候由暖变冷的速率及气候变化幅度要大于格陵兰冰芯记录。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幅可达10℃,而接近海平面的低海拔地区的气温变幅在4℃左右。过去2000a间,海拔6000m以上古里雅地区的气温变幅可达7℃,而中国东部低海拔地区则在2℃左右。在当代气候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海拔3500m以上地区,过去30a内平均气温的线性增温率每10a0.25℃,而500m以下低海拔地区的温度几乎无变化。因此认为,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敏感[23]。

ENSO事件是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降水的异常。冰芯中的净积累率是降水量的良好替代指标。通过对近300a来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中净积累率变化与E NSO事件的分析,发现ENSO的发生与古里雅降水异常显著相关。在1690—1987年的近300a间,共有85个厄尔尼诺年,其中60a古里雅冰芯中的净积累率为负距平;在1837—1914年的88a中,共发生了34次厄尔尼诺,其中有31次净积累率为负距平;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这10a为厄尔尼诺多发年(共6次),在这10a净积累率距平一直为负。这说明在厄尔尼诺年,古里雅冰帽地区降水偏少[24]。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中的NO-3浓度记录可以反映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信息[18]。通过已恢复的近1500a来的NO-3浓度记录,证实了这一时期太阳活动Maunder极小期的存在,而且也证实这一时期内太阳活动周期是正常的,即存在11a 左右的黑子周期。同时,还发现太阳活动可能存在36a左右周期,指出该周期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有关。这对于水文、气象要素乃至于冰川变化等资料中存在的36a左右的Bruckner周期,给出了一种合理的解释[25]。

3青藏高原2ka以来温度、降水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2ka以来气候环境变化代用资料丰富,有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等。

3.1 温度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高原公元初较冷,2—3世纪稍暖,可能高出现代1℃以上。但3—5世纪较为寒冷,约比现代低1℃。6世纪明显变暖,到11世纪中叶为相对温暖时期。11世纪末发生了2ka以来幅度最大的降温,之后进入13—15世纪的温暖期。此后,气候快速变冷,进入现代小冰期(15—19世纪),可分为3次冷期。第3次冷期结束以后,气候转暖趋势持续至今[26]。

利用青海都兰地区1835a年轮指数所分析的近2000a该地区冷暖变化特点与古里雅冰芯分析结果相似[27,28]。共有11次温暖期和10次寒冷期,持续最长的暖期是公元819—1086年期间,最长的冷期出现在公元623—818年期间。最近3次明显的冷期(1422—1529AD,1591—1744AD,1775—1833 AD)与现代小冰期中的冷期相对应。这一结果与从

郑 度,林振耀,张雪芹/地学前缘(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2,9(1) 97

 

敦德冰芯得出的和根据史料得出的小冰期中的冷期

基本一致[29,30]。

对川西云杉交叉定年的研究,重建了川西冬季月平均最低气温。川西地区有几个明显的冷冬期和暖冬期。其中,最暖的暖冬期是1712—1734年;最冷的冷冬期是1954—1979年,该冷期甚至比小冰期中的一个冷期(1680—1715AD)温度还要低。30°N、101°E网格点6月平均气温的重建表明:1932—1948年的连续高温持续时间长(17a)、强度大,另一连续高温期出现在1763—1775年;连续并持续时间较长的低温期为1962—1982年,长达21a;1898—1919年期间温度最低,在22年中只有1909年略高于多年平均值[31]。

3.2降水与旱涝变化

古里雅冰芯与敦德冰芯中年积累量变化近似于降水变化。古里雅冰芯年积累量变化,自3世纪至今,初期降水较多,5世纪后期至15世纪降水偏低, 16—18世纪降水明显增加,19世纪降水又复减少, 20世纪又再增加。其间可较详细地划分出4次干期、5次湿期。在1600a中积累量最大可至400mm,最小仅150m m;10a际的变化差值则小者仅差20mm,大者可达200mm,变率较大。古里雅冰芯所示的降水特征与敦德冰芯差别比较显著。如以17—19世纪为例,二者18世纪的暖期降水均高于17与19世纪的冷期降水,但在古里雅冰芯中17世纪冷期降水远高于19世纪冷期,敦德冰芯19世纪降水则高于17世纪。1610年以来,敦德冰芯最高的10a平均年积累量在450mm左右,最低的年积累量在270mm左右,均大于古里雅冰芯。其可能反映的环流差别为:敦德冰芯受到来自孟加拉湾或东南海湾的湿润气流影响,而古里雅冰芯主要受西风气流和阿拉伯海气流的影响[28,32~34]。

总体讨论温度与降水关系,可发现:一般在大的时段上,暖期多降水,冷期少降水。在10a际的时间尺度上,温度与降水相关,温湿组合呈现冷湿、冷干、暖湿、暖干的多种搭配[28]。不同的气候区更有不同表现,研究清楚温度与降水组合关系和机制,对于10a际未来气候预测有重要意义。4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

青藏高原幅员广、海拔高,长波辐射在地表辐射平衡中占有重要分量,地面又较干旱,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所以高原对“温室气体”作用的响应应比其他地域灵敏,并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显著[35]。

4.1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时空特征

青藏高原百年来的气候经历了3次突变(4个阶段):20世纪初至20年代初为冷期,20年代至60年代初为暖期,60年代中至80年代初气候转冷,80年代以来高原各地先后进入一个气温持续偏高的时期。高原气温变化的阶段性与北半球基本一致,气温变幅大于中国东部[36]。这种冷、暖气候期分别对应着弱、强的高原季风活动。新近分析表明,近几十年来高原的气温变化比我国东部要早4~8a,高原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比我国东部要早10~60a[37]。

器测资料分析表明,青藏高原20世纪50—90年代初,除高原东缘气温下降外,青藏高原气温普遍呈上升趋势,气温倾斜率为正,80年代为暖期。80年代气温高于50年代气温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主体部分,西藏和青海大部增暖幅度大,气温倾斜率为0.10~0.30℃/10a。90年代初期,高原大部分地区仍持续升温,高原西部上升幅度更大。青藏高原最近一个暖期开始时间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藏东南较早,接着是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然后向东北、西南方向扩展,最后是高原西部干旱区。气温升高主要在冬季,夏季升温较小甚至降温。同时期,青藏高原年平均降水减少,降水呈减少趋势的地区主要是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藏东、川西、青南和柴达木等地区,降水量倾斜率为10~40mm/10a,夏季降水大幅度减少。而藏东南、藏南、藏北地势较高地区及青海北部降水增加。总之,50—90年代初期,青藏高原地区的温湿特征主要为增温减湿[36]。自50年代中叶以来,青藏高原主体各台站有变暖趋势,特别是在冬季更为明显。与全球和北半球相比较, 1955—1996年高原台站的年平均线性增温率为0.16℃/10a;冬季平均为0.32℃/10a,超过北半球及同纬度地区[38]。

98

郑 度,林振耀,张雪芹/地学前缘(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2,9(1)

4.2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的环境响应

冰冻圈(冰川、积雪和多年冻土)既是青藏高原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又是对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器。青藏高原冰冻圈对近代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且区域差异显著。

(1)高原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近百年来贡嘎山和唐古拉山垭口两地冰川普遍处于退缩状态,但在其间的20世纪初至30年代和70—80年代冰川曾有过2次相对稳定甚至前进阶段,而近年来贡嘎山与唐古拉山垭口地区冰川末端变化相反:贡嘎山多数冰川末端由稳定转入强烈后退阶段,海螺沟冰川1981—1990年间后退了199m,1990—1995年间又以平均17m/a的速度在退缩;而唐古拉山垭口地区的多数冰川末端仍处于稳定甚至前进阶段,如小冬克玛底冰川1992—1994年冰舌末端平均每年前进0.63m。这种差异说明海洋型冰川对气候波动的响应要比大陆型冰川敏感[39]。研究还表明,自小冰期盛时(17世纪)以来,我国西部高山区平均升温1.3K,冰川的萎缩量相当于现代冰川面积的20%。据IPCC(1995)报告推测估计,中国西部与青藏高原同期温度上升的不确定性介于2~4.5K;同时降水存在不稳定的增加趋势,对大部分冰川有增加积累和减弱消融的作用。综合考虑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21世纪中国冰川面积减少比例的不确定性可能介于30%~67%之间,即冰川面积减少1800~4000km2[40]。

(2)高原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青藏高原雪量与北半球冬季气温呈正相关,20世纪60年代中期北半球降温时期,高原雪灾偏少;随着全球变暖雪量呈增加趋势,积雪年际变幅明显加大[41]。通过青藏高原SMMR候积雪深度、NOAA周积雪面积、地面台站积雪深度分析,发现20世纪60—80年代高原积雪年际波动幅度有明显增加趋势。1957—1992年期间,从整体看,青藏高原积雪量随全球变暖而普遍增加,呈减少趋势的区域仅为局部现象[42,43]。随着全球变暖,北半球春、秋、夏三季积雪面积自1987年以来却明显减少[44],特别是20世纪欧亚大陆春季积雪面积减少趋势显著[45],这与青藏高原积雪变化趋势相反。

(3)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趋势预测:青藏高原现有多年冻土面积约150×104km2,近30a以来,青藏高原各类型冻土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表现为地温升高、冻土面积缩小、冻土厚度减薄乃至消失、融区扩展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升高0.1~0.5℃,在边缘地带垂直向上形成不衔接冻土和融化夹层,多年冻土分布下界上升40~80m,高原多年冻土总面积约减少10×104km2[46,47]。惊仙谷北口和唐古拉山南坡的地温观测表明,1975—1994年,15m,20m 段地温分别上升了0.6~0.8℃和0.3~0.5℃,这期间有的冻土已基本化完[48]。在未来高原气候进一步变暖的情况下,假定气温以0.4℃/10a的变化率线性递增,50年后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将减少3%。如果把不衔接冻土区的面积计算在内,则多年冻土面积将减少近25%[49]。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 SU N Hongl ie,ZHENG D u.Studies on Qinghai-Xizang Plateau[A].

QIN D ahe,CHEN Panqin,GE Quansheng.Advance s in Global

C hange Studies of Chi na[M].Beijing:China Ocean Press,1998.60-

57.

[2] LI Jijun,WEN Shixuan,ZHANG Qingsong,et al.A discus sion on

the period,ampl itude and t ype of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J].Scientia Sini ca(Scienc e in China)(Series B),1979,

6:608-616(in Chinese). [李吉均,文世宣,张青松,等.青

藏高原隆升的时代、幅度和形式探讨[J].中国科学(B辑),

1979,6:608-616.]

[3] LI Jijun,FAN G Xiaomin.Research on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

Xizang Plateau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J].Chines e Science Bul-

l etin,1998,43(15):1569-1574(in Chines e). [李吉均,方小

敏.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J].科学通报,1998,43

(15):1569-1574.]

[4] COLEMAN M,HOD GES K.Evidence for Tibetan Plateau uplift be-

fore14Myr ago from a new minimum es timate for eas t-wes t extension

[J].Nature,1995,374:49-52.

[5] KR OO N D,STEENS T N F,TR OELSTRA S R,et al.Onset of

monsoonal related upwelling in the wes tern Arabian Sea[J].Pr oc

ODP,Sci Results,1991,17:257-263.

[6] QUADE J.CATER J M L,OJ HA T P,et https://www.doczj.com/doc/fc8882684.html,te Miocene environ-

mental change in Nepal and the northern Indian s ubcontinent:stable

isotopic evidence from pal eos ois[J].Geol Soc Am Bull,1995,107:

1381-1397.

[7] HARRISO N T M,COPELAND P,KIDD W S F,et al.R ais ing Ti-

bet[J].Sc ienc e,1992,255:1663-1670.

[8] DING Lin,ZHONG D alai,PAN Yus heng,et al.FT evidence for

rapid uplift since Pl iocene from the eas t Himala yas[J].Chines e Sci-

enc e Bulletin,1995,40(16):1497-1500(in Chinese). [丁林,

钟大赉,潘裕生,等.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上新世以来快速抬升

的裂变径迹证据[J].科学通报,1995,40(16):1497-1500.] [9] ZHONG Dalai,DING Lin.A dis cuss ion on uplift process and mecha-

郑 度,林振耀,张雪芹/地学前缘(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2,9(1) 99

 

nis m of Tibetan Plateau[J].Scie nce in C hina(Series D),1996,26

(4):289-295(in Chines e). [钟大赉,丁林.青藏高原的隆

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科学(D辑),1996,26(4):

289-295.]

[10] SHI Yafeng,LI Jijun,LI Bingyuan,et al.Uplift of the Qinghai-

Xizang(Tibetan)Pl ateau and eas t As ia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late Cenozoic[J〗.Acta Geographica Sinic a,1999,54(1):10-21

(in Chinese). [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等.晚新生代青藏

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J].地理学报,1999,54(1):10-

21.]

[11] LI J ij un,FA NG Xiaomin,PAN Baotian,et al.Strong uplif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its influence on s 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late Cenozoic[J].Quate rnar y Scie nce s,2001(5):381-391(in

Chinese). [李吉均,方小敏,潘保田,等.新生代晚期青藏

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1

(5):381-391.]

[12] PAN Baotian,WU Guangj ian,WANG Yixiang,et al.Age and Gen-

esis of Shaguo river terraces in Eastern Qilian Mountain[J].C hines e

Scienc e Bulletin,2001,46(6):509-513.

[13] T ANG Maocang.Formation,evolution and fluctuation of Plateau

monsoon[A].TAN G Maocang,CHENG Guodong,LIN Zhenya.C on-

temporary Cl imatic Var iations ove r Qinghai-Xi zang(Tibetan)Plateau

and t heir Influences on Envir onments[C].Guangzhou:Guangdong

Science&Technology Press,1998.161-183(in Chines e). [汤

懋苍.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及振荡特性[A].汤懋苍,程国

栋,林振耀.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C].广

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61-183.]

[14] LIU Xiaodong,JIAO Yanjun.Sens itivit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l imate to the Tibetan Plateau Upl ift[J].C hines e Journal of Atmo-

s pheric Sci enc es,2000,24(5):593-607(in Chines e). [刘晓

东,焦彦军.东亚季风气候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敏感性研究[J].

大气科学,2000,24(5):593-607.]

[15] FANG X M,LI J J,R VAN der Voo.Paleomagnetic/rock magnetic

and grain evidence for the intensified at mospheric circ ulation since

800kyrs[J].Ear 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 s,1999,165:129-

144.

[16] FANG Xiaomin,L Lianqing,Y ANG Shengl i,et al.Loes s in Mt.

Kunlun,desert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and the

upl ift of the Qinghai-Xiz ang Plateau[J].Sciences in C hina(Series

D),2001,31(3):177-184(in Chines e). [方小敏,吕连清,

杨胜利,等.昆仑山黄土与中国西部沙漠发育和高原隆升[J].

中国科学(D),2001,31(3):177-184.]

[17] SHI Yafeng,P AN Baotian,Y AO Tandong.Climatic and environmen-

tal changes over the Qinghai-Xiz ang Plateau during t he pas t150ka

[A].SHI Yafeng,LI Jijun,LI Bingyuan.Uplift and Envir onment al

Changes of Qinghai-Xi zang(Tibetan)Plat eau in Late C enoz oic[C].

Guangz hou:Guangdong Science&Technology Press,1998.415-446

(in Chines e). [施雅风,潘保田,姚檀栋.15万年来青藏高原

气候与环境演变[A].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青藏高原晚新

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C].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415-

446.][18] Y AO Tandong,LON MIE G,THO MPSO N L G,et al.R esearch on

the cl imatic c hange rec ord of Guliya ice core since the las t interglacial

period[J].Scie nce s in C hina(Series D),1997,7(5):447~452

(in Chinese). [姚檀栋,LON M IE G,THOMPSON L G,等.

古里雅冰芯中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记录研究[J].中国

科学(D),1997,7(5):447~452.]

[19] Y AO Tandong,SHI Yafeng,QIN Dahe,et al.Guliya ice c ore rec ord

[A].SHI Yafeng,LI Jijun,LI Bingyuan.Uplift and Envir onment al

C hange s of Qinghai-Xizang(Ti betan)Pl ateau in l ate Cenozoic[C].

Guangz hou:Guangdong Science&Technology Press,1998.247-295

(in Chines e). [姚檀栋,施雅风,秦大河等.古里雅冰芯记

录[A].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

境变化[C].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247-295.]

[20] WU J inglu,WAN G Sumin,SHI Y afeng,et al.Temperature es tima-

tion by oxygen-s table record over the past200ka in Zoi ge bas in[J].

Scienc e in China(Series D),2000,43(6):577-586.

[21] X U Baiqing,YAO Tandong.Changes of at mospheric methane con-

centration during the past2000years recorded by Dasuopu ice core

[J].Sciences i n China(Series D),2001,31(1):54-58(in Chi-

nes e). [徐柏青,姚檀栋.达索普冰芯记录的过去2ka来大

气中甲烷浓度的变化[J].中国科学(D),2001,31(1):54-

58.]

[22] SHI Y afeng,GE Yu,LIU Xiaodong,et al.Reconstruction of the30-

40ka BP enhanced Indian mons oon climate bas ed on geological

record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J].Pale ogeogr aphy,Pale ocl ima-

tol ogy,Pale oe col ogy,2001,169(120):69-83.

[23] Y AO Tandong,LIU Xiaodong,WANG Ninglian.The problem on the

amplitude of cli matic change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 ateau[J].

C hinese Sci enc e Bulletin,2000,45(1):98-106(in Chinese).

[姚檀栋,刘晓东,王宁练.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

[J].科学通报,2000,45(1):98-106.]

[24] YANG M eixue,YA O Tandong,HE Yuanqing,et al.ENSO events

recorded in the Guliya ice core[J].Climatic C hange,2000,47(4):

401-409.

[25] WANG Ninglian,THOMP SON LG,COLE D J.The nature of the s o-

lar activity during the Maunder M inimum revealed by the Guli ya ice

core record[J].Chines e Scienc e Bull etin,2000,45(23):2118-

2124.

[26] WU Xiangding,LIN Zhenyao.The preli minary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nge during the past2000years over the Qinghai-Xiz ang Plateau

[A].Procee dings of National Symposium on Climatic C hange[C].

Institute of Weather and Cli mate Res earch,Academy of Meteorology,

Central Meteorological Adminis tration.Beijing:Science Press,

1981.18-25(in Chinese). [吴祥定,林振耀.青藏高原近2

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探讨[A].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

院天气气候研究所编.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8-25.]

[27] KAN G Xingcheng,GR UMLICH L J,SHEPP AR D P.The last1835

years climate changes inferred from tree ring records in Dulan region,

Qinghai,China[J〗.Quater nary Sciences,1997(1):70-75(in

Chinese). [康兴成,GR UMLICH L J,SHEP PAR D P.青海都

100

郑 度,林振耀,张雪芹/地学前缘(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2,9(1)

兰地区1835年来的气候变化———来自树木年轮的资料[J].

第四纪研究,1997(1):70-75.]

[28] Y AO Tandong.Cli 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recent2000

years recorded by Guliya ice core[J].Quate rnar y Sciences,1997

(1):82-61(in Chinese). [姚檀栋.古里雅冰芯近2000年

来气候环境变化记录[J].第四纪研究,1997(1):82-61.]

[29] YAO Tandong,XIE Zichu,WU Xiaol ing,et al.Cli matic record of

Dunde ice cape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J].Sci enc e in China(Se-

ries B),1990,11:1196-1201(in Chines e). [姚檀栋,谢自楚,

武筱,等.敦德冰帽中的小冰期气候记录[J].中国科学(B

辑),1990,11:1196-1201.]

[30] WA NG Shaowu,YE J inlin,GONG Daoyi.Cli mate in China during

the Littl e Ice Age[J].Quate rnar y Scie nce s,1998(1):54-62(in

Chinese).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J].第四纪研究,1998(1):54-63.]

[31] SHAO Xuemei,FAN Jinmei.Past cli mate on wes t Sichuan Plateau as

reconstructed from ring-widths of dragon s pruce[J].Quate rnary Sc i-

enc es,1999(1):81-89(in Chinese). [邵雪梅,范金梅.树轮

宽资料所指示的川西过去气候变化[J].第四纪研究,1999

(1):81-89.]

[32] YAO Tandong,XIE Zichu,WU Xiaoling.Climate change s ince Little

Ice Age recorded by Dunde Ice Cap[J].Scie nce in C hina,1991,34

(6):760-767.

[33] YAO Tandong,THOMPSON LG,JIA Keqin,et al.R ecent warming

as recorded in the Qinghai-Tibetan cryos phere[J].Jour nal of

Glac iol ogy,1995,21:196-200.

[34] Y AO Tandong,THO M P SON L G,QIN Dahe,et al.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pas t2000a on the Xizang(Ti-

bet)Plateau-Guliya Ice Core R ecord[J].Scie nce in China(Series

D),1996,39(4):425-433.

[35] ZHEN G Du,LI Bingyuan.Progres s in s tudies on geographical envi-

ronments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J].Scie ntia G eogr aphic a

Sinic a,1999,19(4):295-302(in Chines e). [郑度,李炳元.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9,19(4):295-

302.]

[36] LIN Zhenyao,ZHAO Xinyi.Spatial characteris tics of c hanges in tem-

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J].Sc ienc e

in C hina(Series D),1996,26(4):254-258(in Chinese). [林

振耀,赵昕奕.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J].中国科

学(D辑),1996,26(4):254-258.]

[37] FENG Song,TAN G Maocang,WANG Dongmei.The ne w evidence

about t 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triggering reg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C hine se Sc ienc e Bull etin,1998,43(6):633-

636(in Chinese). [冯松,汤懋苍,王冬梅.青藏高原是我国

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J].科学通报,1998,43(6):633-

636.]

[38] LIU Xiaodong,CHEN Baode.Cli matic warm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J].Inte rnational Jounrnal of C limatol-

ogy,2000,20:17291742.

[39] SU Zhen,PU Jianchen,XIE Zichu.Glacier fl uctuations in the re-

gions of M t.Gongga and Tanggula Pass[A].China Society on the Ti-

betan Pl ateau.Annual Proce edings of Symposium on the Evolution,

Envir onmental C hange and Ecosyst ems of the Qinghai-Xi zang(Ti-

betan)Plate au(1995)[C].Beijing:Science Press,1996.166-174

(in Chines e). [苏珍,蒲健辰,谢自楚.贡嘎山和唐古拉山

垭口现代冰川的进退变化[A].青藏项目专家委员会编.青藏

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学术论文年刊

(1995)[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66-174.]

[40] SHI Y afeng,LIU Shiyin.Esti mation of the response of glaciers in

China to the global warming of t he21st century[J].Chines e Sc ienc e

Bulle ti n,2000,45(4):434-438(in Chinese). [施雅风,刘时

银.中国冰川对21世纪全球变暖响应的预估[J].科学通报,

2000,45(4):434-438.]

[41] LI Peiji.Response of snow cover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t o

gl obal warming[J].Acta G eogr aphica Sinica,1996,51(3):260-265

(in Chinese). [李培基.青藏高原积雪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J].地理学报,1996,51(3):260-265.]

[42] KE Changqing,LI Peiji.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 tics of snow

cover over the Qinghai-Xiz ang Plateau[J].Ac ta G eogr aphic a Sinica,

1998,53(3):209-215(in Chinese). [柯长青,李培基.青藏

高原积雪分布与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1998,53(3):209-

215.]

[43] KE Changqing,LI Peiji.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s now cover

depth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 ateau using the EOF method[J].

Jour nal of Glaciol ogy and G eocr yology,1998,20(1):64-67(in Chi-

nes e). [柯长青,李培基.用EOF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积雪

深度分布与变化[J].冰川冻土,1998,20(1):64-67.]

[44] R OBINSON D A,DEWEY K F.Recent secular variations in t he ex-

tent of Northern He misphere snow c over[J].Ge ophys ical Res ear ch Let-

ter s,1990,17(10):1557-1560.

[45] BR OWN R D.Historical variability in Northern Hemisphere spring

snow-covered area[J].Annals of Glaciol ogy,1997,25:340-346.

[46] WANG Shaoling.Study of permafrost degradation in the Qinghai-

Xizang Pl ateau[J].Advance in Eart h Sciences,1997,12(2):164-

167(in Chinese). [王绍令.青藏高原冻土退化的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1997,12(2):164-167.]

[47] WAN G Shaoling.Study of permafrost degradation and permafros t envi-

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J].Advance in

Earth Scie nce s,1998,13(Suppl):65-73(in Chines e). [王绍

令.青藏高原冻土退化与冻土环境变化探讨[J].地球科学进

展,1998,13(增刊):65-73.]

[48] LI Shuxun,CHENG Guodong.The response of permafros t to climatic

change[A].TAN G Maocang,CHEN G Guodong,LIN Zhenyao.

C ontemporary Cl imatic Variations over Qinghai-Xi zang(Tibetan)

Pl ateau and their Influenc es on Envi ronments[C].Guangz hou:

Guangdong Science&Technology Press,1998.237-259(in Chi-

nes e). [李述训,程国栋.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A].汤懋苍,程国栋,林振耀.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

境的影响[C].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237-259.]

[49] CHENG Guodong,ZHAO Xinyi,LIN Zhenyao.The sensitivity of cli-

matic zonation and the cryosphere in Qinghai-Xizang(Tibetan)

Plateau to global climatic changes[A].TANG Maocang,CHENG

郑 度,林振耀,张雪芹/地学前缘(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2,9(1) 101

 

Guodong ,LIN Zhenyao .Conte mpor ar y Cli matic Var iations ov er Qing -hai -Xi zang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ir Influences on Envir onments [C ].Guangzhou :Guangdong Science &Technology Pres s ,1998.309-332(in Chines e ). [程国栋,赵昕奕,林振耀.高原气候

区划与冰冻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A ].汤懋苍,程国栋,林振耀.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C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309-332.]

PROGRESS IN STUDIES OF TIBETAN PLATEAU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ZHE NG Du , LI N Zhen -yao , ZHANG Xue -qin

(Institute of G 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 es Research ,CA S ,Beijing 100101,China )

A bstract :The pr ogresses in studies of Tibetan Plateau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re intr oduced briefly ,whi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subjected to twice cycles of uplift and planation in the Tertiary .And the plateau began to uplift again in 7MaBP ,and has experienced intense uplift since 3.6Ma BP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lateau monsoon have been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uplifting process of the plateau .Conse -quently a low -thin system of the plateau monsoon has been transformed to a deep -thick one since 2.5Ma BP ,and the modern monsoon pattern ca me into being .The tectonic movement during 1.1~0.8Ma BP might raise the plateau up to 3000~3500m asl and led to the plateau entering the cryosphere and forming the maximum glaciation ,which gave rise to a series of drastic changes ,e .g .,desicc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main desert expanding ,new loess system for ming in the surr ounding areas of the plateau ,etc .At a time scale of ice -stage /interval ice -sta ge ,the plateau cli -mate was characterized by warming slowly and c ooling rapidly .The density of CH 4in Dasuopu ice core record charac -terized by much variation is 15%~20%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olar areas .During the period of 40~30ka BP ,the most recent high lake level on Tibetan plateau appeared ,which might represent an exc eedingly strong warm and humid summer monsoon events over the plateau .Evidence in the Guliya ice cor e r ecord indicates that the climatic change ev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Additionally ,th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highland areas is more sensitive than that in the lowland areas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plateau over past 2000years were disclosed based on the records of ice -cores ,lacustrine sediments ,tree -ring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Re -search also indicates that Tibetan Plateau has experienced three abrupt changes of climate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at the warming tendency of the plateau has been higher than that of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regions at the same latitudes since the 1950s .The cr yosphere of the plateau (i .e .,glaciers ,snow deposit and frozen ground )responses obviously to climate change and is closely c orrelated with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Key words :Tibetan Plateau ;uplifting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brupt change of climate ;cr yosphere ;global envi -ronmental change

102

郑 度,林振耀,张雪芹/

地学前缘(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2,9(1)

关于全球环境经济论文范文2篇

关于全球环境经济论文范文2篇 关于全球环境经济论文范文一:全球环境变化与健康 摘要:全球环境变化条件下的人类安全与健康问题,是20世纪末提出的重要问题。全球环境变化是指全球范围的大规模的环境变化,本文主要从大气组成的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全球化等方面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一些阐述。同时提及了我国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关键字: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健康;气候变化 一、全球环境变化 随着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科学家逐渐认识到上述环境变化的各个方面不仅加剧了空气、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而且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大城市拥挤的居住环境、就业竞争的压力、贫富差距等,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并引起的多种慢性疾病和疾病谱的明显改变等一系列安全与健康问题。目前,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虽然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搞清楚全球环境变化的机制、各种变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但已有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淡水资源、食物生产系统改变以及城市化等问题从多方面给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图为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途径)

二、全球大气组成改变及其健康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预计消极影响会大大超过其积极影响,其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且以间接影响为主。 对人类和其他动物而言,其影响包括免疫系统抑制;增加严重晒斑、白内障和表皮损害的发病率;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导致皮肤癌。臭氧层臭氧每减少1%,皮肤接触到紫外线辐射量就会增加2%,皮肤癌的患病率就要增加4%⑵。uv辐射对粮食作物和海洋浮游植物产生不利影响,会破坏食物链从而影响到人类健康.uvb辐射在低空大气层的增加会催化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产生高浓度的大气污染物,从而对人类的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大气成分变化对健康的另一重要影响就是臭氧层破坏使人类紫外线辐射暴。 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健康问题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范围从改变大气层的组成成分到对不同尺度地球生态系统改变等多个方面,往往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消逝,特别是生境的消逝,分裂和改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首先考虑的就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对健康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维持生命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在保护生命健康和确保生命对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具有恢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许多品种都来自野生物种,生物多样性还是医药的源泉,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意味着我们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域分异特征

第28卷第3期2009年05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8,No.3May,2009 收稿日期:2008-12;修订日期:2009-02.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BAC01A01-02)。作者简介:于伯华(1974-),男,山东枣庄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环境整治、土地利用。E-mail :yubh@https://www.doczj.com/doc/fc8882684.html, 391-397页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域分异特征 于伯华1,吕昌河1,吕婷婷2,3,杨阿强1,4 ,刘闯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3.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本研究以1981-2006年间的GIMMS/NDVI 产品为 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从植被空间分布、植被波动和植被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981-2006年间,雅鲁藏布江河谷区、错那县和墨脱县的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三江源地区的顶端和青海南山北麓等区域地表植被年际波动较大。反映区域植被盖度时间变化趋势的SLOPE 值以及植被盖度,具有从南部、东南部向北、西北部“下降—上升—不变”的规律。植被盖度下降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和青海湖南部,其次是三江源中南部地区;植被没有明显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显著上升的区域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区,植被指数明显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山间盆地区,轻微上升的区域分散在明显改善区的周围。依据SLOPE 值的空间分异特征将整个高原划分为4个一级区:帕米尔高原植被指数上升区、藏北高原—阿里高原—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稳定区、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植被指数上升区和三江源—横断山区植被指数下降区。 关键词:NDVI ;植被变化;区域分异;青藏高原 1引言 地域分异也称为区域分异,是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水平地域分异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是地域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中,对应的太阳辐射、降水、土壤和生物等主要地表过程和要素都具有与纬度和距海远近相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了各自然要素和地表过程、能量与物质循环以及自然综合体沿纬度和经度的地域分化[1]。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的空间分布以及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2],是生态地理区域划分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3]。因此开展地域分异研究不仅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自然综合区划的基础工作之一[4],其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安排生产有指导作用。开展地域分异研究,传统分区方法和过程具有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空间精度差的弊端[5],已经无法满足准确、经济地获取数据的要求,无法解决分区过程中的标准一致性问题。卫星遥感 具有其他调查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实现及时、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的目的[6],具有统一量纲的遥感数据产品也为研究过程中保证标准一致性提供了可能[7-8]。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也为分区过程中有效地辨别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提供了技术支持[9]。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为快速识别环境因子和地表过程的地域分异特征提供了可能,并为分区结果的对比提供比较好的参照。 地表植被是一定水分、气温及其他要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植被之间的差异直接反映了不同水热组合及其差异性,是地方、区域和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状况、环境压力和景观变化的指示器[6]。每一种气候类型都对应着一套相应的植被类型[10],在具有地域分布特征的各自然因子及过程的影响下,植被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11]。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抬升,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造就了中国现代季风格局,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亚洲植被格局的分布,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带性植被格局,对中国东部、西北干旱区、亚洲的气候和植被格局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学古松南开大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古松南开大学 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 B、千分之四 C、万分之四 D、十万分之四 正确答案:C 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D 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 B、人类和资源 C、生物和环境 D、人类和环境 正确答案:C 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 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 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 B、生物 C、水体 D、大气 正确答案:D 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正确答案:D 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A 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正确答案:× 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 1.3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二氮 C、甲烷 D、氩气 正确答案:D 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 B、9月14日 C、9月15日 D、9月16日 正确答案:D 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 B、1912年 C、1974年 D、1993年 正确答案:C 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 1.4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 B、7000-9000 C、50000-70000 D、70000-90000 正确答案:C 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六分之一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对策

第21卷第5期2006年5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CE S I N E AR TH S C I ENC E V o l.21 N o.5 M a y.,2006 文章编号:1001-8166(2006)05-0459-06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及其适应对策 姚檀栋1,朱立平1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和强烈影响。青藏高原的现代环境与地表过程相互作用,引起包括冰冻圈和水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对高原本身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目前出现三个新的科学动向:关注关键地区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关注以现代地表过程为核心的监测研究;关注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本项目的研究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的发展、国际科学前沿的贡献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项目的研究将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到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构造事件和环境事件; 重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阐明青藏高原冰冻圈、湖泊和主要生态系统与土地覆被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点和高原热力与动力过程对不同气候系统变化的影响。本项目将在高原南北典型区域利用地貌学与沉积学手段,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的形成过程;利用湖芯、冰芯、树木年轮等手段,研究青藏高原过去环境变化的特征事件、区域分异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利用冰川、冻土、积雪的时空变化,结合对高原特殊大气边界层的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与能量水分循环过程;从冰川、湖泊、大气的监测入手,结合模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机制; 利用生态系统碳的源—汇变化,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综合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变化所产生的区域效应和适应对策。 关 键 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全球变化;适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气候格局[1];其地表过程变化不但会引起亚洲大气环流的重大变化,还会在北半球甚至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给青藏高原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特殊问题,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则举世关注[2]。因此,青藏高原研究既是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科学意义 在国家以及各部门的不断支持下,特别是通过已经完成的“973”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中国的青藏高原研究已经完成从面上考察、定性研究、静态研究和分散研究阶段到定点研究、定量研究、动态研究和集成研究阶段的转移。通过一系列专著和论文的发表,积累了大量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6-04-21;修回日期:2006-04-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编号:2005C B422000)资助. 作者简介:姚檀栋(1954-),男,甘肃通渭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冰川与环境研究. E-m a i l:t dya o @i t pca s. a c. c n

全球环境变化考查方法说明及答案

《全球环境变化》课程考查办法 考查说明: 1.考查采用期末作业、出勤情况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2.考查总分为100分,其中本次考查作业占60分,出勤情况占40分。考查题目: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气候突变事件,各对全球环境造成哪些 影响。 (一)气候快速变换事件 1. D-O事件(Dansgaard-Oescheger Oscillations) 格陵兰不同地点的冰芯记录显示,末次冰期(距今最近的冰期)期间存在多次短期变暖事件,温度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6℃~7℃,从较现代低12℃~13℃增加到较现代低5℃~6℃,同时降尘减少4倍多,每次变暖持续的时间尺度约0.5ka~2ka,在110~15kaB.P. 期间共有23次。 2. Heinrich事件 哈特穆特·亨里奇发现北大西洋末次冰期的沉积层中普遍 存在6次大的冰漂碎屑沉积事件,反映了6次较大的冰山崩塌 融化过程。 并且,Heinrich事件与D-O事件的关系十分明显,每隔 几次D-O事件,就出现一次Heinrich事件,Heinrich事件正 是发生在D-O旋回的显著寒冷阶段。 (二)末次冰期的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包括两个冰阶和一个间冰阶,但前一个冰阶冰 川所造成的地貌常被后一个冰阶的冰川所改造,目前所能见

到的主要是盛冰期(25~15kaB.P.)的冰川遗迹。 研究表明,盛冰期的气温约比现今低8℃~13 ℃,而中 纬西风带气温比现在低15 ℃。雪线也明显低于现在,降水比 现在少(相当于现在80%),中国季风区可能降水更少,蒸 发量也明显减少。 (三)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 1. 定义:在1 2.9kaB.P.,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 使气候回到冰期环境。 2. 得名由来:在欧洲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黏土沉积层中,发 现了北极地区的一种草本植物——仙女木 的残骸。更早的地层里也有同样的两次发 现,分别称为老仙女木事件和中仙女木事 件。 (三)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YD) 3. 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过程 冰河世纪(第四纪大冰期)结束后,地球气候大约在1.7万年前开始变暖,气温回升。两极、北美和北欧的冰川开始消融,海平面上升。到了1.3万年前,北美和北欧的冰雪已经融化了相当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开,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就在这时,在1.26万年前,气温又骤然下降,世界各地转入严寒,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扩张,许多本来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这一次降温是很突然的,在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

全球环境变化论文

中山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全球环境变化 题目名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班级:经济二班 姓名:吴超贤 学号: 10307046 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0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网站设计与管理》课程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 学生:吴超贤 (国际商学院经济二班,学号:10307046) 摘要: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但这种气候的变化势必会将我们人类引向灭亡的道路,有人说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的破坏环境,例如将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这些都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灾难,虽然现在人类已经重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也在想各种方法去补救,但这会不会太晚了和人类所实施的方法是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呢?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化,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灾害,人类与气候,全球变暖 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气候的自然变化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及生物圈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大气圈是整个气候系统的温度计,是气候变化的表征。内在因素:大气成分、地形、植被、冰雪覆盖面的变动,大气与海海洋的交互作用,大气、生物圈、陆地之间的交互作用,甚至云量的多寡及分布,都造成大气环流的变动。外在因素:太阳辐射量的改变、火山爆发、板块飘移、地形变动人类:人类的活动曾改变区域气候,也曾因为气候变动发生浩劫。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更大 二全球气温的变化 (一)变化趋势:

全球环境变化论文

身边的全球变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人类左右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从很久以前的顺从、适应自然到现在的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这一过程全球的变化诸如温室效应和全球增暖、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等全球性的环境恶化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进行着,并直接影响地球生物的生理活动和生存。但是人类现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经超越了地球变化和缓冲强度,这将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个过程产生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应经不是一个学科的范围,而是整一个地球系统问题。而身边环境的变化也无时无刻的表现出严重的全球环境恶化。 就温室效应而言,我们身边也是时刻可以感受得到。总所周知,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其最直接影响就是造成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尽管其数值很小,当在气象意义上来讲是巨大的。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身处南粤地区的我们更是深有体会。其中当年的黑格比、莫拉克等带来损失十分巨大,狂风暴雨,台风过后惨不忍睹。次生灾害严重,滑坡、溃堤等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更是大于财物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温室效应还会造成地球上病害虫的增加,增加了害虫生长气候的时间。海平面上升沙漠荒漠化增加等等,都是无时无刻在进行着。尽管温室效应会带来一定量的植物粮食产品增产,但总体来说,它的弊大于利,是我们应该警惕的。提倡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发烧的地球降降温。 森林锐减,沙漠化程度加深。森林可以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还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森林锐减,主要原因是人类毫无制约的砍伐树木,片面盲目过激的追求一时的经济收入,造成绿化率的锐减,荒漠进一步扩张。造成自然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的减少,绿化是地球之肺,肺受伤了,那么地球的自我净化能力深受影响。还有就是容易发生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和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和平。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和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 2012-11-19 16:21:13 来源: 作者:得荣·泽仁邓珠【大中小】浏览:1806次评论:0条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江河之源、生态之源、众山之源、气象哨和生命极限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为冰川缩退,江河流量减少,湖泊萎缩干枯,土地沙化、盐化和钙化,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植被破坏,野生动植物处于濒危灭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全国全球有6大影响:一是引来水资源枯竭;二是影响全球气候;三是失去世界珍奇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领地;四是影响人类健康;五是影响世界景观格局;六是影响建构和谐社会。根据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提出12条保护建设措施: 一、重树藏民族传统的生态环保意识。 继承和弘扬藏民族"尊重生命、慈悲为怀、禁止杀生"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

德,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一是全体公民要树立保护生态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 二是不能唯一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的征服,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有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的义务,承认人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同处一个生命系统,人与大自然是平等的关系,即万物平等观念。 三是用生命道德来约束人们对生态环境实用主义、利已主义和自由主义行为,坚决制止在资源开发中唯利是图、杀鸡取卵的野蛮行为,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把个人或局部行为纳入整个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轨道,建立起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道德规范。 四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动力来自个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二是公众、三是社会、四是专家。政府对生态保护认识到位,加大投入,措施得力,管理有方;民众对自然生态树立自觉保护,善待自然界,强化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身的意识;社会对自然生态做到保护生态,人人有责,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全人类共同的义务和职责;专家对生态保护作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管理措施和前景预测。二、建立有成效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藏区划有很多自然保护区,但大都名存实亡。原因是:一没有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二没有实质性的保护内容,三没有保护经费,四没有强有力的管护人员和管护技术,五没有检查、监督机制。 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总的原则为:政府引导、民众参与普遍鼓励、多方参与、多渠道扶持援助,先易后难,讲究成效。总的思路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实现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保得住、有成效。改变保护自然生态与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相矛盾的传统观念,认清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是相互相存的道理,树立生态建设后面是财富的理念。建立生态保护区的具体策划为: (一)每个地区根据本区域内的自然生态退化和破坏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总体规划、实施步骤,不宜全面开花,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推行以点带面,逐步扩大。 (二)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气候,建立具有特殊性(指生态种类特殊和珍稀)、针对性和选择性的保护区。

广州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WORD格式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课程作业

目录 1.引言 (2) 2. 广州环境简介 (2) 2.1 地理位置 (2) 2.2 气候环境 (2) 2.3 地貌环境 (3) 3.广州城市环境变化近况 (3) 3.1 气候环境变化 (3) 3.2 大气环境变化 (4) ......................................................................................... 7 3.3 酸雨 3.4 水体环境变化 (9) 3.5 固体废弃物 (11) 3.6 声环境 (12) 3.7 环境变化总述: (13) 4. 环境变化影响因素 (13) 4.1 经济水平提高 (14) 4.2 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14) 4.3 城市绿地增加 (14) 4.4 政府对环境的治理 (14) 5. 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 (15) 参考文献 (15) 1

广州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从气候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声环境等角度,选取了气温、降水、主 要大气污染物、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噪声等指标,用2000~2012 年的数据描述了从近年来广州市的环境变化情况,并从经济发展、绿地面积变化、能源消费结构、政府支持等 角度,分析影响广州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广州环境质量改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环境变化、大气质量、水体环境、噪声环境、气候环境 6.引言 在过去的发展中, 广州市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自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广州市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 试图改善本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2001 年和2002 年, 广州市分别获得“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 示范奖”称号,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广州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入协调发展新阶段的标 志。为了验证这种说法,本人从广州统计年鉴找到了从2000~2012 年的一些数据,希望能从气候、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声环境等角度发现近年来广州市环境变化的特征。 7.广州环境简介 2.4地理位置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 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 及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 国的“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2.5气候环境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 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 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 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 1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约为1720 毫米。全年中, 4 至6 月为雨季,7 至9 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 月、11 月、和 3 月气温适中,12 至2 月为阴凉的冬季。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及应对措施3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咨询项目组 3本文据“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项目报告整理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退缩 冻土退化 区域影响 应对措施 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极为敏感。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冻土退化直接影响该区域生态与环境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影响着该区域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发挥。在多年连续观测、考察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冰川湖、泥石流滑坡、冻土退化的监测预警系统以及进行灾害防治措施研究示范的对策。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独特,对高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基础保障作用,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生态与环境安全保障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30年来,整个地球正经历一次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青藏高原冰冻圈的影响极为明显。气候变暖导致山地冰川加速消融退缩,引起冰湖溃决和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大;一些湖泊水位上升并淹没周边草场。温度上升也使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发生程度不同的融化,对大型道路和工程建设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潜在或直接的破坏作用。作为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冻土作用区,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加速退缩,不仅给高原本身的发展带来困难,而且影响到更大范围的区域气候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及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条件。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策略是支持藏区发展、构建稳固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1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及其变化趋势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冰川群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高地冰川的核心。最新中国冰川本底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国境内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4km2,占中国冰川总条数的79.5%、冰川总面积的84%和冰储量的81.6%。在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喀喇昆仑山和北部的昆仑山西段等山系冰川分布最集中。在青藏高原内西藏自治区冰川数量最多,有现代冰川19594条、冰川面积24893km2、冰储量约2142km3[1]。冰川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5座山系。 中国的冰川分为海洋型冰川(占中国冰川面积的22%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及横断山系)、亚大陆型或亚极地型冰川(占中国冰川面积的46%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及高原南缘和天山)、极大陆型或极地型冰川(占中国冰川面积的3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部)等3类[2]。由于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冰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全面、加速退缩趋势。由于高原各区域增温幅度和冰川消融过程的不同,藏东南、珠穆朗玛峰北坡、喀喇昆仑山等山地冰川退缩幅度最大。例如:1987—2000年,喜马拉雅山中段波曲流域冰川面积减小了20%,冰湖面积增加了47%。位于希夏邦马峰东侧的嘎龙错湖面积增加了104%[3]。大陆性气候的青藏高原内陆地区冰川退缩幅度最小[426],如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1969—2000年冰川总面积仅减少了1.7%[7]。 未来青藏高原冰川的消融情况将取决于该区的气温升高幅度。在2030年、2070年和2100年气温平均上升分别为0.8℃(各地区有所差异,升温在0.4~1.2℃间),2.0℃(1.2~2.7℃)和3.0℃(2.1~4.0℃)的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将分别减少12%,28%和45%[2]。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洋性冰川的退缩幅度仍将远大于青藏高原西部的极大陆性冰川。 气候变暖引起青藏高原北部多年冻土面积的减少和冻土分布海拔下界升高,特别是在多年冻土边缘地带的岛状冻土区发生最明显的退化。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多年冻土下界分布高度平均上升约70m(40~80m)。自20世纪80年以来出现季节性冻结深度变浅、季节性冻土厚度变薄和冻结期缩短等退化现象,季节性冻土厚度平均减小20c m[8]。 预测未来在气候变化年增温0.02℃情形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5年后面积将缩小约%,年后将减少3%。如果升温率每年达5℃,5年后冻  自然杂志 32卷1期特约专稿  08.8100 1.40.020 1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结业论文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2012学年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课程论文 任课老师周培疆年级:11级学号: XXXXXXXXXX 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姓名:XXX 系主任签名 课程论文总题目:全球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 ——浅谈当下全球环境危机与应对摘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愈来愈多,愈来愈尖锐的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现在有十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减少、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短缺、海洋环境恶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化减少、固体废物污染以及人口增长。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计后果地疯狂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而现在这些环境问题都成为了阻碍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应对与处理环境危机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课题。 关键字:环境;全球环境变化;环境危机;应对 一、从一些数据开始 2008年春节,中国南部遭受大范围冰雪灾害,预计受灾损失达到1500亿元。 2008年5月,发生汶川大地震。 2008年6月,南方暴雨连天,洪涝成灾。 2009年2月,河南大旱,号称50年一遇。 2009年8月,台湾风灾。 2010年3月,西南旱灾,3月36日,曾经雄伟的贵州黄果树瀑布断流。 2010年夏季,南方再次水灾成患。 2010年8月,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 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旱灾,洪湖发生70年一遇的大旱。丹江口水库库岸因干旱而出现龟裂,创下历史最低水位。 2011年6月,江西发生水灾。 2012年2月,云南昆明大旱,水库干涸见底,经济损失100亿左右。 …… 为什么在这么短短几年之间,会发生如此之多的环境灾害?为什么原来那些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天灾现在正渐渐变成五十年一遇,甚至十年、几年一遇?人类与环境问题的矛盾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三)臭氧层破坏和防治对策 臭氧层损耗是当前又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因为它同样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全世界共同采取行动。 1、臭氧层变化与臭氧洞 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其浓度变化都会对人类健康和气候带来很大的影响。 臭氧存在于地面以上至少10km高度的地球大气层中,其浓度随海拔高度而异。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掉太阳放射出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及植物有害波长的紫外线辐射(240-329纳米,称为UV-B波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辐射有害效应的屏障。但另一方面,臭氧遍布整个对流层,却起着温室气体的不利作用。 在平流层中臭氧耗损,主要是通过动态迁移到对流层,在那里得到大部分具有活性催化作用的基质和载体分子,从而发生化学反应而被消耗掉。臭氧主要是与HOX、NOX、ClOX和BrOX中含有的活泼自由基发生同族气相反应。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Farmen)等人首先提出,“南极臭氧洞”的问题。他们根据南极[[right]][[image1]][[/right]]哈雷湾观测站(Halley Bay)的观测结果,发现从1957年以来,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南极臭氧浓度都会发生大规模的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臭氧层浓度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这一发现得到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南极科学站观测结果的证实。卫星观测结果表明,臭氧洞在不断扩大,至1998年臭氧洞的覆盖面积已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而且,南极臭氧洞持续的时间也在加长。这一切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仍在恶化之中。 臭氧层的损耗不只发生在南极,在北极上空和其它中纬度地区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层损耗现象。只是与南极的臭氧破坏相比,北极的臭氧损耗程度要轻得多,而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中国气象科学院的周秀骥)也报道了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存在一个臭氧低值中心。中心出现于每年6月,中心区臭氧总浓度年递减率达0.345%,这在北半球是非常异常的现象。 2、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对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们有多种见解。有的认为,这可能跟亚马逊河地区不断出现的森林火灾有关;有的认为,臭氧洞之所以出现在两极,是极地低温造成的,美国肯塔基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则认为,臭氧水平可能是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自然周期而变化的。但是,多数科学家则认为,人类过多使用氟氯烃(CFCS)类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CFCS的形式决定了它们对臭氧层的危害程度。含H的CFCS比不含H的降解得快,对平流层臭氧威胁较小,而像C2H4F2(CFC152a)类不含氯溴的CFCS则对平流层臭氧威胁更小,甚至不构成威胁。

全球环境变化的不良后果及对应策略

全球环境变化的不良后果及对应策略 摘要:作为这个星球上与众不同的生物,人类凭借自身与生俱来的智慧改造着大自然,这固然使环境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疯狂的改造造成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它们对生态,对人类社会正造成造成不可忽视的不良影响,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很可能进一步恶化造成更严重后果,所以人类在充分反思自身行为的同时有必要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对应全球环境变化的策略。 关键词: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变暖,生态影响,应对策略 1全球环境变化是一种过程缓慢,范围广泛,且影响深远的环境变化,其中以气候变化最为突出,而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无疑是全球气候变暖,这我们身边是时刻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其最直接影响就是造成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尽管其数值很小,当在气象意义上来讲是巨大的。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身处南粤的我们更是深有体会。其中当年的黑格比、莫拉克等带来损失十分巨大,狂风暴雨,台风过后惨不忍睹。次生灾害严重,滑坡、溃堤等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更是大于财物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温室效应还会造成地球上病害虫的增加,增加了害虫生长气候的时间。海平面上升沙漠荒漠化增加等等,都是无时无刻在进行着。尽管温室效应会带来一定量的植物粮食产品增产,但总体来说,它的弊大于利,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1.1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呼吸和分解作用的影响温度和生长季长度是制约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植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全球变暖使这类地区温度升高,生长季延长,这将有助于这些地区的植物提高生产力。但由于生物呼吸和分解强度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由温度决定,在高温、干旱地区,如沙漠带,温度升高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这是因为当温度高到超出某些物种的耐受温度上限时可能会对该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有破坏性影响。 1.1.1 对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当气候或其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或当生物群落遭到人为破坏时, 生物群落与地区的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水文、地形等)的关系将受到损害,生物群落将通过适应和自然选择而改变结构和功能。当这种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导致该地区生物群落类型的改变和生物群落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配。 1.1.2 对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生态位,当环境条件发生持续性变化时,各物种将根

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9T15:53:48.59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8期作者:苗培林牛苗苗 [导读] 气候变化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青海省格尔木市沱沱河气象站,青海格尔木 816000) 摘要:气候变化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增温趋势显著,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确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 关键词:青藏高原极端天气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其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是国际上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青藏高原境内独特的高寒环境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系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与亚洲生态和环境安全保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对周围气候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大分析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力度,对于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对策,促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青藏高原极端气候特征 1.1最高、最低气温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青藏高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近50年青藏高原增温趋势呈现出不对称线性变化,最低气温的升温趋势将近是最高气温的1~3倍,平均气温的升温幅度则处于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升温幅度之间。20世纪50年代最高气温值达到最大,进入到60年代后逐渐下降,随后则缓慢上升;1950~1962年最低气温逐渐下降,1963~1968年较为平稳,进入到70年代后气温逐年增加,一直到21世纪最低气温数值达到最高。由此不难看出,20世纪60年代是青藏高原的冷期,90年代则是暖期,从70年代往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现出季节性增长的特征,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为显著,春季和夏季增温幅度不太显著,在局部区域内春季最高气温呈现出逐年下降,可能是日照时数和西风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最低气温在四季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夏季增温幅度最小,可能是受大气水汽含量的影响。 对于青藏高原来说,最高气温的增温中心出现在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谷地的高海拔地区,最低气温的冷中心也出现在35°N的高海拔地区。由此可以看出,高海拔地区的极端气温变化趋势最为显著,青藏高原的最高气温同总云量、日照时数之间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夏季最为明显;春季和夏季最低气温同云量和日照时数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在秋冬季节则表现的不太明显。 1.2极端气温天气事件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事件出现频率和强度等都会有一定的变化,相较于气候平均态,气候对极端气温天气事件的影响最为明显。极端气温天气事件的出现频率或强度均会对自然和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青藏高原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有冰川、冻土等,极端事件的出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近50年来青藏高原极端低温事件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高温事件则显著增加。平均每年的霜日(最低气温<0℃)天数减少了17d,暖日天数则增加了9d(最高气温≥15℃),其中冬季和夏季高温日数增加的趋势最为显著,低温日数减少则主要出现在春季和秋季,夜间极端低温日数减少的趋势最为明显。50年一遇和百年一遇的极端气温也具有显著变化,前者同常年相近,而安多和拉萨地区的极端低温比往年偏低1.6~2.9℃,由此不难发现,极端气温在频率和强度上均发生了变化。各地极端气温时间的出现受地形、季风年际震荡、厄尔尼诺和高原积雪的影响较大。总之,高原极端气温天气事件的主要特征是高温事件增多、极端低温事件减少、高海拔地区变化比低海拔地区更为明显。 2、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草原退化、土壤侵蚀、荒漠化日趋严重 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是农牧业,高原上有超过60%的人口需要依靠农牧业生产。青藏高原中有超过一半的土地面积是草原,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确保农牧业生产顺利开展的基础。由于农牧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使得土壤侵蚀、草原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青藏高原已经有超过3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草场植被覆盖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草层较低,生产能力急剧下降。还有一部分草场出现了斑秃化、石漠化、沙漠化现象。青海省境内有超过67%的植被遭到破坏,直接造成沙漠化现象加剧,沙化土地每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综合草场退化、斑秃地和裸地面积的增加,牧草产量逐年下降,再加上虫害和鼠害严重,畜牧业生产中的饲料供应不足,很容易被饿死。由于农牧民盲目开垦草原,在陡坡处进行农业生产,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土地沙漠化。青海湖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严重破坏,环湖草场退化面积占据很大比例,优良牧草和草场覆盖度不断下降。 2.2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加速恶化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10条大河的发源地,源区内的生态环境直接对下游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青海省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江河源区总面积26×104 km 2 ,将近是源区土地总面积的41%。因源区内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使得源区内可利用草地面积锐减。另外,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再加上含沙量严重,流域内的农牧业生产水平下降,农牧民长期生活贫困。因植被减少,水源涵养能力不足,导致载畜能力下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断流。 2.3冻土严重退化 对于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来说,尤其是三江源和可可西里两个地区,生态系统大都是在多年冻土环境基础上建立起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青藏高原气温增加,高原内冰雪开始消融,其储存量明显减少,直接导致冻土地层原有的水热条件发生恶化,使得冻土退化现象加重,当地冻土区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青藏高原冻土退化的主要特征是:多年冻土从大片状分布逐渐演变为岛状或斑块状分布,冻土层逐渐变薄且面积降低,呈现岛状的冻土逐渐演变为季节性冻土,甚至是消失不见,冻土面积减少趋势较为明显。 2.4物候季节提前或反常、极端灾害频繁出现 气温上升和季节升温差异会造成物候季节提前或反常,可能使季节剧烈转换,经常会有剧烈的高温或者降温天气出现,对人体健康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